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講義第9講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全攻略(入門級)邵陽學院-楊宗耀_第1頁
土木工程施工講義第9講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全攻略(入門級)邵陽學院-楊宗耀_第2頁
土木工程施工講義第9講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全攻略(入門級)邵陽學院-楊宗耀_第3頁
土木工程施工講義第9講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全攻略(入門級)邵陽學院-楊宗耀_第4頁
土木工程施工講義第9講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全攻略(入門級)邵陽學院-楊宗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工程施工講義第9講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全攻略(入門級)邵陽學院--楊宗耀第一頁,共48頁。腳手架的種類腳手架是為了便于施工活動和安全操作的一種臨時設施。腳手架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腳手架和門式腳手架三大類。按腳手架搭設的方法又可分為落地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吊式腳手架和升降式腳手架等。第9講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施第二頁,共48頁。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多立桿式腳手架,其不僅可用作外腳手架,還可用作里腳手架、滿堂腳手架和支模架等??奂戒摴苣_手架由鋼管、扣件和底座組成。鋼管為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扣件為可鍛鑄鐵或瑪鋼扣件。第9講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施第三頁,共48頁。

常用扣件的形式有三種:用于兩根任意角度相交鋼管連接的回轉扣件;供兩根垂直相交鋼管連接的直角扣件;供兩根對接鋼管連接的對接扣件?;剞D扣件直角扣件對接扣件

底座一般采用厚8mm、邊長150~200mm的鋼板作底板,上焊150mm高的鋼管。底座有內(nèi)插式和外套式。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第四頁,共48頁。立桿立桿立桿間距1.4~2m,≯2m大橫桿大橫桿大橫桿間距1.2~1.8m,≯1.8m小橫桿小橫桿伸出立桿0.1m剪刀撐剪刀撐與地面夾角450剪刀撐每隔12~15m設置一道操作層操作層欄桿欄桿欄桿高度1.2m踢腳板附墻拉結掃地桿離地面0.1~0.3m架寬0.9~1.2m內(nèi)立桿離墻≯0.35m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第五頁,共48頁。1.1

基本規(guī)定

雙排腳手架的寬度一般為1.2~1.5m(高層腳手架為1.2m);

立桿間距為1.4~2m(35m以下為1.4~2m,35m以上為1.4~1.6m);

剪刀撐35m以下腳手架除在兩端設置外,中間每隔12~15m設一道,35m以上腳手架沿兩端、轉角處起每隔7~9根立桿設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為450~600;大橫桿步距1.2~1.8m(砌筑用最佳步距1.2~1.4m);小橫桿貼近立桿布置,在相鄰立桿之間根據(jù)需要加設1~2根;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第六頁,共48頁。

連墻件按二步三跨或三步三跨設置,其水平和垂直間距均不大于6m(50m以上腳手架垂直間距為4m)。

雙排腳手架的最大搭設高度為50m(超過50m時,35m以下應采用雙立桿)。

單排架只適用于6層以下的建筑,最大搭設高度20m,屬限制使用的搭設方式。1.1基本規(guī)定第七頁,共48頁。1.2

安全規(guī)定⑴立桿地基應平整堅實,立桿底部應插入金屬底座并設置墊木,在立桿底端100~300mm處設置一道掃地桿。立桿底部做法掃地桿離地面0.1~0.3m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第八頁,共48頁。

⑵立桿的最大間距不大于2m,左右相鄰的立桿接頭應相互錯開;大橫桿的最大間距不大于1.8m;上下相鄰的大橫桿接頭應相互錯開。立桿接頭1立桿接頭2立桿接頭3立桿接頭4立桿接頭未錯開違反規(guī)范!1.2安全規(guī)定第九頁,共48頁。⑶小橫桿的最大間距不大于1m,小橫桿的兩端均需與大橫桿固定,并伸出大橫桿100mm(單排架伸入墻內(nèi)不小于240mm);⑷腳手架在7m以上必須與建筑物設置均勻分布的連墻點,腳手架上部未設置拉結點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⑸操作層腳手板應滿鋪,不得有探頭板,外側應設置1.2m高防護欄桿和0.3m高的擋腳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網(wǎng)封閉;小橫桿伸出大橫桿100mm1.2安全規(guī)定第十頁,共48頁。⑹操作層以下每隔10m用平網(wǎng)或滿鋪腳手板封閉,內(nèi)立桿與墻體之間用木板或其它措施封閉;高層建筑的底部平網(wǎng)腳手架與建筑物的封閉隔離措施內(nèi)立桿與建筑物的間隙用木板或其它措施封閉底部平網(wǎng)每隔10m一道1.2安全規(guī)定第十一頁,共48頁。

⑺操作層的施工荷載不得大于3KN/m2,在架板上堆放的標準磚單排立碼不得超過三層,砂漿和容器總重不得大于1.5KN,施工設備單件重量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運和安裝的構件自重不得大于

2.5KN。

⑻架子工作業(yè)時,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軟底鞋。腳手材料應堆放平穩(wěn),工具應放入工具袋內(nèi),上下傳遞物件時不得拋擲。

⑼在雨、雪、冰凍的天氣施工,架子上要有防滑措施,并在施工前將積雪、冰渣清除干凈。復工工程應對腳手架進行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立桿沉陷、懸空、節(jié)點松動、架子歪斜等情況,應及時處理。1.2安全規(guī)定第十二頁,共48頁。⑽腳手架與電壓為1~20kV以下架空輸電線路的距離應不小于2m,同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腳手架應有良好的防電避雷裝置。鋼管腳手架、鋼井架應有可靠的接地裝置,每50m長應設一處,經(jīng)過鋼腳手架的電線要嚴格檢查,謹防破皮漏電。施工照明通過鋼腳手架時,應使用12V以下的低壓電源。電動機具必須與鋼腳手架接觸時,要有良好的絕緣。鋼管腳手架的接地1.2安全規(guī)定第十三頁,共48頁??奂戒摴苣_手架(落地式)搭設施工1.2安全規(guī)定第十四頁,共48頁。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施工高層建筑搭設的雙立柱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挑平網(wǎng)卸料平臺立柱及剪刀撐均采用雙桿1.2安全規(guī)定第十五頁,共48頁。1.3

連墻構造(簡稱連墻件)連墻構造對外腳手架的安全至關重要,因連墻件數(shù)量不足或構造不符合要求造成的事故屢有發(fā)生。連墻構造有剛性和柔性兩種。

⑴剛性連墻件:

既能承受拉力和壓力,又有一定的抗彎和抗扭能力。剛性較好的連墻構造既能抵抗腳手架里倒或外傾變形,又能形成對立桿縱向彎曲變形的約束,提高腳手架的抗失穩(wěn)能力。常見剛性連墻構造有八種: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第十六頁,共48頁。

①單桿穿墻夾固式——單根小橫桿穿過墻體,在墻體兩側用≥0.6m的短鋼管塞以墊木固定;

②雙桿穿墻夾固式——方法同上,穿墻桿為上下或相鄰一對小橫桿。

③單桿窗口夾固式——單根小橫桿穿過門窗洞口,在洞口兩側用適長的(立放或平放均大于洞口尺寸0.5m)鋼管塞以墊木固定;

④雙桿窗口夾固式——方法同上,穿過洞口的小橫桿為上下或相鄰的一對。1.3連墻構造第十七頁,共48頁。

⑤單桿箍柱式——單根適長的小橫桿緊貼結構柱,用2根短鋼管將其固定于柱側;

⑥雙桿箍柱式——用兩根適長的水平橫桿和2根短鋼管抱緊結構柱固定;

⑦埋件連固式——在砼墻體中埋設連墻件,用扣件與腳手架立桿或大橫桿固定;見圖a、圖b。

⑧綁捆連固式——采用綁或掛的方式固定螺栓套管連接件。見圖c、圖d。1.3連墻構造第十八頁,共48頁。⑵柔性連墻件

只能承受拉力作用,不具有抗彎和抗扭能力,只能用于高度≤24m的建筑中。常見柔性連墻構造有二種:

①單拉式:前述的單桿或雙桿穿墻夾固只在墻的里側設置擋桿;或在墻體內(nèi)設置埋件,用雙股8#鉛絲一端與埋件相連,另一端與立桿或大橫桿綁扎連結。單拉式只適用于3層以下或高度不超過10m的房屋建筑;

②拉頂式:將腳手架的小橫桿頂于外墻面,同時設雙股8#鉛絲拉結。拉頂式適用于

6層以下或高度不超過

20m的房屋建筑;

7層以上高度大于20m的房屋建筑應采用剛性連墻構造。1.3連墻構造第十九頁,共48頁。⑶正確的連墻構造與砼梁拉結與砼柱拉結與砼樓面預埋件拉結1.3連墻構造第二十頁,共48頁。1.4

其它腳手架構造

采用懸挑方式支固的腳手架有以下三種:⑴懸挑式腳手架

①架設于專用懸挑梁上;②架設于專用懸挑三角桁架上;③采用斜撐式、斜拉式、拉撐式或頂固式等撐拉桿件組合的支挑結構。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第二十一頁,共48頁。專用懸挑鋼梁水平布置懸挑鋼梁的樓面錨固型鋼懸挑腳手架的搭設1.4其它腳手架構造第二十二頁,共48頁。采用懸挑三角桁架的挑腳手架采用桿件支挑結構的挑腳手架1.4其它腳手架構造第二十三頁,共48頁。⑵變形腳手架的設置

在搭設煙囪、水塔、涼水塔等構筑物的外腳手架時,常需采用隨工程外形變化的上擴或上縮的腳手架。

上擴應保持有一跨(兩排)立桿為滿高設置。上縮可分段設計和搭設,上部在懸挑支撐架上另行搭設,并與下部腳手架在受力上截然分開。1.4其它腳手架構造第二十四頁,共48頁。⑶室內(nèi)里腳手架、移動式腳手架1.4其它腳手架構造里腳手架移動式腳手架第二十五頁,共48頁。2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是一種多功能的工具式腳手架。由主部件、輔助構件、專用構件三大類組成,全系列分為23類、53種規(guī)格,除能作為一般單雙排腳手架、支撐架外,還可用作支撐柱、物料提升架、懸挑腳手架、爬升腳手架等。碗扣接頭節(jié)點大樣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的組裝第9講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施第二十六頁,共48頁。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設中整齊劃一的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接頭大樣2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第二十七頁,共48頁。碗扣式腳手架作橋梁支模架一幅建筑藝術畫碗扣式腳手架桿件2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第二十八頁,共48頁。3

門式鋼管腳手架

門式腳手架又稱“鷹架”、“框組式腳手架”,是一種國際土木界普遍流行的腳手架形式。已形成系列產(chǎn)品,品種齊全、各類配件多達70余種,可搭設里外腳手架、滿堂紅架、支撐架、工作平臺、井字架等。見右圖及下圖:第9講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施第二十九頁,共48頁。優(yōu)點:搭設高度可達60m(一般限制在45m),可滿足多層同時作業(yè)(45m以下可二層同時作業(yè),38m以下可三層同時作業(yè),17m以下可四層同時作業(yè)),門式腳手架的搭設方便簡單(只要按照產(chǎn)品目錄所列的使用荷載和搭設規(guī)定進行施工)。

缺點:標準門架架寬1.2m、架高1.7m作為砌筑架略顯不適。施工中要求嚴格控制各類施工荷載。門式鋼管腳手架的應用3門式鋼管腳手架第三十頁,共48頁。4升降式腳手架是將腳手架附著于工程邊側結構之側并支承和傳遞荷載的附著升降式腳手架。4.1升降式腳手架的類別附著升降式腳手架有7種形式。第9講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施第三十一頁,共48頁。注意!

懸挑式、吊拉式

由于無防傾構造已被禁止使用。4.1升降式腳手架的類別第三十二頁,共48頁。4.2

升降式腳手架的提升方式

附著升降腳手架是由固定或懸掛、吊掛于附著支承上的各節(jié)(跨)3~7層(步)架體構成,各節(jié)架體的升降方式有三種:

⑶互爬升降:即相鄰架體互為支托并交替提升(或落下)附著升降腳手架。

⑵整體升降:即每次升降2節(jié)(跨)以上架體、乃至四周全部架體的附著升降腳手架;

⑴單跨(片)升降:即每次單獨升降一節(jié)(跨)架體的附著升降腳手架;

4升降式腳手架第三十三頁,共48頁。4.3

提升方式及設備常用的提升方式有手動(葫蘆)提升、電動(葫蘆)提升、卷揚機提升和滾壓提升4種。手動葫蘆只用于分段(1~2跨架體)提升和互爬提升;電動葫蘆可用于分段和整體提升;卷揚機提升較少采用;滾壓提升采用液壓升降設備,是發(fā)展、進步較快的提升方式。

⑴液壓千斤頂爬升

采用穿心式液壓千斤頂沿φ48×6鋼管爬桿爬升,爬桿既是架體的導桿亦是防傾裝置。其附著構造為吊拉式。4升降式腳手架第三十四頁,共48頁。⑵滾壓升降裝置提升

⑶液壓升降裝置提升

由爬升箱、滾壓油缸和導軌等組成??煞譃閹0寤虿粠0宓母街的_手架。

按塔吊液壓頂升系統(tǒng)的原理進行設計。液壓活塞桿與架體上的導軌以鎖銷相連,采用單跨提升。1套滾壓提升裝置,在完成一跨提升后,轉移到另一跨進行提升。4.3提升方式及設備第三十五頁,共48頁。腳手架內(nèi)景升降式腳手架實景圖片腳手架

防墜落裝置與墻體附著節(jié)點

電動提升裝置升降操作控制臺4升降式腳手架第三十六頁,共48頁。整體電動式爬架4升降式腳手架第三十七頁,共48頁。爬架在主體施工階段上爬

在裝修階段下降爬架分片下降

操作中4升降式腳手架第三十八頁,共48頁。5垂直運輸設施

井架是施工中最常用、最簡便的垂直運輸設施。分為扣件式鋼管井架和定型井架兩大類。井架有單孔、雙孔和多孔井架,可視需要設置搖頭扒桿。

5.1

鋼管井架第9講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施第三十九頁,共48頁。⑴30m以下鋼井架有四柱、六柱、八柱三種。

四柱井架(起重量500kg);六柱井架(起重量1000kg);八柱井架(起重量1000kg);纜風繩在15m高處設一道,15m以上每隔10m設一道,纜風繩用7~9mm鋼絲繩,與地面成450夾角。⑵

30m以上鋼井架

30~50m為12柱井架,50m以上為16柱井架,起重量均為1000kg;30m以下可用鋼絲繩作纜風繩,30m以上每隔1~2層設附墻拉結。5.1鋼管井架第四十頁,共48頁。⑶井架與結構的附墻拉結當井架寬度方向平行于墻面時,采用簡單拉結或加強拉結;當井架寬度方向垂直于墻面時,采用展寬拉結。見下圖:5.1鋼管井架第四十一頁,共48頁。⑷井架棧橋

進樓棧橋的立桿不利用井架的立桿,應分開架設,縮小間距并采用雙桿搭設。每層棧橋與井架之間應用不受垂直力的橫桿進行拉結。見右圖:5.1鋼管井架第四十二頁,共48頁。⑸井架的安全裝置

基座防沖頂斷繩保護吊盤平層安全裝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