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課件-《第一單元一山一水一圣人》|魯人版(共12張)講解學習_第1頁
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課件-《第一單元一山一水一圣人》|魯人版(共12張)講解學習_第2頁
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課件-《第一單元一山一水一圣人》|魯人版(共12張)講解學習_第3頁
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課件-《第一單元一山一水一圣人》|魯人版(共12張)講解學習_第4頁
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課件-《第一單元一山一水一圣人》|魯人版(共12張)講解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山一水一圣人(shèngrén)

第一頁,共12頁。一山一水一圣人-歷史來歷“一山一水一圣人”這句話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出自東平籍進士劉公瓘之口,劉公瓘從小家里很窮,他發(fā)奮苦讀后來成了大學問家。他年輕時曾經(jīng)在東平湖畔率眾講學,后來劉公瓘到南方做官,他的不少名聯(lián)佳作在那里有不小的轟動。據(jù)說他剛到南方的時候,當?shù)氐脑S多學者都想難為難為他,有些才子和他對對聯(lián),其中有個才子說道:“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劉公瓘對到:“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耙簧揭凰皇ト恕保巧綎|的一個旅游口號?!吧健奔刺┥剑八敝溉?。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乾隆年間江南科考,因應試的舉子都是當?shù)孛?,一連換了幾個主考官,都被舉子一個個頂了回來。乾隆又命王爾烈到江南主考。舉子聽說主考官是個北方人,想奚落他,居然在王爾烈的館驛門上貼出一個上聯(lián):“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爾烈提筆續(xù)寫下聯(lián):“塞北一天一地(yītiānyīdì)一圣人。”這下把眾才子們驚呆了:多少才子也頂不上一個圣人哪!這圣人,就是山東的另一個旅游招牌:孔夫子。第二頁,共12頁。一山一水一圣人(shèngrén)-文化概念孔子一山為泰山(tàishān),一人為孔子,沒有疑義,但是,對一水的理解,似乎用來指黃河水也不那么硬氣,所以往往會用濟南的泉城水來界定,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古代說的是黃河水。但是作為一個可以進入中國古遺址名錄的“龍山文化”遺址,卻沒有進入人們的視野。作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的代表,濟南的龍山文化,雖然發(fā)現(xiàn)于濟南地區(qū)龍山鎮(zhèn)--城子崖處,但是龍山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含義和涵蓋意義,卻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龍山鎮(zhèn)本身。

因為龍山文化不是地域概念,而是一個文化概念。就其涵蓋來看,一是典型的以龍山鎮(zhèn)定名地文化遺存,它的分布以山東境內(nèi)為主,它上接大汶口文化,下接岳石文化;而其他地以龍山文化命名的還有豫、陜、晉等地區(qū)公元前2500年到1900年這一時期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龍山文化不是一個地域概念,而是一種文化類型概念。第三頁,共12頁。一山一水一圣人(shèngrén)-景點介紹山東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既有風光優(yōu)美的山川海洋,又有聞名中外的古老文化(wénhuà),還有獨具特色的民俗民情?!拔逶廓氉稹钡奶┥郊仁且环利惖纳剿嬀?,又是一座蘊藏豐富的歷史博物館,1978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歷史文化(wénhuà)名城曲阜,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有蜚聲中外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省會濟南素有泉城之稱,著名的趵突泉被列為72名泉之首。這一山、一水、一圣人,吸引著眾多旅游者踏上這片美麗、富饒而神奇的土地??鬃邮菤v史名人,泰山是歷代名山。二者均蜚聲中外,名聞古今。且聯(lián)系密切,相得益彰。第四頁,共12頁。孔子(kǒnɡzǐ)登臨泰山

人們從許多古籍中,可以見到孔子與泰山有密切關系的資料。如孔子三十五歲時,魯國發(fā)生了因斗雞,季平子趕走魯昭公的事件(shìjiàn),孔子隨之到了齊國,在齊國和齊景公多次論政①后遭晏嬰等人反對,又由齊國返回魯國。《禮記·檀弓下》記“孔子過泰山側(cè)”,為一婦人哭而慨嘆“苛政猛于虎”②?!墩摵狻酚涱伝匾搽S孔子到過泰山③,歷世《圣跡圖》以孔顏對話為題繪制了一幅《望吳門馬》?!肚f子·盜跖篇》亦記孔子要去勸說盜跖,盜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陽?!币驗椤疤┥街杽t魯,其陰則齊④?!币虼她R魯兩國交往,經(jīng)常離不開泰山??鬃訛榇笏究?,“攝行相事”時,參加的夾谷之會,便在泰山附近的萊蕪境內(nèi),《琴操》記“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魯君閉門不聽朝,孔子欲行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作《龜山操》:“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龜山在泰山之南,蒙山以西,即魯國北面。齊魯夾谷之會后“齊候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陽之田以謝過?!边@些地方都在泰山南西不遠的地方。齊國既“侵”,龜陽等處一定會有道可走,這正應是魯國經(jīng)泰山到齊國的道路。第五頁,共12頁。是泰山我國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shù)千年精神文化(wénhuà)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龍?zhí)讹w瀑、云橋飛瀑、三潭飛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wénhuà)遺產(chǎn)名錄。數(shù)千年來,先后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贊嘆,杜甫則留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泰山(tàishān)峰頂?shù)诹?,?2頁。五大夫(dàfū)松五岳(WǔYuè)獨尊日觀峰云海(yúnhǎi)

第七頁,共12頁。秦泰山(tàishān)石刻史記·封禪上面記載“立石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刻的都是對始皇的謳功訟德之言。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此刻石原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共144字;后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淌拿鎻V狹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兩刻辭均為李斯所書?,F(xiàn)僅存秦二世詔書10個殘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又稱“泰山十字”。據(jù)清道光八年(1828年)《泰安縣志》載,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頂玉女池上,可認讀的有146字,漫滅剝蝕(bōshí)了76字。明嘉靖年間,北京許某將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宮東廡,當時僅存二世詔書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毀于火,刻石遂失。第八頁,共12頁。碧霞祠碧霞祠位于泰山極頂南側(cè),初建于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稱昭真觀,1488--1505年(明弘治年間)改名碧霞靈應宮,又稱碧霞靈佑宮,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祠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gǔdài)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組成。整個建筑以照壁、南神門、山門、香亭為中軸,左右對稱,南低北高,層層遞進,高低起伏,參差錯落,布局嚴謹,顯示了中國古代(gǔdài)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宮觀中極有代表性。第九頁,共12頁。

帝王,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曾經(jīng)煊赫兩千余年。他們有的是這條河中的順風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與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順流而漂的朽木……鉤沉他們的史跡,傳述他們的軼聞,于今之借鑒、增知、休閑,不無稗益——大而言之,歷朝皇帝的賢愚仁暴、國運的興衰更迭、政治的清濁榮枯、民生的安樂(ānlè)艱辛,都能給后世以鏡鑒;小而言之,個人的修養(yǎng)成長,家庭的維系安頓,處世的進退取予,行事的韜略謀斷、也都可以從中受到啟迪。第十頁,共12頁。泰山(tàishān)至高無雙

自古以來,人們便熱愛生養(yǎng)自己的祖國和家鄉(xiāng)的山川,謳歌山川的雄偉崇峻,泰山正是一個代表。它山勢雄偉、端莊,人稱“泰山如坐,嵩山如臥,華山如立”⑤(《癸辛雜說》),在幾座名山中,泰山應屬最佳者。《博物志》記“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孫也。”傳說《大唐封禪頌》記:“泰山者……天孫總?cè)遂`之府?!笔钦f泰山既與天神密切聯(lián)系,又歸天子(帝王)所直接管轄。此山自古又稱岱宗。岱者,《白虎通》云:“東方(Dōngfāng)言岱者,言萬物皆相代之于東方(Dōngfāng)也,”《五經(jīng)正義》記岱宗為“群岳之長?!币徽f“其方處萬物之始,故作岱焉”《白虎通》又云:“岳者何為?岳之言桷桷之功德也。”《風俗通》謂“岳桷、考功德默陟也,西方有一山,天子巡狩,至其下桷考諸候功德面默涉之,故為岳也”。《風俗通》又云:“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待,故為五岳長。昔王者受命恤封禪之。”⑥可知古人紀這座名山形象地比代一個崇高的、正直的,忠于職守的發(fā)言人,讓他代表天上及人間的最高權威(天帝,天子)監(jiān)督諸候,考課功德??鬃訌膩硐蛲髦苁⑹溃鹬芡?、羨周公,主張“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讓國家中的最高的周天子對全國發(fā)號施令,臣民唯命是從,于是把泰山統(tǒng)轄大地化作周天子統(tǒng)轄全國?;诖?,孔子便為維護泰山的崇高地位做出一些努力。

第十一頁,共12頁??鬃?kǒnɡzǐ)比于泰山

孔子此人,歷來常被人們比作“泰斗”。北斗星高懸天際,光照人間;泰山神屹立東方,崇高至尊,孔子在人們心目中,也永遠屹立,至尊至圣。他自己從來以治理天下為已任,對自己的“道”信心十足,自稱“天生德于予”。他曾把自己比作驚醒世人的“木鐸”韞于匵中暫時賣不出的珠玉,更把自己比作崇高的泰山。他在多年奔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而不可得,晚年返回故里整理文獻,教授弟子,苦思勞形,身體漸漸不支時,仍以泰山為喻說出自己的抱負?!抖Y記檀上》記:“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摧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疏)《正義》曰,……以泰山梁木共喻哲人”。

孔子以泰山自況,也得到其弟子的承認,同書接著說“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其弟子不但對其仰望如泰山,而且仰望如尊貴的“宮墻”高懸的“日月”。其弟子們對死去的老師以江漢之清,秋陽之溫相比。《孟子》另一處引子貢說“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也”。其另一弟子有若說“豈惟民哉!麒麟之于走獸,鳳凰之于飛鳥。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類也。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這里又把泰山比作一切丘垤決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