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宏觀經(jīng)濟學(高鴻業(yè)版)復習重點和課后習題答案
第一部分西方國民收入核算
1.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概念:所謂國內生產(chǎn)總值(即GDP),是指--國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
內運用生產(chǎn)要素所生產(chǎn)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個“市場價值”
的概念,這使得不同時期的GDP不能夠直接比較,也使得象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生產(chǎn)等不通
過市場的活動很難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時期內”“生產(chǎn)的”“最終產(chǎn)品”的市場價
值,因此是一個相對純凈的流量指標,且該指標并不反映產(chǎn)品的實現(xiàn)情況;明確GDP核算的
地域范圍是“一國或一地區(qū)”,注意其在核算原則上與GNP的區(qū)別。由于人們經(jīng)常把GDP作為
指導和反映現(xiàn)代經(jīng)濟活動的最重要指標,因此讀者在準確理解這一重要概念的基礎上,必須
清醒地認識到該指標的重大缺陷(如,GDP并不能準確反映一國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現(xiàn)有
的GDP指標作為經(jīng)濟活動的指導有悖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等等)。
2.國民收入的核算:這里講到核算國民收入(GDP)的兩種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其
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環(huán)節(jié),通過加總各部門在最終產(chǎn)品上的總支出來得到GDP的數(shù)值。其基
本公式為:GDP=C+I+G+X-M,其中:C為家庭部門的消費支出,I為企業(yè)部門的投資支出,
G為政府部門的政府購買支出,X、M分別代表出口和進口,X-M就是國外部門的凈支出。
在這四類支出中,初學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資支出。首先要明確這里的“投資”與日常生
活中“投資”在含義上有許多不同;其次還要從不同側面了解投資的構成——從實物形態(tài)看,
投資包括固定資產(chǎn)投資和存貨投資;從價值構成上看,投資包括重置投資和凈投資;從投資
是否合意上看,投資包括投資需求和非合意投資。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
意的投資支出,這使得實際的GDP與下一章將要講到的均衡的GDP具有根本的不同。
與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從分配的環(huán)節(jié)核算GDP的,其基本公式為:GDP=工資+利息+禾IJ潤+
租金+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其中前四項為要素收入,后兩項則不是要素收入。讀者
須搞清楚上述各項收入哪些會進入消費者的賬戶,哪些則會成為政府和企業(yè)的收入。只有這
樣,才有可能對各宏觀收入指標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準確地把握。
3.儲蓄一投資恒等式:儲蓄和投資的恒等,是一種定義的恒等,也是基于國民收入核
算原理的恒等。理解儲蓄一投資恒等式的關鍵,在于搞清“事前的、計劃的”指標與“事后
的、實際的”指標的區(qū)別,前者是“合意”的,而后者可能包含“非合意”的部分。把這個
問題搞明白,有助于弄清“事前的相等”和“事后的恒等”的經(jīng)濟含義,有助于增進對下一
章將要講到的均衡國民收入的條件“i=s”的理解。
兩部門經(jīng)濟的恒等式:I三S;
三部門經(jīng)濟的恒等式:I+G三S+T或I三S+(T-G);
四部門經(jīng)濟的恒等式:I+G+X三S+T+M+K,或I三S+(T-G)+(M-X+Kr)
1.國內生產(chǎn)總值:是指一個經(jīng)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chǎn)要素所生產(chǎn)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物
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2.國民生產(chǎn)總值: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chǎn)要素所生產(chǎn)的最終產(chǎn)品的市場價值。
3.名義GDP:是用生產(chǎn)的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的市場價值。
4.實際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的市場價值。
5.GDP折算指數(shù):即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
6.最終產(chǎn)品和中間產(chǎn)品:在一定時期內生產(chǎn)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購買的產(chǎn)品和勞務叫最終產(chǎn)
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chǎn)別種產(chǎn)品用的產(chǎn)品叫中間產(chǎn)品。
7.總投資、重置投資和凈投資:總投資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chǎn)(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
備及存貨)的支出,是一定時期內增加到資本存量中的資本流量。其中,用于補償資本消耗,
以重置資本設備的投資為重置投資;總投資扣除重置投資為凈投資。
8.存貨投資:是指企業(yè)掌握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
9.政府購買和政府轉移支付:政府購買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而轉移支付只
是簡單地把收入從一些人或一些組織轉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組織手中,沒有相應的物品或
勞務的交換發(fā)生。
10.凈出口:即出口減去進口的差額。
11.間接稅:即稅負能夠轉嫁的稅種,如貨物稅或銷售稅、周轉稅等。
12.國民生產(chǎn)凈值:即國民生產(chǎn)總值減去折舊之后的差額。
13.國民收入:指按生產(chǎn)要素報酬計算的國民收入,相當于一國生產(chǎn)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
產(chǎn)性服務所得報酬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的總和。
14.個人收入:即從國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然后再加上
政府給個人的轉移支付之后的收入。
15.個人可支配收入:即指稅后的個人收入。對這種收入人們擁有充分的支配權,人們可據(jù)以
決定消費和儲蓄的水平。
?習題解答一、判斷正誤并解釋原因
1.甲、乙兩國并成一個國家,既便兩國產(chǎn)出不變,其GDP亦不能與原來兩國GDP之和相等。
分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合并本身并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GDP是對國或一地區(qū)一定時期內全部
最終產(chǎn)出的市場度量,只要合并前后兩國產(chǎn)出不變,合并后的GDP亦應與原來兩國GDP之和
相等。
2.國民收入核算中,凈投資可以為負,但總投資無論如何不能為負。
分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若存貨的縮減額加上折舊額超過了新生產(chǎn)的建筑和設備的總價值,
凈投資為負;若存貨的縮減額超過了新生產(chǎn)的建筑設備的價值,總投資也為負。
3.既然折舊和間接稅不是要素收入,按照收入法這兩項不應計入GDP。
分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GDP是當年全部最終經(jīng)濟成果的市場價值,折舊和間接稅無
疑應包括在里邊。如將此兩項排除在外,核算得到的就將不是GDP,而是大致相當于NI的?
個指標了。
4.個人從公司債券和政府債券上都獲得利息收入,則按照收入法,兩種利息都應計入GDP。
分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收入法之“收入”,是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而非最終收入。
個人從公司債券中獲得的利息被視為要素報酬之一種,而政府公債利息屬轉移支付,屬國民
收入的再分配。
二、選擇正確答案
1.用支出法核算GDP時,投資包括(C)。
A.政府部門提供的諸如公路、橋梁等設施B.購買一種新發(fā)行的普通股
C.年終比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貨量D.消費者購買但當年未消費完的產(chǎn)品
2.使用收入法核算GDP時,下面哪一項是不必要的(B)。
A.工資、利息和租金B(yǎng).凈出口C.企業(yè)轉移支付及企業(yè)間接稅D.資本
折舊
3.下列各項可被計入GDP的是(C)。
A.家庭主婦的家務勞動B.拍賣畢加索畫稿的收入
C.晚匕幫鄰居照看孩子的收入D.從政府那里獲得的困難補助收入
4.一國從國外取得的凈要素收入大于零,說明(A)。
A.GNPX1DPB.GNP=GDPC.GNPVGDPD.GNP與GDP不可比
5.假如一套住宅于2000年上半年建造并以9000美元出售,下半年出租,租金為600美元,
同期折舊90美元,則該年度與此經(jīng)濟活動有關的總投資、消費和GDP分別為(A)。
A.9000美元、600美元和9600美元B.0美元、9600美元和9600美元
C.8910美元、600美元和9510美元D.9000美元、1200美元和9600美元
6.在公司稅前利潤中,與個人收入有關的是(C)。
A.公司所得稅B.社會保險稅C.股東紅利I).公司未分配利潤
7.下列那個指標可由現(xiàn)期要素成本加總得到(C)。
A.GDPB.NDPC.NID.DPI
8.要從國民收入獲得個人收入,不用減去下列哪一項B)o
A.公司所得稅B.間接稅C.社會保險稅D.公司未分配利潤
9.一般情況下,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數(shù)值最小的是(D)。
A.NDPB.NIC.PID.DPI
10.為使不同年份的GDP具有可比性,需要對GDP進行調整,原因是(A)。
A.GDP是一個現(xiàn)行市場價值的概念B.不同年份GDP的實物內容不同
C.不同年份的GDP所含的折舊和間接稅不同D.GDP包含了非物質生產(chǎn)部門的成果
11.下列指標中哪一個是存量指標(C)。
A.收入B.投資C.資本D.進出口
答案1.C2.B3.C4.A5.A6.C7.C8.B9.D10.A11.C
三、計算1.據(jù)表137提供的某國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單位:億元),求該國相應年份的GDP、
NDP、C、1和In
指標第一年第二年
(凈投資)。
新產(chǎn)建筑55
表13-1
新產(chǎn)設備1010
新產(chǎn)消費品11090
消費掉的消費品90110
估計?年現(xiàn)有建筑的折【日1010
估計一年現(xiàn)有設備的折舊1010
年初消費品的庫存量3050
年底消費品的庫存量5030
解:第一年各指標數(shù)值為:
C=消費掉的消費品=9。億元
1=新產(chǎn)建筑+新產(chǎn)設備+年底消費品的庫存量一年初消費品的庫存量
=5+10+50-30=35億元
In=I-估計一年現(xiàn)有建筑的折舊
一估計?年現(xiàn)有設備的折舊
=35-10-10=15億元
GDP=C+I=90+35=125億元
NDP=GDP-(I-In)=l25—20=105億元
同理可得第二年各指標的數(shù)值為:
C=110億元,1=-5億元,15一25億元
GDP=105億元,NDP=85億元
2.某年發(fā)生了以下活動:(a)一銀礦開采了50千克銀,公司支付7.5萬美元給礦工,產(chǎn)品賣
給一銀器制造商,售價10萬美元;(b)銀器制造商支付5萬美元工資給工人造了一批項鏈賣
給消費者,售價40萬美元。
(1)用最終產(chǎn)品生產(chǎn)法計算GDP;
(2)每個生產(chǎn)階段生產(chǎn)多少價值?用增值法計算GDP。
(3)在生產(chǎn)活動中賺得的工資和利潤各共為多少?用收入法計算GDP。
解:(1)項鏈為最終產(chǎn)品,其售價40萬美元即為與此兩項生產(chǎn)活動有關的GDP。
(2)開礦階段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為10萬美元,項鏈制造階段創(chuàng)造價值為40-10=30萬美元,
合計總增加值,有GDP=10+30=40萬美元。
(3)在開礦階段,工資7.5萬美元,利潤為10-7.5=2.5萬美元;在項鏈制造階段,工資為5
萬美元,利潤為40-10-5=25萬美元。兩項工資和兩項利潤合計共40萬美元。此即用收入法
計算的GDPo
3.一經(jīng)濟社會生產(chǎn)三種產(chǎn)品:書本、面包和菜豆。它們在1998和1999年的產(chǎn)量和價格
如表13-2所示,試求:
表13-2
1998年1999年
數(shù)量價格數(shù)量價格
書本10010美元11010美元
面包(條)2001美元2001.5美元
菜豆(千克)5000.5美元4501美元
(1)1998年名義GDP;(2)1999年名義GDP;
(3)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實際GDP是多少,這兩年實際GDP變化多少百分
比?
(4)以1999年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實際GDP是多少?這兩年實際GDP變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變化取決于我們用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的基期的價格?!边@話對否?
解:(1)1998年名義GDP為:100X10+200X1+500X0.5=1450(美元)
(2)1999年名義GDP為:110X10+200X1.5+450X1=1850(美元)
(3)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實際GDP為當年名義GDP1450美元;1999年實際
GDP為:110X10+200X1+450X0.5=1525(美元)
兩年間實際GDP增加的百分比為:(1525-1450)4-1450^0.0517=5.17%
(4)以1999年為基期,1999年實際GDP為當年名義GDP1850美元;1998年實際
GDP為:100X10+200X1.5+500X1=1800(美元)
兩年間實際GDP增加的百分比為:(1850-1800)4-1800?0.0278=2.78%
(5)對比(3)和(4)可看出,GDP的變化速度與我們選擇用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
的基期價格有關。但需說明的是,一國GDP的變動源于價格水平的變動和最終經(jīng)濟成果數(shù)量
的變動,不論采用哪一個基期價格計算GDP,都能將GDP中因價格變動引起的不可比因素剔除
掉.如果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則基期的選擇與實際GDP的變化無關。
4.根據(jù)上題數(shù)據(jù),以1998年為基期:
(1)計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數(shù);
(2)計算這段時期的通脹率。
解:(1)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的GDP折算指數(shù)為1;1999年的GDP折算指數(shù)為
99年名義GDP/99年實際GDP=1850/1525—1.213
(2)以GDP折算指數(shù)為基礎計算的通脹率為(1.213-1)X100%=21.3%
5.假定某經(jīng)濟社會有A、B、C三個廠商,A廠商年產(chǎn)出5000美元,賣給B、C和消費者。其
中B買A的產(chǎn)出200美元,C買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賣給消費者。B年產(chǎn)出500美元,
直接賣給消費者,C年產(chǎn)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買,其余由消費者購買。
(1)假定投入在生產(chǎn)中用光,計算價值增加;
(2)計算GDP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I日,計算國民收入。
解:(1)A的價值增加為:5000美元-3000美元=2000美元B的價值增加為:500美元-200
美元=300美元
C的價值增加為:6000美元-2000美元=4000美元
(2)由生產(chǎn)法核算GDP,易得其值為GDP=2000+300+4000=6300美元
亦可用加總所有部門最終產(chǎn)品的方法計算GDP。易知A、B、C三部門生產(chǎn)的最終產(chǎn)品分別為
2800美元、500美元和3000美元,加總即得GDP數(shù)額為6300美元。
(3)國民收入額為:6300美元-500美元=5800美元
6.從表13-3資料中找出:(1)國民收入;(2)國內生產(chǎn)凈值;(3)國內生產(chǎn)總值;(4)個
人收入;(5)個人可支配收入;(6)個人儲蓄(單位:萬美元)。
指標數(shù)量
資本消耗補償356.4
雇員酬金1866.6
企業(yè)利息支付264.9
間接稅266.3
個人租金收入34.1
公司利潤164.8
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120.8
紅利66.4
社會保險稅253.9
個人所得稅402.1
消費者支付的利息64.4
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
政府和企業(yè)的轉移支付374.5
個人消費支出1991.9
解:(1)國民收入=雇員酬金+企業(yè)利息支付+個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潤+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
=1866.6+264.9+34.1+164.8+120.8
=2451.2萬美元
(2)國內生產(chǎn)凈值=國民收入+間接稅
=2451.2+266.3
=2717.5萬美元
(3)國內生產(chǎn)總值=國內生產(chǎn)凈值+資本消耗補償
=2717.5+356.4
=3073.9萬美元
(4)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利潤+紅利-社會保險稅+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業(yè)的轉移支
付
=2451.2-164.8+66.4-253.9+105.1+374.5
=2578.5萬美元
(5)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所得稅
=2578.5-402.1=2176.4萬美元
(6)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者支付的利息-個人消費支出
=2176.4-64.4-1991.9=120.1萬美元
7.假定一國有國民收入統(tǒng)計資料如表13-4(單位:萬美元)。
試計算:(1)國內生產(chǎn)凈值;(2)凈出口;(3)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后的收入;(4)個人
可支配收入;(5)個人儲蓄。
表13-4
國內生產(chǎn)總值4800
總投資800
凈投資300
消費3000
政府購買960
政府預算盈余30解:(1)國內生產(chǎn)凈值=國內生產(chǎn)總值
-(總投資-凈投資)
=4800-(800-300)=4300萬美元
(2)凈出口=國內生產(chǎn)總值-總投資-消費-政府購買
=4800-800-3000-960=40萬美元
(3)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購買+政府預算盈余
=960+30=990萬美元
(4)個人可支配收入=國內生產(chǎn)凈值-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后的收入
=4300-990=3310萬美元
(5)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
=3310-3000=310萬美元
8.假設國內生產(chǎn)總值是5000,個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預算赤字是200,消費是3800,
貿易赤字是100(單位都是萬元),試計算:(1)個人儲蓄;(2)投資;(3)政府購買。
解:(1)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4100-3800=300萬元
(2)投資=個人儲蓄+政府儲蓄+國外部門的儲蓄
=300+(-200)+100=200萬元
(3)政府購買=國內生產(chǎn)總值-消費-投資-凈出口
=5000-3800-200-(-100)=1100萬元
四、分析討論1.怎樣理解“產(chǎn)出等于收入”和“產(chǎn)出等于支出”?
答:(1)產(chǎn)出等與收入。所謂產(chǎn)出,就是當年生產(chǎn)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的總市值,在這個總市值
的價值構成中,?部分是要素成本(如利息、工資、租金等),一部分是非要素成本(如間接
稅、折舊等),它們最后分別成為家庭的收入、企業(yè)的收入和政府的收入。因為最終產(chǎn)品的總
價格就等于要素成本和非要素成本之和,故產(chǎn)出等于收入。
(2)產(chǎn)出等于支出。所謂支出,是指各部門針對本國最終產(chǎn)品發(fā)生的支出。由于把因為無人
購買或因購買力不足而積壓在倉庫里的存貨視為企業(yè)自己將其“買下”的投資行為,故產(chǎn)出
也必等于支出。
(3)產(chǎn)出、收入和支出,分別是從生產(chǎn)、分配和流通三個環(huán)節(jié)對同一堆最終經(jīng)濟成果的衡量,
若不考慮統(tǒng)計誤差的因素,三者必然是相等的,用生產(chǎn)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也必
然是相等的。
2.下列項目是否計入GDP,為什么?
(1)政府轉移支付;(2)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3)購買普通股票;(4)購買一塊地產(chǎn)。
答:(1)政府轉移支付只是收入的單方面轉移,并不伴隨有相應的貨物或勞務交換。故此項
不應計入GDPo
(2)因為購買的是用過的卡車,該卡車的價值已經(jīng)計入其生產(chǎn)年份的GDP了。故此項不應計
入GDP。
(3)購買普通股票只是產(chǎn)權在不同個體間的轉移,是個人的一種投資方式。但這和計入GDP
的“投資支出”不是一回事,后者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chǎn)(廠房、住宅、機械設備及存貨
等)的支出。故此項也不應計入GDP。
(4)地產(chǎn)不是最終產(chǎn)品。故此項也不應計入GDP。
3.在統(tǒng)計中,社會保險稅增加對GDP、NDP、NI、PI和DPI這五個總量指標中哪個總量有影
響?
答:社會保險稅的增加將會使PI和DPI減少,而其他幾個總量指標則不會受影響。原因是:
社會保險稅是GDP、NDP和NI當中的一個部分,社會保險稅的增加意味著其他部分的減少,
各部分的總和即GDP、NDP和NI是不變的。但在由NI得至UPI時,需要將社會保險稅從NI中
扣除。故其他條件不變,社會保險稅增加,PI將減少;由于DPI由PI扣除個人稅而得,DPI
亦會相應減少。
4.儲蓄——投資恒等式為什么不意味著計劃的儲蓄總等于計劃的投資?
答:(1)儲蓄——投資恒等式的含義。儲蓄與投資恒等,是從國民收入會計角度看的恒等,
是“事后的、實際的”投資和儲蓄的恒等。設有個二部門經(jīng)濟,其國民收入為1000億元,
從收入的使用看,用于消費的為800億元,則未被消費的200億元既為儲蓄;從支出的結構
看消費仍為800億元,未被消費的200億元此時被視為投資。這里的投資和儲蓄是事后的、
實際的指標,其中可能包含有非合意的部分,因此就必然有儲蓄與投資的恒等。
(2)計劃儲蓄等于計劃投資的含義。計劃儲蓄與計劃投資的相等是基于儲蓄主體和投資主
體意愿的相等,是“計劃的、事前的、合意的”投資和儲蓄的相等。由于儲蓄主體與投資主
體并不一定相同,投資動機與儲蓄動機亦存有差異,因而計劃投資與計劃儲蓄的相等就只能
是偶然的。只有當非合意的投資、非合意的儲蓄為零,即實際的投資、實際的儲蓄讓投資主
體、儲蓄主體都滿意時,計劃投資才等于計劃儲蓄。
5.當你改變到附近酒店就餐的打算轉而與朋友們舉行溫馨輕松的家庭宴會的時候,當
你決定不去看電影而是在書房看書消磨你的周末的時候,甚至當你只是為了欣賞人行道旁繁
茂的花草決定不乘公交車而步行回家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你正使這個國家的GDP減少?
你可能會驚奇地說:這實在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我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這樣讓我更舒服、
快樂,這與GDP又有什么關系?然而統(tǒng)計專家們知道——并且也許會一本正經(jīng)的告知你:你
真的在改變GDP并影響經(jīng)濟的增長率??!
以上事實說明了什么問題?讓政治領導人和經(jīng)濟學家們牽腸掛肚的GDP真的值得受到它現(xiàn)在
正受到的關注嗎?
答:GDP當然是重要的。但GDP不能代表一切。GDP是用當期價格計算的一個經(jīng)濟社會所生產(chǎn)
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和勞務的總市場價值,因此,上面提到的“你”的三種舉動確實會使GDP有
所降低。但是,只要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其個人利益的最好守護者,當他作出某個決定時,
這個決定在當時對他總是最適宜的,我們就有理由確信:較低的GDP并不必然地對應較低的
福利水平。公允地說,GDP決定著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所享有的福利的絕大部分,但作為衡量
社會福利的尺度,仍然存有許多缺陷。GDP中包含了許多和個人幸福無關的因素,而許多對人
們的福利水平有重大影響的因素又沒有在其中得到反映。比如,象地下經(jīng)濟的絕大部分,家
務勞動,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以及閑暇等促進福利增長的因素沒有反映在里面,而另外一些使福
利水平下降的因素,如沒有得到補償?shù)奈廴?,自然資本的大量消耗,現(xiàn)代都市生活的不舒適
等,卻未從中扣除。此外,用以計算GDP的市場價格反映的是產(chǎn)品或勞務的邊際效用水平,
因此不能夠精確地反映一個經(jīng)濟社會的總福利的情況;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GDP具有不同
的物質內容,因此等量的GDP帶給人的福利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GDP不是一個衡量經(jīng)濟
福利的完整的尺度,它的數(shù)量并不能精確地表示福利的多和少。政治領導人和經(jīng)濟學家們也
許應更多地關注一下“經(jīng)濟凈福利(NEW)”這個指標,這個指標是由GDP加上或減去前面
所列的各種導致福利增多或降低的諸多因素后得到的。
第二部分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的基本理論背景: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的分析是在所謂“蕭條經(jīng)濟”
的背景下展開的。在“蕭條經(jīng)濟”的條件下,需求決定供給(凱恩斯定律),總需求是制約經(jīng)
濟規(guī)模的短邊因素,因此經(jīng)濟社會能夠以不變的價格水平提供與總需求相當?shù)墓┙o量。本章
的另外一個重要假設是“投資外生”。山于假定企業(yè)投資是自主的,即不隨利率和產(chǎn)量變動,
因此我們不必過早地討論投資的決定問題,對國民收入決定問題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產(chǎn)品
市場的簡單背景下。
2.均衡國民收入滿足的條件: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在本章,均衡國民收入的條件
就是產(chǎn)品市場的均衡條件。一般地,這個條件可以表述為“總需求(更精確地講,是合意的
總支出)等于總供給”,在不同的經(jīng)濟狀況下又有不同的具體形式:
兩部門經(jīng)濟:i=s(或y=c+i)
三部門經(jīng)濟:i+g=s+t(或y=c+i+g)
四部門經(jīng)濟:i+g+x=s+t+m(或產(chǎn)c+i+g+x-m)
可以看出,這三種情況下的均衡條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規(guī)律的:左邊的三個等式,等號的左邊
都是“總注入”,右邊都是“總漏出”;括號內與之等價的三個等式,等號左邊的y代表“總
供給”,右邊各項的和則代表“總需求”或“合意的總支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總注入”
等于“總漏出”,同時也是“總供給”等于“總需求”,“經(jīng)濟浴缸”里的水位就總是不變的,
即宏觀經(jīng)濟是均衡的,此時的收入(產(chǎn)出)也就是均衡的收入(產(chǎn)出)。
3.消費理論:凱恩斯認為,存在一條基本心理規(guī)律,即:人們的消費決定于現(xiàn)期的、絕對的、
實際的收入水平,收入越多,消費也越多,但消費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即邊際消費傾
向遞減)。在實際分析中,通常假設消費與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其函數(shù)形式為:c=a+B
%,式中,c為消費,a為自發(fā)消費,B為邊際消費傾向,%為可支配收入。根據(jù)可支配收入
收入、消費和儲蓄之間的關系,又可得儲蓄函數(shù):s=-a+(1-6)%,式中,s代表儲蓄,1-
B代表邊際儲蓄傾向。
以上兩種函數(shù)是今后經(jīng)常要用到的,讀者務必要掌握精熟。此外,讀者還要對其它消費理論
如相對收入理論、生命周期理論和永久收入理論有所了解,這些理論在分析實際經(jīng)濟問題時
都是很有用的。
4.收入一支出模型及均衡收入的決定:收入一支出模型(即45。線模型)是本章分析國民收
入決定問題的核心模型,其實質是“總需求(或合意的總支出)等于總供給”這一均衡條件
的幾何表達。在消費函數(shù)和儲蓄函數(shù)的基礎上,將消費、投資或儲蓄代入前所述之均衡國民
收入的條件,不難得到國民收入的數(shù)值;或者,在收入一支出模型中找到總支出曲線與45°
線的交點,同樣可以確定均衡收入的水平。讀者需注意,在均衡國民收入的表達式里,各個
指標是如何為國民收入水平產(chǎn)生影響的。
5.乘數(shù)論:在凱恩斯的就業(yè)理論中,乘數(shù)理論具有重要地位。在非充分就業(yè)的背景下,投資、
政府購買及其他一些變量的變化將會導致國民收入出現(xiàn)多倍的變動,這個倍數(shù)就是乘數(shù)。讀
者應清楚各類乘數(shù)的取值,同時還要明確乘數(shù)發(fā)揮作用的限制條件。
基本概念:
1.薩伊定律:法國經(jīng)濟學家薩伊于1803年在《政治經(jīng)濟學概論》中提出了供給會自動創(chuàng)造出
需求的觀點。他認為:任何生產(chǎn)活動創(chuàng)造出參與該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生產(chǎn)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收入
一部分作為消費,一部分作為儲蓄。任何儲蓄起來的收入又可以為了賺取利潤而作為投資,
這樣儲蓄與投資總是相等的。供給為了獲得收入,而供給最終創(chuàng)造了需求。
2.有效需求:凱恩斯把總需求函數(shù)和總供給函數(shù)的交點處的需求量稱為有效需求,并認為有
效需求決定了國民收入和就業(yè)量。經(jīng)濟學中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
3.消費函數(shù):在決定人們消費的眾多因素中,假定除收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則人們的
消費支出是其收入的函數(shù),消費隨收入變化而變化,記作:C=C(Y)o
4.消費傾向:又稱平均消費傾向(APC),指人們的消費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5.邊際消費傾向:收入每增加?單位時消費的增加量。邊際消費傾向數(shù)值為消費函數(shù)的斜率,
通常記作MPCo
6.儲蓄函數(shù):凱恩斯宏觀經(jīng)濟模型中,假定其他影響儲蓄的因素不發(fā)生變化,儲蓄被視為是
收入的函數(shù),這就是儲蓄函數(shù)。
7.平均儲蓄傾向:儲蓄金額占收入的比重。
8.邊際儲蓄傾向:收入每增加一單位時儲蓄的增加量。邊際儲蓄傾向表示為儲蓄函數(shù)的斜率,
通常記作MPS。
9.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又稱為邊際消費遞減規(guī)律,是凱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規(guī)律之
一?在凱恩斯看來,無論是從人的本質看還是根據(jù)日常觀察到的通常的具體事實看,當人們
收入增加的時候人們將增加消費,消費的增量小于收入的增量,正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規(guī)
律的作用,隨著人們收入增加,儲蓄的份額將加大,如果沒有投資吸納儲蓄,則會出現(xiàn)消費
不足和投資不足并存的有效需求不足。
10.凱恩斯定律:英國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根據(jù)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了與薩伊
定律相反的觀點,他認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應當山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總需
求隨著投資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費也增加,經(jīng)濟就可以穩(wěn)定增長并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使供
給(生產(chǎn))增加。簡而言之,需求可以自發(fā)地創(chuàng)造供給。這被凱恩斯主義者稱為凱恩斯定律,
它為國家干預經(jīng)濟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n.投資:指增加實際資本的行為,具體表現(xiàn)為一定時期內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設備以及增
加或減少存貨等。
12.重置投資:指用來補償消耗掉資本的投資,通常是以折舊的方式進行。
13.凈投資:指擴大資本存量而進行的固定資本和存貨投資,它是為了彌補實際資本存量與理
想的資本存量之間的缺口而進行的投資,可以為正值、負值和零。
14.均衡產(chǎn)出:或叫均衡收入,是指和總需求相等的產(chǎn)出,也就是經(jīng)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于全
體居民和企業(yè)想要有的支出。當產(chǎn)出水平等于總需求水平時,企業(yè)生產(chǎn)就會穩(wěn)定下來。如果
生產(chǎn)(供給)超過需求,企業(yè)所不愿意有過多的存貨會增加,企業(yè)就會減少生產(chǎn);如果生產(chǎn)
低于需求,企業(yè)庫存會減少,企業(yè)就會增加生產(chǎn)??傊?,由于企業(yè)要根據(jù)產(chǎn)品銷路來安排生
產(chǎn),定會把生產(chǎn)定在和產(chǎn)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均衡產(chǎn)出或收入的條件是E=Y,即計劃支
出等于計劃產(chǎn)出,非意愿存貨投資等于零。均衡的條件也可表示為i=s,即計劃投資等于計劃
儲蓄。
15.非意愿存貨投資:也稱非計劃存貨投資。當產(chǎn)品賣不出去時不得不堆在倉庫里,這部分存
貨不是企業(yè)想要持有的存貨,即非合意存貨或非意愿存貨,這部分存貨投資在國民收入核算
中是投資支出的部分,但不是計劃投資的部分,因此,非意愿存貨投資等于實際產(chǎn)出減計劃
支出。
16.充分就業(yè):是指在一定的貨幣工資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業(yè)的一種經(jīng)濟狀
況。充分就業(yè)是由凱恩斯在《通論》中提出的范疇。凱恩斯認為,充分就業(yè)是由有效需求決
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從而造成非自愿性失業(yè),社會即不能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充分就業(yè)與
某些失業(yè)現(xiàn)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業(yè)和自愿失業(yè),這兩種失業(yè)都是正常的。只有非
自愿性失業(yè)消失,社會才算實現(xiàn)了充分就業(yè)。充分就業(yè)也可廣義地理解為各種經(jīng)濟資源得到
充分利用。
17.乘數(shù):是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支出的初始變化之間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
KSY/AJ(式中,及是國民收入的變化,是支出的變化)。乘數(shù)作用可通過初始支出后的
消費和收入變化來說明。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將有一部分花費在其他
商品和勞務上,這意味著生產(chǎn)這些商品和勞務的人的收入增加,隨后他們也將花費一部分增
加的收入,如此繼續(xù)下去,最終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決于每一階段
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費,即取決于人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支出乘數(shù)包括投資乘數(shù)、政府購買乘
數(shù)等。
18.投資乘數(shù):是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變化量的比率。二部門經(jīng)濟或三部門經(jīng)
濟(定量稅條件)中,其值為匕=包=」一,或匕=——=—;三部門比例稅
M\-/3'\-MPCMPS
條件下,其值為3=包=————。式中,Ay是增加的收入,整是增加的投資,MPC
&Ag1-例IT)
或B是邊際消費傾向,MPS是邊際儲蓄傾向。
19.政府購買支出乘數(shù):是指收入變動對引起這種變動的政府購買支出變動的比率。其值與投
資乘數(shù)同。
20.稅收乘數(shù):是收入變動對稅收變動的比率。以三部門經(jīng)濟為例,定量稅條件下,其值為
/=生=—一幺一;比例稅條件下,其值為匕=生=——"一,t為稅率。
△T1-/?'AT1-^(1-?)
21.政府轉移支付乘數(shù):是指收入變動對政府轉移支付變動的比率。該乘數(shù)與稅收乘數(shù)絕對值
相同,但符號相反。
22.平衡預算乘數(shù):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時以相同數(shù)量增加或減少時國民收入變動對政府收
支變動的比率。在三部門經(jīng)濟中,平衡預算乘數(shù)熱=1。
?習題解答一、判斷正誤并解釋原因
1.若消費的變化是國民收入變化帶來的,那么,這樣的消費和自發(fā)投資對國民收入具有同樣
的影響。
分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由國民收入增加引起的消費稱引致消費,這樣的消費對國民收入
的影響小于自發(fā)投資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只有自發(fā)消費才會和自發(fā)投資一樣對國民收入發(fā)生
影響。
2.因為投資恒等于儲蓄,故古典學派認為,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總是能夠實現(xiàn)的。
分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投資與儲蓄的恒等,是從國民收入會計的角度而言的。在投資與
儲蓄的總量中,可以有非合意的部分,但宏觀經(jīng)濟的均衡與微觀經(jīng)濟的均衡樣,是指在所
有有關的經(jīng)濟主體充分表達和實現(xiàn)自己的意愿的條件實現(xiàn)的,這里的總供給總需求即是一對
取決于廠商和消費者意愿的指標。只有當所有非合意的因素不存在,即非合意的投資和儲蓄
均為零,事前計劃的(或合意的)投資等于事前計劃的(或合意的)儲蓄時,總供給才等于
總需求,宏觀經(jīng)濟才是均衡的。雖然古典學派認為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總是有保證的,但
其理論基礎并非由于事后的投資等于事后的儲蓄,而是所謂的薩伊定律和古典的利率決定論:
根據(jù)薩伊定律,“供給會自動創(chuàng)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總供給必定等于總需求;根據(jù)古典的利
率決定論,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shù),儲蓄是利率的增函數(shù),利率能夠靈活地變化以保證計劃的
或合意的投資總是等于計劃或合意的儲蓄,從而總供給也一定與總需求相等。
3.政府將增加的稅收無論用于增加政府購買還是轉移支付,結果都會使均衡收入提高。
分析: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政府將增加的稅收用于增加政府購買將使均衡收入水平提高,原
因是平衡預算乘數(shù)大于0(在三部門定量稅條件下此乘數(shù)值為1)。政府將增加的稅收用于轉
移支付亦會使收入水平提高。表面看,轉移支付乘數(shù)與稅收乘數(shù)絕對值相同但符號相反,但
細想一下,政府增加的稅收可能主要來自富有的階層,而轉移支付的受益者則主要是貧窮的
階層。由于后者的邊際消費傾向般要比前者高,故將增加的稅收用于轉移支付也會使均衡
收入增加。
4.在均衡產(chǎn)出水平匕無論計劃存貨投資還是非計劃存貨投資都必然為零。
分析: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均衡產(chǎn)出水平上,有“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非計劃存貨投
資必然為零。計劃投資的數(shù)量取決于投資主體的意愿,所以并不必然為零。
5.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總是大于0小于E
分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般情況下,邊際消費傾向總是大于0小于1的,但平均消費傾
向則未必如此。當消費者收入不敷消費所需即負儲蓄時,平均消費傾向大于1;收入水平超出
消費需要即有正儲蓄時,平均消費傾向小于lo
二、選擇正確答案1.在古典理論中()o
A.儲蓄是收入的函數(shù),而投資是利率的函數(shù)B.儲蓄與投資都是收入的函數(shù)
C.投資取決于收入,而儲蓄取決于利率D.儲蓄和投資都是利率的函數(shù)
2.如果總收入為100萬元,消費為80萬元,則由薩伊定律(設為二部門經(jīng)濟),總需求的水
平應為()。
A.100萬元B.80萬元C.大于100萬元D.大于80萬元小
于100萬元
3.由古典理論,當儲蓄供給有一個增加時()。
A.利率將下降B.利率將上升C.儲蓄供給曲線將左移D.投資需求曲線將
右移,因為投資增加了
4.由古典理論,若貨幣供給不變,實際收入的增長必導致價格水平()。
A.下降B.上升C.不變D.不能確定
5.若平均消費傾向為一常數(shù),則消費函數(shù)將是()o
A.在縱軸上有一正截距的直線B.通過原點的一條直線
C.?條相對于橫軸上凸的曲線D.一條相對于橫軸下凹的曲線
6.某家庭在收入為0時,消費支出為2000元,后來收入升至6000元,消費支出亦升至6000
元,則該家庭的邊際消費傾向是()。
A.3/4B.2/3C.1/3D.1
7.若消費者提高自己的消費曲線,說明消費者已決定()?
A.因收入提高,將增加儲蓄總額B.因導致收入提高之外的其他某種原因,將增加
儲蓄總額
C.因收入減少,將減少儲蓄總額D.因導致收入減少之外的其他某種原因,將減少
儲蓄總額
8.假設企業(yè)改變了原來的計劃,增加購置新機器和新廠房的總額。則可以預計()?
A.收入不會有任何變化B.收入會上升,消費支出也會上升
C.收入會上升,但消費支出不會受影響D.收入會上升,但消費支出必然下降
9.已知潛在GDP為6000億美元,實際GDP為5000億美元,若消費者打算把3900億美元用于
消費,計劃投資的總額為1200億美元,則實際GDP將()o
A.上升B.不變C.下降D.不能確定
10.當GDP處于均衡水平時()。
A.收入總額必須等于消費者計劃用掉的那部分收入再加上他們計劃儲蓄的數(shù)額
B.消費者支出總額必須正好等于“收支相抵”的收入水平
C.GDP的數(shù)額必須正好等于計劃投資與儲蓄相加的總額
D.收入總額必須正好等于消費的那部分收入加計劃投資總額
11.經(jīng)濟已實現(xiàn)了充分就業(yè)的均衡,此時政府欲增加100億美元的購買支出。為保持價格穩(wěn)定,
政府可以()o
A.增稅小于100億美元B.增稅大于100億美元C.增稅100億美元D.減少100
億美元的轉移支出
12.下列哪項經(jīng)濟政策將導致經(jīng)濟有最大增長()o
A.政府增加購買50億商品和勞務B.政府增加50億元稅收然后將其悉數(shù)用于購買
商品和勞務
C.減少50億元稅收D.政府購買增加50億元,其中20億元由增加的稅收支付
13.假定經(jīng)濟正經(jīng)歷通貨膨脹,它可由下列哪一方法部分地或全部地消除()。
A.增加政府購買B.減少個人所得稅C.以同樣的數(shù)量減少政府購買和稅收D.增加同樣多
的政府購買和稅收
14.若與可支配收入無關的消費為300億元,投資為400億元,平均儲蓄傾向為0.1,設為兩
部門經(jīng)濟,均衡收入水平為()。
A.大于7000億元B.等于7000億元C.小于7000億元D.等于700
億元
15.已知某個經(jīng)濟充分就業(yè)的收入為4000億元,實際均衡收入為3800億元。設邊際儲蓄傾向
為0.25,則增加100億元投資將使經(jīng)濟()o
A.達到充分就業(yè)的均衡B.出現(xiàn)50億元的通貨膨脹缺口C.出現(xiàn)200億元的通貨膨脹缺口D.
出現(xiàn)100億元的緊縮缺口
16.依據(jù)哪種消費理論,一個暫時性的減稅對消費影響最大()。
A.絕對收入假說B.相對收入假說C.生命周期假說D.持久收入假說
17.哪種理論預言總儲蓄將依賴于總人口中退休人員和年輕人的比例()。
A.絕對收入假說B.相對收入假說C.生命周期假說D.持久收入假說
18.哪種理論預言消費將不會隨經(jīng)濟的繁榮與哀退作太大變化()。
A.絕對收入假說B.相對收入假說C.生命周期假說D.持久收入假說
答案1.D2.A3.A4.A5.B6.B7.D8.B9.A10.D11.B12.A13.C
14.C15.B16.A17.C18.D
三、計算1.假設某經(jīng)濟社會的消費函數(shù)為c=100+0.8y,投資為50(單位:10億美元)
求:(1)均衡收入、消費和儲蓄;
(2)如果當時實際產(chǎn)出(即收入)為800,試求企業(yè)非自愿存貨積累為多少?
(3)若投資增至100,試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費函數(shù)變?yōu)閏=100+0.9y,投資仍為50,收入和儲蓄各為多少?投資增至100時,
收入增加多少?
(5)消費函數(shù)變動后,乘數(shù)有何變化?
解:(1)將已知條件c=100+0.8y,i=50代入均衡條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750(10億美
元)
此時,消費和儲蓄的數(shù)額分別為c=100+0.8y=700(10億美元)s=y-c=750-700=50(10億美
元)
(2)企業(yè)非自愿存貨積累等于實際產(chǎn)出與均衡產(chǎn)出之差,即非自愿存貨積累=800-750=50(10
億美元)
(3)已知c=100+0.8y,i=100,代入均衡條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1000(10億美元)
則增加的收入為:△y=1000-750=250(10億美元)
(4)將c=100+0.9y,i=50代入均衡條件y=c+i,易得均衡收入:y=1500(10億美元)
此時的儲蓄額為:s=y-c=y-100-0.9y=50(10億美元)
投資增至100時,類似地可求得均衡收入為y=2000,收入增加量為:Ay=2000-1500=500(10
億美元)
(5)對應消費函數(shù)c=100+0.8y,易知投資乘數(shù)%=——=------=5
'1-/31-0.8
對應新的消費函數(shù)c=100+0.9y,易知投資乘數(shù)匕=」一=—=10
'1-/?1-0.9
即消費函數(shù)變動后,乘數(shù)較原來增加1倍。
2.假設某經(jīng)濟社會儲蓄函數(shù)為s=-1000+0.25y,投資從300增加至500時(單位:10億美元),
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費是上期收入的函數(shù),即c,=a+Byi,試求投資從300增至500
過程中1、2、3、4期收入各為多少?
解:(1)由儲蓄函數(shù)s=T000+0.25y,易得投資乘數(shù)尤.=」一=」一=4
投資增加導致的均衡收入的增加量為△y=k:XAi=4X(500-300)=800(10億美元)
(2)當投資i=300時,均衡收入為y0=4X(1000+300)=5200(10億美元)
由s=-1000+0.25y,且c,=a+B得消費函數(shù)c產(chǎn)1000+0.75y.-i.
當投資增至500時,第1、2、3、4期的收入分別為
yFc,+i=1000+0.75yo+5OO=lOOO+O.75X5200+500=5400(10億美元)
y2=c2+i=1000+0.75yi+500=1000+0.75X5400+500=5550(10億美元)
類似地,可有y3=5662.5(10億美元)y,,5746.875(10億美元)
3.假設某經(jīng)濟社會的消費函數(shù)為。=100+0.8%,投資i=50,政府購買性支出g=200,政府轉
移支付3=62.5(單位均為10億美元),稅率t=0.25.
(1)求均衡收入;
(2)試求:投資乘數(shù)ki,政府購買乘數(shù)L稅收乘數(shù)k”轉移支付乘數(shù)k,r平衡預算乘數(shù)除。
(3)假定該社會達到充分就業(yè)所需要的國民收入為1200,試問用:1)增加政府購買;2)減
少稅收:3)增加政府購買和稅收同一數(shù)額(以便預算平衡)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各需多少數(shù)額?
解:(1)由已知條件,易得
y<i=y-ty+tr=0.75y+62.5
將已知代入均衡條件y=c+i+g,整理,可得均衡收入y=1000(10億美元)
(2)由已知,得6=0.8,t=0.25,容易得到
2.5k,=—?—=-2
L=k=---------------;
'1一夕(1一)
\-(3_1
(3)充分就業(yè)國民收入與已有均衡收入的差額為:
△y=1200-1000=200(10億美元)
由Ay=kQg,得△g=Ay/k*=200/2.5=80(10億美元)
由Ay=k£T(這里T為稅收額),得△TMy/kt=200+(-2)=T00(10億美元)
由△y=k:4g(或△¥=%,△!■),得Ag=Ay/kb=400(10億美元)或△T=Ay/kb=400(10億美元)
即1)增加政府購買800億美元、2)減少稅收1000億美元、3)同時增加政府購買和稅收4000
億美元,都能達到充分就業(yè)。
4.下面描述了某人一生中的收入狀況:此人一生經(jīng)歷四個時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個周期
先后賺取收入30萬美元、60萬美元和90萬美元,而在退休時期沒有任何收入,假設利率為
零。
(1)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勻消費,試決定與其預算約束相符合的消費水平,說明哪個
時期以什么規(guī)模此人進行儲蓄和負儲蓄。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必考點03 壓強(原卷版)
- 貴州2024年貴州健康職業(yè)學院引進專業(yè)技術人才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湛江2024年廣東湛江市市直公立醫(yī)院高層次人才招聘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淮南安徽淮南潘集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安徽淮南現(xiàn)代煤化工產(chǎn)業(yè)園)管理委員會招聘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海南2024年海南定安縣公安局招聘輔警25人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浙江2025年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招聘12人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小水電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安徽祁門縣祁紅發(fā)展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陜西銅川市路橋工程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安保新疆實業(yè)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戶口未婚改已婚委托書
- MOOC 電工學(電氣工程學概論)-天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二甲雙胍恩格列凈片(Ⅲ)-臨床用藥解讀
- 煤層應力狀態(tài)及煤與瓦斯突出防治研究
-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基礎知識練習題帶答案
- 送電線路工程施工流程及組織措施
- 診所聘用醫(yī)生合作協(xié)議書
- 韓國文化特征課件
- 抖音認證承諾函
- 藥物分離純化-藥物分離純化技術的作用
- 《精益生產(chǎn)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