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_第4頁
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復習1、對《衛(wèi)風·氓》中語句的評讀,不確切的一項是(

A.“蚩蚩”二字,表現(xiàn)出那個年輕人忠厚的神態(tài);從他“抱布貿(mào)絲”的舉動,則透射出小伙子的忠厚中還帶有狡黠的性格特征。B.“送子涉淇”“將子無怒”,表現(xiàn)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關心人、體諒人、有情義的姑娘。C.“乘彼垝垣……載笑載言”,通過對“我”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姑娘的純情、熱情、癡情。D.“以爾車來,以我賄遷”,你用車來接我,我就帶上財物嫁給你。兩句詩刻畫出一個鮮活的形象:好一個潑辣的女孩,爽快的姑娘。答案:C。C項中不僅有動作描寫,還有神態(tài)表情描寫。2、下列關于《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古時也稱“詩三百”。它和樂、射、御、書、數(shù)一起被稱為“六藝”。B.所謂“風”“雅”“頌”是《詩經(jīng)》中的三部分;“賦”“比”“興”是《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后人把這兩者合稱為“六義”。C.我國文學史上向來以“風”“騷”并稱,“風”就是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民歌;“騷”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離騷》。“風騷”就是指我國古代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傳統(tǒng),后代用“風騷”泛指文學。D.“風”指十五國風,大多為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辭;“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答案:A。A項的“它和樂、射、御、書、數(shù)一起被稱為‘六藝’”錯。對于“六藝”有兩種說法,一為《詩》《書》《禮》《易》《樂》《春秋》,一為“禮、樂、射、御、書、數(shù)”。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被儒家列為五部經(jīng)典著作之首。B.《詩經(jīng)》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帮L”又叫“國風”,大都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的歌謠。“雅”分為“大雅”“小雅”,大多為周代宮廷樂曲歌辭?!绊灐狈譃橹茼?、商頌和魯頌,多為周天子及諸侯們祭祀時的樂歌。C.《詩經(jīng)》反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社會生活,共305篇,古時也稱為“詩三百”,其創(chuàng)作方法基本上是現(xiàn)實主義的。D.《詩經(jīng)》全部都是四言詩,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答案:D。D項“全部都是四言詩”錯,也有不是四言詩的,如《伐檀》,基本是五言。

4、下列句中加點的字都是代詞,其中不是指代人的一項是(

A.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B.靜言思之,躬自悼矣。C.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D.送子涉淇,至于頓丘。答案:B。B項,之:語氣助詞,沒有實際意義。5、下面句中“之”的用法與其他項不同的一項是(

A.吾欲之南海。

B.士之耽兮,猶可說也。C.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

D.桑之未落,其葉沃若。答案:A。A項中的“之”作動詞,到,去;其余均為結構助詞,“的”。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他開創(chuàng)了詩人由集體歌唱到個人創(chuàng)作的新時代。B.我國文學史上素以“風騷”并稱,“風”指“國風”,代指《詩經(jīng)》,“騷”指《離騷》,代指楚辭。C.我國詩歌發(fā)展史上有兩大優(yōu)秀傳統(tǒng),其中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是《詩經(jīng)》,浪漫主義則創(chuàng)始于楚辭。D.“楚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屈原創(chuàng)制的一種詩歌體裁,另一個是指劉向輯錄的屈原作品集。D項,“楚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屈原創(chuàng)制的一種詩歌體裁,另一個是指劉向輯錄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聲嘆息而擦擦眼淚啊,哀傷人民生活多災多難。B.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也是在我的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縱然九死我也不后悔。C.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埴椇头缠B不合群啊,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智灏椎墓?jié)操即使死了也值得啊,這本來就是古代圣賢所看重的。D項的“死直”是“為直而死,獻身正道”的意思。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又申之以攬茝

申:申訴,說明。B.忍尤而攘詬

攘:忍受。C.茍余情其信芳

信:確實。D.長余佩之陸離

陸離:修長的樣子。

答案:A。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注意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分析。A項,申:加。

4、對下列詩句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意思是:說寧死也畏懼流亡,我不忍心堅持這種態(tài)度。B.“退將復修吾初服”,意思是說自己將來退隱之后,還要繼續(xù)培養(yǎng)自己的才德?!俺醴笔侵肝词饲暗姆棥.“唯昭質其猶未虧”的意思是:惟獨我明潔的品質還沒有虧損。D.“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這意思是:人生各有愛好喜歡,而我獨愛好修潔以為常行。A項理解有誤,應是“寧愿馬上死去隨流水消逝啊,我絕不會做出茍合取容的丑態(tài)”。表達自己嫉惡如仇,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決心。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A.芙蓉(rónɡ)

俗韻(yùn)

羈鳥(jī)B.后檐(yán)

曖曖(ài)

墟里(xū)C.樊籠(fán)

呦呦(yōu)

契闊(qiè)D.三匝(zā)

吐哺(bǔ)

掇(chuò)答案:D。D項“掇”應讀“duō”。4、選出與“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中的“故”意義相同的一項(

A.君安與項伯有故

B.既克,公問其故C.暮去朝來顏色故

D.故壘西邊答案:B。B項與例句中的“故”意思相同,是“緣故,原因”的意思;A項中的“故”是“老朋友,老交情”的意思;C項中的“故”是“衰老”的意思;D項中的“故”是“舊的,原來的”的意思。

5、下列說法中準確的一項是(

A.《涉江采芙蓉》是一首表示婦女思念遠方丈夫的詩作。B.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原因是他熱愛農(nóng)村生活,想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C.陶淵明雖然歸隱田園,但并不證明他沒有遠大的抱負,“大濟蒼生”的信念一直在他的心中保留。D.《短歌行》是一首有消極情緒的詩,表達了作者“及時行樂”的人生感慨。A項應是“夫思念妻”;B項“自食其力”錯;D項“消極情緒”和“及時行樂”錯。1、古詩文中為了使語句精練工整,在彼此相對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詞相互呼應,在意義上互相補充,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意思,這叫“互文”。下列沒有“互文”的一項是(

A.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B.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C.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

D.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答案:C。C項前后的分句中沒有互相補充的意義,故沒有運用互文。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謝”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A.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B.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C.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

D.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答案:AC。A、C兩項,辭別;B項,拒絕;D項,勸誡。二、閱讀題【共3道小題】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1.文中使用了起興手法的兩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際上說的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2.文中哪句話用了對比的手法?(用原文回答。)3.文章把女主人公恨與悔的感情融進______________之中,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社會現(xiàn)象。4.對“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p>

)A.“爽”是“差錯”的意思;“貳”,不專一,有二心,跟“壹”相對,在句中作動詞用。B.“也”要跟前“士”讀,讀作“士也”,為助動詞。“罔極”作謂語,是對“士”的陳述。C.“二三”,三心二意,不專一,在句中為數(shù)詞,言其行為再三反復。D.對“氓”的負心背義表示怨恨,并且指出這不是她的過錯的句子是“女也不爽,士貳其行”。這一章在全詩中是思想感情最激動、最集中的一章,總結了她一系列慘痛經(jīng)歷,深刻認識到事件的實質結果,為以后毅然決裂的行動奠定了基礎。2、閱讀《離騷》片段,完成1—3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

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下列加點詞為古今異義的是(

)A.哀民生之多艱B.寧溘死以流亡兮C.眾女嫉余之蛾眉兮D.伏清白以死直兮B項,流亡,古:隨流水而消逝;今:逃亡。2.從內容上看,該部分主要自述受屈遭貶的原因,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三點。(可借用詩中的字詞。)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