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人教版七下《送別》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初中音樂-人教版七下《送別》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初中音樂-人教版七下《送別》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初中音樂-人教版七下《送別》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初中音樂-人教版七下《送別》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送別在人的一生當中哪個年齡段最快樂?........................·剛才我們聽到歌曲的名字是?《童年》那么像《童年》、《同桌的你》等等,這一類歌曲屬于哪種歌曲?(美聲歌曲、民族歌曲、校園歌曲……)校園歌曲什么是校園歌曲?流行于校園,體現(xiàn)校園生活和學子心境、感受的音樂作品在上世紀五四運動時期我們的前輩們他們在學校也有他們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國《送別》歌曲《送別》后被作為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及主題曲傳唱至今……聆聽音樂《送別》問題:1、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2、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速度:中速(舒緩從容的)情感:表達了依依不舍的誠摯情感(跟隨老師逐句唱譜)-----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觚觚知識拓展:對于《送別歌》,長期以來大多數(shù)人都以為此歌的詞與曲皆為李叔同所作。其實《送別歌》的曲子原作是美國通俗歌曲作者J.P.奧德韋(1824-1880),歌曲原名為“《夢見家和母親》”。由于此曲十分優(yōu)美,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采用它的旋律填寫了《旅愁》。《旅愁》刊于犬童球溪逝世后的1907年,此時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學且又熱衷于音樂,他對《旅愁》當有較深的印象。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采用了《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但歌詞卻是受了《旅愁》的影響。

《旅愁》的歌詞是這樣寫的: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憶故土,思故人,高堂念雙親。鄉(xiāng)路迢迢何處尋,覺來歸夢新。而李叔同的《送別歌》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