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冊機械效率復習導學案_第1頁
初三物理上冊機械效率復習導學案_第2頁
初三物理上冊機械效率復習導學案_第3頁
初三物理上冊機械效率復習導學案_第4頁
初三物理上冊機械效率復習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初三物理上冊機械效率復習導學案

篇一:九年級物理機械效率導學案人教新課標版

“機械效率〞導學案

課前預習

認真預習“機械效率〞一節(jié),完成以下問題:

1.如圖1,一人向樓上運沙子,用重10N的動滑輪拉著裝有100N沙子的小桶(桶重

20N),將它們勻速提到6m高的樓上,此人對小桶、沙子、動滑輪各做了多少功?其中,對做的功是有用功,對做的功是額外功。

2.機械效率如何計算?通過預習,你對機械效率還有哪些認識?、、

3.如圖2試驗裝置是哪種簡單機械?,斜面的高為圖中所示,斜面的長為圖中所示,將一重為G的物體從斜面低端運至頂端,若直接用手提上去,則戰(zhàn)勝重力做的功為,若用力F沿斜面把物體拉上,拉力F做的功為。

4.在預習過程中,你還存在什么疑問,記錄下來,上課時探討解決。

課內學案

活動(一)

觀測大屏幕上運沙子的幾種方法,小組探討分析:每種方法所做的有用功、額外功各是什么?你覺得哪種方法最好?

應用:起重機把2500N的鋼材勻速提到6m高的三樓,共做了25000J的功,此起重機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請小組內同學分工計算出后兩種運沙子的機械效率,并進行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探討:影響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活動(二)

猜想;影響斜面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想一想:要測用斜面提升重物時的機械效率,應分別如何測有用功和總功?

測量過程要使用哪些器材?小組探討設計出試驗步驟。

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的關系

你的結論是:

考考你:

.1.用水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2.

把100N的沙子用塑料袋裝著,用電梯運到6m高的樓上,電梯的電動機共做了3000J的功,電梯運沙子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課后延伸:

設計試驗測定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重物時的效率。

篇二:2023年初三物理《功和機械能》復習學案

初三物理《功和機械能》復習學案

一、考試內容與要求能量,機械能。

動能、勢能,機械能轉化及守恒。功、功率、機械效率。

探究影響滑輪、滑輪組、斜面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二、自主復習基礎知識1.功:

⑴做功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計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單位:____________。2.在圖1中的四種情境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圖1

ABCDA.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B.扛著米袋漸漸爬上樓梯C.用力推汽車,汽車沒動D.舉著杠鈴原地不動

3.起重機勻速提升重為2×104

N的工件,提升了100m,又沿水平方向移動了5m,起重機在這個過程中鋼絲繩的拉力所做的功是()

A.3×105

JB.105

JC.2×106

JD.0J

4.功率:

⑴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它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⑵公式:_____________;(3)單位:__________;1千瓦=___________瓦。5.機械效率

⑴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額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總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機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⑸η沒有單位并且小于1的原因:。

6.如圖2所示,工人師傅用一個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滑輪組,把重為450N的箱子勻速提升5m,用時20s,動滑輪的質量為5kg(不計繩重和摩擦,取g=10N/kg)。求:(1)人對繩子拉力做功的功率。(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

7.如圖3所示,斜面長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將一個重為100N的物體由斜面底端A勻速推到頂端B。運動過程中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做了100J的額外功。求:(1)斜面的機械效率。(2)推力F的大小。圖

3

8.小明探究“動滑輪的特點〞時,使用了如圖4所示的試驗裝置.試驗前,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動滑輪的重力為1.0N,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試驗過程中,小明屢屢改變動滑輪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分別記錄下來每次所掛鉤碼的重力及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以及鉤碼和繩的自由端上升的距離,并將數(shù)據(jù)填寫在預先設計好的記錄表中(見下表)。

圖4

(1)在忽略摩擦、繩重及試驗誤差的條件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鉤碼的重力G以及動滑輪的重力G0的關系為____________;

(2)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在動滑輪的重力大于物重的條件下,使用動滑輪___________(選填“省力〞或“吃力〞)。

(3)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使用動滑輪(選填“能〞或“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4)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動滑輪(選填“省〞或“費〞)距離。

9.小明同學用如圖5所示的裝置測定斜面的機械效率,試驗記錄結果如下表:

5

(1)試驗時他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物塊沿粗糙程度一致的

斜面向上做運動,此時拉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摩擦力。(2)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第四次(最陡)試驗的有用功是______J,機械效率是______。

(3)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在斜面粗糙程度一致時,斜面越陡,機械效率________(選填“越高〞、“越低〞或“不變〞),沿斜面的拉力_______(選填“越大〞、“越小〞或“一致〞)。

(4)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還可知道,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重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10.小明利用如圖6所示的甲、乙、丙三個滑輪組來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他用甲滑輪組做了第1-3次試驗,用乙滑輪組做了第4次試驗,用丙滑輪組做了第5次試驗,每個滑輪的質量一致。(不計繩重和摩擦)

6

(1)由第1、2次試驗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無關。由第3、4次試驗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無關。

(2)由第1、3次試驗得出結論:利用同一滑輪組工作時,____,機械效率越高。

(3)由第________次試驗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一致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_______。

(4)小明看到某公司的一幅廣告宣傳畫,一個巨大的滑輪提起一個小皮箱,宣傳文字寫著“事

圖7

無大小,必盡全力〞。小明看后認為使用這樣的滑輪組有用功額外功,而且(選填“省〞或“不省〞)力。

11.能量的單位_________。

12.機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動能:_________叫動能,它的大小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關.

:__________叫重力勢能,大小跟_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⑵彈性勢能:___________叫彈性勢能。大小跟______________有關。

⑶機械能的轉化: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________的;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過程中,有摩擦等阻力,機

械能的總量是_________的;若沒有摩擦等阻力,機械能的總量保持___________。

13.如圖8所示,甲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鉤碼乙通過細繩繞過定滑輪帶動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的機械能不變B.在運動過程中不斷有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甲和乙所受重力都不做功D.乙的重力勢能減少

圖8

14.小明從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一枚50g的雞蛋從18樓拋下來就可以砸破行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可使人當場死亡。他從老師那里得知雞蛋有這么大的威力是由于動能大,于是他利用如圖9所示的裝置來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圖9

(1)他讓體積一致的實心銅球和實心鐵球從斜面的h高度處滾下,這樣做是為了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_______的關系,該試驗中研究的對象是物體(選填“A〞或“B〞)。

(2)該試驗中銅球和鐵球滑到斜面底部時的速度,若銅球把物體B推出的距離更遠一些則說明,

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有關。

(3)他進一步探究發(fā)現(xiàn),同一小球下落的高度越高,物體B被推出的距離越,由此他認為雞蛋動能大的主要原因是其(選填“質量〞、“速度〞或“高度〞)大。

本章學后總結:

重點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點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點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史上最全!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復習導學案

內能

復習要點: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這種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分子熱運動,分子熱運動猛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猛烈。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擴散,擴散現(xiàn)象是由于分子熱運動引起的,因此影響擴散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溫度。

3.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5.改變內能的方法:

(1)熱傳遞: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實質是內能的轉移;(2)做功: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6.比熱容物理量符號:C,單位符號:J/(Kg.℃)。

7.熱量的計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好多地方公園建成后.水域面積大大增加,附近居民明顯感覺到晝夜溫差變小了.請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做出簡要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則在一標準大氣壓下,10kg20℃的水溫度升到沸點時,需要吸收的熱量是J。

6.小華學習做飯的過程中,經常加熱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熱容比水小。(1)能夠支持她這一猜想的事實是()A.同樣狀況下,油升溫比水快B.油能漂在水面上;

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一致的裝置做了如下圖的試驗。

(2)還需要用的器

材:;

6題圖(3)對水和食用油的選取,需滿足的條件:第;

(4)怎樣確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一致的熱量:。

的能力更強。

(6)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油的比熱容為J/(kg·℃)[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1

內能的利用

復習要點:(一)熱機

1.將利用燃料的化學能通過燃燒轉化為內能,又通過做功,把內能轉變?yōu)闄C械能的機器叫熱機;內燃機在氣缸內燃燒汽油或柴油,分別叫柴油機和汽油機。

2、一個工作循環(huán),包括: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曲軸或飛輪轉兩周,對外做功一次。

(二)熱機效率

1.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的單位:J/Kg。

2.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公式:η=W有用/Q總=W有用/qm;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提高燃料利用率、減少各種能量損失、利用廢棄的能量。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內容:練習

1.指出以下現(xiàn)象中能量的轉化或轉移狀況:

(1)植物的光合作用;(2)雨天時發(fā)生雷電;(3)人在跑步時,身體發(fā)熱出汗;

(4)手搖發(fā)電機發(fā)電使燈泡發(fā)光;(5)風吹動帆船前進。

2.兩部汽油機A和B,若A的功率較大,A的效率也較高,使A、B完成相等的有用功,則()

A.A汽油消耗的汽油較少,用的時間較短;B.B汽油機消耗的汽油較少,用的時間較短;

C.A、B二柴油機消耗的汽油一樣多,用的時間一樣長;D.無法確定。3.關于熱機的效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熱機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一定越高。B.熱機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

C.熱機單位時間里花費的燃料少,熱機的效率就一定高D.以上說法都不對。

4.無煙煤的熱值大于干木柴的熱值,則()A.燒無煙煤比燒干木柴產生的熱量多B.要使它們放出同樣多的熱量,完全燃燒的無煙煤的質量小于完全燃燒的干木柴的質量

C.燒無煙煤比燒干木柴產生的煙塵多D.煤比木柴含有的熱量多5.單缸四沖程內燃機工作時,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沖程有()A.吸氣、做功和排氣沖程B.吸氣、壓縮和做功沖程C.壓縮、做功和排氣沖程D.吸氣、壓縮和排氣沖程

6.一臺內燃機運行時各種量損耗大致為:汽缸敞熱損失占a%,廢氣帶走量占b%,摩擦等機械損耗占c%,則它效率為________________。

7.小王學習了熱學的知識后,知道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1)小王用燃氣灶將質量為5kg、溫度為20℃的水加熱到100℃,則水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2

(2)小王燒水用的燃氣灶用的是熱值為4.2×107J/kg的煤氣,燃氣灶燒水時的熱效率(熱效率等于水吸收熱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之比)為20%,則實際消耗的煤氣為多少千克?

(3)為了儉約能源,小王對燃氣灶進行了改進,使燃氣灶的熱效率得到了提高.若小王在同樣的條件下將質量為5kg、溫度為20℃的水加熱到100℃,可比原來節(jié)省0.04kg的煤氣,則現(xiàn)在燃氣灶燒水時的熱效率為多少?

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

要點:

1.電流始終從電源的正極流出,通過用電器后一定要回到電源負極。

2.研究、分析、連接電路時,一般都是從電源正極出發(fā),沿著電流的滾動路線來判斷或連接電路的。

3.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

1.連接圖1的實物;要求L1和L2串聯(lián),S控制總電路,并在虛線框內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2.連接圖2的實物;要求L1和L2并聯(lián),S控制總電路,并在虛線框內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2

圖1

1

2

圖2

3.用箭頭標出圖

3-1電路中的電流方向。再根據(jù)圖3-1連接圖3-2的實物.

圖3-1

3

1

要點:

1.正確使用電流表方法:①電流表必需和被測用電器串聯(lián);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接線柱流;③根據(jù)被測電流的大小選擇適當?shù)牧砍蹋虎茈娏鞅聿荒苤苯咏拥诫娫吹膬蓸O上。

2.在電流值不超過0.6A時,必需選用00.6A量程,由于這樣測量的結果更確鑿。

3.電流表的讀數(shù):先看清量程、分度值,再看指針從0刻度偏轉了幾大格幾小格,最終算出電流值并標上單位。

4.電流單位的換算:1A=103mA1A=106μA1mA=103μA

1.連接圖1的實物;要求L1和L2串聯(lián),S控制總電路,電流表A測量通過L2的電流(約1.2A),并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2.連接圖2的實物;要求L1和L2并聯(lián),S控制L1,電流表A測量通過L2的,并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A1

2

圖1

A

21圖2

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或解釋原因!示數(shù):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