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最佳穿刺平面,生理學論文_第1頁
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最佳穿刺平面,生理學論文_第2頁
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最佳穿刺平面,生理學論文_第3頁
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最佳穿刺平面,生理學論文_第4頁
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最佳穿刺平面,生理學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最佳穿刺平面,生理學論文在麻醉和重癥監(jiān)護中,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是建立中心靜脈通道最常選擇的途徑之一。依靠解剖標志定位的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容易造成機械損傷相關的并發(fā)癥,如誤穿動脈、血腫、氣胸等,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可高達19%[1].超聲引導下的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可顯著降低穿刺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3],被美國超聲心動圖協(xié)會、心血管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和美國超聲醫(yī)師協(xié)會寫入指南推薦[4-5].當前,短軸平面為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最常用的引導平面,而斜軸平面是近年提出的新的引導平面。本研究通過比擬短軸平面和斜軸平面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超聲解剖特點,為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選擇最佳的穿刺平面提供參考根據(jù)。1資料與方式方法1.1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入住重癥醫(yī)學科需要進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的患者。排除標準:排除妊娠、年齡18歲、體質指數(shù)〔BMI〕30.0kg/m2或18.0kg/m2、頸椎手術史、氣管切開手術史和曾接受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的患者。1.2臨床資料選取2020年1月-2020年9月入住葛洲壩中心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的1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華而不實男101例,女79例;年齡34~76歲,平均年齡55歲;BMI18.6~27.4kg/m2,平均BMI24.5kg/m2;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Ⅱ〔APACHEⅡ〕評分10~21分,平均15分。入選病例皆為行擇期手術的外科術后患者,華而不實腹部外科手術患者69例,骨科手術患者52例,神經(jīng)外科手術患者34例,泌尿外科手術患者17例,血管外科手術患者8例?;颊呔炇鹬橥鈺狙芯拷?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1.3儀器與方式方法患者去枕平臥,將頭偏向左側30。使用ACUSONAntares超聲診斷系統(tǒng)〔SIEMENS,德國〕的VFX13-5高頻探頭〔頻率為5~13MHz〕,將探頭橫行放置在胸鎖乳突肌三角〔胸鎖乳突肌下端胸骨頭和鎖骨頭與鎖骨上緣構成的三角形〕的頂點處,探頭標記指向患者內側。可見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短軸平面,華而不實靜脈血管壁薄,為橢圓形,無搏動,探頭加壓可將其壓扁。動脈血管壁厚、管腔較圓、可見搏動、加壓不能壓扁。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可見紅色血流信號區(qū)域為頸總動脈,而藍色血流信號區(qū)域為頸內靜脈〔見圖1,本文圖1、2電子期刊相應文章附件〕,調整探頭位置將頸內靜脈顯示于屏幕,隨后凍結并保存超聲圖像,納入短軸平面。隨后將探頭逆時針旋轉60,探頭標記指向患者頭側,即為頸內靜脈的斜軸平面。判定動脈及靜脈方式方法同短軸平面法,隨后凍結并保存超聲圖像,納入斜軸平面。獲得兩平面超聲圖像經(jīng)過中無時間間隔,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并且操作者注意避免探頭壓力對血管形態(tài)和位置的影響。1.4觀察指標分別記錄短軸平面和斜軸平面的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相對解剖位置關系,分為頸內靜脈在頸總動脈的側方、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部分重疊和完全重疊3種類型。當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率15%時為頸內靜脈在頸總動脈的側方,兩者重疊率65%時為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完全重疊,其余為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部分重疊。分別測量短軸平面和斜軸平面的頸內靜脈橫徑及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距離;計算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率〔%〕=〔頸內靜脈橫徑/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距離〕100%;計算安全穿刺范圍=頸內靜脈橫徑-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距離,即為頸總動脈在體表垂直投影之外可供安全穿刺的水平距離〔見圖2〕.1.5統(tǒng)計學方式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檢驗進行正態(tài)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xs〕表示,兩組間比擬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擬采用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2.1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相對解剖位置關系在胸鎖乳突肌三角頂點水平處,短軸平面與斜軸平面頸內靜脈與頸總動脈的相對解剖位置關系比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8.146,P=0.017,見表1〕.2.2短軸平面與斜軸平面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超聲檢查觀察指標比擬斜軸平面較短軸平面頸內靜脈橫徑延長、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距離縮短、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率降低、安全穿刺范圍增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3討論長軸平面和短軸平面是當前最常使用的超聲引導下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的引導平面。固然超聲提供的實時影像可觀察到針尖進入靜脈,但仍無法避免誤穿頸總動脈和引起頸內靜脈后壁損傷等并發(fā)癥發(fā)生[6-7].長軸平面雖可顯示進針途徑和針進入血管腔的經(jīng)過,但由于不能顯示頸內靜脈周圍的解剖組織構造以及需要將血管的最大的軸面、行進的針體均保持在狹窄的超聲波平面上,故把握難度較大,并且無法避免丟失針頭而造成動脈損傷的發(fā)生風險。當前,國內外很多研究指出,短軸平面與長軸平面相比,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動脈損傷、穿刺時間和操作性方面均更具優(yōu)勢。華而不實,Tokumine等[8]以為,長軸平面穿刺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更高層次的操作技巧,并且容易遭到血管解剖形態(tài)的影響。Chittoodan等[9]指出,短軸平面對于初學者容易把握,能夠降低動脈損傷的概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調節(jié)進針方向的次數(shù)優(yōu)于長軸平面。權哲峰等[10]亦通過研究指出,短軸平面比長軸平面簡單、時間短。故當前臨床上仍多使用短軸平面進行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而使用短軸平面誤穿頸總動脈主要分為兩種情況:〔1〕直接穿入頸總動脈管腔內,此種情況在超聲引導下的發(fā)生概率較??;〔2〕頸總動脈主要在頸內靜脈的下內側方或下方,兩者可在垂直方向上部分重疊或完全重疊,由于短軸平面為平面外技術,不能良好地顯示針頭行進的經(jīng)過和進針的深度,當兩血管重疊程度高時,一旦穿透頸內靜脈后壁,則很可能誤入頸總動脈。Troianos等[11]利用超聲在胸鎖乳突肌三角頂點處觀察1136例患者的血管解剖,發(fā)現(xiàn)有54%患者動靜脈重疊率超過75%.僅有不超過10%的患者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為并行關系。在本研究中180例患者短軸平面頸內靜脈與頸總動脈為并行關系的僅占18.3%〔重疊率15%〕,其余均為重疊關系。Saitoh等[12]研究中指出,隨著頭部旋轉角度的增加,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在超聲橫截面的重疊率也顯著增加。這種動脈、靜脈重疊的解剖形態(tài)是動脈損傷的高危因素。Dilisio等[13]在2020年介紹了一種新穎的斜軸平面進行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可良好地顯示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相鄰關系,并且結合了長軸平面內技術,能夠跟蹤穿刺針從入皮到進入血管的全經(jīng)過。穿刺進針的方向由頸內靜脈的頭內側指向外側骶尾側,即為內側斜軸平面內技術。本研究通過比擬短軸平面與斜軸平面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超聲解剖位置發(fā)現(xiàn),相比擬短軸平面,斜軸平面的頸內靜脈橫徑更長,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重疊程度更小。使用斜軸平面穿刺,能夠將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率由〔50.918.8〕%減少至〔37.017.9〕%.Wilson等[14]使用穿刺模型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斜軸平面比短軸平面可明顯減少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重疊率,并且通過分析穿刺后的血管模型,發(fā)現(xiàn)可降低穿透頸內靜脈后壁而導致誤入頸總動脈的發(fā)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斜軸平面的頸內靜脈安全穿刺范圍亦比短軸平面大。張藝瀧等[15]的研究以為,無論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率是多少,頸內靜脈安全穿刺范圍越大,穿刺成功率越大,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就越少。本研究通過使用斜軸平面,在統(tǒng)一穿刺位置,安全穿刺范圍由短軸平面的〔0.760.26〕cm增加至到〔1.310.33〕cm,可供穿刺的安全范圍增加了近1倍。故使用斜軸平面進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可在以上兩個重要方面減少誤穿頸總動脈的風險。斜軸平面實際為短軸平面的改良,在短軸平面的基礎上探頭輕度旋轉,確定穿刺平面迅速、定位方便,并且可同長軸平面一樣,使用平面內技術,穿刺經(jīng)過中不需要調整探頭位置,操作經(jīng)過簡單,可見清楚明晰監(jiān)視針體行徑方向和頸內靜脈與頸總動脈的解剖位置關系,增加了操作者行頸內靜脈穿刺的自信心,既能夠縮短穿刺時間,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誤穿頸總動脈的風險[16].筆者以為,在臨床上選擇何種穿刺平面技術取決于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解剖位置關系,建議在穿刺前使用超聲對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走行、重疊率進行評價。如兩者重疊率小,則可選擇短軸平面,如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重疊率大,則可選擇斜軸平面。筆者發(fā)現(xiàn),在短軸平面上很多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完全重疊,無安全穿刺范圍,通過改換斜軸平面,頸總動脈的位置便移動到頸內靜脈的內側,重疊率減少,并且提供了能夠安全穿刺的范圍。綜上所述,與短軸平面相比,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