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2:諸子百家_第1頁
教學設計2:諸子百家_第2頁
教學設計2:諸子百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課諸子百家〖教學目標〗1.知識能力:知道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孟子、老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的基本史實。2.過程與方法:分析“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聯系“孔子一生努力”的有關材料,理解“終身學習”這一話題;針對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以屈”的警句,聯系當今社會我們應如何提倡這種浩然之氣,組織討論;比較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收集與“諸子百家”有磁的成語故事,舉行成語故事演講比賽或成語知識競賽。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認識諸子百家的產生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變革和演進在思想領域中的必然反映;認識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的儒家學說,經過歷代統(tǒng)治者的改造和運用,成為統(tǒng)治者的正統(tǒng)思想長達2000年之久,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對后世影響極大;認識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他的許多名言警句對后世也有深遠影響;認識道家老子的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樸素辯證法觀念;認識法家韓非子的思想,了解其在歷史上曾適應當時統(tǒng)一國家建立集權的需要。〖教學要點〗1.重點:儒家學說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是本課的重點,應突出孔子作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孟子則應著重了解其警句名言在后世仍具有啟迪作用。2.難點:“百家爭鳴”中紛繁復雜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中的政治、哲學思想,不易對初一學生講清,這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建議通過講“人”再涉及其思想,充分運用課本中的小字部分或適當補充一些材料,使“諸子百家”顯得有血有肉,從而讓學生產生較深的印象。〖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好,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青銅鑄造的有關知識,我們要了解掌握什么是青銅器?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什么?目前所見最早的青銅器是什么?青銅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什么叫饕餮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將學習第21課。講授新課:本課建議兩課時完成教學,“儒家”為一課時,“道家”、“法家”為一課時。1.儒家(1)孔子提問:“誰來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孔子是怎樣一個人?!比缓笠龑W生觀看課文中孔子像,結合小字的有關內容,介紹孔子的外表和簡單生平,指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個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從“大思想家”的角度,突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禮”,這是儒家學派的基本主張。講清“仁”是做人的道理,“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可,“禮”是本周社會等級秩序的行為規(guī)范,提倡“仁”必須遵守“禮”。從“大教育家”的角度,著重向學生介紹其傳誦久遠的格言,還可不敢當今教學結合。從整理和保存文化典籍的角度,介紹《詩》、《書》、《春秋》和《論語》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理解“終身學習”的道理。(2)孟子講明孟子是舊中國時期的儒家代表,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后世合稱他們的學說為“孔孟之道”。引用課文中有關孟子的警句名言,運用“孟母教子”的故事材料,組織學生開展對“浩然之氣”的討論,對學生進行為人之道的教育。2.道家(1)老子根據課文中的老子像,向學生介紹老子的簡單生平,指出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他本人還被后來的道教徒神化,尊崇為道教教主。并向學生講明“道家”是學派,“道教”是宗教,兩者是不同的概念。突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中對立的雙方及其相互轉化的精華所在,使學生了解老子是一位對事物有深刻觀察力的智者。結合“塞翁失馬”的成語典故,使學生了解禍兮、福兮含義。介紹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并說明產生這一思想的原因。聯系這一思想主張在西漢初期的實行,使學生真正理解“無為而治”這一主張。(2)莊子適當介紹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說明莊子在歷史上與老子并稱為“老莊”。莊子思想中最突出的一點是超越現實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3.法家(1)韓非子回憶秦始皇創(chuàng)建中央集權制度,引出韓非在其中的作用。介紹韓子簡單生平,突出其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并指出韓非子“崇尚今世”、“崇尚法治”的思想在當時是適應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有進步作用;說明秦統(tǒng)一后的許多措施就是韓非子理論的應用和發(fā)展;但也應點出韓非子的極端“君主中央集權”理論排斥其他各家,主張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因而不得民心,秦朝短短15年的歷史是最好的明證。(2)適當介紹墨子與墨家,其“兼受”、“非攻”的思想代表了小生產者的愿望。(3)適當介紹孫武及其《孫子兵法》,可通過“孫武練女兵”的故事,使學生了解孫武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可從《孫子兵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中,使學生理解孫武軍事思想的地位。小結:總之,今天通過諸子百家和“百家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