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_第1頁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_第2頁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_第3頁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_第4頁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頁2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頁3

目標要求:1、重點掌握脈診內容2、了解按診普通方法和內容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頁4切診------經過用手觸摸方式取得病情資料一個診察方法。切診又分為:脈診按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4頁5

脈診概念:是醫(yī)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動脈,依據(jù)其不一樣形象來了解病情,區(qū)分病證診察方法。目標要求

1、掌握診脈部位和方法;

2、掌握常見病脈脈象與臨床意義;3、熟悉脈診原理,脈象生理變異;4、熟悉相兼脈概念與主病規(guī)律;5、了解遍診法、三部診法概念、方法。

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5頁6脈診簡史1、扁鵲:已將脈診用于臨床實踐。2、《內經》:“三部九候論”、“獨取寸口”。3、張仲景:“平脈辨證?!?、王叔和:著《脈經》,記載24種脈象。5、李時珍:著《瀕湖脈學》,記載27種脈象。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6頁7(一)脈象形成原理1、心臟是形成脈象主要臟器

“心主血,其充在脈”、“心藏脈、脈舍神?!?、氣血是形成脈象物質基礎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薄懊}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其它臟腑與脈象形成關系

“脈以胃氣為本?!?/p>

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7頁8(二)脈診部位一、脈診部位1、遍診法(三部九候):上部、中部、下部2、仲景三部診法:寸口、趺陽、太蹊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8頁9

3、寸口診法:寸口脈象能反應五臟六腑病變

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9頁10寸關尺定位1、先定關:以高骨(橈骨莖突)為標識2、再定寸、尺:

關前為寸關后為尺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0頁11二、脈診方法和注意事項平息和體位平息:“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體位:坐位、臥位與心臟等高。診脈時間:平旦為佳,平靜。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1頁12

1.診脈部位及方法:部位:切病人橈A腕后個別—寸口診法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手臂與心臟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暢。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2頁13

2.寸口脈分部及對應臟腑:寸關尺左手:心(小腸)肝(膽)腎(膀胱)

右手:肺(大腸)脾(胃)腎、命門(膀胱)

成人:三指定位小兒:一指定關法(幼兒望指紋)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3頁14

診脈力度:舉—觸按皮膚即得為浮取。尋—用中等力度,觸按至肌肉為中取。按—用重度力觸按至筋骨為沉取。

皮下

筋骨輕按中按重按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4頁15

注意點:

1.切脈時環(huán)境要平靜,猛烈活動后稍息片刻再診脈。

2.切脈者須呼吸均勻,態(tài)度認真,細心分辨指下,時間不<1分鐘。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5頁16三、脈診指法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傾斜,指腹對脈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兒用拇指定關法。

1、舉:輕取2、按:重取3、尋:中取循法、推法、總按、單按。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6頁17總按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7頁18單按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8頁19錯誤診脈手法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19頁20脈象要素組成脈象八個要素:

脈位:脈管淺深

至數(shù):脈搏頻率

脈長:脈動范圍長短

脈力:脈搏強弱

脈寬:脈管粗細

流利度:脈來通暢程度

擔心度:脈管弛緩程度

均勻度:脈動節(jié)律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0頁21

3.正常脈象(平脈、緩脈)

三部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四至,和緩有力,節(jié)律均勻。

斜飛脈:脈象從尺部斜向手背反關脈:脈象顯現(xiàn)于手背

橈A脈位置異常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1頁22脈象生理變異

1、與年紀、性別、形體相關:

年紀:越小脈越快(嬰兒120-140次/分)體質:身高者脈長,身矮者脈短;瘦人脈浮,肥人脈沉。2、與精神情志相關:3、與季節(jié)、地理、氣候相關: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4、幾個生理變異:斜飛脈、反關脈。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2頁23課堂小結:1、部位:寸、關、尺2、指力:舉、按、尋3、平脈:胃、神、根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3頁24常見脈象及臨床意義1、浮脈、沉脈2、遲脈、數(shù)脈3、洪脈、細脈4、長脈、短脈5、虛脈、實脈6、滑脈、澀脈7、弦脈、緊脈8、結脈、代脈、促脈部位、速度、強度、節(jié)律、形態(tài)。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4頁25

(1)

浮脈1、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反減;

舉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脈訣》:“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診宗三昧》:“浮脈者,下指即顯浮象,按之稍減而不空。”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5頁26

部位異常:反應了機體陽氣趨向表現(xiàn)。浮脈:輕取即得,按之稍減不空。特點:脈搏顯現(xiàn)部位淺(向外、表)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6頁27脈位分類浮脈2、臨床意義:主表證,亦主里虛(虛陽外越)。1)主表證--外邪侵襲,人體正氣趨向于表,故脈浮。2)主里虛--久病精氣衰竭,陰不斂陽,虛陽外越。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7頁28

(2)

沉脈1、脈象特征:輕取不應,重按始得;舉之不足,按之有余。《瀕湖脈學》“如石投水,必極其底?!薄睹}訣匯辨》“有深深下沉之勢?!薄睹}訣刊誤》“輕手于皮膚之間不可得,漸漸按至肌肉中部間應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脈也?!鼻性\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8頁29

沉脈:重按始得。特點:脈象顯現(xiàn)部位深(向內、里)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29頁30脈位分類沉脈2、臨床意義:主里證。常見于下痢、浮腫、嘔吐、郁結氣滯等。

沉而有力——里實:氣血內困于里;多因水、寒、積滯所致。

沉而無力——里虛:陽氣虛不能升舉。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0頁31

浮脈與沉脈對比圖:

脈象搏動在上部(浮)

脈象搏動在下部(沉)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1頁32(3)

遲脈1、脈象特征:脈來遲緩,一息脈動3-4

至(一分鐘不滿60次)?!睹}訣匯辨》:“往來遲緩,三至一息。”《診家樞要》:“遲,不及也,呼吸之間,脈僅三至。”切診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2頁33

速度異常:陰陽偏勝,反應了疾病屬性。

遲脈:脈來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鐘<60次。特點:陰氣偏盛,陽氣不足。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3頁34脈率分類遲脈2、臨床意義:主寒證,亦主邪熱結聚里實證。1)主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

實寒:寒邪凝滯,陽氣失于宣通。虛寒:陽氣虛弱失于溫運。

2)亦主熱證--邪熱結聚,經隧阻滯。多見于里熱實證(陽明腑實證、腸傷寒、腦膜炎)。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4頁35

(4)

數(shù)脈1、脈象特征:脈來急促,一息5-6至?!稙l湖脈學》:“一息六至,脈流薄疾?!薄睹}訣啟悟》:“不似滑脈之往來流利,動脈之厥厥動搖,疾脈之過于急疾?!鼻性\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5頁36

數(shù)脈:脈來一息五至以上,每分鐘>90次以上。特點:陽氣偏盛,陰津不足。

中醫(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6頁37脈率分類數(shù)脈

2、臨床意義:主熱證,亦主虛證。1)主熱證--因熱迫血妄行,故脈數(shù)。2)主虛證--精血耗損,元氣虧虛,脈來虛數(shù)。多見于虛勞日久之人。張景岳曰:“愈虛則脈愈數(shù)?!敝嗅t(yī)診斷學專題知識講座第37頁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