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水痘、流腮、腹瀉預防知識_第1頁
學生水痘、流腮、腹瀉預防知識_第2頁
學生水痘、流腮、腹瀉預防知識_第3頁
學生水痘、流腮、腹瀉預防知識_第4頁
學生水痘、流腮、腹瀉預防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秋冬季呼吸道、腸道傳染病預防知識當前第1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由于氣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別容易引起水痘、流腮等呼吸道傳染病,若平時不注意鍛煉,再加上室內(nèi)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發(fā)生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行。

當前第2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fā)生和流行。水痘屬于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當前第3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水痘傳染源:水痘、帶狀皰疹和先天性水痘患者。人是本病的唯一宿主。本病傳染性極強。病人從發(fā)病起至皮疹結(jié)痂(干性)為止都有傳染性。潛伏期一般為2~21天,平均14~16

天。當前第4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直接接觸破裂皮疹、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播。水痘具有高度的傳播性。水痘當前第5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

水痘

主要癥狀:

潛伏期約2-21天,以14-16天常見。嬰幼兒常無前驅(qū)癥狀,年長兒及成人可有類似感冒的癥狀。發(fā)熱1-2天內(nèi)開始出疹。

當前第6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

水痘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頭面及軀干較多,初為紅色斑疹,數(shù)小時后變?yōu)榍鹫?,再?shù)小時形成皰疹,直徑約3-5mm,皰液先清亮、后混濁,周圍繞有紅暈,1-2天后從中心開始干枯,1周后結(jié)痂,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常先后分批出現(xiàn),同一部分可同時存在斑疹、丘疹、皰疹和結(jié)痂。當前第7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水痘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見于1-10歲的兒童。病后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但體內(nèi)的抗體不能消除脊髓背根神經(jīng)節(jié)內(nèi)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部分病人多年后會以帶狀皰疹的形式復發(fā)。當前第8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水痘預防措施:

1、傳染源的管理:一般病人應在家中隔離,自發(fā)病起至全部水痘皰疹完全干燥成痂皮為止。2、切斷傳染途徑:一般的通風換氣;兒童機構(gòu)進行紫外線消毒。3、保護易感人群: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常規(guī)接種和應急接種)。當前第9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多發(fā)生于兒童。當前第10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源:

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隱性感染者和早期的病人都是重要的傳染源。潛伏期末至腮腺消退為止均有傳染性。當前第11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shù)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流行性腮腺炎當前第12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易感人群:多見于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獲得鞏固而持久性的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當前第13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主要癥狀:本病大多數(shù)起病較急,有發(fā)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颊咭粋?cè)或雙側(cè)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并發(fā)癥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流行性腮腺炎當前第14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流行性腮腺炎外敷法:1、青黛散、冰片敷腮部,每日3—4次;

2、鮮蒲公英、鮮馬齒莧、鮮莢蓉花葉、鮮絲瓜葉,任選一種,搗爛外敷患部。內(nèi)服法:1、蒲菊飲:蒲公英30克、野菊花30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代茶頻服。

2、海帶海藻湯:海帶、海藻各120克,水煎服。適用于痄腮合并睪丸腫痛。當前第15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預防措施: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14天)。接種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風疫苗、腮腺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當前第16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感染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以嬰幼兒感染性腹瀉為特征,具有高度傳染性、全球范圍廣泛流行的兒童傳染病。秋、冬季為流行高峰,故又稱“秋季腹瀉”。輪狀病毒存活時間較長,空氣中、手或玩具等可存活數(shù)日甚至數(shù)周,室溫下可保持感染率7個月。

當前第17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輪狀病毒感染臨床表現(xiàn)

以急性胃腸炎表現(xiàn)為主,常表現(xiàn)為腹瀉,伴有高熱(38℃--40℃)、嘔吐和腹痛等?!罡篂a特點:大便次數(shù)多、量多,多呈水樣腹瀉;腹瀉物多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便,有惡臭;但無血或黏液,以此鑒別于細菌性腹瀉。嚴重的輪狀病毒還可引起腸道外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心肌炎、病毒性腦膜炎及驚厥、感染性休克、病毒血癥等。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當前第18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輪狀病毒感染傳染源

患兒、無癥狀者及帶病毒者。傳染期約5--8天。潛伏期1—3天,平均為2天。當前第19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輪狀病毒感染傳播途徑

通過糞--口胃腸道傳播、人--人密切接觸傳播和呼吸道傳播。被輪狀病毒污染的水、土壤、食物、日用品、空氣飛沫等均可引起傳染。當前第20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輪狀病毒感染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嬰幼兒感染常表現(xiàn)典型癥狀,高危人群主要是2個月—3歲嬰幼兒。年長兒童與成人則因常有特異性免疫力而不發(fā)?。o癥狀者、帶病毒者)。當前第21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輪狀病毒感染治療方法:無特別的抗病毒療法,以對癥治療為主。患者需要補充失去的水分,口服或靜脈補液以糾正水和電解質(zhì)絮亂。

當前第22頁\共有25頁\編于星期三\22點輪狀病毒感染預防措施

1、維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如廁后要徹底洗凈雙手。

2、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室內(nèi)常通風、勤清潔。

3、清理嘔吐物、糞便及尿布后須消毒雙手。

4、被污染的物品須徹底消毒,用浸泡、拭擦、暴曬等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