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固體礦產規(guī)范總則”簡介課件_第1頁
陳慶-“固體礦產規(guī)范總則”簡介課件_第2頁
陳慶-“固體礦產規(guī)范總則”簡介課件_第3頁
陳慶-“固體礦產規(guī)范總則”簡介課件_第4頁
陳慶-“固體礦產規(guī)范總則”簡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總則》

簡介GB/T13908-2002

內容一、主要特點二、主要內容三、存在的主要問題一、《總則》的主要特點

1、在觀念上由原來計劃經濟的指導思想轉變?yōu)樯鐣髁x市場經濟的指導思想,樹立市場優(yōu)化配置礦產資源的思想。2、將原來單一的勘探規(guī)范總則改為礦產勘查4個階段的規(guī)范總則,增加了預查、普查、詳查3個階段工作的主要技術要求。3、根據市場經濟的特點,礦產勘查工作側重于與礦產開發(fā)、礦山建設有密切關系且必不可少的內容。4、從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出發(fā),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中,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的投資已經多元化,國家只投資進行公益性的勘查工作,并向其它投資者發(fā)布預查和普查的資源信息,為商業(yè)性勘查提供依據。8、勘探類型和工程間距,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制定的規(guī)范中是很重要的內容,幾十年來一直沿用,現已出現了不重視對礦床自身規(guī)律的研究,急于套類型、間距進行勘查完成任務了事的依賴現象,甚至出現為了增加收入而隨意提高或降低勘探類型的作法。9、取消了勘探儲量比例要求。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集所有者、投資者于一身,要求勘查者按統(tǒng)一的儲量比例對礦床進行勘查,以求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無可非議。由于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投資又趨向多元化,而礦體的特征又各不相同,人們對客觀地質規(guī)律的認識也不一,因此,投資者(業(yè)主)會根據各自對礦床的認識,提出勘探程度要求,或者說儲量比例的要求,沒有必要由政府制定統(tǒng)一的儲量比例要求。更適用的原則應是“保證首期、儲備后期、以礦養(yǎng)礦”。注意對煤的鹵采比例必須達到。一、主要特點一、主要特點10、適當提高了勘查工作質量。11、突出了可行性評價。12、充實了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和類型的內容(3類16型)。13、增加了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方法的選擇。1、礦產勘查工作礦產勘查內容:包括勘查區(qū)地質、礦體地質、開采技術條件、礦石加工選冶技術性能和綜合評價等。1.1勘查區(qū)地質搜集、研究與成礦有關的地層、構造、巖漿巖、變質巖、圍巖蝕變等區(qū)域地質和礦區(qū)地質資料,對砂礦還包括第四紀地質及地貌特征。

地層:應劃分地層層序、巖性組合、巖相分帶、確定含礦層位。對沉積礦產應研究含礦層的巖性組合、物質組成以及沉積環(huán)境與成礦關系等;構造:應對控制或破壞礦體的主要構造進行研究,了解其空間分布、發(fā)育程度、先后次序及分布規(guī)律等。

二、《總則》的主要內容

巖漿巖:對與成礦有關的巖漿巖,應了解或查明侵入巖的巖類、巖相、巖性、演化特點及其與成礦的關系等;對巖漿巖的了解程度不同、認識上的不同,圈出的巖體形態(tài)、圈出的與其相關的礦體形態(tài)及規(guī)模都有很大的區(qū)別。如某礦區(qū)的301巖體及其周圍的礦體圈定就存在這種情況。二1、礦產勘查工作XXX109線剖面圖(后)XXX109線剖面圖(前)301花崗斑巖301πγ216礦體216礦體變質巖:對變質礦床應了解或研究變質作用的性質、強度、影響因素、相帶分布特點及其對礦床形成或改造的影響;圍巖蝕變:應了解或研究礦床的圍巖蝕變種類、規(guī)模、強度、礦物組成、分帶性及其與成礦的關系。勘查區(qū)地質,包括了勘查區(qū)內地質背景的基本特征和成礦地質條件兩部分。二1、礦產勘查工作如某礦區(qū)19號礦脈形態(tài)較為復雜,平面上總體呈帶狀分布,在近地表構造破碎帶與矽卡巖復合地段往往形成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厚餅狀厚大礦體,礦體寬度達50-170m。而往深部礦體逐漸只受F30、F19斷裂蝕變帶的控制,多呈脈狀、大脈狀產出。19F30F19某礦區(qū)19號礦體剖面立體圖1.3礦石特征礦石特征:包括礦石物質組成和礦石質量特征。礦石物質組成:包括礦物組成、主要礦物含量、結構構造、共生關系、賦存狀態(tài)、嵌布粒度及其變化和分布特征;應劃分礦石自然類型,礦石的蝕變和泥化特征,并研究各類型的性質、分布、所占比例及對加工、選冶性能試驗的影響。二1、礦產勘查工作1.4開采技術條件(1)水文地質條件研究調查礦區(qū)地下水的補給、逕流、排泄條件、匯水邊界、含(隔)水層的分布、含水性質、構造破壞與含水層間的水力聯系情況,主要構造破碎帶、巖溶發(fā)育帶與風化帶的分布及其導水性,主要充水含水層的滲透性、與礦層(體)的相對位置、連通其它含水層及地表水體和老窿水的情況,地下水的水頭高度、水力坡度、逕流場特征與動態(tài)變化,地表水體的分布、水文特征、連通主要充水含水層的可能途徑及其對礦床開采的影響;確定礦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和途徑,建立水文地質模型,結合礦床可能的開拓方案,估算礦坑開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以及礦區(qū)總涌水量。二1、礦產勘查工作調查礦區(qū)及其相鄰地區(qū)的供水水源條件,結合礦山排水對礦山供水問題及排供結合的可能性進行綜合評價,指出礦山供水水源方向。缺水地區(qū),應對礦坑涌水的利用價值進行評價。(2)工程地質條件研究研究礦床開采區(qū)礦體及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巖體結構及其結構面發(fā)育程度、組合關系,評價礦體圍巖巖體質量,調查影響礦床開采的不良工程地質巖組(風化層、軟弱層、構造破碎帶)的性質、產狀、分布及不良的組合關系,結合礦山工程需要,對露天采礦場邊坡的穩(wěn)定性或井巷圍巖及溶(熔)腔的穩(wěn)固性作出初步評價,指出可能發(fā)生工程地質問題的層位或不良地段。二1、礦產勘查工作(3)環(huán)境地質研究研究區(qū)域穩(wěn)定性,礦區(qū)內歷次地震活動強度及所在地區(qū)的地震烈度,老窿的分布范圍、充填情況,在可能的情況下,圈定老窿(采空區(qū))界限。查明礦區(qū)內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地熱等自然地質作用的分布、活動性及其對礦床開采的影響,調查礦區(qū)存在的有毒(砷、汞…)、有害(熱、瓦斯、游離二氧化硅等)及放射性物質的背景值,對礦床開采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評價。預測礦床疏干排水影響范圍,對影響區(qū)內的生產、居民生活用水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風景名勝區(qū)可能構成的危害作出評價,提出防治意見。二1、礦產勘查工作1.5礦石加工選冶技術性能試驗根據試驗的目的、要求、程度、其成果在生產實踐中的可靠性,礦石加工選冶試驗分為可選(冶)性試驗、實驗室流程試驗、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半工業(yè)試驗、工業(yè)試驗5類。

非金屬礦產的選礦、加工技術試驗,是為了獲取某些物理的技術工藝性能或特殊要求。

煤的選礦加工技術試驗主要是通過篩分、浮沉及工藝性能試驗,了解煤的可選性及加工工藝特性。

試驗工作應根據礦產勘查階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具體要求按有關規(guī)范執(zhí)行。二1、礦產勘查工作1.6綜合評價在勘查主礦產的同時,對于達到一般工業(yè)指標要求、又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共生礦產或伴生的其它礦產,應進行綜合評價。對同體共生礦,應綜合考慮,整體勘查,運用綜合指標圈定礦體;對異體共生礦,應利用勘查主礦產的工程進行控制,其控制程度,視市場需要和具體情況確定。對伴生礦產,一般采用組合樣分析確定其含量,其資源儲量類型一般降級處理。1.7放射性檢查一般礦產應做放射性檢查,對于放射性礦產,在各勘查階段均應按規(guī)范要求開展放射性測量工作。二1、礦產勘查工作

2、礦產勘查的控制要求2.1勘查類型確定和劃分劃分勘查類型是為了正確選擇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確定勘查工程間距,對礦體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應根據礦體規(guī)模、礦體形態(tài)復雜程度、內部結構復雜程度、礦石有用組份分布的均勻程度、構造復雜程度等主要地質因素確定勘查類型。

以上五個方面的主要地質因素,是我國數十年礦產勘查開發(fā)經驗的總結,適用于大多數礦產。有些礦種則分別將巖溶發(fā)育程度、礦體連續(xù)性、含礦率、脈巖、夾石、基巖起伏等作為主要地質因素之一,河流砂礦的礦體寬度是主要因素。二2、勘查控制要求按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分類:應遵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相統(tǒng)一、突出重點的原則,將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類型分為3類9型。即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的礦床(I類)、開采技術條件中等的礦床(II類)、開采技術條件復雜的礦床(III類),除I類只有I型外,II、III類中又按主要影響因素各分為4型。綜合起來通盤考慮,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3類,再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等三個因素中以哪個為主或是復合因素劃分為9型。開采技術條件勘查類型劃分及工作要求表勘查類型開采技術條件特征勘查工作要求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的礦床(Ⅰ)主要礦體位于侵蝕基準面以上,地形有利于排水;圍巖單一,穩(wěn)定性好;無環(huán)境地質問題。一般不投入專門工作,以搜集資料和綜合分析為主。開采技術條件中等的礦床(Ⅱ)水文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Ⅱ-1)主要礦體位于侵蝕基準面以上,地形有利于排水,但礦體頂板有對礦山生產有危害的含水層或斷裂破碎帶;或主要礦體位于侵蝕基準面以下,但地下水補給條件差;礦山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問題較簡單。主要針對水文地質問題開展工作,相應進行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作。工程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Ⅱ-2)礦體圍巖堅硬、半堅硬,巖組結構較復雜,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問題一般較簡單。主要圍繞工程地質問題開展工作,相應進行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作。環(huán)境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Ⅱ-3)有熱害或氣害或放射性危害或不良地質作用危害等環(huán)境地質問題,礦床開采中需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和預防,水文、工程地質問題較簡單。主要針對礦床原生環(huán)境地質問題進行工作。復合問題的礦床(Ⅱ-4)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條件三因素中兩項以上屬中等的礦床。針對主要問題有重點地開展工作。開采技術條件復雜的礦床(Ⅲ)水文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Ⅲ-1)主要礦體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上,主要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強,地下水補給條件好,尋水性強的斷裂破碎帶或巖溶發(fā)育;礦床開采可能會引起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問題。運用綜合勘查手段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各項水文地質勘查工作,對礦床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問題作出相應的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Ⅲ-2)礦體圍巖破碎,各結構面發(fā)育;或礦體圍巖主要為松散軟弱巖層。礦床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問題不復雜。系統(tǒng)開展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環(huán)境地質問題為主的礦床(Ⅲ-3)礦床處于熱、氣、放射性異常區(qū)或穩(wěn)定性差的地區(qū),或礦體圍巖含有有害氣體,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問題不復雜。對原生環(huán)境地質問題進行專項調查;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用類比法進評價。復合問題的礦床(Ⅲ-4)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條件三因素中兩項以上屬復雜的礦床。針對主要問題有重點地開展工作。2.3工程布置、施工原則、控制程度工程布置:應根據礦體地質特征和礦山建設的需要,參考同類礦床勘查的經驗進行。地表應以槽井探為主,淺鉆工程為輔,配合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深部應以巖心鉆探為主;當地形有利或礦體形態(tài)復雜-極復雜、物質組份變化大時,應以坑探為主配以鉆探。二2、勘查控制要求ZK1108TC1107TC1102PD1101ZK1101地表應以槽井探為主淺—深部以鉆探為主ZK1109當地形有利以坑控為主配以鉆探××礦區(qū)11線剖面示意圖施工原則:應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稀到密的原則進行,基準孔、參數孔、沿走向和傾向的主導剖面應優(yōu)先施工。最后施工XX礦區(qū)錫礦80線資源量估算剖面圖控制程度:首先應控制勘查范圍內礦體的總體分布范圍、相互關系。對出露地表的礦體邊界應用工程控制。對基底起伏較大的礦體、無礦帶、氧化帶、風化帶、破壞礦體或影響開采的構造、巖脈、巖溶、鹽溶、泥壟、泥柱、老窿、劃分井田的構造等的產狀和規(guī)模要有控制。對與主礦體同時開采的周圍小礦體應適當加密控制。對地下開采的礦床,要控制主要礦體的兩端、上下界面和延伸情況。對露天開采的礦床要系統(tǒng)控制礦體四周的邊界和采場底部礦體的邊界。對主要盲礦體應控制其頂部邊界;對礦石質量穩(wěn)定、埋藏較淺的沉積礦產,應以地表取樣工程為主,深部施工少量工程以驗證礦石質量。礦體規(guī)模甚小、零星分散小礦的勘查控制程度,應視礦山開發(fā)的預期經濟效益而定,可適當放寬。二2、勘查控制要求3、礦產勘查各階段要求3.1預查(1)全面收集預查區(qū)內的地質、礦產、物探、化探、遙感、重砂、探礦工程等各種有關信息及研究成果,深入的綜合研究。(2)選擇幾條路線,進行比例尺為1∶50000或1∶25000的地質踏勘,圈出可供普查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3)對發(fā)現的礦(化)點與地質特征相似的已知礦床從基本特征、成礦地質條件等方面進行類比、預測,必要時可投入極少量取樣工程進行追索、驗證,采集測試樣品。

應圈出預測礦產資源范圍,當有估算資源量的必要參數時,可以估算預測的資源量。要說明的是預測資源量(334?)與中國地調局《固體礦產普查暫行規(guī)定》中預測資源量(3341)及(3342)的關系,不同的是中國地調局為便于區(qū)分不同的勘查程度,將有工程驗證的預測資源量定義為(3341),無工程驗證的預測資源量定義為(3342)。二3、各階段要求3.2普查

成礦地質條件達到大致查明程度。(1)通過1:10000-1:2000比例尺地質填圖和有效的物探、化探、遙感、重砂等方法手段及數量有限的取樣工程,大致控制主要礦體特征,即地表要用取樣工程稀疏控制,深部要有工程證實,不要求系統(tǒng)工程網度;大致查明礦石的物質組成、礦石質量,并進行相應的綜合評價。(2)大致了解開采技術條件,包括區(qū)域和測區(qū)內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條件,為詳查工作提供依據。對開采技術條件簡單的礦床,可依據與同類型礦山開采條件的類比,對礦床開采技術條件作出評價。二3、各階段要求(3)對已發(fā)現的礦產,應與鄰區(qū)同類型已開采礦山進行全面的類比,對無可類比或新類型礦石應進行可選(冶)性試驗或實驗室流程試驗,為是否值得進一步工作提供依據。(4)采用一般工業(yè)指標估算資源量。普查階段數量有限的取樣工程和相應的工作,只能達到大致查明的程度。大致查明其特征,礦體的連續(xù)性是推斷的。對礦體的控制,不要求系統(tǒng)工程網度,地表可據露頭、礦化及異常特征,允許用不等間距的稀疏工程控制,其稀疏的程度可以是礦種(類)規(guī)范附錄提供的“控制的參考工程間距”的1-3倍。大致查明礦石的物質組成及礦石質量,作相應的綜合評價。(5)要進行礦產資源儲量可行性評價的概略研究工作。二3、各階段要求3.3詳查(1)通過1:10000-1:2000地質填圖,基本查明成礦地質條件,描述礦床的地質模型。通過系統(tǒng)的取樣工程、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控制礦床(體)的總體分布范圍;基本控制主礦體的礦體特征、空間分布;基本確定礦體的連續(xù)性;基本查明礦石的物質組成、礦石質量;對可供綜合利用的共、伴生礦產進行相應的綜合評價。(2)礦床開采技術條件開展詳細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調查,基本查明礦區(qū)的開采技術條件。選擇代表性地段對礦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層及礦體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進行鉆探試驗研究,初步確定礦床充水的主(次)要含水層及其水文地質參數、礦體圍巖巖體質量及主要不良層位,估算礦坑涌水量,指出影響礦床開采的主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問題;對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復雜性作出評價。二3、各階段要求(3)對礦石的加工選冶性能進行試驗和研究,易選的礦石可與同類型礦山進行類比,一般礦石進行可選(冶)性試驗或實驗室流程試驗,難選礦石還應作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4)用一般工業(yè)指標圈定礦體,選擇合適的方法估算相應類型的資源量,或經預可行性研究,分別估算相應類型的儲量、基礎儲量和資源量。二3、各階段要求3.4勘探通過1:10000-1:2000(必要時可用1:500)比例尺地質填圖,加密各種取樣工程及相應的工作,詳細查明成礦地質條件及內在規(guī)律,建立礦床的地質模型。(1)詳細控制主要礦體(層)的礦體特征、空間分布;詳細查明礦石物質組成、賦存狀態(tài)、礦石類型、質量及其分布規(guī)律;對破壞礦體或劃分井田等有較大影響的斷層、破碎帶,應有工程控制其產狀及斷距;煤田第一水平范圍內的古河流沖刷、古隆起、較大陷落柱應有工程控制;對首采地段主礦體上、下盤具工業(yè)價值的小礦體,應一并控制勘探,以便同時開采;對可供綜合利用的共、伴生礦產,應進行綜合評價。二3、各階段要求(2)對影響礦床開采的主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問題要詳細查明。(3)在礦區(qū)范圍內,針對不同的礦石類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加工選冶性能試驗??深惐鹊囊走x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流程試驗,一般礦石在實驗室流程試驗基礎上,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難選礦石和新類型礦石應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必要時進行半工業(yè)試驗。(4)勘探時未進行可行性研究的,用一般工業(yè)指標圈定礦體,并選擇適合的方法,詳細估算相應類型的資源量;進行了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可根據當時的市場價格論證后所確定的、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下達的正式工業(yè)指標圈定礦體,詳細估算相應類型的儲量、基礎儲量和資源量,為礦山初步設計和礦山建設提供依據。二3、各階段要求(5)勘探階段的控制和研究程度是達到詳細控制和詳細查明??碧街饕菫榱私鉀Q礦山生產中的關鍵問題,最重要的之一就是礦體的連續(xù)性和形態(tài)特征,因此,就要據礦床自身特征,確定加密工程的間距(不限于一倍),目的是肯定礦體的連續(xù)性,也就是圈連的礦體,從各方面都提不出異意。(6)進行礦產資源儲量可行性評價中的可行性研究,其任務是:

①在預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針對擬利用的礦產資源,據國民經濟長遠規(guī)劃、地區(qū)規(guī)劃、行業(yè)規(guī)劃的有關要求,對建設項目的技術、工程和經濟等多方面,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國內外市場供需形勢的調研,并對未來的需求趨勢和價格作出預測。二3、各階段要求②確定圈礦的工業(yè)指標,估算不同類型的礦產資源儲量。③綜合各方面因素,據詳細技術經濟評價結論,對項目進行礦山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條件的可行性、經濟效益的合理性作出最終評價。④進行多方案比較,選擇最佳方案,提供決策??碧匠晒催M行可行性研究的,只能據一般指標或合同(協議)商定的指標,進行概略研究估算相應的內蘊經濟資源量,因為資源量的經濟意義未確定,也就無法作為礦山建設的依據提供利用。

二3、各階段要求4、勘查工作質量各項勘查工作都應執(zhí)行相應規(guī)范、規(guī)定,保證質量要求。對勘查工作中出現的所有質量問題,都應客觀、詳實地反映和評價,不允許用平均數來掩飾質量問題。

聯合國分類框架指南草案的地質研究重要項目表(相當報告提綱)中明確要求:“描述取樣點位置精度、樣品類型和采集方法。討論樣品質量和代表性”。“在重要結果存在疑問的地方,必須明確說明這些疑問和查證這些結果的計劃并及時報告查證結果”?!霸诮y(tǒng)計遇到長度短品位高的結果與長度長品位低的結果合并時,必須說明所采用的這種總計方法,比必須詳細表示這種總計方法的典型實例”。給人的感覺是要求如實反映情況。而我們的報告,則多數報喜不報憂,存在問題一帶而過,避重就輕,給礦山埋下隱患。二4、工作質量4.1地形及工程測量

地形測量和勘查工程測量應采用全國通用的坐標系統(tǒng)和最新的國家高程基準點進行。對于邊遠地區(qū)小礦,周圍沒有可供聯測的全國坐標系統(tǒng)基準點時,可采用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GPS)提供的當地數據,建立獨立坐標系統(tǒng)測圖。

4.2地質填圖主要問題表現為,思想上沒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不按規(guī)范要求的質量標準執(zhí)行。有的1:2000地質圖的填圖單位是“組”,產狀注記不規(guī)范,圖例排序顛倒,圖例缺失等等。二4、工作質量4.3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作各種比例尺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huán)境地質調查,均應符合相應比例尺規(guī)范的要求和相應勘查階段對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工作的要求。專門水文地質工作及巖礦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樣的測試都應滿足有關規(guī)定、規(guī)范的要求,以保證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4.4物探、化探工作各種比例尺的地球物理測量、地球化學測量,都應符合相應比例尺規(guī)范的要求。各項測試數據應準確、可靠。二4、工作質量4.5探礦工程對覆蓋層小于3m的淺部礦體可使用探槽、淺坑,大于3m應采用淺井。鉆探工程的質量應符合鉆探規(guī)程的要求,礦芯及頂、底板3-5m范圍內的巖石及標志層和全孔巖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規(guī)程規(guī)定或勘查設計的要求。巖心采取率根據礦種不同要求也有所不同。如鎢錫汞銻鉆探巖心采取率≥70%、而銅鉛鋅銀鎳鉬礦鉆探巖心采取率則是≥65%。礦心采取率在原規(guī)范75%的基礎上提高到80%。二4、工作質量4.6采樣及測試必須嚴格執(zhí)行采樣規(guī)范的要求,不得混樣、錯號,嚴禁選擇性采樣。加工選冶試驗樣品的采取,要考慮礦石類型、特征及代表性,能分采的應分類型采集。實驗室流程試驗樣和擴大連續(xù)試驗樣在采集前應與試驗單位共同編制采樣設計,在采集時還要考慮到開采時礦石的貧化。采樣和測試是礦產勘查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工作,一切工程的施工都是為了采樣和測試。這項工作的失誤,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必須嚴格執(zhí)行規(guī)范,堅決杜絕隨意性。但現在恰恰是在這方面的問題最多。二4、工作質量主要表現為:①布樣數量隨意縮減,采樣位置隨意選擇,采樣方法和采樣規(guī)格隨意確定;②分樣原則和樣品長度隨意性大,樣品品種不全,小體重樣不做化學分析,鉆孔采樣因陋就簡,采樣的質量管理不規(guī)范;③加工選冶試驗大樣的采集,準備工作不充分,有的沒有采樣設計,采樣點的選擇依據不足,配礦原則執(zhí)行不嚴,需要分選的礦石類型沒有分別采樣,最終常常出現選礦大樣的品位大于礦床或礦體的平均品位;④在礦石類型、氧(風)化程度、分布位置上沒有代表性,等等。二4、工作質量

在送樣方面表現為,采送樣時間間隔過長,不送內、外檢樣。在測試方面主要表現為,有的分析誤差超差數過多,有的用測試單位的自檢結果作為內檢分析結果,分析結果報告報出時間過長等。4.7地質編錄、綜合整理必須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范的要求。原始地質編錄要在現場進行,應及時、準確、客觀、齊全,綜合整理要運用新理論、新方法,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

地質編錄重在客觀、真實、及時,不真實是誤導,不及時是貽誤戰(zhàn)機。二4、工作質量5、可行性評價工作為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使礦產勘查工作與礦山建設緊密銜接,減少礦產勘查和礦山開發(fā)投資的風險,提高礦產勘查和開發(fā)的經濟、社會效益。在普查、詳查和勘探個階段,都應進行相應的可行性評價工作??尚行栽u價包括概略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個階段。5.1概略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概略評價。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該礦產資源在國內、外市場供需狀況的基礎上,分析已取得的地質資料,類比已知礦床,推測礦床規(guī)模、礦產質量和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結合礦區(qū)的自然經濟條件、環(huán)境保護等,以我國類似企業(yè)的技術經濟指標或按擴大指標對礦床作出技術經濟評價。從而為礦床開發(fā)有無投資機會、否進行詳查階段工作、制定長遠規(guī)劃或為工程建設規(guī)劃的決策提供依據。一般普查階段應做概略研究,詳查或勘探階段的礦床,也可只進行概略研究二5、可行性研究5.2預可行性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初步評價。預可行性研究需要比較系統(tǒng)地對國內外該種資源、儲量、生產、消費進行調查和初步分析;還需對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量、產品品種、質量要求和價格趨勢作出初步預測。根據礦床規(guī)模和礦床地質特征以及礦區(qū)地形地貌,借鑒類似企業(yè)的實踐經驗,初步研究并提出項目建設規(guī)模、產品種類,礦區(qū)總體建設輪廓和工藝技術的原則方案;參照價目表或類似企業(yè)開采對比所獲數據估算的成本,初步提出建設總投資、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設備等,進行初步經濟分析,并估算不同的礦產資源儲量類型。二5、可行性研究通過國內、外市場調查和預測資料,綜合礦區(qū)資源條件、工藝技術、建設條件、環(huán)境保護以及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從總體上、宏觀上對礦山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條件的可行性以及經濟效益的合理性作出評價,為是否進行勘探階段地質工作以及推薦項目和編制項目建議書提供依據。預可行性研究應在詳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二5、可行性研究5.3可行性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詳細評價??尚行匝芯渴紫刃枰J真對國內外該礦種資源、儲量、生產和消費進行調查、統(tǒng)計和分析;對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量、產品品種、質量要求、價格、競爭能力進行分析研究和預測。工作中對資源(或原料)條件要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充分考慮地質、工程、環(huán)境、法律和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影響,對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開采方式、開拓方案、選冶工藝流程、產品方案、主要設備的選擇、供水供電、總體布局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分析計算和多方案進行比較,并依據評價當時的市場價格、確定投資、生產經營成本、銷售收入、利潤和現金流入、流出等。二5、可行性研究項目的技術經濟數據能滿足投資有關各方的審查、評價需要。從而得出擬建工程是否應該建設以及如何建設的基本認識。通過可行性研究的論證和評價,為上級機關或主管部門投資決策,確定工程項目建設計劃等提供依據??尚行匝芯繎诳碧焦ぷ骰A上進行。二5、可行性研究6礦產資源/儲量估算

6.1工業(yè)指標由礦石質量(化學的或物理的)指標和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組成。預查、普查時,可用一般工業(yè)指標進行圈定和估算。詳查、勘探所用指標通常應結合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據當時的市場價格論證、確定的工業(yè)指標進行圈定和估算,未進行預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可用一般工業(yè)指標圈算。供礦山建設設計利用所需的工業(yè)指標,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程序。6.2礦產資源/儲量估算一般原則1、應按礦體、塊段、礦產資源/儲量類型、能分采的礦石類型或品級及不同的工業(yè)用途,分別估算礦產資源/儲量。2、已查明賦存狀態(tài),達到工業(yè)指標要求、具一定規(guī)??梢跃C合回收的共生礦。有經濟效益的伴生組分,也應分別估算礦產資源/儲量。其地質可靠程度應較主礦產低。達標不成型或成型不達標都不算共生礦。有經濟效益的伴生礦,應在生產流程中查明走向并能夠回收者。二6、資源量估算3、參與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各取樣工程、樣品采集、加工、測試的質量均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及規(guī)定的要求。4、礦體、不同礦石類型、品級的圈定應遵循礦床自身的地質規(guī)律。礦體任意位置圈連的厚度,不得大于相鄰地段工程實際控制的礦體厚度;厚大且能連片的低品位礦石,應單獨圈定或由投資者規(guī)定。邊緣見礦工程的控制范圍,應據礦床地質變量的變化特征、影響范圍來確定;當邊緣見礦工程偶爾出現薄而富的礦體時,可據米百分值、米克/噸值以該工程為截止點圈連礦體。米百分值或米克/值的應用,通常針對貴金屬礦產,其他礦產運用要與投資者商定。二6、資源量估算5、參與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參數一般包括面積、品位、厚度、體重等。詳查、勘探所用參數應是實際測定的,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分布上,均應有代表性,數據要準確可靠。

面積:可用求積儀或幾何圖形法、座標計算法等多種方法求得。面積測定不得少于兩次,當兩次的差值不大于2%時,取均值。參與估算的面積應扣除采空區(qū)的面積。品位:平均品位的計算,當樣長不均勻時,或影響品位的其它因素不均勻時,以加權平均法求取,反之可用算術平均法;特高品位時,應先處理特高品位,再求平均品位,其限值一般取礦體平均品位的6~8倍來衡量,主要看組分均勻程度,當礦體品位變化系數大(極不均勻)時采用上限值,變化系數?。ň鶆颍r采用下限值,組分較均勻時取7倍,其處理方法是用特高品位所影響塊段的平均品位或單工程平均品位(厚度較大時)代替,注意較高品位樣品的處理方法很多,這僅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二6、資源量估算厚度:一般用算術平均法求取平均厚度。對于厚度變化很大的礦床,遇到特大厚度,應先進行特大厚度的處理,然后再求平均厚度。當工程分布很不均勻時,可據影響長度或面積加權。

體重:應分礦石類型或品級采集體重樣。致密塊狀礦石采集小體重樣,每種礦石類型不得少于30塊;松散礦石則應采集大體重樣,不得少于3~4個;裂隙較發(fā)育的塊狀礦石,除按上述數量采集小體重樣外,還應采集2~3個大體重樣,對體重值進行校正,再參與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對于濕度較大的礦石,應采樣同時測定濕度,當濕度大于3%時,體重值應進行濕度校正。

對于具有特殊性能的礦產,在估算礦產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