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釣法分享_第1頁
鯽魚釣法分享_第2頁
鯽魚釣法分享_第3頁
鯽魚釣法分享_第4頁
鯽魚釣法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鯽魚釣法分享第一篇:鯽魚釣法分享鯽魚釣法分享一、鯽魚釣法大全之傳統(tǒng)立漂沉底釣法:這是比較普遍的釣法,我國南北東西都有不少釣友采用此種方法。即用立漂或散漂,鉛墜沉底,魚鉤距鉛墜的腦線大約25毫米。垂釣時魚漂調(diào)整到直立,露出部分,便于判斷魚訊二、鯽魚釣法大全之臺灣釣法:目前較為盛行。其最大優(yōu)點是靈敏度強,上魚率高。魚鉤下沉慢,易為魚發(fā)現(xiàn)。墜懸于水中,鉤輕輕觸底,魚在其旁游弋,魚鉤即輕輕搖動,對魚吸引力極大。為摘鉤方便,使用無倒刺鉤,摘鉤迅速。漂墜餌配比要求嚴格,魚汛反映極為靈敏。缺點是漂墜調(diào)整較費事;三、鯽魚釣法大全之戳拱:是種傳統(tǒng)釣法。常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浮萍水草叢生的水域中。一般用長竿、硬調(diào)、短線、無墜。熱季水中缺氧,魚常水面浮萍下吸空氣、拱食、乘涼。從咬草出聲拱得浮萍形成包。因而用聽、看辦法,尋覓魚蹤。主要是聽魚覓食發(fā)出的嚓嚓聲響;看水草晃動和浮萍的鼓包,判斷魚情。四、戳孔:一般用于有荷葉、水草多、葦茬多的水域。觀察荷葉邊、水草孔、葦茬間的魚泡、荷葉、葦子晃動的情況,判斷魚情。工具一般采用硬調(diào)長竿、較竿短的魚線,小墜先觀察魚情,發(fā)現(xiàn)后針對有魚動靜的地方,垂竿下鉤,使鉤沉底,同時不斷微微提動魚竿,引魚魚池餌,憑手感覺察魚兒咬鉤,適時提竿。五、鯽魚釣法大全之浮釣法:鯽魚屬底層魚,一般釣底,但遇炎熱、氣壓低的氣候,魚浮到水面游動吸氧覓食,則可采取浮釣法,即將鉛墜減輕,使魚鉤懸浮于水面下約0.3--0.5米處,動作要輕,不驚散魚群。有人針對鯽魚甩子期的特點也常采用浮釣法。浮釣不需打窩。六、鯽魚釣法大全之半浮釣:一般用于體情況而定。底層雜草或淤泥較厚,鉤沉底不易為魚發(fā)覺的環(huán)境。辦法是將墜減輕,調(diào)整浮漂至鉤觸底后露出數(shù)格,然后將漂下調(diào)5-10厘米(視水底草或淤泥的厚度而定),保持漂仍露出的格數(shù)(如墜重適當減輕)。這樣使鉤略高于水底,便于魚的發(fā)現(xiàn)。七、鯽魚釣法大全之甩大邊:在河道、溝渠中常岸邊有蘆葦?shù)龋~喜歡棲居覓食,如果河道不很寬,你的釣位比較嘈雜,可以用長竿、長線,或海竿串鉤甩至對岸蘆葦、水草邊,可以甩出四、五支竿,插好等待,手竿可用漂,海竿則將風線拉直,看竿梢灣動,往往效果很好。八、鯽魚釣法大全之走釣法:到一水塘,先行觀察,選鯽魚喜棲居的位置撒窩,可保持至少2米一上距離,撒若干窩子。然后采用5-6米左右質(zhì)輕的魚竿,采用7--10粒的散漂,(便于適應(yīng)水的不同深度,不必老調(diào)漂),釣線宜細,魚鉤最好是朝天鉤,餌料一般采用紅蚯蚓,保持活性最好。相關(guān)注意事項:水底缺氧時:夏季的悶熱天、陰天和雨前,由于氣壓低致使水中溶氧不足,生活在溶氧最低的底層的魚感到難受,生存它必須尋找溶氧相對較高的富氧層,于它就會向上游動,并在感到氧氣基本能夠滿是自己的中上層水域停留。此時釣鯽只要找準泳層,一般都能釣上來。此外,釣肥水塘也必須釣半水才能釣到鯽魚。第二篇:包食釣法(鯽魚)包食釣法(釣鯽篇)包食釣法(釣鯽篇)包食釣鯽魚是武漢地區(qū)廣大釣友采用包食釣法以鯽魚鯉魚(都屬底層魚類)為對象魚的常用釣法。由于鯽魚在食性、習性等方面的獨特特性,使用包食釣法過程中有許多環(huán)節(jié)非常有針對性。下面,我就武漢地區(qū)包食釣鯽鯉等魚類的一些基本方法介紹給大家,不妥之處敬請指教。一、鯽魚的生活習性(1)鯽魚文靜而膽小,性情溫順、文靜、警覺性很高。見到食物并不立即吞食,而是慢慢靠近,在食物周圍轉(zhuǎn)著圈觀察,然后才慢慢騰騰地用口輕啄餌食,邊吞邊吐,反復(fù)幾次。有時還先用身子蹭一蹭,或用尾巴扇一扇,不肯輕易吞下。(2)鯽魚食性較雜,葷素都吃,吃植物性餌料,也吃蚯蚓、紅蟲、蝦、面食、飯粒、薯類都喜歡吃。而且一年四季,只要水溫適宜,隨時都在覓食。(3)鯽魚屬廣溫性魚類,喜溫暖,懼酷熱,適合鯽魚生存的最佳溫度是15℃-25℃左右,在這個溫度范圍內(nèi),鯽魚的活動能力最強,食欲旺盛。春秋之季,鯽魚喜歡到岸邊淺水區(qū)域,尤其是水草繁密的地段游戈、覓食;炎熱的夏天,淺水區(qū)水溫被曬得很高,鯽魚便潛入深水處棲息,或到蔭涼處“乘涼”;到了嚴寒的冬季,便游進深水域避寒去了。(4)鯽魚生性喜歡群集,且多是個體大小相近的聚集在一起。所以,有時候在某個釣點(窩點)能夠釣上很多鯽魚個體大小相差不多,就是這個緣故。二、餌料的選擇和調(diào)制包食釣鯽魚的餌料分為窩餌和芯餌兩大類,其中芯餌可選擇以面食為主的素餌,還可以選擇以蚯蚓等活餌的葷餌。根據(jù)鯽魚的食性,窩餌以自然香型的豆類餌料為主(可使用豌豆粉之類的天然豆香型原料),通過濃烈的豆香餌料來增加包食的誘魚效果。芯餌則根據(jù)魚的種類和生存環(huán)境來選擇,有的地區(qū)或季節(jié)里鯽魚喜愛吃素餌(比如:面粉、飯粒等);有些區(qū)或季節(jié)鯽魚則喜愛葷餌(如:蚯蚓、紅蟲、蝦等)。那么,下面就詳細談?wù)劙翅烐a魚的餌料和芯餌的和餌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項:1、窩餌(包食):一般選擇以豆類為主要原料的餌料,將餌料混合均勻后即可根據(jù)釣點的水深和鯽魚的大小和食性,將包食放入圓形的桶內(nèi)加水攪拌,加水量可分幾次給,加水后應(yīng)立即攪動餌料,同時根據(jù)釣點水的深淺通過加水量來調(diào)整包食的粘度,讓料充分均勻的吸水后即可達到最佳狀態(tài)。另外,在準備窩餌(包食)時可以將一天的使用量完全混合后,將總量分為3-5份,每次取一份餌料加水后調(diào)好使用。其目的有:一、調(diào)好后的餌料在垂釣過程中的水分逐漸蒸發(fā),餌料的狀態(tài)會變得不易控制,就算是再加水來重新調(diào)整,餌料的狀態(tài)也沒有第一次加水后調(diào)整出來的狀態(tài)好了;二、包食釣鯽魚時包食的使用量較少,和餌過多也浪費。2、芯餌:用面粉做主要原料時,取適量的面粉加水調(diào)好,正式施釣時可取一粒米飯大小的面團掛在鉤尖上,由于鯽魚的嘴較小,使用面食做芯餌時可將面食多加些水和得軟些,這樣便于鯽魚吸食,然后直接將包食包在外面施釣;由于季節(jié)、氣壓(水溫)或地區(qū)差異等方面原因,鯽魚僅對活餌感興趣,那么我們就要及時采用葷餌來進行垂釣了。根據(jù)當?shù)伥a魚的食性,我們常用的葷餌有蚯蚓、紅蟲、蝦等,垂釣時取2-3條鮮活的蚯蚓(或紅蟲等)掛在鉤上,然后將包食包在線組的鉛墜上,即可投入釣點。三、釣組配置1、鉤:7-8號“丸世”鉤。因其鉤柄較長,方便上餌和摘魚。2、線:根據(jù)季節(jié)和對象魚的大小來決定:魚的吃口較大或魚體較大時可使用較粗些的線;冬天魚吃口較弱或魚較小時則要使用小一號的線。我們在這個季節(jié)一般選擇1.0-1.2號的線組。3、漂:一般選擇翎毛(孔雀羽毛)或者是蘆葦制作的細長身浮漂,由于鯽魚的體型小吃口較輕,盡量選擇漂身細些的浮漂,這樣反應(yīng)魚吃口的動作可能就會放大,非常容易就能夠判斷出來魚的吃口動作。如果浮標使用過大或漂身過粗,那么反應(yīng)出來的吃口動作可能就很小了,要是釣點的水層較深的或水面上有風浪的話,那么對魚的吃口動作就可能無法準確的判斷了。所以,浮漂的選擇一般根據(jù)垂釣水域水的深淺和魚的大小來決定:水淺用細短標、水深用細長標。4、墜:包食底釣的鉛墜選擇一般使用鉛皮,便于調(diào)整浮標。另外,關(guān)于線組方面的幾點說明:1、浮漂的調(diào)釣:根據(jù)各個地區(qū)的不同、當天的氣壓和溫度情況以及魚情水情來確定浮漂的調(diào)整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將浮漂空鉤半水調(diào)平水(與水面持平)、釣平水。如果水面有大風大浪時,釣時可將浮漂調(diào)整為露出3-5毫米左右。另外,也可以將浮漂半水調(diào)成緩慢下沉,釣浮漂露出水面5-8毫米左右;無論采用那一種調(diào)釣的方法,首先要確保餌料能夠到底(鯽魚屬底層魚)便于魚兒吸食,另外就是通過浮漂的動作準確及時的反應(yīng)魚吃口的動作,不能調(diào)釣得過于靈敏(可能導(dǎo)致吃口動作反應(yīng)過早,提桿跑魚);或過于遲鈍(可能導(dǎo)致魚吃餌后發(fā)現(xiàn)異樣而吐餌)。另外,在有大風大浪導(dǎo)致浮漂嚴重走水時,我們可以將浮漂向上(桿尖方向)拉適當?shù)木嚯x使鉛墜臥底,讓浮漂露出水面3-5公分,這時即使浮漂走水后也能夠讓浮漂有部分露出水面或延長浮漂走水下沉的時間,同時將桿尖放入水中,輕輕的拉直風線牽住浮漂不至于走水走得過快過多。上述浮漂的調(diào)釣方法,無論使用那種,都要求我們要非常清楚的知道線組(鉤餌和鉛墜)在水下的狀態(tài),因為只有對線組的狀態(tài)有了很清楚的認識,我們才能夠通過浮漂的各種動作來分析魚兒的吃口狀況,才能夠判斷什么動作是魚在試探餌料或身體撞線,什么是魚已將餌料吸入嘴的動作,等等。2、找底:由于季節(jié)漸漸變冷,鯽魚吃口變輕以及鯽魚吃餌非常謹慎(特別是大鯽)的特性,加上傳統(tǒng)釣浮漂的自身靈敏度較低等等方面原因,導(dǎo)致鯽魚的吃口動作反應(yīng)到浮漂上很小且輕,所以在正式施釣前建議認真的在釣點內(nèi)找底,才能夠保證浮漂能夠及時、真實的反應(yīng)鯽魚吃餌的動作,保證垂釣取得較好的魚獲;另外,在找底的時候還要將以釣點為中心四周20XX的范圍內(nèi)水底的情況進行探察,盡量選擇水底四周相對平坦的釣點垂釣,如果釣點周圍是斜坡的話,則要選擇坡底(低點)來進行垂釣,避免在水底有大亂石堆或水深落差較大的斜坡上垂釣,從而導(dǎo)致鉤餌到底后魚無法發(fā)現(xiàn)餌料(或影響魚兒吸食入口)和水底窩子無法集中的情況出現(xiàn)。3、鉤墜的間距:包食釣鯽魚一般是3-5厘米左右。4、風線的長短:一般預(yù)留40-50公分左右,這樣可提高出桿送餌到窩子的準確性。四、打窩無論是在野外或放養(yǎng)塘垂釣鯽魚,根據(jù)鯽魚的食量小且喜食殘留窩餌的特點,那么在打窩時一定注意不能打大(重)窩,否則好不容易誘來的魚到窩子里只吃窩餌不吃鉤餌了。打窩的方法:以鯽魚為對象魚時,將和好的包食餌料取鴨蛋大小捏緊,用線組在餌團上繞一至兩圈后用空鉤掛住線頭,然后出桿慢慢送入選好的窩點就算打好窩子了,大約等待30分鐘后即可進行正式垂釣了。如果以鯉魚為對象魚時,由于鯉魚的食量比鯽魚大,那么打窩量可以增加到2-3個鴨蛋大小,正式施釣則與釣鯽魚相同。釣點的選擇:盡量選擇在有水草,荷葉,樹樁等等有障礙物的附近打窩、垂釣。五、施釣打好窩子后我們就可以進入正是施釣過程了,在鉤上上好芯餌后再在外面(或鉛墜)包上大拇指大小的包食在芯餌外面,用雙手捏緊后對準窩點放入水中,浮漂進入正常的調(diào)釣狀態(tài)。正常施釣時,不僅要觀察浮漂動作,同時還要注意觀察釣點是否發(fā)窩,比如窩子附近出現(xiàn)有鯽魚星,或浮漂經(jīng)常有輕微的上浮下沉的小動作等等,這些都表明窩子里已有魚了,這時我們就必須耐心的等待魚兒吃鉤餌,兩眼必須密切注意浮漂的動作,通過觀察浮漂的變化來分析魚兒在水下的表現(xiàn),此時不能夠頻繁的提桿換餌,避免驚魚,靜靜的等待魚兒吃鉤餌。注意事項:1、包食的用量:武漢地區(qū)將包食釣鯽魚的釣法簡稱為釣“小包食”,這里所說的“小”就是指包在芯餌外面的包食的大小,由于鯽魚的食量小,而包食釣法在每次施釣的過程中都源源不斷的將包食餌料送入到窩點中,如果每次包食的量過大,將直接造成窩子里的餌料不斷增多,鯽魚誘來窩子后也可能只吃窩食不吃鉤餌了。所以,在每次施釣過程中包食的量一定要小,包食捏好后的大小就相當于成*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大小就可以了。2、包食的頻率:用面食作芯餌,在窩子發(fā)魚以后,根據(jù)上魚的速度來決定包食的頻率:上魚速度快(有時甚至出現(xiàn)接口情況),包食的頻率就要求速度快、包食的量?。蝗绻萧~速度比較慢,包食的頻率就要求速度慢(稍微多等待一會)、包食的量相對大些(但是不能超過拇指大?。S妹媸匙餍攫D釣包食時,浮漂長時間沒有動作或窩子周圍沒有魚星時(或者浮漂有很小的動作但是提桿無魚),那么就可以嘗試用葷餌來試釣,如果用動作且能夠中魚了就可以繼續(xù)用葷餌來釣(也可用葷素餌料互換使用)。一般包食釣鯽魚的換餌頻率保持在5分鐘左右即可,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保持窩子里的餌料量不至于積累得過多。另外,在使用葷餌作釣餌時,包食的頻率就要根據(jù)上魚的情況來調(diào)整了。用葷餌上魚快時,上包食的頻率就改為隔幾桿以后再包一次餌料;上魚的速度慢(或間隔時間長)就要每次包餌料了。3、包食的形狀:“小包食”捏出來應(yīng)該是小而緊湊,這就要求包食的手法一定要到位。在捏包食的過程中,盡量的用雙手的手指共同使勁來捏,而不要將包食餌料放在手掌芯里捏,這樣手指的力量就無法完全作用到包食餌料上,捏出來的包食就不夠緊了,在出桿時就可能散落。另外,包食特別是小包食在用手指捏的時候爭取一次成形,初學(xué)的釣友朋友可能會用手指反復(fù)的捏,這樣不斷的捏餌可能會將包在包食內(nèi)的芯餌推離鉤尖,在包食放入水中后鉤上已沒有餌料了,還怎么能夠釣上魚來。4、其它:在正式施釣時,一定要將餌料準確的投入到窩點(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見《包食釣法(底釣篇)》),這樣利于進窩的魚兒發(fā)現(xiàn)鉤餌并便于吞食鉤餌,同時還有利于將窩子續(xù)得更加緊湊、集中,從而提高上魚率。六、魚訊傳統(tǒng)包食底釣的魚訊一般表現(xiàn)為“送漂”和“黑漂”兩種情況:1、送漂:浮漂表現(xiàn)為慢慢向上送起,上送的幅度根據(jù)魚的大小和種類有所不同,但只要停止后穩(wěn)定了就可以揚竿。一般情況下,包食釣鯽魚的浮漂動作以送漂為主。2、黑漂:浮漂表現(xiàn)為在經(jīng)過幾次輕微的上下晃動后下沉直到完全沒入水中。注:包食釣鯽魚時浮漂動作的詳細說明和注意事項見《包食釣法(底釣篇)》七、起桿釣鯽魚時起桿的判斷請參照《包食釣法(底釣篇)》中的相關(guān)介紹,需要提醒的是釣鯽魚起桿動作的力度掌握一定要注意,由于鯽魚的唇圈即嫩又薄,揚竿時要巧用腕力,發(fā)力過猛容易撕裂魚唇,所以起桿時一定要輕柔些。上面簡單介紹了包食釣鯽魚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由于本人文字水平有限,無法全面的將武漢的包食釣鯽法很精髓介紹給各位愛好包食釣的朋友,文章中也存在許多不對的地方,敬請廣大的釣友朋友批評指正。第三篇:野鯽魚釣法漫談野鯽魚釣法漫談之二:餌料配制及使用釣魚的餌料配制對老釣手來說可謂百花齊放,各有各的高著.再加上個別人的故弄玄虛,使得釣魚餌料的配制和使用讓涉足釣潭不深的人感到有千變?nèi)f化的神秘.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釣魚餌料在氣味上無非是醒.香.酸.甜.臭,在色澤上不外呼白.黃.紅.綠.黑,在形體上也只有活.長.圓.扁.不規(guī)則(拉餌)幾種,在質(zhì)和量上也就是大.小.多.少.虛實搭配.沒什么神秘的.只要了解了什么魚在什么季節(jié)喜歡什么氣味和形體的食物就不愁有魚不吃鉤.這里我只說鯽魚,以后會對鯉魚.草魚等一個一個的說.前面我說過:魚雖然有三趨(趨溫.趨氧.趨食),但在不同的季節(jié)卻有主次之分,冬春季節(jié)主要趨溫,夏季主要趨氧,秋季主要趨食.在魚餌配制中也是這個道理,魚雖然喜歡腥.香.酸.甜.臭.但不同的魚在不同的季節(jié)主要喜歡的氣味和形體也有不同.鯽魚主要喜歡甜,其次才是醒和香.所以釣鯽魚用餌離不開甜.冬春和晚秋主要以甜.腥.夏季和早秋主要以甜.香.舉個例子:冬.春季節(jié)釣鯽魚窩餌的配制用糖.魚粉(或蝦粉).小米.芙皮(或米糠),比例為:1:1:2:4.如果是用商品餌要看用那一種了,比如用風5.風6.藍鯽2號.918系列餌要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和魚粉.如果用冬鯽.藍3鯽.丸九.天下無雙餌只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就可以了.這是說的冬春季節(jié),要是夏季就要去掉魚粉,加入丁香曲酒.這里需要重點說明一下用丁香曲酒一定要掌握好量,否則效果很差.酒一定要用曲香型的,如二曲.三曲.大曲.xxx曲酒等,濃香型和清香型的也可以用但效果差,醬香型和窖香型的根本不能用.丁香酒的泡制方法是:一斤曲香型酒加入45粒丁香泡三天后可用,丁香能少不能多,泡出來的酒稍微有一點顏色即可,聞一聞是香味,不是刺鼻的氣味.如果泡的丁香太多或者泡的太久了顏色很重就要加入一定量的曲香型白酒進行稀釋,否則丁香味太大了效果會很差甚至會使魚逃之夭夭.在把泡好的丁香曲酒加入餌料時也要掌握一定的量,一般1000克干餌中加入丁香曲酒80到100克,能少不能多.最好是前一天晚上把酒加入餌料中密封一夜第二天使用.有些人在泡制酒米時用的酒很多甚至讓酒淹沒米,用的時候濕漉漉的拖泥帶水.這樣既浪費效果又差,因為酒味太濃魚要等水中的酒味淡了以后才會進窩,所以發(fā)窩很慢.而且酒味在水中擴散的面積太大就是魚上窩了也不夠集中.所以釣鯽魚不但用丁香酒的量不能大,就是用其它餌打窩量也不能多,一次打窩用餌量最多不超過100克,一般一次用量在50克以下.冬季和早春一次用量在10克左右,甚至不打窩(夏.秋季節(jié)釣魚是魚找食,冬春季節(jié)是人找魚,冬春季節(jié)魚的活動范圍非常小甚至基本不活動靠打窩是誘不來魚的).下面說幾個釣鯽魚打窩用餌的具體配法:1).用料:白沙糖.炒熟的黃豆粉.熟玉米面.丁香酒米.比例:1:2:2:1.打窩一次用量:春季10到30克,夏.秋季節(jié)50到100克.鬧小魚少的地方一天打一到兩次窩即可.小魚多的地方一天打3到4次.2).用料:白沙糖,碎花生餅.炒熟的米糠.小米.蝦粉.比例:1:2:4:1:1.打窩用量同上.3)..龍王恨產(chǎn)藍3鯽一盒加白沙糖二兩加炒熟的黃豆粉一市斤,混合后取30到50克用釣點的水攪拌成糊狀打入釣點.發(fā)窩快,效果好.但掛鉤釣餌必須使用藍三鯽加白沙糖,或搓或拉效果都很好(那怕是在混養(yǎng)塘釣,上鉤的90%以上是鯽魚).4).用料:風誘.風6.白沙糖,比例:1:1:1.用釣點水攪拌成稠糊狀打窩,用量同上.必須用風6加白砂糖做釣餌.5).紅糖20XX克.麥芙20XX克.小米500克.碎豆餅1000克.先將紅糖放入鍋中加熱變成糊狀,隨即將其它幾種料到入鍋中迅速攪拌均勻后起鍋,等涼至不燙手是攥成雞蛋或拳頭大小不等的團再涼,等到不沾手時放入塑料代備用,到大水庫或湖泊垂釣時一次打入窩中,可持續(xù)垂釣715天不用續(xù)窩,而且魚越釣越多,打窩后的3到10天小心會累的爬不起來,最好悠著點總之,釣鯽魚用餌氣味主要是甜其次是香;顏色主要是鮮亮(如白.黃.活餌紅蟲都比較鮮亮);用量寧可少一點千萬不能多;如果是用搓拉餌寧可軟一點千萬不能硬,如果是怕餌料在鉤上的停留時間過短,可以稍微多加一點拉絲粉和沾粉.特別是使用各種商品鯽魚搓拉餌,按其重量的20XX入白砂糖,再稍微加一點拉絲粉,釣效會明顯高的多.就是用蚯蚓野釣如果把掛好鉤的蚯蚓在濃度很大的糖水里沾一下(出釣前用小瓶子按白砂糖.水1:1兌好)再下鉤入水,效果會比單純用蚯蚓要好很多.用蚯蚓釣鯽魚要盡量用小紅蚯蚓,從頭部刺入尾部在鉤尖,如果蚯蚓太大就將其頭部的半截掐了扔掉,只用尾部的半截,穿鉤時仍然是尾部在鉤尖.這和釣野鯉魚用蚯蚓正好相反,釣野鯉魚用蚯蚓最好是菜地里挖出的大黑蚯蚓,越大越好,而且是用頭部的半截比尾部效果好.用搓拉餌釣鯽魚,如果是拉釣,只要窩子已經(jīng)起來了,就不要拉的太大,要盡量拉的小一點窩子里魚越多的時候,拉的越小越好,上鉤快,而且無空竿.如果是搓餌,要盡量把餌搓的細長,但要注意使餌從鉤底順著鉤柄向上長,鉤底下邊的餌不能長,否則會增加提空竿的次數(shù).當然,釣鯽魚的好餌還有很多,比如用糖水蒸熟的大米粒.蜂蛹.蛆蟲.大綠頭蒼蠅(夏季出釣時帶個蒼蠅拍,把釣出的小魚集中扔在岸上就會有大蒼蠅飛來,用蠅拍打住后做釣餌,對鯉魚和鯽魚效果都很好).在此不再一一敘說,基本的道理只要掌握了,第四篇:鯽魚的習性及釣法1.生活習性鯽魚屬鯉科,又稱河鯽魚、鯽瓜子等,在我國古代叫作鮒魚。我國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種魚,也是垂釣者的主釣對象。鯽魚的種類很多,但生活習性卻基本相近。它屬底棲性魚類,習慣生活在水體下層。它生長緩慢,極少超過1000克的。鯽魚繁殖能力很強,一次產(chǎn)卵數(shù)達萬粒,產(chǎn)卵期長達半年以上。它有較強的抗病能力,較能耐低溫,水溫在10℃以下仍有攝食能力。鯽魚的分布極廣,遍及全國,不論何地都能看到它。鯽魚攝食的最佳水溫為15~25℃,但在水溫10℃以下時仍有攝食要求,故冰釣也能釣到它。鯽魚在各個季節(jié)的采食是比較有規(guī)律的,一般春季是它的采食旺季,它幾乎晝夜不斷地采食;夏季則在早上和晚上采食;秋季差不多全天都在進行采食活動;冬季則只在中午一段比較暖和的時間才采食。鯽魚還有一種癖好:很愛潔凈,對有泥漿污濁的水域,它會避而遠之,若把它放入污水臭水中去,它就不能生存,所以鯽魚的魚肉比較衛(wèi)生鮮美。鯽魚屬于雜食性魚類,蚯蚓、蝦、小蟲、面飯以及水草、藻類都愛吃,尤其喜歡吃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所以,用來垂釣鯽魚的餌料比較容易獲得。但生長在不同水體中的鯽魚食性有差異,生長在河道中的鯽魚喜食糧食性餌料,生長在湖泊中的鯽魚習慣吃腥餌,而生長在池塘中的鯽魚,兩種餌料都愛吃。鯽魚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很強,它鱗片上的保護色,可隨著水色的變化而變化,可變成灰色、銀灰色、灰褐色、黃色、銀白色和金黃色。它的體形也能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而作適當?shù)母淖?,若生活在流動的活水中,水體的面積大,活動的范圍大,其體形會變得偏長形;若生活在較狹小的水塘靜水中,活動范圍很小時,它的體形又會變得較短而偏寬且肥厚。2.垂釣用具鯽魚生性膽小多疑,因此垂釣鯽魚的釣具應(yīng)軟、細、小。一般多用手竿釣,釣竿要輕巧、細長,彈性好,玻璃鋼竿或碳素竿均可,長度在6~8米;釣線要細,直徑一般在0.15毫米以下;浮子可用10~12毫米的羽梗散子浮,這種浮子看起來不吃力,目標明顯,浮子之間的間隔6厘米左右;釣鉤可用朝天鉤,鉤型應(yīng)采用較小型的。如果鯽魚小于20XX,一般采用0.08~0.10毫米的細線、3號以下的小鉤;如果鯽魚大于20XX,一般釣線也不應(yīng)粗于0.15毫米、釣鉤不宜大于5號。3、垂釣餌料面餌是用得最多的素餌,它輔以曲酒、蠶蟲粉、黃豆粉、芝麻粉、蠶蛹粉、魚粉等拌勻,揉搓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即成。鯽魚是雜食性魚類,葷素均吃,常用的葷餌是蚯蚓和蠅蛆,還有孑孓、蜻蜓等活性餌料。糧食性餌料以面粉、玉米粉為主料,加入些花生粉、黃豆粉,最好再加入一些炒熟的米粉和芝麻粉,以增加餌料的香味,把上述各種糧食粉加熱煮熟,調(diào)成油灰狀即成?,F(xiàn)在市場上有一種袋裝的鯽魚餌,它是以馬鈴薯粉為主料,再加入麥粉和一些天然香料配制而成,這種餌料具有廣譜的特點,對各種鯽魚都能適用,如果覺得自制餌料太麻煩,則可買這種袋裝餌料來用。4.選擇釣點(1)在有魚食處尋魚蹤鯽魚是雜食性魚類,凡有浮游生物、殘花敗葉、昆蟲草屑等物之處,都是它們喜歡停留的地方。另外,鯽魚也喜歡在水底有水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以及有亂石和雜物堆砌的場所棲身。其他如池塘進水口的附近、橋墩的后面、河塘邊有回流的地方等也是它經(jīng)常棲息之所。(2)在適溫處尋魚蹤魚類既怕冷又怕熱,鯽魚也不例外,盡管鯽魚是比較能夠適應(yīng)水溫變化的魚類,但它仍然要避開過冷過熱的水溫而趨于它最感到舒適的溫度之處。在天氣炎熱時,釣點應(yīng)選在蔭涼處和有陣陣微風吹到的地方,以及水深的水域。在天氣寒冷的季節(jié),釣點應(yīng)選在有陽光曬透的淺水區(qū)和有建筑物擋風的水區(qū),以及背風的橋頭和岸邊。若在春季垂釣,宜選擇水淺些的水域,最好是在有大巖石的旁邊和離岸不遠有水草處作為釣點;在夏季的早晚垂釣,可將離岸近些的淺水水域作為釣點,到了中午,天氣熱了,就應(yīng)選擇有遮陽的較深水域;在秋季的晴天,也應(yīng)在水域較深處落鉤;冬季天冷;只能在深水潭邊以及有陽光照射處下鉤;此外,陰雨天,宜在有水草的岸邊找釣點。(3)在溶氧量充足的水域?qū)~蹤在溶氧量充足的水中,魚感到舒服,行動活躍,食欲旺盛,吞鉤的可能性較大。在流動的水域中溶氧量較高,是魚兒喜歡匯集和活動之處,適宜作為釣點。有些池塘,其周邊有少量的水流入池塘內(nèi),那么這個入水口的旁邊,就有微量的回流,也是較好的釣點。在春、秋季溫度正常時,有微風吹來的岸邊水域中溶氧量比較充足,也可作為釣點,若水中生長著一些水草,那更是較理想的釣點。在池塘中垂釣,宜在池塘的邊角處尋找釣點;在江河中垂釣,宜在江河的分汊處和有橋墩、木排、木樁處,若附近有水草或蘆葦叢生,則其近處便是良好的釣點。5.垂釣方法(1)打窩子打窩用的魚食有兩種:一種是用豆餅、麥麩、酒糟之類的粗雜糧的細粉,加點有香味有黏性的粉料,加水拌和做成蠶豆般大的顆粒,大的如核桃大小圓球,曬至半干后使用,一般每個窩投放3~5顆;另一種是用米飯曬成干?;蛑苯佑盟槊祝總€窩投撒一小把。釣鯽魚打窩,用碎米和干飯粒比較合適,因為鯽魚個體小、嘴也小。打窩的數(shù)量不拘,可根據(jù)情況來決定,一般可打3~5個,以輪換著垂釣。垂釣過程中,如有的窩中久釣無魚,則應(yīng)放棄;如有的窩中頻頻上魚,說明窩點位置正確,就要適時續(xù)窩,以引誘更多的魚前來“就餐”。窩應(yīng)打在離岸邊不太近又不太遠的水域中。如果太靠近岸邊,魚會害怕;但離得太遠也不好,垂釣起來比較吃力,若有500克以上的大鯽魚吞鉤,就不容易提竿。窩最好是打在比竿長小1米左右處,若用的是4米的竿,窩應(yīng)打在離岸3米左右的水域中比較適宜。此外,選擇釣點打窩的岸邊,最好要有些樹木遮陽,若在沒有遮陽的陽光下垂釣,最好要位于陽光從左側(cè)或右側(cè)射來的位置,因為陽光從正面直射處垂釣,光線會直刺垂釣者的眼睛,無法看清魚漂的起落動靜;若陽光從垂釣者背后射來,人走來走去的影子則會倒映入水中,會把魚嚇得不敢前來吞餌。最后,打完窩后切不可忘記,在岸邊一定要做上記號,否則,等到要垂釣時,就會搞不清曾在什么位置打過窩,找不到打窩的地方了。(2)鯽魚吞鉤的規(guī)律根據(jù)多位有經(jīng)驗的垂釣者觀察,鯽魚在吞鉤前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這從浮漂的移動上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來。鯽魚吞鉤一般有三個步驟:①品嘗當鯽魚發(fā)現(xiàn)餌鉤時,并不會貿(mào)然上前吞食,而是很小心地游近餌鉤,很猶豫地咬一咬餌的一部分。這時浮漂會出現(xiàn)點一二下,下沉一粒浮漂,隨后又回升至原位的現(xiàn)象。②試探經(jīng)過第一步品嘗之后,魚兒認為餌食是對胃口的、滋味是不錯的,于是就企圖將食物拖走,但還沒有去吞食餌鉤,這時浮漂會出現(xiàn)輕輕移動的現(xiàn)象。③吞鉤經(jīng)過一陣拖咬餌物之后,魚兒未能拖走餌物。此時已食欲難熬,開始將餌鉤吞入口中。這時魚漂出現(xiàn)送漂,即浮漂從水下緩緩上升,這是鯽魚咬鉤的典型現(xiàn)象,此時提竿,十拿九穩(wěn)。有時還會表現(xiàn)為拖漂和黑漂。(3)下鉤和起鉤釣鯽魚前,準備好釣具和釣餌,選擇好釣點并打好窩以后,接下來就要進入正式釣魚的階段。開始下釣時要做好三件事:①安裝釣餌和觀察窩塘。在打好窩之后,過5~20XX,當一些鯽魚聞到魚餌散發(fā)出來的香味,就會陸續(xù)來到窩點探察究竟。就在這幾分鐘空隙時間內(nèi),要把釣餌安裝好。釣鯽魚,最好用紅色的蚯蚓,蚯蚓的大小,以3~4厘米長最合適。若是臥鉤,可將整條的蚯蚓裝上;若用朝天鉤,可用半截稍大些的蚯蚓就行了。裝好釣餌后,先要看看窩內(nèi)來的魚多不多,若魚來得多,水面會泛有許多小氣泡(俗稱魚星),釣魚界的術(shù)語叫作“大醒”;若魚來得少,則叫作“小醒”。但不論魚來得多還是少,這時都應(yīng)開始下鉤垂釣,不可坐失良機。若打窩之后始終沒有魚來,這個窩子就成了“啞窩”,需到別的窩子去下鉤。但要注意,窩子醒會有早有遲,快的3~5分鐘就醒,遲的需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必須耐心等待一小時之后再作出去留的決斷。②徐徐下鉤,并注意浮漂動靜。當窩子里有魚兒活動時,水面會不斷地有小氣泡出現(xiàn),說明下鉤的時機已到。先將釣鉤放入水中讓它下沉,測試一下水有多深,然后考慮餌鉤應(yīng)沉入多深比較適當,然后將浮漂調(diào)整在適當?shù)母叨?如果浮漂是用6截羽梗制成的,那么當餌鉤下沉后,有半數(shù)浮漂沉入水中,水面上還浮著3截羽梗,那就可以了。在下鉤時,要慢慢地讓魚鉤下墜,不可猛然一下,讓水面發(fā)出聲響,把魚嚇跑。當餌鉤沉至水的中層,將要到達水底時,最好略微抖動一下,以便引起魚的注意,引誘它前來攝食,然后讓餌鉤沉到水底。這時要把水面上多余的魚線輕輕地撥在一邊,不讓它擋住釣者的視線,以便清楚地觀察到浮漂的動靜,一旦發(fā)現(xiàn)有魚吞鉤時,及時提拎魚竿,免得措手不及,錯過最佳時機。③準確把握提鉤時機。要準確地把握好提鉤的時機,首先要注意避免提鉤時會遇到的困難和麻煩。值得注意的是,要適當控制竿梢下魚線的長度,水面上多余的活動魚線,最好在0.5~0.8米,否則容易出現(xiàn)以下情況:當發(fā)現(xiàn)魚兒已吞鉤,需要舉竿提鉤時,原來只要把竿舉至70~90度就能把魚提出水面,但由于水面上的線太長,卻需要舉竿至20XX角才能把魚提拎上岸,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常常會使釣餌和魚一起纏在水草叢中,甚至不但魚未能拿到,還會搞得竿斷線折。關(guān)于提鉤的時機,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a.當餌鉤沉在水中時,若浮漂只略微點了一二下,這并不是魚兒已經(jīng)吞鉤的跡象,很可能只是魚兒碰動了餌鉤,或是魚兒試探性地嘗了一下魚餌的滋味,此時不可貿(mào)然起鉤。b.如果安放的餌較小,剛能裹住魚鉤,若浮漂出現(xiàn)“捧”或“拖”的跡象時,便可立即起鉤。c.如果用較長的蚯蚓作館,魚鉤上只套了半條蚯蚓,還有多余的一小段蚯蚓在鉤尖之外蠕動,此一情景最能引魚撲食。但此時若出現(xiàn)浮漂稍有沉或捧的跡象時,還只是餌的多余部分被咬住,尚未將餌吞入口中,此時不可提鉤,要等到浮漂大捧和反復(fù)捧時,才表明魚兒已將鉤吞進口中,此時起鉤較有把握。d.如果用整條蚯蚓作餌,若見浮漂連續(xù)捧、拖幾次以后就不見動靜,這是魚已將鉤吞入口的跡象,應(yīng)立即起鉤。(4)草隙釣法大家都知道,鯽魚是不愿在光照太強的亮水區(qū)域棲身的,它一般喜歡在陰涼、有遮掩、適度稀疏的水生物間游弋、覓食,因為這樣的環(huán)境不僅水溫適中、食物豐富,而且水中的含氧量充足,所以魚的食欲較旺盛。這樣的環(huán)境還具有比較隱蔽,水流比較平穩(wěn),晝夜溫差小的優(yōu)點,不僅適宜鯽魚游弋、覓食,還適宜鯽魚交配產(chǎn)卵和孵化。在這樣的水域中,垂釣者只要選擇一處離岸4~5米遠、臉盆大小、沒有水草的空隙處下鉤,收獲一定是不錯的。需要注意的是:魚竿要求長些,最好有5~6米長,竿的尖部要硬些;魚線要用比較粗的,但不宜過長,有4~5米長足夠。下鉤時,釣鉤一定要落底。如果能找3~4處適宜的草隙打上窩,輪流看著浮子,有魚上鉤時及時提出,收獲將不會很差。(5)春季淺灘釣法每年的三四月間,清明節(jié)過后,在池塘的避風處水溫就有所上升,若再遇到晴朗的天氣,氣溫將進一步上升,魚兒就開始進入了活躍時期,這時水中的溶氧量充足,魚兒食欲轉(zhuǎn)旺,再加上鯽魚在整個冬天都處于饑寒交迫的困境中,比較需要食物,這時垂釣是個好時機。淺灘垂釣法需要前一天傍晚先打窩,第二天上午去釣。垂釣者如果距離水面較近,用短竿釣操作起來比較方便靈活;距離較遠的可用長竿,長竿上的魚鉤要用小的,但鉤尖必須鋒利,魚線要細而短,可以既不用浮漂,也不用砣;釣餌宜用活的紅蚯蚓,讓活蚯蚓在鉤上能繼續(xù)蠕動,這樣最容易招引鯽魚踴躍前來吞餌。餌鉤宜下在魚群的前方或側(cè)面,一旦有魚吞餌,立即提竿收魚,效果較好。(6)跑釣法通常,釣魚都是把魚鉤裝上餌后下到水里,然后就坐在岸邊等候魚兒上鉤,這叫作“坐釣”。有一種跑釣法,是在距岸邊3米左右的水中打下一排多個窩子,然后沿著各個窩的岸邊,經(jīng)常來回跑動著看浮漂釣魚,叫作跑釣。跑釣用的是3米多長的短竿,系上細魚線、小墜、小浮漂和小鉤垂釣,然后測試好水的深度、探好凈底。窩的數(shù)量要根據(jù)釣的時間長短而定,若釣一整天,可打10~20XX;若只釣2~3小時,宜打3~5個窩。打窩用的誘餌,可用酒浸過的小米?;蛩槊住8鱾€窩的深淺不能相差太多。打完每個窩后都要做上記號,以免回頭找不著。需要注意的是:在來回跑動時,腳步要盡量放輕,不可把魚嚇跑。利用這種跑釣的方法,其效果會比坐釣好得多。(7)河道深流釣法垂釣者大多是在溪邊或池塘邊釣靜水中的鯽魚,在較深的河道而且有相當流量的河道中釣鯽魚,并不多見。若周邊有較深的河道,也不妨嘗試一下用河道深流法釣鯽魚。用河道深流釣法釣鯽魚,一個人只能看一兩副竿。所用的釣竿是5米左右長的竿,魚線的長度為4~4.5米,其他如魚鉤、浮漂、墜子都用比較大的。操怍時,把餌鉤甩到河道的中心部位,較大的鯽魚常在這種水流中頂流而上,若發(fā)現(xiàn)魚餌,會猛吞餌鉤。若發(fā)現(xiàn)有魚吞鉤,應(yīng)迅速起鉤。只要河道水流中有魚經(jīng)過,這種釣法是比較有效的。由于這種釣法專釣過路的大鯽魚,所以不需撒餌打窩。(8)浮釣法當天氣悶熱、氣壓低時,水中溶氧減少,鯽魚難以承受水中的缺氧狀況,便浮到水體的中、上層。這時若還是底釣,則收效甚微,可改用浮釣。浮釣法一般釆用臥鉤,用增加浮漂浮力的辦法使魚鉤漂浮在水中不著底,根據(jù)鯽魚在水中游動的層面,用浮漂調(diào)整魚鉤的深淺。浮釣時浮漂在鯽魚吞餌時的反應(yīng),一般是下沉,此時提竿便可得魚。(9)投竿串鉤釣魚一般都膽小怕喧鬧,相對在遠處、深處,尤其是夏天和冬天,因氣候原因魚一般躲在深水處,此時可用投竿把餌鉤甩至遠處,不僅可多釣魚,而且有可能釣到大鯽魚。釣具以小巧為主,釣餌多用葷餌,如蚯蚓等。將釣餌裝鉤后,甩至30~40米以外的水域,支好約竿,收緊釣線,掛上小鈴,即可靜候,待鈴響或看回線提竿即可收魚。此釣法釣線、鉤、墜的組合見圖示。(10)大鯽魚釣法①深水淺窩大鯽魚大多棲身于水體較深的池塘里,在釣魚之前,首先要找到水體較深的池塘,而且是有水草和其他能使鯽魚喜歡的生活環(huán)境的水塘;然后,要在距離池塘岸邊4~5米、水體不深不淺處打上誘魚的窩子,最好多打幾個,并逐一做好記號。深水塘中較淺的水域,是大鯽魚喜歡聚集的地方。②物色多年未清過的老池塘多找?guī)滋幱写篝~生活的池塘是必須的,大鯽魚并非任何池塘中都有。因為鯽魚長得很慢,500克的鯽魚,需要3年左右才能長成,更大的鯽魚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釣魚之前,必須先作了解,摸清池塘的底細,只有多年未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