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14課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1.gif)
![高中歷史-第14課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2.gif)
![高中歷史-第14課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3.gif)
![高中歷史-第14課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4.gif)
![高中歷史-第14課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2fd2ea0d21259bb0123ff196bc6e973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PAGE第三單元各國經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第14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課標要求:了解俄國國內戰(zhàn)爭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認識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列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現(xiàn),認識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①了解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立的簡要過程。②準確記憶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斯大林體制等歷史概念。2、過程與方法目標:
對新經濟政策實施的必要性要有清晰的認識,并從中感悟經濟發(fā)展要與本國國情相適應,要依照客觀經濟規(guī)律指導經濟建設。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及其對中國歷史發(fā)展影響的分析,增強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改革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教學重難點:重點: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的轉變難點:斯大林模式及其評價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模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方法:講授法、材料分析法、對比法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展示連幅圖片俄國十月革命前后的歷史圖片,播放背景樂《ConquestOfParadise》。學生欣賞圖片,老師解讀:“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她拼死抵抗法西斯的侵略,為二戰(zhàn)勝利立下赫赫戰(zhàn)功;她全力發(fā)展重工業(yè),成為唯一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是冷戰(zhàn)的主要參與者;她曾是中國尊敬的師長和朋友,被我們親切的稱為‘老大哥’;這個國家叫——蘇聯(lián)?!绷袑幷f,“堅冰已經打破,航程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蹦敲?,經歷了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俄國她的航程將通向哪里?這這條道路上又有哪些曲折的探索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展示教學目標】學生代表朗讀,其他同學跟讀。讓學生帶著學習目標走入本課學習。師:既然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當時的俄國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馬克思是怎么解讀社會主義的。生(朗讀):“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建立的社會主義實行公有制、計劃經濟和按勞分配,取消商品生產和貨幣。”師: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公有制+計劃經濟+按勞分配。需要注意到的是,這條公式是要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基礎上的。(過渡)師:馬克思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構想,具體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呢?蘇俄的領導人又是怎樣做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位領導人列寧的探索——【列寧篇】?!玖袑幤空故静牧希毫袑幷f:“我們在奪取政權時便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xiàn)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類問題……我們必須根據(jù)實踐做出判斷?!薄捌鸪?,幾乎沒有實驗機會,因為生存斗爭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全球通史》師:列寧有列寧的困惑,從材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俄國奪取政權之前沒有現(xiàn)行的例子可以學習或借鑒,而且,“起初,幾乎沒有實驗機會,因為生存斗爭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蹦敲矗惺裁础吧娑窢帯蹦??展示材料:材料1:俄國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對蘇俄進行了武裝干涉,支持俄國境內的叛軍,妄圖把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里。材料2:“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睅煟禾K維埃政權建立后面臨怎樣的形勢?生: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反革命叛亂,經濟嚴重匱乏。師:面對這種內憂外患,列寧是如何選擇的呢?生:1918年9月,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zhàn)勝敵人”的口號下,蘇維埃共和國把各項工作都轉入戰(zhàn)時軌道。列寧決定,實施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咀灾鲗W習】師:結合教材及手中的導學案,同學們有兩分鐘的時間完成課件中的表格,回答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師:通過與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的構想作對比可知,列寧在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踐行了馬克思的構想,但是從內容上我們又可以得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有它自己的特點:排斥商品貨幣關系,用軍事、行政手段控制社會的運轉。為什么要這樣做?生:因為當時的蘇俄處于戰(zhàn)時狀態(tài),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集中了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軍事斗爭的勝利(積極性)。展示材料:“……這項政策已經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務,而且是共產主義的任務,是推進社會主義的真正的主要門徑。”后來,列寧在回顧和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曾多次承認一度有過“直接過渡”的思想?!袑帲?919年)(過渡)師:你認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推進“社會主義的真正門徑”嗎?聯(lián)系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的設想,蘇俄是否具備“直接過渡”的條件?展示材料:國家征購價6盧布國家零售價30盧布黑市價格200盧布糧征購量材料一:糧征購量1919年俄國1普特糧食價格1919年俄國1普特糧食價格材料二:這個政策實際上拿走了農民手里全部余糧,甚至是一部分必需的口糧;付給農民的紙幣由于大幅度貶值,不過是些“彩色紙片”。材料三:擁護沒有共產黨參加的蘇維埃!立即取消糧食征購隊!統(tǒng)治著祖國的共產黨完全脫離了群眾,沒有能力把群眾從全面崩潰的現(xiàn)狀中拯救出來!材料四:82%82%師: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為何不能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我們如何全面評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動員了全國的財力、物力,保證了軍事斗爭的勝利。消極性:許多措施超出了戰(zhàn)時需要的限度,超越了當時生產力發(fā)展水平,違反了客觀價值規(guī)律,使農民負擔過重,造成了工農聯(lián)盟瀕于瓦解,戰(zhàn)后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進一步加強。標志著向社會主義“直接過渡”的實驗宣告失敗。師:一句話概括: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非常時期的“理想化”選擇。過渡:展示材料:“目前已很清楚,我們用沖擊的辦法……來實現(xiàn)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的嘗試已經失敗了……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問題上,必須退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列寧師:“退”在哪里?列寧怎樣做到“以退為進”呢?為了解決國內嚴重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列寧又進行了那些探索?生:新經濟政策?!咀灾鲗W習】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完成課件中關于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師:新經濟政策“新”在何處?師:從“新”的表現(xiàn)我們可以總結得出新經濟政策的特點: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一定限度內恢復和發(fā)展資本主義,進而過渡到社會主義。展示材料:杰爾諾沃村“伊里奇之燈”“在我們的家里裝上了這么美妙的燈,這是過去任何一個政權都沒有替我們做到的。但是蘇維埃政權卻做到了。為煤油和松明操心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現(xiàn)在可以安靜地等待黃昏時刻的到來,看那燈光閃爍起來,照亮我們的農舍。心里是如此歡樂和愉快,禁不住要高聲喊叫:蘇維埃政權,你干得多么出色!”學生朗讀,結合教材,思考:如何全面評價新經濟政策?生: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師: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表明俄共(步)放棄了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和實踐。這是列寧對在小農占優(yōu)勢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一步探索的結果。他找到了一條使落后的俄國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途徑,這將是確立與落后的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在生產力發(fā)展的基礎上,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簡而言之,新經濟政策——直面現(xiàn)實的理性探索。(過渡):師:但是在1924年1月21日偉大導師列寧的逝世了!代之而起的是“鋼鐵般的人”——斯大林。斯大林會不會繼續(xù)推行新經濟政策呢?他又將進行哪些探索呢?讓我們來看斯大林的選擇?!舅勾罅制空故静牧希?922年蘇聯(lián)成立。1924年的蘇聯(lián)仍處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封鎖和包圍之中,國內工業(yè)生產極其落后,1928年,蘇聯(lián)的工業(yè)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1/8,全國99%的耕種要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對此斯大林指出:沒有重工業(yè),就不會有一切現(xiàn)代化國防武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我們。請分析:他進行建設社會主義的側重點是什么?這樣選擇的依據(jù)是什么?生: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這樣選擇的依據(jù)是:工業(yè)落后的現(xiàn)實;重工業(yè)是國防的基礎。展示材料:斯大林認為社會主義只能實行計劃經濟;社會主義只能允許兩種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所有制越公就越優(yōu)越;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工業(yè)化道路就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工業(yè)化道路,加強黨的領導就是一切權力越來越集中于黨,社會主義越發(fā)展階級斗爭越尖銳。——《世界歷史》雜志【合作探究】:探究:根據(jù)材料,結合教材,歸納斯大林經濟體制的特點。要求:學生分成五個小組進行探究,每個小組安排好具體任務,組內討論并且爭取每個組內成員達成一致意見,組長安排好回答問題的代表,爭取每個組員都有發(fā)言的機會。生:所有制形式:單一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調節(jié)手段:實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計劃經濟。建設方針: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管理手段:行政管理,黨的領導。管理體制:高度集中。師:斯大林體制確立的原因?展示答案:1、斯大林成為蘇聯(lián)最高領導人,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蘇聯(lián)社會發(fā)生了極大變化。2、外部帝國主義敵視,需要權力高度集中對付國內外反革命的進攻。3、內部經濟文化落后,受傳統(tǒng)影響。4、斯大林個人因素:性格粗暴、獨斷專行,權欲心重。師:斯大林體制確立后,逐漸僵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大都照搬這種體制,因此被稱為“斯大林模式”。英國前任首相丘吉爾曾經這樣評價斯大林:他接過的是一個扶木犁的窮國,他留下的是一個擁有核武的強國;但也有人說,“他是蘇聯(lián)解體的罪魁禍首”。那么,到底如何正確看待斯大林模式呢?斯大林體制下的蘇聯(lián)都取得了哪些光輝的成就呢?材料一:蘇聯(lián)工業(yè)產值增長示意圖蘇聯(lián)工業(yè)產值增長示意圖材料二:1941年,希特勒發(fā)動襲擊后,蘇聯(lián)只用了8天時間就征集了530萬人入伍,僅用4個月就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工業(yè)基地。材料三:蘇聯(lián)經濟的巨大發(fā)展和它所采取的“計劃”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極大興趣,西方人士紛紛前往蘇聯(lián)取經。一時間,“計劃”成了最時髦的詞。思考:從上述三則材料我們可以得知斯大林體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生:迅速實現(xiàn)工業(yè)化;為二戰(zhàn)勝利奠基;為西方國家提供借鑒。師:然而,光芒的背后是這樣一串數(shù)據(jù)······材料四:產業(yè)部門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長率農業(yè)產值8.1%輕工業(yè)產值210%重工業(yè)產值550%蘇聯(lián)經濟各部門發(fā)展的狀況蘇聯(lián)經濟各部門發(fā)展的狀況材料五:國家計劃力爭精確,在列寧格勒生產的一粒鈕扣售價1盧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價格也是1盧布,而萬里之外的海參崴仍然是1盧布?!@就是計劃經濟材料六:誰不加入集體農莊,誰就是蘇維埃的敵人。全盤集體化帶有很大的強制性。材料七:到斯大林逝世的時候,人均糧食產量、人均肉類產量還沒有達到沙皇時代的水平?!@就是鮮明的對比思考:從上述三則材料我們可以得知斯大林體制又有哪些弊端呢?生: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地方企業(yè)缺乏活力;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嚴重受挫;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師:斯大林逝世后,蘇聯(lián)歷史進入一個新時期。在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執(zhí)政期間,蘇聯(lián)先后幾次進行經濟改革,但是由于積重難返,改革步履維艱,效果不大。直到1991年12月25日,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嗟嘆的結局,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臺上刻寫了74圈就停止了,從而標志了蘇聯(lián)正式解體。簡而言之,斯大林體制——敵對氛圍下的趕超策略。(過渡)師:斯大林體制留給我們的既有得,亦有失,既有豐富的經驗,也有滿滿的教訓。而作為同樣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我國來講,又將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帶來哪些啟發(fā)呢?【斯大林篇】【合作探究】展示材料:“針對病癥,開出藥方”: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比例失調,人民困難;農業(yè)集體化農民積極性不高;計劃指令壓制地方、企業(yè)的積極性;計劃體制僵化蘇解體的歷史根源。請回答:斯大林模式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有何啟示?要求: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探究,每個小組安排好具體任務,組內討論并且爭取每個組內成員達成一致意見,組長安排好回答問題的代表,爭取每個組員都有發(fā)言的機會。生:1、農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要按比例協(xié)調發(fā)展;經濟建設必須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實保障人民利益。改革必須注重增強企業(yè)活力;制定政策須符合國情,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經濟體制改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發(fā)展水平。課堂小結學生總結本課所學,先后學習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和斯大林體制。師: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超越生產力水平,引起危機,放棄。新經濟政策,生產力發(fā)展基礎上逐步過渡。適應生產力水平,后被取消。斯大林體制,生產力發(fā)展與過渡同時?;具m應,弊端不少。日漸僵化。從上述探索中我們可看出,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因此,要求我們制定政策要從實際出發(f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師:最后,以當今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一段話作為本課的總結:誰不為蘇聯(lián)解體感到惋惜,那就是沒有良心的人;誰若想要回到過去的蘇聯(lián),那就是一個愚蠢的人!——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測評提升】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實行的非常措施。蘇俄政府推行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應對嚴重的戰(zhàn)爭危機B.農民群眾迫切要求迅速建成社會主義C.防止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D.加快社會改造的步伐2.(2012·重慶學業(yè)水平考試·T19)1918年政府頒布命令,宣布蘇維埃共和國成為一個軍營;蘇維埃政府對于居民的糧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由政府統(tǒng)一實行調配制。內戰(zhàn)時期在交換和流通方面,基本上取消了市場關系。這表明蘇維埃共和國正在實施()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農業(yè)集體化運動 D.社會主義工業(yè)化3.小說《靜靜的頓河》中的一位暴動士兵說:“青天白日里就進行瘋狂的搶劫!把我們家的糧食全搞走啦,連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說這樣為勞動人民嗎?”士兵的話主要針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A.余糧征集制 B.企業(yè)國有政策C.糧食稅 D.勞動義務制4.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彼从车氖菓?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A.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B.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C.實行了軍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貿易制度5.(2012·江蘇學業(yè)水平考試·T22)“十月革命后的蘇維埃俄國,曾試圖‘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純社會主義的分配’,幾年以后感到這是‘力所不能及的’。”為了解決“力所不能及”所引發(fā)的社會危機,蘇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頒布《四月提綱》 B.采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C.實施新經濟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6.1922年在慶祝蘇聯(lián)成立的活動中,一個農民興高采烈地對身邊的伙伴說今年的糧食豐收了,他在交納了糧食稅后剩下不少的余糧。按照當時規(guī)定,這些余糧()A.全部上繳國家 B.只能由政府收購C.必須限量交易 D.農民可以自由支配7.“新經濟政策一執(zhí)行,混亂和饑荒馬上就開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復了生機,市場上的商店又開始有了產品的供應了,物價也隨之下降。那時黨的口號是‘學會做生意’?!边@里的“學會做生意”主要指()A.實行糧食稅制度B.允許商品買賣,實行自由貿易C.恢復和發(fā)展私人企業(yè)D.宏觀調控與計劃相結合8.蘇俄新經濟政策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相比,從經濟規(guī)律的角度講,主要“新”在()A.加強國家政權對經濟的管理B.中小企業(yè)允許資本家經營C.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的關系發(fā)展生產D.目的是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9.(2012·遼寧學業(yè)水平考試·T12)下表反映了蘇俄(蘇聯(lián))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情況,導致農業(yè)生產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項目1921年1923年1925年糧食作物耕種面積(萬公頃)662078608730糧食作物產量(億普特)22.1334.5544.24A.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施新經濟政策C.赫魯曉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10.據(jù)史料記載:某一時期列寧格勒生產的一粒紐扣售價是1盧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價也是1盧布,而在萬里之外的海參崴的售價仍是1盧布。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當時蘇聯(lián)(俄)實行()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計劃經濟體制 D.市場經濟體制【板書設計】第14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列寧篇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2、新經濟政策二、斯大林篇1、斯大林體制三、啟示篇【課后作業(yè)】《自主學習叢書》相關題目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為新授課,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下面簡要做一下學情分析:①基礎:其文化課成績在全區(qū)居于末流,中考成績平均約300分,在這種條件下學習高中歷史,尤其顯得不利;②優(yōu)勢:經過半年的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已對高中歷史的學習有了初步的感知,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效果分析本課題要求了解俄國國內戰(zhàn)爭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認識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列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現(xiàn),認識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重點學習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的轉變,難點是對斯大林模式的學習及其評價。在教學中比較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的不同點;辯證看待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影響等。在教學中運用連幅的圖片,配以背景樂,教師進行解說,引導學生進入本框題,激發(fā)學習興趣,然后帶著問題與任務學習本課。學生在學習時以主人翁身份積極投入,在課堂中學生交流討論,然后發(fā)表意見,其他同學補充。老師適時給予點撥,回答出色的及時給予表揚。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總結。學生的反映非常積極,自主學習過程非常認真,完成了自主學習的內容,合作助學階段,小組討論積極、熱烈,結論非常正確。教師的備課思路清晰,所選擇的練習題密切結合,講練結合;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思結合,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重點突出,熟練的將本框題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由淺入深,有效的訓練了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授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進行情感和價值觀升華的同時,又訓練學生高考應試技能,是較為實用的一節(jié)課。教材分析:本節(jié)錄像課學習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單元第14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本節(jié)內容分3部分:1.了解俄國國內戰(zhàn)爭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2.認識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3.列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現(xiàn),認識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出現(xiàn),是人類經濟發(fā)展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從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體現(xiàn)了對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的艱難探索。評測練習一、選擇題: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實行的非常措施。蘇俄政府推行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應對嚴重的戰(zhàn)爭危機B.農民群眾迫切要求迅速建成社會主義C.防止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D.加快社會改造的步伐2.(2012·重慶學業(yè)水平考試·T19)1918年政府頒布命令,宣布蘇維埃共和國成為一個軍營;蘇維埃政府對于居民的糧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由政府統(tǒng)一實行調配制。內戰(zhàn)時期在交換和流通方面,基本上取消了市場關系。這表明蘇維埃共和國正在實施()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農業(yè)集體化運動 D.社會主義工業(yè)化3.小說《靜靜的頓河》中的一位暴動士兵說:“青天白日里就進行瘋狂的搶劫!把我們家的糧食全搞走啦,連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說這樣為勞動人民嗎?”士兵的話主要針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A.余糧征集制 B.企業(yè)國有政策C.糧食稅 D.勞動義務制4.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彼从车氖菓?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A.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B.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C.實行了軍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貿易制度5.(2012·江蘇學業(yè)水平考試·T22)“十月革命后的蘇維埃俄國,曾試圖‘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純社會主義的分配’,幾年以后感到這是‘力所不能及的’?!睘榱私鉀Q“力所不能及”所引發(fā)的社會危機,蘇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頒布《四月提綱》 B.采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C.實施新經濟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6.1922年在慶祝蘇聯(lián)成立的活動中,一個農民興高采烈地對身邊的伙伴說今年的糧食豐收了,他在交納了糧食稅后剩下不少的余糧。按照當時規(guī)定,這些余糧()A.全部上繳國家 B.只能由政府收購C.必須限量交易 D.農民可以自由支配7.“新經濟政策一執(zhí)行,混亂和饑荒馬上就開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復了生機,市場上的商店又開始有了產品的供應了,物價也隨之下降。那時黨的口號是‘學會做生意’?!边@里的“學會做生意”主要指()A.實行糧食稅制度B.允許商品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材料用過濾袋合同采購流程
- 2025年文物遺址保護服務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2025年舞蹈學校教職員工勞動合同
- 2025年貴金屬靶材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單位二手商業(yè)房產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組合開關項目提案報告
- 2025年北京市股權變更合同模板
- 2025年個人創(chuàng)業(yè)貸款合同范本
- 2025年臨時轎車租賃協(xié)議概述
- 2025年人力資源服務代理合同文本
- 統(tǒng)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大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含答案
- 2024年中考數(shù)學專題訓練 專題10 截長補短模型綜合應用(知識解讀)
- 專利分析評議報告
- 員工招聘與人才引進培訓課件
- 裝配式預制剪力墻外墻板制作教學課件:預制外墻板生產流程
- 英語旅游文本的句式特點及其翻譯
- 咖啡種植園項目計劃書
- 2024年山東省春季高考模擬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二)
- 建設用地報批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精裝修室內施工組織部署
- 農用拖拉機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