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工程淺基礎設計第1頁/共176頁25.1概述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優(yōu)先選用)
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5.1.1淺基礎設計內容與步驟5.1.2淺基礎設計方法第2頁/共176頁3強度問題變形問題地基中的應力狀態(tài)上部結構荷載(自重應力附加應力)地基基礎示意圖第3頁/共176頁45.1.1地基基礎設計的基本內容與步驟地基基礎設計地基計算
基礎設計
控制地基的變形: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地基的穩(wěn)定性驗算:斜坡,高聳結構基礎結構的強度剛度耐久性防止地基強度破壞: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基礎選型基礎埋深和形狀尺寸第4頁/共176頁5設計步驟建筑物的型式與功能上部結構荷載資料場地勘察與室內試驗資料場地施工技術條件基礎型式方案比較擬定基礎型式及平面布置確定基礎埋深必要時的驗算(軟弱下臥層強度、變形穩(wěn)定、抗滑驗算等)確定地基承載力確定基底平面尺寸計算地基承受荷載基礎結構設計(基礎剖面尺寸、配筋)編制施工說明、繪施工圖計算地基凈反力不滿足第5頁/共176頁6基底壓力附加應力地基沉降變形基底反力基礎結構荷載上部結構的自重及各種荷載都是通過基礎傳到地基中的。上部結構基礎地基建筑物設計5.1.2淺基礎設計方法
常規(guī)設計法——將地基、基礎、上部結構三者分離,分別對三者進行計算。優(yōu)缺點:計算簡單(不考慮三者共同作用);滿足靜力平衡條件;忽略三者受荷后變形的連續(xù)性;不經濟、不合理。適用條件:沉降較小或較均勻;基礎剛度大。合理的設計方法:考慮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的相互作用(分析難度較大)。第6頁/共176頁7
淺基礎剛性基礎(無筋擴展基礎)柔性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1.磚基礎2.毛石基礎3.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礎4.灰土基礎5.三合土基礎1.鋼筋砼柱下獨立基礎(臺階形、錐形、杯口形、聯(lián)合)2.鋼筋砼條形基礎(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十字交叉條形基礎、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3.筏板基礎4.箱形基礎5.殼體基礎5.2淺基礎的類型擴展基礎
一、按使用材料分類第7頁/共176頁81.無筋擴展基礎(剛性基礎)
系指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墻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也可由兩種材料疊合組成,例如,上層用磚砌體,下層用混凝土)。適用于多層民用建筑和輕型廠房。
二、按基礎結構和受力特點分類(規(guī)范分類法)第8頁/共176頁91)磚基礎1、剖面:階梯形,俗稱大放腳,每一級臺階的挑出長度為1/4磚長。(磚的模數是6)2、材料要求:不宜使用灰砂磚、輕質磚,磚不低于Mu10.砂漿不低于M5。3、砌法:有兩種:其一是兩皮一收法。即每砌兩皮磚,收進1/4磚長(60mm),如此反復。其二是二一間隔法。即砌兩皮收進1/4磚長再砌一皮,如此反復。4、墊層:一般先做100mm厚的墊層。每邊伸出磚基底50mm。第9頁/共176頁10磚基礎剖面圖第10頁/共176頁112)毛石基礎1、毛石系指未經加工鑿平的石料。2、剖面:階梯形,臺階挑出寬度≤200mm、每級臺階高≥400mm。3、材料要求:毛石不得采用易風化的軟巖砂漿不低于M5.
第11頁/共176頁12毛石基礎第12頁/共176頁133)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礎:1、剖面:階梯形與角錐形兩種,一般為臺階形,階梯高度≥300mm。2、材料:混凝土采用≥C15,毛石不得采用易風化軟巖。摻入量不應大于基礎體積的30%。尺寸不得大于300mm,使用前應沖洗干凈。第13頁/共176頁14素混凝土基礎第14頁/共176頁154)灰土基礎
1、剖面:矩形。
2、材料:石灰:以塊狀生石灰經消化1~2天后過5~10mm篩子篩后使用。土:以粉質粘土為宜,可使用黏土。干燥錘平后過10~20mm篩子篩后使用。兩種材料按體積比3:7或2:8并加入適量的水拌和均勻。
3、施工:分步夯實。在基坑內每層虛鋪22~25Cm,夯至15Cm為一步,視基礎高度做幾步。
4、夯實后最小干密度應滿足:粉土:15.5KN/m3,粉質粘土:15.0KN/m3,粘土14.5KN/m3
5、灰土基礎早期強度低,但強度隨時間不斷增大。適用于水位較低的五層及五層以下的民用混合建筑及樣承重輕型工業(yè)廠房。第15頁/共176頁16灰土基礎第16頁/共176頁175)三合土基礎1、剖面:矩形2、材料:石灰與土同灰土基礎要求。粗骨料:礦渣最好,碎磚次之,碎石與河卵石因不易夯打擊實而最差。三種材料按體積比1:2:4或1:3:6并加入適宜的水拌和均勻。3、施工:同灰土基礎:但每次虛鋪厚度為220mm。4、適用四層及四層以下的民用建筑。第17頁/共176頁18三合土基礎第18頁/共176頁196)剛性基礎的特點與剛性角要求:(1)都具有較好的抗壓性能。(2)抗拉、抗剪強度不高。要保證抗拉,抗剪要求,是通過對基礎構造要求(剛性角要求)來實現(xiàn)的。即保證基礎臺階寬高比(剛性角的正切)要求,在這樣的限制下,基礎相對高度都比較大,幾乎不發(fā)生撓曲變形。所以無筋擴展基礎習慣上稱為剛性基礎。
第19頁/共176頁20第20頁/共176頁212、擴展基礎
指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和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1.剖面:臺階形和錐形。
2.材料:混凝土:≥C20,并按計算和構造配筋。
3.特點:抗彎、抗剪性能較好,基礎高度較小。
4.適用條件:寬基淺埋第21頁/共176頁(1)柱下鋼筋砼獨立基礎(a)階梯形基礎;(b)錐形基礎;(c)杯口基礎(a)、(b)適用于現(xiàn)澆柱基礎,(c)適用于預制柱基礎第22頁/共176頁23支模板2mx2m某工程柱下獨立基礎第23頁/共176頁24(2)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第24頁/共176頁25墻下鋼筋砼條基三維第25頁/共176頁263、聯(lián)合基礎矩形聯(lián)合基礎
梯形聯(lián)合基礎
連梁式聯(lián)合基礎特點:調整相鄰兩柱沉降差、防止兩柱相向傾斜適用條件:兩柱設立獨立基礎時,其中一柱受限;兩柱間距較小而基底面積不足或荷載偏心過大等。聯(lián)合形式第26頁/共176頁第27頁/共176頁284、柱下條形基礎(1)單向條形基礎:在同一軸線(或同一方向)上若干個單獨基礎聯(lián)合組成的長條形連續(xù)基礎。(2)十字交叉條形基礎:在柱網下縱橫兩個方向用條形基礎連接組合而成。特點:抗彎剛度大,具有調整不均勻沉降的能力。適用條件:地基較軟,分布不均;基底面積受相鄰建筑物或設備基礎的限制無法擴展時;柱荷載差異大,以致基底面積擴大使其彼此接近或相碰時。第28頁/共176頁29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第29頁/共176頁30第30頁/共176頁31某工程柱下條形基礎第31頁/共176頁325、筏板基礎
筏板俗稱滿堂紅基礎。當荷載很大且地基土較軟弱,采用十字交叉條形基礎也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筏板基礎。筏板基礎類似一塊倒置的樓蓋,基底面積大,可減小基底壓力,能更有效地增強基礎的整體剛度,有利于調節(jié)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較能適應上部結構荷載分布的變化。特別是對于有地下室的房屋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筏板基礎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基礎結構。當地基顯著軟硬不均時,要慎用。平板式梁板式第32頁/共176頁33柱下筏板基礎第33頁/共176頁34某工程現(xiàn)場筏板基礎鋼筋網第34頁/共176頁356、箱形基礎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底板、頂板和內外縱橫隔墻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體空間結構。特點:箱形基礎比筏板基礎具有更大的抗彎剛度,可視作絕對剛性基礎。箱形基礎埋深較深,基礎空腹,開挖卸除基底原有的自重應力,減小了作用于基礎底面的附加應力,降低了基礎的沉降,有補償效應。箱基的抗震性能較好。地下室用途受限制;工期長;造價高;施工技術復雜。柱下條形基礎、柱下交叉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又統(tǒng)稱為連續(xù)基礎。第35頁/共176頁36箱形基礎第36頁/共176頁7、特種基礎1)殼體基礎:由正圓錐形及其組織形式構成的殼體基礎,一般用于筒形的獨立構筑物(如煙囪、水塔、料倉、中小型高爐等)的基礎。第37頁/共176頁382)巖石錨桿基礎巖層錨桿基礎適用于直接建在基巖上的柱基,以及承受拉力或水平力較大的建筑物、構筑物基礎。第38頁/共176頁39常見淺基礎特點總結單獨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和箱形基礎基底面積越來越大、對上部結構荷載的擴散作用越來越強在相同的上部結構荷載作用下,基底壓力和基底附加壓力越來越小,剛度越來越大,可以適應更軟弱的地基,可以減小地基的沉降變形
在相同的地基條件下,可以承受更大的上部結構荷載作用
設計計算方法越來越復雜,一般情況下工程造價越來越高
第39頁/共176頁405.3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
5.3.1概述(概念、取值、選擇原則、基本要求)5.3.2影響因數第40頁/共176頁415.3.1概述一、概念:基礎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礎的底面至室外設計地面的距離。選擇了基礎埋置深度就選擇了地基持力層。
二、基礎埋深d的取值:
一般至室外標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區(qū),可自填土地面標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后完成時,應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對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或筏形基礎時,自室外標高算起;當采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地面標高算起。第41頁/共176頁425.3.1概述三、選擇原則:1)在滿足地基穩(wěn)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礎盡量淺埋
2)當上層土強度大于下層土時,宜采用上層為持力層。3)高層建筑應有足夠的埋深來保持其穩(wěn)定性。4)除巖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于0.5m。四、基本要求第42頁/共176頁435.3.2影響因數1、建筑結構條件與場地環(huán)境條件
1)考慮建筑物地下空間的使用功能要求(1)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建筑,其埋深必須結合地下部分設計標高選定。(2)地下管道應在基底以上,便于維修。(3)電梯緩沖坑:自地面向下至少1.4m。第43頁/共176頁442)考慮建筑物的高度和荷載大小的影響承載力變形高層建筑基礎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1/151/18~1/20樁箱或樁筏基礎(不計樁長)輸電塔基礎:要求較大的埋深,提供足夠的抗拔阻力
以上規(guī)定不包括巖石地基,巖石地基上的高層主要考慮抗滑要求第44頁/共176頁453)考慮相鄰建筑物的影響(1)新建筑物基礎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礎。(2)當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礎時,兩基礎間應保持一定凈距(見下圖),否則要求支護并且嚴格限制支護的水平位移。如采取分段施工、設置臨時加固支撐、打板樁、地下連續(xù)墻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第45頁/共176頁464)基礎埋深不同時(1)主樓與裙房:高度不同,分期施工設置后澆帶(2)臺階式相連:重要設備的基礎需加大埋深地下室與非地下室交界處的基礎山坡上的房屋L/H=1~2臺北國際金融中心第46頁/共176頁47只有低層房屋可用,否則處理盡量淺埋若h1太小就為IIh1<2m基底在好土h1=2m~4m高樓好土,低樓軟土h1>4m樁基或處理硬土軟土(很深)硬土軟土軟土硬土
III IIIIVh1h1基礎條件由其它條件確定時,盡可能淺埋2、工程地質條件1)根據荷載的大小和性質給基礎選擇可靠的持力層第47頁/共176頁482)置于邊坡上的基礎=3.5條形基礎=2.5矩形基礎第48頁/共176頁493、水文地質條件1)盡量考慮將基礎置于地下水位以上。2)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考慮:基坑排水、坑壁圍護、保護地基土不受擾動、出現(xiàn)涌土、流砂的可能性;地下室防滲;輕型結構物上浮托力;地下水浮托力、基礎底板的內力。3)承壓含水層的地基,控制基坑開挖深度,防止基坑突涌失穩(wěn)。向下的土壓力
向上的承壓水壓力
一般取0.7~0.9。
第49頁/共176頁504、地基凍融條件
季節(jié)性凍土:是冬季凍結、天暖解凍,每年凍融交替一次的土層,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分布廣泛。多年性凍土:指連續(xù)保持凍結狀態(tài)三年以上的土層,其性質較復雜,屬特殊土地基,另見專著。
1)凍土分類凍脹:凍脹力,地面隆起
融陷:強度降低,建筑物下陷建筑物開裂損壞不均勻沉降第50頁/共176頁51凍深毛細區(qū)地下水凍結區(qū)2)凍脹機理第51頁/共176頁52毛細水土顆粒結合水冰水變成冰的體脹自由水凍結溫度0oc,結合水凍結溫度-0.5~-30oc第52頁/共176頁53吸引毛細水自由水+外層(弱)結合水凍結,形成冰針,冰透鏡結合水膜變薄,離子濃度加大,吸力增加吸引地下水第53頁/共176頁54
粗粒土:無凍脹堅硬粘性土:凍脹微弱粉土:凍脹最嚴重3)影響凍脹的因素:土性(土的粒徑大小),含水量的多少,地下水位高低4)凍脹性劃分:《建筑地基規(guī)范》根據凍土層的平均凍脹率的大小,將地基土劃分為不凍脹、弱凍脹、凍脹、強凍脹和特強凍脹五類。注:凍脹區(qū)的基礎,應保證有足夠的埋深,使基底達到或基本達到凍脹影響深度以下,從而避免凍害。第54頁/共176頁555)凍脹土中基礎埋深的要求
dmin=zd–hmaxZd
設計凍深;Z0
標準凍深;
hmax允許殘留凍土最大厚度ZdZ0dmin室內地面hmax第55頁/共176頁566)在凍脹,強凍脹,特強凍脹地基上,應采用下列防凍害措施:1、對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礎,基礎側面應回填非凍脹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應小于10cm。對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礎,可采用樁基礎,自錨式基礎(凍土層下有擴大板或擴底短樁)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2、宜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建筑場地。對低洼場地,宜在建筑四周向外一倍凍深距離范圍內,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300-500mm。3、防止雨水、地表水、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浸入建筑地基,應設置排水設施。在山區(qū)應設截水溝或在建筑物下設置暗溝,以排走地表水和潛水流。第56頁/共176頁574、在強凍脹性和特強凍脹性的地基上,其基礎結構應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礎梁,并控制上部建筑的長高比,增強房屋的整體剛度。5、當獨立基礎聯(lián)系梁下或樁基礎承臺下有凍土時,應在梁或承臺下留有相當于該土層凍脹量的空隙,以防止因土的凍脹將梁或承臺拱裂。6、外門斗、室外臺階和散水坡等部位宜與主體結構斷開,散水坡分段不宜超過1.5m,坡度不宜小于3%,其下宜填入非凍脹性材料。7、對跨年度施工的建筑,入冬前應對地基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按采暖設計的建筑物,當冬季不能正常采暖,也應對地基采取保溫措施。第57頁/共176頁585.4淺基礎地基驗算5.4.1承載力驗算5.4.2變形驗算5.4.3穩(wěn)定性驗算第58頁/共176頁595.4.1承載力驗算一、持力層承載力驗算
fa應滿足以下要求:
1.在軸心荷載用用時:PK≤fa
2.在偏心荷載作用時:PK≤fa且Pkmax≤1.2fa
式中:P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底面處的平均壓力值;Pkmax-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壓力值;
第59頁/共176頁60式中:F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豎向力值GK——基礎自重及基礎上的土重A——基礎底面積M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作用在基礎頂面的力矩值;W——基礎底面抵抗矩;Pkmax(Pkmin)——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底面邊緣的最大(小)壓力值。PK
、Pkmax
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在軸心荷載作用時:在偏心荷載作用時第60頁/共176頁61軸心受壓基礎單向偏心受壓基礎第61頁/共176頁623.當偏心距e>b/6時,Pkmax應按下式計算:式中:
l——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礎底面邊長;
a——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的距離;
b——平行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礎底面邊長。第62頁/共176頁63偏心距e>b/6時基地壓力b——為力矩作用方向底面邊長第63頁/共176頁64例:某倉庫帶壁柱的墻基礎底面尺寸,如圖所示,作用于基底形心處的總豎向荷載FK+GK=420kN,總力矩MK=30kN,持力層土修正后的承載力特征值fa=120KPa,試驗算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某壁柱墻基礎第64頁/共176頁65第65頁/共176頁1、軟弱下臥層是指在基礎持力層以下,成層地基的受力范圍以內,承載力明顯低于持力層的高壓縮性土層。Fp-pc0dzpc0pcz軟土Es1Es2二、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第66頁/共176頁672、驗算要求
其埋深應取從地面到軟弱下臥層頂面的距離。
傳遞到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應力與土的自重應力之和不超過下臥層的承載力第67頁/共176頁68
3、附加應力按簡化的“壓力擴散角法”矩形基礎
條形基礎
注意:擴散角與Es1/Es2及z/b有關持力層太薄,不起作用第68頁/共176頁69地基壓力擴散角表中:Es1、Es2分別為上、下土層縮模量,當z/b<0.25時效Q=00,必要時,宜由試驗確定。z/b>0.50時Q值不變。
第69頁/共176頁704、軟弱下臥層強度不足應采取的措施1)增大基礎底面積;2)減小基礎埋深;3)對軟弱下臥層進行地基處理,用人工方法提高其承載力;4)變換地基持力層,或采用深基礎避開軟弱下臥層第70頁/共176頁71第71頁/共176頁72解:
①條形基礎
水下土的有效重度
軟弱下臥層頂面處土的自重應力值查表得
第72頁/共176頁73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應力值
軟弱下臥層頂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
第73頁/共176頁74不滿足要求??紤]增大基底面積。設條形基礎寬3.37m,由題意,加大基底面積后,持力層承載力也肯定滿足要求,不用再驗算。這時,基底壓力:
第74頁/共176頁75重新驗算軟弱下臥層承載力:
滿足要求。第75頁/共176頁76②方形基礎
查表得
滿足要求。第76頁/共176頁77如下圖中的柱下矩形基礎底面尺寸為5.4m×2.7m,試根據圖中各項參數驗算持力層和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第77頁/共176頁78解1)持力層承載力驗算先對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f
ak
進行修正。查表5-2,得,ηb=0,ηd=1.0,由公式,得:
基底處的總豎向力:Fk
+Gk
=1800+220+20×2.7×5.4×1.8=2545kN基底處的總力矩:M
k=950+180×1.2+220×0.62=1302kN?m基地平均壓力滿足要求第78頁/共176頁792)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
由Es1/Es2=7.5/2.5=3,z/b=2.5/2.7>0.50,(說明,本例中上部結構荷載有彎矩作用,下臥層驗算查表求擴散角時取基底短邊長l),查表得θ=23,tanθ=0.424。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力:第79頁/共176頁80第80頁/共176頁815.4.2變形驗算回顧第81頁/共176頁82一、地基最終變形量可按下列計算(規(guī)范推薦):5.4.2變形驗算式中:ψs
——沉降計算經驗系數;按下表查取:
——基礎底面至第i層土、第i-1層土底面范圍內平均附加應力系數zi、zi-1——基礎底面至第i層土、第i-1層土底面的距離注:傳至基礎上的荷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第82頁/共176頁832.54.07.015.020.0Po≥fak1.41.31.00.40.2Po≤0.75fak1.11.00.70.40.2基底附加壓力沉降計算經驗系數表中:為變形計算深度范圍內壓縮模量的當量值,采用下式計算第83頁/共176頁84基礎沉降計算示意圖zi-1地基沉降計算深度znzi△zzi-1534612b12345612aip0ai-1p0p0p0第n層第i層ziAiAi-1第84頁/共176頁85
上式中:Ai——第i層土附加應力系數沿土層厚度的積分值
圖中Zn為計算深度,應符合下式式中、分別為計算深度內,第i層土的變形值和在Zn處向上取厚度為的土層計算變形值,的取值按下表.b(m)b≤22<b≤44<b≤88<b
0.30.60.81.0(m)第85頁/共176頁86Zn的取值除滿足上式還應滿足:1.若按上式確定的Zn下部仍有軟弱土層時,應繼續(xù)計算;2.在Zn內存在基巖時,Zn可放至基巖表面;當存在較厚的堅硬粉性土層,其孔隙比小于0.5,壓縮模量大于50MPa,或存在較厚的密實砂卵石層,其壓縮模量大于80MPa時,Zn可放至該層土表面。3.在無相鄰荷載影響,基礎高寬度在1~30m范圍內,基礎中心的地基變形計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Zn=b(2.5-0.4lnb)式中:b——基礎寬度(m)
計算地基變形時,應考試相鄰荷載的影響,其值按應力疊加原理,采用角點法計算。第86頁/共176頁87當建筑物地下室基礎埋置較深時,需要考慮開挖基坑地基土的回彈,該部分回變形量可按下式計算:式中:Sc——地基回彈變形量;ψc——考慮回彈影響的沉降計算經驗系數,取1.0;Pc——基坑底面的上土的自重壓力(kpa),地下水位以下應扣除浮力;Eci——土的回彈模量。計算深度取至基坑底面以下5m,當基坑底面在地下水位以下時取10m第87頁/共176頁88二、變形驗算:
1、建筑物的地基變形計算值S不應大于地基變形允許值[△],即要求滿足下列條件:
S≤[△]2、地基變形允許值[△]按變形特征可分為沉降量,沉降差,傾斜和局部傾斜。
3、[△]由規(guī)范GB50007-2002中的“建筑物的地基變形允許值”表確定,對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應根據上部結構對地基變形的適應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確定。
第88頁/共176頁89(1)沉降量——指基礎某點的沉降值。
控制對象:對于單層排架結構,體型簡單的高層建筑基礎,高聳結構基礎的沉降量應注意驗算。第89頁/共176頁90(2)沉降差
——一般指相鄰柱基中點的沉降量之差。
控制對象:是不均勻沉降的一種,框架結構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破壞。第90頁/共176頁91(3)傾斜
——指基礎傾斜方向兩端點的沉降差與其距離的比值。
控制對象:高聳結構、長高比很小的高層建筑第91頁/共176頁92(4)局部傾斜——指砌體承重結構沿縱向6~10m內基礎兩點的沉降差與其距離的比值。
控制對象:一般砌體承重結構房屋的長高比不太大,易出現(xiàn)這種不均勻沉降。它是砌體承重結構的主要變形特征。
第92頁/共176頁93建筑物的地基變形允許值第93頁/共176頁94表注:(1)本表數值為建筑物地基實際最終變形允許值;(2)有括號者僅適用于中壓縮性土;(3)l為相鄰柱基的中心距離(mm);Hg為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4)傾斜指基礎傾斜方向兩端點的沉降差與其距離的比值;(5)局部傾斜指砌體承重結構沉縱向6~10m內基礎兩點的沉降差與其距離的比值。第94頁/共176頁95三、如果地基變形計算值S大于地基變形允許值[△],一般可以先考慮適當調整基礎底面尺寸(如增大基底面積或調整基底形心位置)或埋深,如仍未滿足要求,再考慮是否可從建筑、結構、施工諸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不均勻沉降對建筑物的損害,或改用其他地基基礎設計方案。四、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分別預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間和使用期間的地基變形值,以便預留建筑物有關部分之間的凈空,選擇施工方法和施工順序。一般多層建筑在施工期間完成的沉降量,可按下列數值予估;砂土:完成最終沉降量的80%以上;其它低壓縮性土:完成最終沉降量的50~80%以上;中壓縮性土:20~50%;高壓縮性土:5~20%五、對于重要的或體型復雜的、或對不均勻沉降有嚴格要求的建筑物,應作變形觀測。第95頁/共176頁96【例】某廠房柱下單獨方形基礎,已知基礎底面積尺寸為4m×4m,埋深d=1.0m,地基為粉質粘土,地下水位距天然地面3.4m。上部荷重傳至基礎頂面F=1440kN,土的天然重度=16.0kN/m3,飽和重度
sat=17.2kN/m3,有關計算資料如下圖。試分別用分層總和法和規(guī)范法計算基礎最終沉降(已知fk=94kPa)3.4md=1mb=4mF=1440kN501002003000.900.920.940.96eσ第96頁/共176頁97【解答】A.分層總和法計算1.計算分層厚度每層厚度hi<0.4b=1.6m,地下水位以上分兩層,各1.2m,地下水位以下按1.6m分層2.計算地基土的自重應力自重應力從天然地面起算,z的取值從基底面起算z(m)σc(kPa)01.22.44.05.67.21635.254.465.977.489.03.計算基底壓力4.計算基底附加壓力3.4md=1mF=1440kNb=4m自重應力曲線附加應力曲線第97頁/共176頁98z(m)σz(kPa)01.22.44.05.67.294.083.857.031.618.912.31635.254.465.977.489.0σc(kPa)h(mm)12001600160016001600σc(kPa)25.644.860.271.783.2σz(kPa)88.970.444.325.315.6σz+σc(kPa)114.5115.2104.597.098.8e10.9700.9600.9540.9480.944e20.9370.9360.9400.9420.940e1i-e2i1+e1i0.06180.01220.00720.00310.0021si(mm)20.214.611.55.03.4按分層總和法求得基礎最終沉降量為s=Σsi=54.7mmB.《規(guī)范》法計算1.σc
、σz分布及p0計算值見分層總和法計算過程2.確定沉降計算深度zn=b(2.5-0.4lnb)=7.8m3.確定各層Esi4.根據計算尺寸,查表得到平均附加應力系數第98頁/共176頁995.列表計算各層沉降量△siz(m)01.22.44.05.67.200.61.22.02.83.6152925771615381617429e20.9370.9360.9400.9420.94054.77.8l/bz/b3.9aaz(m)0.25000.24230.21490.17460.14330.12050.113600.29080.51580.69840.80250.867608861aizi-
ai-1zi-1(m)0.29080.22500.18260.10410.06510.0185Esi(kPa)7448△s(mm)20.714.711.24.83.30.9s(mm)55.6根據計算表所示△z=0.6m,△sn=0.9mm<0.025Σsi=55.6mm滿足規(guī)范要求6.沉降修正系數js
根據Es=6.0MPa,fk=p0,查表得到y(tǒng)s
=1.17.基礎最終沉降量
s=ys
s
=61.2mm第99頁/共176頁1005.4.3穩(wěn)定性驗算一.采用園弧滑動面法進行驗算。最危險滑動面上諸力對滑動中心所產生的抗滑力矩與滑動矩應符合下式要求:MR/MS≥1.2
式中:
MS——滑動力矩;
MR——抗滑動力矩。第100頁/共176頁101二.位于穩(wěn)定土坡坡頂上的建筑,當垂直于坡頂邊緣線的基礎底面邊長b小于或等于3m時,其基礎底面外邊緣線至坡頂水平線距離a應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2.5m。條形基礎:
矩形基礎:滿足上式條件的邊坡上建筑物,可不進行驗算;若不滿足,則進行土坡穩(wěn)定性驗算。第101頁/共176頁1025.5基礎底面尺寸的確定1、基本方法:按地基持力層的承載力確定基底尺寸,然后進行地基的變形和穩(wěn)定性驗算,如持力層下存在軟弱下臥層,還應進行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驗算。2、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相應的抗力應采用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第102頁/共176頁1035.5基礎底面尺寸的確定中心荷載作用下1、中心荷載作用下
pkfa柱下單獨基礎:(A=b×l):墻下條形基礎:取單位長度計算(l=1m)主要是確定基礎的寬度b。第103頁/共176頁104應注意1、對于矩形基礎,b與l的比值可按基礎上柱的尺寸比例確定。2、以上計算中,在b(l)未確定時,fa是以未修正值fak計算,在初步確定b(l)后再驗算。第104頁/共176頁1052.偏心荷載作用:采用逐次漸近試算法確定要求:pk≤fapkmax≤1.2fae≤l/6(或pkmin≥0)第105頁/共176頁106逐次漸近試算法步驟:(1)進行深度修正,初步確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2)根據荷載偏心情況,將按軸心荷載作用計算得到的基底面積增大10%~40%,即取(3)選取基底長邊l與短邊b的比值n(一般按基礎上柱的長寬比),于是有第106頁/共176頁107
(4)考慮是否應對地基承載力進行寬度修正。如需要,在承載力修正后,重復上述2、3兩個步驟,使所取寬度前后一致。(5)計算偏心距e和基底最大壓力pkmax,并驗算是否滿足要求。(6)若b、l取值不適當(太大或太小),可調整尺寸再行驗算,如此反復一二次,便可定出合適的尺寸。第107頁/共176頁1085.6擴展基礎設計5.6.1無筋擴展基礎5.6.2擴展基礎在確定基礎的類型、埋深、底面尺寸后,接下來應當確定的是基礎的使用材料、剖面尺寸,對于擴展基礎還應確定基礎的鋼筋配置以及基礎與上部柱的連接等構造內容。本節(jié)主要了解這些內容。第108頁/共176頁109擴展基礎破壞形式剪切沖切彎曲第109頁/共176頁1105.6.1無筋擴展基礎一、無筋擴展基礎基礎高度:按基礎臺階寬高比要求(剛性角)要求確定:
tanα---基礎臺階寬高比b2:H0,其允許值可按下表選用。d——柱中縱向鋼筋直徑第110頁/共176頁111無筋擴展基礎臺階寬高比的允許值
第111頁/共176頁112二、無筋擴展基礎基礎高度和構造要求:1.采用無筋擴展基礎的鋼筋混凝土柱,其柱腳高度h1不得小于b1(上圖),并不應小于300mm且不小于20d(d為柱中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大直徑).當柱縱向鋼筋在柱腳同伯豎向錨固長度不滿足錨固要求時,可沿水平方向彎折,彎折后的水平錨固長度不應小于10d也不大于20d。2.對于臺階式無筋擴展基礎其每級臺階的寬高比均按上表要求確定,每級臺階的寬、高最少值按下表要求:第112頁/共176頁113第113頁/共176頁114無筋擴展基礎的設計步驟1.根據確定的基礎埋深,進行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2.按持力層承載力確定基底尺寸。3.按臺階寬高比允許值初選基礎高度H0。4.確定每一級臺階的寬度bi,高度hi。注:為保證傳力路線流暢,節(jié)省材料,施工方便,每一級臺階都宜符合寬高比要求。5.滿足構造要求。如磚模、素混凝土墊層等。第114頁/共176頁1155.6.2擴展基礎類型: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和墻下條形基礎受力模型:倒置的懸臂梁。主要計算:彎曲、剪切、沖切問題。當擴展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時,尚應驗算柱下擴展基礎頂面的局部受壓承載力。一、設計荷載取值:1、確定基礎配筋和驗算材料強度,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組合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相應的基底反力為凈反力(不包括基礎自重和基礎臺階上回填土重所引起的反力)。2、驗算基礎裂縫寬度,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第115頁/共176頁116二、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的結構計算1.中心荷載:基底的凈反力一般取沿墻長度方向的基礎進行分析在基礎底板內產生彎矩M和剪力V。Ⅰ-Ⅰ截面為結構控制截面,此截面上的彎矩M和剪力V為結構的控制內力。基礎高度由混凝土受剪承載力確定第116頁/共176頁1172.偏心荷載計算基底凈反力的偏心距
基礎邊緣處的最大和最小凈反力為:
得出控制截面和相應的內力,進行基礎結構抗剪和抗彎計算第117頁/共176頁118三、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結構計算1、單獨基礎沖切破壞驗算——確定基礎高度45o要求:Fl≤0.7hpftamh0Fl=Al?pjAl為陰影面積am沖切梯形的中線計算要點:沖切力的作用面積第118頁/共176頁119沖切力作用面積Al的計算
a+2h0l
<基礎變階處柱與基礎交接處第119頁/共176頁120a+2h0>l1—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的斜截面;2—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線第120頁/共176頁121(4)受沖切承載力應按下列公式驗算:Fl≤0.7βhpftamh0am=(at+ab)/2Fl=pjAl式中:
βhp---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不大于800mm時,βhp取1.0。當h大于等于2000mm時,βhp取0.9,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
h0---基礎沖切破壞錐體的有效高度;
am---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指的是垂直于彎矩作用方向的一側,中心荷載時一般為短邊。)第121頁/共176頁122
at---沖切破壞錐最不利一側斜截面的上邊長,當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下圖a);當計算基礎變階處的受沖力承載力時,取上階寬(圖b);
ab---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在基礎底面積范圍內的下邊長,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內(圖a、b)
,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加兩倍基礎有效高度(圖a)
;當計算基礎變階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上階寬加兩倍該處的基礎有效高度(圖b)。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在L方向落在基礎底面以外,即a+2h0≥L時,(圖c),取ab=L;第122頁/共176頁123
pj---扣除基礎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對偏心受壓基礎可取基礎邊緣處最大地基單位面積凈反力;
Al---沖切驗算時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積(圖a,b中的陰影面積ABCDEF,或圖c中的陰影面積ABCD);Fl---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作用在Al上的地基土凈反力設計值。第123頁/共176頁124上圖中有兩種情況:Ⅰ、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內(圖a,b):此時,L≥at+2h0,則驗算柱與基礎交接處(或驗算基礎變階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ab=at+2h0(at在驗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的示意圖a中表示柱寬,在驗算基礎變階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的示意圖b中表示上階寬。)故:
am=(at+ab)/2=at+h0
沖切驗算時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積(圖a,b中的陰影面積ABCDEF)Al為(令柱寬為bt):Al=L×(b/2-bt/2-h(huán)0)-2×1/2×(L/2-at/2-h(huán)0)2=L×(b/2-bt/2-h(huán)0)-(L/2-at/2-h(huán)0)2第124頁/共176頁125Ⅱ.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外(圖c):此時,L<at+2h0,故:am=(at+ab)/2=(at+L)/2沖切驗算時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積(圖c中的陰影面積ABCD)Al為:Al=L×(b/2-bt/2-h(huán)0)對以上兩種情況pj的計算:中心荷載下:pj=F/Al偏心荷載下:pj=F/Al+M/W上式中:
F——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柱荷載;
M——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彎矩;
W——基礎抵抗矩。第125頁/共176頁1262、單獨基礎彎矩計算—基礎底板配筋b0(b-b0)/2b(b-b0)/2(-0)/20(-0)/2III四塊固定在柱邊的懸臂板第126頁/共176頁1275.6.2擴展基礎四、構造要求1.錐形基礎的邊緣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且不小于1/4基礎高度,基礎頂部應做成平臺,每邊從柱邊緣放出不小于50mm);階梯形基礎的每階高度,宜為300-500mm(基礎高度h≤350mm用一階,350mm<h≤900mm用二階,900mm<h用三階,階梯尺寸宜用整數,一般均用50的倍數。2.墊層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為C10;3.擴展基礎底板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不宜小于10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縱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小于8mm,間距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鋼筋的面積應不小于受力鋼筋面積的1/10。當有墊層時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不小于40mm,無墊層時不小于70mm.;第127頁/共176頁128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5.當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邊長和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的寬度大于或等于2.5m時,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或寬度的0.9倍,并宜交錯布置(圖a);(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受力鋼筋一般寬度方向放下面,長度方向放上面。)6.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處,底板橫向受力鋼筋僅沿一個主要受力方向通長布置,另一方向的橫向受力鋼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寬度1/4處(b),在拐角處底橫向受力筋應沿兩個方向布置(圖c)。(底板橫向受力鋼筋放下面,分布筋放下面)。第128頁/共176頁129擴展基礎底板受力鋼筋布置示意圖第129頁/共176頁130五、基礎與上部柱(墻)的連接要求1.鋼筋混凝土柱和剪力墻縱向受力鋼筋在基礎內的錨固長度la應根據鋼筋在基礎內的最小保護層厚度按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確定:
有抗震設防要求時,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E應按下式計算:
一,二級抗震等級
laE=1.15la三級抗震等級
laE=1.05la四級抗震等級laE=la式中:
la---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第130頁/共176頁1312.現(xiàn)澆柱的基礎,其插筋的數量,直徑以及鋼筋種類應與柱內縱向受力鋼筋相同,插筋的錨固長度應滿足上一條的要求,插筋與柱的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插筋的下端宜作為直鉤放在基礎底板鋼筋網上。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僅將四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鋼筋網上,其插筋錨固在基礎頂面下la或laE(有抗震設防要求時)處(見下圖)。
第131頁/共176頁132現(xiàn)澆柱的基礎中插鋼筋構造示意1)柱為軸心受壓或小偏心受壓,基礎高度大于等于1200mm;2)柱為大偏心受壓,基礎高度大于等于1400mm。第132頁/共176頁133(注意:在基礎插筋長度范圍內應設置箍筋,按上圖為三箍,至少應有兩箍。同時插筋與上部柱縱向鋼筋搭接時,搭接長度應滿足要求,搭接位置為:當基礎頂面離室內地面小于1.5米時,接頭設在基礎頂面處,當基礎頂面離室內地面小于1.5~3.0米時,接頭設在室內地面以下150mm處,當基礎頂面離室內地面大于3.0米時,接頭設在基礎頂面和室內地面以下150mm兩個平面處)第133頁/共176頁1343.預制鋼筋混凝土柱與杯口基礎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見下圖):(預制鋼筋混凝土柱與杯口基礎的連接有兩種,一是剛接,以比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先填底部,校正后再填四周。二是鉸接,以M10水泥砂漿抹平底部,插入立柱周邊灌以M5水泥砂漿,用瀝青麻刀填實。)預制鋼筋混凝土柱獨立基礎示意a2≥a1`第134頁/共176頁1351)柱的插入深度,可按下表選用,并應滿足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及吊裝時柱的穩(wěn)定性。柱的插入深度第135頁/共176頁1362)基礎的杯底厚度和杯壁厚度,可按下表選用?;A的杯底厚度和杯壁厚度第136頁/共176頁1373)當柱為軸心或小偏心受壓且t/h2≥0.65時,或大偏心受壓且t/h2≥0.75時,杯壁可不配筋;當柱為軸心或小偏心受壓且0.5≤t/h2<0.65時,杯壁可按下表構造配筋;其他情況下,應按計算配筋。杯壁構造配筋第137頁/共176頁1384.預制鋼筋混凝土柱(包括雙肢柱)與高杯口基礎的連接(見下圖),應符合上述插入深度的規(guī)定。杯壁厚度符合下表規(guī)定且符合下列條件時,杯壁和短柱配筋,可按下圖的構造要求進行設計。1)起重機起重量小于或等于75t,軌頂標高小于或等于14m,基本風壓小于0.5kPa的工業(yè)廠房,且基礎短柱的高度不大于5m。
2)起重機起重量大于75t,基本風壓大于0.5kPa,且符合下列表達式:第138頁/共176頁139式中:
E1---預制鋼筋混凝土柱的彈性模量;
I1---預制鋼筋混凝土柱對其截面短軸的慣性矩;
E2---短柱的鋼筋混凝土彈性模量;I2---短柱對其截面短軸的慣性矩.E2I2/E1I1≥10第139頁/共176頁1403)當基礎短柱的高度大于5m,并符合下列表達式:△2/△1≤1.1式中:△1---單位水平力作用在以高杯口基礎頂面為固定端的柱時,柱頂的水平位移;
△2---單位水平力作用在以短柱底面為固定端的柱頂時,柱頂的水平位移。
第140頁/共176頁1414)高杯口基礎短柱的縱向鋼筋,除滿足計算要求外,在非地震區(qū)及抗震設防烈度低于9度地區(qū),且滿足1)、2)、3)款的要求時,短柱四角縱向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20mm,并延伸至基礎底板的鋼筋網上。短柱長邊的縱向鋼筋,當長邊尺寸小于或等于1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矩不應大于300mm,且每隔一米左右伸下一根并作150mm的直鉤支承在基礎底部的鋼筋網上,其余鋼筋錨固至基礎底板頂面下la處(下圖2)。短柱中的箍筋直徑不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300mm,當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和9度時,箍筋直徑不應小于150mm。第141頁/共176頁142高杯口基礎高杯口基礎配筋示意圖第142頁/共176頁143高杯口基礎的杯壁厚度t第143頁/共176頁144不均勻沉降產生的原因:(1)地基條件,土層極軟或不均勻;(2)上部結構荷載不均勻;(3)相鄰建筑物影響;(4)其它原因:如堆載、開挖深基坑等5.7減輕不均勻沉降危害的措施第144頁/共176頁145中、小建筑物破壞的一般規(guī)律1、砌體承重結構:主要是墻體開裂。斜裂縫、八字形裂縫、倒八字形裂縫。2、框架等超靜定結構:沉降差引起構件內產生附加內力(次應力),使得梁、板等產生裂縫,柱與建筑物發(fā)生傾斜。第145頁/共176頁146建筑物開裂、傾斜、甚至破壞均勻沉降影響建筑物的功能和正常使用不均勻沉降1)選用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2)采用樁基礎或其它深基礎;3)地基處理方法(采用人工地基);4)從地基、基礎和上部結構共同工作的觀點出發(fā),在建筑、結構和施工方面采取某些措施。增強上部結構對不均勻沉降的適應能力減少沉降
解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途徑具體措施第146頁/共176頁147一、建筑措施1、建筑物的體型應力求簡單平面:一字形立面:高差最好不超過二層建筑物立面高差過大第147頁/共176頁148(1)控制建筑物的長高比:建筑物長高比是指它的長度L與其高度(屋頂檐口至基底的距離)Hf之比(2)合理布置縱、橫墻:砌體結構2、加強建筑物的整體剛度建筑物過長:長高比7.6:12.5~3.0第148頁/共176頁1493、設置沉降縫沉降縫——從上部結構檐口到基礎底面將建筑物分割成兩個或多個獨立單元(注意和伸縮縫、施工縫的區(qū)別)沉降縫要求:分割出的獨立單元(或沉降單元),應滿足體形簡單、長高比小、結構類型不變和所在處的地基比較均勻等條件的要求。沉降縫作用:調整不均勻沉降。但造價較高。沉降縫設置的部位:參見文獻《地基及基礎》注意事項:沉降縫內填塞雜物、兩單元對傾過大、寬度不足,會引起沉降縫失效第149頁/共176頁150決定相鄰建筑物基礎間凈距的指標:4、恰當安排相鄰建筑物基礎間的凈距(1)同期建造的兩相鄰建筑物,低(或輕)者受高(或重)者的影響;(2)不同期建造的兩相鄰建筑物,原有建筑物受鄰近新建高(或重)的建筑物的影響。相鄰基礎附加應力疊加不均勻沉降受影響建筑(被影響者)影響建筑(產生影響者)--剛度(長高比)--預估平均沉降量(地基壓縮性、建筑規(guī)模)第150頁/共176頁151由于沉降相互影響,兩棟相鄰的建筑物上部接觸第151頁/共176頁152對于不同期建造的兩相鄰建筑物,原有建筑物受鄰近新建高(或重)的建筑物的影響。修建新建筑物:引起原有建筑物開裂第152頁/共176頁1535、調整建筑物各部分的標高原理:根據可能產生的不均勻沉降,將預估沉降量大的部分標高提高,待其沉降后達到預定的標高,與沉降小的部分協(xié)調一致。(1)室內地坪和地下設施的標高,應根據預估沉降量予以提高;(2)建筑物各部分(或設備之間)有聯(lián)系時,可將沉降較大者標高提高;(3)建筑物與設備之間,應留有足夠的凈空;(4)當有管道穿過建筑物時,應預留足夠尺寸的孔洞,或采用柔性的管道接頭。第153頁/共176頁154二、結構措施1、減輕建筑物自重①減輕墻重量:采用多孔磚,輕質墻等。②選用輕型結構: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輕鋼結構及各種輕型空間結構。③減少基礎和回填土重量:如采用空心基礎、殼體基礎、以及加空地板代替厚填土等。2、設置圈梁、基礎梁(地圈梁)平面內形成閉合的網狀系統(tǒng)。鋼筋混凝土圈梁鋼筋磚圈梁(或鋼筋磚帶)
增強建筑物的抗彎剛度第154頁/共176頁1553、減小或調整基底附加壓力①減小基底附加壓力:減輕建筑物自重設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架空層)②改變基底尺寸:4、采用非敏感性結構排架、三鉸拱等鉸接結構選擇和調整基礎底面尺寸調整基底壓力減少沉降差第155頁/共176頁156三、施工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先重后輕(先建重的部分)先高后低(先建高的部分)先主體后附屬(先建主體的部分)2、基礎周圍不宜堆載、防止施工的不利影響打樁,強夯,井點降水、深基坑開挖3、保護基底的地基土的結構性,保持地基土的原狀結構開挖基槽時,保留約200mm必須由人工開挖;防水第156頁/共176頁157本章小結1、地基基礎設計首先要滿足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要求;按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是為保證建筑物的安全,而正常使用的要求是由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來保證;地基基礎按以上兩個狀態(tài)設計。2、基礎埋深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在滿足安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16823:2025 E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Ultrasonic testing - Through-transmission technique
- 2024年音視頻線供貨3篇
- 步行街花崗巖安裝協(xié)議
- 兒童玩具業(yè)務員招聘協(xié)議
- 汽車配件租賃合同
- 食品召回的企業(yè)文化塑造
- 通信保障臨時用電管理辦法
- 摩托車店大門地彈門施工合同
- 動物福利愛心基金管理辦法
- 室內裝修安裝合同樣本
- 資產管理基礎知識
- 醫(yī)院采購遴選方案
- GB/T 7260.1-2023不間斷電源系統(tǒng)(UPS)第1部分:安全要求
- 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概述
-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數學高一下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3年青協(xié)活動總結報告
- 提升供應鏈效率:年度運營計劃
- 展覽館維修維護投標方案
- 陳赫賈玲小品《歡喜密探》臺詞劇本
- 2023招聘專員個人年終總結
- 機房搬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