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迫、欺詐、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1頁
脅迫、欺詐、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2頁
脅迫、欺詐、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3頁
脅迫、欺詐、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4頁
脅迫、欺詐、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脅迫、欺詐、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一〕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1〕項和第53條第2款之規(guī)定,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為絕對無效合同,除此之外,均納入到可撤銷合同的范疇?!捕吵巳酥5暮贤^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指行為人利用別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違犯自己的真實意愿而訂立的合同?!睹穹ㄍ敲醇僭O干問題的意見》第70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可以認定為乘人之危?!币馈逗贤ā返?4條之規(guī)定,因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犯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而訂立的合同,不像《民法通那么》規(guī)定為無效民事行為,而是納人了可撤銷合同的范疇。乘人之危的構成要件有:第一、對方當事人處于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所謂危難處境,是指急欲防止或解除重大不利的狀態(tài),例如,身患重病,急需住院治療所謂急迫需要,是指實現(xiàn)或保障重人利益的迫切需求。例如,為醫(yī)治重病,急需巨額錢款。第二,一方當事人利用對方的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向對方提出苛刻的條件的目的,是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提出苛刻條件的行為,通常表現(xiàn)為積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直接向對方提出某種要求;有時也表現(xiàn)為消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回絕對方的合理懇求。提出苛刻條件的環(huán)境,是對方處于危難境地或急迫需要之中。第三,對方當事人被迫承受該苛刻的條件,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第四,對方當事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損失。重大損失通常表現(xiàn)為財產上的損失,有時也表現(xiàn)為其他利益的損失,如被迫簽訂限制人身自由或有損人格利益的合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人格利益受到損害該重大損失是因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即承受苛刻條件而造成的。乘人之危與脅迫均涉及一方因危難而作出違犯真實的意思表示,但者根本區(qū)別在于:脅迫者直接施行或將要施行某種不法行為,使對方出十恐懼而違心地簽訂合同;乘人之危行為人并沒有施行某種不法行為,只是利用了對方一的處境而讓對方不得已訂立了合同拓展閱讀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的認定一、電子簽名及數據電文的概念(一)數據電文數據電文,也稱為電子信息、電子通信、電子數據、電子記錄、電子文件等。數據電文一詞最早在國際法律文件中出現(xiàn)是在1986年結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和國際標準化組織共同制定的《行政、商業(yè)和運輸、電子數據交換規(guī)那么》。該規(guī)那么規(guī)定,貿易數據電文是指當事人之間為締結或履行貿易交易而交換的貿易數據。《電子簽名法》第二條規(guī)定第二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fā)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根據該條的規(guī)定,數據電文的概念包含三層意思:1.數據電文使用的是電子、光、磁手段或者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手段;2.數據電文的本質是各種形式的信息;3.數據電文可以是原始生成件、發(fā)送件、承受件或儲存件。(二)電子簽名簽名,一般是指一個人用手親筆在一份文件上寫下名字或留下印記、印章或其他特殊符號,以確定簽名人的身份,并確定簽名人對文件內容予以認可。它既包括了簽字這么一個身體行為,也包含了認可書面內容的意思表示。傳統(tǒng)意義上,簽名必須依附于某種有形的介質,而在電子交易過程,文件是通過數據電文的發(fā)送、交換、傳輸、儲存來形成的,沒有有形介質,這就需要通過一種技術手段來識別交易當事人、保證交易平安,以到達與傳統(tǒng)的手寫簽名一樣的功能。這種可以到達與手寫簽名一樣功能的技術手段,一般就稱為電子簽名。《電子簽名法》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說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根據該條規(guī)定,電子簽名包含以下幾層意思:1.電子簽名的本質是數據;2.電子簽名以電子形式為外在表現(xiàn)形式;3.電子簽名必須依附于數據電文;4.可以與簽名人身份綁定。二、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的宏觀認定(一)電子合同在宏觀層面具有法律效力在《電子簽名法》施行以前,電子合同是否具有合同法律效力,一直存在爭論,而且也只能根據《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一條進展認定?!逗贤ā返谑畻l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十一條規(guī)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電子數據交換和____)等可以有形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的形式。上述兩條為《電子簽名法》賦予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留下了一個可能,從《電子簽名法》公布后,電子合同在法律層面正式明確具有合同效力?!峨娮雍灻ā返谌龡l規(guī)定: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采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認其法律效力。第七條規(guī)定:數據電文不得僅因為其是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fā)送、接收或者儲存的而被回絕作為證據使用。第十四條規(guī)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綜上,我們可以認為,只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電子簽名、數據電文與手寫簽名、書面文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二)電子合同適用的除外情形電子合同的運用,固然是進步了簽約效率,但基于電子合同自身的考慮,立法者對電子合同的使用范圍作出了限定,這就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可以電子形式來簽訂?!峨娮雍灻ā返谌龡l規(guī)定不適用以下文書:(1)涉及婚姻、收養(yǎng)、繼承等人身關系的;(2)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3)涉及停頓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公用事業(yè)效勞的;(4)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而為何作出如此限制,較為官方的解釋為電子簽名、數據電文并未在社會活動中獲得廣泛應用,廣闊民眾的認知度不高;同時,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應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技術手段,物質條件也會限制一局部民眾使用這種交易方式。由于上述原因,并基于交易平安因素的考慮,參考外國和有關地區(qū)的立法例,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第三條規(guī)定了適用除外。三、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的微觀認定上文已經闡述,我國法律已對電子合同賦予了與書面合同一樣法律效力。但到詳細的電子合同而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筆者認為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數據電文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要求(本質要求和形式要求);二是可靠的電子簽名。(一)數據電文需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書面形式要求我國有很多法律要求法律文件需采用書面形式,例如保證合同、船舶租賃合同等,同時,合同法第十一條也對何為書面形式進展了規(guī)定。而《電子簽名法》第四條那么進一步解決了什么樣的數據電文才符合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書面形式的問題。該條規(guī)定:可以有形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書面形式。根據該條規(guī)定,假如一項數據電文具有如下兩項功能,即可認為具有與書面形式一樣的功能:一是可以有形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二是可以隨時調取查用。(二)數據電文需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原件形式要求原件形式要求,主要是在《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品、照片、副本、節(jié)錄本。原件形式要求構成電子商務的一個主要障礙。通常意義上的原件是指信息首次固定于其上的媒介物。假如這樣界定原件,那么幾乎說不上數據電文有什么原件,因為數據電文的收件人所收到的總是原件的拷貝,而不是載有原始信息的那張軟盤、光盤之類的媒介物?!峨娮雍灻ā返谖鍡l規(guī)定:符合以下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原件形式要求:(1)可以有效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并可供隨時調取查用;(2)可以可靠地保證自最終形成時起,內容保持完好、未被更改。但是,在數據電文上增加背書以及數據交換、儲存和顯示過程中發(fā)生的形式變化不影響數據電文的完好性。(三)數據電文需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文件保存要求《電子簽名法》第六條規(guī)定:符合以下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文件保存要求:(1)可以有效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并可供隨時調取查用;(2)數據電文的格式與其生成、發(fā)送或者接收時的格式一樣,或者格式不一樣但是可以準確表現(xiàn)原來生成、發(fā)送或者接收的內容;(3)可以識別數據電文的發(fā)件人、收件人以及發(fā)送、接收的時間。文件保存要求通常是為審計或者稅收目的提出的。本條規(guī)定的三項條件中,第一項為哪一項重復了第四條的規(guī)定,因為文件保存要求必然要求文件是書面形式,符合本條規(guī)定第一項條件的數據電文,就可以視為滿足了書面形式要求。一、贈與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合同法》第185條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承受贈與的合同。贈與合同不同于贈與行為,因為贈與是贈與人的單方法律行為,而贈與合同是以贈與為內容的協(xié)議,是雙方法律行為。假如僅有贈與人的意思表示,而沒有受贈人承受贈與的意思表示,贈與合同就無法成立。與其他合同相比,贈與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第一,贈與合同是轉移財產所有權的合同。在贈與合同中,贈與人將其享有所有權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從而使受贈人獲得該財產的所有權。第二,贈與合同是無償合同。無償性是贈與合同最突出的一個特征。受贈人在獲得贈與物所有權的同時,不需要向贈與人給付任何對價,即受贈人純獲利益。而贈與人向受贈人給付財產,也不從受贈人那里獲得任何補償或者回報。第三,贈與合同是單務合同。一般情況下,贈與人負有給付的義務而不享有權利,受贈人享有承受財產的權利而不承當任何給付義務。在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受贈人要承當一定的義務,并以此作為獲得贈與物所有權的一個條件,但這一義務對受贈人所產生的負擔是遠遠低于其所獲得的利益的。第四,贈與合同既有諾成合同的特點,又有理論合同的特點。一般地,贈與合同自受贈人表示承受贈與時成立,不要求以承受贈與物作為合同成立的要件,從而表現(xiàn)為諾成合同的特點。但公民之間的贈與關系或者當事人有特別約定的合同,可以贈與物交付作為合同成立的要件,使得這局部合同具有理論合同的特點。二、贈與合同的成立一般情況下,贈與合同是理論性的合同,即除當事人的合意外,還需交付標的物才能成立。但我國《合同法》第188條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梢?,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和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即當事人達成合意,贈與合同即成立。三、贈與合同的效力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表達在贈與人的義務。一般認為,贈與人有以下義務:1.交付贈與物的義務。贈與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將贈與物交付受贈人并轉移所有權。盡管在一般情況下,贈與人可以在交付贈與物之前撤銷贈與,但對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并且受贈人還可以要求贈與人交付贈與物。2.擔保贈與物瑕疵的義務。贈與人應當對贈與物的瑕疵負責。一方面,贈與物有瑕疵的,贈與人有義務如實告知受贈人;另一方面,贈與人保證贈與物無瑕疵的,就應當對贈與物的瑕疵負責,假如由此造成受贈人損失,還應當承當損害賠償責任。四、贈與合同的撤銷贈與合同的撤銷包括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兩種情形。關于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規(guī)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說明,除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以外,贈與人均可在交付贈與物之前撤銷贈與。關于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合同法》第192條第1款規(guī)定:受贈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損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撫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該法第193條第1款還規(guī)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才能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可以撤銷贈與。不管是任意撤銷還是法定撤銷,作為合同撤銷的法律后果,撤銷權人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物,以恢復原狀。尚未交付的,可以不再履行交付義務。贈與合同中還需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贈與合同的終止履行。贈與合同依法成立后,假如贈與人的經濟狀況嚴重惡化,以致嚴重影響消費經營或者家庭生活,贈與人可以提早終止合同,不再履行贈與義務。離婚協(xié)議約定房屋贈與子女的法律效力如何?【案情】1997年10月被告于某與趙某登記結婚,原告于小某系其二人婚生女。20xx年5月被告與趙某協(xié)議離婚,就財產分配及債權債務局部約定雙方婚后購置一處房產歸女兒(建立東路某小區(qū)11號樓12號),電腦歸男方,剩下的全歸女方所有、雙方婚后無共同債務及債權,無共同存款。20xx年1月15日,以被告父母于某榮、張某花為甲方,以被告、趙某、于小某為乙方,簽訂了房屋處置協(xié)議,約定20xx年甲方購置某小區(qū)11號樓12號現(xiàn)交給乙方居住,乙方只有居住權,房屋所有權的繼承人為于小某,于小某假設處置房屋須經甲乙雙方所有人同意,缺一不可,否那么無效。假設于小某擅自處理,那么收回繼承人的繼承權歸甲方。20xx年1月20日被告與趙某進展復婚登記,并于同年3月7日再次協(xié)議離婚,此次離婚協(xié)議就財產分配局部約定現(xiàn)有住房一套某小區(qū)11號樓12號按之前協(xié)議執(zhí)行,所指協(xié)議即為20xx年1月15日的房屋處置協(xié)議。20xx年7月,原告于小某以其本人及其母親趙某被被告于某從訴爭房屋中趕出為由訴至法院?!痉制纭勘景傅臓幾h焦點是離婚協(xié)議約定房屋贈與子女的效力問題,主要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離婚協(xié)議約定房屋贈與子女,但房屋沒有辦理過戶手續(xù),視為贈與財產的權利未轉移,贈與人依法享有任意撤銷權。故被告又對房屋所做的再處置是合法有效的。第二種意見認為,離婚協(xié)議約定房屋贈與子女是一種以解除雙方身份關系為目的的贈與行為,具有一定的道德義務性質,有別于普通民事主體之間的贈與。在雙方婚姻關系因離婚協(xié)議得以解除,且離婚協(xié)議的其他內容已經履行的情況下,應當視為贈與財產的目的已經實現(xiàn),贈與行為不能隨意撤銷,故被告對房屋所做的再處置是無效的?!窘馕觥抗P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1.夫妻雙方單獨約定將房屋贈與子女的協(xié)議可撤銷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所謂諾成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經對方同意即能產生法律效果。贈與合同也是不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沒有要求必須具備特定的形式的合同。所以,只要贈與方發(fā)出贈與的意思表示,受贈方表示承受,贈與合同即為生效。夫妻雙方私下簽訂協(xié)議將房屋贈與子女,該贈與協(xié)議是否生效,要看其子女的民事行為才能。假如子女是無民事行為才能人或限制行為才能人,父母作為法定代理人,完全有資格代替子女作出承受贈與的意思表示。____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那么〉假設干問題的意見》第6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才能人、限制民事行為才能人承受獎勵、贈予、報酬,別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才能、限制民事行為才能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假如子女已經成年,那么屬于完全民事行為才能人,承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只能由子女自行作出,而不能私下約定贈與。因為贈與是無償行為,出于公平考慮,法律規(guī)定贈與人享有任意撤銷權,即贈與合同成立后,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不再為贈與行為。當然,對于任意性不加限制,對受贈人不公平,也違犯老實信譽原那么。因此合同法還規(guī)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梢姡蚱揠p方私下協(xié)議約定將房屋贈與未成年子女,雖然贈與合同生效,但在房屋辦理過戶手續(xù)之前,夫妻雙方還是可以反悔,行使任意撤銷權。以上討論的情形是夫妻雙方單獨協(xié)議約定將房屋贈與子女。在離婚協(xié)議中約定將房屋贈與子女的情形那么另當別論。2.離婚協(xié)議是夫妻雙方出于到達離婚目的而簽訂的,只要沒有證據離婚協(xié)議存在脅迫、欺詐的行為就不能撤銷該協(xié)議離婚協(xié)議主要是約定離婚的事項,比方雙方一致同意離婚、離婚后子女撫養(yǎng)問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在簽訂離婚協(xié)議時,當事人對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時,往往愿意將共同財產贈與給自己的子女或者其他第三人。這種贈與行為,本質上是雙方簽訂離婚協(xié)議的一個重要條件。假如沒有該贈與行為,夫妻雙方有可能或者甚至根本不會達成離婚合意。所以在離婚協(xié)議中約定將房屋贈與未成年子女,不能等同于夫妻雙方純粹協(xié)議約定將房屋贈與子女的情形。故在夫妻雙方婚姻關系因離婚協(xié)議得以解除,且離婚協(xié)議的其他內容已經履行的情況下,應當視為贈與財產的目的已經實現(xiàn),贈與行為不能隨意撤銷。本案中,被告于某與趙某在第一次離婚時簽訂離婚協(xié)議,將房屋贈與其女兒于小某,該贈與約定作為離婚協(xié)議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離婚協(xié)議生效后,不能任意撤銷。因此,該房屋已歸于小某所有,被告于某與趙某非出于為女兒于小某利益考慮對該房屋所做的再處置,是無效的。筆者認為,被告于某與趙某于20xx年5月6日第一次離婚時,在離婚協(xié)議中已將本案訴爭房屋進展了處分,約定雙方婚后購置一處房產(建立東路某小區(qū)11號樓12號)歸女兒于小某,該離婚協(xié)議經被告于某與趙某簽字已生效。此后被告與趙某復婚又離婚,并在其二人于20xx年3月7日再次離婚時重新簽訂離婚協(xié)議,但對其二人首次離婚時已處分的房屋如何處分并無權改變,新的財產約定亦無效。被告與趙某在首次離婚時對該房產的處分屬于贈與性質,該贈與財產雖未完成過戶登記,所有權尚未轉移,贈與人依法享有任意撤銷權,但該贈與財產的贈與人系被告與趙某二人,現(xiàn)被告于某未提出撤銷該贈與。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故原告起訴要求被告將訴爭房屋返還給原告,讓原告及其母親趙某繼續(xù)使用該房屋,理由充分,應予支持。本案應判決被告于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將建立東路某小區(qū)11號樓12號的房屋返還給原告于小某,讓其繼續(xù)居住,并協(xié)助原告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購銷合同中重大誤解和惡意欺詐的應對1989年9月,浙江省永嘉縣某機電設備廠(本案原告)通過信函方式同漢沽區(qū)某公司(本案被告)簽定了一份鉛封及鉛封絲的購銷合同。合同載明,被告購置原告消費的規(guī)格10×5鉛封一萬千粒,每千粒25元;銅質鉛封絲五千千米,每千米100元。同年十月份交貨,供方代辦托運,貨款托收承付。合同未有注明總金額。同年10月29日,原告向被揭發(fā)電稱:“于10月22日向貴公司發(fā)運鉛封500千粒,鉛封絲500千米,貨款并包裝費73091.50元,本廠于24日向貴公司托收,請接單后即付,余貨將產好,即予發(fā)運。”被告于10月30日接到電報及托收單后,方發(fā)覺雙方所簽合同,由于經辦人員忽略大意,對鉛封和鉛封絲的數量單位有重大誤解,因此導致數量擴大了一千倍。使本來貨款價值九百多元擴大到九十多萬元。如按此合同履行,將會給被告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被告同時發(fā)現(xiàn)原告要求托收付款的手續(xù)不健全,沒有鐵路承運部門的貨物運單及領貨憑證,疑心原告可能是在沒有發(fā)貨情況下,即向被告騙取貨款?;谝陨峡紤],被告即刻于當日回電:“定購鉛封一萬粒,鉛封絲五千米,請按此數發(fā)貨?!币笤孀兏贤瑪盗?。同時以“貨未到,與交貨單不符”為由拒付了貨款。原告接電后回電仍堅持合同原訂數量,并催被告付款。11月下旬,被告先后收到了原告寄來的領貨憑證,鐵路運單及發(fā)來的局部貨物,被告收到貨后,妥善保管起來,等待解決問題。12月下旬,原、被告雙方經當面協(xié)商未果。原告于1989年12月28日向浙江省永嘉縣法院起訴。原告起訴意見:原告要求向被告追索已發(fā)貨的貨款及運雜費,并承當逾期付款違約金,賠償已裝好未發(fā)運的產品所造成的損失。律師訴前工作及代理意見:通過對案件的分析^p,代理律師認為這是一起對方利用我方有重大誤解,從而施行欺詐行為的案件。案件本身有一定的復雜性,加之異地應訴,要想改變我方被動場面確實不容易。一方面我方提出自己有重大誤解行為,要求法院予以撤銷或變更,我方首先負有舉證責任。另一方面,我方疑心原告有欺詐行為,必須獲得確鑿的證據,才能得到法院的認可,變被動為主動。如何把我方的疑心、猜想變?yōu)槭聦?,關鍵是要在原告當地獲得原告弄虛作假,施行欺詐行為的充分證據。此案前途終究如何?被告及代理律師懷著矛盾的心情踏上了赴永嘉應訴的路程。經過在永嘉縣當地調查理解情況和在法院閱卷,被告的疑心均得到了印證。1、代理律師經向金華群眾貨物聯(lián)運站調查證實,原告于89年11月8日才委托該站發(fā)貨,托運單記載的托運日期10月22日,是被告自己偽造填寫的。2、代理律師在永嘉縣法院閱卷時,案情又有新打破。原告向法院提供了證實自己于89年10月22日委托永嘉縣城關南北托運站向被揭發(fā)貨的貨物托運單,作為已向被揭發(fā)貨的證據。托運日期是89年10月22日,看到這份托運單,代理律師立即就意識到這是假的,同一批貨,原告不可能委托兩個托運部門。是原告為了證實自己10月22日發(fā)的貨而向法院提供的____據。經向該托運部老板調查,在事實面前他只得成認是原告找到他,在未發(fā)貨情況下,偽造了發(fā)貨的托運單。在法院開庭時,原告不成認被告有重大誤解行為和自己有欺詐行為。審訊員也認為這是一起簡單的購銷欠款糾紛,說服被告付款。為此,代理律師向法庭提出以下辯論及代理意見:1、被告的行為是重大誤解行為。代理律師首先向法庭出示了被告與寧波水電廠訂購計量指示機構一萬套的合同。說明被告向原告訂的一萬粒鉛封和五千米鉛封絲是為其配套的,并且提供了當被揭發(fā)現(xiàn)訂購產品數量發(fā)生重大誤解后,立即屢次去電原告要求變更產品數量的函電底稿。說明被告以上行為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有關重大誤解行為的法律特征。2、原告的行為是欺詐行為。根據被告向法庭出示的原告弄虛作假施行欺詐行為的證據和原、被告雙方往來函電材料證實,原告收到合同后,應當意識到被告對合同數量有重大誤解,原告假如及時去電與被告核實,就根本不會發(fā)生以上糾紛。而原告卻采取了相反態(tài)度,即利用被告的過失行為,妄圖到達自己獲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合同數量有誤,原告并非沒有發(fā)現(xiàn),因為,假如按合同上的數量組織消費,原告根本沒有這種才能。合同價款高達92萬元,所需原材料至少是50萬元。根據被告代理律師向永嘉縣工商局理解,原告是家庭股份制企業(yè),注冊資金僅五萬元,88年實際完成產值5萬元,按實際交貨89年兩個月完成產值不到3萬元。因此,無論從消費才能及資金實力,原告都是無法如期履行合同。假設原告確實認為被告就是按合同上訂的數量要貨,由于自己的消費才能有限,原告也應該疑心數量有誤,而與被告進展核實的??墒牵鎱s沒有這樣做。經過調查證實,為了到達騙取被告貨款的目的,原告在沒有向被揭發(fā)貨的情況下,于89年10月22日于與永嘉縣城關南北托運部串通辦理了50件鉛封、30件鉛封絲的假托運手續(xù)。原告就是憑借這個假手續(xù)于89年10月24日辦理托收,并于10月30日要求被告付款。在原告玩弄的手段叫被告識破后,無奈,原告只得于89年11月8日才將局部貨直接拉到金華群眾貨物托運站委托辦理托運手續(xù)。又在該運單填上了10月22日的日期。繼續(xù)偽造事實,以圖蒙混過關。原告以上所為,是在騙取被告貨款的目的沒有到達后,為了掩蓋其沒有履行合同的才能,惟恐承當逾期履行合同的責任。并且以少發(fā)貨,多要款的手段到達騙取被告貨款的目的。假如說被告由于對合同標的物的數量有錯誤認識,使由此產生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屬于重大誤解的話,那么在原告方那么是明知自己行為的不良后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fā)生那么是成心了。根據《民法通那么》第五十八條及____《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那么假設干問題的意見》有關規(guī)定,原告的行為是欺詐行為。被告為此懇求法庭:1、依法確認被告的重大誤解行為;2、原告的行為是欺詐行為,懇求撤銷雙方的購銷行為,將已發(fā)運的貨物退回原告,損失原告自負;3、駁回原告的各項訴訟懇求。被告代理律師的意見發(fā)表后,庭審形勢發(fā)生了180度的變化,原告代理律師當庭表示原告施行的有些行為沒有如實向其介紹,對原告代表人進展了責難。原告代表人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成認了錯誤,表示愿意承受法庭的裁判和調解,并向被告表示了歉意。法官對被告提交的證據及代理律師意見極為重視,表示要認真研究認定。暫時休庭后,法官主動上門到我方住處征求對本案的處理意見。鑒于原告代表當庭認錯的誠懇態(tài)度,考慮到原告已發(fā)局部貨的事實,法官建議被告最好以調解方式結案。經與被告代表人認真分析^p研究認為,我方提出的對本案的觀點根本被法庭采納,我們已到達了此行的目的??紤]到我方的實際需要和路途較遠為減少訟累,我方同意以調解方式結案。庭審結果:在法庭主持下,原、被告雙方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根底上,達成了調解協(xié)議。對此,浙江省永嘉縣人民法院(90)永法經字第42號民事調解書是這樣表述的:“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購銷合同,由于被告方從事草率,造成合同數量有重大誤解,意思表示不真實,故該合同應確認為局部有效。原告在履行合同中,明知被告誤簽合同,但完全可以防止損失擴大的情況下,逾期強行發(fā)貨,并采取少交貨,多托收貨款的不正當手段,損害用戶的合法權益,繼而在本院審理該案時,又向本院提供偽造的托運單,其做法是極其錯誤的,故應承當本案的主要責任。原告提出要求被告賠償損失理由缺乏,本院不予采納,擴大損失局部由原告自行負擔。被告在簽訂合同時,由于工作不慎,對合同計量單位審查不嚴,造成合同數量千倍之差,對釀成糾紛負有一定的責任。為了保護經濟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7條第4項第2目,第32條第1款之規(guī)定,經調解,雙方自愿達成協(xié)議如下:一、原告自愿將已發(fā)的464千粒的鉛封價格從每千粒42元降為每千粒25元;二、被告自愿接收原告已發(fā)的464千粒的鉛封,計貨款11600元,鉛封絲105.70千米,貨款10570元,并承當包裝費1125元。以上三項共計23295元。三、未履行的局部合同雙方自愿終止履行?!北景附Y案后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