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足口病的預防與控制第1頁/共38頁題綱一、手足口病的疫情概況與監(jiān)測。二、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與現場處置。三、手足口病的重點人群及重點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第2頁/共38頁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癥狀。少數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現暴發(fā)或流行。第3頁/共38頁手足口病的疫情概況與監(jiān)測(一)病原學。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屬于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CoxasckievirusA,CVA)的2、4、5、7、9、10、16型等,B組(CoxasckievirusB,CVB)的1、2、3、4、5型等;腸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s71,EV71);??刹《荆‥chovirus,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較為常見。第4頁/共38頁病原學(續(xù))腸道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huán)境下生存與傳播,75%酒精和5%來蘇不能將其滅活,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對紫外線和干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鐘可以滅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長期保存,在外環(huán)境中可長期存活。第5頁/共38頁(二)流行病學。傳染源:人是人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隱性感染者難以鑒別和發(fā)現。發(fā)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fā)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第6頁/共38頁(二)流行病學傳播途徑:腸道病毒可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尚不能明確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第7頁/共38頁(二)流行病學易感性:人對人腸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發(fā)病,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fā)病率最高。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后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產生的中和抗體可在體內存留較長時間,對同血清型病毒產生比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間鮮有交叉免疫。第8頁/共38頁(二)流行病學流行特征:該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qū)性,全年均可發(fā)生,一般5-7月為發(fā)病高峰。托幼機構等易感人群集中單位可發(fā)生暴發(fā)。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容易出現暴發(fā)和短時間內較大范圍流行。第9頁/共38頁(三)臨床表現。
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7-10天。急性起病,發(fā)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砂橛锌人?、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部分患者無發(fā)熱,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一般預后良好;少數病例,特別是EV71感染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神經源性肺水腫、循環(huán)障礙等,病情兇險,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遺癥。第10頁/共38頁(四)治療原則目前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以支持療法為主,絕大多數患者可自愈。目前尚無特異性的疫苗。病例的治療方法參考衛(wèi)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第11頁/共38頁(五)、病例定義1、臨床診斷病例。在流行季節(jié)發(fā)病,常見于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多見。(1).普通病例:發(fā)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無發(fā)熱。(2).重癥病例:出現神經系統(tǒng)受累、呼吸及循環(huán)功能障礙等表現,實驗室檢查可有外周血白細胞增高、腦脊液異常、血糖增高,腦電圖、腦脊髓磁共振、胸部X線、超聲心動圖檢查可有異常。極少數重癥病例皮疹不典型,臨床診斷困難,需結合實驗室檢測做出診斷。若無皮疹,臨床不宜診斷為手足口病第12頁/共38頁(五)、病例定義2、實驗室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即可診斷為實驗室確診病例:(1).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腦脊液、皰疹液、血清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中分離到人腸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確證據表明可以導致手足口病的人腸道病毒)。(2).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等標本中檢測到CVA16或EV71特異性核酸,或從腦脊液、皰疹液、血清以及腦、肺、脾、淋巴結等組織標本等標本中檢測到人腸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確證據表明可以導致手足口病的人腸道病毒)的特異性核酸。(3).血清標本人腸道病毒型特異性中和抗體滴度≥1∶256,或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腸道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第13頁/共38頁(五)、病例定義3、聚集性病例。1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等集體單位發(fā)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級(或宿舍)發(fā)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發(fā)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發(fā)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第14頁/共38頁(六)疫情報告。1.個案報告。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對符合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進行報告。實行網絡直報的醫(yī)療機構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未實行網絡直報的醫(yī)療機構應于24小時之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2.聚集性病例報告。托幼機構和學校、醫(yī)療機構發(fā)現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時,應以最快的方式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3.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告。局部地區(qū)或集體單位發(fā)生流行或暴發(fā)時,按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guī)定,及時進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信息報告。第15頁/共38頁(七)病原學監(jiān)測所有重癥和死亡病例均需采樣。此外,以縣(市)為單位,每月最少需采集5例首次就診的普通病例標本;當月縣(市)病例總數少于5例時,全部采樣。以闡明和分析EV71和CVA16感染后IgG和IgM抗體的動態(tài)變化第16頁/共38頁(八)監(jiān)測信息分析與反饋(疫情通報)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每日對網絡直報系統(tǒng)進行瀏覽,及時對報告的病例進行審核、查重、訂正等工作,定期對監(jiān)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發(fā)病趨勢,發(fā)現異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現重癥及死亡病例時,要及時核實并向同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定期向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yī)療機構反饋疫情分析信息。第17頁/共38頁三、手足口病調查與現場處置第18頁/共38頁(一)現場調查處置1.流行病學調查。(1)聚集性病例調查:了解聚集性病例的臨床表現、流行特征,以分析流行因素,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據。要對首發(fā)或指示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填寫《手足口病個案調查表》(附件2)。(2)重癥或死亡病例調查:詳細了解病例的基本信息、臨床癥狀、發(fā)病就診治療過程、感染傳播情況、病原檢測結果,以分析重癥及死亡病例的主要危險因素,填寫《手足口病重癥或死亡病例個案調查表》(附件3)。調查結束后,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將結果錄入統(tǒng)一數據庫,報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專題調查:根據當地手足口病疫情特點及流行特征,可開展專題調查,以了解當地的主要傳播方式以及感染危險因素等,為制定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專題調查的方案及其內容,應根據調查目的專門設計。(4)單病例調查目前主要是由疾控中心在做。醫(yī)療機構要協(xié)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第19頁/共38頁(一)現場調查處置(續(xù))2.傳染源的管理?;純簯皶r就醫(yī),并遵醫(yī)囑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進行治療。居家患兒,家長或監(jiān)護人應在社區(qū)(村)醫(yī)生的指導下,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如發(fā)現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相關癥狀時,應立即送醫(yī)院就診,同時,要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住院患兒應在指定區(qū)域內接受治療,防止與其他患兒發(fā)生交叉感染。管理時限為自患兒被發(fā)現起至癥狀消失后1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村衛(wèi)生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等負責本轄區(qū)居家治療的手足口病患兒的隨訪工作,掌握居家治療患兒的病情進展情況。第20頁/共38頁(一)現場調查處置(續(xù))3.標本采集和檢測(略)。4.消毒措施。病家、托幼機構和小學的消毒應在當地衛(wèi)生院指導下,由單位及時進行消毒,或由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其進行消毒處理。醫(yī)療機構的消毒由醫(yī)療機構安排專人進行。消毒方法參見《消毒技術規(guī)范》(2002版)和《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第21頁/共38頁(一)現場調查處置(續(xù))5.健康教育。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在政府領導下,與當地教育、宣傳、廣電等部門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短信、宣傳單/宣傳畫等多種方式,開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工作,使兒童家長及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等了解手足口病的臨床癥狀,掌握最基本的預防措施,強調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及環(huán)境衛(wèi)生措施對于有效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動員托幼機構老師和管理人員、兒童家長成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動參與者,形成群防群控。與重癥或死亡病例發(fā)病前1周或發(fā)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6歲以下兒童,要對其家長或監(jiān)護人進行健康教育,做好兒童的密切觀察,出現癥狀要及時就診和治療。第22頁/共38頁四、重點人群及重點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第23頁/共38頁1.散居兒童的預防控制措施。(1)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2)嬰幼兒的尿布要及時清洗、曝曬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兒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5)兒童出現發(fā)熱、出疹等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6)居家治療的患兒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第24頁/共38頁2.托幼機構預防控制措施(1)每日進行晨檢,發(fā)現可疑患兒時,要采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2)出現重癥或死亡病例,或1周內同一班級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全園停課7天;1周內無新發(fā)病例經申請并經風險評估后方可復課;(3)教育、指導兒童養(yǎng)成正確洗手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老師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狀況;(4)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wèi)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5)定期對活動室、寢室、教室、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6)托幼機構應每日對廁所進行清掃、消毒,工作人員應戴手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洗手;(7)托幼機構應配合衛(wèi)生部門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第25頁/共38頁3.醫(yī)療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1)各級醫(yī)療機構應加強預檢分診,專辟診室(臺)接診發(fā)熱、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診及就診等區(qū)域的清潔消毒頻次,室內清掃時應采用濕式清潔方式;(2)醫(y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每一位病例后,均應認真洗手或對雙手消毒,或更換使用一次性手套;(3)診療、護理手足口病病例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儀器、體溫計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時消毒;(4)對住院患兒使用過的病床及桌椅等設施和物品必須消毒后才能繼續(xù)使用;(5)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糞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第26頁/共38頁五、手足口病消毒
第27頁/共38頁(一)、消毒原則(一)消毒范圍和對象:以病原體可能污染的范圍為依據確定消毒范圍和對象,一般不必對室外環(huán)境開展大面積消毒,防止過度消毒現象的發(fā)生。(二)消毒持續(xù)時間:以手足口病流行情況和病原體監(jiān)測結果為依據確定消毒的持續(xù)時間。(三)消毒方法的選擇:應選擇中效或高效消毒劑如含氯(溴)消毒劑、碘伏、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戊二醛和甲醛等進行消毒,并盡量避免破壞消毒對象的使用價值和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四)注意與其他傳染病控制措施配合:搞好飲用水、污水、食品的消毒及衛(wèi)生管理,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及糞便無害化管理。必要時滅蠅、滅蚤、滅蟑螂后再消毒處理。加強易感人群的保護。第28頁/共38頁(二)隨時消毒1.隨時消毒是指對患兒污染的物品和場所及時進行的消毒處理。患兒居家治療的,不可在傳染期前往托幼機構或學校,也不可與其他兒童接觸,患病期間應做好病家的隨時消毒。醫(yī)療機構應設立手足口病專門病區(qū),患兒住院期間,做好隨時消毒。隨時消毒特別要注意下列物品和場所:分泌物或排泄物(糞便、皰疹液等)及其污染的場所和物品、生活用具、手、衣服、被褥、生活污水、污物。2.醫(yī)護人員和陪護應做好衛(wèi)生防護,診療、護理工作結束后應洗手并消毒。3.兒科門診、兒科病房、發(fā)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等診療患兒場所可采取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也可采用循環(huán)風式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無人條件下還可用紫外線對空氣消毒,不必常規(guī)采用噴灑消毒劑的方法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第29頁/共38頁(三)終末消毒。終末消毒是指傳染源(包括患兒和隱性感染者)離開有關場所后進行的徹底的消毒處理,應確保終末消毒后的場所及其中的各種物品不再有病原體的存在。終末消毒特別要注意病家、托幼機構、小學和病房。1.病家消毒當患兒住院、康復或死亡后,應及時做好病家的終末消毒。病家終末消毒的對象包括:住室地面、墻壁,桌、椅等家具臺面,門把手,患兒奶嘴、奶瓶、餐飲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玩具,廁所、衛(wèi)生間,垃圾,污水等。2.托幼機構和小學發(fā)生疫情的托幼機構和小學停課后應及時做好終末消毒,包括:校區(qū)內室內外地面、墻壁(墻壁可只消毒至2m高),門把手、樓梯及其扶手,場所內的各種物品表面,特別要注意患兒的衣服、被褥,學習用品,玩具,奶瓶和食飲具,廁所、衛(wèi)生間,污水、垃圾等。3.醫(yī)療機構醫(yī)療機構兒科門診、發(fā)熱門診、手足口病門診等每日工作結束后,以及手足口病患者病房在患者康復、死亡或離開后,均應做好終末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墻壁,桌、椅、床頭柜、床架等物體表面,患者衣服、被褥,洗臉盆、便盆等生活用品,廁所等。第30頁/共38頁(四)預防性消毒1.家庭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無患病兒童的家庭,應注意家庭成員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個人衛(wèi)生應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換洗衣物,勤晾曬被褥。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門把手等各種物體表面應做好衛(wèi)生清潔。嬰兒奶嘴、奶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兒童玩具定期清洗。搞好廚房、衛(wèi)生間衛(wèi)生。特別是有小孩的家庭,家庭成員回家后應及時洗手、更衣,有客來訪后,對相關物品進行清潔處理,必要時進行消毒(鼓勵并提倡進行預防性消毒)。第31頁/共38頁(四)預防性消毒(續(xù))2.托幼機構和小學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沒有發(fā)生手足口病疫情的托幼機構和小學應做好預防性消毒工作。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及糞便無害化處理。保育員、教師要保持手部清潔,并教育指導兒童養(yǎng)成正確洗手的習慣。幼兒活動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風?;顒邮?、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濕式拖掃,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門把手、桌、椅等各種物體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潔。搞好食飲具消毒和食品衛(wèi)生。第32頁/共38頁(四)預防性消毒(續(xù))3.醫(yī)療機構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醫(yī)療機構應按照《消毒技術規(guī)范》(2002版)的要求做好常規(guī)消毒工作。兒科門診、發(fā)熱門診、兒科病房等還要注意做到如下消毒工作。(1)診療用品體溫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15min,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壓舌板應使用一次性壓舌板;非一次性壓舌板采用高壓蒸汽滅菌,一人一用一消毒。非一次性用品診療、護理患者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儀器、醫(yī)療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溶液擦拭,可以浸泡消毒的醫(yī)療器械等物品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15min,需要滅菌的器械要做好清洗、滅菌工作。(2)手消毒醫(yī)護、陪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后均應嚴格洗手,手的消毒用0.5%碘伏溶液或0.05%過氧乙酸消毒液涂擦或浸泡,作用2~3min。特別需要注意常規(guī)的免洗手消毒液對腸道病毒無效。(3)環(huán)境表面消毒地面、墻壁、桌、椅、工作臺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或0.5%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15min。第33頁/共38頁(五)常見污染對象的消毒方法1.室內空氣應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病家、托幼機構和小學以自然通風為主,無法自然通風的可采用空調等機械通風措施。醫(yī)療機構應加強通風,可采取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也可采用循環(huán)風式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無人條件下還可用紫外線對空氣消毒,不必常規(guī)采用噴灑消毒劑的方法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2.地面、墻壁對污染地面、墻壁用含有效氯(溴)1000mg/L消毒劑溶液噴灑消毒,作用15min。泥土墻吸液量為150ml/m2~300ml/m2,水泥墻、木板墻、石灰墻為100ml/m2。對上述各種墻壁的噴灑消毒劑溶液不宜超過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內噴霧一次,噴藥量為200ml/m2~300ml/m2,待室內消毒完畢后,再由內向外重復噴霧一次。以上消毒處理,作用時間應不少于15min。3.物體表面對門把手、樓梯扶手、床圍欄、桌椅臺面、水龍頭等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溴)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消毒,作用15min,必要時用清水擦拭干凈以免腐蝕損壞。第34頁/共38頁(五)常見污染對象的消毒方法(續(xù))4.污染物患者的排泄物、嘔吐物等最好用固定容器盛放,稀薄的排泄物、嘔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含有效氯20000mg/L消毒劑溶液2000mL,攪勻放置2h。成形糞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劑(含有效氯5%),或含有效氯500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2份加于1份糞便中,混勻后,作用2h。盛排泄物或嘔吐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溴)5000mg/L消毒劑溶液浸泡15min,浸泡時,消毒液要漫過容器。被排泄物、嘔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蓋,作用60min后清理。5.衣物、被褥等織物患兒的衣服、被褥需要單獨清洗,用70℃以上熱水浸泡30min,患兒所用毛巾、擦手巾、尿布等每次清洗后煮沸5m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工現場施工防化學災害制度
- 應急物資裝備應急預案
- 醫(yī)療護理醫(yī)學培訓 吸痰護理技術課件
- DB6103T 87-2025企業(yè)簡易注銷登記服務規(guī)程
- XX村電排建設及維護合同書2025
- 個人股權抵押融資合同樣本
- 臨時促銷服務合同
- 中小企業(yè)融資合作合同協(xié)議
- 京東商城代運營合同模板
- 個人質押貸款合同模板
- 2025年礦山開采承包合同實施細則4篇
- 2024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解析
- 科技論文圖表等規(guī)范表達
- 高考寫作指導議論文標準語段寫作課件32張
- 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英語統(tǒng)一考試模擬演練八省聯(lián)考解析
- 華能火力發(fā)電機組節(jié)能降耗技術導則(2023年版)
- 基礎知識3500個常用漢字附拼音
- 企業(yè)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培訓
- JJF(紡織)072-2018紡織滾筒式烘干機校準規(guī)范
- 羊水栓塞的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 物業(yè)保潔及餐飲服務項目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