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中國古代人物畫_第1頁
教學設計 中國古代人物畫_第2頁
教學設計 中國古代人物畫_第3頁
教學設計 中國古代人物畫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導入新課1.媒體映示課題,介紹中國古代繪畫的悠久歷史,獨特的藝術傳統(tǒng),發(fā)展過程和正式形成的時期。描寫人物活動為主的人物畫成熟的最早按技法分:工筆、寫意媒體映示作品,工筆畫《張卿子像》,寫意畫《李白行吟圖》,配以文字解釋什么是工筆畫,什么是寫意畫。(二)中國畫的特點1.映示標題文字說明:中國古代人物畫對于人物的描繪不僅滿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與內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謂傳神。2.映示圖片投影:五代畫家顧閎中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慢速播放長卷,并配文字介紹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Δ顧閎中南唐畫家,善畫人物,據記載,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韓熙載家中,窺視其夜宴情景,憑現(xiàn)場目識心記,創(chuàng)作了此畫。Δ韓熙載,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貴族,避難來到南唐,初有恢復中原宏圖大志,但李煜對他猜忌,他為免遭不測便沉緬于聲色之中,以放蕩頹廢的生活來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無所作為。3.再把《韓熙載夜宴圖》分成五個獨立畫面。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每個畫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樂。(1)第一段聽樂:(映示畫面)作者緊抓一個“聽”字,把握不同聽眾的情緒反應,不論轉身注視著彈琵琶歌伎的賓客,還是半掩在屏風后面探頭傾聽的女子,都統(tǒng)一到聽樂這個中心,在場的每個人都被迷人的音樂陶醉。提示:局部放大鏡頭,看到韓熙載神情憂郁,眉宇間含著沉思與隱憂,這種出色的心理描寫達到極其傳神的境界。(2)第二段,觀舞(映示畫面)畫面局部放大韓熙載為助興站起親自擊鼓,舞伎翩翩起舞,眾人也站立,擊掌,打板,合著節(jié)拍。提示:韓熙載雖擊鼓助興,但臉上沒有笑意,流露出悶悶不樂。提問學生為什么。另外畫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黃色袈裟的和尚,處在觀舞賓客中,并不正視舞女,而是眼看擊鼓的韓熙載,人物表情內心活動,畫得很出色。(3)第三段,歇息夜宴中休息的場面,此段情節(jié)輕松,使《夜宴圖》有張有弛,富有節(jié)奏變化,是整個宴會情節(jié)上的一個間歇。4.第四段:清吹描寫韓熙載欣賞樂伎演奏的場面,休息后的韓熙載更換了衣服,袒胸露腹,盤腿而坐,右手揮扇欣賞管樂。故作不拘小節(jié),疏狂自放的姿態(tài)。五個樂伎雖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態(tài)不同,有合有分,絲毫沒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聽到高亢豐富的管樂和聲。畫家用的線描,有粗細、輕重、疾緩之分,充分顯示了衣衫的質感。五個樂伎服裝主色調是淺色,由紅綠兩色相互穿插,有對比又有呼應,顯得豐富而統(tǒng)一,畫的極其工細。5.第五段,散宴這段收尾用一對男女隔著屏風對話的情節(jié),自然過渡到最后一段送別(映示對話圖)韓熙載的其它賓客都在與歌舞伎調笑言歡(映示畫面并放大)唯獨韓熙載一人在獨立深思,揮手與客人道別,為什么?提示:聯(lián)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下,強顏歡笑的矛盾心理和內心苦悶。6.最后再次用錄像配樂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長卷圖,加深體會《韓熙載夜宴圖》在刻劃人物心理狀態(tài),用筆設色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四.作品欣賞1.《虢國夫人游春圖》2.《搗練圖》3.《簮花仕女圖》4.觀后交流,討論,請學生根據《虢國夫人游春圖》中人物動態(tài)、表情服飾等因素判斷誰是虢國夫人?五.全課總結1.中國古代繪畫的形成和發(fā)展2.中國古代繪畫的分類和表現(xiàn)技法3.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特點人物畫是以人物活動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傳統(tǒng)畫科。因題材類別的不同分為許多支科:描寫歷史故事與現(xiàn)實人物者稱人物,描寫仙佛僧道者稱道釋,描寫社會風俗者稱風俗,描寫婦女者稱仕女,肖像畫稱寫真。又因畫法樣式上的區(qū)別分別若干類別:刻畫工細勾勒著色者名工筆人物,畫法洗練縱逸者名簡筆人物或寫意人物,畫風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潑墨人物,純用線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線描為主但略施淡彩于頭面手足者名吳裝人物。人物畫的產生早于其他中國畫科,可上溯到遠古的巖畫和新石器時代彩陶上豐富的裝飾紋樣、《花山崖壁畫》、《舞蹈彩陶盆》,從中可見人類已具有初步的造型能力。據《孔子家語》記載,在周代即有勸善戒惡的歷史人物壁畫。至戰(zhàn)國秦漢,以歷史現(xiàn)實或神話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動為題材的作品大量涌現(xiàn)。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與《人物御鳳》帛畫是已知最早的獨幅人物畫作品。其后大量出土的帛畫、壁畫、畫像磚石,表現(xiàn)出這一時期人物畫的興盛發(fā)達。魏晉隋唐是中國人物畫重要發(fā)展時期。魏晉時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傳入,玄學的風行,專業(yè)畫家隊伍的確立,促成人物畫由略而精,宗教畫尤為興盛,出現(xiàn)了以顧愷之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畫大師,也出現(xiàn)了以《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畫論,奠定了中國人物畫的重要傳統(tǒng)。盛唐時期吳道子則把人物宗教畫推進到更富于表現(xiàn)力、也更生動感人的新境地。五代兩宋是中國人物畫深入發(fā)展的時期。隨著宮廷畫院的興辦,工筆人物畫更趨精美,又隨著文人畫的興起,民間稿本被李公麟提高為一種被稱為白描的繪畫形式。宋代城鄉(xiāng)經濟的發(fā)展,宋與金的斗爭,社會風俗畫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歷史故事畫亦蓬勃發(fā)展。作品在體現(xiàn)事實的社會屬性上,在表達人物內心的復雜性上,在宏偉的構圖能力上,都有飛速進步。張擇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圖》便產生于這一時期。自南宋受禪宗思想影響,寫意人物畫肇興以來,此后中國人物畫開始朝另一方向發(fā)展,從重視教育認識功能,轉向重視審美作用;從為對象寫神,轉向更多地抒發(fā)作者情感。仕女畫、高士畫大量出現(xiàn)。元明清以來,雖較多的文人畫家轉而致力于山水畫與花鳥畫,但接觸民生,關心國事,接受了具有萌芽狀態(tài)反封建意識的文人或職業(yè)畫家仍不乏人物畫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明末的陳洪綬,清末的任伯年便是杰出的代表。中國人物畫歷史悠久,形成了獨特的傳統(tǒng)其最名貴的傳統(tǒng)素稱傳神或稱為寫真、寫心、肖品,即通過足以顯現(xiàn)人物內在本質的外形的描寫,真實地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個性與內心世界,同時也揭示其品格,反映其社會屬性,并給以或嘗試新的審美判斷。為此,中國人物畫家主張以神“君形”,緊緊抓住有利于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和重要細節(jié),強調分別主次,有詳有略,詳于傳情的面部手勢而略于衣冠,詳于人物活動及其顧盼呼應而略于環(huán)境描寫,或只寫人物而不圖背景,或背景十分簡略僅出示有助于點明環(huán)境的道具,或人物頭面手足寫實而衣著略帶裝飾,或背景用程式化手法而人物精細刻畫。某些人物畫為突出作者獨特感受,亦采取夸張變形的手法。在人物活動與環(huán)境景物的關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創(chuàng)造意境氛圍烘托人物情態(tài),敘事性作品在采取橫幅或長卷構圖中,尤善于以環(huán)境景物或室內陳設劃分空間,采用主體人物重復出現(xiàn)的方法,把發(fā)生在時間過程中的事件,一一鋪敘,突破了統(tǒng)一時空的局限。人物畫中使用的筆墨技巧與技法,在工筆設色、白描和小寫意作品中,更重視筆法的基本作用,為此創(chuàng)造了十八描。筆法或描法一方面服從于形象的結構質感、量感與神情,另一方面也要傳達作者的感情,同時還用以體現(xiàn)作者的個人風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