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應用解剖生理_第1頁
耳鼻咽喉應用解剖生理_第2頁
耳鼻咽喉應用解剖生理_第3頁
耳鼻咽喉應用解剖生理_第4頁
耳鼻咽喉應用解剖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耳鼻咽喉應用解剖生理第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節(jié)

鼻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鼻的應用解剖鼻為呼吸道的門戶,也是嗅覺、共鳴器官。

由三部分構成:

外鼻

鼻腔

鼻竇第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外鼻三棱錐體,突出面部各部名稱P177圖16-1第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外鼻軟骨支架主要由鼻外側軟骨和大翼軟骨組成,骨支架則由鼻骨、額骨鼻部和上頜骨額突組成。第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外鼻鼻的皮膚特點:骨部皮膚薄而松,軟骨部皮膚厚且緊鼻尖、鼻翼和鼻前庭腺體豐富,易發(fā)生座瘡和癤腫等。

第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血管

動脈主要來自面動脈靜脈經(jīng)內(nèi)眥靜脈和面靜脈匯入頸內(nèi)靜脈。

內(nèi)眥靜脈經(jīng)眼上、下靜脈與顱內(nèi)海棉竇相通。

第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外鼻靜脈回流特點靜脈無瓣膜雙向流動擠壓鼻、上唇部癤腫

(危險三角區(qū))

細菌栓子

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外鼻靜脈與眼靜脈及海綿竇的關系

第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神經(jīng)運動神經(jīng)為面神經(jīng),

感覺神經(jīng)主要是三叉神經(jīng)淋巴回流頜下淋巴結、腮腺淋巴結第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鼻腔為一狹長的腔隙,被鼻中隔分成左右兩腔前部由皮膚覆蓋稱鼻前庭后部由粘膜覆蓋稱固有鼻腔第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鼻前庭:起于前鼻孔,止于鼻閥特征皮下富含皮脂腺、汗腺,并長有鼻毛外傷后易感染成癤。皮膚與骨膜直接相連,一旦發(fā)生癤腫,疼痛劇烈。2、固有鼻腔:

通稱鼻腔。起于鼻閥,止于后鼻孔,有頂、底、內(nèi)、外四壁第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頂壁

鼻骨、額骨、篩骨的篩板及蝶骨構成篩板薄而脆有篩孔→前顱窩內(nèi)壁

為鼻中隔。前下方利特爾區(qū),

是鼻出血最好發(fā)部位.底壁

即硬腭,與口腔相隔.

固有鼻腔第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外壁

三個骨質鼻甲(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間隙稱上、、中、下鼻道中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腔隙稱嗅裂

外側近下鼻甲附者處骨壁最薄,是上頜竇穿刺的最佳進針部位。

下鼻道后端粘膜下有鼻-鼻咽靜脈叢,是

老年人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

第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第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鼻竇

鼻竇(accessorynasalsinuses)是鼻腔周圍顱骨內(nèi)含氣空腔。左右成對,共四對按其所在顱骨命名:*額竇*篩竇*上頜竇*蝶竇第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鼻竇開口部位

前組鼻竇包括額竇前組篩竇開口于中鼻道

上頜竇

后組鼻竇包括

后組篩竇——開口于上鼻道

蝶竇——開口在蝶篩隱窩

第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上頜竇(maxillarysinus)

位于上頜骨內(nèi),為最大的鼻竇有五壁

前壁

尖牙窩最??;后壁較厚,緊鄰翼腭窩和顳下窩,上頜竇癌破壞此壁時可致張口困難;第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內(nèi)壁即鼻腔外側壁,上頜竇開口于中鼻道,因竇口位置較高,不易引流,易感染成上頜竇炎。

上壁為眶底內(nèi)側部,故眼眶疾病與上頜竇疾病可相互影響。底壁為牙槽突,低于鼻腔底部,與磨牙關系密切,常因牙根感染引起齒源性上頜竇炎。第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篩竇(ethmoidsinus)(篩迷路)

位于篩骨內(nèi),發(fā)育較早氣房呈蜂窩狀。其解剖關系最復雜自身變異最多與眥鄰器官聯(lián)系最密切

第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額竇(frontalsinus)

位于額骨內(nèi)、外板之間

前壁為外板,較堅厚含骨髓,故炎癥和外傷可引起骨髓炎

后壁為前顱窩前壁,額竇有感染使可侵犯顱內(nèi)。底壁為眼眶頂壁和前組篩竇頂壁,此壁最薄,急性炎癥時壓痛明顯。額竇開口于中鼻道的前部。第二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蝶竇(sphenoidsinus)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體內(nèi),由蝶竇中隔將其分為左右兩腔,其開口于蝶篩隱窩。因在各竇之后上,單獨開口,發(fā)病機會相對較少。第二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鼻腔的生理呼吸功能調(diào)溫、濕潤、清潔作用嗅覺共鳴反射的功能鼻噴嚏反射第二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鼻竇的生理呼吸功能共鳴輔助作用減輕頭顱重量第二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節(jié)

咽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二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咽的分部:咽自上而下可分為鼻咽、口咽和喉咽鼻咽(nasopharynx)口咽(oropharynx)喉咽(laryngopharynx)第二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咽的分段解剖第二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鼻咽第二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口咽第二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咽第二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咽壁的分層咽壁由內(nèi)向外分為4層黏膜層纖維層肌肉層外膜層第三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咽的黏膜間隙咽后間隙(retropharyngealspace)咽旁間隙(parapharyngealspace)第三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咽的淋巴組織咽淋巴環(huán),又叫Waldeyer淋巴環(huán)外環(huán)淋巴第三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咽的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吞咽功能防御保護功能言語形成功能調(diào)節(jié)中耳氣壓功能扁桃體的免疫功能第三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節(jié)

喉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三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的應用解剖

喉是呼吸道的門戶,位于頸前正中,上通喉咽,下接氣管,在成人相當于第3~6頸椎平面之間。喉由軟骨、肌肉、韌帶、纖維組織和粘膜等構成的一個錐形管腔狀器官。第三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的應用解剖喉的軟骨喉肌喉腔喉的淋巴喉的神經(jīng)第三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軟骨第三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肌

環(huán)杓后肌--使聲門張開

環(huán)杓側肌和杓肌--聲門關閉

環(huán)甲肌和甲杓肌--聲帶緊張和松馳甲狀會厭肌和杓會厭肌--會厭活動的肌群

第三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腔:以聲帶為界分為聲門上區(qū)、聲門區(qū)、聲門下區(qū)第三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的血液來源有二喉的淋巴通常喉的淋巴引流按區(qū)分開,

左右不交叉,且上下分開。喉的神經(jīng)喉上神經(jīng)和喉返神經(jīng)第四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喉的生理

呼吸功能發(fā)聲功能保護功能屏氣作用

第四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節(jié)

耳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四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耳由外向內(nèi)分為外耳、中耳和內(nèi)耳3部分第四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由皮膚,軟骨膜和軟骨支架組成。外耳道S形,長2.5-3.5cm外1/3為軟骨部內(nèi)2/3為骨部耳廓外耳道第四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耳廓第四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軟骨段--外1/3骨性段--內(nèi)2/3外耳道第四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中耳由鼓室、鼓竇、乳突和咽鼓管構成第四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上鼓室鼓膜緊張部上緣平面以上中鼓室上下鼓室之間下鼓室鼓膜緊張部下緣平面以下鼓室第四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鼓室(tympaniccavity)為含氣空腔,分外、內(nèi)、前、后、頂、底六壁

第四十九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鼓竇(tympanicantrum)為鼓室后上方的含氣腔,向前經(jīng)鼓竇入口與上鼓室相通,向后下連通乳突氣房乳突(mastoidprocess)根據(jù)氣房發(fā)育的程度,分為氣化型(pneumatictype)、板障型(diploetictype),硬化型(sclerotictype),混合型(mixedtype)。

第五十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鼓竇乳突鼓竇與乳突第五十一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咽鼓管咽鼓管是溝通鼓室和鼻咽的管道外1/3為骨部,內(nèi)2/3為軟骨部咽鼓管內(nèi)覆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纖毛運動方向朝向鼻咽部第五十二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兒童與成人咽鼓管的比較短、平、寬第五十三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內(nèi)耳又稱迷路(labyrinth),分為骨迷路和膜迷路,兩者形狀相似,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內(nèi)。骨迷路為致密的骨性結構,包括耳蝸、骨半規(guī)管和前庭

膜迷路借助纖維束固定在骨迷路內(nèi)。

分為橢圓囊、球囊、膜半規(guī)管和膜蝸管第五十四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內(nèi)耳-骨迷路包括耳蝸,前庭和骨半規(guī)管

第五十五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內(nèi)耳-膜迷路由橢圓囊,球囊,膜蝸管及膜半規(guī)管組成第五十六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耳的生理聽覺功能1.空氣傳導2.骨傳導平衡功能前庭視覺本體感覺第五十七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節(jié)

氣管、支氣管和食管

應用解剖及生理

第五十八頁,共六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氣管及支氣管的應用解剖

氣管分為左、右支氣管。成人男性氣管平均長度約12cm,女性約10cm。

右主支氣管較粗而短,約2.5cm,異物易落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