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聽的哲學(xué)——以“圣”“智”為線索
人認(rèn)識世界無非通過兩種最基本的途徑:看和聽,或曰見和聞,“聰明”一詞的本意就是指聽的能力和看的能力?!渡袝ず榉丁费晕迨拢?、聽皆在其中:“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睿作圣?!钡?,認(rèn)識又不止于見、聞,五事中最重要的“思”,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中,是“心”的職能。沒有心的主導(dǎo),即使耳目鼻口和外界發(fā)生接觸,也不會產(chǎn)生實(shí)際的效果:“耳之情欲聲,心不樂,五音在前弗聽。目之情欲色,心弗樂,五色在前弗視。鼻之情欲芬香,心弗樂,芬香在前弗嗅??谥橛涛叮母?,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耳目鼻口也;樂之弗樂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樂,心[必]樂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樂之務(wù)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適?!焙啿段逍小分懈切蜗蟮卣f:“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所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心曰諾,莫敢不諾;心曰進(jìn),莫敢不進(jìn);心曰后,莫敢不后;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淺,莫敢不淺。和則同,同則善?!币谎砸员沃骸靶闹賱t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有的文獻(xiàn)中甚至以君主和百官之間的關(guān)系來比喻心和其他器官之間的關(guān)系:“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币娐勁c聽
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的文獻(xiàn)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耳目心并稱的地方,尤其是強(qiáng)調(diào)不能局限于眼前的、顯而易見的事物,更要防止被蔽塞”,最好的辦法是借助于天下或一國的耳目和心思。依靠間接或者微妙的信息而得出準(zhǔn)確的結(jié)論,尤其受到推崇,東郭牙就是根據(jù)管仲的表情和手勢而斷定齊要伐莒,被管仲稱作“圣人”,《呂氏春秋·審應(yīng)》也高度評介:“凡耳之聞,以聲也。今不聞其聲,而以其容與臂,是東郭牙不以耳聽而聞也?;腹?、管仲雖善匿,弗能隱矣。故圣人聽于無聲,視于無形。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薄奥犛跓o聲,視于無形”可以說是見聞的最高境界。
盡管如此,人們一般還是對“親眼”看見的東西抱有特殊的信任和關(guān)懷,海德格爾提出與“看”的“智慧”相對應(yīng)的尚有“聽”的“智慧”,而不該將“聽”完全歸約于“看”,就象不應(yīng)將“時間”完全歸約于“空間”一樣,他認(rèn)為事物之本性尚未明亮,它尚未得到傾聽。葉秀山先生評論說
我們看到,“傾聽”這層意思的開發(fā),對于西方哲學(xué)傳統(tǒng)來說,意義太大了。并不是說,西方人從來沒有注意過“聽”的問題,而是說,“聽”在哲學(xué)的意義上開發(fā)得不夠,“聽”被局限于“看”的工具和手段——對于“看”的描述,而“聽”到的,都要“還原”為“看”到的。
“傾聽”之引入哲學(xué)層次,開啟了一個縱向的天地。人們再也不“只顧眼前”,而是要顧及事物的“過去”和“未來”。人們認(rèn)識到,我們眼前的事物,都有它的“過去”和“未來”。事物面對我們,都在訴著說它的“過去”,并“吐露”著它對“未來”的“設(shè)計”,問題在于我們能不能“聽懂”它的“話”。
根據(jù)葉秀山先生的提醒,同時也得益于近年出土文獻(xiàn)中對“聽”和“見而知之”、“聞而知之”的重視,我們也會饒有興趣地發(fā)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中對于“傾聽”或“聆聽”的重視是也值得注意的。
聽,《說文解字》謂:“聆也,從耳?!倍斡癫米ⅲ骸岸鷲溦?,耳有所得也?!痹凇对娊?jīng)》中,屢次出現(xiàn)“神之聽之”,如何如何的句子,如《谷風(fēng)之什·小明》“神之聽之,式谷以女”、“神之聽之,介爾景?!?。可見“聽”是神的能力,也是人為神所知的途徑。
中國古代,朝政、天命、獄訟、人情等等都是聽的對象,“兼聽則明”“聽逆耳之言”備受推崇。“吾聞之”如何如何的材料隨處可見。有時“聽”甚至成為一切判斷手段的代稱:“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薄豆茏印ぞ攀亍ぶ髀牎愤€提出了“聽”的辦法,主張即不能閉塞,也不能“失守”:“聽之術(shù)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許。許之則失守,距之則閉塞?!笨梢?,“聽”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耳的功能,成為認(rèn)識和判斷的代名詞。以心聽與以神聽
《文子》中對“聽”特別重視,還強(qiáng)調(diào)以“神”聽,
2482修[修]德非一聽,故以耳聽者,學(xué)在皮膚;以心聽
0756學(xué)在肌月[肉];以□聽者,
2500不深者知不遠(yuǎn),而不能盡其功,不能——竹簡《文子》
文子問道,老子曰:學(xué)問不精,聽道不深。凡聽者,將以達(dá)智也,將以成行也,將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達(dá)。故上學(xué)以神聽,中學(xué)以心聽,下學(xué)以耳聽;以耳聽者,學(xué)在皮膚,以心聽者,學(xué)在肌肉,以神聽者,學(xué)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盡其精,不能盡其精,即行之不成。凡聽之理,虛心清靜,損氣無盛,無思無慮,目無妄視,耳無茍聽,專精積精,內(nèi)意盈并,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長久之。——今本《文子·道德》對照竹簡本和今本《文子》,我們可以看出,其中認(rèn)為對道的把握,要由“聽”入手,“聽”的目的在于通達(dá)智慧、成就品行、獲取功名;“聽”的能力取決于“學(xué)問”是否“精”“深”;“聽”的器官不同,學(xué)的程度也不一樣。文中借用“皮膚”、“肌肉”、“骨髓”的比喻說明學(xué)問的深淺程度,還指出了“聽之不深”的后果,并提出了“聽之理”,強(qiáng)調(diào)得到了聽的目標(biāo)之后一定要“固守之”、“長久之”。《莊子·人間世》中有相近的內(nèi)容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相比之下,《文子》的內(nèi)容更為豐富,顯然是發(fā)展了《莊子·人間世》的思想?!秴问洗呵铩は燃骸罚骸肮市牡枚牭茫牭枚碌?,事得而功名得?!痹凇奥牎钡男Ч麊栴}上,和《文子》相近。這方面的比較研究,將在后文中展開。在《列子·仲尼》中有一段材料和《莊子》以及竹簡《文子》中有關(guān)“聽”的理論都有關(guān)聯(lián),但是沒有明確提出“以神聽之”或“以心聽之”、“以氣聽之”的說法,似乎是更加原始的資料
陳大夫聘魯,私見叔孫氏。叔孫氏曰:“吾國有圣人?!痹唬骸胺强浊鹦??”曰:“是也?!薄昂我灾涫ズ酰俊笔鍖O氏曰:“吾常聞之顏回,曰:‘孔丘能廢心而用形。’”陳大夫曰:“吾國亦有圣人,子弗知乎?”曰:“圣人孰謂?”曰:“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濒敽盥勚篌@,使上卿厚禮而致之??簜}子應(yīng)聘而至。魯侯卑辭請問之??簜}子曰:“傳之者妄。我能視聽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濒敽钤唬骸按嗽霎愐?。其道奈何?寡人終愿聞之?!笨簜}子曰:“我體合于心,心合于氣,氣合于神,神合于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雖遠(yuǎn)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nèi),來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覺,心腹六臟之知,其自知而已矣?!濒敽畲髳?。他日以告仲尼,仲尼笑而不答。
《列子》中的這段材料雖然沒有直接提出“聽”或“聞”的問題,但是,其中的“心”、“氣”、“神”都是和“音”,以及“知”聯(lián)系在一起的。和《莊子》、《文子》、《呂氏春秋》都有相同的地方。銀雀山漢簡0279號有一段文字討論“聽有五患”的問題,似乎也是對話體
聽有五患:其二在內(nèi),其三在外。曰:“內(nèi)之二患者何也?”曰:“中心不虛耳目……大概是從反面討論“聽”的障礙。不管怎樣,都說明“聽”的理論不是孤立的。
《文子》中有關(guān)“聽”的議論頗有影響,《金樓子·立言篇下》:“子曰:‘耳聽者學(xué)在皮膚,心聽者學(xué)在肌肉,神聽者學(xué)在骨髓也。’”其中的“子曰”應(yīng)該是“金樓子”梁元蕭繹帝自稱,內(nèi)容則是簡單化用了《文子》。由于“以神聽之”的線索,我們會想到上文提到《詩經(jīng)》中“神之聽之”的內(nèi)容,其中的“神”并不一定都是人格神,尤其是《鹿鳴之什·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這里的“神之聽之,終和且平”,如果用“以神聽之,終和且平”來解釋,是非常通順的,意思是“心神去聽那些聲音,既和諧又平實(shí)”?!耙陨衤犞钡木€索,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老子》中的難題。王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在景福本尤其是馬王堆帛書本中都寫作“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知天道”。傅、范本作“不出戶,可以知天下,不窺牖,可以知天道”,《呂氏春秋·君守》引作“不出于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知天道”,《韓非子·喻老》作“不出于戶,可以知天下;不窺于牖,可以知天道”。是而緊接著的“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痹诟鞅局写笸‘?。“以”的意思是“可以”或者“然而”都有些道理,“見天道”和“知天道”似乎也差別不大。但是,根據(jù)《老子》的上下文來看,“知”是文中的主題。既然“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就應(yīng)該“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知天道”。換言之,最好的方法是:“以不出戶知天下;以不窺牖知天道”,因為“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安怀鰬簟笔恰爸煜隆蓖緩剑弧安桓Q牖”是“知天道”的途徑。那么“塞其門、閉其兌”,靠什么來知呢?用《文子》中的話來說,就是“以心聽之”,或者“以神聽之”,惟其如此,才有“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的效果。所以,還是“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知天道”更具有哲學(xué)味道,其中的“以”可以直接訓(xùn)釋為“來”。不僅如此,出土文獻(xiàn)告訴我們,“仁義理智圣”五行中的“圣”和“智”都和“知”有關(guān),尤其是“圣”,和“聽”息息相關(guān),值得特別注意。
圣智五義1、圣:聽的能力;智,判斷的能力。
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畋游》:“古聽、聲、圣乃一字。其字即作耳口,從口耳會意。言口有所言,耳得之而為聲,其得聲動作則為聽。圣、聲、聽均后起之字也。圣從耳口,壬聲,僅于耳口之初文附以聲符而已?!薄墩f文解字》:“圣,通也,從耳。”段玉裁注:“圣從耳者,謂其耳順?!讹L(fēng)俗通》曰:‘圣者,聲也。言聞聲以知情。’”按聲圣字古相假借。所謂“圣從耳者”,應(yīng)該如郭沫若所言,“古聽、圣、聲乃一字?!逼渥肿鞫?,從口耳會意,段注所引《風(fēng)俗通》之言,正是以“聲”解“圣”。
傳世本《老子》中的“圣”,在帛甲本中多寫作“聲”,在帛乙本中多寫作“耳口”,而在傳世本中作“聲”的地方,在郭店竹簡本中又寫作“圣”,如“大音希圣”“音圣之相和也”。和帛書《老子》一起出土的馬王堆《五行》篇卻和郭店竹簡《五行》一樣,以“圣”代“聲”。帛書《五行》:“者,圣之臧于耳者也,猶孔子之聞輕者之敷而得夏之盧也。”竹簡《五行》:“金圣,善也;玉音,圣也”“金圣而玉晨之?!?/p>
郭店竹簡中應(yīng)作“聽”的地方,亦寫作“圣”
視之不足見,圣之不足。——《老子》丙組
容,目也。圣,耳也。——《語叢一》
可見,《說文解字》段注“謂其耳順”暗引孔“圣人”“六十耳順”之言,偏離了“圣”的本義,而帛乙本《老子》中“圣”寫作“耳口”更說明“圣”和“聲”“聽”皆有內(nèi)在的同源關(guān)系,可證郭說之確。
關(guān)于智,《說文解字》曰:“識詞也?!倍斡癫米⒄J(rèn)為常省作“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解釋“知”說“如矢之速也?!蔽覀兛梢哉f,智,就是知的能力——對事物的判斷不僅迅速而且準(zhǔn)確。在新近出土的文獻(xiàn)中,知和智也往往是通用的,為了討論的方便,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習(xí)慣,我們把作為智慧之意的名詞寫為“智”,把作為認(rèn)識或判斷之意的動詞寫為“知”。2、圣:聞而知之;智,見而知之。
在郭店竹簡《五行》、馬王堆帛書《五行》,八角廊竹簡《文子》等出土文獻(xiàn),以及《大戴禮記》、《新書》等傳世典籍中,都以“聞而知之”來解釋“圣”,以“見而知之”來解釋“智”。所以,“圣”之為“圣”不僅在于“聞”或“聽”,更在于“知”或“智”。因為大多數(shù)的人對周圍的事物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在簡帛《五行》中,智的屬性和表現(xiàn)“明”、“見賢人”、“玉色”等都是“看”的內(nèi)容,而圣的屬性和表現(xiàn)“聰”、“聞君子之道”、“玉音”等都是“聽”的對象
智之思也長,長則得,得則不忘,不忘則明,明則見賢人,見賢人則玉色,玉色則形,形則智。
圣之思也輕,輕則形,形則不忘,不忘則聰,聰則聞君子道,聞君子道則王言,王言則形,形則圣。
《論語·述而》:“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笨鬃訌?qiáng)調(diào)“知”是“作”的前提,并重視對見聞的選擇和判斷。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聞而知之”和“見而知之”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在孔子那里就隱約出現(xiàn)了,“多見而識之”是次一等的“知”。《五行》等篇顯然是發(fā)揮了孔子的這些思想。
簡單地說,“見而知之”是所謂的“感性認(rèn)識”,“聞而知之”是所謂的“理性認(rèn)識”;或者說“聞而知之”是“在場”的經(jīng)驗證明,而“聞而知之”是“不在場”的邏輯判斷,“見而知之”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材料,而“聞而知之”則依靠認(rèn)識主體自身的智慧,所以叫做“圣”,這也就是為什么“聽道”更加被重視的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道”和“言說”之間的關(guān)系,“圣人”弘道一方面要“身體力行”,契而不舍,另一方面要“著書立說”,“喋喋不休”;我們在看到圣賢之書的時候,實(shí)際上是在“聽”他“說”道,而不是“看”他“行”道;我們在研究他的思想的時候,實(shí)際上是和他們對話,而不是看他們身高多少、腰圍幾何。郭店竹簡中有可以題為《說之道》的一組竹簡,對于“道”的訓(xùn)釋就是從說的角度
凡說之道,急者為首。既得其急,言必有以及之。
言以始,情以久。非言不讎,非德無復(fù)。言而茍,墻有耳。往言傷人,來言傷己。言之善,足以終世,三世之富,不足以出亡。文中“急者為首”、“言以始”的說法顯然是以道在字形上從“首”為根據(jù)的。這樣一來,“道”和“聽”的關(guān)系就更加密切了。3、圣,知天道;智,知人道。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之四把“圣”和“天”,“智”和“人”聯(lián)系起來
圣者,聲也。圣者知,圣之知知天,其事化翟。其胃之圣者,取諸聲也。知天者有聲,知其不化,知也。
圣,天知也。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郭店竹簡《五行》對“圣”“智”有類似的定義聞君子道,聰也。聞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帛書《五行》篇對“圣”“知”的理解和郭店楚簡相似聞君子之道,聰也;聞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知而行之,圣義也。見而知之,知也,知而安之,仁也。圣始天,知始人。圣為崇,知為廣??梢姡笆ァ边€是要比“智”高超一些。《孟子》中“圣”的地位也是最高的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智之于賢者也,圣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睹献印けM心下》4、圣:收韻;智,發(fā)聲。簡帛《五行》對“圣智”的討論不厭其煩,又提出了條理、始終和集大成的問題君子之為善也,有與始,有與終也。君子之為德也,有與始,無與終也。金聲而玉振之,有德者也。金聲,善也;玉音,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聲而玉振之。
“金聲玉振”通常的解釋是“謂以鐘發(fā)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顏師古注《急就篇》:“鐘則以金,磬則以石”?!敖?、石”之間有根本的一致性:“故圣人所由曰道,所為曰事。道猶金石,一調(diào)不更;事猶琴瑟,每弦改調(diào)。”但是,鐘和磬的聲音各不相同,“鐘之與磬也,近之則鐘音充,遠(yuǎn)之則磬音章,物固有近不若遠(yuǎn),遠(yuǎn)不若近者?!彼鼈兊淖饔靡灿袇^(qū)別,分別對應(yīng)于“圣”“智”。
古人對玉有特殊的興趣,思想家們也做了精致的發(fā)揮,大體上是認(rèn)為它是集各種美德于一身的?!墩f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者?!狈謩e為:“仁、義、智、勇、絜”?!豆茏印に亍犯岢?/p>
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摶徹遠(yuǎn),純而不淆,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孟子用“金聲玉振”一詞,對圣智作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解釋,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則巧也,圣,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孟子·萬章下》集大成又叫做“齊”,磬的聲音就能夠表現(xiàn)這種“齊”傳曰:居處齊則色姝,食飲齊則氣珍,言齊則信聽,思齊則成,志齊則盈。五者齊斯神居之。《詩》曰:“既和且平,依我磬聲?!薄俄n詩外傳》卷一
孟子所說的“條理”,當(dāng)然仍然和音樂理論有關(guān)系,但是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音樂了,《書·盤庚》:“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靶邪倮锒刖攀?,“始條理者”眾矣,有多少人提出過形形色色的計劃,有多少人設(shè)計過大大小小的條例,然而,不管在哪一個領(lǐng)域,“善始善終”的人總是鳳毛麟角,就像奏樂,愛好者眾,嘗試者多,能“成”的少而又少。所以“集大成”的確是難以達(dá)到的因而也是備受推崇的。
在簡帛《五行》中所提到的“君子之為德也,有與始,無與終”看似和“集大成”相矛盾,帛書《五行》在“說”的部分對此進(jìn)行了解釋:“有與始者,言與其體始;無與終者,言舍其體而獨(dú)其心也?!睂?shí)際上,文中強(qiáng)調(diào)的是道德修養(yǎng)不能始于身而終于身,而最終要使自己的“心”處于獨(dú)立地位,主導(dǎo)地位,不能偏向于仁、義、禮、智、圣某一方面,更不能為耳目鼻口所“役”。《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中就是認(rèn)為圣智是“心”的屬性
蔡澤曰:“吁,君何見之晚也!夫四時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百體堅強(qiáng),手足便利,耳目聰明而心圣智,豈非士之愿與?”應(yīng)侯曰:“然。”
不難發(fā)現(xiàn),圣智五義實(shí)際上可以歸結(jié)為兩類,一是從“見聞”的角度,另一是從“始終”的角度,把兩者溝通的則是“條理”二字。圣智最后的指向則是“天人”。在其他一些文獻(xiàn)中,“圣智”是直接作為評判人的標(biāo)準(zhǔn)或處理事務(wù)的能力被使用的。不同思想家對“圣智”的態(tài)度也是很不一樣的。
四圣智的作用和遭遇
1、作為德性的圣智
除了簡帛《五行》以外,郭店竹簡《六德》把圣智納入“六德”,并認(rèn)為:“父圣子仁,夫智婦信,君義臣忠。圣生仁,智率信,義使忠?!薄吨芏Y·地管司徒》:“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币彩前选笆ブ恰笨闯傻滦?。在秦始皇歌功頌德,“明得意”的石刻碑文中,也沒有忘記“圣智”:“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jì)。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薄洞蟠鞫Y記·盛德》則把道、德、仁、圣、義、禮作為“六政”,申論其治國安民的重要意義??梢娛ブ遣皇且粋€普通的褒義詞。但是,在其他語境里,“圣智”則是一種方法或者說是能力。3、被“絕”“棄”的“圣”“智”對圣智的極端推崇必然導(dǎo)致對它的激烈批評。郭店竹簡《老子》有“絕智棄辨”之語,對于“智巧”的批評在先秦文獻(xiàn)中也隨處可見?!肚f子·人間世》認(rèn)為“智”和“名”分別是爭斗的工具和德行散失的原因,二者都是“兇器”?!肚f子》外雜篇中對“圣智”的批判最為直接和猛烈:“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dú)其國邪?并與其圣知之法而盜之。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并與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圣知邪?”“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韓非子》認(rèn)為上下都有私心,“圣智成群”的局面得不到控制,是很危險的:“上無其道,則智者有私詞,賢者有私意。上有私惠,下有私欲,圣智成群,造言作辭,以非法措於上。上不禁塞,又從而尊之,是教下不聽上、不從法也。是以賢者顯名而居,奸人賴賞而富。賢者顯名而居,奸人賴賞而富,是以上不勝下也?!薄盾髯印穼λ济衔逍械呐u近乎苛刻,并針對圣智提出了矯正的方法,一是不要憑借圣智是人走到窮途末路:“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圣智,不以窮人?!倍鞘刂杂蓿骸白勇吩唬骸覇柍譂M有道乎?’孔子曰:‘聰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薄墩f苑·敬慎》中也說高上尊賢,無以驕人;聰明圣智,無以窮人。資給疾速,無以先人;剛毅勇猛,無以勝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智必質(zhì),然后辯之;雖能必讓,然后為之;故士雖聰明圣智,自守以愚;功被天下,自守以讓;勇力距世,自守以怯;富有天下,自守以廉;此所謂高而不危,滿而不溢者也?!墩f苑》的這段材料還提到了雖然“智”,也一定要保持質(zhì)樸的問題?!盾髯印芬约啊墩f苑》中的資料雖然提出了防止“圣智”過度的辦法,其前提一方面是承認(rèn)“圣智”有可能導(dǎo)致不良的后果,另一方面提出補(bǔ)救的措施而不是激進(jìn)的棄絕,可以看作是對《莊子》中有關(guān)思想的修正。在《列子》中則對痛恨圣智的原因作出了解釋,并認(rèn)為那些因素?zé)o法輕易校正過來:“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達(dá)。今以圣智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淺術(shù)所能已也?!睂?shí)際上是以反諷的方式肯定了圣智。
考慮到圣智一詞經(jīng)過思孟學(xué)派的發(fā)揮,被廣泛議論是發(fā)生在戰(zhàn)國中期及以后,春秋末年的老子直接批評它的理由不太充分,可能性不大,但是莊子“棄某絕某”的思維模式還是受了老子的影響。故而可以推斷,馬王堆帛書本《老子》“絕圣棄智”是來自《莊子》的,但是在早期《老子》的傳本中也是有基礎(chǔ)的。圣智之道——竹簡《文子》的觀點(diǎn)
在竹簡《文子》中則把“圣智”作為“道”,也就是一種根本的方法來討論或者選擇“道”的最佳途徑
□經(jīng)》者,圣知之道也。王也不可不
平王曰:“何謂圣知?”文子曰:“聞而知之,圣也?!?/p>
知也。故圣者聞而知擇道。知者見禍福而知擇行,故聞而知之,圣也
知也成刑者,可見而未生,知者見成。
今本《文子·道德》相關(guān)內(nèi)容有助于我們了解“圣知”的概念。
文子問圣智。老子曰:“聞而知之,圣也;見而知之,智也。故圣人常聞禍福所生而擇其道,智者常見禍福成形而擇其行;圣人知天道吉兇,故知禍福所生;智者先見成形,故知禍福之門。聞未生,圣也,先見成形智也,無聞見在愚迷?!?/p>
和簡帛《五行》相比,竹簡《文子》同樣正面肯定圣智的作用,而且把圣智上升到“道”的高度,即圣智不僅是探尋道的方法,而且是道的一種。同時竹簡《文子》把“聞而知之”推進(jìn)到“聞而知擇道”的水平,把“見而知之”推進(jìn)到“見禍福而知擇行”的水平,更加強(qiáng)調(diào)圣智的行動意義。這些思想和漢初思潮比較接近
莊王戰(zhàn)服大國,義從諸侯,戚然憂恐,圣智在身而自錯不肖,思得賢佐,日中忘飯,可謂明君矣。此之謂“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缎聲は刃选?/p>
前車覆而后車戒,夫殷周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難從是不法圣智也。秦之絕者,其軌跡可見也,然而不避,是后車又覆也?!洞蟠鞫Y記·保傅》
“不法圣知”就是不能依照歷史上已有的成功經(jīng)驗進(jìn)行統(tǒng)治,而秦之速亡,“其轍跡可見”如前車之鑒,必須吸取其教訓(xùn)?!洞蟠鞫Y記·四代》解釋說:“圣,知之華也?!笔ナ侵腔鄣募畜w現(xiàn)。
綜合上述文獻(xiàn)資料,對“圣”和“知”的理解大體相同,所謂“圣”是一種水平很高的“知”,是“知之華”,能根據(jù)簡接的、歷史的、或者遙遠(yuǎn)的,概言之,是“聽”來的信息,把握事物的要害,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選擇合適的行為;而“知則是對直接的、現(xiàn)實(shí)的,就近的事物,概言之,是看到的信息作出判斷?!笆ァ焙汀爸憋@然都是有認(rèn)識論的意味,在竹簡《文子》中尤其如此。“圣智”在思孟學(xué)派那里是“五行”的內(nèi)容,但是更多的時候,它是作為獨(dú)立的范疇存在的,“仁義禮智信”的這種“五?!斌w系確立以后,圣智的意涵就更加單純了,專指極端的聰明。在漢以后的道經(jīng)、佛經(jīng)、小說等文獻(xiàn)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以至于今。但是,由于出土文獻(xiàn)的提示,我們發(fā)現(xiàn)“聽”是多么的重要。
注釋:生而目視,耳聽,心慮。目之所以視,非特山陵之見也,察于荒忽。耳之所聽,非特雷鼓之聞也,察于淑湫。心之所慮,非特知于粗粗也,察于微眇,故修要之精。文王曰:“主明如何?”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并進(jìn),則明不蔽矣?!蹦抠F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并進(jìn),則明不塞矣。故目視備色,耳聽備聲,口食備味,形居備宮,名受備號,生則天下歌,死則四??蓿蚴侵^至盛?!对姟吩唬骸傍P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贝瞬槐沃R病H酥饕砸粐恳?,故視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四塔吊設(shè)備購置與銷售專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家電銷售顧問聘用與售后服務(w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出租車承包合同綠色出行推廣合作2篇
- 二零二五版豪華度假酒店承包經(jīng)營合同規(guī)范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公益勞動服務(wù)基地共建與社區(qū)公共服務(wù)拓展合同3篇
- 年度營養(yǎng)型輸液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年度智能兒童成長儀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2024年鋼材交易:居間代理全套合同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承包居間代理服務(wù)合同2篇
- 2025年變壓器智能化升級采購及技術(shù)支持合同3篇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2023-2024學(xué)年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化學(xué)試題
- 《酸堿罐區(qū)設(shè)計規(guī)范》編制說明
- PMC主管年終總結(jié)報告
- 售樓部保安管理培訓(xùn)
- 倉儲培訓(xùn)課件模板
-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fù)習(xí)第七講水循環(huán)與洋流自主練含解析
- GB/T 44914-2024和田玉分級
- 2024年度企業(yè)入駐跨境電商孵化基地合作協(xié)議3篇
- 《形勢與政策》課程標(biāo)準(zhǔn)
- 2023年海南省公務(wù)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橋梁監(jiān)測監(jiān)控實(shí)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