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皰性類天皰瘡_第1頁
大皰性類天皰瘡_第2頁
大皰性類天皰瘡_第3頁
大皰性類天皰瘡_第4頁
大皰性類天皰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皰性類天皰瘡當前1頁,總共20頁。病例患者:付先生年齡:56歲主訴:全身紅斑、水皰,瘙癢2月余。當前2頁,總共20頁。病例介紹一般資料:42床,付某某,男,56歲,主訴:全身紅斑、水皰,瘙癢2月余。生命體征:T36.7℃,

P91次/分,R23次/分,Bp129/89mmHg現(xiàn)病史

:患者2月余前無明顯誘因軀干部出現(xiàn)紅斑,上有大小不一水皰,不易破潰,伴瘙癢。紅斑、水皰逐漸增多,累及面、四肢。診療經(jīng)過:22天前就診于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皮膚病理報告示符合大皰性類天皰瘡,給予甲強龍(40mg×5天,60mg×5天,80mg×12天),環(huán)磷酰胺0.6g靜滴×4次,人血白蛋白10g靜滴×5天治療,未見明顯好轉,遂來我院就診。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異常。當前3頁,總共20頁。病例介紹皮膚科查體:頰粘膜少量糜爛面,頭面、軀干、四肢、手足散在或密集性分布紅斑,張力性水皰、大皰,尼氏征(-)初步診斷:大皰性類天皰瘡當前4頁,總共20頁。大皰性類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BP)是好發(fā)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皰性皮膚病特點是皮膚上出現(xiàn)緊張性水皰或大皰,組織病理為表皮下水皰,血清中和基底膜處存在IgG型的抗基底膜帶抗體當前5頁,總共20頁。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一.大皰性類天皰瘡抗原(BPAg):位于表皮基底細胞,是基底膜帶透明層半橋粒的結構成分

BPAg1(BP230):分子量為230kd,是位于半橋粒斑塊內(nèi)的胞內(nèi)蛋白

BPAg2(BP180):分子量為180kd,是跨膜蛋白,胞內(nèi)部分位于半橋粒的斑塊內(nèi),胞外部分位于基底膜帶內(nèi)二.大皰性類天皰瘡抗體(抗BPAg抗體,抗基底膜帶抗體)

抗BPAg1(BP230)抗體抗BPAg2(BP180)抗體:致病性抗體當前6頁,總共20頁。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三.表皮下水皰形成該抗體與半橋粒處BPAg結合,激活補體的經(jīng)典途徑,對表皮基底細胞層透明層間的連接起損傷作用,形成裂隙或表皮下大皰當前7頁,總共20頁。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于老年人,無性別差異好發(fā)于胸腹部和四肢近端,也可遍布全身典型損害為外觀正常的皮膚或紅斑的基礎上發(fā)生緊張性水皰或大皰。皰液清亮,少數(shù)可呈血性,皰不易破,即使破裂后糜爛面也易愈合,尼氏征陰性??谇徽衬p害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天皰瘡,即使發(fā)生也較輕微自覺瘙癢當前8頁,總共20頁。當前9頁,總共20頁。組織病理和免疫病理組織病理:表皮下水皰,皰頂表皮細胞扁平,排列緊密,無棘細胞松解。水皰內(nèi)為纖維素構成的網(wǎng)架,含嗜酸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真皮內(nèi)有以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浸潤。當前10頁,總共20頁。組織病理和免疫病理免疫病理:直接免疫熒光檢查:90%以上可見IgG和C3在基底膜帶呈線狀沉積,其中C3較IgG的陽性率高偶爾可見IgM和IgA當前11頁,總共20頁。其他的實驗室檢查間接免疫熒光(IIF):70%以上的BP患者血清中檢測到抗BPAg抗體

50%的BP患者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和IgE水平升高

活動期血沉可增快,在反復發(fā)作的病程長的患者中還可出現(xiàn)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當前12頁,總共20頁。診斷與鑒別診斷典型臨床表現(xiàn)組織病理免疫病理當前13頁,總共20頁。診斷與鑒別診斷與表皮內(nèi)水皰病---天皰瘡的鑒別:天皰瘡發(fā)病年齡低于BP,中年人居多為松弛性水皰、大皰,壁薄易破,多顯露為糜爛面,尼氏征陽性,無瘙癢;常伴有粘膜損害組織病理為棘細胞松解,表皮內(nèi)水皰和裂隙;DIF表皮細胞間有IgG和C3沉積;IIF血清中天皰瘡抗體陽性或IBT血清中抗體結合分子量為130kd和/或160kd等當前14頁,總共20頁。診斷與鑒別診斷與同為表皮下水皰的其它自身免疫性大皰病的鑒別:如皰疹樣皮炎、獲得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瘢痕性類天皰瘡、妊娠皰疹、線狀IgA大皰性皮病免疫學檢查,組織病理檢查,臨床表現(xiàn),病史等可鑒別當前15頁,總共20頁。治療治療目的:控制新皮損的發(fā)生和嚴重瘙癢等癥狀一.一般治療加強支持療法,給予富于營養(yǎng)的易消化飲食適量補充血漿或白蛋白防止發(fā)生水、電解質失衡與酸堿平衡紊亂二.局部治療對過大(>2cm)的大皰可用針筒將皰液抽出,否則張力過大且難以自行吸收如有糜爛面或粘膜損害出現(xiàn)其處理方法可參考天皰瘡的治療當前16頁,總共20頁。治療三、藥物治療1、糖皮質激素:首選,分為系統(tǒng)和局部1)系統(tǒng)藥物治療:潑尼松0.75mg/(kg/d)和1.25mg/(kg/d)在21天和51天時的治愈率無差別,但前者死亡率明顯低于后者2)外用藥物:強效糖皮質激素軟膏沖擊治療,根據(jù)體重和水皰數(shù),涂抹全身,頭面部除外。2、其他免疫抑制劑:細胞毒藥物與糖皮質激素合用當前17頁,總共20頁。治療四、其他治療:對輕癥患者可用米諾環(huán)素0.1g/d或紅霉素1-2g/d,連續(xù)1-2個月,與大劑量煙酰胺1.5-2g/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