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1.gif)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2.gif)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3.gif)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4.gif)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72db707a53f8c27579fa776afaf9619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學期
期末測試卷
學校班級姓名成績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lC-120-16Ca-4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8分)
1.李林同學在不同季節(jié)的制作過程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夏天糧食釀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磚鑿成冰雕
2.2016年度,聊城市“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天數(shù)同比增加29天。為使我市人民生活環(huán)境更美好,下列做
法錯誤的是()
A.為增加節(jié)日氣氛大量燃放煙花爆竹B.不用木炭進行露天燒烤
C.生活垃圾集中處理不隨意傾倒D.大力植樹造林,增加植被面積
3.在化學實驗室內(nèi)外一般不會張貼的標志是()
4.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水的三態(tài)變化一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改變
B.聞到遠處飯菜的香味一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一原子受熱后體積變大
D.水通電分解一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加熱固體B,滴加液體
C傾倒液體
6.翡率的主要成份是硬玉[化學式為NaAl(Si2O6)],其申硅元素的化合價是()
A.+2B.+4C.-2D.-4
7.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保護水資源是全人類的責任B.硬水一定是混合物,軟水一定是純凈物
C.常用肥皂水來鑒別硬水和軟水D.電解水得到的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
8.甲醛(CH?。)可用作農(nóng)藥和消毒劑。下列關于甲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構成上看: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B.從組成上看: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從變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從類別上看:甲醛屬于氧化物
9.如圖是元素x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粒子的中子數(shù)為11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
C.該粒子己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D.該粒子可表示為x
10.有關2H,+0,點燃2H,O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個氫分子加一個氧分子等于兩個水分子B.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C.氫氣加氧氣點燃等于水D.2g氫氣和1g氧氣反應生成2g水
11.在硝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鋅B.濾渣中一定有鋅
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鋅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銅、硝酸鋅
12.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丁.io%T,io%
丙,6%
乙.442%
r
乙,8%
A.丙可能是單質(zhì)
B.丁一定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甲和乙的質(zhì)量之和一定等于丙的質(zhì)量
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13.鑒別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鑒別的物質(zhì)鑒別的方法
A氫氣和甲烷點燃,觀察火焰顏色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點燃,觀察是否能燃燒
C水和過氧化氫溶液加二氧化鐳,觀察是否有氣泡
D冰和干冰室溫(20°C)放置,過一段時間觀察是否有液體殘留
A.AB.BC.CD.D
14.下列各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實驗中變化關系的是()
氣
體
質(zhì)
A.用一定質(zhì)量的高鋅酸鉀加熱制氧氣量
/g
受熱時間/s
生
成有傕化劑
母
B.用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制取氧氣
量
反應時間
C.向過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鎂條受
*tI------A1
D.分別向等質(zhì)量的鋁和鐵中加入同濃度的稀鹽酸至過量;/
々JFe,
0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3分)
15.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符號填空:
(1)兩個氯原子;(2)兩個硫酸根離子;
(3)甲烷中碳元素顯-4價;(4)三個四氧化二氮分子
16.在化學晚會上,小林同學表演了一個化學小魔術“空瓶生煙”(如圖所示),A瓶中充滿氯化氫氣體,B瓶中充
滿氨氣,抽開毛玻璃片,瓶中充滿濃濃的白煙。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過程可用如下圖表示為:
it:”?一寰示復原子
泉示于
“化住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從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
(2)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zhì)地較軟的塑料瓶,我們將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了,原因是。
17.能源與壞境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找骊P注的問題.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氣和.
(2)工業(yè)上常把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其目的是。
A減少煤的浪費B減少氧氣的消耗C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減少酸雨的形成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甲烷的燃燒對環(huán)境
(填“會”或“不會”)產(chǎn)生影響.
18.如圖所示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
(1)剛開始加熱,試管②中立即產(chǎn)生氣泡,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其原因是
(2)實驗中酒精燈加網(wǎng)罩的作用
(3)繼續(xù)加熱時,試管1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該反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實驗完畢后,應先撤離導管還是先熄滅酒精?你認為應該.
19.比較、分析、歸納、遷移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現(xiàn)有反應
-
①Zn+CuC12ZnCl2+Cu
②Cu+2AgN(h-Cu(N03)2+2Ag
③Ck+2NaBr=2NaCl+Brz
④Bm+2NaI-2NaBr+I2
(1)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四個反應均屬于反應,再分析這四個反應前后各元素的
化合價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反應前后都有.
⑵分析反應1和2,可以得到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3)應用上述金屬性強弱判斷方法分析反應3和4我們可知CWBn、上的非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順序
是。
三、(本大題包括兩小題,共15分)
20.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1所示部分反應條件、反應物及生
成物已略去。圖2所示的是A、B、D、E的相關信息(重疊部分表示兩種物質(zhì)的共同點)請回答下列間題:
(2)物質(zhì)C的用途o
(3)反應③反應④化學方程式分別:
(4)要實現(xiàn)反應①的轉(zhuǎn)化還需要一種具有性的反應物。
21.金屬鈦(Ti)的硬度大、熔點高常溫下耐酸堿,是航海、醫(yī)療等不可或缺的材料鈦鐵(主要成分FeTiCh)是
工業(yè)上冶煉金屬鈦的主要原料,制備全屬鈦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部分產(chǎn)物略)
(l)x為可燃性氧化物,x的化學式是。
(2)步驟②分離出TiCL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與FeCh的不同。
(3)步驟④化學方程式為
(4)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屬鈦中可能會含有少量雜質(zhì).該雜質(zhì)是金屬—,可用—除去。
(5)依據(jù)綠色低碳理念你認為該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四.(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2分)
(2)B裝置可用來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該置操作上的優(yōu)點是實
驗完畢小忻先通過操作I、再經(jīng)過干燥進行回收試管中的固體物質(zhì)。操作I是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
有、、燒杯.
(3)用高鎰酸鉀制取0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F收集一瓶干燥的氧
氣,收集時氣體應該由____________(填“長”或“短”)管進入瓶中。
(4)D裝置與E裝置在操作上的共同優(yōu)點是用此類裝置可以進行的實驗
___________(填序號)
A.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B.氯酸鉀制取氧氣
C.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23.近幾年,我國有些城市酸雨污染較嚴重,主要原因是因為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及機動車排放的尾氣所造
成的.
【提出間題】煤中是否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查閱資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鋅酸鉀溶液褪色(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化學式為一,
②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根據(jù)上述資料,甲、乙同學進如下實驗探究
(1)甲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A、B兩步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A中,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得出結論,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證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2)乙同學認為甲同學方案不合理,理由是他進行了如下圖所示實驗(夾持裝置
【結論與反思】
(3)上圖中C裝置的作用是.
(4)乙同學的實驗中證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的現(xiàn)象是,B中____C中D中
五、(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2分)
24.復方冬青軟膏具有強力迅速鎮(zhèn)痛作用,其有效成分A的分子模型如圖所示。
?—碳原子
0——氯原子
。一氫原子
(1)A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2)A物質(zhì)中碳、氫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填最簡整數(shù)比)
(3)A物質(zhì)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結果精確到0.1%)
(4)76克A物質(zhì)中所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go
25.現(xiàn)有25g石灰石樣品,請按下面要求計算
(1)25g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放出8.8gCO2(雜質(zhì)不溶于酸,且不與酸反應),請計算該樣品的純度
(CaCCh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2)若將25g樣品平均分成兩份,分別加工成塊狀和粉末狀,將兩份樣品分別放入錐形瓶中,同時加入相同
體積,相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請在圖象上畫出塊狀樣品與稀鹽酸反應放出CCh的曲線示意圖。
二
氧
化
碳
的
質(zhì)
量
電
(3)若將一定質(zhì)量的該石灰石樣品高溫煨燒,有關物質(zhì)質(zhì)量反應時間的變化如表所示:
時間/mintlt2t3Ut5
CO2質(zhì)量/g2.24.46.68.88.8
剩余固體質(zhì)量/g22.820.6m16.216.2
則01=,t3時剩余固體中除雜質(zhì)外含有的物質(zhì)是(填化學式)
答案與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lC-120-16Ca-4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8分)
1.李林同學在不同季節(jié)的制作過程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夏天糧食釀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磚鑿成冰雕
【答案】B
【解析】
【詳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如果有新物質(zhì)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
之,則是物理變化。糧食釀酒有新的物質(zhì)酒精生成,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故選B。
2.2016年度,聊城市“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天數(shù)同比增加29天。為使我市人民生活環(huán)境更美好,下列做
法錯誤的是()
A.為增加節(jié)日氣氛大量燃放煙花爆竹B.不用木炭進行露天燒烤
C.生活垃圾集中處理不隨意傾倒D.大力植樹造林,增加植被面積
【答案】A
【解析】
燃放煙花爆竹,會加劇空氣污染,A選項做法不對;露天燒烤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如不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
和煙塵、丟棄的垃圾等,B選項做法正確;生活垃圾不能隨意丟棄應該集中處理,否則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體健
康,C選項做法正確;大力植樹造林,增加植被面積,可以改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增加空氣的濕度、可以
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為更多的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等,D選項做法正確。選A。
3.在化學實驗室內(nèi)外一般不會張貼的標志是()
:.毒D.禁止始照
【答案】D
【解析】
【詳解】A、化學實驗室內(nèi)有酒精等易燃物質(zhì),需要張貼“禁止煙火”標志,不符合題意;
B、化學實驗室內(nèi)含有易燃易爆物,需要張貼“當心爆炸”標志,不符合題意;
C、化學實驗室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zhì),需要張貼“劇毒”標志,以防中毒事故的發(fā)生,不符合題意;
D、拍照不會影響化學實驗,在化學實驗室外一般不會張貼“禁止拍照”標志,符合題意。故選D。
4.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水的三態(tài)變化一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改變
B.聞到遠處飯菜的香味一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一原子受熱后體積變大
D.水通電分解一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答案】C
【解析】
【詳解】A、水的三態(tài)變化,是因為分子的間隔和排列方式發(fā)生了改變,故A正確;
B、聞到遠處飯菜的香味,是因為飯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飯菜的香味,
故B正確;
C、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是因為夏天溫度高,溫度升高,鐵原子間的間隔變大,故C錯誤;
D、水通電分解,是因為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
分子,大量的氫分子、氧分子分別聚集成氫氣、氧氣,該事實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D正確。故選C。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答案】A
【解析】
【詳解】A、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試管口略向下傾斜,藥品平鋪在試管底部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圖中操作正
確;
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試管內(nèi)或接觸試管內(nèi)壁。應垂直懸
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操作錯誤;
c、取用液體時試劑瓶瓶口要緊挨試管口,防止液體流出;標簽向著手心,防止液體流出腐蝕標簽;瓶塞倒放
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污染藥品,所以圖中操作錯誤:
D、量取液體時,視線沒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示操作錯誤。故選A。
6.翡率的主要成份是硬玉[化學式為NaAl(Si2O6)],其申硅元素的化合價是()
A.+2B.+4C.-2D.-4
【答案】B
【解析】
【詳解】在硬玉[化學式為NaAl(Si2O6)]中,鈉元素顯+1價,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設:硅元素的化
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1)+(+3)+2x+(-2)x6=0,則x=+4。故選
B。
7.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保護水資源是全人類的責任B.硬水一定是混合物,軟水一定是純凈物
C.常用肥皂水來鑒別硬水和軟水D.電解水得到的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水,保護水資源是全人類的責任,故A正確;
B、軟水可能是純凈物,例如蒸儲水,也可以是混合物,含有較少鈣鎂化合物的水也屬于軟水,故B錯誤;
C、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軟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正確;
D、電解水得到的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故D正確。故選B。
8.甲醛(CEO)可用作農(nóng)藥和消毒劑。下列關于甲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構成上看: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B從組成上看: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從變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從類別上看:甲醛屬于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詳解】A.從微觀上看: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A正確;
B.從組成上看: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B正確;
C.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從變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確;
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而甲醛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故D錯誤。故選D。
9.如圖是元素x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粒子的中子數(shù)為11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
C.該粒子己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D.該粒子可表示為x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元素x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無法確定核內(nèi)中子數(shù),故A錯誤;
B、由元素x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質(zhì)子數(shù)=11,核外電子數(shù)=10,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是
原子失去1個電子得到的,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故B錯誤;
C、由元素x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已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故C正確;
D、由元素x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質(zhì)子數(shù)=11,核外電子數(shù)=10,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可表示
為x+,故D錯誤。故選C。
【點睛】粒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nèi)數(shù)字表示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
數(shù),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
10.有關2H,+0,點燃2H,O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個氫分子加一個氧分子等于兩個水分子B.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C.氫氣加氧氣點燃等于水D.2g氫氣和1g氧氣反應生成2g水
【答案】B
【解析】
【詳解】A、在反應中“+”讀作“和”,“一”讀應作“生成”,從微觀上,點燃條件下,每2個氫分子和1
個氧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故A錯誤;
B、該反應可讀作: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故B正確;
C、在反應中“+”讀作“和”,“一”讀應作“生成”,故C錯誤;
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2H2+O2直雪H2O可知,每4份質(zhì)量的氫氣和32份質(zhì)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恰好反應生
成36份質(zhì)量的水,2g氫氣和16g氧氣反應生成18g水,該反應中氫氣有剩余,生成水的質(zhì)量小于2g,故D錯誤。
故選B?
11.在硝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鋅B.濾渣中一定有鋅
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鋅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銅、硝酸鋅
【答案】D
【解析】
【詳解】鋅能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由于濾液仍然為藍色,說明一定有硝酸銅,加入的鋅粉的質(zhì)量不
足。
A、濾渣中一定有銅,濾液仍然為藍色,說明一定有硝酸銅,則一定沒有鋅,故A錯誤;
B、濾液仍然為藍色,說明一定有硝酸銅,濾渣中一定沒有鋅,故B錯誤;
C、鋅能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濾液仍然為藍色,說明一定有硝酸銅,故C錯誤;
D、鋅能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濾液仍然為藍色,說明一定有硝酸銅,故D正確。故
選D。
【點睛】鋅能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當溶液中存硝酸銅,說明鋅已完全消耗,當鋅有剩余時,溶液中一
定不存在硝酸銅。
12.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T.10%丁.io%
丙,6%
乙,8%
A.丙可能是單質(zhì)
B.丁一定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甲和乙的質(zhì)量之和一定等于丙的質(zhì)量
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甲和乙反應生成丙一種物質(zhì),所以丙不可能是單質(zhì),選項錯誤;B、丁在反應中質(zhì)量不
變,有可能是反應的催化劑,還有可能不是催化劑,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甲和乙反應生成丙一種物質(zhì),根據(jù)
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zhì)量等于生成的丙的質(zhì)量,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甲和乙兩種文
字反應生成丙一種物質(zhì),所以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選項正確,故選Do
【點睛】質(zhì)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zhì)量關系,而不是反應前后的物質(zhì)質(zhì)量關系,
因為有些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并不參加反應卻一直存在。
13.鑒別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鑒別的物質(zhì)鑒別的方法
A氫氣和甲烷點燃,觀察火焰顏色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點燃,觀察是否能燃燒
C水和過氧化氫溶液加二氧化銃,觀察是否有氣泡
D冰和干冰室溫(20°C)放置,過一段時間觀察是否有液體殘留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詳解】A、氫氣和甲烷點燃都產(chǎn)生淡藍色的火焰,現(xiàn)象相同,故A錯誤;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別點燃,能燃燒的是一氧化碳,不燃燒的是二氧化碳,現(xiàn)象不同可以鑒別,故B正
確;
C、水和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加入二氧化鎰,有氣泡冒出的是過氧化氫,沒有的是水,現(xiàn)象不同可以鑒別,故C正
確;
D、冰和干冰,室溫(20℃)放置,過一段時間觀察有液體殘留的是水,沒有的是干冰(干冰易升華),現(xiàn)象不
同可以鑒別,故D正確。故選A。
【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利用所要鑒別物質(zhì)的性質(zhì)的差別,根據(jù)實驗中是否出現(xiàn)明顯的不同現(xiàn)象判斷能否鑒
別。
14.下列各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實驗中變化關系的是()
氣
體
質(zhì)
A.用一定質(zhì)量的高鎰酸鉀加熱制氧氣量
/g
受熱時間/s
生
成有傕化劑
B.用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制取氧氣母
量
反應時間
C.向過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鎂條受
°HM
*t?------A1
D.分別向等質(zhì)量的鋁和鐵中加入同濃度的稀鹽酸至過量;/
々.Fe,
0
【答案】D
【解析】
【詳解】A、高鋅酸鉀剛開始加熱時不能產(chǎn)生氧氣,應該是加熱一段時間后高錦酸鉀才開始分解生成氧氣,
與圖像不符,故A錯誤;
B、用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制取氧氣時,最終產(chǎn)生氧氣質(zhì)量相等,只是有催化劑時反應速率快
一些,反應需要時間短,與圖像不符,故B錯誤;
C、向過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鎂條時,隨著反應進行,硫酸越來越少,由于硫酸的過量的,最終硫酸質(zhì)
量不能是0,與圖像不符,C錯誤;
D、分別向等質(zhì)量的鋁和鐵中加入同濃度的稀鹽酸至過量時,隨著稀鹽酸的加入,不斷產(chǎn)生氫氣,產(chǎn)生氫氣質(zhì)
量決定于稀鹽酸,因此加入稀鹽酸質(zhì)量相等時產(chǎn)生氫氣質(zhì)量也相等,完全反應時,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氫
氣的質(zhì)量比鐵大,與圖像相符,故D正確。故選D。
【點睛】本題是一道圖像坐標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結合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分析
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確定正確的圖像。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3分)
15.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符號填空:
(1)兩個氯原子;(2)兩個硫酸根離子;
(3)甲烷中碳元素顯-4價;(4)三個四氧化二氮分子
【答案】(1).20(2).2SO42-(3).CH(4).3NO
424
【解析】
【詳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
數(shù)字,兩個氯原子可表示為:2C1;
(2)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
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兩個硫酸根離子表示為:2SO4%
(3)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是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甲烷中碳元素顯
-4價就是在甲烷化學式中碳元素符號的正上方加上-4,甲烷中碳元素顯-4價表示為:CH4:
(4)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確書寫物質(zhì)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在其分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三個
四氧化二氮分子表示為:3N2O4O
16.在化學晚會上,小林同學表演了一個化學小魔術“空瓶生煙”(如圖所示),A瓶中充滿氯化氫氣體,B瓶中充
滿氨氣,抽開毛玻璃片,瓶中充滿濃濃的白煙。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過程可用如下圖表示為:
*“化復"化候示氨肝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從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
(2)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zhì)地較軟的塑料瓶,我們將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了,原因是。
【答案】(1).NH3+HC1=NH4。(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3).瓶內(nèi)壓強減小,
瓶子被大氣壓癟了
【解析】
【詳解】(1)由微觀模擬圖2可知,該反應是氨氣與氯化氫氣體反應生成了氯化鏤,反應的方程式是:
NH3+HC1=NH4。,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2)由于氨氣和氯化氫兩種氣體反應生成了氯化鏤固體,造成瓶內(nèi)壓強減小,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zhì)地較軟的
塑料瓶,我們將會觀察到瓶子被大氣壓壓癟。
17.能源與壞境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找骊P注的問題.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氣和.
(2)工業(yè)上常把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其目的是。
A減少煤的浪費B減少氧氣的消耗C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減少酸雨的形成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甲烷的燃燒對環(huán)境
(填"會''或"不會”)產(chǎn)生影響
點燃
【答案】(1).石油(2).A(3).CH4+202C02+2H2O(4).會
【解析】
【詳解】(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氣和石油;
(2)工業(yè)上常把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
A、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可以減少煤的浪費,A選項正確,符合題意;
B、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消耗更多的氧氣,B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
C、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產(chǎn)生更多的二氧化碳,C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
D、煤塊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燒,產(chǎn)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酸雨形成無關,D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故
選Ao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點燃條件甲烷下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占燃
CH4+2O24CO2+2H2O;甲烷的燃燒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會引起溫室效應,對環(huán)境
會產(chǎn)生影響。
18.如圖所示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
(1)剛開始加熱,試管②中立即產(chǎn)生氣泡,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其原因是
(2)實驗中酒精燈加網(wǎng)罩的作用
(3)繼續(xù)加熱時,試管1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該反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實驗完畢后,應先撤離導管還是先熄滅酒精?你認為應該.
【答案】(1).裝置中的空氣受熱膨脹從導管口逸出(2).集中火焰,提高溫度(3).黑色固體粉末
變?yōu)榧t色(4).C+2CuC嗔堡2cu+CO2T(5).先撤離導管
【解析】
【詳解】(1)開始預熱時,氧化銅不能和木炭反應,裝置中的空氣受熱膨脹,從導管口逸出,所以石灰水不變
渾濁;
(2)酒精燈火焰上罩網(wǎng)罩可以提高火焰的溫度;
(3)氧化銅被木炭還原后生成紅色的銅,試管1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黑色固體粉末變?yōu)榧t色;氧化銅在高溫
條件下和木炭反應能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迤返2Cu+CO2T;
(4)實驗結束后先把導管從試管②中撤出,然后撤酒精燈,防止水倒流進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19.比較、分析、歸納、遷移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現(xiàn)有反應
①Zn+CuCk-ZnCk+Cu
②Cu+2AgN03—Cu(N0;t)2+2Ag
③Ck+2NaBr—2NaC1+Br2
④Bn+2NaI-2NaBr+L
(1)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四個反應均屬于反應,再分析這四個反應前后各元素的
化合價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反應前后都有.
(2)分析反應1和2,可以得到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3)應用上述金屬性強弱判斷方法分析反應3和4我們可知CL、Bn、L的非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順序
是。
【答案】(1).置換(2).反應前后有的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3).Zn>Cu>Ag(4).
Cl2>Br2>h
【解析】
【詳解】(1)由于這四個反應都是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因此都是
置換反應,由于在置換反應中,單質(zhì)變成了化合物,化合物變成了單質(zhì),化合物中的元素化合價不為零,單質(zhì)
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因此有的元素的化合價一定會發(fā)生變化;
(2)由于金屬鋅能將銅從氯化銅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鋅的活動性比銅強,金屬銅可以把銀從硝酸銀溶液中
置換出來,說明銅的活動性比銀強,所以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Zn>Cu>Ag;
(3)非金屬單質(zhì)也具有類似的性質(zhì),活動性強的金屬或非金屬單質(zhì)可以把弱的金屬或非金屬單質(zhì)從鹽溶液
中置換出來。。2、Bn、12的非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順序是CL>Br2>l2。
三、(本大題包括兩小題,共15分)
20.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1所示部分反應條件、反應物及生
成物己略去。圖2所示的是A、B、D、E的相關信息(重疊部分表示兩種物質(zhì)的共同點)請回答下列間題:
(2)物質(zhì)C的用途。
(3)反應③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分別;
(4)要實現(xiàn)反應①的轉(zhuǎn)化還需要一種具有性的反應物。
【答案】(1).Fe2O3(2).Fe3O4(3).炊具(合理即可)(4).Fe+2HCl=FeC12+H2T(5).
3Fe+2O2點燃Fe3<)4(6).還原性
【解析】
【分析】
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A、B組成元素相同,A是紅色固體,B是黑色固體,結合常見的紅
色固體有:氧化鐵、紅磷、銅等,猜想A是氧化鐵,B是四氧化三鐵,氧化鐵轉(zhuǎn)化成的C會生成四氧化三鐵,
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鐵在氧氣中燃燒燥成四氧化三鐵,C可以是鐵,D是固體單質(zhì),E是
氣體單質(zhì),鐵會生成D和E,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D可能是
銅,E可能是氫氣,,經(jīng)過驗證,猜想正確。
【詳解】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
(1)A、B的化學式分別是:Fe2O3,Fe3O4;
(2)通過推導可知,C是鐵,物質(zhì)C的用途之一為:制作炊具;
(3)反應③是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④是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化學
方程式分別為:Fe+2HCl=FeCL+H2T,3Fe+2Ch點燃FeaOa:
(4)反應①是氧化鐵轉(zhuǎn)化為鐵,要實現(xiàn)轉(zhuǎn)化,還需要一種能奪取氧化鐵中氧元素的物質(zhì),具有還原性的反應
物。
【點睛】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zhì)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zhì)和題中的轉(zhuǎn)化關系推導剩余的
物質(zhì),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代入轉(zhuǎn)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21.金屬鈦(Ti)硬度大、熔點高常溫下耐酸堿,是航海、醫(yī)療等不可或缺的材料鈦鐵(主要成分FeTiCh)是
工業(yè)上冶煉金屬鈦的主要原料,制備全屬鈦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部分產(chǎn)物略)
(l)x為可燃性氧化物,X的化學式是0
⑵步驟②分離出TiC14的方法,是利用了TiC14與FeCb的不同。
(3)步驟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4)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屬鈦中可能會含有少量雜質(zhì).該雜質(zhì)是金屬可用—除去。
(5)依據(jù)綠色低碳理念你認為該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一
【答案】⑴.CO(2).沸點(3).TlCl4+2Mg1220—1420132MgCl2+Ti(4).Mg(5).稀鹽酸
(6).耗能太高
【解析】
【詳解】(1)若x為可燃性氧化物,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鈦鐵礦、碳和氯氣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一
氧化碳、四氯化鈦和氯化鐵,x的化學式是是CO;
(2)步驟②通過蒸儲分離出TiCL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與FeCh的沸點不同;
(3)根據(jù)流程圖可知,四氯化鈦和鎂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鎂和鈦,化學方程式為:TlCl4+2Mg
122sl420七2MgeL+Ti;
(4)因為反應鎂是足量的,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屬鈦中可能會含有少量雜質(zhì)鎂,鎂會與酸反應,鈦不會與
酸反應,所以除去鈦雜質(zhì)可以用稀鹽酸;
(5)綠色化學的反應理念是原子利用率100%,沒有有害物質(zhì)生成,所以該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耗能太
高。
【點睛】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所給的反應流程,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和題中的問題進行解答。
四.(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2分)
(2)B裝置可用來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該置操作上的優(yōu)點是實
驗完畢小忻先通過操作I、再經(jīng)過干燥進行回收試管中的固體物質(zhì)。操作I是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
有、、燒杯.
(3)用高錦酸鉀制取0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F收集一瓶干燥的氧
氣,收集時氣體應該由(填“長”或“短”)管進入瓶中。
(4)D裝置與E裝置在操作上的共同優(yōu)點是.用此類裝置可以進行的實驗
(填序號)
A.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B.氯酸鉀制取氧氣
C.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⑴.錐形瓶(2).長頸漏斗(3).2H2O2^2L2H2O+O2?(4).能控制反應速率(5).
過濾(6).玻璃棒(7).漏斗(8).2KM!1。4屋=K2MnO4+Mn02+02T(9).長(10).可以
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11).CD
【解析】
【詳解】(1)儀器a是錐形瓶,b是長頸漏斗:
(2)B裝置適用于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來制取氧氣,故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鎬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氧
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絲藝2H2O+O2T;注射器能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控制反應的速度:該裝
置操作上的優(yōu)點是控制反應的速率;二氧化鐳不溶于水,所以可用過濾的方法將二氧化鎬分離出來,過濾中
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
(3)加熱高鐳酸鉀生成錦酸鉀、二氧化鎰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02+02?;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裝置F收集氧氣時,氧氣從長管進入;
(4)D裝置可以通過試管的上下移動,將固體與液體分離,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在裝置E中,固體藥
品物放在多孔塑料板上,液體藥品從長頸漏斗中加入。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液體壓
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時,氣體導出,試管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液體和固體
混合,反應進行。所以D裝置與E裝置在操作上的共同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此類裝置適用于
固體顆粒與液體試劑反應在常溫下制取氣體。
A、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由于二氧化銃中粉末狀的固體,試管上下移動時,固體與液體不能分離,二氧
化鋪放在多孔塑料板上會漏到試管底部,固體與液體不能分離,故A錯誤;
B、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條件是加熱,故B錯誤;
C、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是固體顆粒與液體試劑反應在常溫下制取氣體,故C正確;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體顆粒與液體試劑反應在常溫下制取氣體,故D正確。故選CD。
23.近幾年,我國有些城市酸雨污染較嚴重,主要原因是因為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及機動車排放的尾氣所造
成的.
【提出間題】煤中是否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查閱資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鐳酸鉀溶液褪色(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04其中x的化學式為,
②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根據(jù)上述資料,甲、乙同學進如下實驗探究
(1)甲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A、B兩步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股砧水
A中,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得出結論,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證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2)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他進行了如下圖所示實驗(夾持裝置
略去。)
用氣處理
I中口討re
ZB7cD\
足量商隹股得癖液n清石灰水
【結論與反思】
(3)上圖中C裝置的作用是.
(4)乙同學的實驗中證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的現(xiàn)象是,B中C中―D中一.
【答案】⑴.KO(2).C02+Ca(0H)2-CaCO3X+H2O(3).高鎰酸鉀溶液褪色(4).二氧化硫也
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無法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5).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擾
(6).溶液褪色(7).溶液不褪色(8).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解析】
【詳解】查閱資料:
①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04及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原子種
類和數(shù)目不變)判斷:反應后K2SO4、2MnSO4,2H2sCh中共含有3個硫原子、2個鉀原子、2個鐳原子、
20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反應前5SCh、2KMnO4中共含有5個硫原子、2個鉀原子、2個缽原子、18個氧
原子、0個氫原子,2X中應含有4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一個X分子中應含有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物質(zhì)
X的化學式是H2O;
②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02+Ca(0H)2=CaCOW+
H2O;
實驗探究:
(1)二氧化硫能使高鋅酸鉀溶液褪色(由紫紅色變無色),所以實驗A中的現(xiàn)象是高鋅酸鉀溶液褪色;
(2)根據(jù)查閱資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知,二氧化硫也會使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無法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結論與反思:
(3)根據(jù)題意可知,二氧化硫?qū)Χ趸嫉臋z驗存在干擾,圖中C裝置的作用是檢驗二氧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商務場合下的著裝與舉止規(guī)范
- 居然之家國慶節(jié)活動方案
-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旅游產(chǎn)業(yè)鏈構建與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 未來生態(tài)社區(qū)的規(guī)劃與水環(huán)境關系探討
- 災害預防教育在學校的推廣與應用
- 匯報邏輯清晰度職場的制勝法寶
- 6 飛向藍天的恐龍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2023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四章 探究電流4.3 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說課稿 (新版)教科版
- 2 送元二使安西(說課稿)- 2024-2025學年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4.2 充要條件說課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001
- GB/T 13364-2008往復泵機械振動測試方法
- 植物的類群及演化
- 老年社會工作課件
- 最新記24小時出入量、護理文書書寫規(guī)范課件
- 普通生物學考試大綱
- DB23T 2714-2020 農(nóng)村生活垃圾非焚燒低溫處理設施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人教版】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課件1
- 農(nóng)信社運營主管述職報告【三篇】
- 48個國際音標表(打印版)已整理
- 建標 198-2022 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 高等數(shù)學中符號的讀法及功能(挺全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