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2023北京導游詞北京導游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就難以避開地要打算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到達巡游的最正確效果。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北京導游詞,歡送大家共享。
北京導游詞1
各位游客,我們今日所要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這作用于祭天的圣壇,占地面積到達了273萬平方米。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日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壇有外壇墻和內(nèi)壇墻,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圓地方。在一起先,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壇,直到明嘉靖年間在北城修建了地壇,才分開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壇,用于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為大享殿,特地用于孟春祈谷,當時殿宇屋頂已經(jīng)是三重檐了,從上至下的藍黃綠三色瓦分別代表了天地萬物。而在乾隆年間,有將大享殿改為現(xiàn)在的祈年殿,而將屋頂瓦祭天大典就正式起先了,皇帝由南欞星左門登壇,這時鐘聲停止,到了其次層南側(cè)拜位站好后,聽候司贊人報儀程。恭讀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結(jié)束以后,要將神位前的貢品分別送到燔柴爐(從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燃燒,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視,稱為望燎)和燎爐(圜丘壇共有12座燎爐,在瘞坎北側(cè),從東向西排列著8個;內(nèi)圍護墻東西欞星門外各有一對。從配位幄次車下的祭品分別送到8個燎爐內(nèi)燃燒,而四個從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欞星門處)燃燒,煙霧騰空,象征著送到天庭。而后還要將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瘞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飲血之意。在這個典禮上,須要特殊提到的是皇帝恭讀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剛剛所說的臺面中心天心石。他是天壇三大聲學現(xiàn)象之一。在這里朗讀的時候聲音特殊嘹亮,而且現(xiàn)在這里也是一樣的,各位游客不妨體會一下這奇妙的效果,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說自己美妙的愿望。
現(xiàn)在咱們接著沿著中軸線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庫,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蜀酚罱ㄓ诿骷尉妇拍辏鸪踅凶鎏┥竦?,到了十七年,改名為現(xiàn)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壇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這里也叫圜丘壇寢宮。殿內(nèi)正面的圓形石臺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邊兩側(cè)的四個方形石臺上安放的那么是八位祖先神主,還有東西配殿用來存放從祀神位。而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筑藝術(shù)價值特別高的殿宇,總體呈圓形,下邊是高2.85米的圓形須彌座,為青白石筑成,有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出陛,也就是臺階,而在南向出陛還有二龍戲珠的丹陛石。上邊是藍色筒瓦單檐攢尖鎏金寶頂。而在殿內(nèi)還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沒有橫梁承托,全都是靠各類斗拱層層上疊來支撐,步步收縮,從而形成了精致的穹隆圓頂。這里邊還運用了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這組建筑不僅非常精致,而且還有回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剛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xiàn)象?;匾舯诰褪腔蜀酚畹耐鈮?,圍墻建立的磨磚對縫,非常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微小,只要對著墻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楚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那么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回音,其次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回音,所以稱為三音石。在后來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或許您剛剛就已經(jīng)留意到了,天壇有特別多的柏樹,不錯,它就似乎北京一個自然的氧吧。而在這很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余歲的檜柏,就是回音壁西墻外的這棵九龍柏。它的樹干紋理特別的奇妙,布滿了溝壑,而且旋轉(zhuǎn)扭曲,似乎9條蟠龍纏繞游戲,所以叫它九龍柏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在巡游過了圜丘壇和皇穹宇之后,我們就即將走進祈谷壇了,而現(xiàn)在我們腳下連接兩個祭壇的就是丹陛橋,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壇的唯一通道,長360米,橋面上分為三條道,中間的是神道,東邊是御道,西邊的就是王道。而它作為通道為什么又要稱為橋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似乎與天相連接的橋;而另一種就是說路面下邊建有進牲門,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說到進牲門,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過橋下的一個券門被趕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殺,制成供品,所以這個通道也被叫做鬼門關(guān),因為一進去就有死無生了。
好,回到正題,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的完整建筑群。前面的這個石臺是具服臺,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按例還是要來到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這里還有小金殿之稱。
和每年的祭天一樣,這里是用來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當天,有樂隊在殿外月臺上奏樂,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誠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禮,祈禱上蒼,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門外東邊的燔柴爐和燎爐燃燒,送上天宮。祈谷禮節(jié)和祭天的差不多。到這里,祈年殿也差不多講完了,而它還有一個附屬建筑,作用和皇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壇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側(cè)的皇乾殿。
現(xiàn)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連檐通脊的長廊,共有七十二間,俗稱七十二連房,它不僅用來連接神廚神庫,而且也是祭祀時運輸祭品的通道,在長廊的東頭,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說過了鬼門關(guān)的牲畜要道這里來屠宰。而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稱為七星石,都是風水鎮(zhèn)石??墒沁@里命名有八塊石頭為什么叫七星呢?原來明代在這里放的確實是七塊石頭,而最小的那一塊那么是清代增加上的。關(guān)于七星石的說法每個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個道士和皇帝說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國家,所以就在這里放了象征著北斗七星的七塊石頭。而在清代,康熙皇帝為了給滿族愛新覺羅氏找尋從東北如主中原的理論依據(jù),就派人考察山脈,覺察泰山是長白山的余脈,所以就在原來七塊石頭的東北方有放了一小塊兒青石,象征東北長白山,假設(shè)按這種說法,那八塊石頭就應(yīng)當叫做七峰東岳。
暫且不管他們怎么定論了。今日的觀光巡游就要結(jié)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間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記憶。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愿帶給您的家人摯友。
北京導游詞2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日的小導游—〔小吳〕,我將帶你們?nèi)ヒ粋€風水寶地—北京!
北京位于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個區(qū)和7個縣組成??偯娣e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占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在70~50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祖先的發(fā)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薊〞,從今“燕京〞之名流傳至今。1403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并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今起先。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jīng)過十五年施工于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guān),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現(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qū),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qū)。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說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07年派了一些風水術(shù)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祥瑞的土地,打算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許多地方,但是都不勝利,最終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xiàn)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qū),在四周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里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溫榆河經(jīng)過這里,真可以說是風水寶地。從今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消耗多少精力啊。隨后,就起先修建了長陵,經(jīng)過四年最終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接連在這里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始終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范圍,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很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里也沒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在清兵入關(guān)以后,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里燒了。后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luò)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qū)。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對這里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并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jīng)被開掘了?,F(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安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現(xiàn)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么?怎么在這里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緣由很簡潔,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其次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尸骨下落不明,所以這里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jīng)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后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務(wù)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后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jié)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肯定都明白了為什么這里叫做十三陵了。
從十三陵出來,我們來到了清朝第一大官和珅的府邸—親王府
大門入園——后罩樓——龍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綠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guān)——出園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起先在這東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華宅第,時稱“和第〞。有說法稱、明弘治年間、大太監(jiān)李廣也曾經(jīng)置第于此。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歷歸天,次日嘉慶褫奪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其家,估計全部財寶
約值白銀兩千萬兩,相當于清政府半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賜令自盡〞。而宅子本身,那么如愿歸“愛豪宅不愛江山〞的胞弟慶僖親王永璘全部。與此同時,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豐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親王奕訢成為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子,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耙蛔醺?,半部清朝史〞是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的評價。民國初年,這座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后由輔仁高校用108根金條贖回,并用作女生學堂。新中國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風機廠、音樂學院等多家單位運用過。
假設(shè)說恭王府代表的是王府文化的話,那么四合院應(yīng)當就是能代表我們百姓文化的了,現(xiàn)在讓我們來到北京的老宅子—四合院!
四合院,可說是天下著名,老北京人都說假設(shè)沒有了四合院,北京就像沒有了生命一樣,它倒是成了北京的“掌上明珠〞!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知名,還在于它的構(gòu)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tǒng)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筑大局部是內(nèi)院式住宅,南方地區(qū)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于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采光均欠志向。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lián)接,起居非常便利,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崐一個“口〞字形。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北京正規(guī)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根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墻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于宅院東南角“巽〞位。
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yǎng)金魚,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采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wù)勞動的場所。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guān)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特別適合獨家居住。院內(nèi),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里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于院落寬敞,可在院內(nèi)植樹栽花,飼鳥養(yǎng)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共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妙天地。四合院,也是華北地區(qū)民用住宅中的一種組合建筑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戶,住在一個封閉式的院子里,過著一種安逸、消閑、清靜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歡欣、天倫的樂趣,自然有一種令人閑情逸致的氣氛。之所以這樣,北京四合院講究綠化,院內(nèi)種樹種花,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yǎng)。
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它雖為居住建筑,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
有些家庭,為了把院落裝飾點綴一番,還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影壁,也即是一堵磚墻。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征祥瑞的字樣。也有一局部影壁,繪上祥瑞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nèi)制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nóng)家,采納“五谷豐收〞、“祥瑞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shè)在大門之內(nèi)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筑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墻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局部,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祥瑞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nèi)活動的隔離作用。
假設(shè)四合院沒了,那就徹底失去了老北京的文化色調(diào),那不僅是北京的符號,也是北京的魂兒??上攵暮显菏潜本┑囊环N文化特色,成為了北京漂亮的風景線!
本次的北京四合院之旅就要到這里結(jié)束了!
北京導游詞3
下面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故宮吧!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日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調(diào)多數(shù)能工巧匠,用了14年時間建成的雄偉建筑。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宮殿沿著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布局嚴整。故宮外沿還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外朝最引人留意的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也不細細介紹了,過一會兒你們可以自由游賞。
繞過三大殿,我們到了故宮的后半局部,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側(cè)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與外朝建筑的宏偉壯美不同,內(nèi)廷特別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走完了坤寧宮,我們到了后面的御花園,這里是專供皇帝和后妃休息、游玩的場所,園內(nèi)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和玲瓏新穎山石。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兒結(jié)束了,你們可以隨意游賞,17:30分后從東門的東華門出來集合。請留意不要在園內(nèi)亂扔垃圾、隨意刻寫,祝你們旅途開心!
北京導游詞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送光臨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頤和園。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林,你們能夠叫我林導游。很榮幸為大家效勞。此刻我?guī)壹乙积R去巡游頤和園,大家跟我來吧!
各位游客,那里就是知名的長廊,那里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請大家抬起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繽紛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這幾千幅畫當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大家細細欣賞吧!
我們此刻去的就是萬壽山。展此刻你眼前的這座山就是萬壽山。請你們抬頭向上望,屹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就是佛香閣,它高38米多。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你們明白那是什么嗎?不明白吧1其實那就是排云殿。此刻我們?nèi)サ氖抢ッ骱?,這湖面積大約220平方米。這座橋名十七孔橋,因為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
你們能夠到橋上走一走。
此刻大家能夠自由活動,但要留意:1、不能隨地扔垃圾2、不能亂涂亂畫3、要留意平安。最終我祝大家旅程開心。
北京導游詞5
大家好,我叫陳銳強,大家叫我陳導游就可以了,今日將由我來帶著大家去參觀氣魄宏偉的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國的珍寶,是世界遺產(chǎn)之一,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筑,還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人們以血肉之軀修筑了萬里長城。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肉和才智的結(jié)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大家看,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有一萬三千多里。
讓我們登上長城去看看吧。這里的城磚非常平坦,像很寬的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眺望口和射口,供眺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都有一座方形城臺,是屯兵的保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相互照應(yīng)。
接下來我還給大家講一個關(guān)于長城的故事: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筑巢于嘉峪柔遠之內(nèi)。一日清早,兩燕子飛出關(guān),日暮時,雌先飛回,關(guān)門已閉,不能入關(guān)。遂悲聲始終悲鳴到死,死后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墻,就發(fā)出“啾啾〞的燕鳴聲,向人傾訴。古代,人們把在嘉峪關(guān)內(nèi)能聽到的燕鳴聲視祥瑞之聲,將軍出關(guān)征戰(zhàn)時,夫人就擊墻祈祝。后來開展出關(guān)前帶眷屬子女,一起到墻擊墻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種風俗。
好了,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要留意平安,不要在城墻上亂涂亂畫,不要亂丟垃圾。八點到大門口集合,祝大家旅途開心。
北京導游詞6
天壇位于北京正陽門東南側(cè),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天壇原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壇建筑群。天壇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圓南方,象征天圓地方。天壇分為內(nèi)、外壇兩局部,每年孟春〔農(nóng)歷正月〕祈谷大典在內(nèi)壇北部祈谷壇建筑群實行,冬至祭天在內(nèi)壇南部圜丘壇建筑群實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這里實行過祭祀大典654次。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在營建北京城的同時,在北京正陽門外東南側(cè)建天地壇。初建時這組建筑為天地合祀,所以稱為天地壇。其中主建筑大祀殿為長方形大殿,十一開間,雄偉壯美。百余年間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壇合祀天地。直至明嘉靖年間,明世宗朱厚熜下詔,將天地合祀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地壇的南郊增建了圜丘壇,用于冬至祭天;把大祀殿的規(guī)制改為圓形,并更名為大享殿,特地用于孟春祈谷。并且在北郊建方澤壇,以祭地;東郊建朝日壇,以祭日;西郊建夕月壇,以祭月。到了清乾隆年間,清高宗弘歷對天壇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造,包括:改造天壇內(nèi)外壇墻、擴建圜丘壇、改建祈谷壇大享殿并改稱為祈年殿、增辟圜丘壇門、改建皇穹宇。1911年清帝溥儀遜位,祭天制度廢止。
現(xiàn)在的天壇是通稱,它事實上由兩個壇組成,南部為圜丘壇,北部為祈谷壇。兩壇各成體系,它們之間由丹陛橋連接。天壇的建筑特點可以用“一、三、五、七、九〞這樣一組數(shù)字來概括。
一:一條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昭亨門—圜丘壇—皇穹宇—成貞門—丹陛橋—南磚門—祈年門—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門。
三:三道壇墻。分別為外壇墻、內(nèi)壇墻和分隔圜丘壇與祈谷壇之間的東西向壇墻。
五:指五組主要建筑。分別為圜丘壇建筑群、祈谷壇建筑群、齋宮建筑群、神樂署和犧牲所建筑群。
七:指祈谷壇東側(cè)的七星石。
九:指天壇的9座壇門。天壇西側(cè)外壇墻上有祈谷壇門和圜丘壇門;祈谷壇有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圜丘壇有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
北京導游詞7
外出旅行自然少不了拍照,對于大局部游客來說,無論走到哪都喜愛用相機記錄下自己的旅途,然后共享到自己的摯友圈當中,慢慢的這也成為了一種旅游的習慣。但并不是全部的景點都很適合拍照,例如5A級景區(qū)頤和園,進去閱讀的時候,導游都會提示到,有些地方不能合影,這是為什么呢?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郊,是我國清朝時期的一座皇家園林,具有著獨特的價值意義,早在上個世紀就被列為了全國第1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故宮一樣,這里的人文景觀特別深厚,同時又不缺乏自然美景。在每個節(jié)假日,頤和園往往都會人滿為患,到處都是拍照的游客。
細心的游客可能覺察了,在頤和園中有一個地方是不能合影的,這個地方就是位于頤和園樂壽堂院子里的“北太湖石〞旁。這塊石頭體積浩大,重量到達了30多噸,造型奇妙,并且上面還刻著乾隆皇帝的手書“青芝岫〞。
頤和園這所園林當中并不缺乏石頭,但是這一塊石頭非常的特別,在游客們的眼中,這塊石頭還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顧名思義,名字就告知了我們答案,假設(shè)游客們想與這塊石頭合影的話,導游往往都會站出來進行阻擋,說這是一種不祥的征兆,建議大家不要拍照。
關(guān)于這塊石頭,背后也有著一個特別好玩的故事,與“敗家石〞的名字有關(guān)。
故事要追溯到明朝年間,有一個叫米萬種的富豪,愛好收集天下的奇石,石頭的形態(tài)越是不一樣,就越受他的青睞。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米萬種和管家一起在北京遠郊的深山當中覺察了這塊石頭,這塊石頭實在是太特殊了,深受富豪的寵愛。
可是這塊石頭的體積如此浩大,如何運輸卻成為了一個難題,終歸深山與自己的園林路程比擬遠。富豪一起先想著找?guī)讉€強壯的勞動力一起將石頭搬回去,可是當真正實施起來,卻覺察取得的效果特別顯微,怪石只挪動了一點點距離。
這可讓富豪感到發(fā)愁不已,這個時候管家獻上了一計,管家建議修建一條特地的道路,等到冬天的時候,將道路上面潑滿水,待道路結(jié)冰,這樣這塊石頭運輸起來便很簡單了。
聽聞此計后,富豪大喜,隔日便起先了修建道路,修建道路修到了一半,富豪卻覺察自己的家產(chǎn)已經(jīng)揮霍完了,甚至這個月連修路工人的工資都難以發(fā)放。原本富甲一方的富豪,如今已經(jīng)起先變得身無分文,這塊石頭也被扔到了路邊,無人問津,大家給他起了一個“敗家石〞的名字。
石頭本無錯,但是寓意不好,久而久之便流傳成了如今的習俗,對此大家都是怎么看的呢。
北京導游詞8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日就由我來擔當你們的導游,我叫歐陽玉欽,你們可以叫我歐陽小導游。
首先,我們?nèi)ヅ酪慌篱L城吧,怎么樣?長城陡峭吧,長城還很長呢!長城長達一萬三千多里。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夠長的吧,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特別高大堅實喲!這可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還鋪著方磚,非常整齊,像很寬的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頂上,每隔三百米,就有方形的城臺,那就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可以相互照應(yīng)。
對了,忘了介紹長城的根本狀況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yōu)榱朔佬l(wèi)外敵入侵,就在地勢險要的關(guān)口修筑長城。據(jù)?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便是關(guān)于長城的最早的記載了。
毛澤東爺爺曾說過:“不到長城非英雄!〞還有許多外國人也常來欣賞長城,贊美長城呢。長城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今日的游客攀登長城就很不簡單,可以想象當年修筑長城時,人們付出了多大的志氣、才智和力氣啊!
長城,宏大的長城!我們贊美你,全世界人民也贊美你!
北京導游詞9
五大宮分別為: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之稱。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quán)“受命于天〞。由于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猶如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因此又名紫禁城。
故宮午門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根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實際數(shù)據(jù)是1973年專家現(xiàn)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并非現(xiàn)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宮城四周環(huán)圍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huán)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jié)構(gòu)、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yīng),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后,確定遷都北京,即起先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終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tǒng)治。
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800萬人次,隨著旅游事業(yè)的開展,觀眾的人數(shù)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愛好長盛不衰。
故宮午門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雄偉壯美。午門后有五座精致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致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織,是結(jié)構(gòu)秀麗的建筑。
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nèi)廷,內(nèi)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后三宮。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wù)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風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肅穆、莊重、壯美、宏偉,以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后半部內(nèi)廷那么富有生活氣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故宮的正門叫“午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環(huán)繞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筑。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重檐廡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闕城墻上,建有聯(lián)檐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輔翼著正殿。這種形態(tài)的門樓稱為“闕門〞,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這組城上的建筑,形勢雄偉壯美,是故宮宮殿群中第一頂峰。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讀皇帝圣旨,頒發(fā)年歷書,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午門當中的正門平常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今門走出一次。文武大臣進出東側(cè)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cè)門。
“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nèi)日常出入的門禁?,F(xiàn)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yīng),門外設(shè)有下馬碑石,門內(nèi)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nèi)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在午門以內(nèi),有廣袤的大庭院,當中有弧形的內(nèi)金水河橫亙東西,北面就是外朝宮殿大門——太和門,左右各有朝房廊廡。金水河上有5座橋梁,裝有白色漢白玉欄桿,隨河宛轉(zhuǎn),形似玉帶。
瞧!這個建筑叫太和門。是故宮里最大的木制大門。在這兒放著一對獅子,它強悍、威猛、高大,代表著皇帝的威歷。
正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nèi)最大的建筑物,并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你們覺得它高嗎?是的,它現(xiàn)在一點也不高,因為北京開展很快,高的建筑物比比皆是。
太和門內(nèi),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tǒng)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F(xiàn)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筑,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總共統(tǒng)計達1052653件之多,統(tǒng)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shù)的1/6。截至20xx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tǒng)文物保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shù)已達109197件,現(xiàn)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保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許多絕無僅有的國寶。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shè)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shù)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shù)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保藏有大量古代藝術(shù)珍品,是中國保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好啦,大家今日都累了,我們今日的行程就結(jié)束了,祝大家生活開心!
北京導游詞10
各位旅客摯友們:
大家好!
龍慶峽冬季氣候寒冷,結(jié)冰期較長,龍慶峽利用這獨特的自然條件,自1987年起先舉辦冰燈藝術(shù)節(jié),龍慶峽冰燈藝術(shù)展已經(jīng)成為首都冬季旅游的傳統(tǒng)工程。
冰燈展區(qū)位于古城水庫巨壩之下,兩山峽谷之間,由兩山體自然滲水形成的巨大冰柱,構(gòu)成罕見的冰瀑奇觀,成為冰燈展區(qū)最正確的自然背景。二十幾年來,龍慶峽培育了一支技藝精湛、業(yè)務(wù)嫻熟的冰燈設(shè)計人材和雕刻隊伍,以求新、求美、求奇為宗旨,在藝術(shù)上不斷推陳出新,技術(shù)上精益求精,工藝上精雕細刻,為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欣賞情趣的觀眾供給了選擇空間。龍慶峽先后依據(jù)不同時期,不同內(nèi)容為主題,勝利地舉辦了二_屆冰燈藝術(shù)節(jié),共接待中外游客千萬人次,填補了北京冬季冰雪特色旅游工程的空白。
歷屆冰燈節(jié)的主題盡管不同,但順水庫大壩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卻年年保存,70米高的巨壩上垂下巨大冰瀑,下飾冰花、冰柱,形成一座飛流千尺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漂亮的龍慶峽冰燈藝術(shù)節(jié),帶給游人一片快樂。
冰燈區(qū)建在山谷中,那里風大,溫度要比市內(nèi)低5~8度,前往參觀游玩的摯友們留意保暖。
北京導游詞11
各位游客摯友們
大家好,今日我們將參觀故宮博物院,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時故宮的午門前,在進入故宮之前,我先就故宮的狀況向大家作個簡潔介紹。
故宮,又稱紫禁城,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建于1406-1420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宮建筑群,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紫禁城這一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恒、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恒是太微恒、紫微恒河天市恒。其中紫微恒居中,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人間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肯定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故宮又被叫做紫禁城。
故宮為北京的城中之城,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上,背靠景山,面南朝陽。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由多數(shù)房屋、高大的城墻和寬敞的護城河組成。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標準的足球場那么大。共有宮殿房屋8704間(1973年統(tǒng)計),這上千座房屋由10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護衛(wèi)著。
故宮始建于永樂四年(1406)。為營建這座雄偉的建筑群,明成祖朱棣派遣大臣到全國各地采備上好的建筑材料,明代采納上好的楠木,大都取自云、貴、川及兩廣地區(qū);金磚產(chǎn)自蘇州;漢白玉取于北京的房山。在建立過程中,動用工匠23萬,民夫百萬人。經(jīng)過十四年的建立,紫禁城最終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永樂十九年元旦,朱棣遷都北京。從今故宮起先成為明清兩朝皇帝的生活之所。明代從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國家。清代從清世祖福臨到遜帝溥儀,共有10位皇帝在紫禁城生活起居和治理國家。
北京導游詞12
故宮過去叫紫禁城,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建成,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在這里曾居住了明清兩朝24位皇帝。紫禁城的建筑是依據(jù)我國古代的?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那么建立的。
那么為什么叫“紫禁城〞呢?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咱們中國是一個天文學特別興旺的國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很多關(guān)于天象的記載。在古代的天象觀測中,人們覺察,有一顆星的位臵是不變的,始終居于天空的正中,它是紫微星,也就是大家熟識的北極星。人們認為那是天帝居住的宮殿,稱它為“紫宮〞?;实鄯Q自己為天子,就是天帝的兒子,他所居住的宮殿就叫“紫宮〞,這是其一,其二呢,皇帝居住的宮院,對尋常老百姓來說,是肯定的禁忌之地。于是兩層含義合起來,所以就叫“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朝的第三個皇帝朱棣,也就是永樂皇帝在1406年起先營建的,用了14年的時間才全部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從明朝永樂到清朝宣統(tǒng),共有24位皇帝在這兒居住過,統(tǒng)治中國達491年。相傳紫禁城有宮殿9999間半,事實上是8700多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目前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這些宮殿沿中軸線排列,并向兩邊綻開,左右對稱,格局嚴正,氣魄宏偉,極為壯麗。當我們閑逛在這些宮殿之間時,不僅僅可以親身接觸到它的一磚一瓦,還會欣賞到青銅、玉器、書畫、珠寶等珍貴的文物。要知道,這些文物都是從故宮博物院150多萬件藏品中細心選擇出來的,您定會愛不夠,也看不夠。
北京導游詞13
天安門城樓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北端,是北京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區(qū)域的分界點,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城樓是中國古代最壯美的城樓之一,同時具有重大的的政治意義。
天安門城樓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x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這里莊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并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圖案出現(xiàn)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天安門城樓由城臺和城樓兩局部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朱紅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修期合同樣本
- 眾籌ktv合同樣本
- 個人店鋪售賣合同樣本
- 海底兩萬里教學設(shè)計
- 乙方違約合同標準文本
- 2025中文版股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供貨合同標準文本教程
- 企業(yè)員工終止合同樣本
- 綠化服務(wù)承諾與質(zhì)量保證措施方案
- 危急值報告制度最終版
- 情緒的認知理論
- 生物實驗課說課稿
- 2023年四川二造《建設(shè)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wù)(土木建筑)》高頻核心題庫300題(含解析)
- YS/T 429.2-2012鋁幕墻板第2部分:有機聚合物噴涂鋁單板
- 體育管理學3-體育管理的因素與環(huán)境課件
- GB/T 35624-2017城鎮(zhèn)應(yīng)急避難場所通用技術(shù)要求
- GB/T 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術(shù)通則
-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動畫可拖動最佳版swf
- 2016眾泰t600運動版原廠維修手冊與電路圖-使用說明
- Sigma-Delta-ADC講稿教學講解課件
- 【計算機應(yīng)用基礎(chǔ)試題】上海中僑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2022年練習題匯總(附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