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亞健康疾病學概述課件_第1頁
健康亞健康疾病學概述課件_第2頁
健康亞健康疾病學概述課件_第3頁
健康亞健康疾病學概述課件_第4頁
健康亞健康疾病學概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疾病學概論宋伯根

第一章

健康、亞健康狀態(tài)與疾病概念第一節(jié)健康與亞健康狀態(tài)概述一、健康健康(health)是醫(yī)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194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關于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狀態(tài)及社會適應能力?!?/p>

軀體、心理、社會適應體格檢查項目一般為:身體發(fā)育狀況(身高、體重、肌力、耐力等)、營養(yǎng)狀況、身體各器官和系統(tǒng)的結構形態(tài)以及功能狀態(tài)有無異常和變化的狀況等

下列各條可用來自我檢測:1、食欲好、吃得香。2、入睡快、睡得熟。3、沒有吸煙、飲酒習慣。4、每天定時大便、大便通暢。5、生活有規(guī)律,不輕易打破。6、體重比較穩(wěn)定,無大起大落。7、不易感冒。8、無怕冷、怕熱、腹瀉、心悶、胃滯等情況。9、不易疲勞,起床后心身舒暢,頭腦清醒,無疲倦感。10、面部、手部皮膚紅潤,有光澤。11、一天中總覺得身體輕松舒暢。12、全天工作,家務事結束后,還有精力干點什么。13、遇障礙如溝壑等,總能輕松地跨過。14、有自己的興趣、愛好。15、一天中有休閑的時間。(二)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沒有意識障礙。除睡眠狀態(tài)外,能清晰和準確地識別自己、他人、環(huán)境和時間。沒有感知覺障礙。對事物的感知客觀、正確,沒有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在內的錯覺和虛幻知覺。沒有思維障礙。言語有條理,思維連貫,沒有被動的或體驗為不屬于自我的思維,沒有強迫性思維,沒有無端的敵意。沒有注意力障礙。注意力集中,在進行意志活動的同時,對客觀環(huán)境保持適度的警覺。

沒有記憶力障礙。遠記憶力、近記憶力和即刻記憶力均在正常范圍,沒有異常的遺忘,沒有記憶的錯構和虛構。沒有智力障礙。一般常識、計算力、判斷力、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符合所受教育的水平。沒有情緒障礙。自己不感到過度的壓抑、緊張、焦慮和恐懼,沒有無端的興奮、快樂、感動,情感反應和其他精神活動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沒有意志活動和行為障礙。有正常的睡眠和進食規(guī)律,沒有過于壓迫或沖動的意向,沒有對于自身或外界施加破壞的意向,沒有性活動或其他生命活動的特殊偏頗。

(一)原因

(1)生物性因素:致病微生物感染、昆蟲或有毒動物咬傷等。(2)理化因素:環(huán)境污染、高溫、寒冷、輻射、噪聲和接觸有毒物質等。(3)營養(yǎng)因素:饑餓或低血糖、暴食暴飲、營養(yǎng)缺乏或營養(yǎng)過剩、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等。(4)內分泌因素:處于內分泌功能波動時期,如青春期、月經期、更年期等,或有輕微的內分泌功能紊亂。(5)軀體因素:適應新環(huán)境、肥胖、消瘦、睡眠不足、缺乏鍛煉等。(6)行為因素:酗酒、吸煙、吸毒,或生活規(guī)律紊亂等。(7)精神和社會因素:遭遇生活事件刺激、人際關系緊張、人格缺陷、經濟壓力大、失業(yè)等。(二)亞健康的一般特征①失眠或嗜睡為最常見的臨床癥狀。②健忘,表現(xiàn)為短時記憶力下降。③食欲不振。④性欲低下。⑤情緒不穩(wěn)定,可表現(xiàn)為煩躁、焦慮、抑郁、多疑等。⑥常有頭痛、頭暈、胸悶、心悸、氣短、乏力等軀體癥狀。⑦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皮膚感染、口腔潰瘍等。(四)前2項的具體表現(xiàn)軀體性亞健康1、疲勞感(疲勞素:乳酸和二氧化碳)2、“亞高血壓”(臨界高血壓、正常高血壓)(收縮壓為13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為85~89毫米汞柱)3、失眠4、頭痛5、便秘(排便間隔超過48小時)6、體質虛弱7、神經衰弱(表現(xiàn)如下)神經衰弱的定義和表現(xiàn):①有衰弱癥狀:如精神疲乏、腦力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困難、工作學習不能持久。②有興奮癥狀:工作、學習或用腦均可引起精神興奮、回憶和聯(lián)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對聲光過敏。③情緒癥狀:如激怒、煩惱、緊張等。④心理、生理癥狀:如緊張性頭、腰、背、肢休痛,睡眠障礙(包括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后乏力)、植物性神經功能障礙(如心悸、多汗和昏倒等)。

心理性亞健康的主要表現(xiàn):1疲倦感(假若對“疲勞”、“疲勞感”很容易地只是理解為是軀體性的,那么疲倦感則是心理、社會性亞健康的典型表現(xiàn)。其典型特性是“活得很累”、“我煩透了”。)2焦慮感(焦慮的核心內容是擔心,但焦慮癥者的擔心不是來自環(huán)境的真正的實際危險)3無聊感(其特征有二:一是空虛感;二是不滿足與不想動心理)4不快樂5憂郁

6猜疑心7壓力感8科技壓力綜合征(包括“科技壓力癥”、“科技依存癥”和“不稱職者綜合征”等多種)

形態(tài)結構、功能、代謝變化

和(或)心理障礙

以及社會行為的異常

在臨床上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勞動能力減弱,甚至消失。一、病因學(一)病因和條件如肝炎病毒引起肝炎是病因雌激素和乳腺癌發(fā)生有關是條件有些疾病發(fā)生是單一原因。有些疾病是多重原因,多到不明確,如高血壓,稱原發(fā)性(二)病因的種類病因的種類很多,可概述如下:

1、生物性因素各種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立克次休、支原體、螺旋體、真菌以及寄生蟲等,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2、物理性因素:包括機械暴力、高溫、低溫、電流、電離輻射、高氣壓、低氣壓等。

3、化學性因素:例如,有機磷農藥、強酸、強堿、某些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4、營養(yǎng)因素:營養(yǎng)不足營養(yǎng)過剩5、遺傳性因素:

與遺傳有關的疾病有以下兩種情況:遺傳性疾?。菏怯捎谟H代生殖細胞中遺傳物質的缺陷(單基因或染色體畸變)遺傳給子代造成的。如血友病、紅綠色盲、先天愚型、白化病等。遺傳易感性:指具有易患某種疾病的遺傳素質(多基因遺傳),在一定外因作用下,機體可發(fā)生相應的疾病。如原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精神分裂癥等。7、免疫因素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超乎常態(tài):a、致敏原輕有反應b、反應后果重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注射青毒素引起過敏性休克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8、心理和社會因素醫(yī)學模式:生物醫(yī)學模式

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由心理、社會因素導致機體的功能失調或組織結構損害而發(fā)生的疾病,稱作心身疾病。

三、疾病的經過和結局一般將疾病(尤其是傳染?。┌l(fā)展的過程分為四個時期:(一)、潛伏期指從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到出現(xiàn)最初癥狀前的時期。各種傳染病都有一定的潛伏期。不同疾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有些疾病無潛伏期,如創(chuàng)傷、燒傷等(二)、前驅期指潛伏期之后到出現(xiàn)典型癥狀之前的時期。此期可出現(xiàn)一些一般的臨床癥狀,如食欲不振、乏力、低熱等,大多無特異性。是提醒病人及時就醫(yī)的信號,以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三)、癥狀明顯期是出現(xiàn)該疾病典型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時期。臨床上可依據典型表現(xiàn)迅速作出診斷,及時治療。(四)、轉歸期疾病的轉歸是疾病過程的最后時期,包括康復和死亡兩種結局。

疾病轉歸:1、康復(1)完全康復:患病機體功能、代謝變化和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形態(tài)結構損害完全修復,心理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回復到正常狀態(tài)。例如肺炎的患者(2)不完全康復:患病機體的主要癥狀和體征消失,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機體需通過器官系統(tǒng)的代償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例如風濕性心臟病

2、死亡傳統(tǒng)的死亡概念認為死亡是一個過程,臨床上將心跳和呼吸停止作為死亡的標志。通常將死亡分為3個階段:①瀕死期,是臨床死亡前的垂危階段。②臨床死亡期,主要標志是呼吸和心跳停止,反射消失。某些患者經過及時正確地搶救,可望復蘇成功。③生物學死亡期,是死亡的不可逆階段。

腦死亡(Braindeath):全腦(包括大腦和腦干)各部位功能的不可逆喪失。如果腦干功能尚存,病人有自主呼吸,則為“植物狀態(tài)”。判斷腦死亡的主要依據:(1)不可逆昏迷,對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應。(2)無自主呼吸。(3)瞳孔散大、固定。(4)腦神經反射消失,如瞳孔對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5)腦電波消失,腦血管造影證明腦血液循環(huán)停止。腦死亡概念的提出在理論上和臨床上都有重要意義:三個意義

腦死亡概念的提出在理論上和臨床上都有重要意義放棄治療,減少醫(yī)療支出減輕病人家屬痛苦防止假死病人這類死亡是采用人為的辦法,使受之治之癥痛苦折磨的病人,安祥無痛苦的死去。3、特殊轉歸:安樂死(euthanasia)安樂死具有以下特征:①僅僅限于痛苦不堪,無法治愈的晚期不治之癥的患者;②基于對患者的同情與幫助;③本質上有別于暴力性死亡方式,特別是他殺。法律:多數(shù)國家尚未立法2000年荷蘭立法允許實施安樂死(是第一個把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我國尚未立法,但對醫(yī)務人員的調查,絕大多數(shù)贊同(我國提倡臨終關懷)事件回放:1986年6月23日,病人夏某(女,59歲)在患肝硬化腹水、肝性腦病住人漢中市某醫(yī)院治療。6月28日上午8時,該院院長帶人查房,夏仍昏睡不醒。夏的兒子得知其母無救,要求院長采取醫(yī)學措施,讓其母早一點從痛苦解脫,遭到院長的拒絕。當天上午9時,夏的兒子、小女兒又向該院肝炎科主任濮某提出安樂死。濮某開始不同意,后經夏的兒子、小女兒再三懇求,并表示愿意承擔一切責任,濮某才給患者開了100m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