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施工圖標準化工程設計任務書_第1頁
住宅施工圖標準化工程設計任務書_第2頁
住宅施工圖標準化工程設計任務書_第3頁
住宅施工圖標準化工程設計任務書_第4頁
住宅施工圖標準化工程設計任務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宅施工圖標準化工程設計任務書目錄二、粵海置地住宅標準化概況三、設計成果文件命名要求四、出圖要求五、各專業(yè)設計要求(一)建筑專業(yè)設計要求(二)結構專業(yè)設計要求(三)機電專業(yè)設計要求

一、總體說明(一)本設計任務書為發(fā)包人根據(jù)政府主管部門要求及自身需求等對本項目提出的各類設計技術要求。發(fā)包人有權根據(jù)項目開展情況優(yōu)化、細化本設計任務書。承包人需無條件遵照執(zhí)行,并將相關內容反映到設計圖紙中。(二)本任務書包含初步設計至施工圖的各個階段,其中包括個別戶型優(yōu)化及相關標準化技術做法等。根據(jù)發(fā)包人具體要求,在現(xiàn)有方案成果的基礎上,將其中兩種棟型完成全專業(yè)施工圖階段成果(每種棟型分別包含廣州版本和珠海版本),詳見表1.1。序號棟型城市施工圖設計1T4住宅T4廣州√2珠?!?T5住宅T5廣州√2珠海√(注:結構專業(yè)要求詳結構專業(yè)篇章5.1及5.2列表)(三)承包人需要配合發(fā)包人完成供內部匯報、報外部審批等相關文件(如提供電子文件,紙質文件等)。(四)承包人需要二次配合后續(xù)園林、裝修等專業(yè)設計。(五)承包人需要協(xié)助甲方制定施工圖標準化應用辦法。(四)承包人需要在設計成果中充分考慮工規(guī)證申報的適用性。二、粵海置地住宅標準化概況粵海置地住宅標準化工作已于2020年9月啟動,經(jīng)過多輪公司審議,截至目前,已完成方案階段成果,其中包括11種戶型模塊及三大類種風格立面造型等;技術標準化已完成防水構造說明、構造做法表及標準圖集、裝修構造做法表、鋁合金門窗、護窗、玻璃欄桿標準模板圖、公共部位防火門標準圖;裝修標準化、園林標準化及其他相關技術標準化等工作正在同步推進中。三、設計成果文件命名要求(一)文件夾命名規(guī)則。各設計階段提交的電子文件需單列文件夾。文件夾命名規(guī)則為:專業(yè)+項目名稱+設計階段+日期,如“建筑-粵海置地住宅標準化-方案設計-20210101”(二)電子文件命名規(guī)則。電子文件命名規(guī)則為:圖號+項目名稱+設計階段+圖名+出圖日期,如“P-01粵海置地住宅標準化施工圖首層平面圖20190606”。所有電子文件名稱必須與圖紙圖簽欄各項名稱一一對應。如CAD電子文件均需提供T3格式以及對應的PDF文件。(三)各階段圖紙的命名規(guī)則為:編號+圖名+出圖日期,如:JZ-12***項目平面圖20141213。修改圖紙需用云線標明修改內容。若圖紙版本有調整,需在圖中調整對應的圖紙?zhí)柡统鰣D日期(各專業(yè)標識方式需統(tǒng)一),且需明確各專業(yè)修改內容。四、出圖要求(一)承包人需要完成全專業(yè)施工圖,并提供電子及紙質文件。(二)對于主體專業(yè)(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及電氣),發(fā)包人協(xié)調承包人按計劃提供最終版施工圖電子文件。(三)在成果文件提交發(fā)包人之前,承包人須進行內部校審工作,保證成果文件復核相應城市法律規(guī)范。(四)承包人在相應階段工作完成后須進行圖紙歸檔、完成評審匯報文件提交發(fā)包人,并配合相關評審匯報工作。五、各專業(yè)設計要求(一)建筑專業(yè)設計要求(1)墻體1.1外墻:本工程采用200mm厚實心加氣砼砌塊做外墻填充材料。節(jié)能設計若需做保溫層則做內保溫。1.2內墻:采用實心加氣砼砌塊砌筑。有水房間隔墻根部澆筑200mm高C20混凝土,厚度同墻。梁、柱、剪力墻與填充墻交接處、新舊墻體交接處釘300mm寬鋼絲網(wǎng)(地面部位除外),并應選定鋼絲網(wǎng)型號。1.3墻上所有預留孔洞(如排風孔洞等)均應有平面和豎向定位尺寸,且須分別注明套管采用材料的類型及規(guī)格尺寸,梁柱上留洞應標注清楚并在結構圖中采取相應措施。(2)樓地面2.1住宅設計標準為精裝修。地下室車庫區(qū)可直接到達電梯廳的通道均鋪防滑地磚。2.2住宅樓梯采用水泥砂漿地面+瓷質防滑條;2.3地下車庫地表面采用金剛砂(骨料含量不低于5公斤);2.4廚房、衛(wèi)生間建筑完成面低于樓層標高20mm,陽臺建筑完成面低于樓層標高30mm。2.5雨蓬均應設計防水和地漏,就近接入排水管。2.6架空層地面絕對標高須高于室外園林絕對標高,高差≥100mm,架空層須設置地漏,地面向地漏找坡排水。2.7地漏設置需與地面找坡配合考慮。(3)內外墻及頂棚3.1住宅廳、房、裙樓商鋪內墻為混合砂漿抹平。3.2住宅廳、房頂棚為結構面。3.3衛(wèi)生間內墻為水泥砂漿找平層。(4)門窗4.1所有門窗的標注尺寸應標明是建筑或結構洞口尺寸。4.2戶內門洞,其中臥室(書房)門洞尺寸為900×2200(mm),廚房、衛(wèi)生間門洞尺寸為不小于800×2200。門洞兩邊均要求留有不小于50寬門垛。4.3建筑門窗均采用普通鋁合金窗框和符合相應國家規(guī)范要求的安全玻璃;全部采用單層透明玻璃(衛(wèi)生間除外),根據(jù)當?shù)毓?jié)能要求確定最終使用玻璃。4.4住宅凸窗窗臺高度450mm(如當?shù)赜刑厥庖?guī)定,按當?shù)匾?guī)范設置),凸窗上口板面要求采取外墻防水措施設計。4.5衛(wèi)生間窗采用磨砂玻璃。4.6所有設欄桿的陽臺、落地窗處的地面擋水線用C15素砼澆筑,結構尺寸為:陽臺:b×h=150×150(㎜),落地窗:b×h=200×150(㎜)并給出節(jié)點詳圖,圖中應注明結構或建筑尺寸、檔水線與結構間預留連接插筋以及欄桿安裝預埋鐵件等。(5)屋面5.4屋面雨水立管應盡量考慮在建筑側立面隱蔽位置設置;5.5出屋面煙道蓋板寬度須大于煙道口四邊寬度100mm,并在煙道開口位設置防風雨百頁;(6)其他6.1廚房煙道設置建議在滿足使用功能情況下選用截面尺寸盡可能小的,以減小對廚房使用的影響,煙道需注明選用圖集號以及出屋面高度。6.2外立面設計應根據(jù)發(fā)包人確認的效果圖單獨做立面、平面、典型節(jié)點剖面分色圖。建筑立面圖有轉折的須繪制立面展開圖。6.3立面門窗窗型及欄桿樣式一次性到位,不得引用圖集。窗的立面分格應具有可實現(xiàn)性,窗型應出窗型圖,標明離地高度和層間位置,且符合室內通風、立面美觀等要求。凸窗需出結點施工詳圖。繪制門窗總表,在表中注明各層門窗位置及數(shù)量。6.4需注明住戶信箱、住戶大堂室外門口對講機擺放位置及底座設計,(信箱和對講機位須選用住戶雨天能正常使用的位置安裝)。6.5客廳大陽臺采用鋁合金玻璃欄河;6.6住宅首層大堂結合裝修標準按實際需求預留空調點位;6.7衛(wèi)生間考慮同層排水;6.8所有住宅房間考慮設置空調,空調室外機不得在陽臺設置,需結合建筑外立面設計足夠的空調室外機位,冷凝水集中明管排放6.9在建筑平面圖中明確建筑與園林工程交接線,并有建筑與園林交接位置大樣圖;6.10室內梁布置原則6.10.1梁不應穿越客餐一體廳、客廳、餐廳、房,以保證各功能空間完整及美觀;獨立客廳與獨立餐廳間的梁,高不得超過400mm;梁不宜穿越廚、廁、陽臺;如有穿越的梁高不得超過450mm。6.10.2戶內露梁位置得梁底凈高不得小于2400。。6.10.3標準層室內梁不露出梁角線的優(yōu)先順序:客廳—餐廳-主臥室—次臥室—內走道—其它空間。6.10.4衛(wèi)生間做沉箱時,周邊次梁的梁底平沉箱板底。6.11建筑立面不考慮設置假柱,幕墻;6.12所有住戶都臥室、客廳都需要就近在自身房間墻面考慮室外空調機位,空調機管不得穿過其他房間再接至室外機;6.13空調若在本層頂部設置空調機位置,需考慮頂層用戶的室外空調機位,不得遺漏;6.14第一版施工圖起需要提供大堂及電梯廳綜合管線設計內容。(7)成果文件要求7.1設計應嚴格遵循國家及地方的相關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及規(guī)定,各階段設計圖紙應該達到國家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深度;7.2設計方須保證深化后的設計圖紙滿足當?shù)叵嚓P規(guī)范;7.3出圖之前需提供電子文件,待發(fā)包人校核、確認后再曬圖、下發(fā)。7.4所有圖紙要求有相關專業(yè)的會簽及日期,未完成會簽者我司有權不收圖。7.5完成本階段的面積計算和經(jīng)濟技術指標計算,協(xié)助發(fā)包人完成面積數(sh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表格由發(fā)包人提供)的填寫并確保準確性。7.6完成立面(含架空層)材料分色、分縫、排磚等圖紙。7.7按綠建設計要求提供綠色建筑專篇及相關設計文件。7.8按當?shù)睾>d城市設計要求提供相關設計文件。7.9部分涉及驗收后改造的空間須提供改造前、后兩版圖紙,并提供施工做法指引等。(二)結構專業(yè)標準化設計要求1.設計依據(jù)1.1國家及地方主要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1.1.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18)1.1.2《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3-2008)1.1.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1.1.4《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廣東省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DBJ15-101-2014)1.1.5《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版)1.1.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7-2011)1.1.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版)1.1.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廣標《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DBJ15-92-2013)1.1.9《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DBJ15-31-2016)1.1.10《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1.2國家及地方主要驗收規(guī)范、規(guī)程1.2.1《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12)1.2.2《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2016)1.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1.2.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JGJ106-2014)1.3選用通用圖及標準圖庫:1.3.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16G101系列)1.3.2《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guī)則與構造詳圖》(18G901-1~3)1.3.3《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11G329-1)2.結構設計要求總則(1)結構專業(yè)需加強與建筑專業(yè)的溝通,保證結構有良好的整體性、延性、足夠的強度和適當?shù)膭偠?;結構設計需經(jīng)濟合理,做到精心設計、不斷優(yōu)化,控制結構造價,以達到適用、安全、經(jīng)濟的設計目標。(2)結構設計需考慮施工的可行性和便利性。(3)設計過程中重視各專業(yè)間的相互提資工作,正式出圖前務必預留足夠的內部校對和審核時間,保證圖紙質量。圖紙繪制應采用國家標準平法圖集《11G101》表示方法,設計深度應完全滿足現(xiàn)行《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guī)定。(4)結構的關鍵部位、薄弱部位以及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難的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并在設計中適當留有余地,以策安全。(5)結構設計中需有防止質量通病(如開裂、滲水、不均勻沉降等)的措施的說明,并對材料的應用、施工措施等提出明確的要求。3.結構布置(1)結構方案、構件布置在滿足建筑要求的同時盡量使室內空間“無梁無柱”,提高空間利用率。(2)豎向構件布置在滿足剛度要求的前提下,優(yōu)先采用加厚核心筒剪力墻厚度,盡量不采用核心筒以外增加墻、柱,以利建筑專業(yè)布置平面。豎向構件布置應做到經(jīng)濟合理,結構側向剛度不得過大,截面在滿足計算的前提下及早收為200mm厚,以減少對使用空間的影響;(3)結構布置:廳、主人房和走道(含公共空間)等主功能房間均一房一板,必須隱梁隱柱;(4)梁邊不允許外露的順序原則:廳(含公共使用空間)→主人房→次房→過道→廚廁。原則要求每層的結構平面在出圖前直接套在建筑平面CAD圖上逐一復核,不允許出現(xiàn)違反上述原則的情形;(5)上下樓層功能改變較大處(如復式上下層、首層改為入戶大堂、天面層梁)布置應注意是否可以拉通或是否露出下一層房間中。(6)次梁不得正搭于房間入門的正上方。室內公共空間露粱,如過道上方,梁底凈高不得小于2400。(7)結構專業(yè)發(fā)現(xiàn)建筑布置與結構存在矛盾處,應主動要求建筑專業(yè)調整或將問題提交我司協(xié)調。(8)衛(wèi)生間內應避免有梁穿過,有梁穿過時應注意降板,降板時相應梁面也需作降低處理,避免梁面突出地面,并應注意衛(wèi)生器具樓面留孔與梁的關系,同時需注意給水管、排水管不發(fā)生沖突,立管不遮擋排氣洞口、不影響開窗。降板后衛(wèi)生間周邊次梁應做成梁底平板底,該次梁在屋面宜取消。衛(wèi)生間周邊梁宜做成企口。(9)客飯廳間及電梯候梯廳原則上應不出現(xiàn)明梁。大板厚度控制在150mm以內為宜,含鋼量不應有大幅度增加。(10)內墻采用輕質墻體時,廚房、衛(wèi)生間四周墻腳澆200mm高加筋混凝土,與樓板一起澆搗,厚度同墻體。(11)空調主機位樓板及外陽臺等易積水部位均應設置不小于150mm的加筋混凝土反坎。(12)樓梯結構平面要求單獨成圖,注意梁布置不能出現(xiàn)梯段凈空小于2200mm,平臺層凈空小于2000mm的情況。第一級踏步邊與上層梁水平距離小于300mm時需按梯段凈空要求控制。(13)屋面板配筋應采取雙層雙向拉通,以提高屋面板的抗裂性能。(14)所有穿剪力墻、結構梁、地下室頂板及側墻的預埋管應在結構模板圖中注明平面位置及標高;剪力墻暗柱上不應穿設備管,如確有困難時,可預留不大于100mm的預埋鋼套。(15)為防止樓板裂縫,當樓板的局部區(qū)域布置有大量管線時,須在該區(qū)域板面鋪設鋼絲網(wǎng)。4.設計荷載及計算參數(shù)(1)設計荷載除有特別說明外,需嚴格按照現(xiàn)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選取,不得隨意增大或減少。注意荷載組合分項系數(shù)的選取,以及構件計算時荷載折減系數(shù)的選取。(2)計算墻體荷載時,應扣除門窗洞口墻體重量,乘以折減系數(shù)。當梁下砌筑墻體時,墻高計算應扣除梁高部分,取墻凈高。(3)外墻按鋁模爬架施工采用混凝土外墻,施工圖中需反映此內容。內墻考慮輕質砌塊,容重按照10KN/m3計算。樓板荷載按照裝配式建筑考慮,不需做裝配式施工圖。5.標準化樓棟選取為考慮標準化樓棟可應用于大灣區(qū)的絕大部分區(qū)域,選取大灣區(qū)城市6個工況進行初步設計階段的標準化設計;選取廣州、珠海進行施工圖設計階段的標準化設計。具體內容詳下表:5.1初步設計樓棟工況抗震設防烈度場地類別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T4T5工況17度(0.10g)Ⅱ類0.4KpaC類工況26度(0.05g)Ⅱ類0.4KpaC類工況37度(0.10g)Ⅱ類0.6KpaC類工況46度(0.05g)Ⅱ類0.6KpaC類工況57度(0.10g)Ⅱ類0.75KpaC類工況66度(0.05g)Ⅱ類0.75KpaC類5.2施工圖設計城市樓棟抗震設防烈度場地類別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廣州T4/T57度(0.10g)Ⅱ類0.50KpaC類珠海T4/T57度(0.10g)Ⅲ類0.85KpaB類6.設計過程管理(1)設計院在設計前應向發(fā)包人提供合理的設計進度計劃,提交結構設計統(tǒng)一措施及出圖標準,并經(jīng)發(fā)包人確認后按計劃實施。每一階段內容完成時,應及時向發(fā)包人提供階段性成果。(2)在設計之初,應針對主體結構梁板柱布置、基本尺寸等與業(yè)主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和確認,選定合理結構方案進行設計。設計院在進行以下工作前,提前三天與業(yè)主聯(lián)系,以便雙方相互溝通,安排技術交流,確保項目的結構設計安全、經(jīng)濟。2.1.結構方案設計選型意見確定,施工圖設計之前;2.2.結構計算參數(shù)確定,出圖標準制定完成時;2.3.結構布置方案完成,結構程序計算后,經(jīng)調整基本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各項指標時;2.4.結構施工圖正式設計之前;2.5.結構施工圖設計時遇到特殊問題時;(3)須提前提供關鍵構件、節(jié)點及局部標準層的截面尺寸、配筋及計算書,待發(fā)包人確認做法后再進行全面配筋。(4)設計院有義務接受發(fā)包人提出的不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旨在節(jié)約結構成本的做法。(5)結構計算宏觀指標如軸壓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剛重比等應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既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也不要有太大的富余。每一階段結構計算工作完成后應及時向業(yè)主提供以下計算成果:(并提供計算模型)5.1.計算參數(shù),電算輸入模板尺寸及荷載圖形文件(面荷、線荷、點荷);5.2.每層墻、柱配筋簡圖;5.3.每層配筋簡圖;5.4.墻、柱底內力圖(提供Nmax和Mmax圖);墻、柱軸壓比圖形文件;5.5.控制指標輸出結果文件;(6)結構施工圖正式出圖前須提供全套白圖(打印圖紙)和相應電子文件給發(fā)包人。出圖后應向業(yè)主提供相應圖紙電子文件,電子文件需包含配合建筑平面的自校疊圖。具體疊圖要求為:上部結構使用本層結構布置圖、上層結構布置圖、本層墻柱定位圖分別與本層建筑平面圖進行疊圖自查。例如,首層平面疊圖時,應包含三張疊合圖,分別是首層結構模板圖與首層建筑平面圖的疊合、二層結構模板圖與首層建筑平面圖的疊合、首層墻柱平面定位圖與首層建筑平面圖的疊合,以此類推;(7)其他要求及做法詳國家及地方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要求。(8)其它與各專業(yè)相互配合的記錄、會簽等要求同建筑、機電專業(yè)要求。7.設計成果要求(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內容)(1)各專業(yè)的設計成果應滿足國家要求的擴初及施工圖設計報建要求,并應滿足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規(guī)程要求;(2)結構圖應配結構圖使用說明,包含抗震烈度,恒活荷載取值,混凝土容重,混凝土標號,鋼筋型號等詳細說明;部分重要控制參數(shù)是否按當?shù)卦O計規(guī)范(如廣東省高規(guī)、省性能設計規(guī)范等)應予以明確(如控制主體結構位移、柱軸壓比、反應譜等與甲方協(xié)商是否采用省高規(guī)控制);(4)每張結構平面布置圖(含電梯井、豎向構件布置等)均要求有相關專業(yè)的會簽及日期,未完成會簽者發(fā)包人有權不收圖。(5)結構施工圖設計說明完整清楚,詳圖、結構平面布置圖、構件詳圖、節(jié)點構造詳圖、樓梯結構平面圖及配筋大樣、預埋件詳圖等均應表達清晰,內容齊全,便于施工;(6)標準圖集要求7.1豎向、梁、板布置及節(jié)點索引(基于甲方指定的標準樓型平面計算優(yōu)化后、包括經(jīng)3~5個類似樓型測算對比后形成的標準布置);7.2通用節(jié)點(梁標準做法,包含梁構造腰筋選用表、梁配筋原則、梁上企口及梁腰上開洞做法;樓板標準構造,包含樓板設計原則及構造配筋、樓板抗裂鋼筋的設置原則;剪力墻標準構造,包含剪力墻墻身標準構造配筋、約束邊緣構件標準構造配筋、構造邊緣構件標準構造配筋等);7.3折板標準做法,剪力墻上開槽、留洞加強構造,剪力墻變截面處做法,電梯吊環(huán)、電梯召喚箱留孔處加強構造,擋水反坎、出屋面排氣道、設備基座、屋面泛水收邊構造及普通女兒墻做法等。(8)初步設計階段要求初步設計階段包含初步設計說明、計算書和圖紙,并給出各工況下的經(jīng)濟性指標,包括鋼筋含量,混凝土含量(含鋁模、不含裝配式、考慮裝配式荷載)。涉及內容參照《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執(zhí)行,并補充以下內容:8.1結構統(tǒng)一技術措施要求:8.1.1常用的主體材料如混凝土和鋼筋的選取原則;8.1.2軟件參數(shù)取值標準(計算參數(shù)標準選用表、計算指標控制原則)、荷載取值標準(包含樓面做法附加恒載取值表、材料容重等);8.1.3構件截面選取及布置原則(含剪力墻、柱布置原則、梁布置原則、樓板布置原則);8.1.4墻、板、梁,包括降板區(qū)邊梁、洞口過梁等構件的截面選用原則;8.2主體結構選型,并結合模型完成結構平面布置圖,確定梁板柱墻截面;根據(jù)建筑裝修做法表,給出結構設計荷載取值;結構設計基本條件,混凝土、鋼筋等設計參數(shù);受水平力影響敏感構件(梁、柱或剪力墻)預留調整空間;8.3明確排水溝、集水井做法;8.4明確施工縫、抗震縫、沉降縫或后澆帶的布置及防水做法;8.5配合初步設計圖紙需完善的部分:8.5.1各個部位、樓層豎向構件、水平構件的混凝土強度。8.5.2各個部位的砌體材質、砌體強度及砌筑砂漿的強度。8.5.4各個部位的預埋件及其大樣。8.5.5說明零星構件的做法(如臺階、門檻、設備基礎、各部位的反梁)。初步設計成果應包含不限于以下圖紙:圖紙目錄結構設計總說明塔樓各層結構平面圖塔樓各層的夾層結構(圈梁)平面圖塔樓各層墻柱定位圖塔樓天面結構平面圖關鍵構件節(jié)點大樣圖注:請用文本注明板的通用配筋規(guī)格、墻柱的通用配筋規(guī)格。(9)施工圖階段要求基于大灣區(qū)典型結構設計條件,結合計算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結構構件布置圖、大樣圖、配筋圖(不含基礎)等。結構圖給出經(jīng)濟性指標,包括鋼筋含量,混凝土含量(含鋁模、不含裝配式、考慮裝配式荷載)。施工圖階段包含圖紙和計算書,涉及內容參照《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執(zhí)行,并補充以下內容:9.1圖紙目錄圖紙名稱需注明版本號,提供圖紙規(guī)格及出圖日期,如整份結構圖紙有較大修改需附修改說明。9.2總說明9.2.1工程概況應說明結構體系,結構分縫設置說明。9.2.3鋼筋混凝土工程應說明混凝土澆筑和養(yǎng)護的要求9.2.4鋼結構工程補充預埋件的材質和制作。9.2.5砌體部分補充屋面女兒墻的做法。9.3結構平面圖9.3.1標準層較多的高層建筑,梁、柱配筋需分層出圖,歸并層數(shù)最多不超過5層。9.3.2預留洞口應在全數(shù)在圖上表示,注意區(qū)分后封板洞口。應給出洞口的結構加強做法。9.3.3繪出并標注樓梯的孔洞定位,樓梯踏步起步定位,梯柱的定位。9.3.4需提供構造柱平面布置圖。9.3.5結合全現(xiàn)澆外墻、鋁模、爬架、高精砌塊、薄抹灰等施工工藝進行深化設計。施工圖須提供構造柱平面布置圖。施工圖設計成果應包含以下圖紙:圖紙目錄;設計說明;地上各層墻柱平面及配筋;地上各層結構平面及梁板配筋;節(jié)點詳圖;樓梯等詳圖;8.出圖要求本要求僅針對發(fā)包人較關注的部分提出,其余未提及部分,應該達到國家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要求的深度。(1)結構模板圖1.1模板圖,統(tǒng)指包括上部各層平面;1.2模板圖中,應有板標高、板厚度、板留洞,梁編號、尺寸、定位,梁上留洞,建筑有關的線腳,各構件的定位。并應與各專業(yè)對圖會簽,以免洞口錯留或遺漏,線腳與建筑不吻合;模板圖中應繪制或明確主要的二次結構構造柱,圈梁,現(xiàn)澆構造小墻垛的布置圖;1.3板標高不同時,應用圖例表示不同板的標高。陽臺、雨篷掛板等的標高與建筑圖是否一致;1.4每層冷熱給水管應敷設在本層結構板保護層和找平層中。若預埋在結構板內,一般應采取措施防止裂縫出現(xiàn),如加大板厚或適當增加配筋量。應使交叉層數(shù)不大于2層;1.5所有設備專業(yè)在板、梁上的預留洞必須在模板圖中明確尺寸及位置,盡量留在對結構影響最小的地方,并且應有加強措施。相鄰上下層留洞需考慮外墻面美觀要求,做到水平、豎向排列整齊。并應與各專業(yè)對圖會簽,以免洞口錯留或遺漏。1.6連續(xù)梁或簡支梁跨度大于6.5米,懸挑梁跨度大于3米時應進行撓度和裂縫驗算。1.7梁端部負筋與梁中貫通面筋應分別配置、搭接,貫通面筋以滿足規(guī)范最低要求即可,避免用端部負筋拉通做貫通面筋。(2)剪力墻詳圖(核心筒剪力墻)2.1剪力墻平面圖中墻與軸線的關系、門洞、墻垛的尺寸和建筑平面一致。暗柱尺寸和暗柱詳圖一致,暗柱大小布置合理;2.2應提供剪力墻立面圖,圖中對應每層樓板面標高,高度的分段尺寸,門洞尺寸標注齊全、準確。設備預留洞(預埋管)的尺寸,標高和設備提供的資料一致,并應有設備專業(yè)的會簽;2.3剪力墻縱橫向分布鋼筋的布置符合構造要求。(橫向筋伸入暗柱的形式)變截面處的鋼筋的錨固、搭接交代清楚,符合構造要求;配筋若非計算要求,滿足規(guī)范的最小要求即可;2.4抗震墻的邊緣構件應分構造邊緣構件和約束邊緣構件。配筋若非計算要求,滿足規(guī)范的最小要求即可;2.5當剪力墻上開洞,暗柱錯開上、下對不齊時,墻體削弱部位要有加強措施,預留洞、預留管處要有暗柱或鋼筋加強或已在總說明中說明。(三)機電專業(yè)設計要求1.總則本次標準化產品需按一定要求,將定型平面與各立面、各分檔標準、各部品部件組合配對后,進行產品封裝。產品經(jīng)封裝定型后,各專業(yè)、各專項設計需進行施工圖設計,固化成果形成定型產品。并編制后期招標、采購、制定工期工藝所需的配合資料?,F(xiàn)對標準化產品施工圖設計工作進行如下說明:2.初步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階段主要工作內容為對整個樓型體系,包括標準層外的各層平面做一個設計的梳理,協(xié)同結構、機電等多個專業(yè)條件,提高塔樓可實施性、全專業(yè)整合的研究。(1)配合方案設計單位,完成樓型深化設計:1.首層架空層及入戶大堂設計(含地下室入戶大堂)2.標準層設計優(yōu)化3.屋面層、機房層設計4.管井大樣(1)給排水:生活給水、消防給水、排水系統(tǒng)圖;公區(qū)水井大樣圖、消火栓及其立管布置圖、雨水、污水、廢水、空調冷凝水立管布置圖;生活給水入戶管道布置圖;復核建筑天面雨水斗、陽臺雨水地漏、燃氣立管及戶內燃氣表布置等。(2)電氣:負荷計算書、豎向干線系統(tǒng)圖、強弱電井大樣圖、戶內強弱電箱定位圖;復核室內電氣點位布置圖。(3)暖通:機械加壓風量計算書,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布置圖,天面機房布置圖,戶內多聯(lián)機、新風系統(tǒng)布置圖(如有),復核建筑廚房煙道、衛(wèi)生間排氣道。(4)管線綜合:首層大堂、架空層、標準層及戶內管線綜合。(5)室內:統(tǒng)籌室內專業(yè),根據(jù)土建深化設計和管線綜合成果,結合戶內精裝模塊、部品部件等完善戶內尺寸保證符合模數(shù)。(6)燃氣:根據(jù)廚房布置,完成燃氣整棟樓的燃氣初步設計,復合精裝電氣點位,是否滿足當?shù)厝細庠O計的要求。3.施工圖設計階段按照國家建設部頒布深度要求完成施工圖設計。包括所有樓棟的建筑、結構、機電,設計部位包括地下大堂、首層大堂、架空層、標準層、屋架層、屋頂層平面全專業(yè)施工圖、外立面、剖面圖、管井大樣、機房大樣。并且針對本次標準化產品,提出以下工作要求:(1)根據(jù)精裝點位及配合吊頂,進行機電圖紙設計。(2)結構圖中,管線穿墻,梁,板的,需單獨出留洞圖。(3)完成各基本樓型與立面選型、分檔標準的搭配組合關系下全專業(yè)施工圖。(4)提供工程、成本招標所需的配套資料。(5)對有二次改造需求的,應補充改造前后圖紙。4.精細化設計深度要求:1.電氣1.1設計成果包括設計說明、強弱電系統(tǒng)圖、強弱電平面布置圖、公區(qū)和戶內點位定位圖、強弱電管井大樣圖、防雷接地平面圖。12設計說明包括設計依據(jù)、各系統(tǒng)設計和施工說明、圖例等。1.3強弱電系統(tǒng)圖主要包括配電干線系統(tǒng)圖、消防應急照明系統(tǒng)圖、配電箱、照明箱系統(tǒng)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圖及應急廣播系統(tǒng)圖、消防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圖、電氣火災漏電報警系統(tǒng)圖、余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圖、防火門監(jiān)控系統(tǒng)圖、光纖到戶系統(tǒng)圖、有線電視系統(tǒng)圖、門禁及可視對講系統(tǒng)圖、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圖、電梯五方通話系統(tǒng)圖、智能家居系統(tǒng)圖(如有)等。1.4強弱電平面布置圖包括配電照明平面圖、火災自動報警平面圖、弱電智能化平面圖,以上平面圖中點位和連線均與管線綜合成果、室內設計成果閉合,明確土建施工與精裝施工的界面,滿足土建預留、管線預埋和機電施工、精裝施工的要求。同時照明平面圖須標注導線連線根數(shù),敷設電管不超過PC25,超過PC25的需設多根電管,以免影響裝配式疊合板的施工。1.5公區(qū)和戶內點位定位圖包括所有強弱電點位均包含三維定位,其中與精裝相關點位(強弱電箱、可視對講機、燈具、開關、強弱電插座、煙感、手動報警按鈕、智能家居等)均提資室內設計綜合,并由室內設計定位,電氣復核后形成與室內設計和其他專業(yè)閉合的點位三維定位圖。1.6強弱電管井大樣圖包括設備、管槽的布置和定位,及樓板、梁孔洞預留、封堵要求等。1.7防雷接地平面圖包括天面防雷接地平面圖、引下線及立面防雷(含均壓環(huán))平面圖、衛(wèi)生間局部等電位聯(lián)結預埋圖(端子箱、點位的定位和連線在戶內二次機電圖內表達)。1.8弱電專業(yè)其他要求1)弱電箱至戶內各弱電信息點位時,應盡量考慮共管方式,減少弱電箱出管數(shù)量,避免因弱電箱引出管較多、管與管之間間隙較小使得該處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最終導致該處樓板開裂的可能。2)弱電井至戶前,建議采用天花吊頂內敷設金屬線槽至戶前(過梁處應設置穿梁套管),然后再行預埋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