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想史讀書筆記_第1頁
經濟思想史讀書筆記_第2頁
經濟思想史讀書筆記_第3頁
經濟思想史讀書筆記_第4頁
經濟思想史讀書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思想史讀書筆記【篇一:經濟思想史的讀書筆記】經濟思想史的讀書筆記一、重商主義學說一、產生的歷史條件:在西歐封建制度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初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是商業(yè)支配產業(yè),流通支配生產,商業(yè)資本的力量大大超過了產業(yè)資本,這些客觀決定了資產階級最初的經濟學說必然是種代表商業(yè)資本利益的,以流通過程為研究中心的理論體系。二、代表人物:早期重商主義:約翰?海爾斯威廉?斯塔福德孟克列欽晚期重商主義:托馬斯?孟柯爾貝爾三、特征:重商主義學說都是以流通過程為中心,以商業(yè)資本的運動為研究對象,以維護商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增加金銀貨幣為目的。其認為金銀貨幣是社會財富的惟一形態(tài),財富的直接來源除開采金銀礦外是流通領域和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的原則是少買多賣,主張國家積極干預經濟生活,保護本國商業(yè)和工業(yè),促進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四、影響:首先,它打破了封建倫理的束縛,開始用新的方式來考察現實社會經濟生活,把經濟現象作為獨立的研究對象,把研究范圍擴大到整個國民經濟,推動了經濟學說的發(fā)展。其次,最直率地吐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潤,最先看到貨幣作為資本的職能及貨幣是在運動中增殖貨幣的手段。以上這些,為后來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產生作了理論上的準備。二、威廉?配第的經濟學說一、產生的歷史條件: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到17世紀中葉,重商主義的經濟學說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國家干預經濟生活、壟斷對外貿易的主張和做法,已經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由于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以及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生產和流通關系的變化,產業(yè)支配商業(yè),生產支配流通。重商主義已經過時,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正是在重商主義理論體系逐漸瓦解的基礎上產生并取而代之的。二、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三、特征:他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代表了當時英國產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論述了如何增加社會財富,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他不停留于觀察經濟的表面現象,而是力圖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聯系,并首先應用抽象法。勞動價值論是其全部經濟理論的基礎,地租論是其全部經濟理論的核心。他最先克服了重商主義的影響。四、影響:他對政治經濟學最重要的貢獻在于他把商品價值的源泉歸于勞動,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一些基本觀點,從而為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他的分配理論反映了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特點,初步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各階級利益在經濟上的對立,為古典分配理論奠定了基礎。他第一次論述了地租(剩余價值)與工資的對立關系,對后來李嘉圖的工資與利潤對立、利潤與地租對立的見解有一定的啟示作用。配第雖然沒有創(chuàng)立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但他的理論幾乎觸及了政治經濟學所有的重要問題,并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得出了一些科學的結論,從而為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布阿吉爾貝爾的經濟學說、產生的歷史條件:由于路易十四時期,柯爾貝爾推行極端的重商主義政策,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使整個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yè)處于長期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這又阻礙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使法國整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重新探索振興法國經濟的道路中產生了法國政治經濟學。二、代表人物:布阿吉爾貝爾三、特征:他極力主張以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來促進其他行業(yè)的生產,主張經濟自由,反對重商主義,主張國家要保護農業(yè)。他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理解財富,認為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銀,而是維持人的生活的各種物品。他認為農業(yè)是財富的源泉,一切財富都源于土地耕種。四、影響:他關于以農業(yè)為基礎的社會均衡生產理論,使他能夠在宏觀的高度把握商品的價值決定問題,把每一種商品的價值視為由社會總勞動時間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各個特殊部門來決定的。這在政治經濟學說史上是一個極有價值的創(chuàng)見,是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重要補充。他的這一思想,在西斯蒙第的勞動價值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四、重農主義經濟學說一、理論來源:重農主義學派繼承和發(fā)展了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尤其是借鑒了重農學派的先驅者之一布阿吉爾貝爾的一些見解和原理,創(chuàng)立了比較完整的重農主義理論體系。二、代表人物:魁奈杜爾閣三、特征:(一)重農主義學說的思想基礎是“自然秩序”觀念,指出人類社會和物質世界一樣,都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為秩序”的確定應以“自然秩序”為準則。(二)重農主義學說是具有封建外觀的資產階級經濟理論。(三)重農主義學說重視農業(yè),反對重商主義,大力提倡經濟自由,為資本主義大農業(yè)的發(fā)展開辟道路。四、影響:(一)重農主義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給政治經濟學提出了認識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任務。(二)魁奈的等價交換學說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交換是等價的,那么財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領域,這不僅擊中了重商主義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轉移到了生產領域,為他首次系統(tǒng)地科學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提供了可能。(三)魁奈的純產品理論為揭示剩余價值的來源奠定了基礎。(四)魁奈的資本理論中把資本和生產直接聯系起來,抓住了生產資本,這樣也就抓住了資本具有決定意義的形態(tài),從而為從生產領域探尋資本的作用和意義,分析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開辟了道路。(五)魁奈的《經濟表》的科學成就對馬克思的社會資本再生產學說的創(chuàng)立有重要的批判繼承意義。一、理論來源: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英國自配第以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三、特征:(一)他的理論反映了資產階級爭取經濟自由,增加社會財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要求。(二)他最先從理論上系統(tǒng)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探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和運動規(guī)律,從經濟上考察了資本主義的階級關系。(三)他的著作《國富論》以發(fā)展生產力、增加國民財富為主線,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資本主義社會三個階級的三種收入理論為核心,系統(tǒng)地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各個范疇,幾乎包括了經濟學科的各方面內容,已經形成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四)《國富論》具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和清晰的結構,并同時運用了抽象分析法和歸納綜合法,既有對經濟過程本質的一定分析又有對經濟事物較充分的數量分析,既有對經濟發(fā)展歷史的分析又有對經濟發(fā)展現實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上較全面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問題。四、影響:(一)斯密的分工理論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了分工問題,較為客觀地說明了分工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社會財富的作用以及分工對工人的不利影響,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二)他認為貨幣只要能起流通手段的作用,貨幣用什么材料都是可以的,并進而討論了用紙幣代替金屬貨幣的問題,開創(chuàng)性地探索了紙幣的流通規(guī)律。其貨幣職能分析對貨幣理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三)斯密不僅把價值的真實基礎歸結為生產時所消耗的勞動,而且把價值量歸結為商品內部所凝結的勞動量。這就為勞動決定價值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四)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說史上,斯密第一個正確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他根據人們的經濟地位和取得的收入的形式把國民劃分為工人階級、資本家階級和地主階級。(五)斯密認為利潤是隨著資本的出現而產生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經濟范疇。他從勞動決定價值出發(fā),指出利潤是工人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勞動對原材料加工所增加的價值扣除工資以后的余額。這是斯密關于問題的一大功績。一、產生的歷史條件:李嘉圖所處的時代是英國產業(yè)革命蓬勃發(fā)展的時期。產業(yè)革命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的發(fā)展,也使社會階級關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英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工業(yè)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隨著產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工業(yè)資產階級的經濟力量迅速壯大,并在經濟生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政權仍在地主階級手中,這侵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問題上,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沖突。在政治方面,它表現在工業(yè)資產階級要求通過議會改革,取得議會的多數,以便掌握政權。在經濟方面,它表現為對谷物法的存廢和貨幣改革的爭議。二、特點:在方法論上,李嘉圖力求克服斯密體系中的矛盾,始終一貫地使用抽象法,他把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的原理作為分析一切經濟現象的基礎和出發(fā)點,因而他較為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得出了一些比較科學的結論.(一)肯定了斯密關于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區(qū)分,但更進一步為: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可以沒有交換價值;但沒有價值的東西,一定不會有交換價值。事實上他已認識到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二)李嘉圖以分配理論作為自己研究的主要任務,但不是孤立地研究分配問題,而是從生產出發(fā)來研究分配的。他力圖通過對各階級之間分配問題的研究。闡明如何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提供最有利的條件。(三)他的貨幣學說是建立在勞動價值學說的基礎上,并把貴金屬作為特殊商品來考察,認為它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三、影響:李嘉圖作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偉大代表和完成者,直接繼承和發(fā)展了斯密理論中的科學因素,建立起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分配準繩為中心的理論體系。李嘉圖的經濟學說在當時以至對以后的經濟思想的發(fā)展都城產生重大的影響。西斯蒙第的經濟學說一、產生的歷史背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大生產對小生產的勝利,同時也給廣大勞動群眾帶來了破產和貧困。小資產階級一方面要保存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制度的基礎,另一方面力圖反抗大資本家對小生產者的威脅,因而產生了以理想的小生產方式阻止或延緩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的幻想。西斯蒙第就是19世紀這種思潮的主要代表。二、特點:(一)西斯蒙第雖然接受了英國古典經濟學的若干經濟范疇和原理,可他即比前人更清楚地看到資本主義的缺陷和矛盾,并從中分析出涉及資本主義本質的問題,得出了和古典經濟學家截然不同的結論,否認了他們所宣傳的資本主義自然性、合理性和永恒,提出了對資本主義進行重新分析研究的任務?!酒航洕枷胧纷x書筆記】經濟思想史讀書筆記“人類一切的開始與終結都是凌亂的"一johngalsworthy現代經濟學思想的主要焦點便是解決資源的相對稀缺的狀況。這樣說應該是不大準確的,應該是人們無限的欲望導致了資源的相對稀缺,而經濟學的作用是在這個大前提下,研究如何將資源更好地配置。對于資源的相對稀缺,我認為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下,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社會形態(tài)與技術,制度都是不相同的,就會導致不一樣的資源稀缺的存在。資源稟賦的多寡,社會組織形式的不同,技術水平導致的生產力的高低,都會對其造成影響。(在此是不是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技術水平的發(fā)展可以降低由于資源稟賦造成的資源稀缺的不同,而體制對于其不同程度的大小影響成正向相關。即所有加速流通,加速交流的方式,形式都會降低資源稀缺的不同,相反的情況就會加大其資源稀缺的不同)。解決稀缺性的問題,就是要確定一種社會機制在無限的選擇中間來分配有限的資源。從歷史來看,一共存在四種分配機制,來處理稀缺性的問題。他們分別是強制方式、傳統(tǒng)慣例、權威(政府與教會)、市場機制。四種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對于所有國家而言,這個演進過程并非是線性的。在不同的發(fā)展時期,并不能確定市場的配置效率就會高于所有的其他方式。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社會利用什么機制進行分配資源,嚴酷的稀缺現實總是使一些需要得不到滿足,因此,公平公正與合理的分配資源就深埋在稀缺性的問題中。資源分配機制決定了誰能夠得到資源。第一部分前古典經濟學從大約公元前800年到公元1500年為早期前古典階段。這一段時間主要有中國、希臘、阿拉伯一伊斯蘭世界、經院哲學的思想家。但他們都沒有把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加以研究,是對更加廣泛的、更加富有哲學化的問題有興趣。前古典經濟學因為所處的歷史階段導致了,其所觀察的經濟活動,并不存在與市場體系中。所以關注的不是價格系統(tǒng)的特性與含義,而是基本上關乎公平、合理的道德問題。(例外的存在,管仲在《管子》一書中提到了供需理論、數量理論與反周期財政政策。)希臘的赫西奧迪與色諾芬,在家庭與生產者層面上研究了資源的管理,樹立起效率及其勞動分工之間關系的思想。柏拉圖認為武士與哲學家,作為理想國中的統(tǒng)治階級,不應該擁有私人財產,但應當掌控公共財產。而作為徒弟的亞里士多德則認為,私人財產在社會中發(fā)揮者有益的作用,不應當制定規(guī)則來限制私人手中的財產數量。他還認為,滿足需求的商品生產是恰當與正常的,但是力圖滿足欲望的產品生產就是不正常的。采取物物交換,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正常需求,如果市場使用貨幣作為媒介,就表明交換的目的是貨幣收益。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等大部分的古希臘思想家大部分認為,應該通過減少消費來改變人們的態(tài)度,來對待稀缺性的問題。中世紀期間,許多的希臘著作被翻譯成阿拉伯語,然后又從阿拉伯語翻譯成拉丁文。所以阿拉伯學者極大地影響了經院哲學。在阿拉伯一伊斯蘭思想中,埃布一哈米德―安薩里與伊本一赫勒敦正式提出了經濟問題。前者對于專業(yè)化與勞動分工的發(fā)展對于市場如何連接與調整,并認識到,隨著專業(yè)化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對于貨幣的需求。他也考察了許多其他的經濟話題:公共支出、征稅、借貸等。后者主要是對于所處時期的國家的發(fā)展周期的廣泛的考察,即從低收入、低工藝以及少量的經濟剩余的農村沙漠生活社會,演變?yōu)閯趧由a率和收入、經濟剩余、人口增長都較高的農業(yè)展優(yōu)勢的非游牧社會。經院哲學時期是從羅馬帝國開始衰落之前開始,到重商主義在西歐開始時結束。在一封建社會為主的時期,土地、勞動與資本不在市場上交換,而是基于習俗、慣例、權威進行分配。然而技術的革命正在慢慢的顛覆封建秩序。經院哲學經濟學家作為傳道士,他們試提供適用的世俗活動的宗教指導方針。他們的目的不是分析發(fā)生了怎樣的少量的經濟活動,而是定理與宗教教義相一致的經濟行為規(guī)則。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經院哲學學說代表了一種緩慢的對于經濟活動的進一步的認同,即把經濟體從教會下解放出來。“從慣例冰冷的手中獲得自由,因為它窒息了變革的發(fā)生;從宗教教義的意識形態(tài)中獲得自由,因為它以反感的心理來看待經濟活動;從教會的政治力量與經濟力量中獲得自由,因為它抵制新的經濟利益的興起;從政府那里獲得自由,因為它形成支持壟斷,參與妨害經濟進步的其他活動。”第二部分重商主義、重農主義與古典經濟思想的其他先驅這段時間是處于1600年至1750年之間。在這一段時間,在經濟上、政治上、社會上自給自足的封建主義領地,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貿易、城市的增長、以及單一民族的國家成長所取代。在這一時期,市場在資源分配中所占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經濟思想從簡單的關于個人、家庭與生產者的觀點,向更復雜的將經濟體視為自身規(guī)律與相互關系的一個系統(tǒng)的關系演進。1、重商主義在重商主義時期,領地減少,單一民族國家增多,所以一些杰出的商人就試圖確定如何能夠推動國家權力與財富的增加。經院哲學認為在財富不變的假設下,當貿易發(fā)生在人們之間的時候,一個人獲得的必然是另一個人失去的。當重商主義者,基于都相同的假設,作用于國家之間時,得出結論為一國財富與經濟權力的增加,是在損害其他國家的財富與權力的情況而實現的。因此,重商主義者重點強調國際貿易對于一個國家財富的影響。重商主義者還存在一個重要的思想,其后來的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用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篇章去批判這種思想,即重商主義者將一個國家的財富等同于國內持有的貴金屬的觀點。重商主義者通過提倡同時鼓勵生產、增加出口,以及抑止國內消費來增加國家財富。并且相信,生存以上的工資水平,將導致勞動的努力程度的下降,較高工資使得工人每年工資較少時間,國民產出將下降。因此,個人的貧困將是國家受益。一個國家應該通過關稅、配額、補貼、稅收等手段來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通過政府來干預經濟。使貴金屬大量的流入國內。但是16世紀隨著在新大陸的金銀礦的大發(fā)現,尤其是銀礦的大量開采,使輸入到西班牙的貴金屬大量增加,但是西班牙的經濟卻沒有同期的英格蘭發(fā)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較差。貴金屬作為貨幣,重商主義者認為貨幣的增多會對于實際產量產生較大的影響一一布匹碼數與谷物蒲爾式耳數。當然到后來的亞當斯密與古典經濟學,其主張,經濟活動的水平與經濟增長率和許多的實際因素有關:勞動者的數量、資源稟賦、資本平和制度結構。并且古典經濟學家斷言,貨幣數量的任何變化,既不影響產量也不影響增長水平,只是會影響價格總水平。但是我們通過比較重商主義與凱恩斯的觀點時,我們可以發(fā)現一些處于分歧下的相同點。他贊成他們關于消費不足的觀點,宣稱他們關于增加貨幣數量將會使產量增加的想法。后期的重商主義者已經開始認識到前者所犯的嚴重的錯誤,他們認識到貨幣并不是一個國家財富的衡量標準,對所有國家來說,不可能存在一種貿易順差,并且可以長期保持這種狀態(tài),貿易可以互惠,專業(yè)化與勞動分工程度高的國家具有優(yōu)勢。因此,我們可以在后期的重商主義者身上看到早期古典的觀點。重商主義相信私人利益與公共福利存在根本的沖突,因此,他們認為,政府有必要將私人的自我利益引導到公共利益上來。后來的古典經濟學家找到了協(xié)調。在重商主義中,代表人物有托馬斯孟、威廉佩蒂、大衛(wèi)休謨等。2、重農主義重農主義興起于法國,起止時間大約為1750年至1780年。其代表人物為弗朗西斯一魁奈。重農主義者主要關注的是發(fā)展的宏觀經濟學問題,在重商主義強調財富產生于交換過程的觀點時,重農主義者研究了重置價值的創(chuàng)造,并推斷出財富源于農業(yè)與自然。他們認為勞動只能生產處滿足勞動成本的產品,這一點也適用于其他的生產要素,但是只有土地例外,因而,來源于土地的生產產品產生了凈產品的剩余,制造業(yè)與非農業(yè)活動并不能產生凈產品。重農主義者將注意力集中于物質生產力而不是價值生產力。地租就是對于社會凈產品的一種度量。重農主義的經濟表證明了經濟體部門之間是相互依賴的存在。重農主義者對于經濟學思想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宏觀層面,在此他們就認為,獲得最大收益是經濟活動的根本動力,價格是在市場活動中自由形成的。價格的形成獨立于人的意志的自然法則,他們推斷自由競爭將導致最優(yōu)的價格,如果每個個體都追求自己的私利,那么社會將從中獲利(這在后來極大地影響了亞當斯密)。因為凈產品唯的來源是農業(yè),所以稅收將最終依賴于土地。重農主義者認為,存在一種比人類自身設計的任何秩序都要優(yōu)越的自然秩序,所以,他們把經濟體想象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規(guī)制的,并拒絕重商主義者提出的政府管制,政府的任務就是放任自由,不加干涉。重商主義者認為凈產品的源泉來自于交換,尤其是國際貿易形式的交換,因此他們提倡能夠鼓勵貿易順差的政策,重農主義者則認為凈產品的源泉來自于農業(yè),并主張自由放任會引起農業(yè)的生產的增加(法國當時限制農產品出口)。對于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亞當斯密在其《國富論》中評價道:“重商主義學說盡管讓社會上一部分的資金從比較有利的行業(yè)轉投到了利益較少的行業(yè),但是,它確實促進了商業(yè)的發(fā)展。而重農主義學說最終卻阻礙了它想要促進的農業(yè)的發(fā)展。”產業(yè)之間的關系并非此消彼長的,而是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相互作用的時間有長短之分,但卻沒有獨立的部分,所以,任何有意的限制于制約,往往只會讓事情適得其反。第三部分、古典經濟思想及其批判經濟學古典思想時期,涵蓋了大約一百多年的歷史,其發(fā)展方向與主要貢獻基本被英國人所壟斷,其中主要包括有亞當一斯密《國富論》、大衛(wèi)一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約翰一斯圖亞特一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在這一段時期內,還有馬爾薩斯與馬克思,但是他們作為古典經濟思想的批判者更恰當一、亞當-斯密“亞當-斯密在政治經濟學的歷史上中占據如此中心的位置,以至于這個謹慎的水手不愿在這樣遼闊的海洋上開始著手航行”——亞歷山大-格雷在以古典經濟學而知名的經濟學家群體中,亞當斯密是最早的一位,但是英國的重商主義的終結與古典主義的開始卻發(fā)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所以作為經濟學的偉人,也是同樣站在了前面巨人的肩膀上(亞當斯密的老師是弗朗西斯?哈奇森,他極大地受到了他老師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大衛(wèi)-休謨的影響。亞當斯密與其老師都不贊同重商主義者伯納德?曼德維爾的觀點。曼德維爾和斯密都是從人的利己本性出發(fā),但是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曼德維爾主張,政府干預經濟)。1、斯密市場分析與政策結論斯密提倡自由放任,并不是因為它認為市場是完美的,而是因為聯系到他所處的英國的歷史與制度結構,市場通常會比政府干預產生更好地結果。斯密研究經濟的方法論是演繹理論與歷史描述相結合的,這也就體現在了他的前后關聯的經濟政策中。而后來的李嘉圖是向高度抽象的經濟模型方向的突破。而到后來的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與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又回歸到斯密的傳統(tǒng)上來。在人類是理性的和有私心的受利己主義的驅使的假設下,斯密得出了主要的政策結論。其推演過程是這樣的:如果政府放任不管,每個個體都會將追求他自身的權利,在促進私利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利益。存在競爭的資本家受私利的驅動,根據最終產品來看待市場,為了增加收入而生產消費者認同的產品,而他們之間的競爭,將使這些產品在某一生產成本下生產,這一生產成本將正好返還所有的要素的機會成本。因為如果經濟體的任一部門的存在高于其他部門的正常利潤率,那么其他廠商就會進入,迫使價格降低,利潤恢復到正常水平。資本家對生產要素進行貨幣投票,對于具有高生產力的要素給予較高的票數,這樣就會引導要素進入效率最高的領域,隨著選票的遞減,效率也會遞減。而消費者也會用貨幣投票,通過這些投票,來引導經濟體,引導經濟體做出對消費者滿足程度最大的決定,所以斯密斷定,在沒有計劃于管制的情況下,市場將導致消費者的欲望在最低的成本下被滿足,即在沒有政府干預的競爭性市場下,市場上會出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對消費者如常,對生產者亦如此。斯密對于政府管制的譴責是有前提條件的,是在以競爭性市場的存在為前提的,不同的經濟群體如果只是機械的模仿斯密的政策主張,是不恰當的。面對市場程度的不同,需要靈活的采取不同的政策主張。斯密仔細的考察了重商主義者的關于國內與國外貿易的很多規(guī)則,在《國富論》中斯密有提到,重商主義者關于政府管制的很多主張都聲稱促進了社會利益,但其實是增進了個人的私利,在對國內國外的商業(yè)的管制中,一些資本家通過促進一些政策法規(guī)的實施,是自己在對于國外出口時成為壟斷者(雖然國家對于國外的市場沒有管理權,但是出口的退稅政策,側面的使其資本家的產品,在國外享有價格優(yōu)勢,形成壟斷,獲得壟斷利益),在對于國內市場時成為壟斷者(限制某些行業(yè)的進入本國市場,使本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形成政策壟斷,獲得壟斷利益)。斯密對于自由放任的擁護也是有限度的,比如對于國家的幼稚產業(yè)的保護,還有國家防衛(wèi)力量方面。而且,斯密提倡政府能夠提供具有巨大社會效益但對于私人市場沒有充足利潤而不去提供的產品。資本積累的程度決定了勞動分工與參加生產性勞動的人口比例。對于資本家,斯密認為他們推動了經濟的增長,因為在一個私有的財政經濟體中,資本的來源是個人儲蓄,勞動并不能累計資本,因為在于工資水平僅僅能夠滿足直接的消費欲望,而且,他認為地主階級擁有足夠的收入來積累資本,但是,他們卻將這些花在非生產性勞動上。恰恰是資本家們,他們追逐利益,努力積累資本,通過儲蓄與投資來增加他們的財富,也增加社會的資本量,這樣就促進了生產性勞動的分工與發(fā)展,促進了經濟的增長。所以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倡,資本要向生產性勞動傾斜,一個國家生產性勞動占比越大,經濟發(fā)展將會增長越快。2、國民財富性質與原因在《國富論》的開篇,斯密就確定了自己與重商主義者與重農主義者對于國民財富的理解的不同。重商主義者只是強調金銀是財富,而斯密認為,財富應該是產品與服務的年流量,而不是金銀的累積儲備量。重農主義者也強調勞動是一國財富的源泉,但是他們只是認同土地,只有農業(yè)才能產生凈勝余。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一個國家的財富取決于:1、勞動生產力;2、有效使用或者生產性使用的勞動者的比例。而勞動生產力取決于勞動分工(斯密在認可勞動分工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嚴重的社會成本,即工人被賦予重復性的任務,重復厭煩的任務失掉了人性)。而勞動分工取決于市場的范圍與資本的積累。生產性使用的勞動者的比例越高,一國財富越大,而高比例的生產性勞動就需要較高的資本積累,所以一國財富取決于的兩方面歸根到底都要取決于資本的積累。而資本的積累就要求,一個自由市場與私人財產的制度框架。3、國際貿易對于重商主義者提出的貿易順差的政策,斯密主張非規(guī)則的對外貿易,即對外貿易的絕對成本學說。而且,這種學說不局限于國際貿易,也適用于國家內部的貿易。分工,個體能力的差異,使個體的生產力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勞動分工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個人之間的分工交換使其雙方都能受益,那么類比,國際貿易也能從雙方的自由貿易中獲益。后來的李嘉圖與約翰-斯圖亞特-穆勒都對于國際貿易進行了研究,并產生了對外貿易的相對成本學說,并解決了什么因素決定交易中獲得的收益如何在交易者之間分割,即相互之間的需求彈性。4、價值理論斯密在價值理論的某些方面是有自相矛盾的。對于相對價格的討論,斯密一方面解釋為由供給與生產成本決定,但是他也沒有完全忽視需求的影響。斯密認為短期價格或者叫市場價格由供給與需求來決定,自然價格或者叫長期價格通常取決于生產成本。斯密不但把時間分為長期與短期,而且把經濟體分為農業(yè)與制造業(yè)兩個部門,在面對兩者的時候,短期上兩者的表現是一樣的,都發(fā)現了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與向上傾斜的供給曲線。但是對于兩者在長期的表現,存在一些矛盾。長期中,農業(yè)部門自然價格取決于供給與需求,因為長期供給曲線向上傾斜,而制造業(yè)的長期供給曲線,有時被假設為水平,有時被假設為向下傾斜,所以有時為生產成本決定,有時有為供給與徐與需求決定。斯密并沒有很好地區(qū)分總價值與邊際價值。所以水一鉆石的問題并沒有解釋。斯密將經濟體假設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土地與資源無限充足的時期和不充足的時期。在無限充足的時候,一件產品的價值就是由生產產品的勞動量決定,但如何計量勞動量的多少呢,在這里斯密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只是重申了一下,即工資支付差異反映了工人們在技能與精巧程度的不同。這是一個循環(huán)推理,斯密利用一套價格去解釋另一套價格。當資源相對的出現了稀缺性后,斯密便承認了生產成本理論,即除了勞動以外,還會有資本與土地。(對于價值與價格的理解:價值有兩種,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一個物品的自然屬性,即使不存在交換價值,使用價值也是存在的。馬克思認為,只有包涵在物品中的無差異的勞動才會產生價值,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寫道:“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其交換價值往往極小,甚至沒有;相反,交換價值很大的東西,其使用價值往往極小,甚至沒有。”如果一個物品的生產不能被交換,即其中所包含的勞動不能被其他人所認可,那么這個物品的交換價值很小幾乎為零。所以認為,交換價值的大小不單單是物品所包含的無差異勞動量的大小,而且還有市場的影響,而且市場在交換價值的實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價格是市場的規(guī)模變大后,物物交換存在不便的情況下,貨幣出現。原來的交換模式為一頭牛=兩只羊,而現在為一頭牛=1000元=兩只羊。價格只是交換價值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首先在短期,價格的決定是需求與供給的共同作用,供給曲線是由生產成本曲線推到出來的,我們假定不變,但是需求曲線是通過消費者的效用函數推導出來的,消費者對于一個物品的效用是不定的,受多方面的影響,貨幣就是此時此地消費者手中的選票,這樣就會導致需求曲線的左右移動,導致價格不定,導致了價格與交換價值的經常的不等。在長期的情況下,認為,這將市場的長度拉大,這樣就會導致價格與交換價值偏差的方差變小,也可以認為,市場越大,貨幣選票出現異常的情況越低(當然也會出現集體不理智,但是時間跨度越大,這種出現的概率越低)即市場的體量與時間跨度都可以起到這個作用,即市場的體積。效用與使用價值的關系:認為效用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客觀存在但是大小會受到主觀的影響,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使用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使用價值是說明物品的有用性,而效用也是在說明物品對于自身的有用性。但兩者能否劃等號呢?)5、分配理論家庭的收入取決于工資率與工作時間的長度,擁有財產的那些家庭所獲得的財產收入量,取決于家庭所擁有的資本與土地的數量以及這些要素的價格。斯密提出了自己的工資理【篇三:經濟思想史筆記】經濟思想史筆記一、重商主義學說一、產生的歷史條件:在西歐封建制度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初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是商業(yè)支配產業(yè),流通支配生產,商業(yè)資本的力量大大超過了產業(yè)資本,這些客觀決定了資產階級最初的經濟學說必然是一種代表商業(yè)資本利益的,以流通過程為研究中心的理論體系。二、代表人物:早期重商主義:約翰?海爾斯威廉?斯塔福德孟克列欽晚期重商主義:托馬斯?孟柯爾貝爾三、特征:重商主義學說都是以流通過程為中心,以商業(yè)資本的運動為研究對象,以維護商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增加金銀貨幣為目的。其認為金銀貨幣是社會財富的惟一形態(tài),財富的直接來源除開采金銀礦外是流通領域和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的原則是少買多賣,主張國家積極干預經濟生活,保護本國商業(yè)和工業(yè),促進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四、影響:首先,它打破了封建倫理的束縛,開始用新的方式來考察現實社會經濟生活,把經濟現象作為獨立的研究對象,把研究范圍擴大到整個國民經濟,推動了經濟學說的發(fā)展。其次,最直率地吐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潤,最先看到貨幣作為資本的職能及貨幣是在運動中增殖貨幣的手段。以上這些,為后來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產生作了理論上的準備。二、威廉?配第的經濟學說一、產生的歷史條件: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到17世紀中葉,重商主義的經濟學說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國家干預經濟生活、壟斷對外貿易的主張和做法,已經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由于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以及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生產和流通關系的變化,產業(yè)支配商業(yè),生產支配流通。重商主義已經過時,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正是在重商主義理論體系逐漸瓦解的基礎上產生并取而代之的。二、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三、特征:他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代表了當時英國產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論述了如何增加社會財富,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他不停留與觀察經濟的表面現象,而是力圖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聯系,并首先應用抽象法。勞動價值論是其全部經濟理論的基礎,地租論是其全部經濟理論的核心。他最先克服了重商主義的影響。四、影響:他對政治經濟學最重要的貢獻在于他把商品價值的源泉歸于勞動,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一些基本觀點,從而為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他的分配理論反映了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特點,初步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各階級利益在經濟上的對立,為古典分配理論奠定了基礎。他第一次論述了地租(剩余價值)與工資的對立關系,對后來李嘉圖的工資與利潤對立、利潤與地租對立的見解有一定的啟示作用。配第雖然沒有創(chuàng)立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但他的理論幾乎觸及了政治經濟學所有的重要問題,并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得出了一些科學的結論,從而為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三、布阿吉爾貝爾的經濟學說一、產生的歷史條件:由于路易十四時期柯爾貝爾推行極端的重商主義政策,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使整個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yè)處于長期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這又阻礙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使法國整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重新探索振興法國經濟的道路中產生了法國政治經濟學。二、代表人物:布阿吉爾貝爾三、特征:他極力主張以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來促進其他行業(yè)的生產,主張經濟自由,反對重商主義,主張國家要保護農業(yè)。他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理解財富,認為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銀,而是維持人的生活的各種物品。他認為農業(yè)是財富的源泉,一切財富都源于土地耕種。四、影響:他關于以農業(yè)為基礎的社會均衡生產理論,使他能夠在宏觀的高度把握商品的價值決定問題,把每一種商品的價值視為由社會總勞動時間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各個特殊部門來決定的。這在政治經濟學說史上是一個極有價值的創(chuàng)見,是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重要補充。他的這一思想,在西斯蒙第的勞動價值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四、重農主義經濟學說一、理論來源:重農主義學派繼承和發(fā)展了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尤其是借鑒了重農學派的先驅者之一布阿吉爾貝爾的一些見解和原理,創(chuàng)立了比較完整的重農主義理論體系。二、代表人物:魁奈杜爾閣三、特征:(一)重農主義學說的思想基礎是“自然秩序”觀念,指出人類社會和物質世界一樣,都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為秩序”的確定應以“自然秩序”為準則。(二)重農主義學說是具有封建外觀的資產階級經濟理論。(三)重農主義學說重視農業(yè),反對重商主義,大力提倡經濟自由,為資本主義大農業(yè)的發(fā)展開辟道路。四、影響:(一)重農主義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給政治經濟學提出了認識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任務。(二)魁奈的等價交換學說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交換是等價的,那么財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領域,這不僅擊中了重商主義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轉移到了生產領域,為他首次系統(tǒng)地科學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提供了可能。(三)魁奈的純產品理論為揭示剩余價值的來源奠定了基礎。(四)魁奈的資本理論中把資本和生產直接聯系起來,抓住了生產資本,這樣也就抓住了資本具有決定意義的形態(tài),從而為從生產領域探尋資本的作用和意義,分析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開辟了道路。(五)魁奈的《經濟表》的科學成就對馬克思的社會資本再生產學說的創(chuàng)立有重要的批判繼承意義。一、理論來源: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英國自配第以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二、特征:(一)他的理論反映了資產階級爭取經濟自由,增加社會財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要求。(二)他最先從理論上系統(tǒng)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探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和運動規(guī)律,從經濟上考察了資本主義的階級關系。(三)他的著作《國富論》以發(fā)展生產力、增加國民財富為主線,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資本主義社會三個階級的三種收入理論為核心,系統(tǒng)地論述了政治經濟學的各個范疇,幾乎包括了經濟學科的各方面內容,已經形成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四)《國富論》具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和清晰的結構,并同時運用了抽象分析法和歸納綜合法,既有對經濟過程本質的一定分析又有對經濟事物較充分的數量分析,既有對經濟發(fā)展歷史的分析又有對經濟發(fā)展現實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上較全面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問題。三、影響:(一)斯密的分工理論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了分工問題,較為客觀地說明了分工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社會財富的作用以及分工對工人的不利影響,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二)他認為貨幣只要能起流通手段的作用,貨幣用什么材料都是可以的,并進而討論了用紙幣代替金屬貨幣的問題,開創(chuàng)性地探索了執(zhí)筆的流通規(guī)律。其貨幣職能分析對貨幣理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三)斯密不僅把價值的真實基礎歸結為生產時所消耗的勞動,而且把價值量歸結為商品內部所凝結的勞動量。這就為勞動決定價值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四)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說史上,斯密第一個正確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他根據人們的經濟地位和取得的收入的形式把國民劃分為工人階級、資本家階級和地主階級。(五)斯密認為利潤是隨著資本的出現而產生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經濟范疇。他從勞動決定價值出發(fā),指出利潤是工人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勞動對原材料加工所增加的價值扣除工資以后的余額。這是斯密關于問題的一大功績。一、產生的歷史條件:李嘉圖所處的時代是英國產業(yè)革命蓬勃發(fā)展的時期。產業(yè)革命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的發(fā)展,也使社會階級關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英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工業(yè)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隨著產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工業(yè)資產階級的經濟力量迅速壯大,并在經濟生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政權仍在地主階級手中,這侵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問題上,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沖突。在政治方面,它表現在工業(yè)資產階級要求通過議會改革,取得議會的多數,以便掌握政權。在經濟方面,它表現為對谷物法的存廢和貨幣改革的爭議。二、特點:在方法論上,李嘉圖力求克服斯密體系中的矛盾,始終一貫地使用抽象法,他把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的原理作為分析一切經濟現象的基礎和出發(fā)點,因而他較為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得出了一些比較科學的結論.(一)肯定了斯密關于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區(qū)分,但更進一步為: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可以沒有交換價值;但沒有價值的東西,一定不會有交換價值。事實上他已認識致到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二)李嘉圖以分配理論作為自己研究的主要任務,但不是孤立地研究分配問題,而是從生產出發(fā)來研究分配的。他力圖通過對各階級之間分配問題的研究。闡明如何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提供最有利的條件。(三)他的貨幣學說是建立在勞動價值學說的基礎上,并把貴金屬作為特殊商品來考察,認為它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三、影響:李嘉圖作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偉大代表和完成者,直接繼承和發(fā)展了斯密理論中的科學因素,建立起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分配準繩為中心的理論體系。李嘉圖的經濟學說在當時以至對以后的經濟思想的發(fā)展都城產生重大的影響。西斯蒙第的經濟學說一、產生的歷史背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大生產對小生產的勝利,同時也給廣大勞動群眾帶來了破產和貧困。小資產階級一方面要保存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制度的基礎,另一方面力圖反抗大資本家對小生產者的威脅,因而產生了以理想的小生產方式阻止或延緩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的幻想。西斯蒙第就是19世紀這種思潮的主要代表。二、特點:(一)西斯蒙第雖然接受了英國古典經濟學的若干經濟范疇和原理,可他即比前人更清楚地看到資本主義的缺陷和矛盾,并從中分析出涉及資本主義本質的問題,得出了和古典經濟學家截然不同的結論,否認了他們所宣傳的資本主義自然性、合理性和永恒,提出了對資本主義進行重新分析研究的任務。(二)西斯蒙第是用小資產階級的眼光來批評資本主義制度的,因而也不可能對資本主義制度作出科學的分析,錯誤地把資本主義內在矛盾歸咎于人們的思想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