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第十二章)染色體畸變_第1頁
第十一講(第十二章)染色體畸變_第2頁
第十一講(第十二章)染色體畸變_第3頁
第十一講(第十二章)染色體畸變_第4頁
第十一講(第十二章)染色體畸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人體染色體畸變

染色體畸變(chromosomeaberration):

是指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發(fā)生改變。

當前1頁,總共118頁。染色體畸變發(fā)生的原因自發(fā)畸變(spontaneousaberration)誘發(fā)畸變(inducedaberration)化學因素:藥物、農藥、工業(yè)毒物、食品添加劑、染發(fā)劑物理因素:射線生物因素:生物類毒素、病毒等母親年齡當前2頁,總共118頁?;瘜W因素藥物抗腫瘤藥物環(huán)磷酰胺、氮芥、白硝安(馬利蘭)、甲氨喋呤、阿糖胞苷等抗癌藥物可導致染色體畸變保胎及預防妊娠反映的藥物抗痙攣藥物苯妥英鈉可引起人淋巴細胞多倍體細胞數增高當前3頁,總共118頁。

農藥許多化學合成的農藥可以引起人類細胞染色體畸變。某些有機磷農藥也可使染色體畸變率增高,如敵百蟲類農藥。當前4頁,總共118頁。

工業(yè)毒物苯、甲苯、鋁、砷、二硫化碳、氯丁二稀、氯乙烯單體等,都可以導致染色體畸變。當前5頁,總共118頁。

食品添加劑食品的防腐劑和色素等添加劑中所含的化學物質也可以使人類染色體發(fā)生畸變,如硝基呋喃基糖酰胺AF-2、環(huán)己基糖精等。當前6頁,總共118頁。物理因素電離輻射電磁輻射當前7頁,總共118頁。生物因素生物類毒素雜色曲霉素、黃米霉素、棒曲霉素等病毒風疹病毒、乙肝病毒、麻疹病毒和巨細胞病毒等當前8頁,總共118頁。母親年齡母親年齡:20歲~29歲

出生Down綜合征概率0.1%母親年齡:30歲~34歲

出生Down綜合征概率0.2%母親年齡:35歲~39歲

出生Down綜合征概率1%母親年齡:40歲~45歲

出生Down綜合征概率3%母親年齡>45歲

出生Down綜合征概率10%

Down綜合征與母親年齡※危害概率是正常育齡女性的100倍!當前9頁,總共118頁。一、表型正常個體的染色體變異多態(tài)性染色體的多態(tài)(chromsomepolymorphism

):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存在著各種染色體的恒定微小變異,主要表現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之間出現形態(tài)結構、帶紋寬窄度、著色強度等的明顯差異,同時這些微小恒定的變異又按孟德爾方式遺傳,通常沒有明顯表型效應和病理學意義,這種變異稱染色體的多態(tài)性。當前10頁,總共118頁。染色體多態(tài)主要發(fā)生的部位染色體長度﹑隨體和副縊痕;D組和G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的短臂、隨體及隨體柄部副縊痕區(qū)(NOR)形態(tài)的變異(常見);第1、第9和第16號染色體長臂近著絲粒區(qū)副縊痕處形成的狹窄、淺染的區(qū)域的變異;Y染色體長度變異是最典型、最常見的多態(tài)形態(tài),具有隨體的Y染色體具有中央著絲粒的Y染色體Y長度的變異,主要發(fā)生的部位是Yq遠側2/3處:

大Y:Y長度大于F組或第18號長度(或稱長Y或巨Y)小Y:Y長度小于G組染色體長度體當前11頁,總共118頁。Y染色體長度多態(tài)當前12頁,總共118頁。二、染色體畸變類型及其產生機制

染色體畸變類型

染色體數目異常染色體結構畸變當前13頁,總共118頁。(一)染色體數目異常類型及其產生機制

染色體數目畸變

整倍體改變(euploid)非整倍體改變(aneupliod)當前14頁,總共118頁。1.整倍體的改變類型及機制整倍體的改變類型三倍體(triploid):

患者的體細胞具有3個染色體組,每對染色體都增加了一條,染色體總數為69(3n)四倍體(tetraploid):

患者的體細胞具有4個染色體組,每對染色體都增加了一條,染色體總數為92(4n)當前15頁,總共118頁。三倍體患兒核型當前16頁,總共118頁。整倍體產生的機制

雙雄受精(diandry)23X23Y23X69XXY23X23Y23Y69XYY23X23X23X69XXX當前17頁,總共118頁。雙雌受精(diandry)69XXX69XXY23X23X第二極體(23,X)注:23Y23X當前18頁,總共118頁。核內復制

DNA復制完畢但染色體不分離,結果細胞核中含有四倍的染色體,人類則為92根染色單體。核內復制當前19頁,總共118頁。2.非整倍體的改變類型及機制非整倍體的改變類型亞二倍體(hypodiploid):

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少了一條或數條染色體。單體型(monosomy):

某對染色體少了一條(2n-1),即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為45。當前20頁,總共118頁。單體型-45,X當前21頁,總共118頁。超二倍體(hyperdiploid):

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多了一條或數條三體型(trisomy):某對染色體多了一條(2n+1),即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為47當前22頁,總共118頁。三體型:47,XY,+21當前23頁,總共118頁。非整倍體改變的機制染色體不分離(non-disjunction)減數分裂時發(fā)生染色體不分離受精卵早期卵裂的有絲分裂不分離染色體丟失(chromosomelose)當前24頁,總共118頁。減數分裂I同源染色體不分離當前25頁,總共118頁。減數分裂Ⅱ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當前26頁,總共118頁。46嵌合體(mosaic):一個個體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染色體數目不同的細胞群。

46

后期遲滯所致染色體遺失與嵌合體形成圖解

4545464647454646有絲分裂不分離與嵌合體形成圖解4646不分離4646遺失當前27頁,總共118頁。1.染色體結構畸變產生的基礎

染色體結構畸變的基礎首先是斷裂(breakage)及斷裂后的重接(reunion)。發(fā)生結構重排(rearrangement)的染色體稱為衍生染色體(der)。

(二)染色體結構畸變類型及其產生機制當前28頁,總共118頁。染色體型畸變(chromosome-typeaberration):

斷裂發(fā)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前(G1或S期)。

染色單體型畸變(chromatid-typeaberration):

斷裂發(fā)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后

(晚S期或G2期)。

畸變時間當前29頁,總共118頁。2.人類染色體畸變核型的描述

染色體結構畸變的表示方法有兩種

簡式:在核型描述中對結構畸變只用斷裂點來表示簡式:46,XX,del(1)(q21)畸變符號染色體總數性染色體組成變化染色體號斷裂點當前30頁,總共118頁。2.人類染色體畸變核型的描述

祥式:

在核型中對染色體的結構畸變用改變了的染色體的帶紋組成來描述。詳式:46,XX,del(1)(pter→q21:)畸變符號染色體總數性染色體組成畸變染色體號改變了的染色體帶紋組成q21當前31頁,總共118頁。3.發(fā)育不同階段染色體畸變在配子形成期或受精24小時內的畸變將導致畸變純合體。在發(fā)育2~4天(卵裂及桑椹胚期)將導致不同比例的嵌合體。在3胚層分化(3周左右)階段,某一層染色體畸變將導致由該胚層發(fā)育而來的組織器官系統(tǒng)異常。在各組織器官染色體異常嵌合體中,僅依外周血檢查不一定能夠發(fā)現嵌合核型。當前32頁,總共118頁。4.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缺失(interstitialdeletion,del

)重復(duplication,dup)倒位(inversion,inv

)易位(translocation,t)插入(insertion,ins

)等臂染色體(isochromosome,i

)雙著絲粒染色體(dicentricchromosome,dic

)環(huán)狀染色體(ringchromosome,r)當前33頁,總共118頁。(1)缺失(del)12345675123467中間缺失1234567末端缺失當前34頁,總共118頁。12345671234567(2)重復(dup)

1234567123456712345675123467當前35頁,總共118頁。1234567臂內倒位(paracentricinversion)(3)倒位(inv)

123456756565656565665當前36頁,總共118頁。臂間倒位(pericentricinversion)1234567123456734124356734343434當前37頁,總共118頁。1234567812345678123456781765432812345678176543281765432187654328倒位環(huán)正常染色體重復8,缺1重復1,缺8倒位染色體四種配子當前38頁,總共118頁。倒位環(huán)當前39頁,總共118頁。當前40頁,總共118頁。當前41頁,總共118頁。RAB1234567(4)易位(t)相互易位(reciprocaltranslocation,rcp)

RAB12345677B兩條非同源染色體同時斷裂后,互相交換斷片重接,產生兩條衍生的染色體。當前42頁,總共118頁。相互易位當前43頁,總共118頁。(四射體照片)相互易位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將形成四射體易位四射體ABCD四射體形成的18種類型配子,受精后只有一種為正常人(AB,CD);一種為易位攜帶者(AD,BC)。其他均含有不平衡染色體。當前44頁,總共118頁。2/5染色體互易位攜帶者與正常人婚配其后代可能出現的染色體核型類型分離后配子類型與正常人配子受精后產生合子的染色體核型類型對位ABCD46,XX(XY)

ADCB46,XX(XY),-2,-5,+der(2),+der(5),t(2;5)(q21;q31)鄰位1ABCB46,XX(XY),-5,+der(5),t(2;5)(q21;q31)ADCD46,XX(XY),-2,+der(2),t(2;5)(q21;q31)鄰位2ABAD46,XX(XY),-5,+der(2),t(2;5)(q21;q31)CBCD46,XX(XY),-2,+der(5),t(2;5)(q21;q31)ABAB46,XX(XY),+2,-5CDCD46,XX(XY),-2,+5CBCB46,XX(XY),-2,-5+2der(5),t(2;5)(q21;q31)ADAD46,XX(XY),-2,-5+2der(2),t(2;5)(q21;q31)3:1ABCBCD47,XX(XY),+der(5),t(2;5)(q21;q31)AD45,XX(XY),-2,-5,+der(2),t(2;5)(q21;q31)CBCDAD47,XX(XY),-2,+der(2),+der(5),t(2;5)(q21;q31)AB45,XX(XY),-5CDADAB47,XX(XY),+der(2),t(2;5)(q21;q31)CB45,XX(XY),-2,-5,+der(5),t(2;5)(q21;q31)ADABCB47,XX(XY),-5,+der(2),t(2;5)(q21;q31)CD45,XX(XY),-2當前45頁,總共118頁。RAB123R羅伯遜易位(Robertsoniantranslocation,rob)

兩條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在著絲粒部位或近著絲粒處斷裂后,二者的長臂在著絲粒重接形成一條衍生染色體。RAB123RRRABABABABABBA當前46頁,總共118頁。(5)插入(ins)

RAB1234567RAB1234567B567當前47頁,總共118頁。ppqq(6)等臂染色體(i)ppqq著絲點橫裂ppqq當前48頁,總共118頁。(7)雙著絲粒染色體(dic)當前49頁,總共118頁。(8)環(huán)狀染色體(r)當前50頁,總共118頁。環(huán)狀染色體當前51頁,總共118頁。第二節(jié)染色體病及其分類染色體病(chromosomedisease):

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畸變引起的疾病染色體病,也稱染色體綜合征。已發(fā)現的染色體病達100多種染色體異常核型達一萬多種當前52頁,總共118頁。常染色體?。菏怯捎诘?~22號常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異常引起的疾病。男女均發(fā)病。共同的發(fā)病機制是基因組失衡。常染色體病的共同特征:

智力低下發(fā)育遲緩多發(fā)畸形一、常染色體病當前53頁,總共118頁。(一)Down綜合征(先天愚型)臨床表現:

共同具有特殊呆滯面容當前54頁,總共118頁。核型:游離型:

47,XX(XY),+21。

易位型:46,XX(XY),—14,+t(14;21)(p11;q11)

易位攜帶者(translocationcarrier)核型:45,XX(XY),-14,一21,+t(14;21)(p11;qll)嵌合型:46,XX(XY)/47,XX(XY)+21

當前55頁,總共118頁。47,XY,+21當前56頁,總共118頁。當前57頁,總共118頁。主要臨床特征嚴重智力低下,生長遲緩枕骨扁平,發(fā)際低眼距寬,外眼角上斜,內眥贅皮鼻根低平,舌大,腭弓高尖通貫手,小指內彎,有一指褶紋男性不育、女性偶有生育能力。當前58頁,總共118頁。AD1RNR4APPSOD1ALSPRGSIFNA\BRERGETS-2MX-1\2CBSBCE1PFKLCRYA1CD18COL6A1\A2S100BA2S100B十二指腸狹窄面部心臟智力遲鈍

1312P

11.211.1q11.111.2

21.121.221.3

22.122.222.3Down綜合征表型在21號染色體的區(qū)域定位當前59頁,總共118頁。實驗室檢查:過氧化物岐化酶(SOD-1)活性可增高50%,該酶基因定位21q22,即具有基因劑量效應。

當前60頁,總共118頁。21-三體的分類:游離型:大部分的21-三體為游離型,發(fā)病原因95%為母親發(fā)生了染色體不分離,且發(fā)生在第一次減數分裂。極少一部分為遺傳的,既母親為21-三體。當前61頁,總共118頁。當前62頁,總共118頁。嵌合型:在胚胎發(fā)育中某一時刻發(fā)生了染色體不分離,形成嵌合體。嵌合體的臨床表現較純合體輕,發(fā)病程度與異常核型細胞比例有關。易位型:易位型可以是D/G易位,也可以是G/G易位。

D/G易位型21-三體有45%是由平衡易位攜帶者遺傳而得;55%為新發(fā)生的。

G/G易位型21-三體96%是新發(fā)生的。當前63頁,總共118頁。三價體的分離方式有三種

交替式:同源著絲粒各走向一極,結果產生一種正常的和一種平衡易位的配子;鄰式-1和鄰式-2同源著絲粒均走向一級,亦即易位染色體與某一條正常染色體同走向一極,結果均形成二體(重復)或缺體的配子

易位型減數分裂方式

由于由兩條短臂構成的小染色體丟失,故在聯會時只有三條染色體參與,形成三價體(trivalent)。當前64頁,總共118頁。D/G平衡易位攜帶者遺傳圖解

當前65頁,總共118頁。

21-三體的產前檢查胎兒染色體檢查孕婦血清標記物檢查由于大多數21-三體的母親小于35歲,又不可能對所有孕婦做羊水染色體檢查,所以檢查孕婦血清標記物不失為一種實用的方法。血清標記物為:

AFP(甲胎蛋白)

UE3(雌三醇)

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檢出率為48%~83%。假陽性率為5%。熒光原位雜交(FRIS)引物原位擴增(PRINS)當前66頁,總共118頁。(二)Edward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發(fā)病率為1/25000,女性多余男性;病率與母親年齡有關;45%患兒在一個月內死亡;90%患兒在六個月內死。當前67頁,總共118頁。臨床表現:

嚴重畸形,出生不久死亡,宮內發(fā)育遲緩,羊水過多,平均出生體重僅2243克,頭長、枕凸,眼距寬、眼球小,嘴小,頸短,皮膚松弛。手呈特殊握拳狀,搖椅足,智力嚴重低下核型:47,XX(XY),+1880%為純合型,10%為嵌合型,其他為各種易位。當前68頁,總共118頁。搖椅足特殊握拳式當前69頁,總共118頁。當前70頁,總共118頁。(三)Patau綜合征(13-三體綜合征)發(fā)病率為1/25000;女性多余男性;發(fā)病率與母親年齡有關;

45%患兒在1個月內死亡,90%患兒在6個月內死。當前71頁,總共118頁。臨床表現:

發(fā)育畸形,較21-三體和18-三體更嚴重。小頭、兔唇、腭裂、小眼、多指(趾)、宮內發(fā)育遲緩、出生體重輕、低耳位、搖椅足、智力嚴重低下等。核型:47,XX(XY),+1380%的病例為純合型,其次為易位型,少數為嵌合型。當前72頁,總共118頁。當前73頁,總共118頁。(四)“貓”叫綜合征(5p-綜合征)發(fā)病率為1/50000在常染色體結構畸變中占首位大部分患者能活到兒童期,少數可到成年當前74頁,總共118頁。

臨床表現:

患兒在嬰幼兒時期的哭聲似小貓叫,喉部畸形、松弛,小頭,鼻塌、低耳位、牙錯位咬合,手足小,腎畸形,腦積水,肌張力亢進,智力嚴重低下。核型:46,XX(XY),del(5)(5p15)

80%為純合體,10%為不平衡易位,少數為環(huán)型染色體和嵌合體。當前75頁,總共118頁。當前76頁,總共118頁。二、性染色體病

性染色體?。河尚匀旧w數目或結構畸變引起的疾病稱為性染色體病。性染色體病占所有染色體病的1/3??偘l(fā)病率為

1/500。大多數到青春期因第二性征發(fā)育時才顯現出癥狀。性染色體病的共同特征:

性征發(fā)育不全或畸形、智力較低。當前77頁,總共118頁。(一)先天性睪丸發(fā)育不全綜合征

(Klinefelter綜合征)發(fā)生率約占男性的1/800~1/700在精神病患者中和收容所中達1/100,不育男性中1/10當前78頁,總共118頁。臨床癥狀

陰莖和睪丸小、身材高、第二性征差、四肢修長、有部分女性特征,胡須少、無/小喉結、部分伴有尿道下裂和隱睪。1/4患者有乳房發(fā)育。純合體中97%不育,因曲精小管玻璃樣變性,無精子。少數有先天性心臟病,大部分患者智力正?;蜉p度低下。易患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哮喘和乳腺癌。嵌合型中正常細胞比例大時,臨床表現輕,可有生育力。當前79頁,總共118頁。核型:47,XXY

本病純合體的產生原因1/2是因為父親形成精子時第一次減數分裂染色體不分離所致。當前80頁,總共118頁。(二)XYY綜合征

1961年Sandburg首次報道,發(fā)病率為1/900,核型為47,XYY,發(fā)病原因為父親減數分裂產生了Y染色體不分離。臨床表現:

表型一般正常,身材高大,偶見尿道下裂、睪丸發(fā)育不良、生育力下降,但大多數可以生育。具有攻擊傾向和反社會行為。在監(jiān)獄中調查發(fā)現本病患者較多。當前81頁,總共118頁。47,XYY當前82頁,總共118頁。當前83頁,總共118頁。(三)先天性卵巢發(fā)育不全綜合征(Turner綜合征)

核型:為45,X。發(fā)病率占女嬰中為1/5000在自發(fā)流產中占18%~20%

當前84頁,總共118頁。臨床表現:性發(fā)育幼稚,身材矮小(120m-140m),肘外翻,上眼瞼下垂,后發(fā)際低,50%有蹼頸,乳間距寬,皮膚色素增多。性腺為纖維條索狀,無濾泡,子宮、外生殖器和乳房幼稚型,智力正?;蜉p度障礙。55%的病例為純合型,其他為各種嵌合型和結構異常(如46,X,i(Xq))嵌合型表現輕者可生育。45,X純合型發(fā)生原因主要是父親在減數分裂Ⅰ時XY不分離,形成O型精子受精所致。當前85頁,總共118頁。蹼頸后發(fā)際低淋巴樣橡皮腫當前86頁,總共118頁。Turner綜合征的核型與癥狀關系圖研究表明:身材矮小和其他體征是由于Xp單體決定卵巢發(fā)育不全和不育則與Xq單體有關當前87頁,總共118頁。染色質檢查:X染色質和Y染色質均陰性45,X當前88頁,總共118頁。(四)多X綜合征1959年Jacob首先發(fā)現一例47,XXX女性,稱為“超雌”。發(fā)病率占女嬰中為1/1000。X染色質有兩個2個X染色質當前89頁,總共118頁。當前90頁,總共118頁。臨床表現:大多數正常,可生育,少數卵巢功能低下、原發(fā)或繼發(fā)閉經、乳房發(fā)育不良,1/3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部分有精神障礙。2/3患者智力稍低。X染色體越多智力越低,畸形也越重。多數為純合體,少數為嵌合體,均為母方減數分裂染色體不分離。當前91頁,總共118頁。(五)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fragileXsyndrome)

把Xq27處有脆性位點的X染色體稱為脆性X染色體(fragileX,fraX)尤其所致的疾病稱為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1969年,Lubs在X連鎖的智力低下家庭中發(fā)現男性發(fā)病率1/1500~1/1000,智力低下10%~20%,大睪丸、長臉、大頭、大耳、前額突出,下頜大而前突,嘴大唇厚發(fā)音障礙。核型:46,fraX(q27)Y當前92頁,總共118頁。當前93頁,總共118頁。當前94頁,總共118頁。當前95頁,總共118頁。ExpansionoftheCGGtripletintheFMR-1geneseeninthefragileXsyndrome.Normalpersonshavefrom6to54copiesoftheCGGrepeat,whereasmembersofsusceptiblefamiliesdisplayanincrease(premutation)inthenumberofrepeats:normallytransmittingmales(NTMs)andtheirdaughtersarephenotypicallynormalbutdisplayfrom50to200copiesoftheCGGtriplet;thenumberofrepeatsexpandstosome200to1300inthoseshowingfullsymptomsofthedisease.當前96頁,總共118頁。

Xq27.3處存在致病基因FMR-1(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該基因在5’端非翻譯區(qū)有一不穩(wěn)定的(CGG)n三核苷酸重復序列。正常人30左右拷貝,智力正常男性傳遞者和女性攜帶者50~200拷貝,與其相鄰CpG島未發(fā)生甲基化無癥狀或癥狀較輕(前突變premutation)?;颊呖截愋蛄懈哌_230拷貝,而且相鄰CpG島發(fā)生甲基化(全突變fullmutation),全突變可能抑制FMR-1的正常轉錄、表達,從而出現臨床癥狀。由前突變向全突變轉化只發(fā)生在母親CGG序列向后代傳遞過程中。這種DNA分子中堿基重復序列拷貝數發(fā)生擴增而導致的突變稱為動態(tài)突變。

原因:當前97頁,總共118頁。

Lejeune認為葉酸缺乏是FraX綜合征時智力低下的原因,他用大劑量葉酸治療患者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他作者未能證實葉酸的療效。新近一些作者認為中樞神經興奮劑療效較好,但副作用大。其它有用可樂定(clonidine)、心得安者,據稱可減輕多動癥。治療:

當前98頁,總共118頁。三、兩性畸形

兩性畸形(hermaphroditisim):

是指患者的性腺或內外生殖器官、副性征具有兩性特征者。根據患者體內性腺組成的不同,兩性畸形可分為真兩性畸形和假兩性畸形兩類。當前99頁,總共118頁。(一)

真兩性畸形

真兩性畸形:

患者體內兼有男女兩種性腺者,稱為真兩性畸形。約40%患者性腺一側為卵巢,另一側為睪丸;約40%患者一側為卵巢或睪丸,另一側為卵巢組織和睪丸組織混合而成的卵巢睪;20%的患者兩側均為卵巢睪?;颊叩膬韧馍称骷案毙哉鞑煌潭鹊亟橛趦尚灾g,外觀為男性或女性。核型有多種類型,不同核型的患者其臨床表現有一定差異。當前100頁,總共118頁。1.46,XX型

發(fā)生率:

約占真兩性畸形的50%以上。患者的一側有卵巢,輸卵管和子宮發(fā)育良好;另一側有睪丸或卵巢,輸精管發(fā)育不;外生殖器為陰莖,但有尿道下裂,無陰囊或陰囊中空,陰毛呈女性分布。外觀多呈女性,有的呈男性,但青春期出現女性副性征如乳房發(fā)育。

當前101頁,總共118頁。患者的性腺可有以下三種情況之一:一側為睪丸,另一側為卵巢;一側為睪丸,另一側為卵睪;兩側均為卵巢睪。一般輸精管、輸卵管均可發(fā)育。

2.46,XY/46,XX嵌合型

當前102頁,總共118頁。3.46,XY型患者的性腺通常一側為睪丸,另一側為卵巢睪。4.46,XX/47,XXY嵌合型兩型細胞中多以46,XX占優(yōu)勢,故常見患者體內一側為發(fā)育較好的卵巢,可有成熟濾泡排放;另一側為發(fā)育不良的小睪丸,無精子發(fā)生。當前103頁,總共118頁。5.46,XY/45,X嵌合型兩型細胞中多以46,XY型占優(yōu)勢,故常見患者體內一側有發(fā)育良好的睪丸和輸精管,另一側為發(fā)育不良的卵巢和輸卵管。

當前104頁,總共118頁。(二)

假兩性畸形假兩性畸形:

患者體內只有一種性腺,但外生殖器、副性征介于兩性之間者,稱為假兩性畸形。根據患者體內的性腺是睪丸還是卵巢,假兩性畸形又分為男性假兩性畸形和女性假兩性畸形兩類。當前105頁,總共118頁。1.男性假兩性畸形

患者性腺為睪丸,外生殖器介于兩性之間,,副性征異常,部分有女性化表型。

(1)睪丸女性化綜合征(testicularfeminizationsyndrome)

(2)不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2.女性假兩性畸形

患者性腺為卵巢,但外生殖器及副性征發(fā)育有男性化傾向核型:46,XXX染色質陽性,Y染色質陰性

當前106頁,總共118頁。第三節(jié)基因組病一、基因組病概述1978年Lupski首先提出基因組病。

基因組?。℅enomicDiscorders):是指由于人類基因組DNA結構重排而導致表型性狀的一類疾病,它的致病基礎是DNA重組。

當前107頁,總共118頁。(一)基因組病的定義包含著兩種含義:

1.基因組病是由于人類基因組結構發(fā)生重排而非D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