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藥劑學名詞解釋_第1頁
生物藥劑學名詞解釋_第2頁
生物藥劑學名詞解釋_第3頁
生物藥劑學名詞解釋_第4頁
生物藥劑學名詞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生物藥劑學名詞解釋1.生物藥劑學: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過程,說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的生物因素與藥物

療效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科學。2.消除:代謝+排泄。

3.轉運:吸收+分布+排泄。4.處置:分布+代謝+排泄。

5.藥物動力學:是應用動力學原理與數(shù)學處理方法,定量描述藥物在體內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學科。6.吸收:藥物由用藥部位進入體循環(huán)的過程。

7.分布:指進入體循環(huán)的藥物隨血液向組織和臟器轉運。

8.代謝:指一種化學結構的物質轉變成另一種化學結構的物質。這個過程在酶的參與下進行,又稱生物轉化。9.排泄:指藥物或代謝物排出體外。

10.首過效應:吸收的藥物隨血液首先到達肝臟。肝臟是藥物的主要代謝器官,由于藥物進入全身循環(huán)前首先受肝

臟代謝,使最終進入體循環(huán)的原形藥物量減少的現(xiàn)象,稱~。

11.表觀分布容積:是將全血或血漿中的藥物濃度與體內藥量聯(lián)系起來的比例常數(shù),是藥動學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12.藥物的累積:當藥物對組織有特別親和性時,該組織往往就起了一種貯存的作用。此時??吹剿幬飶慕M織解離

進入血液的速度要比進入組織的速度慢。這樣當連續(xù)用藥時,能引起組織中藥物濃度逐漸上升的趨勢,這種現(xiàn)象稱為蓄積。

13.血腦屏障:藥物注射后,可迅速進入全身各組織,但向腦轉運少。這說明血液與腦組織之間存在著某種屏障—

—血腦屏障。

14.第一相反應:引入官能團,大多數(shù)脂溶性藥物經(jīng)氧化還原,水解生成極性基團。

15.其次相反應:結合反應,化合物的極性基團或由于第一相反應生成極性基團與機體成分結合。

16.酶促作用:給予某種化合物使藥物代謝酶活性加強,因此促進藥物代謝,稱酶誘導。引起誘導的化合物稱誘導

劑。

17.酶抑作用:某些藥物可抑制肝微粒體中酶的作用而抑制另一些藥物的代謝,導致后者的藥理活性及毒副作用增

強,這種藥物稱為抑制劑。

18.被動擴散:物質聽從濃度梯度由高向低轉運的過程。

19.主動轉運:生物體內一些必要的物質,如K+、Na+、葡萄糖、氨基酸等,通過生物膜轉運時,借助載體或酶促

系統(tǒng),可以從膜的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轉運,稱~。

20.胞飲作用:由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滾動性,因此細胞膜變性而將某些物質攝入細胞內或從細胞內釋放到細胞外

的這個過程稱為膜動轉運。其中向內攝入為入胞作用,向外釋放為出胞作用,二者通稱胞飲。攝取固體顆粒時,稱為吞噬。

21.易化擴散(促進擴散):由于人們不能用溶解擴散和限制擴散解釋一些速度很快的轉運,從而推測有載體參與

的促進作用,并稱其為~。

22.溶解擴散:由于生物膜為類脂雙分子層,非解離型的脂溶性藥物可溶于液態(tài)脂質膜中,因此更易穿過細胞膜。

對于弱酸或弱堿性藥物,解離程度受pH限制。脂溶性大,易吸收。但太強時,深入類脂層后與脂質猛烈結合,不易向體循環(huán)轉運。

23.膜孔擴散:又稱濾過,凡分子量小于100,直徑小于0.4nm的水溶性或極性藥物,可通過細胞膜的親水膜孔擴

散。

24.載體媒介轉運:借助生物膜上的載體蛋白作用,使藥物透過生物膜而被吸收的過程。

25.肝微粒體藥物代謝酶:哺乳動物肝微粒體中存在一類氧化反應類型極為廣泛的氧化酶系,稱為肝微粒體混合功

能氧化酶系統(tǒng)或稱單加氧酶。

26.腸肝循環(huán):是指在膽汁中排泄的藥物或其代謝物在小腸中移動期間重新吸收返回肝門靜脈血的現(xiàn)象。(腸肝循

環(huán)的藥物在體內能停留較長時間)

27.生物利用度:是指藥物吸收進入大循環(huán)的速度和程度。

28.絕對生物利用度:是以靜脈注射制劑為參比標準,尋常用于原料藥及新劑型的研究。

29.相對生物利用度:是劑型之間或同種劑型不同制劑之間的比較研究,一般是以吸收最好的劑型或制劑為參比標

準。

30.生物等效性:在一致試驗條件下,給予一致劑量的藥劑等效制劑,它們吸收的速度與程度沒有明顯區(qū)別的產(chǎn)品

叫生物等效產(chǎn)品。當吸收速度的區(qū)別沒有臨床意義時,某些藥物制劑的吸收程度一致而速度不同也可稱為生物等效。

31.藥物等效性:是指同一藥物一致劑量制成同一劑型,但非活性成分不一定一致,在含量、純度、含量均勻度、

崩解時間、溶出速率均符合同一規(guī)定標準的制劑。

32.油水分派系數(shù):是指藥物在有機溶媒中的溶解度與水中的溶解度的比值。

33.PH-分派假說:藥物的吸收取決于藥物在胃腸道中的解離狀態(tài)和油水分派系數(shù)。

34.AUC:藥物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的面積AUC與藥物吸收總量成正比,因此它代表藥物吸收的程度。35.Tmax:達峰時,藥物吸收的速度。

36.Cmax:峰濃度是與治療效果及毒性水平有關的參數(shù),也與藥物吸收數(shù)量有關。

1?e?nki?37.多劑量函數(shù):?ki?1?e38.一級速度過程:指藥物在體內某部位的轉運速度與該部位的藥量或血藥濃度的一次方成正比。39.清除率:是單位時間從體內消除的含藥血漿體積或單位時間從體內消除的藥物表觀分布容積。

40.雙室模型:藥物進入體內后,能很快進入機體的某些部位,但對另一些部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分布。從

速度論的觀點將機體劃分為藥物分布均勻程度不同的兩個獨立系統(tǒng),即~。

41.細胞通道轉運:藥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內蛋白的載體作用,透過細胞而被吸收的過程。42.細胞旁路通道轉運: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質通過細胞間連接處的微孔進入體循環(huán)的過程。

43.群體藥物動力學:即藥物動力學的群體分析法,是將經(jīng)典藥物動力學基本原理和統(tǒng)計學方法相結合,研究藥物

體內過程的群體規(guī)律的藥物動力學分支學科。

44.群體:是指根據(jù)研究目的所確定的研究對象的全體。

45.生理藥物動力學模型:一種在藥物的體內過程、機體的解剖學特性、生理生化參數(shù)三者之間建立一定數(shù)學關系

的模型。

46.時辰藥物動力學:是研究藥物及其代謝物在體內過程中的節(jié)律性變化以及規(guī)律和機制的科學,是介于時辰生物

學和藥物動力學之間的一種新的分支學科。

Biophamaceutics,biopharmacy生物藥劑學Absorption吸收distribution分布Metabolism代謝Excretion排泄Firstpasseffect首過效應Apparentdistributionvolume表觀分布容積Passivetransport被動轉運Activetransport主動轉運Pinocytosis胞飲Facilitateddiffusion協(xié)助擴散Enterohepaticcycle腸肝循環(huán)Bioabailability,BA生物利用度Transport轉運Disposition處置Elimination消除Passivediffusion單純擴散Memberaneporetransport膜孔擴散Carrier-mediatedtransport載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