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huán)湖一支路項目路基、路面說明S3-1PAGE第1頁共33頁路基、路面設計說明目錄1、對初設批復意見執(zhí)行情況 32、施工圖標段劃分情況 33、路基設計原則、路基橫斷面布置及加寬、超高方案 33.1路基設計原則 33.2路基橫斷面布置 33.3加寬、超高方案 34、路基設計 34.1設計依據(jù)及規(guī)范 34.2路基設計洪水頻率 44.3路基設計標高 44.4填方路基設計 44.4.1一般路基填方邊坡設計 44.4.2浸水路堤設計 44.4.3陡坡路堤設計 44.4.4其他路堤設計 44.4.5路堤基底處理 44.5挖方路基設計 44.6特殊路基設計 54.6.1填挖交界路基設計 54.6.2半填半挖路基設計 54.6.3零填挖路基設計 54.6.4軟弱地基路堤設計 54.6.6與水管、天然氣管道干擾路段施工注意事項 55、路基壓實標準與壓實度及填料強度要求 55.1路堤填筑 55.2路堤的壓實標準及壓實度 65.3路基填料強度 66、路基支擋、加固及防護工程 66.1填方邊坡防護 76.2挖方邊坡防護 76.3衡重式、重力式、仰斜式擋土墻技術要求 87路基、路面排水 67.1設計原則 97.2路基排水 97.3路面排水 98、取土、棄土設計方案,環(huán)保及節(jié)約用地措施 98.1取土、棄土設計方案 98.2環(huán)保及節(jié)約用地的措施 109、路面結構設計 109.1設計依據(jù) 109.2路面結構設計及技術參數(shù) 109.3材料組成、設計及性能要求 139.4路面施工前的準備 189.5基層、底基層、功能層施工 199.6瀝青面層施工技術要求及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 2310、路床頂面驗收標準說明 2811、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項 2811.1施工方案 2811.2施工注意事項 2912、動態(tài)設計及監(jiān)控方案 3212.1總體要求 3212.2監(jiān)控內容 3312.3監(jiān)控方法 3312.4監(jiān)控年限 3312.5監(jiān)控周期 3312.6其它 33路基、路面設計說明1、對初設批復意見執(zhí)行情況路基、路面設計嚴格按照初步設計批復文件執(zhí)行,詳見第一篇總說明。2、施工圖標段劃分情況本項目均為一次建成,無分期修建方案。3、路基設計原則、路基橫斷面布置及加寬、超高方案3.1路基設計原則①對自然橫坡較陡的山坡或走廊狹窄的溝谷路段,充分研究高低路基、半棧橋、順河橋等設計方案,盡可能減少對自然山體的開挖。②盡可能避免深挖路基,路塹邊坡高度按≤20m控制。③綜合考慮高填方、路基穩(wěn)定及棄方量的相互關系,對填方高于20m路段,根據(jù)地面橫坡陡緩和地基強度,合理選擇擋防措施;對于棄方較大的路段,有針對性地選取地形較緩,水危害較小的溝谷設置路堤。④根據(jù)工程地質條件,采用工程防護和植物防護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路基防護設計,以確保路基穩(wěn)定和與自然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杜絕一坡到頂?shù)夭捎米o面墻、掛網錨噴等污染視覺的灰色防護。⑤結合沿線地形、地質、水文、氣候及筑路材料分布、材質、儲量等建設條件,借鑒已建同等級公路路面施工的成功經驗,采用“因地制宜、合理選材、方便施工、利于養(yǎng)護”的原則進行路面設計。⑥路基排水應根據(jù)橋涵結構物位置,在充分調查分析沿線水文情況、排灌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設計,其中邊溝、排水溝及截水溝需通過橋涵結構物與沿線排澇溝渠銜接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統(tǒng),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證路基的穩(wěn)定。⑦公路用地范圍一般路堤段路基排水溝以外1米范圍為公路用地范圍;設置擋墻或構造物外緣以外2米范圍為公路用地范圍;一般路塹坡頂邊緣線以外1米為公路用地范圍,設截水溝時截水溝外緣以外1米為公路用地范圍。⑧洪水頻率路基設計洪水頻率1/25,路界內坡面排水設計降雨頻率1/15,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設計降雨頻率1/5。3.2路基橫斷面布置路基寬度參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設計車速20km/h的車道最小寬度為3.0米,由于本項目為連接明月湖景區(qū)的重要聯(lián)系支路,結合項目可研及初步設計,本次取3.5m,雙向2車道,兩側路肩寬度為0.5米,路肩采用C20砼砌筑。路基標準橫斷面:路基寬度8.0米,斷面形式為0.5m(土路肩)+2×3.5m(行車道)+0.5m(土路肩)。設置護欄填方直接放坡段路肩需加寬0.25m。3.3加寬、超高方案路基加寬:根據(jù)《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表7.6.1,半徑小于250m時行車道設置加寬采用第1類雙車道加寬值,曲線內側線性加寬。路基超高:根據(jù)《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表7.5.1采用城鎮(zhèn)區(qū)域超高值,最大按4%控制。超高旋轉軸為路基中線,超高漸變率1/100。加寬、超高緩和過度段設置在靠近圓曲線端的緩和曲線內完成。4、路基設計4.1設計依據(jù)及規(guī)范1)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2)部頒《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D20-2017)3)部頒《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4)部頒《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50-2017)5)部頒《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11)6)部頒《公路排水設計規(guī)范》(JTG/TD33-2012)7)部頒《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JTGB02-2013)8)部頒《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10-2015)9)部頒《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17)10)部頒《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7)11)部頒《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JTC10-2011)12)部頒《公路勘測規(guī)范》(JTGC10-2007)13)部頒《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試驗規(guī)程》(JTGE5Q-2006)14)部頒《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柵第1部分:鋼塑格柵》(JT/T925.1-2014)4.2路基設計洪水頻率路基設計洪水頻率:1/25。4.3路基設計標高道路設計標高為道路中心線路面頂標高。4.4填方路基設計4.4.1一般路基填方邊坡設計根據(jù)路基填料種類、邊坡高度、地基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并經詳細工程地質勘察后確定路基填方邊坡坡率。路段內采用路基挖方和取土場中的土、石方(I類土除外)填筑,填筑前應清除地表耕植土及植物根。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為開挖產生的砂巖、砂質泥巖、粉質粘土,路基填方地段地表覆蓋層多為厚度不大的素填土,粉質粘土,溪溝一帶局部覆蓋層為細沙和淤泥,沿線魚塘、水田部位主要覆蓋厚度不大的淤泥質土。路基基礎承載力高、整體穩(wěn)定性好,填筑材料、地質條件等對路堤建設有利。填方邊坡高度≤8米時,邊坡坡率采用1:1.5;8米<填方邊坡高度≤20米時,其上部8.0m高度范圍內邊坡坡度采用1∶1.5,在8m高變坡處設2m寬平臺,平臺設4%橫坡,8m以下部分邊坡坡度采用1∶1.75。為保證路基壓實度及強度的要求,路基填筑時需兩側增寬0.5m,填筑材料與路基填料一致,路堤填筑完后刷坡至設計坡率。4.4.2浸水路堤設計路線經過沿河、魚塘路段,路基設計應從路基填料、防護、排水等方面進行綜合設計,設計水位以下采用滲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如填石、碎石土等,清除河床和魚塘底部的軟弱土并壓實地基,然后填筑路基。4.4.3陡坡路堤設計陡坡路堤設計應結合地形、地質條件、邊坡高度等進行綜合考慮。當?shù)孛鏅M坡陡于1:5時,對基底進行挖臺階處理,臺階寬度大于2m,階面設向內傾斜4%的橫坡。并在路床內以及填方坡腳設置土工格柵,當坡腳平緩時,土工格柵分上下兩處鋪設,每處鋪設三層:下處設置于第一二級平臺上,上處設置于上路床底面;坡腳為陡坡地時,根據(jù)路堤高度,于路堤底部增設1~3層土工格柵進行加固處理,間距0.9m。采用雙向鋼塑格柵,規(guī)格為80-80,抗拉強度≥50KN/m,延伸率≤3%。對于因地面橫坡較陡,路基整體穩(wěn)定性欠佳的路段,應因地制宜設置了護肩、護腳和路肩擋墻、路堤擋墻等支擋工程;也可在路堤底部和路床位置設置土工格柵加固。4.4.4其他路堤設計對于局部放坡受限填方路基,為節(jié)約用地,填方坡腳不設置護坡道和排水溝,應增設矮墻護腳。4.4.5路堤基底處理路堤在施工前應清除地表植物根莖、耕植土、淤泥,清表厚度按0.3cm計量,具體清表厚度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實施。水田或集水洼地地段應開溝、排水、曬干、清淤,設置橫向排水碎石盲溝,并做好施工期間的排水工作,在路堤填筑前還應實施地基填前夯實,壓實度要求不小于85%;對基礎軟土層較厚的填方路段應將軟土清除換填、拋石擠於等措施處治。4.5挖方路基設計路塹邊坡設計應充分結合邊坡的地層巖性、構造裂隙產狀與路線關系、巖體風化程度、力學性質和開挖高度等條件,并兼顧地形地貌、土石方平衡等因素,符合新設計理念倡導的設計思維,本著經濟合理的原則,同時邊坡設計與邊坡防護工程緊密結合。自坡腳每8~10米高為一級開挖,各級之間設置2.0米寬平臺,向外傾斜4%。挖方邊坡坡率主要依據(jù)地質條件確定,全線大部分邊坡巖性為砂質泥巖、砂巖不等厚互層。邊坡坡率采用1:0.5~1:0.75,在有條件路段可采用1:1,業(yè)主可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作出適當調整,有條件放坡的路段一般是指路塹坡頂上方無房屋、高壓鐵塔等結構物,且放坡后路基挖方和用地新增不多的路段,采用弧形坡腳、坡頂,坡腳培土植草綠化。素填土、粉質粘土邊坡采用1:1.5,強風化泥巖、強風化砂巖邊坡采用1:1,中風化泥巖、中風化砂巖邊坡采用1:0.75。邊坡坡率應根據(jù)現(xiàn)場地質條件調整放坡。針對挖方邊坡,坡頂附近有房屋居民區(qū)時,在坡頂需設置安全防護措施,即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設置波形護欄或焊接網隔離柵。波形護欄主要用于防止坡頂車輛跌入坡下,焊接隔離網主要用于防止坡頂行人跌入坡下。4.6特殊路基設計4.6.1填挖交界路基設計為了減少路基縱向填挖交界處的不均勻沉降,在路床以下設置三層土工格柵,層間距0.2~0.3米,伸入挖方區(qū)4米,伸入填方區(qū)4米,采用雙向鋼塑格柵,要求同4.4.3條。填方區(qū)過度段采用挖方中符合填筑要求的礫類土、砂類土、碎石土、或砂巖片碎屑填筑,如地面橫坡陡于1:5時,地表開挖反向臺階,臺階寬度﹥2m,坡度2~4%。同時為保證路基地下水排放通暢,在路基填挖交界處土工格柵下部設置橫向盲溝。4.6.2半填半挖路基設計為了減少路基橫向填挖交界處的不均勻沉降,在路床以下設置三層土工格柵,要求同4.6.1。填方區(qū)過度段采用挖方中符合填筑要求的礫類土、砂類土、碎石土、或砂巖片碎屑填筑,如地面橫坡陡于1:5時,地表開挖反向臺階,臺階寬度﹥2m,坡度2~4%。同時為保證路基地下水排放通暢,在路基填挖交界處土工格柵下部設置縱向盲溝。4.6.3零填挖路基設計零填挖路段路基采用清除地表耕植土和淤泥后在路槽或地面以下?lián)Q填砂礫石并壓實。低填路基段,應超挖至路面層以下80cm深度再回填。淺挖方路段,應在路面底面超挖80cm再回填?;靥畈牧弦螅衄F(xiàn)場有可利用的挖除石方,在滿足設計要求的條件下可作為回填料,石方飽和強度要求不小于15MPa,若無挖除石方利用,則采用換填砂礫石處理,壓實度不低于95%。地下水豐富路段增設縱向碎石滲溝??v向滲溝數(shù)量按現(xiàn)場實際收方為準。4.6.4軟弱地基路堤設計沿線覆土厚度較小,一般為1~2m,局部地方覆蓋層厚度達到5~8m。部分地表多為水田或漁塘,常年積水。粘土多呈可塑狀,部分為軟塑至流塑狀,含水量大,抗剪強度低,壓縮模量小,孔隙比大,承載力低,沉降量大。為解決部分路段工后沉降量過大,路堤穩(wěn)定性差,保證路基正常使用,必須對軟弱地基路段進行處理;軟基處理原則:當需要處理軟基厚度≤2米時,主要進行淺層處治,排除地表水后,采取挖除換填處理。當2米<需要處理軟基厚度≤4米時,采用拋石擠於。若現(xiàn)場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軟土層較深(H>4.0m),應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采用深層處治措施進行軟基處理。全線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的軟基段落詳見《特殊路基工程數(shù)量表》。(1)挖除換填:當需要處理軟基厚度≤2米時,排除地表水后,對軟弱土層全部挖除,換填片石或挖方中的石方,材料粒徑采用30~60cm,石料浸水抗壓強度應大于15MPa,回填石方應高出原地面0.8m。石料上應滿鋪20cm厚的碎石墊層作為過渡層。(2)拋石擠於:當軟土層較深(H=2.0~4.0)時,采用拋石擠淤處理,石料拋出水面后,再用重型壓路機(加振動不小于40T)將石料壓入軟基中,并反復碾壓直到路基穩(wěn)定,拋石量不得小于待處理軟基體積的1/3。片、塊石高出水面或淤泥層至少0.8m,拋石基礎應比路基寬1m,以保證路基基腳穩(wěn)定。石料浸水抗壓強度應大于15MPa,石料上應滿鋪20cm厚的碎石墊層作為過渡層。4.6.6與水管、天然氣管道干擾路段施工注意事項經調查道路沿線存在一般居民水管、燃氣管線與擬建道路相交,建議進行改遷,本次設計計入的相應工程量為暫定,最終發(fā)生工程量以實際為準。施工過程中應加強保護管線,不得中斷通水、通氣。5、路基壓實標準與壓實度及填料強度要求5.1路堤填筑5.1.1為保證路基的壓實度,路堤兩側應各超寬填筑50cm,路基填筑完成并穩(wěn)定后再對邊坡進行清理。路堤基底:填前清表土30cm+填前壓實沉降按20cm計,共50cm。5.1.2采用填料應分層攤鋪,其分層的最大松鋪厚度:土方路堤不應超過30cm、填石路堤不應超過50cm。5.1.3臺背填料應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壓實性,以砂礫、礫石土和碎石土為宜。5.1.4對于沿線弱~微風化的砂巖比較豐富路段,采用土石混填路基,路基壓實應采用大功率的推土機(功率大于200)與重型壓實機具(14T以上)。對下路堤,一般最大粒徑40cm,且不宜大于攤鋪層厚的2/3,壓實層最大厚宜為50~60cm。5.2路堤的壓實標準及壓實度路堤填料壓實的標準應根據(jù)工程規(guī)模、場地大小、填料種類、壓實度要求、氣候條件、壓實機械效率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采用重型標準,分層壓實。5.2.1路堤的壓實標準表5-2-1土質路堤(含土石路堤)壓實度標準表填挖類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壓實度二級公路三、四級公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94下路床30~80≥95≥94上路堤80~150≥94≥93下路堤150以下≥92≥90零填及路塹路床0~80≥95≥95注:表列壓實度數(shù)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重型擊實試驗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壓實度。對高等級路面的三、四級公路壓實標準按二級公路標準執(zhí)行。填石路基的壓實標準:填石路堤施工應采大功率的振動壓實機具或重型夯實機具,對于不同強度的填石料,壓實標準應滿足下表要求。施工機具無法達到上述要求時,不能進行填石路堤施工。表5-2-2軟質巖石壓實質量控制標準分區(q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攤鋪層厚(mm)最大粒徑(mm)壓實干容重(kN/m3)孔隙率(%)上路堤0.80~1.50≤300小于層厚由試驗確定≤20下路堤>1.50≤400小于層厚由試驗確定≤22表5-2-3中質巖石壓實質量控制標準分區(q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攤鋪層厚(mm)最大粒徑(mm)壓實干容重(kN/m3)孔隙率(%)上路堤0.80~1.50≤400小于層厚2/3由試驗確定≤22下路堤>1.50≤500小于層厚2/3由試驗確定≤245.2.2路堤與結構物基底的壓實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要求進行壓實,其具體要求如下:一般路堤基底在填筑前進行壓實,壓實度≥90%。填挖、半填半挖及新老路基交界處填方一側的壓實度:下路堤92%、上路堤94%、下路床95%、上路床95%。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范圍內壓實度不低于95%。填石路堤的緊密程度在規(guī)定的深度內,以通過12t以上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試驗,當壓實層頂面穩(wěn)定,不再下沉(無輪跡)時,可判為密實狀態(tài)。擋土墻基底、涵洞基底換填和涵洞、通道基底一側需回填后的壓實度要求達到90%~95%。橋臺、涵身臺后填方基底和涵洞頂部至路床頂面壓實度均應大于95%。5.3路基填料強度表5-3-1路基填料強度表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cm)CBR(%)填料最大粒徑(cm)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215零填及路塹路床0~3061030~804106、路基支擋、加固及防護工程路基應根據(jù)不同的地質條件和邊坡高度采用相應合理的防護形式,為貫徹新的設計理念,切忌避免采用大量圬工防護的形式,應把生態(tài)防護與工程防護密切結合,做到環(huán)保、舒適、美觀、協(xié)調、和諧等。邊坡大量采取綠化、美化處理,最大限度地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融合,掩蔽工程建設對自然地貌破壞的痕跡;對于整體穩(wěn)定好,堅硬的砂巖邊坡,可不采用任何綠化、防護形式,保持其天然的地質景觀。同一坡面盡量采用相同的綠化、防護形式。當公路用地受到限制或地面自然橫坡較陡導致路堤放坡受到限制、穩(wěn)定性難以保證的情況下,應采用適當?shù)闹踅Y構措施對路基進行支擋:1)當路基用地條件受到嚴格限制,無法進行放坡時,應進行路肩支擋。當路塹邊坡坡頂有需要保護的構筑物無法進行放坡時,應采用路塹墻收坡。路肩擋土墻和路塹墻均根據(jù)擋墻段地層物理力學指標情況選用適當?shù)慕孛嫘问剑ň唧w尺寸和高度詳見路基防護工程數(shù)量表和路基防護工程結構設計圖)。2)當路基用地相對寬松,但需要對邊坡進行收緊坡腳處理的路段可對路基進行路堤式坡腳支擋。當路堤支擋結構高度不大,僅需要加固坡腳的路段可采用護腳結構進行支擋。路肩墻、路堤墻、路塹墻墻身采用C20混凝土,墻高大于10米在衡重臺與上墻背連接處埋設加強鋼筋。墻高小于等于5米路肩墻,護肩、護腳采用M7.5漿砌片石澆筑。邊坡在由于施工過程中可能坍塌、滑移,應加強施工工藝控制,如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建立邊坡動態(tài)觀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根據(jù)觀測數(shù)據(jù)和結果,及時調整防護措施和防護時機,采取“先防護,后開挖;邊開挖,邊防護;開挖后,即防護”的措施。路基開挖前應按設計要求做好坡口外的防護(如有)、排水工作,并作好坡面防護的準備工作,經監(jiān)理同意后方可開挖;自上而下分級開挖,開挖完一級并及時(間隔不得超過5天)實施坡面防護后,再進行下一級的開挖和防護。對于土質、強風化或順層邊坡應采取邊開挖、邊防護的方式,避免在邊坡開挖過程發(fā)生大面積破壞或形成更大的坍塌、滑移,給工程防護造成更大難度。原則上上述邊坡的施工,在施工組織上應避開不利季節(jié)施工,否則應采取相應的臨時的防、排水措施,并經監(jiān)理和建設方同意。務必請建設單位根據(jù)現(xiàn)場地質條件、開挖后邊坡具體情況,按上述要求實施路基防護。6.1填方邊坡防護填方邊坡根據(jù)不同的邊坡高度和坡腳處地表情況,主要采用了植草防護、護肩、護腳、擋土墻等填方邊坡防護形式。在在路堤邊坡平均高度H≤8米路段,全高范圍邊坡采用采用植草防護;在路堤邊坡平均高度8<H≤20米路段,一般采用襯砌拱式護坡防護形式。對于坡腳無排水需要或因坡腳地面橫坡較陡的路段,可以設置護腳以保路基穩(wěn)定。因填方高度過大或地面橫坡較陡而無法填筑路堤時,可以考慮設置護肩或衡重式或重力式擋土墻進行支擋。表6-1-1路堤防護工程分段設計表序
號路基分段防護防護工程項目1受限制邊坡防護設置擋土墻、護腳墻、護肩、護腳。2一般路堤邊坡防護
(邊坡高度H≤8m)采用植草護坡3一般路堤邊坡防護
(邊坡高度8<H<20m)采用襯砌拱護坡(圈內植草,襯砌拱排距按1.5~2.0m控制,邊坡率為1:1.5~1:2.0)。6.2挖方邊坡防護對于路塹邊坡,根據(jù)地質條件、邊坡坡率、邊坡高度的不同,分別采用掛網噴錨、掛CF網植草、植樹、種植爬山虎等。表6-2-1路塹防護工程分段設計表序號路基分段防護防護工程項目1路塹邊坡防護
(邊坡高度H≤10m)1、反向邊坡:土質邊坡(高度大于2m)、巖性泥巖、砂泥巖互層且?guī)r層反傾的穩(wěn)定邊坡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CF網噴播植草綠化,坡面植灌木,邊坡坡率不得陡于1:0.75。2、整體性完整的砂巖地段,嚴格控制光面爆破和邊坡坡率,并根據(jù)景觀要求采用生態(tài)防護,具體內容見景觀綠化專項設計。2路塹邊坡防護
(邊坡高度10m<H≤20m)1、反向邊坡:巖性為泥巖、砂泥巖互層且?guī)r層反傾的穩(wěn)定邊坡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掛網噴錨防護,并根據(jù)景觀要求采用生態(tài)防護,具體內容見景觀綠化專項設計。2、整體性完整的砂巖地段,嚴格控制光面爆破和邊坡坡率,并根據(jù)景觀要求采用生態(tài)防護,具體內容見景觀綠化專項設計。6.2.1CF網噴薄植草護坡主要性能指標CF網又稱椰纖維網,是用純椰子纖維機械做成的生態(tài)毯子,椰子纖維是硬纖維和床墊纖維的混合體,含纖維素酶、木質素、纖維素和膠質,有較低的伸長率和高抗拉強度。CF網的線徑為0.4~0.5cm,單線拉力≧20kg,組成網格尺寸5×5cm,每卷展開尺寸2×25m,×厚度≥7mm;每一百米重量≥46kg;干、濕抗拉強度應≥59/54lbs和38/40lbs;干、濕伸長率應≤38/29%和33/30%;柔韌性19920×16790;網徑3.6×3.6cm。噴射有機基材厚度為5cm。6.3衡重式、重力式、仰斜式擋土墻技術要求6.3.1擋墻構造和材料要求(1).衡重式路肩墻、路堤墻、仰斜式路塹墻墻身采用C20混凝土澆筑。墻高小于等于5米路肩墻,護肩、護腳采用M7.5漿砌片石澆筑。所用石材應用勻質、不易風化、無裂隙且標號不低于MU30,石料規(guī)格應符合相關技術要求。水泥混凝土材料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局部擋墻基底不能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時,采用換填或擴大基礎的方式進行處理,基底換填采用挖方中合格塊片石。(2).沿墻長每隔10~15m和與其它建筑物連接處應設置伸縮縫。在基底的地層變化處,應設置沉降縫。伸縮縫和沉降縫可合并設置,縫寬2~3cm??p內沿墻的內、外、頂三邊填塞瀝青麻絮或瀝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2m。(3).沿墻高和墻長應設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錯布置。最下一排泄水孔應高出地面0.3m,而在浸水地區(qū)的擋土墻應設置在常水位以上0.3m。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進水端應設置透水土工布包裹,并在最底排泄水孔下部設置隔水層,不使積水滲入基底,在墻后最低排泄水孔至墻頂下0.5m之間填筑不小于0.5m厚的碎石做為反濾層。為防止墻背水下滲至基底,于墻后最低排泄水孔下填筑0.3m的粘土層并夯實。當墻后滲水量較大或在集中水流處(如泉水等),為了減少動水壓力對墻身的影響,應加密、加大泄水孔尺寸或增設縱橫向地下排水設備(如滲水暗溝等)。其出水口下部應采取措施,防止水射流沖空基礎。(4).擋墻基底倒坡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以保證墻體的穩(wěn)定性。6.3.2擋土墻與其他建筑物的連接(1).臨河擋土墻,上下游端部與河岸之連接要圓順,以減少局部沖刷。(2).路肩擋土墻與橋臺銜接時,在臺尾與擋土墻間應設置伸縮縫。(3).路肩擋土墻與路堤銜接時,在墻頭設置錐坡,一般情況下,沿路堤橫斷面方向與路堤設計邊坡坡度相同;沿路線方向,比路堤邊坡改陡一級。(4).路堤和路肩擋土墻端部應深入路堤內不小于0.75m,擋土墻端部嵌入原地層的深度,土質不小于1.5m,風化頗重的巖層不小于1.0m,風化輕微的巖層不小于0.5m,一般基礎的埋深不小于1.5m。6.3.3擋墻施工注意事項擋土墻施工應與設計要求相配合。除按相關施工規(guī)范中所規(guī)定者外,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施工前應作好地面排水系統(tǒng)和安全生產的準備工作,基坑開挖應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中的有關要求進行。(2).擋土墻基礎如置于基巖時,應清除表層風化部分,如置于土層時,不應放在軟土、松土和未經特殊處理的回填土上;墻后臨時開挖邊坡的坡度,隨不同土層和邊坡高度而定。在松軟地層、坍方或坡積層地段,基坑不應全段開挖,而采用跳槽開挖的方法,以保證施工安全?;娱_挖至基底標高附近時,不得長時間暴露、擾動或浸泡,而削弱其承載力,接近基底設計標高時若不能隨即進行基礎施工,應保留厚10~20cm一層,待基礎施工時迅速挖去,立即驗基,隨即進行基礎施工,若發(fā)現(xiàn)地基與設計情況有出入,應按實際情況調整;若發(fā)現(xiàn)巖基有裂縫,應以水泥砂漿或小石子混凝土灌注飽滿;若基底巖層有外露的軟弱夾層,宜于墻趾前,對該層做封面防護,以防風化剝落后,基礎折裂而致墻身外傾;當墻趾前地面橫坡較陡時,墻趾前襟邊寬不小于1.5m。(3).擋土墻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基坑內、基坑附近以及墻后填料表面積水能迅速排除,保持基坑干燥,基坑最好隨砌隨填隨夯實,應先將靠近基底部分回填,以免積水下滲至基底。墻身砌出地面后,基坑必須及時回填夯實,并做成不小于4%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積水下滲。(4).擋土墻沿線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時,基底縱坡應不陡于5%,當縱坡陡于5%時,應將基底做成臺階形式。橫向位于斜坡上時,較堅硬巖石地段可做成臺階形,臺階的切割應滿足設計要求。(5).仰斜式路塹墻的底部、頂部和墻面外層,宜選用較整齊的大塊石砌筑。漿砌塊石擋土墻的砂漿水灰比必須符合要求,砂漿應填塞飽滿。巖石基坑砌料應靠緊坑側壁,使之與巖層結為整體。砌筑擋土墻時,不得做成水平通縫,應錯縫砌筑。墻趾臺階轉折處,不得做成豎直通縫。經常受侵蝕性環(huán)境水作用的擋土墻,應采用抗侵蝕的水泥砂漿砌筑或抗侵蝕的混凝土灌注,否則應采取其他防護措施。漿砌擋土墻的墻頂,可用厚2cm的M10砂漿抹平。(6).擋土墻后地面橫坡陡于1:5時,應先處理填方基底(鏟除草皮和開挖臺階等),然后填土,以免填方順原地面滑動。墻背填料回填需待砂漿強度達到70%以上時方可進行。墻背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采用膨脹性和高塑性土壤,并做到分層填筑,分層夯實。不允許向著墻背斜坡填筑。為確保墻后填料的壓實度,擋土墻的砌筑、墻背回填及壓實各工序應緊湊,回填夯實時應注意勿使墻身受較大沖擊影響。7路基、路面排水7.1設計原則(1)本線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系統(tǒng)的原則進行設計,布設排水構造物時綜合考慮自然水系、農田水利灌溉及橋涵位置,及時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圍內的地表水與地下水,確保路基、路面穩(wěn)定與行車安全。(2)公路排水不應與沿線農田水利設施發(fā)生沖突,公路排水溝外應設置擋水埂,防止外部水進入路基排水溝,同時注意減少公路排水對原有水系環(huán)境的破壞。(3)路面排水按重現(xiàn)期5年設計,路界內的坡面排水按重現(xiàn)期10年設計。7.2路基排水本項目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區(qū),為避免污水任意排放,對路基排水做系統(tǒng)設計,并考慮設置路堤排水溝,滿足環(huán)保要求。路基排水系統(tǒng)由地表排水與地下排水組成,地表排水在填方段主要依靠兩側坡腳位置的路堤邊溝,在挖方路段主要依靠兩側坡腳位置的路塹邊溝以及坡頂外側的坡頂截水溝,并通過急流槽、跌水井等構造將匯水接入排水溝或直接通過橋涵排出路界。地下排水主要依靠縱向、橫向或網狀盲溝與滲溝將路基裂隙水與地下水攔截或排出,使路基處于干燥、穩(wěn)定的使用狀態(tài)。(1)路堤排水溝路堤排水溝設于填方高度大于80cm的路段,與路基兩側的橋涵進出水口或排水溝相連,路堤排水采用梯形斷面斷面,采用25cm厚的M7.5漿砌片石40cm×60cm排水溝。如與農田排灌溝渠發(fā)生沖突,應改移溝渠,并與排水溝或涵洞出水口順接,以確保公路排水設施與當?shù)剞r業(yè)灌溉設施暢通。(2)路塹邊溝路塹邊溝:采用25cm厚的C20混凝土40cm×60cm邊溝,局部路段根據(jù)需要需設置蓋板的應設置蓋板。路面與邊坡匯水通過縱向切縫直接流入邊溝。蓋板均為預制構件,需采用鋼模,工廠化預制,并用附加振搗器振搗密實。邊溝兩側回填種植土,底部用防滲土工布封閉。(3)截水溝為攔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塹坡頂以外設置的水溝,將水引至山坡側的自然溝中或橋涵進水口。截水溝采用25cm厚的M7.5漿砌片石,尺寸為40cm×40cm。7.3路面排水(1)行車道路面排水:一般路段的雙向路拱橫坡為2%,路面雨水可經坡面漫流直接匯入填方排水溝或挖方邊溝。超高路段均采用超高橫坡直接將水排出路面。(2)路肩排水:路肩的路拱橫坡與排水方式均同于車行道;土路肩橫坡為2%,填方與挖方均采用土路肩加固處理,填方路段直接將水排出,矩形邊溝靠路面?zhèn)龋v向每5m設置切縫,2cm(寬)×12cm(深)將水排出。8、取土、棄土設計方案,環(huán)保及節(jié)約用地措施8.1取土、棄土設計方案路基施工中清除的耕植土、高(低)液限粘土及魚塘挖淤部分除可用作公路用地邊界設置土埂植樹綠化、拱形護坡填隙植草外,均集中棄置于較近的棄土堆中。棄土場選擇在沿線穩(wěn)定性較好的溝谷地帶,底部視條件設置擋土墻,表面可退耕或植樹(草)綠化,并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水流失。路基廢方主要發(fā)生于較大的挖方路段,應盡量利用其有用部分。棄土堆的設置在充分征求地方意見、兼顧地方綜合發(fā)展規(guī)劃的基礎上,盡量集中布置,嚴格遵守水土保持的有關法規(guī),與當?shù)剞r田建設和自然環(huán)境相結合,注意保護林木、農田、房屋及其他工程設施,完善排水、防護措施,減少水土流失,根據(jù)地方規(guī)劃進行綠化或復墾。(1)路基棄方、借土應充分考慮現(xiàn)場的地形、地貌、地質、運距遠近條件,不要因棄土場、取土坑的選擇不當引起新的地質災害,不得影響路基穩(wěn)定及斜坡穩(wěn)定。(2)棄土場排水應結合實際地形,合理設置排水溝,將排水溝與天然溝渠相接,避免沖毀農田。(3)棄土場可采用重型壓路機碾壓,棄土場坡面須進行防護;棄土場頂面須設置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4)棄土場表面須回填粘土層,并植樹綠化,以防止水土流失。(5)路段內清表、清淤產生廢方,可用于中央分隔帶、土路肩、邊坡綠化。(6)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資源的破壞與浪費,作好棄土場培土復耕工作。取棄土場首先應作好排水、防護工作,在取棄土場四周或中部修建排水溝,及時截住流向取棄土堆的水流、排除取棄土場內集水,解決好取棄土場排水系統(tǒng)與天然排水系統(tǒng)銜接問題,避免水土流失現(xiàn)象。應在適當位置修建擋土墻、護腳等構造物,保證取棄土場整體穩(wěn)定性,避免取棄土場出現(xiàn)坍塌、滑動等災害,對于鄰河取棄土場的迎水面還應設置抗沖刷設施。取棄土場還應作好綠化、復耕等水土保持工作,選擇粗生易管、根系發(fā)達、改良土壤、生性強健的植物(如洋槐樹、泡桐)進行綠化,植被采取混播草籽,主要目的在于恢復綠色,增添自然色彩。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及地方意見,本項目利用大晏路旁現(xiàn)狀取棄土場,距離本項目終點約2km。該處可取棄土量大,可滿足本項目的取棄土要求,且交通便利,可通過現(xiàn)有公路直接運送。本項目全線路基土石方總計挖方約15913.8方,填方約21890.9萬方;借方約5977.1方。8.2環(huán)保及節(jié)約用地的措施(1)本項目在平面布線時統(tǒng)籌考慮了建設項目的合理用地、盡量繞避農田,以保護農田、水利設施,減少房屋拆遷的影響,特別是學校、較大的居民區(qū)的拆遷等;(2)在環(huán)境和技術條件可能的情況下,盡量降低路堤高度;對筑路材料的形采、運輸路徑、料場位置及取棄土位置作了合理的選擇;(3)全段路基設計,挖方及傍山路堤迎水面均設置C20砼邊溝,邊溝水經涵洞或排水溝引至路基以外;對于路基填挖方邊坡均進行了植草防護或漿砌塊石封閉,以確保路基邊坡的穩(wěn)定,減少由于邊坡失穩(wěn)給農田(地)造成的危害。9、路面結構設計9.1設計依據(jù)9.1.1設計依據(jù)及文件(1)初步設計文件及其批復。9.1.2設計規(guī)范(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2013年版;(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50-2017);(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F20-2015);(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JTG/TF30-2014);(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1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JTGE42-2005);(9)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部標準《公路自然區(qū)劃標準》(JTJ003-86);(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E20-2011);9.1.3設計標準(1)公路等級:四級公路,雙向兩車道。(2)路面類型:采用瀝青路面。(3)設計行車速度:20km/h。(4)瀝青路面設計年限:8年。(5)標準軸載:雙輪組單軸載100kN,為標準軸載,以BZZ-100表示。9.2路面結構設計及技術參數(shù)9.2.1路面結構設計 9.2.1.1軸次及彎沉確定 (1)交通量預測根據(jù)區(qū)域公路網現(xiàn)狀,道路交通特征和未來發(fā)生的變化,分析公路交通運輸?shù)淖兓瘜ι鐣洕兓年P聯(lián)程度,對項目遠景交通量進行預測,取2023年作為項目近期預測年限。預測結果如下表所示:各特征年路段交通量預測結果單位:輛/日(折合小客車)路段年份車型202320242028203320382043本項目客車22435358080410411341合計22435358080410411341本項目預測的20年交通量(2043年交通量)為1341輛小客車/日,達到四級公路能適應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的要求。(2)根據(jù)初步設計所提供的參數(shù),全路段交通流量基本一致,故所有主線路面均采用同一結構層。表9-2-1路面各結構層設計參數(shù)層位結構層材料名稱厚度(mm)20℃平均抗壓模量(MPa)泊松比1AC-13C細粒式改性瀝青砼40110000.252AC-20C中粒式瀝青砼60100000.253水泥穩(wěn)定碎石層(5.5%)200200000.254水泥穩(wěn)定碎石層(4%)200180000.255路基40MPa一、交通量計算公路等級四級公路目標可靠指標.82初始年大型客車和貨車雙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36路面設計使用年限(年)8通車至首次針對車轍維修的期限(年)8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5%方向系數(shù).55車道系數(shù).5整體式貨車比例35%半掛式貨車比例10%車輛類型2類3類4類5類6類7類8類9類10類11類滿載車比例.08.34.1.44.31.54.36.46.390初始年設計車道大型客車和貨車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9設計使用年限內設計車道累計大型客車和貨車交通量(輛)31368路面設計交通荷載等級為輕交通荷載等級當驗算瀝青混合料層疲勞開裂時:設計使用年限內設計車道上的當量設計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為77584當驗算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層疲勞開裂時:設計使用年限內設計車道上的當量設計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為5082032當驗算瀝青混合料層永久變形量時:通車至首次針對車轍維修的期限內設計車道上的當量設計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為77584當驗算路基頂面豎向壓應變時:設計使用年限內設計車道上的當量設計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為130713二、路面結構設計與驗算路面結構的層數(shù):4設計軸載:100kN路面設計層層位:3設計層起始厚度:180(mm)層位結構層材料名稱厚度模量泊松比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類材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mm)(MPa)料彎拉強度(MPa)永久變形量(mm)1細粒式瀝青混凝土4011000.251.52中粒式瀝青混凝土6010000.252.53水泥穩(wěn)定碎石?20000.2534水泥穩(wěn)定碎石20018000.2525新建路基40.4第3層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層疲勞開裂驗算設計層厚度H(3)=180mm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調整系數(shù)KA=.8溫度調整系數(shù)KT2=.815現(xiàn)場綜合修正系數(shù)KC=.197第3層層底拉應力σ=.065MPa第3層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層疲勞開裂壽命NF2=7.26708E+12軸次設計使用年限內設計車道上的當量設計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NZB2=5082032軸次第3層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層疲勞開裂驗算已滿足設計要求.第4層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層疲勞開裂驗算設計層厚度H(3)=180mm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調整系數(shù)KA=.8溫度調整系數(shù)KT2=.815現(xiàn)場綜合修正系數(shù)KC=-1.105第4層層底拉應力σ=.377MPa第4層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層疲勞開裂壽命NF2=2.952282E+09軸次設計使用年限內設計車道上的當量設計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NZB2=5082032軸次第4層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層疲勞開裂驗算已滿足設計要求.瀝青混合料層永久變形量驗算瀝青混合料層永久變形等效溫度TPEF=19.6℃通車至首次針對車轍維修的期限內設計車道上的當量設計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NZB3=77584軸次瀝青混合料層永久變形驗算分層數(shù)N=5第1分層瀝青混合料永久變形量RAI(1)=.02mm第2分層瀝青混合料永久變形量RAI(2)=.06mm第3分層瀝青混合料永久變形量RAI(3)=.12mm第4分層瀝青混合料永久變形量RAI(4)=.09mm第5分層瀝青混合料永久變形量RAI(5)=.06mm瀝青混合料層永久變形量RA=.35mm瀝青混合料層容許永久變形量RAR=20mm瀝青混合料層永久變形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第1層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動穩(wěn)定度技術要求為5139次/mm第2層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動穩(wěn)定度技術要求為2412次/mm通過對設計層厚度取整以及設計人員對路面厚度進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結構設計結果如下:細粒式瀝青混凝土40m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60mm水泥穩(wěn)定碎石200mm水泥穩(wěn)定碎石200mm新建路基所選路面結構和材料能滿足各項驗算內容的要求。路面施工應嚴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F20-2015);《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50-2004)的規(guī)定執(zhí)行。建議路面各結構層設計彎沉值和7天浸水無側限抗壓強度見下表;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抗壓強度除參照下表數(shù)據(jù)外,不應大于5Mpa。結構層厚度(cm)彎沉值(1/100mm)抗壓強度(MPa)備注AC-13C上面層429.3AC-20C下面層633.15.5%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2040.3≥3.0水泥含量為建議值4%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2087.7≥2.0土基232.99.2.2結構組合、主要交叉口:上面層AC-13C型細粒式瀝青砼厚4cm粘層PC-3乳化瀝青粘層(0.3~0.6L/m2)(不計厚度)下面層AC-20C型中粒式瀝青砼厚6cm封層乳化瀝青稀漿封層(ES-2型)厚0.7cm透層PC-2乳化瀝青透層(0.7~1.5L/m2)(不計厚度)基層20cm厚5.5%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20cm厚4.0%水泥穩(wěn)定碎石9.2.3路肩結構本項目全線采用雙向兩車道,路基寬度8.0米,行車道寬度2×3.5m,兩側各0.5m寬路肩,路肩采用C20砼硬化。標準段橫向寬度為0.5m,高度為0.307m。對需要設置護欄地段,護欄基礎部分路肩橫向需加寬0.25m,縱向寬度加寬為0.5m;不設護欄段,路肩不加寬。硬化土路肩每隔30m需設置一道1cm寬度伸縮假縫。9.3材料組成、設計及性能要求9.3.1瀝青混凝土面層9.3.1.1瀝青結合料技術要求本次設計瀝青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瀝青混凝土,上面層采用AC-13C瀝青混凝土,其基質瀝青采用道路A級石油瀝青70號,下面層AC-20C瀝青混凝土的基質瀝青采用A級道路石油瀝青70號。瀝青采用雙控,其技術指標應達到《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表4.2.1-2要求。表9-3-1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指標單位瀝青標號70號試驗方法①針入度(25℃,5s,100g0.1㎜60~70T0604針入度指數(shù)PI/-1.5~+1.0T0604軟化點(R&B),不小于℃46T060660℃Pa.s180T062010℃延度,㎝20T060515℃㎝100T0605蠟含量(蒸餾法),不大于%2.2T0615閃點,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3實測記錄T0603TFOT(或RTFOT)后②T0610或T0609質量變化,不大于%±0.8殘留針入度比,不小于%61T0604殘留延度(10℃㎝6T06059.3.1.2透層油技術要求瀝青路面各類基層都必須噴灑透層油,瀝青層必須在透層油完全滲透入基層后方可鋪筑?;鶎由显O置稀漿封層時,透層油不能省略。氣溫低于10℃或大風天氣,即將降雨時不得噴灑透層油。用于半剛性基層的透層油宜緊接在基層碾壓成型后表面稍變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況下噴灑。透層油宜采用瀝青灑布車一次噴灑均勻。噴灑透層油前應清掃路面,遮擋防護路緣石及人工構造物避免污染,透層油采用PC-2型乳化瀝青,用量為0.7-1.5L/m2采用高滲透性陽離子乳化瀝青PC-2,技術指標應滿足下表要求。表9-3-2作為透層油的乳化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篩上殘留物(1.18mm篩),不大于%0.1T0652粘度道路標準粘度計C25.3s8~20T0621蒸發(fā)殘留物殘留分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針入度(25℃0.1mm50~300T0604延度(25℃cm40T0605與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積,不小于2/3T0654常溫貯存穩(wěn)定性:1d,不小于5d,不小于%15T0655注:1.粘度選用瀝青標準粘度測定。2.表中的破乳速度與集料的粘附性、所使用的石料品種有關,質量檢驗時應采用工程上實際的石料進行試驗,僅進行乳化瀝青產品質量評定時可不要求此兩項指標。3.貯存穩(wěn)定性根據(jù)施工實際情況選用試驗時間,通常采用5d,乳液生產后能在當天使用時也可用1d的穩(wěn)定性。4.如果乳化瀝青是將高濃度產品運到現(xiàn)場經稀釋后使用時,表中的蒸發(fā)殘留物等各項指標指稀釋前乳化瀝青的要求。9.3.1.3乳化瀝青黏層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噴灑粘層油:①雙層式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路面的瀝青層之間。②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或舊瀝青路面層上加鋪瀝青層。③路緣石、雨水口、檢查井等構造物與新鋪瀝青混合料接觸的側面。粘層瀝青選用PC-3型陽離子乳化瀝青,用量為0.3~0.6L/m2。粘層用乳化瀝青應符合以下技術要求:表9-3-3粘層用乳化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PC-3試驗方法破乳速度中裂T0658粒子電荷陽離子(+)T0653篩上殘留物(1.18mm篩)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計E251~6T0622道路標準黏度計C25.3s8~20T0621蒸發(fā)殘留物性質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針入度(25℃)0.1mm45~150T0604延度(15℃)cm不小于40T0605與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積不小于2/3T0654儲存穩(wěn)定性(5d)%5T0655儲存穩(wěn)定性(1d)%1T06559.3.1.4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材料技術要求稀漿封層厚度為0.7cm。稀漿封層由乳化瀝青、集料、礦粉、水組成,各材料技術要求如下:①乳化瀝青稀漿封層用乳化瀝青應滿足下表所列技術要求:表9-3-4陽離子乳化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要求試驗方法稀漿封層用(BCR)1.18mm篩上剩余量%≤0.1T0652貯存穩(wěn)定性(5d)%≤5T0655貯存穩(wěn)定性(1d)%≤1T0655瀝青標準粘度C255
(秒)12~60T0621恩格拉粘度E253~30T0622與礦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積T0654蒸發(fā)殘留物性質含量%≥60T0651三氯乙烯溶解度≥97.5T0607針入度25℃40~100T0604延度5℃≥20T0606軟化點℃≥53T0606②集料用當?shù)鼗規(guī)r軋制,形狀接近正方體,石質潔凈、堅硬、粗糙,細集料應采用潔凈的機制沙,不得使用天然沙,技術要求滿足下表:表9-3-5集料技術指標要求技術指標單位技術要求原石集料壓碎值%<28原石洛杉機磨耗率%<30集料的堅固性損失%<12粗集料的吸水率%<3粗集料的針片狀顆粒含量%<18<4.75mm集料的砂當量%≥65③礦粉選用石灰?guī)r堿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要求干燥、潔凈,不得使用回收粉塵,技術要求滿足下表:表9-3-6礦粉技術要求指標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表觀相對密度t/m3≥2.50T0352含水量%≤1T0103烘干法外觀—無團粒結塊—親水系數(shù)—<1T0353塑性指數(shù)—<4T0354加熱安定性—實測記錄T0355粒度范圍<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T0351④乳化瀝青稀漿封層的性能要求表9-3-7封層混合料技術要求技術指標單位技術要求可拌合時間(25℃s>120稠度cm2~3負荷輪碾試驗的砂粘附量(LWT)g/m2<450粘結力試驗初凝(30min)N·m>1.2開放交通N·m>2.0濕輪磨耗損失(WTAT)浸水1hg/m2<8009.3.1.5石料技術要求為保證瀝青混凝土表面層的抗滑能力,選用堅硬耐磨的花崗巖、石英砂巖,石料作為表面層瀝青混合料所用石料,選用石灰?guī)r碎石作為中、下層瀝青混凝土所用石料。所選用粗集料應該潔凈、干燥、表面粗糙,質量應符合下表所示的技術要求:表9-3-8石料技術要求指標技術要求試驗方法面層中、下層集料壓碎值不大于%2426T0316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628T0317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2.62.6T0304對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級(加抗剝落劑后)5級T0616堅固性不大于%1212T0314細長扁平顆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5T0312其中粒徑大于9.5mm不大于%1212其中粒徑小于9.5mm不大于%1818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軟石含量不大于%33T0320石料磨光值(面層石料)不小于BPN42T0321吸水率不大于%23T0304石料的破碎面不小于%一個面10090T0346兩個面9080T0346注:其中磨光值對于底層可不作要求。面層用集料的級配組成應符合下表所列的技術要求:表9-3-9瀝青面層粗集料規(guī)格規(guī)格名稱公稱粒徑(mm)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31.526.519.01613.29.54.752.360.6S815~2510090-100--0-150-5S915~2010090-100-0-150-5S1010~15100-90-1000-150-5S125~10-10090-1000-150-5S143~5-10090-1000-150-3為利于混合料級配設計和質量控制,各層集料的分級建議如下:上面層:采用3種規(guī)格集料,按公稱粒徑分為:S14(3~5mm)、S12(5~10mm)、S10(10~15mm)。下面層:采用3種規(guī)格集料,按公稱粒徑分為:S14(3~5mm)、S10(10~15mm)、S8(10~25mm)。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shù)念w粒級配,其質量應滿足下表所列的技術要求:表9-3-10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指標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表觀相對密度—≥2.50T0328堅固性(>0.3mm部分)%≤12T0340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12T0310亞甲藍值g/kg≤25T0349砂當量%≥65T0334棱角性(流動時間)S≥30T0345細集料采用機制砂,不采用石屑,應采用立式沖擊破碎設備生產機制砂,同時必須安裝有效除塵裝置。規(guī)格應符合下列要求:表9-3-11瀝青混合料用機制砂規(guī)格規(guī)格公稱粒徑(mm)水洗法通過各篩孔的質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填料必須采用石灰?guī)r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磨細的礦粉,填料中嚴禁摻加拌和機除塵裝置回收的粉塵,礦粉必須保持干燥,能從填料倉自由流出,其質量應符合前述的要求。9.3.1.6抗剝落劑為保證瀝青混合料中石料與瀝青的粘附性,在石料與瀝青的粘附性達不到4級或4級以上的條件下,需使用抗剝落劑來改善其間的粘附性。本項目采用卵石軋制石料,必須采用添加抗剝落劑的方式來增加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選用質量優(yōu)良,長期抗剝落性能好的抗剝落劑來提高石料與瀝青的粘附能力,摻加劑量由瀝青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檢驗確定(建議瀝青用量的0.3~0.4%)。9.3.1.7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本次設計瀝青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要求如下:表9-3-12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規(guī)格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AC-13C10090-10068-8538-6824-4015-3810-287-205-154-8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在調查以往同類材料的配合比的設計經驗和使用效果的基礎上,按以下步驟進行。=1\*GB3①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用工程實際使用的材料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F40-2004中附錄B、附錄C、附錄D的方法,優(yōu)選礦料級配、確定瀝青最佳用量,符合配合比設計技術標準和配合比設計檢驗要求,以此作為目標配合比,供拌和機確定各冷料倉的供料比例、進料速度以及試拌使用。=2\*GB3②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對間歇式拌和機,應按規(guī)定方法取樣測試個熱料倉的材料級配,確定各熱料倉的配合比,供拌和機控制室使用。同時選擇適宜的篩孔尺寸和安裝角度,盡量使各熱料倉的供料大體平衡。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OAC、OAC±0.3%等三個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和試拌,通過室內試驗以及從拌和機取樣試驗綜合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對連續(xù)式拌和機可省略生產配合比設計步驟。=3\*GB3③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拌和機按生產配合比結果進行試拌、鋪筑試驗段,并取樣進行馬歇爾試驗,同時從路上鉆取芯樣檢測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標準配合比的礦料合成級配中,至少應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稱最大粒徑篩孔的通過率接近優(yōu)選的公稱設計級配范圍的中值,并避免在0.3~0.6mm處出現(xiàn)“駝峰”。對確定的標準配合比,宜再次進行車轍試驗和水穩(wěn)定性試驗。瀝青混凝土AC-20C和AC-13C的性能要求如下表所示:表9-3-13瀝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術指標瀝青AC-20C瀝青AC-13C試驗方法馬歇爾穩(wěn)定度(KN)≥8.0≥8.0T0709-2000流值(mm)1.5~41.5~4T0709-2000空隙率VV%4.0~6.04~6T0705-2000礦料間隙率VMA%≥13.0≥14.0T0705-2000瀝青飽和度VFA%65~7565-75T0705-2000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80≥85T0709-2000凍融劈裂試驗殘留強度比%≥75≥80T0729-200060℃動穩(wěn)定度DS次/mm≥1000≥3000T0719-2000滲水系數(shù)ml/min≤120≤120T0730-2000低溫彎曲應變-10℃微應變≥2000≥2500T0715-2000擊實次數(shù)次兩面各75兩面各75T0702-20009.3.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底基層9.3.2.1原材料技術要求(1)集料生產設備及堆放場地要求石料加工方式應采用兩級以上破碎和反擊篩分聯(lián)合機,禁止直接使用顎式破碎方式生產的集料。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用石料(集料)應能滿足日生產量1000噸以上,具有有效運轉的吸塵裝置。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集料堆放場地必須全部采用碎石硬化,面積不小于1000平方米,場地布局合理、分隔清晰、排水設施完善,同時細集料應設置防雨棚,不但應具有水穩(wěn)場地要求的條件,而且應設有專用石塊堆放場地和塊石分揀區(qū)以及應設置有專用廢料堆放場地,以能夠滿足4檔以上集料堆放要求,同時各檔集料應設置混凝土分隔墻。(2)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硅酸鹽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早強水泥和已受潮變質的水泥,水泥的初凝時間應長于3小時,終凝時間宜在6小時以上,因氣候原因水泥終凝時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時,應摻加緩凝劑,水泥及必要的外摻劑的物理性能及化學成分必須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相應規(guī)定。2)集料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底基層中,水泥摻量為4.0%,32.5級普通水泥、硅酸鹽水泥均可使用,但應選用初凝時間在3h以上終凝時間在6h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不應使用,碎石應選用硬質巖石或礫石加工而成的碎石,也可以選用天然礫石,其最大粒徑應小于37.5mm,級配組成如下表:表9-3-14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的級配范圍通過下列篩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數(shù)37.5100<28<94.7550~1000.617~1000.0750~30水泥穩(wěn)定底基層中集料壓碎值不大于35%。集料中有機質含量不應超過2%,硫酸鹽含量不應超過0.25%。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的水泥摻量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層,碎石應選擇質堅干凈的粒料,其最大粒徑宜小于31.5mm,級配組成如下表:表9-3-15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級配范圍通過下列篩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數(shù)31.5100<28<926.590~1001972~899.547~674.7529~492.3617~350.68~220.0750~5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中集料壓碎值不大于30%。集料中有機質含量不應超過2%,硫酸鹽含量不應超過0.25%。表9-3-16基層、底基層壓實度及7天抗壓強度類型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壓實度(%)≥97≥95抗壓強度(MPa)≥3≥2注:1、應嚴格控制0.075mm檔集料含量,有條件盡量取低值。2、壓實度標準及抗壓強度成型采用振動法壓實成型。3、表中抗壓強度要求為設計值,為避免因混合料離散性較大,考慮90%的保證率系數(shù)后,水泥用量增大,基層、底基層的偏差系數(shù)宜控制在15%以內。施工過程中,抗壓強度檢驗時以范圍控制,即控制強度的上、下限,基層控制在3.5~4.05MPa之間,底基層控制在3.0~4.0MPa之間,超出范圍視為不符合要求。(3)目標配合比設計:根據(jù)設計指標要求,通過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確定混合料級配和水泥劑量。配合比驗證:根據(jù)目標配比進行水泥土穩(wěn)定碎石試拌、試鋪工作,檢驗拌和的準確性、強度以及攤鋪時是否離析。當混合料的級配、水泥劑量不滿足要求或攤鋪離析時,應調整配合比設計。(4)施工前應根據(jù)現(xiàn)場所備材料,進行配合比設計,在滿足設計強度的基礎上,通過采取限制水泥用量及適當增加粗集料和控制細集料用量調整混合料級配來盡量減少半剛性材料裂縫的產生。(5)水:凡飲用水均可使用。9.4路面施工前的準備9.4.1下承層的檢查在修筑底基層以前應對路基進行檢查,要確保上路床填料的強度及壓實度滿足要求。主要進行以下項目檢驗:碾壓檢驗:用12~15噸三輪壓路機碾壓3~4遍,不得有翻漿、彈簧、輪跡等現(xiàn)象,檢驗頻率要求全面、隨機。路基強度檢驗:當取用承載板檢驗時,每100~200米至少布置一個測點,每個測點在上、下行車道中至少有三個數(shù)據(jù)。當采用彎沉檢驗時,每20米至少8個數(shù)據(jù),每一評定長度為200~500米。對于承載板檢驗或實測彎沉值不能滿足設計E0值要求時,應找出其周圍限界,進行局部處理,直到滿足要求。如果采用彎沉檢驗,作一定數(shù)量的承載板與彎沉的對比檢驗。平整度檢驗:應每50米一處以上,質量標準應在2cm以內。標高檢驗:路面施工前應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3604-2024鈦及鈦合金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方法
- 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第五中學(五四學制)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贛南師范大學《環(huán)境監(jiān)測》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阜陽師范大學《中小學音樂教材教法》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阜陽師范大學《經濟數(shù)學一》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阜陽師范大學《表演基礎理論》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調研數(shù)學試卷二(有答案)
- 福建師范大學協(xié)和學院《外貿單證實務模擬操作》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師范大學《中國地理》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含教師職業(yè)道德》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iso220002024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
- GB/T 5069-2024鎂鋁系耐火材料化學分析方法
- 生物質氣化燃氣蒸汽聯(lián)合循環(huán)發(fā)電工程可行性方案研究報告
- 土地復墾資金管理辦法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房山區(qū)八年級(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滬教版(全國)(2024新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各章節(jié)必背知識點復習提綱
- PANTONE國際色卡CMYK色值對照表3
- 北京市智慧工地評價標準
- 2024年全國鄉(xiāng)村醫(yī)生考試復習題庫及答案(共420題)
- 2024國家統(tǒng)計局麗水調查隊招聘編外工作人員3人(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評價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