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課題2 原子的結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化學-課題2 原子的結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化學-課題2 原子的結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化學-課題2 原子的結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化學-課題2 原子的結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2原子的構成教學設計課題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原子的結構課型新授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為什么原子不顯電性;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3.認識離子的形成。過程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像、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情感態(tài)度1.對學生進行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的可分性等辯證唯物主義觀念的教育。2.利用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史實,體會科學發(fā)展的曲折性,體會科學在人類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貢獻。了解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原子的構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離子的形成教學難點原子的構成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教學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引入)我們知道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如果拋開化學變化這一前提,原子能否再分?[多媒體呈現(xiàn)情景]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是一部壯麗的史詩原子學說的提出者——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一種極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對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結構到底如何的問題,科學家進行了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研究、探討、論證。【展示】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并介紹棗糕型原子模型【展示】盧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設想:他認為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電子在核外很大的空間內作無規(guī)則的高速運動。【問題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個什么樣的結構呢?【展示】原子結構的放大模型(介紹)原子核(質子、中子)和電子【問題促思】我們知道,分子、原子都在不斷地運動著,那么,你們能否想像一下:構成原子的原子核和電子是如何運動的呢?閱讀課本53頁【課堂小結】中子(不帶電)原子中子(不帶電)原子原子核1個碳原子:1.977×10-26kg1個氫原子:1.67×10-27kg1個氧原子:2.657×10-26kg用這樣小的數(shù)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種化繁為簡的方法使原子質量好寫、好記、好用呢?[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誘思]會計記帳通常用“萬元”作單元,例如5萬元記作“5”,不用畫那么多“0”了。像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很多,如商店以“件”為單位記錄當天銷售汽水的量……[交流討論]學生1:我明白了,用一個比實際質量更小的質量作比較的標準,小的原子質量被它除,得數(shù)就變大了。學生2:這樣的數(shù)字最好在兩位數(shù)以內,這樣用起來方便一些……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高中化學還會遇到。今天你領悟了這種思想方法,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有幫助。[投影出示]“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閱讀感知]下面讓我們來熟悉一下某些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并思考這些數(shù)值的來歷。[簡介]結合課本圖示,向學生簡要介紹張青蓮教授對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課堂小結]小組交流“學完本節(jié)課你應該知道什么?”學生1:我們知道了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三種微粒構成。學生2:我知道了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學生3: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中子構成的。質子(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與原子相比,原子核的體積更小,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里作高速的運動。我們看一下,氫原子的核外電子運動的模擬動畫,與行星繞太陽運動有些相像。再看鈉原子的核外電子情況。我們可以看出電子有它們經常運動的區(qū)域,像鈉原子的電子,就有三個電子經常運動的區(qū)域,我們稱為電子層。再看視頻,我們進一步了解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我們可知,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排布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電子層最多可以分為七層,離核近的電子能量較低,離核越遠電子能量越高?,F(xiàn)在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最少的只有一層,最多的有七層。我們可以用符號來表示,原子的結構情況。我們看一下視頻【原子結構示意圖】這種能表示原子結構的圖為原子結構示意圖。以鈉原子為例,圓圈表示原子核,+表示正電,11表示質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分別為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其中第三層也是最外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竞送怆娮优挪继攸c】觀察前18位的各原子結構示意圖,嘗試找出一些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稀有氣體不易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反應,化學性質比較較穩(wěn)定??梢钥吹?,它們的核外電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個,氦特殊為2個,這樣的結構被認為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一班都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非金屬的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都多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都趨于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密切相關?!倦x子】陰陽離子的形成【課堂小結】回顧所學知識【鞏固練習】完成練習題思考舉例觀看靜聽理解討論分析現(xiàn)象邊欣賞邊與剛才的想像對比閱讀課本53頁分小組討論匯報結果學生1:我們知道了原子的構成學生2:我知道了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學生3: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中子構成的?!犞v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情況認識什么是電子層電子層的分布規(guī)律,按照能量的高低進行分布,能量低的離原子核越近,能量高的,離原子核越遠。認識原子結構示意圖知道上面每一部分的表示的含義分析課本給出的部分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分組討論探究不同類別的原子的核外電子分布情況,并分析歸納出金屬原子和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通過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成,認識離子是怎么形成的。課堂小結,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進行一個簡單的系統(tǒng)的知識梳理。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原子結構發(fā)現(xiàn)史的介紹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永無止境,學習科學家不斷地發(fā)現(xiàn)新問題,研究新問題的思想。初步建立原子可分的觀點通過模型,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生用微粒的觀點初步認識原子結構和物質的微粒性。采用科學探究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學習新知識的過程,為他們提供討論,交流、合作、表達的機會,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動手畫一下原子結構示意圖,讓學生簡明方便的理解原子的結構,會分析歸納出稀有氣體原子、金屬原子、非金屬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尤其是最外層電子的情況當堂達標,鞏固所學。板書設計課題2原子的結構中子(不帶電)中子(不帶電)原子原子核1個碳原子:1.977×10-26kg1個氫原子:1.67×10-27kg1個氧原子:2.657×10-26kg用這樣小的數(shù)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種化繁為簡的方法使原子質量好寫、好記、好用呢?[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誘思]會計記帳通常用“萬元”作單元,例如5萬元記作“5”,不用畫那么多“0”了。像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很多,如商店以“件”為單位記錄當天銷售汽水的量……[交流討論]學生1:我明白了,用一個比實際質量更小的質量作比較的標準,小的原子質量被它除,得數(shù)就變大了。學生2:這樣的數(shù)字最好在兩位數(shù)以內,這樣用起來方便一些……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高中化學還會遇到。今天你領悟了這種思想方法,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有幫助。[投影出示]“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閱讀感知]下面讓我們來熟悉一下某些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并思考這些數(shù)值的來歷。[簡介]結合課本圖示,向學生簡要介紹張青蓮教授對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課堂小結]小組交流“學完本節(jié)課你應該知道什么?”學生1:我們知道了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三種微粒構成。學生2:我知道了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學生3: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中子構成的。質子(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二、分層排布特點一、三、離子課題2原子的結構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易于接受宏觀的感性認識,而對于微觀的抽象知識則難以理解。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對微觀世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分子和原子都能構成物質,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知道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但空間想象能力較差,對原子的構成認識起來將十分困難。因此要用視頻、圖片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架起從宏觀到微觀的橋梁。由于本節(jié)課內容比較抽象,而學生的認知結構不同,男女同學的空間想象力也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設置適合的情境,讓學生了解電子、原子核的由來。展示原子的模型,電子行星模型圖片等,使缺乏微觀想象力的學生可以理解起來更容易一些。課題2原子的結構效果分析雖然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是枯燥的,但由于事先靈活地組織好了教學素材,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表現(xiàn)非?;钴S,教學達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本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之處在于:把教師講解為主改為學生探究為主.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要求,為了讓學生更確切的理解原子的結構,單靠教師在課堂講解,學生很難在腦海里形成原子結構模型。因此聽著是懂了,但遺忘得也快。為了克服這一點,課堂上運用影像資料、動畫模擬、史料佐證來創(chuàng)設情景,階段性地逐步啟示學生完善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把枯燥的文字變得鮮活,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本人覺得,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非常重要,有問題才能創(chuàng)設探究的情景,通過探究活動才能發(fā)現(xiàn)知識,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地過程中學生才能學習形成科學的探究方法。經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核心概念得到落實,學生也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把核心的知識串聯(lián)在了一起,組成了一個知識整體體系。在情感態(tài)度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引發(fā)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感受,注重通過學生的親手實踐獲得有效知識,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查,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課題2原子的結構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內容選自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一課時。重點介紹原子的構成,同時介紹了原子不易顯電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地介紹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運動情況。接著介紹了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以及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原子核外電子層結構的特點與化學性質的關系,離子的形成,陰陽離子是如何形成的,因為靜電作用形成了物質。為將要學習的酸堿鹽中等離子構成的物質作鋪墊。因此,本課時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由于知識的獨特性,本節(jié)課沒法進行探究實驗,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沒有機會看到微觀存在的原子,理論知識較抽象,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一步步探究出結論,從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分析上一節(jié)課的教材,我們可以知道,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分子、原子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知道了分子、原子都能構成物質,而且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些基礎知識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習是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的。

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是探究原子的構成,先由教師介紹原子結構探究歷程,再由學生智慧閱讀課本53頁的相關內容,了解原子的體積大小、構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們是怎樣構成原子的、它們所帶的電荷數(shù)等等。這幾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通過閱讀課本得到答案。

再結合表3-1中幾種原子的構成,讓學生們說說這幾種原子的構成,加深原子構成的理解,由此引出原子中各粒子的數(shù)目關系。

知道了原子的構成,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原子中有帶電粒子嗎?為什么原子不顯電性?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識,學生很容易解釋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甚至可以引申推導一下,分子也不顯電性的原因。

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由于本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教學時,我結合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示意圖,形象地解釋了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情況,并由此介紹了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

在此基礎上,結合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我介紹了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各部分表示的含義。

緊接著出示教材中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再由學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說出金屬原子、非金屬原子、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特點,以及它們在化學反應中得失電子的情況。本節(jié)課的第三個部分是離子組成,原子得失電子形成了離子。帶相反電荷的陰陽離子相互祖業(yè)形成了離子化合物。最后總結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課題2原子的結構評測練習1.下列關于原子的構成,正確的是()A.由質子和電子構成B.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C.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由中子和電子構成2.在原子中()A.質子數(shù)一定等于中子數(shù)B.質子數(shù)不一定等于電子數(shù)C.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三者都相等D.原子核所帶電量跟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3.某元素原子核內有質子118個,中子161個,則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是()A.118個B.43個C.161個D.272個5.對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理解,錯誤的是()A.它們都帶電荷B.它們都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C.它們的核外電子排布不完全相同D.它們屬于不同種元素課題2原子的結構課后反思《原子的結構》的教學,教材編排上是敘述性的,很抽象。若按傳統(tǒng)方法直接按課本內容進行教學,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不會對原子結構的知識產生興趣。教師不應該奉送真理而應該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經過反復研究教材,本人覺得這一內容是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理論型”探究性學習的好素材。如何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的教育呢?通過查閱了一些資料,決定以人類認識原子內部結構的歷史過程為主線展開學習活動,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運用圖片、動畫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形象的描繪、科學的推理、史料的佐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將原子的結構直觀而形象地展示出來。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1、本節(jié)課從嚴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