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氣排球比賽規(guī)則第一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比賽的特性
氣排球運動是一項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參與的新興的體育健身、娛樂項目,是排球大家庭中新成員。由于氣排球具有球體大、重量輕、質地軟、彈性大、運動緩、易控制等特點,在開展活動中比較安全,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氣排球具有很強的健身性、娛樂性、競技性和觀賞性。
第二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章
器材與設備
一、比賽場地(1)
比賽場區(qū)(2)無障礙區(qū)第三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面積
比賽場區(qū)為長12米、寬6米的長方形。其四周至少有2米寬的無障礙區(qū),從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無障礙空間。2.場地地面3.場地上的畫線3.1所有的界線寬5厘米,其顏色須區(qū)別于場地顏色。3.2界線兩條邊線和端線劃定了比賽場區(qū)。邊線和端線都包括在比賽場區(qū)面積之內。第四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3中線中線連接兩條邊線的中點。中線的中心線將比賽場區(qū)分為長6米,寬6米的兩個相等的場區(qū)。3.4進攻線每個場區(qū)各畫一條距離中線中心線2米的進攻線。進攻線(包括進攻線的寬度)前為前場區(qū),進攻線后為后場區(qū)。進攻線外兩側各畫間距20厘米、長15厘米、寬5厘米的三段虛線為進攻線的延長線。兩條進攻線的延長線之間、記錄臺一側邊線外的范圍為換人區(qū)。第五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5發(fā)球區(qū)短線端線后兩條邊線的延長線上各畫一條長15厘米,垂直并距離端線20厘米的短線,兩條短線(包括短線寬度)之間的區(qū)域為發(fā)球區(qū),發(fā)球區(qū)深度延至無障礙區(qū)的終端。3.6跳發(fā)球限制線在距短線后1米處畫一條平行且與端線長度相等的平行線為跳發(fā)球限制線;跳發(fā)球必須在該線后完成起跳動作。3.7教練員限制線由一組長15厘米、間隔20厘米的虛線組成,虛線自進攻線的延長線至端線延長線,距邊線1.05米并平行于邊線。限制線限制教練員的活動區(qū)域。1.4裁判臺裁判臺設在球網的一端。記錄臺設在裁判臺對面的邊線無障礙區(qū)外,記錄臺兩側設球隊席。第六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球網和網柱1.球網
球網架設在中線上空。球網為黑色,長7米,寬0.8米,網孔為8厘米見方。網的上沿縫有5厘米寬的雙層白色帆布,中間用柔軟的鋼絲繩穿過,網的下沿用繩索穿起,上下沿拉緊并固定在網柱上。球網的兩端各系一條寬5厘米,長0.8米的標志帶,垂直于邊線。在兩條標志帶外沿、球網的不同側面,分別設置長1.80米,直徑1厘米的標志桿,高出球網1米。標志桿每10厘米應涂有紅白相間的顏色。第七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
球網高度男子球網高度2.1米、女子球網高度1.9米。球網高度應用量尺從場地中間丈量。球網兩端離地面必須相等,不得超過規(guī)定高度2厘米。3.網柱網柱用圓形光滑的金屬材料制成。網柱分別架設在兩條邊線外0.5米~1米的中線延長線上。第八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三、球球是圓形的,球的面料由柔軟的高密度合成革材質制成。顏色為彩色。圓周長為72~78厘米,重量為120~140克,氣壓為0.15~0.18千克/平方厘米。一次比賽所用的球必須是同一特性、同一品牌的球。
第九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第二章比賽參加者一、
比賽隊1球隊的組成1.1
一個隊由10人組成,其中有1名領隊,一名教練員,8名隊員組成,比賽中領隊、教練員可兼運動員。1.2只有登記在記分表上的球隊成員,方可進入場地和參加比賽。一經教練員、隊長在記分表上簽名確認后,即不得更換。2.球隊的位置
比賽中,隊的成員應坐在他們場地一側的球隊席上,替補隊員可以在本方場區(qū)的無障礙區(qū)外做無球的準備活動。第十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
隊員裝備3.1
服裝隊員服裝要統(tǒng)一,上衣前后須有號碼,序號為1~19號。身前號碼至少15厘米高,身后號碼至少20厘米高。號碼筆畫寬度至少2厘米。隊長上衣應有一條與上衣顏色不同的長8厘米、寬2厘米的標志。3.2
運動鞋運動鞋必須是沒有后跟的柔軟輕便的膠底鞋。3.2
飾物不允許佩帶任何易造成傷害的飾物第十一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參賽者的權利和責任參賽者應遵守規(guī)則,并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觀眾,服從裁判的判決,不允許爭辯。隊長和教練員應對全隊成員的行為和紀律負責。4.1教練員4.1.1教練員賽前應核對記分表上登記的本隊隊員名單、號碼,并簽字確認。每局比賽前將該局上場隊員位置表交給第二裁判員或記錄臺。4.1.2比賽中請求暫停和換人,在場外行使指導。教練員進行指導時可在球隊席前、教練員限制線后的無障礙區(qū)域內站立或走動,但不得干擾或延誤比賽。4.1.3比賽中教練員坐在靠近記錄員一端的球隊席上。第十二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2隊長和場上隊長4.2.1隊長應有隊長標志賽前在記分表上簽字隊長,并代表本隊抽簽。4.2.2比賽中如隊長在場上,為當然的場上隊長;如他被換下場時,由教練員或隊長制定為另一名場上隊員擔任場上隊長。。4.2.3在教練員缺席的情況下,場上隊長在比賽中可以請求換人和暫停。第十三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2.4只有場上隊長在死球時可以向裁判長員請求:4.2.4.1對規(guī)則的執(zhí)行進行解釋;但當?shù)谝徊门袉T解釋后,不得與裁判員糾纏與爭辯,否則判該隊“延誤比賽”(規(guī)則17.1.5,17.2)4.2.4.2轉達本隊員提出的問題和請求。4.2.4.3如果對裁判員的解釋不滿意,可以選擇抗議并立即向第一裁判員聲明,保留其在比賽結束時將正式抗議寫在記分表上的權利。4.2.5比賽結束后感謝裁判員,并在記分表上簽字。第十四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第三章比賽方法一、記分方法比賽采用每球得分制,即勝一球得一分。1.勝一場比賽采用三局兩勝制,勝兩局的隊為勝一場。如果1:1平局時,進行決勝局(第三局)的比賽。2.
勝一局第1、2局先得21分為勝一局,當比分為20:20時,比賽繼續(xù)進行至某隊領先兩分(22:20、23:21、······)為勝一局。決勝局,先得15分時超過對方2分的隊獲勝,當比分14:14時,比賽繼續(xù)進行至某隊領先兩分(16:14、17:15······)為勝一局。決勝局8分時雙方隊員交換場地進行比賽,比賽按照交換時的陣容繼續(xù)進行。第十五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3.
得一分3.1
球成功地落在對方場區(qū);3.2
對方犯規(guī);3.3
對方受到判罰。3.4棄權與陣容不完整3.4.1
某隊被召喚后拒絕比賽,則宣布該隊為棄權。對方以每局21:0的比分和2:0的比局獲勝。3.4.2
某隊無正當理由而未準時到達比賽場地,則宣布該隊為棄權,處理同規(guī)則7.4.1。3.4.3
某隊被宣布一局或一場比賽陣容不完整時,則輸?shù)粼摼只蛟搱霰荣?,判給對方勝該局或該場比賽所必要的分數(shù)和局數(shù)。陣容不完整的隊保留其所得分數(shù)和局數(shù)。第十六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比賽的組織4.1抽簽比賽開始前和決勝局開始前,由第一裁判員召集雙方隊長抽簽。4.1.1獲先者選擇其中一類:A:發(fā)球或接發(fā)球;B:場區(qū)。4.1.2另一方可挑選余下部分。4.2
準備活動比賽開始前,兩隊合練10分鐘。4.3
開始陣容4.3.1
每隊場上必須始終保持5名隊員或4名隊員比賽陣容。隊員的輪轉次序應按位置表登記的順序進行。第十七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3.2位置表一經交給第二裁判員或記錄員,除正常換人外,其陣容不得更改。4.3.3一局開始前,場上隊員的位置與位置表不符時,須按位置表進行糾正,不予判罰。4.4場上位置發(fā)球隊員擊球時,雙方隊員(發(fā)球隊員除外)必須在本場區(qū)內按輪轉次序站位圖2,圖3。
第十八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4.1四人制比賽隊員位置:靠近球網2號位(右)、3號位(左)二名隊員為前排隊員,另外二名隊員1號位(右)、4號位(左)為后排隊員。1號位隊員與2號位隊員同列,3號位隊員與4號位隊員同列,如圖3。
第十九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4.2五人制比賽隊員位置:靠近球網2號位(右)、3號位(中)、4號位(左)三名隊員為前排隊員,另外二名隊員1號位(右)、5號位(左)為后排隊員。1號位隊員與2號位隊員同列,4號位隊員與5號位隊員同列,如圖3。第二十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4.3隊員站位是否錯誤應根據(jù)其腳的著地部位判定:4.4.3.1同列后排隊員的雙腳距中線更近;五人制前排3號位隊員與后排隊員沒有站位位置關系。4.4.3.2同排隊員站位規(guī)定:8.4.3.3發(fā)球擊球后,隊員可以在本場區(qū)和無障礙區(qū)的任何位置。第二十一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5位置錯誤4.5.1當發(fā)球隊員擊球時,如果隊員不在其正確位置上,則構成位置錯誤犯規(guī)。4.5.2當發(fā)球隊員擊球時的犯規(guī)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fā)生,則判發(fā)球犯規(guī)。4.5.3如果是發(fā)球隊員在擊球后的犯規(guī)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fā)生,則對方位置錯誤在先。4.5.4位置錯誤的判罰如下:4.5.4.1該隊被判失去一分,由對方發(fā)球。4.5.4.2隊員恢復到正確位置。第二十二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6輪轉4.6.1輪轉次序、發(fā)球次序以及隊員位置的確定均以位置表為依據(jù)。4.6.2某隊得一分,同時得發(fā)球權后,所有隊員必須按順時針方向輪轉一個位置,有2號位隊員輪轉至1號位發(fā)球。4.6.3如某隊因對方被判罰而得1分,本方所得該分后也必須輪轉一個位置,原該分該輪的發(fā)球隊員不再發(fā)球,輪轉由下一輪發(fā)球隊員發(fā)球。第二十三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隊員場上位置
1234512345第二十四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7輪轉錯誤4.7.1沒有按照輪轉次序進行發(fā)球為輪轉錯誤,應進行如下判罰:4.7.1.1該隊失1分,由對方發(fā)球;4.7.1.2隊員的錯誤輪轉次序必須糾正。4.7.2記錄員應準確地確定其錯誤何時發(fā)生,從而取消該隊自錯誤發(fā)生后的所有得分。對方得分仍然有效。如果不能確定錯誤發(fā)生的時間,則僅判失一分,由對方發(fā)球。第二十五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第四章比賽行為
一、比賽的狀態(tài)1.比賽開始第一裁判員鳴哨允許發(fā)球,發(fā)球隊員擊球為比賽開始。2.比賽的中斷裁判員鳴哨則比賽中斷,但如果裁判員是由于比賽中出現(xiàn)犯規(guī)而鳴哨的,則比賽的中斷實際上是由犯規(guī)的一剎那開始的。3.界內球球觸及比賽場區(qū)的地面包括界線為界內球。第二十六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界外球下列情況為界外球:4.4.1球接觸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線以外;4.4.2球觸及場外物體、天花板或非場上的成員等;4.4.3球觸及標志桿、以及標志桿以外的球網、網繩或網柱;4.4.4球的整體從網下穿過;4.4.5球的整體或部分從過網區(qū)以外過網進入對方場區(qū)。4.4.6球的整體越過中線的延長線第二十七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5.比賽中的擊球比賽中隊員與球的任何觸及都視為擊球,隊員必須在本方場區(qū)和無障礙區(qū)空間擊球(規(guī)則15.1.3除外)。5.1球隊的擊球每隊最多擊球三次(規(guī)則15.3.1除外),無論是主動擊球或被動觸及,均作為該隊的一次擊球。5.1.1連續(xù)擊球一名隊員不得連續(xù)擊球兩次(規(guī)則10.2.3、15.2、15.3.1除外)。5.1.2同時觸球兩名或三名隊員可以同時觸球。第二十八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5.1.2.1同隊的兩名(或三名)隊員同時觸到球時,被記為兩次(或三次)擊球(攔網除外)。如果只有其中一名隊員觸球,則只記一次。隊員之間的碰撞不算犯規(guī)。5.1.2.2兩名不同隊的隊員在網上同時觸球,比賽繼續(xù)進行,獲球一方可再次擊球三次。如果該球落在某方場區(qū)之外,判對方擊球出界。5.1.3借助擊球隊員不得在比賽場區(qū)以內借助同伴或任何物體支持進行擊球。第二十九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5.2擊球的性質5.2.1球可以觸及身體的任何部分。5.2.2球必須被擊出,不可接住或拋出。5.2.3擊球時(包括第一、二、三次擊球),允許身體不同部位在一個動作中連續(xù)觸球。5.3擊球時的犯規(guī)5.3.1“四次擊球”:一個隊連續(xù)觸球四次。5.3.2“借助擊球”:隊員在比賽場地以內借助同伴或任何物體的支持進行擊球。5.3.3“持球”:沒有將球擊出,造成接住或拋出。5.3.4“連擊”:一名隊員連續(xù)擊球兩次或球連續(xù)觸及其身體的不同部位(規(guī)則10.2.3除外)。第三十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6
球網附近的球6.1
球通過球網
球的整體必須通過球網上空的過網區(qū)進入對方場區(qū)。過網區(qū)是球網垂直面,其范圍:上至天花板;下至球網上沿;兩側至標志桿及其延長線。
6.2
球觸球網
球通過球網時球可以觸網。6.3
球入球網球入網后,在該隊的三次擊球內,可以再次擊球。第三十一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7.球網附近的隊員7.1進入對方空間在不妨礙對方比賽的情況下,允許隊員在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7.2穿越中線進入對方場區(qū)7.2.1隊員的一只(兩只)腳部分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qū)的同時,其余部分接觸中線或置于中線上空是允許的,不判為犯規(guī)7.2.2隊員除腳以外,身體任何部位觸及對方場區(qū)為犯規(guī)。7.2.3比賽中斷后隊員可以進入對方場區(qū)。7.2.4在不干擾對方比賽的情況下,隊員可以穿越進入對方的無障礙區(qū),但不得擊球。7.3觸網7.3.1隊員觸網即犯規(guī),比賽過程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觸網。7.3.2隊員擊球后可以觸及網柱、全網長以外的網繩或其他任何物體,但不得干擾比賽。7.3.3由于球被擊入球網而造成球網觸及隊員,不算犯規(guī)第三十二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7.4隊員在球網附近的犯規(guī)7.4.1對方進攻性擊球前或擊球時在對方空間觸球或觸及對方隊員。7.4.2從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并妨礙對方比賽。7.4.3整個腳越過中線踏及對方場區(qū)。7.4.4除腳以外的身體任何部分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qū)第三十三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8.發(fā)球后排右(1號位)隊員在發(fā)球區(qū)內將球擊出而進入比賽的行動,稱為發(fā)球8.1首先發(fā)球8.1.1第一局和決勝局由抽簽選定發(fā)球權的隊首先發(fā)球。8.1.2第二局由前一局未首先發(fā)球的隊發(fā)球。8.2發(fā)球次序8.2.1隊員發(fā)球的次序按位置表上的順序進行。8.2.2一局中首先發(fā)球之后,隊員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發(fā)球:
當勝一球時,必須輪轉發(fā)球。由前排右(2號位)隊員輪換至1號位發(fā)球;第三十四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8.3發(fā)球的允許第一裁判員在發(fā)球隊員已握球在手并且雙方隊員已做好比賽準備時,則鳴哨允許發(fā)球。8.4發(fā)球的執(zhí)行8.4.1球被拋起或持球手撤離后,必須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將球擊出。8.4.2發(fā)球時球在手中移動或拍球是允許的。8.4.3發(fā)球隊員在發(fā)球擊球時,不得踏及端線和發(fā)球區(qū)以外地面。8.4.4跳發(fā)球起跳時,腳不得踏及或超越跳發(fā)球限制線。起跳空中擊球后,腳可以落在任何位置。8.4.5發(fā)球隊員必須在第一裁判員鳴哨后8秒鐘內將球擊出。8.4.6發(fā)球隊員將球拋起,未觸及發(fā)球隊員而落地,允許再次發(fā)球,時間連續(xù)計算在8秒鐘內。8.4.7發(fā)球隊員在裁判員允許發(fā)球鳴哨的同時或之前發(fā)球,則重新發(fā)球第三十五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8.5發(fā)球掩護犯規(guī)8.5.1發(fā)球隊的隊員個人或集體不得利用掩護阻擋對方觀察發(fā)球隊員和球的飛行路線。8.5.2在發(fā)球時,發(fā)球隊隊員個人或集體揮臂、跳躍或左右移動,或集體密集站立遮擋球的飛行路線,則構成掩護犯規(guī)。8.6發(fā)球時的犯規(guī)8.6.1發(fā)球犯規(guī)下列犯規(guī)應判發(fā)球犯規(guī)進行換發(fā)球,即使對方位置錯誤。發(fā)球隊:8.6.1.1發(fā)球次序錯誤;8.6.1.2沒有遵守“發(fā)球的執(zhí)行”的規(guī)定(規(guī)則13.4)。第三十六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8.6.2發(fā)球擊球后的犯規(guī)球被發(fā)出后,出現(xiàn)以下情況仍被判為發(fā)球犯規(guī)(規(guī)則13.7.2除外):8.6.2.1球觸及發(fā)球隊隊員或球的整體沒有從過網區(qū)通過球網的垂直面;8.6.2.2界外球;8.6.2.3球越過發(fā)球掩護的個人或集體。8.7發(fā)球犯規(guī)與位置錯誤8.7.1如果發(fā)球犯規(guī)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fā)生(規(guī)則13.6.1),判發(fā)球犯規(guī)。8.7.2如果發(fā)球后犯規(guī)(例如發(fā)球界外、發(fā)球掩護等),與對方位置錯誤同時發(fā)生,判位置錯誤犯規(guī)。第三十七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9.進攻性擊球9.1進攻性擊球的定義9.1.1除發(fā)球和攔網外,所有直接擊向對方的球都是進攻性擊球。9.1.2在進攻性擊球時,吊球是允許的,但擊球必須清晰并不得接住或拋出9.1.3球的整體通過球網垂直面(包括觸及球網后再進入對方空間)或觸及對方隊員,則認為完成進攻性擊球。9.2進攻性擊球的限制9.2.1進攻線后(后場區(qū)),隊員可以對任何高度的球完成進攻性擊球,但:9.2.1.1擊球起跳時腳不得踏及或越過進攻線(規(guī)則9.2.1.2除外);第三十八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9.2.1.2隊員可以在進攻線前(前場區(qū))完成進攻性擊球,但球的飛行軌跡必須高于擊球點,有明顯向上的弧度過網進入對方場區(qū);9.2.1.3擊球后腳可以落在前場區(qū);9.2.1.4接發(fā)球隊隊員不能對在本場區(qū)內高于球網上沿的對方發(fā)球完成進攻性擊球。9.3進攻性的擊球犯規(guī)9.3.1在對方空間擊球。9.3.2擊球出界。9.3.3在前場區(qū),完成進攻性擊球,球的飛行軌跡沒有高于擊球點,球過網時沒有明顯向上的弧度(包括水平飛向過網)。9.3.4對處于本場區(qū)內高于球網上沿的對方發(fā)球完成進攻性擊球。第三十九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0.攔網10.1攔網的定義攔網是隊員靠近球網,在高于球網處阻擋對方來球的行動。與觸球點是否高于球網無關;只有前排隊員可以完成攔網。10.1.1攔網的試圖沒有觸及球的攔網行動為攔網試圖。10.1.2完成攔網觸及球的攔網行動被認為完成攔網。10.1.3進入對方空間攔網允許攔網隊員的手過網攔網,但不得干擾對方擊球。過網攔網的觸球必須在對方進攻性擊球之后;在對方進攻性擊球同時或之前攔網觸球均為犯規(guī)。第四十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0.1.4當球飛向過網而尚未過網,有同隊隊員準備擊該球時,不能過網完成攔網。10.1.5集體攔網兩名或三名隊員彼此靠近進行攔網為集體攔網。其中一人觸球則完成攔網。10.2攔網觸球在一個動作中,球可以迅速而連續(xù)觸及一名或更多的攔網隊員。10.3攔網與球隊的擊球10.3.1攔網的觸球不算作球隊三次擊球中的一次擊球。10.3.2攔網后可以由任何一名隊員進行第一次擊球,包括攔網時已經觸球的隊員。第四十一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0.4攔網的犯規(guī)10.4.1后排隊員完成攔網或參加完成攔網的集體。10.4.2攔對方的發(fā)球。10.4.3攔網出界。10.4.4從標志桿以外伸入對方空間攔網。40.4.5攔網隊員過網攔網,在對方進攻性擊球同時或之前觸球10.4.6當球飛向過網而尚未過網,有同隊隊員準備擊該球時完成攔網第四十二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第五章比賽間斷與延誤比賽1.正常的比賽間斷正常的比賽間斷有“暫?!焙汀皳Q人”。1.1正常間斷的次數(shù)每局比賽中,每隊最多請求兩次暫停和4人次(四人制)或5人次(五人制)換人,所換隊員不受位置限制。1.2請求間斷1.2.1在比賽死球時,裁判員鳴哨發(fā)球前,教練員或隊長用正式手勢,請求換人或暫停。1.2.2一局開始前允許請求換人,應計入換人次數(shù)第四十三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3比賽間斷的連續(xù)1.3.1一次或兩次暫停與雙方的各一次換人相連續(xù),中間無須經過比賽過程。1.3.2同一隊未經過比賽過程不得連續(xù)提出換人請求。但在同一次換人請求中可以替換1人或多人。1.4暫停1.4.1每次暫停時間為30秒。1.4.2暫停時,比賽隊員必須離開比賽場區(qū)到球隊席附近的無障礙區(qū)。1.5換人1.5.1換人必須在換人區(qū)內進行。1.5.2換人由教練員或隊長請求,換人時,場外隊員要做好上場的準備1.5.3如果要替換二名或二名以上的隊員,要用手勢表明請求替換人次第四十四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6特殊換人某一隊員受傷或生病不能繼續(xù)比賽時,必須進行合法的換人。如果不能進行合法的換人時,可采用超出規(guī)則16.5限制的“特殊換人”。特殊換人時,場外的任何隊員,都可以替換受傷隊員,但受傷隊員不可在本場比賽中再次上場比賽。在任何情況下特殊換人都不作為換人的次數(shù)計算。1.7不符合規(guī)定的請求1.7.1下列情況為不符合規(guī)定的請求:1.7.1.1在比賽進行中或裁判員鳴哨發(fā)球的同時或之后提出求;1.7.1.2無請求權的成員提出請求;1.7.1.3同一隊未經過比賽過程再次請求換人;1.7.1.4超過所規(guī)定正常間斷次數(shù)的請求。1.7.2在比賽中第一次沒有影響和延誤比賽的不符合規(guī)定的請求應予拒絕而不進行判罰。1.7.3同一場比賽中再次提出不符合規(guī)定的請求應判延誤比賽。第四十五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延誤比賽2.1延誤比賽的類型一個隊拖延比賽繼續(xù)進行的不正當行動為延誤比賽。包括以下行為:2.1.1換人延誤時間;2.1.2在裁判員鳴哨恢復比賽后,拖延暫停時間;2.1.3請求不合法的替換;2.1.4再次提出不合法的請求;2.1.5球隊成員拖延比賽的繼續(xù)進行。第四十六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2對延誤比賽的判罰2.2.1“延誤警告”和“延誤判罰”是對全隊的延誤比賽的判罰。2.2.1.1延誤比賽的判罰對全場比賽有效。2.2.1.2所有延誤比賽的判罰都記錄在記分表上。2.2.2在一場比賽中,對一個隊的成員的第一次延誤比賽,給予“延誤警告”。2.2.3在一場比賽中,同一隊的任何成員造成任何類型的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延誤比賽,都給與“延誤判罰”,對方得1分,并由對方發(fā)球。2.2.4局前和局間的延誤比賽判罰記在下一局中。第四十七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例外的比賽間斷3.1受傷3.1.1比賽中出現(xiàn)嚴重傷害事故,裁判員應立即中斷比賽,允許醫(yī)務人員進入場地。該球重新比賽。3.1.2如受傷隊員不能進行合法替換和特殊替換,則給予受傷隊員5分鐘的恢復時間。一場比賽中同一隊員只能給予一次恢復的時間。5分鐘后仍不能進行比賽,該隊被宣布陣容不完整(規(guī)則7.4.3)。3.2外因造成的比賽間斷比賽中出現(xiàn)任何外界干擾,都應停止比賽,該球重新進行。第四十八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3被拖延的間斷3.3.1任何意外的情況阻礙比賽進行時,第一裁判員、比賽組織者和主管委員會成員共同研究決定,采取措施使比賽恢復正常。3.3.2一次或數(shù)次間斷時間累計不超過2小時:3.3.2.1如果比賽仍在原場地進行,間斷的一局應保持原比分、原隊員和原場上位置,已結束的各局保留比分。3.3.2.2如比賽改在另外場地進行,則間斷的一局應取消,但保持該局開始的陣容和位置,重新比賽,已結束的各局比分保留。3.3.3一次或數(shù)次間斷時間累計超過2小時,則全場比賽重新開始。第四十九頁,共五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9局間休息與交換場區(qū)19.1局間的休息第一局結束后休息2分鐘,決勝局前休息3分鐘。19.2交換場區(qū)19.2.1第一局結束后,比賽隊交換場區(qū)。19.2.2決勝局中某隊獲得8分時,兩隊交換場區(qū),不休息,隊員在原來的位置繼續(xù)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小自考行政管理考試要點解析及答案
- 2024年八年級物理下冊 9.3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滬版
- Revision Module B (1)-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市場細分與定位小自考試題及答案
- 數(shù)據(jù)可視化技術考察試題及答案
- 漢語言文學的經典句式與試題及答案
- 針對性的漢語言文學復習試題及答案
- 沛縣二模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贛美版二年級美術上冊《第14課 瓶瓶罐罐穿新衣》教學設計
- 活動營銷面試試題及答案
- 第三單元第1課 標志設計 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術七年級上冊
- 法律咨詢制度
- 中班音樂《月亮婆婆喜歡我》課件
- 賽力斯招聘在線測評題
- 網絡輿情風險評估與預警
- 學做麥糊燒課件
- 內蒙古師范大學定向協(xié)議書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飲料標準
- 13.福建-現(xiàn)場說課教學設計-金屬的性質-黃毓
- 關于鎮(zhèn)三資工作的調研報告
- 南航社會招聘筆試題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