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_第1頁
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_第2頁
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_第3頁
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_第4頁
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分類號]D5A1005-6505(2010)03-0022-08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上提出了兩個重要論斷和戰(zhàn)略舉措。一個是,在長期堅持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之更加系統(tǒng)和完善,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另一個是,為適應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把握知識創(chuàng)新和積累的加速,保持黨的先進性,在提出建設學習型社會之后,進一步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無論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還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都與學習、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有關。前者要求正確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并要和中國的國情相結合,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后者要求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在學習內容上要把馬克思主義擺在首位,其中包括經典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直接領導下,由中央編譯局的專家們精心編選和重新校譯的十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寧專題文集》,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兩部文集作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大成果,對于幫助我國廣大干部和群眾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具有重大意義。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沒有捷徑可走,最佳途徑是讀原著。恩格斯1890年在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我請您根據(jù)原著來研究這個理論,而不要根據(jù)第二手的材料來進行研究——這的確要容易得多?!雹賰刹课募徊渴邱R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自述,另一部是這個事業(yè)的繼承者列寧對此學說的權威性解釋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fā)展,都是最靠得住和令人信服的,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最好教材。學習兩部文集,最重要的是把握如下四個方面的內容??茖W界定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這是人們關注和必須回答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及其繼承者列寧沒有給這個學說下定義,但是對這個學說作出了如下科學界定:首先,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和學說體系。列寧在1914年所寫的《卡爾·馬克思》一文中說:“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②這里沒提和省略了恩格斯,但應當包括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他們都出生于德國發(fā)達省份萊茵省。青年馬克思、恩格斯都曾經是激進的青年黑格爾派,哲學上信奉過唯心主義。在1842-1844年期間,他們通過不同途徑,實現(xiàn)了世界觀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兩大轉變”。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同馬克思相見,在交談中認識完全一致,從此結成深厚友誼,并共同著書立說,創(chuàng)造了一個嶄新的理論。所以,這個理論代表和反映的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和所創(chuàng)造的學說體系。馬克思在世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學說稱為“新理論”,有時也叫“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逝世后,由于他在國際工人運動中具有崇高威信,一些人以他的名字將其命名為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兩個人創(chuàng)造的理論只寫一個人的名字,對此恩格斯于1886年以虛懷若谷的態(tài)度發(fā)表了一個聲明。他說:這個理論的絕大部分指導思想的最后的明確的表述,都是屬于馬克思的?!拔宜峁┑?,馬克思沒有我也能夠做到,至多有幾個專門領域除外。至于馬克思所做到的,我卻做不到?!R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當然的?!雹燮浯?,是工人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和科學理論。在階級社會,任何一種思想理論都有階級性。馬克思、恩格斯是工人階級的理論家,他們的理論是工人階級的理論,是工人階級利益和愿望的理論表現(xiàn)。恩格斯指出:“現(xiàn)代社會主義不過是這種實際沖突在思想上的反映,是它在頭腦中,首先是在那個直接吃到它的苦頭的階級即工人階級的頭腦中的觀念上的反映?!雹荞R克思主義作為工人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在資本主義社會屬于被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是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反對資本主義的思想武器;在社會主義社會屬于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是工人階級維護階級統(tǒng)治的思想武器?!豆伯a黨宣言》有一句名言:“任何一個時代的統(tǒng)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边@就是說,任何一個社會的思想領域,總是由那個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的,否則統(tǒng)治階級在經濟、政治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也難以維持住。當前,我國之所以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指導思想只能一元不能多元,道理就在這里。再次,是一種社會主義理論和思潮。這是就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性質而言的。所謂性質是指一種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正處于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有的國家過渡完畢,有的正在過渡。那時社會思潮和思想理論五彩繽紛,但是就大的類別來說無非是封建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和社會主義的。而馬克思主義就其性質來說是一種社會主義理論或學說。列寧指出:“在第一個時期的開頭,馬克思學說決不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它不過是無數(shù)社會主義派別或思潮中的一個而已。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是那些基本上同我國民粹主義相似的社會主義?!雹葸@里說的“統(tǒng)治地位”,指的不是在整個社會中,而是在工人運動中;同俄國民粹主義相似的社會主義,指的是以法國西斯蒙第等為代表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最偉大的思想理論和認識工具,是在繼承人類文化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所創(chuàng)立的真正科學的宇宙觀和最徹底的社會革命論,是一個博大精深、高度嚴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它有許多不同于其他科學的特征和理論品格。——革命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tǒng)一。馬克思說:我們的理論“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不但無情地批判資本主義,批判一切腐朽丑惡現(xiàn)象,批判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而且公開宣告要推翻資本主義和一切剝削壓迫制度。列寧指出:“馬克思認為他的理論的全部價值在于這個理論‘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性質的確完全地和無條件地是馬克思主義所固有的,因為這個理論公開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揭露現(xiàn)代社會的一切對抗和剝削形式,考察它們的演變,證明它們的暫時性和轉變?yōu)榱硪环N形式的必然性?!雹揆R克思與風暴時期的實踐家領袖如法國的布朗基和德國的拉薩爾不同,他們雖然堅持革命斗爭,和廣大群眾有密切聯(lián)系,但理論上很弱,且缺乏科學性,不能指導運動前進。馬克思主義則不同,它不僅是革命的,而且是科學的。因為馬克思主義的每一個原理和論斷,都不是馬克思、恩格斯憑空設想的,而是他們從分析資本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中得出的。列寧高度評價馬克思主義兼有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理論品格。他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世界各國社會主義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嚴格的和高度的科學性(它是社會科學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結合起來”⑦。——與時俱進的發(fā)展理論。恩格斯說:“我們的理論是發(fā)展著的理論”,“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fā)展過程的闡明”。⑧馬克思主義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一步步充實和發(fā)展起來的,它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階段:(1)孕育和準備階段(從1842-1844年實現(xiàn)“兩個轉變”到1847年《哲學的貧困》發(fā)表);(2)正式形成和走向成熟階段(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問世到1871年巴黎公社);(3)理論體系最終完成階段(從1871年巴黎公社失敗到1883年馬克思逝世);(4)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捍衛(wèi)和發(fā)展階段(從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馬克思主義作為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和精華,是發(fā)展著的理論,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科學體系,它不是僵化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的,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永不過時。馬克思主義從誕生到現(xiàn)在已經有160多年了,它所以經久不衰,超越國界和時空,表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因為它是科學真理,其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確的,不會過時;二是它不僅有眾多的信奉者,更加可觀的是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共產黨信仰它,把它作為指導思想,執(zhí)著實踐它;三是實踐在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源于活生生的社會實踐,必然要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充實、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今日的馬克思主義比起經典的馬克思主義,內容要豐富多了,理論形態(tài)也發(fā)生很大變化,已不可同日而語了?!祟惥裎拿鞯慕Y晶和偉大成果。工人階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階級,它不僅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類。因此,作為工人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馬克思主義,絕不是維護工人階級一己私利而離開人類文明發(fā)展大道的狹隘宗派學說。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把人類社會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人類思想所建樹的一切,作為自己進一步探索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并放到工人運動中去檢驗,將其中的雜質排泄出去,思想養(yǎng)分、真理內核統(tǒng)統(tǒng)汲取,融會貫通,并通過革命改造,進一步提高,發(fā)揚光大,使它們在新的歷史高度上為人類服務,為共產主義的崇高目標服務。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馬克思主義同‘宗派主義’毫無相似之處,它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fā)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故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恰恰相反,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他的學說的產生正是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極偉大代表人物的學說的直接繼續(xù)?!雹岷髞?,列寧在俄國革命實踐中將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優(yōu)秀遺產、毛澤東在中國革命過程中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都吸納了。在對待人類文化遺產問題上,要反對和防止兩種錯誤傾向,既要反對全盤排斥,又要反對全盤吸收,而是要通過批判,排除雜質,吸收精華,并革命地加以改造。例如,毛澤東非常重視和熟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時代的文化,但其中既有封建主義的內容,也有反封建的人民性的內容。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辯證地對待傳統(tǒng)文化,將其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缶?、多學科的完整科學體系。這個科學體系包括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研究自然、社會、思維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它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是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經濟運動規(guī)律的科學,它對資本主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滅亡作了最全面、最詳細、最深刻的理論論證,因而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茖W社會主義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尤其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礎,研究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研究人類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這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得出了社會主義必然要代替資本主義的結論,是這個學說的“核心”內容。這三大組成部分既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又三位一體、相互貫通、不可分割,統(tǒng)一于為最終實現(xiàn)人類解放、達到理想的共產主義目標作理論論證。后來,隨著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又增添了歷史學、政治學、法學、軍事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文藝學等有機組成部分。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它的整個體系,要求人們對每一個原理都要(α)歷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聯(lián)系起來,(γ)都要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lián)系起來考察?!雹馕覀儽仨毎疡R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來對待,著重把握在這個理論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本原理,而不應為個人的錯誤認識或私利找根據(jù),把個別論斷加以絕對化、神圣化,割裂和歪曲馬克思主義?!皇墙虠l而是行動的指南。馬克思在1844-1847年的筆記中,有一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他的新的哲學觀點在《提綱》的11條中,以高度濃縮的語言表現(xiàn)了出來。多年以后,恩格斯高度評價了這個《提綱》,說它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11)。馬克思在這個《提綱》的最后一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边@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理論品格,是馬克思主義區(qū)別于其他學說的根本標志。作為新的科學世界觀,馬克思主義不僅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正確地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都十分重視世界觀,因為它具有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這個科學世界觀,不是只涉及認識自然界的小世界觀,而是包括自然觀、社會觀、歷史觀在內的大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能夠給人們以智慧,而且能夠幫助人們在觀察問題時具有一種穿透力。恩格斯反復告誡人們:“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12)對馬克思主義,既不應作為宗教的教義去背誦,也不應作為書本的教條去機械搬用,而要作為行動指南,去指導實踐。但是,無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還是我黨的歷史上,都曾出現(xiàn)過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而導致革命事業(yè)招致重大挫折的嚴重錯誤。例如,第二國際的理論權威考茨基,就是用教條主義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反面教員。他在20世紀初,死抱著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將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首先發(fā)生和同時勝利的教條不放,宣揚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不具備搞社會主義的條件。列寧在批判考茨基時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說過,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卡爾·考茨基、奧托·鮑威爾這類(正宗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最大錯誤和最大罪惡,就是他們不懂得這一點,不善于在無產階級革命最緊要的關頭按此行事。”(13)在我國民主革命時期黨的幼年階段,由于政治上、理論上不成熟,曾發(fā)生過陳獨秀右傾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三次“左”傾錯誤,使我們黨和中國的革命事業(yè)招致嚴重挫折,其思想根源就是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理論脫離實際,不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是照抄照搬俄國孟什維克的教條,認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應由資產階級領導,放棄無產階級領導權。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的“左”傾機會主義是照抄照搬俄國布爾什維克的教條,認為俄國搞城市武裝起義,中國也要搞城市武裝暴動?!安皇墙虠l”強調的是不要照抄照搬搞教條主義;“行動的指南”則是強調理論要結合實際指導實踐。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在肯定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的正確性時指出:“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绷袑巿猿趾桶l(fā)展了這一思想,指出:“我們完全以馬克思的理論為依據(jù)”,但是,“我們決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驗樗峁┑闹皇强偟闹笇г?,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14)毛澤東在民主革命時期同黨內教條主義的斗爭中,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原則,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是他對我們黨和中國革命的一個獨創(chuàng)性貢獻。總括上述,馬克思主義具有實踐性、階級性、批判性、革命性、科學性、開放性、發(fā)展性、整體性等特點和理論品格,它和資產階級及一切剝削階級的學說和思潮有著本質的不同。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既是學說又是真理。但是,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每句話都視為絕對真理,要區(qū)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個別論斷?;驹矸从沉丝陀^規(guī)律,在運用中結合具體實際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個別論斷是針對當時某種具體情況講的,離開了這個條件,在另外一種環(huán)境下就不適用。我們一貫強調和重視的是基本原理。對《文集》中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可作如下概括: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活動是從研究哲學開始的。19世紀40年代中期,他們通過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在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哲學的根本變革。他們一方面吸取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大成就——黑格爾哲學的“合理的內核”,即辯證法,并且把它向前發(fā)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荒謬”,于是用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代替它,并在實踐的基礎上使其更加全面和徹底。馬克思的辯證法是唯物辯證法,其唯物論是辯證唯物論,從而誕生了全新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后來恩格斯在《反杜林論》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著作中,進一步闡述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和基本范疇,并從思維和存在的相互關系這個哲學基本問題出發(fā),構建起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框架。列寧說:“馬克思的哲學是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15)這里說的“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當然包括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論。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去研究人類歷史,其中包括借助他豐富歷史知識的底蘊,創(chuàng)造了歷史唯物主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完成了第一個發(fā)現(xiàn)。馬克思在1859年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對唯物史觀作了如下經典表述:“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fā)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xiàn)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16)唯物史觀創(chuàng)立的意義,一是解開了人類“歷史之謎”,社會發(fā)展的動因,既不是前人所說的英雄豪杰,也不是政治斗爭和政治變革,而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二是標志著唯物主義的徹底完成,這是徹底的唯物主義,即自然觀和社會觀都是唯物主義,從而把唯心主義從它最后的避難所即歷史觀中驅逐出去。剩余價值論。馬克思實現(xiàn)了哲學變革后,就把他的研究重點轉到經濟學領域。他通過潛心研究,于1867年發(fā)表了被稱為“工人階級圣經”的《資本論》第一卷,創(chuàng)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完成了第二個發(fā)現(xiàn)。馬克思在該書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xiàn)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薄顿Y本論》第一卷,闡述的是整個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資本和勞動的關系,這個資本主義社會“所依以旋轉的軸心”問題,“在這里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說明”。資本主義生產是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商品生產。其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生產剩余價值的價值增殖過程。雇傭工人的勞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時間,用于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勞動時間,用于無償?shù)貫橘Y本家生產剩余價值。這就揭露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百Y本主義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笔S鄡r值學說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社會主義歷史趨勢論。馬克思根據(jù)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生產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資產階級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勝利“兩個必然”的歷史趨勢,即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但是,“兩個必然”只是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歷史大趨勢,并未回答社會主義何時取代資本主義。鑒于19世紀資本主義還在發(fā)展,還有很大潛力,馬克思在1859年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提出“兩個決不會”,即“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tài),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fā)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xiàn)的”(17)。社會主義的必然性是通過長期性和曲折性實現(xiàn)的。無產階級歷史使命論。社會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律不同,自然規(guī)律是自發(fā)實現(xiàn)的,社會規(guī)律的實現(xiàn)需要有一定的社會力量。與空想社會主義者把工人階級只看做是一個受苦最深的階級不同,馬克思、恩格斯把變革社會的希望寄托在工人階級身上?!百Y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xiàn)代的工人,即無產者。”“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其余的階級都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而日趨沒落和滅亡,無產階級卻是大工業(yè)本身的產物?!?18)無產階級承擔著推翻資本主義舊世界、建設社會主義新世界、解放全人類的偉大歷史使命。無產階級政黨論?,F(xiàn)代社會實行的是政黨政治和政黨領導。無產階級要實現(xiàn)自己的歷史使命,必須建立無產階級政黨。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要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就必須(馬克思和我從1847年以來就堅持這種立場)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它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19)這個黨最重要的是保持先進性。“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20)馬克思、恩格斯為建立這樣的政黨奮斗了一生。在他們的推動下,1847年建立了“共產主義者同盟”這個無產階級國際性政黨組織;19世紀70年代以后,歐美一些國家先后建立起民族國家的社會主義政黨。此外,在1864年和1889年還先后建立了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堅持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十月革命以后,列寧進行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無產階級革命論。在資本主義這個最后的階級社會,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是一種客觀存在,激化了就必然發(fā)展為無產階級革命。恩格斯從唯物史觀的高度,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深刻根源?!吧鐣奈镔|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xiàn)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fā)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fā)展形勢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fā)生變革?!?21)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曾發(fā)生過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法、德三大工人運動,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及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無產階級革命。馬克思、恩格斯以極大的熱情關心革命的進程和發(fā)展,并在革命失敗后,為了及時總結經驗,寫出了像《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zhàn)》等偉大作品。在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上,他們認為暴力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一般規(guī)律,公開宣布:共產黨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xiàn)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但他們并沒有把問題絕對化,而是認為遠離歐洲大陸的海洋國家如英國具有和平取得政權的可能。無產階級專政論。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無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爭得民主。”經過總結歐洲1848年革命的經驗,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首次使用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概念。馬克思在1852年致魏德邁的信中說:“無論是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fā)現(xiàn)各階級間的斗爭,都不是我的功勞?!宜拥男聝热菥褪亲C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fā)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lián)系;(2)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22)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之點和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過渡時期論。馬克思經過長期理論探索,在1875年所寫的《哥達綱領批判》中,首次提出過渡時期理論。馬克思說:“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yōu)楹笳叩母锩D變時期?!?23)意即從一個私有制社會不可能直接轉變?yōu)楣兄粕鐣?,中間要有一個過渡時期。列寧在十月革命后通過實踐,提出“一個國家經濟文化越落后,過渡時期的時間越長”的重要論斷。我國沒有經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階段,解放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國后經過短暫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共產主義論。馬克思始終把自己的理論置于現(xiàn)實的基礎之上,其主要精力是用于對資本主義和工人運動規(guī)律的研究,絲毫不想制造烏托邦,醉心于描繪未來社會的藍圖,而只是在探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演變規(guī)律中,對未來社會發(fā)展作出某些預測,這方面始終涉筆很少,慎之又慎。其中具有重大意義的是如下幾點:一是關于共產主義發(fā)展階段的論斷。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首次提出共產主義社會將經歷第一和高級兩個發(fā)展階段,這是同一生產方式內發(fā)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不同的兩個階段。后來列寧將前一階段稱為社會主義社會,后一階段稱為共產主義社會。二是對未來社會第一階段基本特征的預測。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中,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在分析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趨勢時,用嚴格和嚴密的邏輯推理方法,對未來社會第一階段的基本特征作出科學預測,認為這是一個生產力巨大增長和高度發(fā)展,實現(xiàn)了單一的生產資料全社會占有,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實行統(tǒng)一的計劃調節(jié)和消費品按勞分配,階級消滅和國家消亡的社會。當然,這是一種理論上的社會主義,具有預測性、抽象性、純粹性、典型性等特點,不是為實踐中的社會主義提供的現(xiàn)成固定模式。三是關于共產主義的最高價值目標。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自由發(fā)展的條件?!?24)這說明,在未來社會中,人是社會的主人,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個人的自由發(fā)展又列在一切人自由發(fā)展之前。后來馬克思把這段話簡單概括為“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1894年,意大利友人卡內帕給恩格斯寫信,希望他為《新紀元》周刊找一段題詞,用簡短的字句來表達社會主義新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別于但丁曾說的“一些人統(tǒng)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舊紀元。恩格斯回答他,就是《宣言》中關于“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這段話,此外再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了??梢姡瑢崿F(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和最高價值目標。上述十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我們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結合中國實際,將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和發(fā)展。我們在學習兩部文集中應著力領會這些重要內容,并在實踐中長期堅持。自覺劃清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一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就是自覺劃清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堅持同反馬克思主義進行斗爭,并在斗爭中不斷發(fā)展的歷史。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斗爭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是在斗爭中創(chuàng)立的,也是在斗爭中發(fā)展的。要嚴格區(qū)分和正確處理同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以外的都是非馬克思主義,對它們要積極引領,支持其中正確進步的,改造其中消極落后的。反馬克思主義的是指那些反對、攻擊、誣蔑、誹謗、歪曲馬克思主義的派別和思潮,對它們必須劃清界限,進行抵制、批判和斗爭,筑牢思想防線。反馬克思主義的派別和思潮,有的屬于敵對營壘,有的來自工人運動內部;有些是右的,有些是“左”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同反馬克思主義劃清界限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他們于1848年合著的《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宣言》共分四章,其中第三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是專門和特意為劃清科學社會主義和反科學社會主義的界限而寫的?!缎浴穼懽鞯臍v史背景是: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雖然還處于上升時期,但是它的深刻矛盾和社會弊病已經充分暴露出來,經濟危機的爆發(fā)動搖了資本主義這座大廈的根基,資本主義這個龐然大物在人們心目中已經不再時興了,社會主義已成為一種時髦。除無產階級舉起社會主義旗幟外,社會上其他階級也都打起了“社會主義”的招牌,妄圖在這個招牌下,為本階級大造輿論,達到魚目混珠的目的。馬克思、恩格斯為劃清與反科學社會主義和非科學社會主義的界限,以維護何種所有制為準繩,指出有三種類型的社會主義。第一種的第一類是被推翻的封建貴族,他們不甘心于滅亡,揮舞著帶有舊的封建紋章的“社會主義”旗號,去拉攏人民,妄圖進行封建復辟活動,奪回失去的天堂,由此產生封建社會主義。第二類是在農民占人口多數(shù)的國家,出現(xiàn)了一批用小資產階級和小農尺度去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企圖恢復宗法經濟和行會制度的著作家,由此形成了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以上兩類,從當時的歷史作用看,都是開歷史倒車的,歸類于反動社會主義。第二種是一些博愛主義者和改良主義者,他們也叫嚷實行社會主義,但他們并不想推翻資本主義,只是要對這個制度的弊病稍加修補而已。這就是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在當時屬于保守的社會主義的范疇。第三種是在早期無產者和工人運動基礎上出現(xiàn)的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這種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尖銳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們的信徒總是組成宗派,死抱著反對階級斗爭的幻想不放,隨著科學社會主義深入工人運動,這種社會主義就“同歷史的發(fā)展成反比”。通過上述批判,劃清了科學社會主義與反科學社會主義的界限,為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廣泛傳播掃清了道路。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生中,為劃清界限,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曾寫了許多文章和著作。在第一國際期間,曾先后批判過法國的普魯東主義、英國的工聯(lián)主義、德國的拉薩爾主義以及后期的巴枯寧無政府主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社會民主黨愛森納赫派同拉薩爾派合并以后,黨內思想異?;靵y。為澄清思想、劃清界限,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寫了一些針對性很強的書,通過批判和斗爭,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例如,馬克思在1875年所寫的《哥達綱領批判》,原本是馬克思給德國社會民主黨愛森納赫派的領導人過目、“然后退還馬克思”的一封黨內通信,其目的是為了表明馬克思對這個“極其糟糕的、會使黨墮落的綱領”的嚴正立場,無意公開發(fā)表。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為了打擊德國黨內的右傾機會主義,于1891年將之在黨內刊物上發(fā)表。馬克思在批判塞進哥達綱領中的拉薩爾的“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公平分配”、“平等的權利”、“自由國家”等庸俗社會主義觀點的過程中,闡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