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音樂營銷的文化學解析-民族志學視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1.gif)
![中國青年音樂營銷的文化學解析-民族志學視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2.gif)
![中國青年音樂營銷的文化學解析-民族志學視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3.gif)
![中國青年音樂營銷的文化學解析-民族志學視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4.gif)
![中國青年音樂營銷的文化學解析-民族志學視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8b5f4041778f510a6fc7a5753526b58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青年音樂營銷的文化學解析民族志學視角
另類青年與朋克綜合征:民族志學解讀我與《經濟觀察報》的《生活方式》月刊編輯葉瀅一起到達798廠,感受“當年最大的一次聚會?!蔽覀內ネ砹耍e過了晚會最精彩的時刻——樸樹演唱專為E398創(chuàng)作的新歌。我們走進去時,會場到處是丟棄的空瓶子和小吃盤。冷飲攤前圍滿一群群的年輕人。懶散坐在凳子上的人,看上去很無聊。一支不知名的樂隊正在臺上演奏著震耳的音樂。巨大的展示空間,散發(fā)著精力已經發(fā)泄的氣氛??粗远毫粼谕頃系睦涞哪贻p人群,我腦中突然閃出幾個問題: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喜歡樸樹這樣一個不事張揚的人?不首先了解年輕一代是誰,又怎么知道他們的音樂趣味?我對《時尚中國》項目重做調整,著重研究中國青年文化,是不是比探索中國新興音樂趨勢更有意義?我想了解,中國“時尚”女孩或男孩的所想所為,新興的“個人主義”青年文化,主要驅動力是否是音樂?最后,另類音樂如嘻哈或說唱,是中國另類生活方式的追隨者們的默認選擇嗎?春樹與另類青年另類一詞,去政治化與去激進化后,聽起來似乎很空洞。該詞自西方記者和商人發(fā)明以來,完全被商品化了。今天,“新銳”已如此可以預期,用它進行標榜已不足為時尚了。我是在摩托羅拉推廣晚會上遇到春樹的,這位高中未畢業(yè)便輟學的年輕人,出版了自傳體小說《北京娃娃》,頗引爭議,她也因此而出名。嬌小的春樹今年20歲,給人感覺是聰明、早熟、很撩人,看上去既挑釁又脆弱。說起她即將成行的美國之行,她說她渴望能上哈佛或者哥倫比亞大學(“美國最好的大學”),重續(xù)她的學生生活?!拔乙蚕矚g北大,”她說,但現在夢想已逝,神情中充滿渴望。她很享受富裕(憑自己的版稅)和出名(作為《亞洲時報》的封面女郎)。春樹非時尚的語言和抱負,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放松,但一分鐘后,當我們話題轉到朋克時,她態(tài)度變了。和我同去摩托羅拉推廣晚會的記者葉瀅,提出偽朋克觀點,讓春樹說說她對當前流行的“偽朋克”的看法。春樹一開始,試圖回避話題,我誤以為她的保留是出于害羞,便盯著她追問,沒想她轉向葉瀅挑釁起來,憤怒地指責她,言辭激烈。葉瀅究竟了解朋克多少?她品位那么低俗,(春樹指著葉那晚穿著的飾有金屬片的花裙子),明顯沒有時尚精神,怎么理解朋克世界?對于春樹這樣的真正朋克,“偽朋克”話題對他們不啻褻瀆。春樹事件似乎可以表明,朋克的反文化精神在中國沒有消亡。那晚之前,我采訪過幾個北京和廣州的音樂工作者和流行音樂研究者。我同奧美的一個研究同伴一起,與葉瀅有過深入討論,她們很關注中國的朋克現象。為使我們的關注不只局限北京,我們?yōu)g覽了其他城市關注中國朋克的人士的博客。網上網下的見解大體一致,都認為中國朋克是嘻哈少年的飾品,沒什么“真東西?!眴柕綉嵡啵ㄒ粋€有時能與“朋克迷”互換的中文詞)占多少百分比時,麥田唱片的營銷經理XiaoYong回答說,“是少數人,且雖被認為是年輕一代中的先鋒派,但在表達自己的方式上遠算不上激進”(XiaoYong2004)。上海和廣州的青年,一般被認為思想實際,不太會欣賞朋客。但崔健搖滾叛逆事業(yè)的起飛地北京呢?首都的朋客迷和音樂人,借諧音,被戲謔地稱為,精神上的“胖客”。網上對真朋客和偽胖客的諷刺評論,有助闡釋中國當前的音樂景象。(朋客)是一種投機傾向,中產家庭的子女,浮躁、自命不凡,往往導致于此。(DaZhi2003)中國朋客,骨子里既不是反叛者,也不是只追求快樂者。他們是“大腹者”,是并非產自真正肥胖基因的胖子?!芭挚汀敝械呐?,其實指出一種求安逸、安全的生活方式,即貪欲名利,又緊張擔心(嚴峻2001)。中國最權威的樂評人嚴峻的評論,揭穿了將中國朋客等同無憂無慮精神的神話。然而,中國存在產生朋客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整整一代憤怒的年輕中學生(即當年17歲的春樹之所屬),生活在出了名的高考的壓制體制之下,很多人跳入朋客音樂的時尚浪潮,尋求安慰。少數蠻勇者拒絕欲成功必死記硬背之路,選擇最為激進的反叛方式:徹底退出體制。春樹和其他志同道合者一起,將“中學輟學者”構成了一個新的社會群體。《北京娃娃》之暢銷,就因為它直言不諱地再現了一位反叛魁首,反抗社會標準所經歷的精神折磨。青年自傳文學深深觸動壓抑、虛無的年輕人,在中國迅速成為一種新文體。和春樹一樣,這些年輕人與朋客搖滾青年關系密切。見到春樹之前,我以另一研究方式,了解中學朋客現象背后的大致邏輯。我埋頭于辟有粉絲與雜志編輯交流專版的流行音樂雜志。偶遇春樹,才帶出中學生與中國朋客綜合征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了解了這種聯系,再讀全國各地中學生和大學新生寄來的信件,我?guī)缀跆幪幎寄芸闯龆咧P聯。下面是刊登在《我愛搖滾樂》和《激情音樂》上的來信,我隨機選取了一些樣本:HanShunyuan(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我非常沮喪。這是我和同齡人的共同壓力。這時,我發(fā)現了林肯公園(LinkinPark)。我被他們不滿現實、反叛現實的精神吸引,他們的音樂讓我共鳴。高考退居其后,高考剝奪掉我們很多珍貴的東西……聽林肯公園,讓我感覺是在傾聽自己。(激情音樂2004,95)。DaLi(大學新生):剛剛過去的初、高中6年生活,簡直就是折磨。天??!我根本不愿回憶。我真是累死了。我整個生活簡直就是崩潰。我成了大無賴,大瘋子!這就是中國教育的方式。我要被逼瘋了?。圩x者致電(readersringup),2004年,61]Haozi(高中生):一天到晚就這樣生活,這么大的壓力,簡直要把人逼瘋。我簡直想殺人。我想抓住人的衣領,使勁推,使勁推。理智阻住了我……太苦了,我累極了……我晚上不斷做噩夢,白天頭疼。我問自己:就這樣毫無反抗地向高考強加于我的無期徒刑投降嗎?……我受不了了,受不了了。[讀者致電(readersringup),2004年,61]這些強烈抗議,證實了中國真正的憤青文化,但這不是一個徹底打破舊習的文化。比如,很多憤青都是極端民族主義者。誠如JackQiu所述,“中國網絡空間的所有政治討論幾乎都關于民族主義”(Qiu2006),且與“憤青”密切聯系。愛國主義與青年反叛者的我行我素之間,如何協(xié)調,誰也不知。但我們能肯定的是,和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年輕人一樣,不恭的中國年輕人,也在試圖顛覆規(guī)范。傳達喜悅與離別的音樂很能吸引他們。但是,真正的朋客文化不可能在中國扎根、繁榮,是因為,朋客文化雖有忠實的追隨者,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它只是短暫的一個階段,他們很快就會轉向。高考難關一過,大學新生緩和下自己不守規(guī)矩的沖動,他們的忠誠度,也從真正的朋客偶像,轉向香港嘻哈和臺灣流行歌手及其他比較溫和類的音樂上。原本無政府主義狀的青年男女,轉向非常迅速。正如《亞洲時代》上一篇論述中國新激進分子的文章所述,另類一族“就像套著電頸圈的狗,知道自己溜達多遠不會遭電擊”(Beech2004,37)。大多數真正的另類們,和春樹一樣,忠于朋客的同時,知道自己必須迅速成長,適應社會規(guī)范。但對他們的追隨者,那些想趕超偶像的后來人,就不能期待太多。他們的激進主義烙印展示出粗暴、尖刻,但在其時尚密碼上,而不在音樂品位上。數字照片敘述與“安全酷”春樹表述的北京朋客現象,說明應視“朋客”為社會現象而不是音樂現象。音樂雖無疑是豐富的切入點,但不能視其為研究中國青年文化的中軸。觀察中國朋客,還讓我們認識到,在中國,“年齡”,而不是“音樂品位”,是區(qū)分青年的最重要的人口統(tǒng)計指數。不同年齡人群,(在音樂品位上)發(fā)展和界定自己的不同的“時尚”文化偏好和標準。朋客在時尚中學生文化中的中心地位雖不存疑,但高考立刻將他們的忠誠,從朋客轉向混合類型的音樂風格。比起“音樂品位”驅使,中國年輕中產階級使用品牌的方式,更受“代際原理”驅使。我和我的研究伙伴帶著這一洞察,外出進行“實地”調查。深思熟慮一個月以后,我們挑選了5位候選人(3男2女)作為被試,分屬不同年齡段(16歲至23歲間),但同屬中產階級背景(依據他們每月零花錢的數量)。[1]我們非常謹慎地選擇出表示喜歡下列音樂形式的候選人:臺灣和香港的流行音樂、電子音樂、歐美搖滾、日本流行音樂、朋客、電影音樂。除一人以外,沒人保證說,只忠誠于某一種音樂形式。他們的品位不僅兼收并蓄,而且變化很快。唯一的例外是位叫健崔的20歲中學輟學者,和他的朋友春樹一樣,非常特立獨行。[2]他是個音樂迷、一位優(yōu)秀人才,當然,屬于少數中的少數,所代表的文化行為,將“亞文化”族與“部落”文化族分開,兩者是中國青年文化頻譜中的兩個極端。我們的項目更符合典型的營銷定性研究準則,而非正式的社會學項目草案,后者需要至少2000份樣本,方能做出可靠的歸納。時間與資源的局限,也預先決定了本項小型實地調查項目的性質。我們的目標不大:通過數字照片,進入被試(候選人)的心中,了解他們的好惡,找出他們心目中的時尚標準。很明確,照片敘述任務,目的在于授權我們的五位民族志學研究主體,激勵他們通過相機,敘述他們如何在特定生活方式和品位文化上建構意義。消費者一旦轉變成她自己的民族志學者,便很受驅動,運用日常生活照片,展示和記錄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思想和感覺。每位被試者要在一周內用自己的數碼照相機拍50張照片,將獲得150元的微薄報酬(約19美元)。我們的基本設想很簡單:用文字、更用相機敘述故事。照片展示的生活故事,必須反映拍攝者最根本的真實時刻。攝影日記中的每一張照片,都不可隨意,必須具有情感邏輯軌跡。我們指導被試者拍攝:(1)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激動的事件和時刻;(2)讓他們厭惡的事件、時刻或事情;(3)“時尚”物和“時尚”人;(4)幸福時刻和沮喪時刻;(5)他們自己房間中的物品。完成后,請他們來奧美會議室,借助屏幕一邊放映,一邊給我們講述每幅照片背后的“故事”。與此同時,我們還進行一項創(chuàng)意性調查,及對每位被試者作長達3小時的深度訪談,作為照片敘述方法的補充。這一研究項目成果,建成了5份小型的照片檔案,從視覺角度敘述故事。5份檔案各有精彩,我在此選出3份。第一份檔案源自一位學設計與建筑的21歲學生Simon,曾崇拜垃圾搖滾風格的涅槃樂隊(Nirvana),他攝影檔案的主題是“美”,拍攝的一系列照片,強調吸引他的物體間的創(chuàng)意空間關系。他運用空間來定義美。建筑與自然風景照、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如CD以及他認定的重要的“時尚”紀事,赫然凸顯于鏡頭之中。他這份檔案的焦點中心,我稱之“有風景的房間”,房間的一面墻上全是拼貼畫,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視覺自傳。這面墻及旁邊的架子,充分展現了他現在與過去所有的業(yè)余愛好:藝術、音樂、吉他和他最喜歡的電腦游戲。他急切與我們分享的每一張圖片或者物品,都道出他的過往故事,童年少年時的經歷、成長的煩惱和幸福的記憶。這次視覺訪談結束時,他告訴我們:“現在你們比我認識的任何人更了解我了?!睓n案二的一系列照片圍繞“理想的休閑心情”主題,拍攝者小張(23歲,女性)拍了一只蜻蜓的系列特寫、她收藏的中外舊漫畫(連環(huán)畫)書及她男友的寵物狗的很多調皮造型。這些照片,讓她仿佛回到很多童年最珍貴的時光。她試圖捕捉和展示的,與其說是特別事件,不如說是微妙的心情。每幅照片,似乎都讓她感受到童年的點點滴滴,那是她希望建構的“自己未來生活的理想狀態(tài)?!睓n案三由一位我稱為“酷小姐”的16歲女孩提供。她的檔案由一百張手機和時尚雜志照片組成,其中很多,已成為她墻壁和天花板的拼貼畫。這位被試者是我們研究的理想對象。她成天和朋友們在一起玩,從不回家,是個典型的少年流浪者。她的照片集,展示了她豐富多彩的同儕文化——集體制造與消費的快樂時光,以及她們群體經常光顧的熱鬧地區(qū)。她和同伴合作制作天花板拼貼畫的過程,簡直就是表演藝術:她一邊制作一邊拍攝,忠實記錄下了整個制作過程。另一些照片告訴我們她的穿著愛好:匡威鞋和Safarimotif毛衣。還有正面背面都貼滿貼紙的三星手機。她還帶給我們比較手機裝飾藝術的照片,將時尚貼紙與那些“很難看”、“一點不時尚”、“一看就知道拿這手機的人很沒品”的貼紙放在一起對照。和本項目中的其他幾位被試者一樣,她也喜歡養(yǎng)寵物,現在是一只松鼠,不久前有30只老鼠。和她拍的松鼠照片混雜在一起的,是她感到沮喪的地方:廚房和她父母家的餐廳(她討厭按時吃飯,總以薯片為食)。各種有趣的營銷理念在這份檔案中出現。其中之一,是她貼在公寓前門上的口號:“另類公社”,另一個是中學女生的貼紙文化。除此之外,三份檔案均顯示,他們自己屋內張貼的拼貼畫,就在敘述著他們的故事。過去,孩子與父母擠在昏暗狹小房間的一張床上,根本沒有自己的空間,與現在的奢侈相比,“一間自己的房間”,充分反映了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一代的共鳴。安全酷5份檔案證實,為進行營銷調查,照片敘述作為實地調查法的優(yōu)勢。在照片收集過程中,“音樂文化”發(fā)揮的作用竟然相對較小。MP3播放器雖然是中國青年眼中的時尚標志,似乎并不很普及,只有兩份檔案提到。CD機和索尼隨身聽偶有露面,但其形象也不占主導。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寵物文化,有別于同儕文化的另一種同伴文化。照片充分展示了一種孤獨文化,尤其是獨生子女這一代,但商人們對此至今沒有引起足夠注意。一直過于強調全球青年的自我陶醉,沒有留意,這些獨生子女一直在尋求伙伴,無論是朋友、寵物、動畫或非動畫物品以及手機或其他技術小產品。向城市獨生子女一代營銷手機音樂,若凸顯其隱喻的伙伴功能、幸福童年及跨國營銷商強調的傳統(tǒng)上重視“自我表達”,一定非常有效。這項實地調查研究,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照片檔案提供的,與其說是可靠的數據,不如說是趣聞式見解。為更為準確地理解照片敘述蘊涵的意義,我們要求5位被試者在39個詞匯短語中找出最能表達他們情感、精神、心理和社會取向的詞匯短語。第一,沒有一個人選擇“酷”這個形容詞,此有意回避很有意思。他們還回避與“先鋒、最前沿”有直接聯系的形容詞。誠如一些獵酷一族指出,我們似乎正在進入一個營銷時代,當“中心”正在變成新的邊緣,而非酷正在變成新時尚(Grossman2003)。第二,雖然大多承認愛縱容自己,但都渴望努力過“有目標的生活”。其中一位,定義自己的“目標”是“學英語,作空姐”,另一位是“考上大學,將來做金融家”。21歲的小李渴望成為“有影響力的計算機軟件設計師”。即便健崔,這位另類樂迷、反偶像崇拜的中學輟學者,也希望自己“成為公認的音樂研究者”。外表激進的大學低年級學生小張,對“自己不同生活階段的不同目標”敘述得最為詳細確切。她希望自己二十幾歲時的生活豐富多彩,令人羨慕。30歲時在“專業(yè)智力研究”上成為“公認的”權威,40歲時做“有成就感的幸福的妻子和母親”。第三,除了一位例外,沒有人承認自己“喜歡走極端”。健崔敘述說:“沒有必要那樣,過多自我暴露沒什么好處。我相信中國的一句古話,‘水到渠成?!傆凶晕覍崿F的機會?!绷硪晃辉u論說:“知足者常樂。我不喜歡大起大落?!边€有一位希望自己學會“中庸”,獲得最佳平衡。即使看上去很極端的女孩小張,也討厭乖僻古怪的時尚,喜歡“適度、細致入微的時尚感”。唯一選擇“我喜歡走極端”的,是16歲的“酷小姐”。我是在西單華威商廈美食廣場發(fā)現她的,她和一幫另類青年在商店閑蕩,那里是日本漫畫和偶像文化迷及哈韓族聚集的地方。[3]她在同伴中顯得非常突出,典型的朋客風格,戴著綠色隱形眼鏡,紅色頭發(fā)狂烈地支棱著,兩只胳膊各戴了20多個手鐲,脖子上戴的細長領帶是明顯的日本式樣。七八個圍坐在桌旁抽煙、聊天的同伴簇擁著她,顯然她是位意見領袖。她急躁、冷漠,很酷,舌頭和下唇上都穿了孔。我百般勸說,她才答應參與我們的照片敘述項目。然而,按照預約,來奧美正式訪談那天,“酷小姐”腕上一個手鐲也沒戴,原來那嚇人的綠色隱形眼鏡,也換成了傳統(tǒng)的深綠色,沒戴時髦領帶,舌釘也不見了,原本不男不女的打扮,被很女孩味的溫柔取代?!翱嵝〗恪毙度ヒ磺袝屛覀兟撓氲剿呐罂惋L格的東西,除了下唇環(huán)。一身素色毛衣、藍仔褲的打扮,讓她看起來很溫順、很“普通,”沒丁點反叛的影子。上次會面時那位急于走出我的視線的暴躁、冷漠的朋客藝術家,變成了超級友好、耐心、健談的女士,遵從社會規(guī)范要求的所有禮儀。她一下將自己從壞女孩變成“好”女孩,這現象很具有研究價值。她很清楚“極端”與“正?!钡慕缦?。這種“角色調整”,與一直堅持朝混亂變動不居(赫伯迪格語,羅蘭·巴特稱為“浮動意義”)的朋克不同。(Hebdige1979,126)。這種“酷”可以打包,然后迅速褪去。酷小姐或許思想過于實用,沒有忠貞自己的激進事業(yè)?!秮喼迺r報》一篇文章指出,中國的反叛者“無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詹姆斯·迪恩(JamesDean)或年輕的鮑勃·迪倫(BobDylan)”(Beech2004,33)。該發(fā)現與偉達公關公司(Hill&Knowlton)所做的第一份有關中國酷追逐的調查(2004),觀點一致:“中國大學生追逐有助他們展示‘我特別’但不奇異、非社交禁忌”的品牌(Smith和Wylie2004)。此調查不僅增強了這樣一個普遍認識,即中國青年渴望“獨立”和“個人主義”,還顯示,35%的受訪者聲稱,自己的“偶像”是父母,不是明星。而且,他們的生活觀,一般積極樂觀、具有創(chuàng)業(yè)者的特質。所有這一切表明,他們清楚且尊重自己的邊界,跨越邊界時,他們其實非常謹慎。這一洞察,轉換成倫理與信念,突出顯示,酷外表的青年,并非像我們一般認定的那樣,隨時準備挑戰(zhàn)現狀。心靈深處,他們都是創(chuàng)業(yè)者。[4]正是這種創(chuàng)業(yè)精神,將大多數的我世代,變成虔誠的“中庸之道”的觀察者。[5]我們2個月來采訪的小李、小張、一位中學生和兩位大學生,均是獨生子女一代雙面文化的產品。偉達公關公司的調查,也清楚表明,從流行的角度說,國際藝術家遠落后于亞洲自己的流行歌星,比如王菲、周杰倫?!斑@代人認為,亞洲音樂家酷,西方音樂家不酷”。(Hill&Knowlton2004)。該發(fā)現進一步證實,需要限定具體地區(qū)的“酷”音樂。王菲、周杰倫以及摩托羅拉的樸樹等流行歌手,在市場上如此受人青睞,就因為他們的“安全酷”品牌沒有涉及真正的破除偶像的行動或主張。亞文化與部落文化在中國,音樂一般是娛樂,不太被視為是自我表達的手段。的確,“超女”(真人秀節(jié)目,“美國偶像”節(jié)目的翻版)熱以后,城市青年開始對唱歌比賽著迷,[6]但關注的更多是電視比賽,而不是音樂本身,這可歸因為青年人“平等求名”的熱情(Madden2005c)。同樣,三里屯夜生活區(qū)的音樂俱樂部文化之繁榮,是因為青年人把俱樂部當做網絡聚集地。他們聚會,為的是找樂,是迅速積聚社會資本。很少有人為體驗振奮靈魂的音樂去俱樂部,更沒人為感受各種另類音樂去俱樂部。當然,有少部分音樂愛好者,消費反主流旋律,他們構成一個音樂亞文化的少數群體,在北京和成都比較繁榮,但在上海和廣州只有很小一部分。我用分離“亞文化”與部落文化的同樣原理,分離音樂亞文化與音樂部落文化。我們在第5章中提到,馬費索里指出,當代消費社會,見證了各種風格文化或新部落的暴發(fā),它們均倚品牌名稱及角色扮演幻想構建。每一個擁有風格利基的部落,其集合與消散都很不固定,恪守部落身份的時間,不長于酷時尚的流轉(Maffesoli1996)。與不屑于目標(抵制現狀)、只追求圈內一致的亞文化那幫人相比,部落成員最適宜的策略,是“嘗試一系列生活方式,采取任何最適合當前情勢的一種”(Clarke,Doel等2003,137)。新部落在快樂地從一種酷風格漫游到另一種過程中,建構于亞文化的抵制策略被拋到九霄云外了。亞文化與部落文化之間雖非嚴格意義上的二元對立,中國音樂景象,可以被概念化為在此兩極間建立的頻譜,一頭是真正的音樂亞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3建設合同范例填寫
- 兼職擔保合同范本
- 公轉私勞務合同范本
- 加工技術服務合同范本
- 臨時借調人員合同范本
- 出租山合同范本
- 2025年飛標機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供瓦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國際廣告代理合同標準
- 制作門合同范本
- 2023外貿業(yè)務協(xié)調期中試卷
- GB/T 16475-1996變形鋁及鋁合金狀態(tài)代號
- GB 4706.20-200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滾筒式干衣機的特殊要求
- 無紙化會議系統(tǒng)解決方案
- 佛教空性與緣起課件
- 上海鐵路局勞動安全“八防”考試題庫(含答案)
- 《愿望的實現》教學設計
- 效率提升和品質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學抬頭信紙中山大學橫式便箋紙推薦信模板a
- 義務教育學科作業(yè)設計與管理指南
- 《汽車發(fā)展史》PPT課件(PPT 75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