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_第1頁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_第2頁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_第3頁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_第4頁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護理學

.11.21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頁第四章舒適與安全第一節(jié)概述第二節(jié)患者臥位與舒適第三節(jié)疼痛患者護理第四節(jié)患者安全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頁第一節(jié)概述一、舒適與不舒適概念二、不舒適原因三、不舒適患者護理標準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頁一、舒適與不舒適概念舒適(comfort):指個體身心處于輕松自在、滿意、無焦慮、無疼痛健康、安寧狀態(tài)時一個自我感覺。社會舒適心理舒適環(huán)境舒適生理舒適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頁一、舒適與不舒適概念不舒適(discomfort):指個體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點,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滿足,或周圍環(huán)境有不良刺激,身體出現病理改變,身心負荷過重一個自我感覺?;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頁二、不舒適原因及護理標準原因身體原因

心理社會原因環(huán)境原因

護理標準預防為主,主動促進病人舒適加強觀察,及時發(fā)覺不舒適及原因采取有效辦法,消除或減輕不舒適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頁第二節(jié)患者臥位與舒適

一、舒適臥位基本要求二、臥位分類三、慣用臥位四、變換臥位法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頁一、舒適臥位基本要求舒適臥位:患者臥床時,身體各部位均處于適當位置,感到輕松自在。臥床姿勢:應盡可能符合人體力學要求。體位變換:應經常進行,最少每2h變換一次。身體活動:無禁忌證時,患者身體各部位天天均應活動;改變臥位時應進行全范圍關節(jié)運動練習。受壓部位:加強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發(fā)生。注意保護隱私:依據需要適當地遮蓋患者身體,促進患者身心舒適?;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8頁

二、臥位分類

依據病人自主性及活動能力主動臥位(activelyingposition)被動臥位(passivelyingposition)

被迫臥(compelledlyingposition)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9頁二、臥位分類依據臥位平衡性分為穩(wěn)定性臥位不穩(wěn)定性臥位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0頁二、臥位分類主動臥位:患者依據自己意愿和習慣采取最舒適、最隨意臥位,并能隨意改變臥床姿勢,稱之為主動臥位。見于輕癥患者、術前及恢復期患者。被動臥位:患者本身無力變換臥位,躺臥于他人安置臥位,稱之為被動臥位。常見于昏迷、極度衰弱患者。被迫臥位:患者意識清楚,也有變換臥位能力,但為了減輕疾病所致痛苦或因治療需要而被迫采取臥位,稱之為被迫臥位。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1頁二、臥位分類穩(wěn)定性臥位:-支撐面大,重心低,平衡穩(wěn)定,患者感到舒適。不穩(wěn)定性臥位:-支撐面小,重心較高,難以平衡。為了保持一定臥位,患者極易造成肌肉擔心、疲勞和不適。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2頁三、慣用臥位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3頁三、慣用臥位仰臥位側臥位半坐臥位端坐位俯臥位頭低足高位頭高足低位膝胸臥位截石位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4頁三、慣用臥位

去枕仰臥位中凹臥位屈膝仰臥位仰臥位(supineposition)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5頁仰臥位(supineposition)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病人頭偏向一側,可預防嘔吐物誤入氣管而引發(fā)窒息或肺部并發(fā)癥。椎管內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病人可預防顱內壓減低而引發(fā)頭痛。去枕仰臥位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6頁仰臥位(supineposition)適用范圍:休克患者抬高頭胸部,約10°~20°有利于保持氣道通暢,改進通氣功效,從而改進缺氧癥狀;抬高低肢約20°~30°有利于靜脈血回流,增加心輸出量而使休克癥狀得到緩解。中凹臥位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7頁仰臥位(supineposition)

適用范圍:

-腹部檢驗或接收導尿、會陰沖洗等。屈膝仰臥位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8頁側臥位(side-lyingposition)適用范圍:-灌腸、肛門檢驗及配合胃鏡、腸鏡檢驗等-預防壓瘡-臀部肌內注射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19頁半坐臥位(fowlerposition)適用范圍:一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患者。可降低局部出血。心肺疾病引發(fā)呼吸困難病人腹腔、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病人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病人使患者逐步適應體位改變,有利于向站、立位過渡。

床頭抬高30°~50°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0頁心肺疾病引發(fā)呼吸困難者

采取半坐臥位機理采取半坐臥位,因為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滯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降低,從而減輕肺瘀血和心臟負擔;同時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擴大,減輕腹腔內臟器對心肺壓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氣體交換,使呼吸困難癥狀得到改進。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1頁腹腔、盆腔術后或有炎癥者

采取半坐臥位機理采取半坐臥位,可使腹腔滲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因為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較強,而吸收較弱,故可降低炎癥擴散和毒素吸收,減輕中毒反應。同時還可預防感染向上蔓延引發(fā)膈下膿。腹部手術后患者,取半坐臥位,還可減輕腹部切口縫合處張力,緩解疼痛,促進舒適,并有利于切口愈合?;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2頁端坐位(sittingposition)適用范圍:

心力衰竭、心包積液、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患者,患者因為極度呼吸困難而被迫日夜端坐。床頭抬高70°~80°膝下支架15°~20°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3頁俯臥位(proneposition)適用范圍:

腰背部檢驗或配合胰、膽管造影檢驗時。

脊椎手術后或腰、背、臀部有傷口,不能平臥或側臥患者。

胃腸脹氣造成腹痛時。使腹腔容積增大,可緩解胃腸脹氣所致腹痛。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4頁頭低足高位適用范圍: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腸引流術,有利于膽汁引流

-妊娠時胎膜早破,預防臍帶脫垂

-跟骨或脛骨結節(jié)牽引時,利用人體重力作為反牽引力

床尾墊高15~30cm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5頁頭高足低位適用范圍:

-頸椎骨折患者作顱骨牽引時,用作反牽引力。

-減輕顱內壓,預防腦水腫。

-顱腦手術后患者。床頭墊高15~30cm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6頁膝胸臥位適用范圍:

-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鏡檢驗及治療。

-矯正胎位不正或子宮后傾。

-促進產后子宮復原。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7頁截石位適用范圍:

-會陰、肛門部位檢驗、治療或手術,如膀胱鏡、婦產科檢驗、陰道灌洗等。

-產婦分娩?;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8頁四、變換臥位法幫助患者移向床頭目標方法

目標

方法

一人幫助法二人幫助法一人幫助法二人幫助法幫助患者翻身側臥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29頁四、變換臥位法【注意事項】

幫助患者更換臥位時,應注意節(jié)力標準;幫助患者翻身時,應將患者身體稍抬起再行翻身,切忌拖、拉、推等動作,以免擦傷皮膚;幫助患者更換臥位時,應注意觀察病情與受壓部位情況;為有特殊情況患者更換臥位時,應特殊對待?;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0頁四、變換臥位法【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眷說明幫助翻身目標,勉勵患者與家眷主動、主動地參加。

-向患者及家眷講解適度活動、正確臥姿可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

-教會家眷正確翻身方法以及翻身時注意事項,同時教會患者怎樣配合?;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1頁第三節(jié)疼痛患者護理一、疼痛概述二、疼痛發(fā)生機制三、疼痛原因及影響原因四、疼痛患者護理評定五、疼痛患者護理辦法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2頁疼痛是什么?

公元前300年埃及、印度等國認為疼痛是“魔鬼”、是上帝或神靈對人類處罰。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時代認為疼痛是與愉快相反情緒(非感覺)。19世紀感覺神經心理學→認識到了疼痛感覺方面。20世紀認識到疼痛由感覺和情緒組成。進入本世紀70年代才逐步揭示了疼痛本質——疼痛多維性。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3頁一、疼痛概述疼痛(pain)概念疼痛是伴伴隨現存或潛在組織損傷而產生一個令人不快感覺和情緒上感受,是機體對有害刺激一個保護性防御反應?;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4頁一、疼痛概述疼痛含義痛覺:屬于個人主觀知覺體驗痛反應:個體對疼痛刺激所產生一系列生理、病理改變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5頁一、疼痛概述疼痛三個共同特征①疼痛提醒個體防御功效或人整體性受到侵害;②疼痛是個體身心受到侵害危險警告,常伴有生理、行為和情緒反應③疼痛是一個身心不舒適感覺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6頁疼痛發(fā)生機制各種傷害性刺激機體受損部位作用釋放一些致痛物質痛覺感受器組胺、緩激肽、5-羥色胺、乙酰膽堿、H+、K+、前列腺素等作用產生大腦皮質疼痛痛覺沖動脊髓沿傳入神經傳導脊髓丘腦束和脊髓網狀束上行經過

傳至

丘腦投射

引發(fā)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7頁疼痛原因

-溫度刺激

-化學刺激

-物理損傷

-病理改變

-心理原因二、疼痛原因及影響原因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8頁二、疼痛原因及影響原因患者原因(1)年紀(2)社會文化背景(3)個人經歷(4)注意力(5)情緒(6)疲乏(7)個體差異(8)社會支持系統(tǒng)治療及護理原因(1)治療和護理操作(2)護士掌握疼痛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3)護士缺乏必要藥理知識(4)護士評定疼痛方法不妥影響疼痛原因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39頁三、疼痛患者護理評定評定內容:疼痛發(fā)生時間、部位、性質、程度、伴隨癥狀患者本身控制疼痛方式、對疼痛耐受性疼痛發(fā)生時表示方式以及引發(fā)、加重或減輕疼痛各種原因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0頁四、疼痛患者護理評定評定方法問詢病史觀察與體格檢驗

(1)面部表情、身體運動情況

(2)聲音利用疼痛評定工具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1頁四、疼痛患者護理評定疼痛評定工具-數字評分法

-文字描述評定法(VDS)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Prince-Henry評分法-面部表情圖(FES)-按WHO疼痛分級標準進行評定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2頁疼痛評定工具

數字評分法文字描述評定法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3頁疼痛評定工具

面部表情圖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4頁Prince-Henry評分法

(術后痛)主要適合用于胸腹部大手術后或氣管切開插管不能說話患者,需要在術前訓練患者用手勢來表示疼痛程度?;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5頁WHO疼痛分級標準0級:指無痛。1級(輕度疼痛):平臥時無疼痛,翻身咳嗽時有輕度疼痛,但能夠忍受,睡眠不受影響。2級(中度疼痛):靜臥時痛,翻身咳嗽時加劇,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擾,要求用鎮(zhèn)痛藥。3級(重度疼痛):靜臥時疼痛猛烈,不能忍受,睡眠嚴重受干擾,需要用鎮(zhèn)痛藥?;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6頁術后痛Prince-Henry評分法

分為5個等級,0~4分,其評分方法為:0分:咳嗽時無疼痛。1分:咳嗽時才有疼痛發(fā)生。2分:平靜時無疼痛,但深呼吸時有疼痛發(fā)生。3分:靜息狀態(tài)時即有疼痛,但較輕微,可忍受。4分:靜息狀態(tài)時即有猛烈疼痛,并難以忍受?;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7頁四、疼痛患者護理辦法(一)降低或去除引發(fā)疼痛原因(二)緩解或解除疼痛方法-藥品止痛-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利用-物理止痛-針灸止痛-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TENS)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8頁藥品止痛WHO所推薦癌癥疼痛三階梯療法-目標:逐步升級,合理應用鎮(zhèn)痛劑來緩解疼痛-標準:按藥效強弱依階梯次序使用;使用口服藥;按時、聯(lián)合服藥;用藥劑量個體化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49頁藥品止痛第一階段

-選取非阿片類藥品、解熱鎮(zhèn)痛藥和抗炎類藥。

-主要用于輕度疼痛患者。(阿司匹林、布落芬)第二階段選取弱阿片類藥。(可待因、布桂嗪)主要適合用于中度疼痛患者。第三階段

-選取強阿片類藥。(嗎啡、派替啶)主要適合用于重度和猛烈癌痛患者。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0頁藥品止痛輔助用藥

-在癌痛治療中,常采取聯(lián)適用藥方法,即加用一些輔助藥以降低主藥用量和副作用。

-慣用輔助藥有:

(1)弱安定藥,如艾司唑侖和地西泮等;

(2)強安定藥,如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

(3)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1頁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利用患者自控鎮(zhèn)痛(PCA)泵:患者疼痛時,經過由計算機控制微量泵主動向體內注射設定劑量藥品,符合按需鎮(zhèn)痛標準,既降低了醫(yī)護人員操作,又減輕了患者痛苦和心理負擔。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2頁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利用電子泵是裝有電子計算機容量型輸液泵。優(yōu)點:

(1)最大程度地滿足個體鎮(zhèn)痛要求,并可統(tǒng)計患者使用情況;

(2)安全系數大,配有各種報警裝置?;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3頁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利用一次性PCA泵利用機械彈性原理將儲藥囊內藥液以設定穩(wěn)定速度,恒定地輸入患者體內。優(yōu)點:攜帶方便、輕巧,操作簡單,價格低廉?;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4頁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利用PCA泵時護理工作內容

-評定患者基本情況;

-指導患者正確使用PCA泵;

-確保PCA泵正常運轉;

-統(tǒng)計鎮(zhèn)痛方案與鎮(zhèn)痛效果;

-定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改變,并作好詳細統(tǒng)計;

-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5頁物理止痛冷、熱療法理療按摩與推拿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6頁針灸止痛依據疼痛部位,針刺不一樣穴位,使人體經脈疏通、氣血調和以到達止痛目標?;A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7頁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TENS)主要用于慢性疼痛患者原理

-采取脈沖刺激儀,在疼痛部位或附近放置2~4個電極,用微量電流對皮膚進行溫和刺激,使患者感覺有顫動、刺痛和蜂鳴,以到達提升痛閾、緩解疼痛目標。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8頁五、疼痛患者護理辦法

恰當地利專心理護理方法:-減輕心理壓力-分散注意力,方法:(1)參加活動(2)音樂療法(3)有節(jié)律按摩(4)深呼吸(5)指導想象(6)松弛療法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59頁五、疼痛患者護理辦法

主動采取促進患者舒適辦法:-幫助患者采取正確姿勢-提供舒適整齊病床單位-良好采光和通風設備-適宜室內溫濕度-在進行各項護理活動前,給予清楚、準確解釋-將護理活動安排在鎮(zhèn)痛藥品顯效時限內等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0頁五、疼痛患者護理辦法

健康教育-準確描述-客觀敘述-用藥指導-效果評價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1頁五、疼痛患者護理辦法

評定1、評定內容2、評定方法護理目標護理辦法1、患者疼痛減輕或消失,感覺舒適。2、患者及家眷取得相關疼痛知識和學會緩解疼痛方法。1、降低或消除引發(fā)疼痛原因2、緩解或解除疼痛3、心理護理4、促進舒適5、健康教育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2頁第四節(jié)患者安全一、影響安全原因二、醫(yī)院常見不安全原因及防范三、保護患者安全辦法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3頁一、影響安全原因感覺功效年紀當前健康情況對環(huán)境熟悉程度診療伎倆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4頁二、醫(yī)院常見不安全原因及防范物理性損傷及防范化學性損傷及防范生物性損傷及防范心理性損傷及防范醫(yī)源性損傷及防范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5頁物理性損傷及防范機械性損傷溫度性損傷壓力性損傷放射性損傷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6頁物理性損傷及防范-1機械性損傷:常見有跌倒、撞傷等機械性損傷防范辦法:-躁動不安、意識不清及嬰幼兒:應依據情況使用床檔或其它保護具-年老虛弱、偏癱或長久臥床者:首次下床時應給予幫助,并可用輔助器具或扶助行走-患者慣用物品應放于輕易獲取處-預防跌倒:地面應保持整齊、干燥,移開障礙物-病室走廊、浴室、廁所應設置扶手-浴室和廁所應設置呼叫系統(tǒng)-精神科病房:應注意將剪刀等器械收藏好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7頁物理性損傷及防范-2溫度性損傷-熱水袋、熱水瓶所致燙傷-冰袋、制冷袋等所致凍傷-各種電器如烤燈、高頻電刀等所致灼傷-易燃易爆品如氧氣、乙醚及其它液化氣體所致各種燒傷等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8頁物理性損傷及防范-2溫度性損傷防范辦法-冷、熱療法應用: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注意聽取患者主訴及觀察局部皮膚改變-易燃易爆品:強化管理,并加強防火教育,制訂防火辦法,護士應熟練掌握各類滅火器使用方法-醫(yī)院內電路及各種電器設備:定時檢驗維修。對患者自帶電器設備,使用前應進行安全檢驗,并進行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69頁物理性損傷及防范-3壓力性損傷-長久受壓所致壓瘡-因高壓氧艙治療不妥所致氣壓傷等壓力性損傷防范辦法-見相關章節(jié)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0頁物理性損傷及防范-4放射性損傷-主要因放射性診療和治療過程中處理不妥所致-常見有放射性皮炎、皮膚潰瘍壞死,嚴重者可致死亡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1頁物理性損傷及防范-4放射性損傷防范辦法:-在使用X線或其它放射性物質進行診療或治療時,工作人員應穿鉛衣外套、戴手套等進行自我保護-正確掌握照射劑量和時間-盡可能降低患者無須要身體暴露,保持照射野標識-教育患者要保持接收放射部位皮膚清潔、干燥,防止用力擦拭、肥皂擦洗及搔抓局部皮膚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2頁化學性損傷及防范通常是因為藥品使用不妥或錯用引發(fā)防范辦法護理人員應具備一定藥理知識,嚴格執(zhí)行藥品管理制度進行藥療時,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注意藥品配伍禁忌,觀察患者用藥后反應向患者及家眷講解安全用藥相關知識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3頁生物性損傷及防范包含微生物及昆蟲對人體傷害防范辦法

-護士應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

-嚴格恪守無菌技術操作標準

-加強各項護理辦法

-采取辦法毀滅昆蟲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4頁心理性損傷及防范防范辦法

-以高質量護理行為取得患者信任,并建立良好關系

-幫助患者與周圍人群建立一個和睦人際關系

-注意對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健康教育

-引導患者采取主動樂觀態(tài)度對待疾病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5頁醫(yī)源性損傷及防范醫(yī)源性損傷

指因為醫(yī)務人員言談及行為上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損傷。防范辦法醫(yī)院應加強醫(yī)務人員思想道德教育,全方面提升醫(yī)務人員素質,使其保持良好服務態(tài)度,并制訂對應辦法杜絕差錯事故,做到有效防范,保障患者安全。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6頁三、保護患者安全辦法保護具應用-保護具是用來限制患者身體或身體某部位活動,以到達維護患者安全與治療效果各種器具。-慣用保護具

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7頁慣用保護具床檔(bedsiderailrestraint)主要用于預防患者墜床。-多功效床檔-半自動床檔-木桿床檔約束帶(restraint)用于保護躁動患者,限制身體或肢體活動,預防患者自傷或墜床。-寬繃帶-肩部約束帶-膝部約束帶-尼龍搭扣約束帶支被架(overbedcradle)基礎護理學舒適和安全專家講座第78頁慣用保護具床檔多功效床檔半自動床檔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