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qū)劃網(wǎng)地名索引 01_第1頁
行政區(qū)劃網(wǎng)地名索引 01_第2頁
行政區(qū)劃網(wǎng)地名索引 01_第3頁
行政區(qū)劃網(wǎng)地名索引 01_第4頁
行政區(qū)劃網(wǎng)地名索引 0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行政區(qū)劃網(wǎng)地名索引01行政區(qū)劃網(wǎng)地名索引01二畫七閩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八閩宋分福建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閩為福建的別稱。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江)o③秦漢郡。秦治壽春(今壽縣),轄今豫皖淮南、鄂東一部分及江西省。漢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區(qū)。魏為淮南郡。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占。三畫三川秦郡,韓始置,秦治雒陽(今洛陽市東北),轄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漢改河南郡。三戶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縣西南古漳水上。三關(guān)宋與契丹分界的三關(guān)指淤口關(guān)(今河北霸縣東)、益津關(guān)(今霸縣)、瓦橋關(guān)(今雄縣),一說無淤口關(guān),為草橋關(guān)(今高陽東)。三元里在廣州市北。三受降城唐景龍二年(708年)張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nèi)蒙古杭錦后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三佛齊即室利佛逝國,7—13世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古國。于闐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和田一帶。唐軍鎮(zhèn)名,在今和田西南。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東。下邳①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睢寧西北。金移睢寧西北古邳鎮(zhèn)。明廢。②古郡名。東漢置國,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下相古縣名,今江蘇宿遷西南,北齊廢。下蔡今安徽風臺。春秋時名州來。秦置縣,明廢。下港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萬丹一帶的古國。十六世紀時國勢很盛。大寧衛(wèi)明初置,治今內(nèi)蒙古寧城西,轄今河北長城以北、內(nèi)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樂仍稱大寧衛(wèi),移治保定。大名府五代后漢置,治今河北大名東。明移今大名。

大興城隋于漢長安城東南筑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安城。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南至東西長安街,東西界即今內(nèi)城原城墻。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開封市西北,當時黃河離城很遠,今開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陽等縣均在南岸。大儀鎮(zhèn)今江蘇儀征東北,韓世忠破金兵處。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歸流后屬美諾廳。1936年置靖化縣,1953年改大金縣,1960年改金川縣。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大泥今泰國南部北大年港一帶古國,明人紀載常見。大宛西域古國,在今蘇聯(lián)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國都貴山城,在今卡散賽。大食唐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原語為波斯一部族名稱。大秦亦作犁軒。漢稱羅馬為大秦。大夏即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脫離塞琉西王國獨立。公元前130年左右為大月氏所據(jù)。后為阿拉伯人所并。大西洋國明人指葡萄牙。大西洋國明人指葡萄牙。大呂宋國清初稱西班牙為大呂宋,菲律賓的呂宋島為小口e呂宋。萬年古縣名,漢置,與櫟陽同城而治,在今陜西臨潼北。北周移治長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興城,萬年亦隨之而移,在今西安市。萬里長沙古指我國南海諸島中一些島群。又“萬里石塘”、“萬里石床”,意亦相同。弋陽今河南潢川西。三國至隋唐有弋陽郡、弋陽縣。上元唐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寧為上元縣。五代吳在此分置上元、江寧二縣。民國并入江寧縣。上谷古郡名。秦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北魏廢。隋唐時的上谷郡即易州。上京①渤海上京龍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東京城。②遼上京臨潢府,在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南。③金上京會寧府,在今黑龍江阿城縣南白城。上郡古郡名。秦漢治所在膚施,今陜西榆林東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陜西富縣。唐上郡即綏州,治今綏德。三個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上都元上都開平府在今內(nèi)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上黨古郡名。韓始置。漢治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東漢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