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平均數(shù)問題-四年級奧數(shù)-舉一反三-_第1頁
22平均數(shù)問題-四年級奧數(shù)-舉一反三-_第2頁
22平均數(shù)問題-四年級奧數(shù)-舉一反三-_第3頁
22平均數(shù)問題-四年級奧數(shù)-舉一反三-_第4頁
22平均數(shù)問題-四年級奧數(shù)-舉一反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平均數(shù)問題(wèntí)-四年級奧數(shù)-舉一反三-第一頁,共14頁。求平均數(shù)問題的根本(gēnběn)數(shù)量關系是:總數(shù)量÷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解答平均數(shù)問題的關鍵是要確定“總數(shù)量〞以及與“總數(shù)量〞相對應的“總份數(shù)〞,然后用總數(shù)量除以總份數(shù)求出平均數(shù)。第二頁,共14頁。例1二〔1〕班學生分三組植樹,第一組有8人,共植樹80棵;第二組有6人,共植樹66棵;第三組有6人,共植樹54棵。平均(píngjūn)每人植樹多少棵?三個組植樹的總棵數(shù)為:80+66+54=200棵,總人數(shù)為:8+6+6=20人,所以平均(píngjūn)每人植樹200÷20=10棵。第三頁,共14頁。練習一1、電視機廠四月份前10天共生產(chǎn)電視機3300臺,后20天共生產(chǎn)電視機6300臺。這個月平均(píngjūn)每天生產(chǎn)電視機多少臺?2、小明參加數(shù)學考試,前兩次的平均(píngjūn)分是85分,后三次的總分是270分。求小明這五次考試的平均(píngjūn)分數(shù)是多少。3、二〔1〕班學生分三組植樹,第一組有8人,平均(píngjūn)每人植樹10棵;第二組有6人,平均(píngjūn)每人植樹11棵;第三組有6人,平均(píngjūn)每人植樹9棵。二〔1〕班平均(píngjūn)每人植樹多少棵?第四頁,共14頁。例2王老師為四年級羽毛球隊的同學測量身高。其中兩個同學身高153厘米,一個(yīɡè)同學身高152厘米,有兩個同學身高149厘米,還有兩個同學身高147厘米。求四年級羽毛球隊同學的平均身高?!?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límǐ)第五頁,共14頁。練習二1、五〔1〕班有7個同學參加數(shù)學競賽,其中有兩個同學得了99分,還有三個同學得了96分,另外兩個同學分別得了97、89分。這7個同學的平均成績是多少?2、氣象小組每天早上(zǎoìshang)8點測得的一周氣溫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氣溫。3、敬老院有8個老人,他們的年齡分別是78歲、76歲、77歲、81歲、78歲、78歲、76歲、80歲。求這8個老人的平均年齡。第六頁,共14頁。例3從山頂?shù)缴侥_的路長36千米,一輛汽車上山,需要4小時到達山頂,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時到達山腳。求這輛汽車往返(wǎngfǎn)的平均速度。求往返的平均速度(pínɡjūnsùdù),要用往返的路程÷往返的時間,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時間是4+2=6小時。所以,往返的平均速度(pínɡjūnsùdù)是每小時行72÷6=12千米。第七頁,共14頁。練習三1、小強家離學校有1200米,早上上學,他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從學校到家用了10分鐘。求小強往返的平均速度。2、李大伯上山采藥(cǎiyào),上山時他每分鐘走50米,18分鐘到達山頂;下山時,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鐘走75米。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3、小亮上山時的速度是每小時走2千米,下山時的速度是每小時走6千米。那么,他在上、下山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第八頁,共14頁。例4李華參加體育達標測試,五項平均(píngjūn)成績是85分,如果投擲成績不算在內(nèi),平均(píngjūn)成績是83分。李華投擲得了多少他?先求出五項的總得分:85×5=425分,再算出四項的總分:83×4=332分,用五項總分-四項總分=李華投擲(tóuzhì)的成績:425-332=93分。第九頁,共14頁。練習四1、小軍參加了3次數(shù)學競賽,平均分是84分。前兩次平均分是82分,他第三次得了多少(duōshǎo)分?2、小麗在期末考試時,數(shù)學成績公布前她四門功課的平均分數(shù)是92分;數(shù)學成績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績下降了1分。小麗的數(shù)學考了多少(duōshǎo)分?3、某班一次外語考試,李星因病沒有參加。其他同學的平均分是95分,第二天他的補考成績是65分,如果加上李星的成績后,全班的平均分是94分。這個班有多少(duōshǎo)人?第十頁,共14頁。例5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niánlíng)是23歲,四個人中沒有小于18歲的。那么年齡(niánlíng)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歲?因為四個人的平均年齡(niánlíng)是23歲,那么四個人的年齡(niánlíng)和是23×4=92歲;又知道四個人中沒有小于18歲的,如果四個人中三個人的年齡(niánlíng)都是18歲,就可去求另一個人的年齡(niánlíng)最大可能是92-18×3=38歲。第十一頁,共14頁。練習五1、如果(rúguǒ)三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2歲,且沒有小于18歲的,那么三個人中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多少歲?2、如果(rúguǒ)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8歲,且沒有大于30歲的。那么最小的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