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提分題型分享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1.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提分題型分享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2.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提分題型分享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3.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提分題型分享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4.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提分題型分享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a2fc3e0ab0fe778383d0e9c690f0387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提分題型分享
單選題(共50題)1、名著導讀課上.教師為學生出示了以下作品。要求學生歸納其作品主題。A.學生甲:《雷雨》通過周、魯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前后30年間復雜的糾葛,寫出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這個封建家庭的覆滅預示著中國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會走向滅亡B.學生乙:《圍城》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慘痛事實C.學生丙:《邊城》精細入微地描繪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眾生相,無情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生、社會的荒涼D.學生?。骸都摇烦晒Φ厮茉炝送粑男⒃鴺渖?、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zhàn)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答案】A2、學習中國古代詩詞,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借落日來表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或感傷的心情意緒的詩詞。下列不適合的是()。A.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D.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答案】C3、教師在講解《廉頗藺相如列傳》時,講到“負荊請罪”的來源,并讓學生收集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下列不適合的一項是()。A.臥薪嘗膽B(tài).曲高和寡C.物換星移D.夜郎自大【答案】C4、古代詩詞復習課上,有學生背誦了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教師借機引導學生復習運用了互文修辭的詩詞,并舉出了幾個示例。下列適合的是()。A.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B.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C.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D.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答案】B5、閱讀《山中訪友》教學實錄(節(jié)選),回答問題。A.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通過鑒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象美,進入作品描寫的意境B.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好習慣,使之一步步深入課文,深刻體會作者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心情;也融會貫通了人文主義教育C.意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充滿深情的對話式描寫的D.每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同,所要表達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故這里的訓練表達,學生的合作不如獨自完成好【答案】D6、教師在講授《陳涉世家》中“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這句時,講到“唱”在這里是個通假字,通“倡”,是“帶頭、倡導”的意思。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通假字,教師請他們在課下搜集之前學過的通假字。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B.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孔雀東南飛》)C.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D.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察今》)【答案】D7、教師在教學完《逍遙游》后,引導學生對“其”的代詞用法進行歸納分類,下列與其他三項意義不同的一項是()。A.北冥有魚、其名為鯤B.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C.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D.未有知其修者【答案】B8、在學習《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一課時,教師指出,明清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黃金時期。為了佐證這一論述.教師又為學生列舉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A.湯顯祖—《牡丹亭》—明B.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明C.吳敬梓—《儒林外史》—清D.蒲松齡—《聊齋志異》—清【答案】A9、某教師在學習《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課程目標時,做了以下筆記。下列表述錯誤的是()。A.在語言積累與建構方面,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jīng)驗,形成良好的語感B.在語言表達與交流方面,能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明得體地進行表達與交流C.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繼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D.在理解多樣文化方面,提高社會責任感,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使命感【答案】D10、閱讀某教師的教學論文(片段),按要求答題。A.“有什么”“怎么樣”是描寫的基礎,“像什么”是進一步的提升B.“像什么”是區(qū)別描寫好壞的關鍵C.“像什么”既包括對修辭的使用,又包括對詞語的推敲D.描寫“三原則”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答案】C11、閱讀以下教學實錄(片段),按要求答題。A.教師在上課伊始就將小說主題交給學生,繼而讓學生在小說中找線索,過渡簡明直接,應該提倡B.教師在上課伊始就將小說主題交給學生,學生缺乏自我構建主題的機會,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刻解讀C.教師讓學生根據(jù)“祥林嫂在春天里都發(fā)生了些什么事情”這條線索去讀課文,減輕了學生自己構建主題的負擔,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D.教師在將“找依據(jù)”的任務交給學生時,學生可以從信息檢索中,體會到自我閱讀、構建主題的趣味【答案】B12、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畫線語句的序號與選項的序號是對應的)A.意在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借助相關資料自學,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提升自學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B.意在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發(fā)揮兵教兵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習慣,由傳統(tǒng)被動學習逐步向主動學習過渡C.精講意在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尋找方法、規(guī)律,提升篩選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D.意在督促學生高效學習,段段清、堂堂清,同時發(fā)揮診斷性評價的功能,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答案】D13、閱讀《紀念白求恩》教學實錄(片段),按要求答題。A.學生通過大量的朗讀,反復體味,可以逐步理解文本B.精讀過分細化,不利于學生把握思想感情C.教師注重引導,學生逐漸把握教學節(jié)奏、明確教學步驟D.精讀環(huán)節(jié)設置重復、噦唆,應精簡步驟,使課程更緊湊【答案】A14、某教師在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評價建議”部分時,總結了以下幾點內容,其中表述不正確的是()。A.閱讀評價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B.寫作評價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C.綜合性學習評價著重考查學生學習方法的運用、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D.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答案】C15、教學某版高中語文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課時教師設置了下面的導入:A.這段教學導入完全是傳統(tǒng)套路的“開局”,方式陳舊,內容單一。使學生沒有任何新鮮感B.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開局”索然寡味,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求知欲C.這段教學導入意在讓學生在進入課文前對人物背景有初步認知D.教學導入應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故不能使用背景導入,而應使用激疑導入、故事導入、多媒體導入等富有趣味性的導入方式【答案】D16、某教師學習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后,對其中重要知識點進行了以下歸納.其中錯誤的一項是()。A.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B.初中二年級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C.語文課程應在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D.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答案】A17、教師講解朱熹《觀書有感》時,列舉蘊含哲理的詩歌,下列古詩不能作為例子使用的是()。A.王之渙《登鸛雀樓》B.白居易《望月有感》C.蘇軾《題西林壁》D.王安石《登飛來峰》【答案】B18、教師為鞏固學生對修辭手法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在完成《春》這一課文的教學后,為學生舉出以下例子。以下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她還沒端起酒杯,便已經(jīng)醉了”一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屬于擴大夸張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感嘆國事之艱難C.“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表達出對對敵妥協(xié)的國民政府的嘲諷D.“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以“帆”代“船”。運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手法【答案】A19、學習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為學生推薦閱瀆魯迅的同類體裁的作品。下列作品適合用于推薦的是()。A.《祝?!稡.《藤野先生》C.《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D.《故鄉(xiāng)》【答案】B20、高中語文選修教材某專題設置了《儒學飛人》《澳星風險發(fā)射》兩篇文章,這一專題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選修系列中所屬的系列是()。A.小說與戲劇B.詩歌與散文C.新聞與傳記D.語言文字運用【答案】C21、閱讀以下教學片段。回答問題。A.因本段在語言與內容上均有相當難度,故教師設計了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幫助學生理解B.這一環(huán)節(jié)最大的問題在于頻繁轉換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缺乏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C.教師在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提出若干問題后,沒必要一定要給學生留下思考時間D.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課堂教學時間【答案】C22、閱讀下面的課堂教學實錄(片段),按要求答題。A.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感受、聯(lián)想,表達了不同的想法B.高中語文教學要著力于培養(yǎng)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不是教學重點C.教師沒有進行有效的評價D.教師沒有在學生的發(fā)言之間建立聯(lián)系,不利于學生觀點的交融【答案】B23、教學《師說》時,教師給學生隨文介紹了古代論說文的文體知識,對于教師的這一做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介紹文體知識,可以讓學生整體認知古代論說類議論文的特點B.隨文介紹,重點在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寫作特點C.有助于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語文學科的文體知識D.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的語言特點【答案】C24、教學《勸學》,教師設計教學目標:①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②培養(yǎng)學生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及初步分析的能力;③了解學習的意義、態(tài)度和方法。A.體現(xiàn)了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的整合統(tǒng)一B.教師對文言文教學的基礎性要求理解不準確C.教學設計遵循了教材的特點和文言文教學規(guī)律D.整體設計考慮了學情。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答案】B25、閱讀《看云識天氣》的課堂導入,按要求答題。A.教師巧妙地將已學知識轉換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資源B.教師的兩個連續(xù)的發(fā)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C.教師的這種導入方式可以鞏固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D.教師的講解生動形象,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答案】D26、閱讀《鴻門宴》教學實錄(片段),按照要求回答問題。A.引用史料佐證“鴻門赦漢以致楚敗漢勝”的說法B.脫離文本加以分析、探討,不利于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人物,拓展思維C.教師結合使用媒體、史料資源。了解項羽不為人之熟知的智勇與鴻門赦漢的必然D.教師講授分量過重,引用文言材料,學生參與度不高【答案】C27、閱讀教師在執(zhí)教《桃花源記》時的教學實錄(節(jié)選),回答問題。A.教師以陶淵明的《飲酒》導入新課,新舊知識練習,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B.教師用學生推薦的形式讓學生書寫和朗讀,說明課堂上要完全聽從學生的意愿C.教師隨文教授字詞的讀音,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記憶D.教師對學生的書寫、朗讀做出恰當?shù)?、適時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答案】B28、某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單元包含《竇娥冤》《雷雨》《哈姆萊特》,學習完這些課文后,學生對這種文學形式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要求教師再為其推薦幾篇這樣的文章,以下不滿足推薦要求的一項是()。A.《高老頭》B.《茶館》C.《偽君子》D.《趙氏孤兒》【答案】A29、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教師將“掌握契訶夫的生平事跡”作為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目標之一。下面對該教學目標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教師對知識與能力目標的選擇要求理解不正確B.教師將掌握作者的生平事跡與分析作品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混淆了C.教師認為,掌握了作者的生平事跡才能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和語言風格D.教師認為,掌握契訶夫的生平事跡是實現(xiàn)全文教學目標的基礎【答案】B30、《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整體把握必修和選修課程,加強課程之間的銜接和統(tǒng)整”。下列對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理解,錯誤的是()。A.必修課程的教學應立足于共同基礎,重視日常語文積累,為學生學習選修課程奠定堅實根基B.選修課程的教學應突出差異性和層次性,鼓勵開展個性探究,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C.必修課程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語言文字運用、思考表達、文學作品閱讀與鑒賞,以及文化傳承、理解與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素養(yǎng)D.選修課程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梳理和建構能力、文學作品的個性化體悟等能力,應注重學習“面”的廣度,學習“點”的深度【答案】D3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A.第一課時引導學生認識作者和了解文革背景、能提高第二課時的學習效率B.第二課時由淺入深的問題設置,逐步引導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思考,但教師要完成幾個主要問題的思考和對懺悔自責精神的理解和拓展,就必須加進對作者和文革背景的詳細介紹C.沒有關注課文“以小見大”的寫作特點,應從這篇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特點入手,多找?guī)讉€例子,引導學生揣摩這種寫法D.拓展內容能緊扣文章主旨,有對他人懺悔、反省的理解和思考,更有對自己的反省、思考【答案】B32、學習完《雨巷》一詩,教師布置了兩項作業(yè):A.詩能養(yǎng)人,該作業(yè)就是讓學生汲取詩歌營養(yǎng)的過程B.在初讀感知、細品賞讀的基礎上把知識內化C.充分考慮了學情,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D.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答案】B33、教學《荷塘月色》,為了讓學生理解“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的修辭手法,教師補充其他句子加以說明,下列不合適的是()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B.希望的肥皂泡雖然迸裂了,載在敞口船里的米卻總得糶出C.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D.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荷花變成人了?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答案】D34、教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時,教師指出該篇目是一篇議論性的文章,并且在課上羅列了以下類似文體的篇目進行類比學習,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寡人之于國也》B.《傷仲永》C.《勸學》D.《小石潭記》【答案】D35、教學《最后的常青藤葉》時,教師將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定為:朗讀課文,理解小說宣揚人性美的內涵,理解歐·亨利小說中幽默與諷刺意味的語言,以及歐·亨利式的小說寫法。對于這一教學目標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課文歌頌了藝術家之間的友誼,所以理解小說宣揚人性美的內涵這一目標是適宜的B.合理地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了教學目標C.與作品內容相符,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D.目標行為動詞設置不恰當,不符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答案】D36、閱讀某教師的教學敘事(片段),按要求答題。A.分組及布置組內任務時教師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B.寫作實踐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C.三個實踐活動難度相當體現(xiàn)了教師一視同仁的教學原則D.第一組學生改寫所需時間過長,會耽誤全班的教學進度【答案】B37、閱讀下面的《蘭亭集序》教學反思(節(jié)選),按照要求回答問題。A.文言文教學應該打破先“言”后“文”模式B.文言文教學不宜采用講授法,應“以讀代講”C.文言文教學不宜“解經(jīng)”,逐句翻譯D.文言文教學教師應注重借助文言詞句訓練學生的翻譯能力并感悟鑒賞【答案】D38、學習復句的基本類型,教師選取了一些語句作為并列復句學習的例句,下列句子適合的是()。A.他進入這個世界,便奉獻給這個世界以真誠B.調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走馬觀花,一種是下馬觀花C.她不是要人裝傻,而是要人保留一份純真D.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答案】C39、學習《琵琶行》時,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段經(jīng)典琵琶演奏曲《霓裳》,在音樂聲中說:“在自居易時代,‘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請大家隨著這琵琶聲走進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比缓螅處煵シ欧蹲x錄音。對該教學導入的評價不恰當?shù)氖牵ǎ.該詩情感濃厚、意蘊豐富,適合運用情境導入B.教師用琵琶曲來渲染氛圍,喚起學生情感共鳴C.凄冷的畫面一下子將學生引入沉悶凄冷的氛圍D.導入能成功引出課題,離不開教師的適時引導【答案】C40、下列有關《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學習任務群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的學習貫串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個階段B.“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任務群貫串整個高中階段,既有課內活動,也應有課外任務。必修和選擇性必修階段,均安排1個學分,選修階段不安排學分C.“外國作家作品研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研習外國文學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國家和民族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面貌,感受人類精神世界的豐富,培養(yǎng)閱讀外國經(jīng)典作品的興趣和開放的文化心態(tài)D.“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專題研討”任務群為2學分,18課時。建議設置3—4個專題,每個專題9—12課時【答案】D41、學習文言文單元,教師強調文言文中存在一詞多義的情況。下列語句中,加點字含義相同的是()。A.行拂亂其所為陳勝、吳廣皆次當行B.一簞食,一豆羹肉食者鄙,未能遠謀C.然而不勝者日出江花紅勝火D.公問其故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答案】D42、以下教師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總目標認識錯誤的一項是()。A.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教師不能人為地進行割裂B.語文教學應注意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使學生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C.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D.初中語文階段的語文教學應使學生具有高超的日??谡Z交際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學會運用口頭語言高效、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答案】D43、在講授《蘇武傳》一文時,教師指出蘇武是作者主要贊頌的人物形象,他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值得后人永遠敬仰,并列舉很多有關民族氣節(jié)的詩句。下列哪一詩句與此民族氣節(jié)相關()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C.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D.志不強者智不迭,言不信者行不果【答案】C44、以下教師對選修課程的認識錯誤的一項是()。A.作為選擇性課程,選修課的設計就應從個別學生的需要出發(fā),以學生的需求為設計依據(jù)、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水平B.學生的選課既是為了滿足自己當前的學習需求,也是為了鍛煉自己,學習自我規(guī)劃C.選修課應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內容和要求,必須在充分考慮學生需要和特點的基礎上設定D.學校開設選修課應當從實際出發(fā),充分估計所具備的現(xiàn)實條件,包括師資條件和學校所能利用的物質條件【答案】A45、教師準備在班級內組織一場“科學知識小博士”主題競賽,要求學生提前閱讀相關文學作品。下列不適合學生閱讀的是()。A.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B.梅濤《生物入侵者》C.何其芳《秋天》D.黃天祥《落日的幻覺》【答案】C46、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根據(jù)這一觀點,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教師要以“教材”這個“例子”指導學生吸取作者語言的長處,以課本中的范文為習作榜樣。留心作者如何用詞、造句、布局、謀篇B.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重點在由這篇課文引導學生學習《紅樓夢》這一名著C.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要用好這個資源,創(chuàng)設由內化——外化的遷移、變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D.教材是個例子,教師在使用教材時就要正確處理教材和課外學習資源的關系,既不能拘泥于教材,又不能脫離這個“例子”【答案】B47、在教學《茶館》一課時,教師為學生播放《茶館》的電影,讓學生對照劇情與課文完成教學。A.基于《茶館》作為劇本是為演出服務的文體特點,應讓學生自排話劇進行表演,比使用電影直接展示給學生效果更要突出B.基于劇本人物眾多,學生單純通過閱讀課本理解人物耗時耗力的情況,通過觀看電影表演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形象區(qū)分、理解各色人物特點C.由于地區(qū)方言的原因學生對人物語言的北京風味可能較難體會,使用電影這一教學資源,能使學生在視覺、聽覺上更為直觀地感受《茶館》的京味D.結合《茶館》電影這一教學資源,能夠讓學生直觀體味《茶館》情節(jié)上的過渡與銜接、轉呈與高潮.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等【答案】A48、閱讀《聽聽那冷雨》教學片段,按照要求答題。A.導人抓住問題。切中文意B.選擇式提問,展開討論,最后統(tǒng)一C.問題層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導學生分析文本D.講授法運用得恰到好處【答案】D49、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中國古代戲劇”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列舉元代著名戲劇作品。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A.孔尚任《桃花扇》B.王實甫《西廂記》C.洪異《長生殿》D.湯顯祖《牡丹亭》【答案】B50、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A.讓學生從題目中讀出兩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期待,為后面理清文脈奠定了基礎B.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旨在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C.學生對藺相如的言行,進行比較分析,完成了對他的立體剖析和全方位理解D.學生的解析使藺相如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形象更加清晰,這為他們學習下面兩個小故事打下了基礎【答案】C大題(共10題)一、閱讀《綠色蟈蟈》教學案例的“教學過程”部分,完成下面題。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一1.也許你還記得童年看螞蟻搬家的情景吧也許你還記得夜間的螢火蟲吧唱歌的知了,飛舞的蝴蝶,勤勞的蜜蜂……這些大自然的小精靈,也許是伴隨你成長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再跟隨昆蟲學家法布爾去認識一位新的昆蟲朋友——綠色蟈蟈。2.簡介法布爾反《昆蟲記》法布爾(1823一1915),法國著名昆蟲學家,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作者搬進荒石園,寫了一卷又一卷《昆蟲記》,直至去世。魯迅把《昆蟲記》稱作“講昆蟲的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3.你知道哪些關于蟈蟈的信息(可引導學生查資料)環(huán)節(jié)二1.朗讀課文,圈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詞。2.查閱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義。環(huán)節(jié)三1.速讀,你從文中獲得了關于綠色蟈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簡潔語言歸納:聲、形、斗、食、居。2.作者告訴你們的這些信息,他是怎么得來的能從文中找到依據(jù)。并說說你受到的啟發(fā)嗎(旨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探究意識)【答案】(1)環(huán)節(jié)一:導入課文,介紹作者相關內容及課文的描寫對象——蟈蟈。環(huán)節(jié)二:解決生字詞問題。環(huán)節(jié)三:梳通全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環(huán)節(jié)四:品讀文章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分析文章中擬人手法的運用。環(huán)節(jié)五:布置作業(yè)。(2)該教學案例突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在環(huán)節(jié)一中,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查閱蟈蟈的相關資料,形成對蟈蟈的初步認識;在環(huán)節(jié)二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圈畫生字詞,并通過查字典,獨立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問題;在環(huán)節(jié)三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分析文章中對蟈蟈描寫的句子,概括出蟈蟈的特點,并在文中找到作者的寫作依據(jù),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探究意識:在環(huán)節(jié)四中,引導學生在賞析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語言特點,既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又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在環(huán)節(jié)五中,在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手法之后,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練結合起來。二、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題。課文原文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敬鸢浮縖答案要點]教學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結合有關資料,理解他不事權貴的傲岸性格,體會他對黑暗現(xiàn)實的反抗精神。教學片斷:一、導入新課教師引導:以詩而被稱為“仙”的只有李白,而最具仙風道骨的是他的山水風光大寫意。他喜愛的山水往往不是寧靜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絕壑的大山、天外飛來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他好像要登涉這些雄偉奇險的山川和天地星辰同呼吸,與天仙神靈共往來。讓我們一起走近李白,走進李白“夢”的世界。二、新授課文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聽錄音范讀,聽準節(jié)奏,把握感情基調。(2)學生齊讀本詩,疏通文意。2.研讀詩歌,深入分析提問:本文的寫作脈絡是什么明確:先寫夢因,接著寫夢境,最后寫夢悟。(1)把握“夢因”①提問:李白為何要去“夢游”三、閱讀文本材料和相關要求,完成題?!对佋略娙住吩陌丫茊栐吕畎浊嗵煊性聛韼讜r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月下獨酌【答案】《詠月詩三首》知識與能力探究教學方案導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比耸罍嫔?,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著我們。在詩人的筆下,月亮是孤高的,似無情卻有情;月亮是詩意的,溫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傷的,月圓人不圓。讓我們走進李白、杜甫的世界,叩問月亮,傾聽千古絕唱。引出本課內容《詠月詩三首》。二、學習《把酒問月》(一)解題,簡介作者(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三)品讀課文對照補充的注釋,自由誦讀,說說詩歌描繪的情景。1.補充注釋。2.四人一小組,互相討論、描述詩歌描繪的情景。3.學生推薦代表發(fā)言。4.教師補充。(四)探究學習四、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下列各題。課文原文周亞夫軍細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閱讀提示《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后世的傳記文學有深遠的影響。選自《史記》的這篇課文,主要記敘漢文帝到周亞夫的細柳營慰問軍士的事。周亞夫沒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說了一句話。然而,漢文帝出軍門后不由得說“此真將軍矣”,贊賞有加。這位將軍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閱讀課文,相信你也會深深地被他折服。思考探究一、熟讀課文,簡要復述文中的故事,想—想漢文帝為什么稱周亞夫“真將軍”,與同學交流。二、《史記》寫人時?!坝脙煞N突出的性格或兩種不同的性格或兩種不同的情勢,抑或兩種不同的結果,作為對照”(李長之語),細讀課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對刻畫人物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三、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1.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軍中不得驅馳2.上自勞軍勞其筋骨3.已而之細柳軍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答案】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語文課程的基礎任務在于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yǎng),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文講述了周亞夫駐扎在細柳營時,漢文帝劉恒去慰問軍隊的事,通過其他軍隊和周亞夫軍隊的對比,刻畫了周亞夫治軍嚴明、令行禁止、不畏權勢的形象,文章篇幅較短小、情節(jié)性較強。結合課標要求及文本分析,本課的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反復朗讀,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分析周亞夫的人物形象特點,學習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的精神品質,感受人物魅力。教師補充背景知識,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當今時代,把對周亞夫的敬仰之情轉變成自我提升的動力,提高道德修養(yǎng),完善自我。(2)通過合作學習和討論探究,交流對周亞夫的閱讀感受,結合作者將周亞夫軍隊與其他軍隊相對比的創(chuàng)作手法,加深對人物品質的認知和領會,并主動學習作者的藝術手法,體會作者運筆的匠心,感受文學經(jīng)典的語言特色和寫人敘事技巧,提高學習經(jīng)典的興趣。(3)本文涉及到豐富的“軍禮”知識,可作為文言文教學文化層面的補充。比如“持節(jié)”“式車”,理解周亞夫堅守軍禮的原因,進一步感悟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2.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2.識記涉及古代禮儀的字詞。3.學習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通過對比、襯托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手法。過程與方法:1.注釋字義。翻譯課文理解課文內容。2.指導學生學習本文通過對比表現(xiàn)人物的寫作手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周亞夫表現(xiàn)出的忠于職守的精神。設計依據(jù):(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本文“知識與能力目標”旨在引導學生掌握、積累文言知識,為理解文章大意打下基礎、作好鋪墊?!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體。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本文三維目標相互滲透,互為支撐,“知識與能力目標”是“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必要途徑和知識基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又是前兩個目標的拓展和升華。(2)教材。本文選自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周亞夫軍細柳》,是一篇史事傳記類文章,但不同于其它史事傳記類文章,本文不僅于言語細節(jié)之處暗含秘妙,極為考究,更注意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結合,多次使用對比襯托的寫法,將周亞夫之“真”詮釋得淋漓盡致。由此設定“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旨在讓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感受周亞夫的人格特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3)學情。八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一些文言文,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經(jīng)典史事傳記類文章,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特點,適當引導,把重點放在“疏通文意,積累重點字詞,體會人物特點和寫作手法”上。五、留點感激在心中①因為星星的陪伴,明月更加清幽皎潔;因為白云的點綴,藍天更加寧靜;因為同學的善良和關愛,我獲得了無限感動。發(fā)生在我身上的兩件小事使我第一次明白:我們應該留點感激在心中。②一天中午,伴著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的下課鈴聲,同學們紛紛沖出了教室——拿飯,可是由于昨天晚上沒有睡好加上感冒,有些不舒服,我趴在桌上補覺,沒有去拿飯。沒過一會兒,突然有個東西碰了我一下,我驚醒了一看,原來是她,一天前剛鬧完矛盾的她把盒飯放在了我的桌上。這時,我有些尷尬,說:“不好意思,我有點不舒服沒來得及去拿飯,謝了!”她說:“沒事啦,我看到你好像不太舒服,于是就替你把飯拿了。你到底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醫(yī)務室看看?!蔽疫B忙說:“不用,不用,睡會兒就好,你趕緊吃飯吧!”她又叮囑我說:“你趕緊吃吧,不然涼了就不好了,我再去給你盛碗湯?!薄澳嵌嗖缓靡馑?,我自己……”沒等我說完,她已經(jīng)轉身盛湯去了。我感激地望向她,覺得是多么善良。她幫助了一個剛與她鬧過矛盾的同學,對她說著關切的話語。她的友善,她的大度,她的細心,有著多么感人的力量。她的行為也許對她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卻使我產(chǎn)生了深深的感激之情。那頓飯,我吃得格外香,那種感覺至今都還記得。③類似感人的小事我還碰到過一件。④在一個雨天,我因為沒有帶傘,正在愁悵放學后怎樣回家的時候,一位離我家較近的同學主動送我回家,就這樣,我們并肩擠在一把小傘中一起走回家。到我家樓下時,她微笑著與我道別,我感激地跟她說:“謝謝”,她擺擺手,轉身延著我們剛剛走過的路回去了,為了送我她竟繞了一段彎路,我看見她逐漸消失在雨中的背影,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感動之情油然而升。⑤讓我們留點感激在心中吧,去感激那些充滿愛心幫助他人的每一個人!問題:1、請從第④段找出兩個錯別字,從第②段找出一個病句,并改正。2、請指出該習作的一個缺點,并提出大體的改進建議。【答案】1、錯別字:第④段中“愁悵”應為“惆悵”,“延著”應為“沿著”。病句:我感激地望向她,覺得是多么善良。成分殘缺。應改為:我感激地望向她,覺得她是多么善良啊!2、①文章敘事過程較為拖沓,語言不夠簡潔生動。例如與同學的對話部分,過多地還原兩人對話,使故事的敘述冗長而乏味,強行言說同學善良、友善、大度、細心來表達感激之情,反而使感情表達得十分生硬。②文章作為記敘文。細節(jié)描寫過少。記敘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往往能為作文本身增加光彩,既能突顯人物性格,也能將事情本身敘述得更為生動有趣。再如與同學的對話部分,可適當加入對同學神態(tài)、外貌、動作以及“我”的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如此一來,不僅能使文中人物形象具體化、豐滿化,也能使文章本身更具趣味,情感更加真實可感。六、案例:閱讀下面的學生作文,完成題。肩膀①豐子愷先生有一幅漫畫:一個行人,微弓著腰,擔著沉甸甸的行囊,獨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擔盡古今愁”,這是畫的題目。②亙古以來,因人類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噴發(fā)的火山熔巖,層層堆疊,凝住,冷卻……人世間,有人肯一肩擔盡古今愁,這是何等的氣慨!又是何等的悲壯!也許還有些許的無奈……③歷史的長河翻滾著,是李白吧,“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但他愁的是遭貶的不幸,來這岸邊借酒銷愁。是李煜吧,“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園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結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綿綿無期!④有誰愁的是曠世的悲哀有誰愁的是古今的災難他們在這岸邊徘徊、沉吟、揮淚.歷史在岸邊的樵石上刻下了他們不朽的名字。⑤三閭大夫停留過,思考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他情懷的寫照吧!舉身赴汨羅,這是他愁緒的延續(xù)吧!我看見了他的悲哀,看盡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開,卻留給后世以悲壯!⑥魯迅先生停留過,他用鐵一樣的筆桿批判著,棄醫(yī)從文的選擇是因為他在憂愁,他的肩上有著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會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發(fā)出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笔撬艚o后人的思索。他因為無所畏懼,他所以會承擔這無盡的愁,給世界一個解釋!⑦“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時空,綿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啟后,亙古不衰是啊!他們還活著,他們仍然在愁著。⑧一肩擔盡古今愁,擔起曠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啟示,留給后人啟迪。是責任還是義務是責任!⑨一肩擔盡古今愁,擔起民族的興衰。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他們曾在民族的崛起時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冊,名垂千古!⑩一肩擔盡古今愁,需要勇氣也需要力量,但這是每個熱血沸騰的中華兒女都應擔起的重任,誰都不能退縮,誰也不能退縮!【答案】錯別字:第②段中的錯別字為“氣慨”中的“慨”,應改為“概”。第③段中的錯別字為“借酒銷愁”中的“銷”,應改為“消”。第④段中的錯別字為“樵石”中的“樵”,應改為“礁”。(考生選擇兩個錯別字作答即可得分)第⑥段中的病句為:他因為無所畏懼,他所以會承擔這無盡的愁,給世界一個解釋!關聯(lián)詞位置錯誤,應改為:因為他無所畏懼,所以他會承擔這無盡的愁,給世界一個解釋!七、閱讀材料.完成第題。司馬遷《陳涉世家》原文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日:“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眨骸叭魹閭蚋?,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日:“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日:“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日“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日:“大楚興,陳勝王?!弊浣砸贵@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日:“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锃、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日:“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标惿婺肆橥?,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單元導語這個單元的課文大部分選自歷史著作.學習這些文章,不但能增長歷史知識,還可以受到古人的歷史智慧、勇氣和節(jié)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勵。學習這個單元,熟讀背誦課文,并將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筆記本上,積累文言詞語,培養(yǎng)良好的文言語感。課文導語距今兩千二百多年前,農(nóng)民起義領袖陳涉的質問之聲石破天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多么樸素的覺醒!陳涉正是懷著這種“鴻鵠之志”帶領農(nóng)民揭竿而起,揭開了反抗秦王朝殘暴統(tǒng)治的序幕?!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要求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答案】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課文內容,了解了陳涉起義的原因、過程和起義后的浩大聲勢。這次農(nóng)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王朝的暴政,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也讓讀者了解了起義領袖敢于反抗、善于斗爭,要為國家干一番事業(yè)的雄心大志。那么課文在記敘農(nóng)民起義的過程中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為起義領袖的陳勝的性格是通過什么方法表現(xiàn)出來的呢本課時我們先來討論這一問題。二、學生默讀課文后,討論課文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xiàn)。課文刻畫的主要人物是陳勝。從課文內容看,陳勝表達志向、謀劃起義、發(fā)動起義等都是透過他的語言來表現(xiàn)的??v觀全文,陳勝參與對話的共有三次,第5段中,陳勝同其他傭耕者的對話,表現(xiàn)了陳勝的遠大志向和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反抗精神。第2段中,陳勝同吳廣的對話,表現(xiàn)了他們組織起義的謀才智。他們對當前形勢的正確分析、起義策的確定、怎樣制造輿論等都是通過對話表達出來的。第3段中,陳勝同成卒的對話,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充滿英雄氣概的起義領袖形象。三、選讀課文中有關陳勝參與對話的內容,找出最能表現(xiàn)他性格的語言,并加以適當?shù)脑u論。最能表現(xiàn)陳勝性格的語言有:①茍富貴,無相忘。②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③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④壯志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①句表達了陳勝極想擺脫貧困、改變現(xiàn)狀的強烈愿望,反映了陳勝具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樸素階級感情,說明陳勝雖然出身低賤,但胸懷大志,不尋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以“鴻鵠”比喻有遠大理想的人。通過比喻,說明陳勝年輕時就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也反映了他對同伴目光短淺的惋惜。③句說明了陳勝面對秦王朝的暴政、面對死亡,毫不畏懼,決心不受命運的擺布,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國家而舉行起義,表現(xiàn)了他勇于反抗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也是他“鴻鵠之志”的具體表現(xiàn)。④句徹底否定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欺騙勞動人民的所謂天生貴種、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謊言,砸碎了長期禁錮勞動人民頭腦的封建精神枷鎖,是鼓舞人心的戰(zhàn)斗口號,表現(xiàn)了陳勝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陳勝是--+xCN建統(tǒng)治強烈不滿,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有志氣、有抱負的農(nóng)民起義的領袖。八、案例:閱讀《醉翁亭記》教學片段,完成第16題。師:剛才幾位同學介紹作者時不但結合了注釋,還查閱了相關資料,很好。誰能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本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生答)師:的確,這篇文章寫于作者被貶之際。那么,他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生:抑郁、感傷。師:古人?!敖杈葡睢保ㄟ^預習你們發(fā)現(xiàn)作者采取了什么方式來排解內心的苦悶呢生:游覽醉翁亭。師:游覽了醉翁亭之后。作者的心情又會怎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醉翁亭記》,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師:下面老師先朗讀一下課文。(稍停)給點掌聲啊!(生微笑鼓掌)還有點兒要求,在聽老師朗讀時,要做好圈點批注,并感受文中流露的情感。(師朗讀,生邊聽讀邊做圈點批注)師:好。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從作者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生:曠達。生:灑脫。師:誰能用文中的一個字來概括作者當時的情態(tài)【答案】【知識點】本題考查文言文教學實錄的評析能力?!窘忸}思路】(1)仔細閱讀所給的教學實錄。(2)結合新課標的理念及相關理論,及自己對文言文《醉翁亭記》的了解,評析該教學實錄。(3)注意題于要求“自選兩個角度”,故評析時不必面面俱到,而要選擇自己感觸最深、自己覺得最典型的兩個角度進行評析?!緟⒖即鸢浮?1)問題設計巧妙這堂課教師從結構、語言、意境人手,可以說抓住了教學本文的“要害”。與此同時,圍繞切人點精心設計了3個問題。這些問題由淺入深,指向文本的主要特色,是理解文本的關鍵。這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來替代學生的感受,束縛學生的思維,抑制學生的個性,阻礙學生的創(chuàng)造。可以說這些問題的設計體現(xiàn)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具有開放性.為學生營造了廣闊的思維空間,達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2)重視誦讀“誦讀是目視其文,耳聞其聲,心悟其情,意會其理的綜合閱讀活動,是從字、詞、句到段、篇,從文字到語音、語義,從表面到深層再到潛在情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境設計的藝術性與審美培養(yǎng)探討
- 生產(chǎn)線作業(yè)計劃與實時調度分析
- 班級紀律執(zhí)行與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關系
- 生態(tài)城市規(guī)劃中的綠色交通系統(tǒng)建設
- 現(xiàn)代辦公中的網(wǎng)絡教育平臺應用
- Unit 6 My family(說課稿)-2024-2025學年滬教版(五四制)(2024)英語一年級上冊
- 2024年二年級品生下冊《大自然的奧秘》說課稿 冀教版001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jīng)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3 古代中國的商業(yè)經(jīng)濟說課稿 人民版必修2
- 10的認識和加減法(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2024)001
- 14《圓明園的毀滅》第二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中國人口研究專題報告-中國2025-2100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西南財經(jīng)大學x清華大學-202501
- 2025年度廚師職業(yè)培訓學院合作辦學合同4篇
- 《組織行為學》第1章-組織行為學概述
- 25版六年級寒假特色作業(yè)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市場營銷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 護理指南手術器械臺擺放
- GB/T 19228.1-2024不銹鋼卡壓式管件組件第1部分:卡壓式管件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380題(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礦山資源儲量管理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