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引導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 論文_第1頁
多元引導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 論文_第2頁
多元引導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 論文_第3頁
多元引導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 論文_第4頁
多元引導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多元引導,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摘要】如何提升小學生數(shù)學的預習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學會預習新知,自主選擇預習方法,在“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能快速領悟新知。立足于學生能預習,并在預習中思考知識的重難點,使教學最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預習策略?!娟P鍵詞】預習方法指導學與教的轉變“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學”為主,教師“引”為輔。學生的“學”要有教師目標性的引導。很多數(shù)學老師喜歡布置學生預習新知,但是卻缺乏預習方法的引導。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想數(shù)學預習也應如此。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寫道“未來社會的文盲將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崩蠋熆偸潜г箤W生不會預習,少有反思自己引導預習的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元認知。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預習、主動預習呢?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逐漸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才能獨立地探究新的科學領域,索取新的知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梳理了以下幾種成功的方法,總結如下:(一)教材梳理——擬定教學內(nèi)容預習方法的指導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有些內(nèi)容比較適合“先學后教”,對這類教學內(nèi)容要梳理出來,布置學生進行預習,老師再“以學定教”。比如:概念課、單元起始課、動手操作課等,這些課的難度相對較低,教者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掌握程度把握充分,學生預習也有一定的目標性。(二)分層遞進——逐步滲透方法教材梳理好后,好的指導方法很關鍵,因此,合理的、縝密的引導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預習顯得尤為重要。這個方法預設對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流程是呈遞進的:【粗】:即第一次預習數(shù)學新知先初略讀一遍,對預習的內(nèi)容有一些粗略的了解,理解知識的基本意思,并把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多研讀幾遍。這一環(huán)節(jié)對預習的要求不宜過高,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任務?!炯殹浚喝缓筮M行第二遍細讀,在細讀的時候要求他們利用這樣流程:指導學生使用圈、畫、點、連、折、擺、想、算、說等方法加強理解,這就給預習增加了一個方法的框架。學生在預習時不是隨意性的、盲目的。要想達到老師提出的預習要求,并把“二細”法的過程充分應用,不認真細讀教材內(nèi)容是不行的。這就相當于給了學生預習的指路明燈,按照這個方法去預習,學生會很自然地把重點內(nèi)容圈一圈、畫一畫、擺一擺等。在依據(jù)這些方法預習時,他們會不斷地去想一想為什么要圈、畫、點、連、折、擺、算。只有多想為什么,在課堂上交流反饋時他才會敢說、愿說、能說。這樣的想、說、算才是小組交流的根本,不至于小組交流留于表面,只有熱鬧,沒有門道,提升小組研究的真正價值?!揪浚壕x和細讀是有區(qū)別的,在細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深入研究,找到知識的上下連接點。把承上的知識和啟下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讀一讀,總結出預習的重點應該放在哪里。比如預習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時,學生通過粗讀、細讀到精讀他會聯(lián)想到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進而想到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只是比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多計算幾個面而已。這樣的精讀預習方法指導有利于促進學生舊知遷移,加深新知領悟。如果不給學生充分的預習過程,老師在課堂上直接遷移舊知引出新知,表面上也掌握了,但是由于沒有深度預習的過程,學生的記憶是浮于表面的,很容易遺忘,將來復習時會浪費老師很多時間,甚至需要重新學習一遍。【思】:不管預習的方法有多少,歸根結底要引導學生學會去思考數(shù)學,這個思考就是反思。老師需要教學反思,學生需要的是學習反思,兩者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這個聯(lián)系點就是如何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學懂數(shù)學。學生學習的反思我們以為是指能把學到的知識、解決的方法理由說出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算理。正所謂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預習,在交流反饋時一定要給學生說理由的時間,這也是我們很多老師“害怕”的地方。他們一怕學生說不到點子上,二怕學生亂說誤導其他學生。其實不管學生如何去說,他們的思考如何幼稚,只要老師心中有教學目標,就能把學生錯誤的思維通過簡化提問引入正途,所以老師的思和學生的思要有共鳴點。最后還需要用作業(yè)的形式來說檢驗一下預習的效果,即練習作業(yè)輔導。作業(yè)時,要求學生把算理用筆記的形式寫在題邊。(三)導學輔助——巧妙設計問題“導學稿輔助預習法”是需要老師在教學新知前設計輔助性的“導學”材料,把知識的重難點分別用習題或者問答的形式展示在“導學稿”上,提示學生細讀書本上的數(shù)學材料,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完成問題。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去完成任務,但不是所有內(nèi)容都適用于這種方法。此種方法操作的具體要點流程如圖:1.設計如何設計合理的導學題這是老師最重要的事情,這關系到學生預習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導學題不僅要讓學生能預習,還要能通過思考完成。首先——通俗易懂。設計的問題必須能使學生看懂題意,數(shù)學語言要符合孩子的認知,能通過閱讀教材找到答案,題目要有點穴之效。其次——難度適中。設計導學題要根據(jù)孩子的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根據(jù)教材的重難點出發(fā)?!皩W稿”中練習題不能太難,設計之前要老師要多思考,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認真預習思考后基本答出。如果題目太難,學生答非所問,甚至會有很多學生完不成,這樣的“導學稿”引導學生有效預習就是一紙空文了,沒有意義。最后——引出思考。怎樣引出思考,那就是要有一個問題引領,通過預習后再思考這樣的引領問題學生會有所感悟,常常出現(xiàn)在“導學稿”的最后一題。案例1:教學《用字母表示數(shù)》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打開書到53頁例2。先自己看書自學,看完之后請你思考以下4個問題,如果不懂的可以再去看書哦!1、x表示什么?2、x×6表示什么?3、從x×6你能看出誰與誰有什么關系?4、x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至少寫3到5個)你對用字母表示數(shù)還有什么疑問?這些問題難度從學生角度考慮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使部分學生開始理解有困難,但只要經(jīng)過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研討導學題”也是能夠領悟出的。2.研討對導學題進行研討也屬于預習的一部分。研討可以放在課內(nèi),也可以放在課外,時間靈活機動。要求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時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考慮到時間的充裕性,鼓勵學生課外交流為好。案例2;五下第六單元《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學稿”。自學書89頁例題1,你能對的計算方法及這樣計算的依據(jù)進行說明嗎?我是這樣計算的:我這樣計算的依據(jù)是:(老師給你三個提示,請根據(jù)這些提示思考)①你能畫個圖進行說明嗎?請用彩色筆畫一畫、涂一涂。②你能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嗎?③你能用分數(shù)的意義(結合分數(shù)單位)進行說明嗎?根據(jù)以上自學成果,對于你會計算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寫下來。關于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你還有什么疑問嗎?把你的疑問寫下來?!こ浞纸涣?。三道導學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且每一題都有研討的必要性,每個同學的想法不同,對問題的理解就有差別。組內(nèi)討論交流需要聽取成員的所有意見,這樣預習才有廣度。尤其要注意防止部分后進生的從眾情況,越是拿不定注意的越要鼓勵他說想法,說做法。·組長引領。組長是一個組的靈魂,必須安排優(yōu)秀的學生擔當,在小組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小結想法,引領組員再次研討,把握住預習問題的核心。在實際小組研討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組長的作用很關鍵,老師在設置組長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核心人物,會說、會想、會引,最要緊的是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そy(tǒng)一思想。討論到最后,一個小組要有一個思想整合的過程,不能各自為政,那樣的話就失去了小組研討的意義了。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結論就沒有辦法把本組的想法與其他小組交流了,所以說這個過程是一個矛盾到磨合再到磨平的過程。3.反饋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檢驗學生預習是否有效的階段,也稱“糾錯階段”。把各個小組預習的情況面向全體學生反饋,一個小組的智慧是有限的,全體小組的智慧才是無窮的?!锓答侇A習成果。也就是反饋完成“導學稿”上問題,安排一個組員說還是全體組員上去說由小組共同決定?!锫犎∷艘庖?。比如上面的導學三(根據(jù)以上自學成果,對于你會計算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寫下)學生的想法是多元的,學生的答案不唯一(舉2例):方法一:畫圖(把整條線段看做單位“1”)畫圖法有很多種,畫成圓、正方形都行??赡苡袑W生會畫一些圖案,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他盡量用數(shù)學符號來表達了。方法二:用分數(shù)的意義說,即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3份,去掉其中的2份,還剩1份?!锝處熐擅钜龑?。學生根據(jù)“導學材料”預習并完成“導學題”并不意味著老師成了旁觀者。學生的活動是“學”,老師的活動是“導”,先有“導”才有“學”,學前、學中、學后老師“導”的角色是不能少的。歸因、轉化、遷移、類比、提升、小結等都是老師做的事情,不能以為學生自己預習了,老師就輕松了,實則要想“導”的好,老師的任務更重。4.思考能不能在預習后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是評判老師指導學生預習成功的重要考量。作為引導者我們應該多問問學生你學懂了嗎?如果不懂,現(xiàn)在聽懂了嗎?這個環(huán)節(jié)要體現(xiàn)出老師作為一個引導者的重要價值所在。“學”到“導”與“導”到“學”角色的轉換要潛移默化。只有學生在老師“導”下學會思考才能算預習有效。5.鋪墊學生能通過預習新知,交流新知,引導他們能啟發(fā)下一個要學習的新知,這樣的預習才有深度,廣度、寬度、難度。也就是說通過預習指導,能為下階段的學習做個鋪墊,長期堅持,對數(shù)學知識的融會貫通有著重要的意義。(四)練習領悟——以練悟出算理借助練習,達到預習的效果,體現(xiàn)“數(shù)與算”的有效對接。主要適用于與計算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在指導預習方法時設計一些由淺入深,分層遞進的計算題,引導學生逐漸找到計算的方法,滲透算理思維,增強他們的計算意識。計算課往往比較枯燥,學生學得很煩,老師教得很累,但是出錯率卻最高。實際情況是家長、老師對計算出錯既焦慮又漠視,往往把責任推到學生的粗心上。粗心致錯現(xiàn)象是有的,但不全是,70%的計算錯誤是老師“扶”的太多造成的,沒有給學生充分糾錯的機會就反復告訴他們錯在哪里,這樣留在學生腦中的知識是“漂移”的,不深刻的。應該給予學生“預習”,只要設計一些對比題讓他們自我完成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這是預設的流程圖:老師不必課堂上事無巨細的講解,只要布置學生認真看書預習完成,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難度應該不大。比如,用整數(shù)乘法的方法遷移到小數(shù)乘法的方法這是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再利用。學生預習的初步感受就是跟整數(shù)乘法差不多,只是加上了“小數(shù)點”,老師要引導的就是發(fā)現(xiàn)算理,并逐漸引導學生提煉出來。讓學生感受到“小數(shù)乘法”很簡單,提升興趣,少“扶”多“放”,提升計算正確率。(五)操作引領——培養(yǎng)空間觀念“操作預習法”主要適用一些與幾何圖形相關的新知探究上,比如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面積公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計算公式。通過剪、拼、折、移、擺、畫、量感悟新知,體會方法。這樣不僅能夠達到預習的效果,關鍵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同時借助學具袋已有的材料能快速幫助學生領悟新知,給老師的教學“卸”包袱。這種預習法利用的是“用圖形說話,用眼睛觀察,進而用動手去完成,用腦去想出”。本方法的流程:不同問題的預習要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具體表現(xiàn)為平面圖形面積的知識計算的推導與立體圖形的體積知識計算的推導數(shù)形結合的指導方法是有區(qū)別的。前者主要應以剪拼為主,后者當以擺拼為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滲透幾何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