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南宅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1.gif)
![江蘇省常州市南宅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2.gif)
![江蘇省常州市南宅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3.gif)
![江蘇省常州市南宅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4.gif)
![江蘇省常州市南宅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b256e770c01f09b8816a7a5c6e4ab46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常州市南宅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讀下面我國重要山脈示意圖,排序正確是A.①太行山
②雪峰山
③昆侖山
④南嶺
⑤巴顏喀拉山B.①巫山
②昆侖山
③武夷山
④昆侖山
⑤唐古拉山C.①陰山
②昆侖山
③巫山
④天山
⑤賀蘭山D.①太行山
②巫山
③武夷山
④昆侖山
⑤祁連山參考答案:D2.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進行作業(yè)和調節(jié),以滿足作物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但高盔、高濕、高蒸發(fā)量、無雨水淋洗、復種指數高、持續(xù)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點,使它在理化性質上
與大田土壤有較大差異。下圖示意山東省壽光市王高鎮(zhèn)蔬菜大棚土壤有機質含量隨種植年限
和深度變化。據此完成1~3題。1.圖示信息顯示A.種植年限越長,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
B.種植年限越長,土壤有機質含量越低C.土層深度越深,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
D.土層深度越深,土壤有機質含量越低2.與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種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機質含量明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大棚的保溫作用強
B.蔬菜肥料施用量大C.地膜的保濕效果好
D.大棚的復種指數高
3.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蔬菜大棚淺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富集快于深層,主要由于棚內A.熱量充足,不利于淺層有機質的吸收
B.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層有機養(yǎng)分C.雨水淋洗少,淺層養(yǎng)分不易進入深層
D.淺層水分蒸發(fā)量小,有機養(yǎng)分減少慢參考答案:1.D
2.B
3.C
1.
由圖中橫軸與縱軸的關系可知,隨時間的延伸,土壤有機質(尤其是0~10cm)含量先升后降,由三條曲線
差異可知隨深度延伸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小。2.與大田土壤相比,蔬菜大棚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明顯主要是蔬菜大棚中蔬菜對肥力的要求高于大田,有
機肥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有機質含量上升快的主要原因。高溫、高顯的環(huán)境有利于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不利于
有機質的積累;復種指數高會造成有機質含量下降快。3.造成淺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富集快于深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棚保護,雨水的淋洗作用弱,淺層有機質下
滲慢。熱量充足會加快蔬菜生長,利于淺層有機質的吸收;蔬菜根系較淺,不利于吸收深層有機養(yǎng)分;淺層水
分蒸發(fā)量大,對有機養(yǎng)分含量影響小3.水稻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受自然條件和農業(yè)發(fā)展狀況影響,其空間分布不斷變化。下圖為我國1980~2010年中國水稻種植面積及總產量重心遷移軌跡。讀圖回答32~33題。
32.1980~2010年我國水稻產量重心(
)A.遷移距離和幅度小于面積重心
B.主要遷移方向表現為“北進東移”
C.總體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qū)
D.與種植重心空間變化規(guī)律不一致33.我國水稻重心遷移軌跡表明(
)A.西北地區(qū)的水稻總產量增加
B.南方地區(qū)的商品糧地位上升C.北方地區(qū)水稻生產效率上升
D.西南地區(qū)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參考答案:32.B
33.C32.【考查方向】本題旨在考查我國水稻生產空間變化的相關知識,考查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地理知識來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據圖可知,1980~2010年我國水稻產量重心:遷移距離和幅度大于面積重心;兩者主要遷移方向都表現為“北進東移”;而面積重心可以等同于種植重心,所以產量重心與種植重心空間變化規(guī)律一致。從空間上看,我國水稻產量重心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故產量重心總體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qū)。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33.【考查方向】本題旨在考查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地理知識來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據圖可知,1980~2010年我國水稻產量重心與面積中心主要遷移方向都表現為“北進東移”,說明南方地區(qū)的商品糧地位下降,北方地區(qū)的水稻生產量與種植面積增加,生產效率上升?!拔鞅钡貐^(qū)的水稻總產量增加”與“西南地區(qū)水稻種植面積擴大”明顯與圖中信息不符。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4.山東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中國首家特種纖維企業(yè)——煙臺氨綸廠發(fā)起設立,是專業(yè)從事高性能纖維研發(fā)、生產及應用開發(f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擁有國家級企業(yè)技術中心。據報道,在氨綸產業(yè)整合加速和行業(yè)集中度提升的大趨勢下,泰和新材料收購寧夏越華氨綸資產,并將氨綸產業(yè)轉移至中西部地區(qū),本部重點發(fā)展高附加值的芳綸(新型高科技合成纖維)產業(y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8.促使煙臺氨綸產業(yè)轉移至中西部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勞動力豐富
B.中西部產業(yè)基礎好C.降低生產成本
D.受高科技產業(yè)的吸引19.氨綸產業(yè)轉移至中西部地區(qū),對中西部地區(qū)的影響主要是A.增加勞動力需求
B.向西遷移研發(fā)中心C.制約制造業(yè)發(fā)展
D.改善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20.在氨綸產業(yè)轉移至中西部地區(qū)的同時,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發(fā)展戰(zhàn)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國外資金
B.進口國外產品,替代國內生產C.擴大生產規(guī)模,保持價格優(yōu)勢
D.加強技術研發(fā),強化競爭優(yōu)勢參考答案:18.C
19.A
20.D18.中西部地區(qū)人口密度較東部小,勞動力資源并不比東部豐富,A錯。中西部地區(qū)產業(yè)基礎較差,B錯。促使煙臺氨綸產業(yè)轉移至中西部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降低生產成本(中西部地區(qū)勞動力工資水平及土地價格等較低),C對。西部地區(qū)的技術水平較低,D錯。故選C。19.氨綸產業(yè)轉移至中西部地區(qū),可以提供就業(yè)機會,增加勞動力需求,不會將研發(fā)中心向西部遷移,對于中西部地區(qū)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起到帶動作用,會給當地環(huán)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故選A。20.由材料“本部重點發(fā)展高附加值的芳綸(新型高科技合成纖維)產業(yè)”,所以本部的發(fā)展戰(zhàn)略為加強研發(fā),強化競爭優(yōu)勢,故選D?!军c睛】從本質上講,企業(yè)生產為了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的利潤而進行產業(yè)轉移。影響國際產業(yè)轉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是影響國際產業(yè)轉移的三個主要因素。產業(yè)轉移可促進區(qū)域產業(yè)結構調整,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原主導產業(yè)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yè),為產業(yè)結構順利調整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接受產業(yè)轉移,可加快本國或地區(qū)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yè)升級時間,加快工業(yè)化進程。國際產業(yè)轉移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yōu)勢條件發(fā)展相應的產業(yè),從而促進國際產業(yè)分工和合,推動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產業(yè)轉移會給轉出區(qū)域和轉入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帶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產業(yè)轉移改變了區(qū)域的地理景觀,如原來的鄉(xiāng)村變成度度工業(yè)化地區(qū)。另一方面,產業(yè)轉移伴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伴隨產業(yè)轉移,就業(yè)機會也會由轉移國或地區(qū)轉移到轉移對象國或地區(qū)。5.“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入春氣溫開始回暖而濕度開始回升的現象?!盎啬咸臁背霈F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而濃霧則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下圖為我國鋒面雨帶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春季最容易出現回南天的區(qū)域是(
)A.華北地區(qū)
B.江淮地區(qū)
C.長江流域
D.華南地區(qū)9.可能加劇回南天的天氣系統(tǒng)是(
)A.強臺風
B.準靜止鋒
C.冷鋒
D.高壓系統(tǒng)參考答案:8.D
9.B8.每年春季東南季風攜帶暖濕氣流開始登陸我國,氣溫開始回暖,濕度開始回升。該時段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大的是華南地區(qū),空氣濕度大,易出現回南天。而其他區(qū)域主要受西北季風影響,空氣較為干燥,不易出現潮濕天氣。故選D。9.回南天主要是空氣濕度大,準靜止鋒易出現連續(xù)陰雨,增加空氣濕度,會加劇回南天。春季臺風系統(tǒng)不易出現。冷鋒則可能造成降水,降低空氣濕度。高壓系統(tǒng)控制下往往形成晴朗天氣,空氣濕度較小。故選B?!痉椒偨Y】如何判斷鋒面氣旋中的鋒面類型。①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②確定氣旋前后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后方。③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是來自高緯度地區(qū),向低緯運動時會遇到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④判斷雨區(qū)位置:雨區(qū)總位于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qū)在鋒前,冷鋒雨區(qū)在鋒后??偨Y:“東暖西冷”——氣旋東側為暖鋒,西側為冷鋒;“前暖后冷”——暖鋒雨區(qū)在鋒前;冷鋒雨區(qū)在鋒后。6.桌山(TableMountain)來自3.6億年前的海底,由砂巖構成,頂部平坦,一直被親切的稱為“上帝的餐桌”.一般只要天氣晴朗,每天都會有大片云團環(huán)繞在桌山頂上,當地人形象的把它稱為“上帝的桌布”。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3.下列關于桌山形成的地質作用過程的推斷合理的是A.巖漿噴出—外力沉積—外力侵蝕B.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外力侵蝕C.外力沉積—地殼下沉—外力侵蝕D.外力沉積一地殼抬升—外力侵蝕4.“上帝的桌布”出現頻率最高的季節(jié)是A.春季 B.夏季 C.冬季 D.秋季5.桌山北面光禿禿的巖壁上鮮有植物,而南面植被茂密。形成桌山南北坡植被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熱量 B.洋流 C.水分 D.土壤參考答案:3.D
4.B
5.C【3題詳解】材料“來自3.6億年前的海底,由砂巖構成”,說明桌山地區(qū)曾為地勢低的海洋,因地勢低洼導致沉積物在此堆積形成砂巖(砂巖為沉積巖);現在桌山的海拔有1078米,由地勢低的海底地區(qū)變成山地,說明該地發(fā)生了地殼的抬升作用,地殼抬升使桌山形成高地;裸露的砂巖受風力、流水作用的侵蝕逐漸形成頂部平坦的桌山外貌。因此形成過程是外力沉積,接著受地殼抬升作用由海變?yōu)樯降兀偈芡饬η治g形成獨特地貌,A、B、C錯,故選D?!?題詳解】讀材料,“上帝的桌布”即桌山頂上的大片云團,而要出現云團應該“天氣晴朗”。讀圖該地位于34°S的非洲西南部,根據世界氣候分布規(guī)律可知該地為地中海氣候(30-40°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該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則云團出現的頻率大;冬季降水多,陰雨天多晴天少,云團出現頻率??;春秋季節(jié)降水量介于夏冬之間,云團出現的頻率較小,故A、C、D錯,選B。【5題詳解】該地為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南半球北坡為陽坡,北坡接受的太陽光更充足、熱量更豐富,熱量條件越好通常植被生長越好,因此桌山北坡植被少、南坡植被茂密的原因與熱量無關,A錯;非洲西南端位于厄加勒斯暖流和本格拉寒流的匯合處,但桌山南、北兩坡都受這兩股洋流的影響,南北坡洋流條件相同,B錯;地中海氣候,夏季氣溫高,北坡夏季受副高、信風影響,降水少,蒸發(fā)旺盛,水分條件差,植被難以生長,但南坡位于東南信風(夏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氣壓帶風帶南移,該地容易受東南信風影響)的迎風坡,降水量大,水分充足,因此南坡植被茂密,C對;南北坡巖石均為砂巖,氣候類型相同,南北兩坡的地形起伏沒有明顯差異(沒有相關材料信息),土壤形成的巖石、氣候、地形條件相同,南北兩坡植被生長的原始土壤條件差別小,D錯。7.中國科學院某團對某群島進行了科學考察。下圖是該群島白晝長短的年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該群島屬于A.亞洲
B.歐洲C.北美洲
D.南極洲參考答案:B8.讀“沿200經線所作的剖面圖”,回答16—18題。16.造成A—F自然帶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熱量
D.洋流17.G山的成因是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的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C.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的
D.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的18.關于K、R兩地敘述正確的是
A.K地的鹽度比R地鹽度低
B.船由K地向東經霍爾木茲海峽到印度洋
C.船由R地向西經直布羅陀海峽到大西洋D.船由K地向西穿過海峽時逆水而行參考答案:C
B
D9.如圖為一局部地區(qū)等高線(單位:米)分布示意圖,a至d點為河流主干。據此回答下列各題。35.所示支流中,實際不存在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6.圖中占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是(
)A.平原
B.高原
C.陡崖
D.盆地37.c點與d點相對高度可能為(
)A.401米
B.368米
C.827米
D.999米參考答案:35.C
36.D
37.A35.河流一般在山谷中形成,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向高處凸出表示山谷,①②處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表示山脊,③④處為山脊,不易形成河流,因此不存在支流,故答案選C。36.讀圖可知,該地中部廣大地區(qū)海拔低,四周海拔高,為盆地,故答案選D。37.讀圖可知,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200米,c點的海拔為700-900米之間,d點的海拔為100-300米之間,因此c、d兩點的相對高度約為400-800米之間,可能為401米。故答案選A?!军c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求學生掌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較難。10.圖4是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米),L為河流,對角線為經線。據此回答8~9題。8.圖4中河流L的流向為
A.從東流向西
B.從西南流向東北
C.從西流向東
D.從東北流向西南9.若X數值為500米,沿圖中經線的地形剖面圖是圖5中的
A.A
B.B
C.C
D.D參考答案:B
C11.近年來,山東半島紡織、服裝產業(yè)開始向魯西南地區(qū)轉移,這種現象說明
①半島地區(qū)勞動力密集型產業(yè)發(fā)展遲緩,后勁不足
②半島地區(qū)勞動力價格高,企業(yè)利潤下降
③半島地區(qū)正在進行產業(yè)升級換代
④半島地區(qū)原料缺乏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B12.甲圖為南美洲局部地區(qū)圖,乙圖為甲圖中E地區(qū)的地形圖。讀圖回答6~8題。6.A地附近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其開發(fā)困難的原因可能是A.氣候干旱,水源短缺
B.受寒流影響,陰天多
C.缺少天然海港,外運不便
D.周邊人口稀少,市場需求小
7.D地區(qū)葡萄種植的經濟效益比C地區(qū)更好的原因可能是A.C地區(qū)的陰天日子多,光照條件差
B.D地區(qū)晝夜溫差更大,葡萄質量更好C.C地區(qū)人煙稀少,市場需求量小
D.D地區(qū)夏季降水比C地多,單位產量更大8.乙圖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①全區(qū)降水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
②全區(qū)全年高溫,蒸發(fā)穩(wěn)定③E附近區(qū)域地勢平坦
④植被覆蓋良好,水土流失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6.A
7.C
8.B13.下面為“我國某省人口變動的部分情況圖”,據此回答下面2題。
12.圖中曲線能正確反映該省家庭規(guī)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3.1990年以來,圖中④曲線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A.婚育觀念不斷改變
B.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不斷改善C.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快速發(fā)展
D.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參考答案:12.B
13.C14.右圖為某山脈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圖,讀圖完成15—16題。15.圖中山坡原有的一類自然植被現已完全缺失,該類自然植被可能是A.熱帶草原B.常綠硬葉林C.落葉闊葉林D.高山苔原16.導致上題自然植被類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參考答案:CD15.讀東北地區(qū)略圖,回答我國最大的沼澤地在A.a
B.b
C.c
D.d參考答案:A16.下圖為歐洲南部沿北緯42°緯線部分地區(qū)剖面示意圖和①②兩地降水量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下題。8.圖示②地氣候()A.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B.冬暖夏涼,降水均勻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溫,干濕分明9.造成①②兩地年降水量差異顯著的主導因素是()A.洋流 B.大氣環(huán)流C.地形 D.緯度位置參考答案:8.A
9.C本題考查氣候類型的綜合應用?!?題詳解】讀圖可以看出,②地位夏季(6-8月)降水較少,氣候炎熱干燥,冬季(12-2月)降水較多,溫和多雨,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故答案選A?!?題詳解】在42°N帶來降水的是西風,從剖面圖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兩地年降水量差異顯著的主導因素是地形,故答案選C。17.可能總輻射是考慮了受大氣減弱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是考慮了大氣和云的減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讀“北半球年總輻射隨緯度的分布表”(表1),回答12-13題。表1緯度(°N)64504030200可能總輻射(W/m2)139.3169.9196.4216.3228.2248.1有效總輻射(W/m2)54.471.798.2120.8132.7108.8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影響可能總輻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陸位置B.云量最多的地區(qū)是64°NC.可能總輻射量隨緯度增加而迅速遞減D.20°N有效總輻射最大是因為太陽高度較大且降水較少13.下列地區(qū)有效總輻射量最高的是:A.青藏高原
B.墨累—達令盆地
C.西伯利亞地區(qū)
D.剛果盆地參考答案:12.D
13.A18.請回答36-38題:2005年2月24日,中國第21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完成了全部考察任務,乘坐“雪龍?zhí)枴笨茖W考察船從南極中山站(69o22′s,76o23′E)啟程回國。讀下圖:36.當上圖中A地所在緯線圈出現極晝,且A地太陽高度為O。時,在太陽直射點附近區(qū)域有(
)A.西澳大利亞寒流
B.世界最大的錫礦帶C.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D.世界電子工業(yè)中心37.當“雪龍”號科考船從南極中山站啟程回國時,在長城站(
)A.仍處在極晝時期
B.是觀看極光的最佳時期C.旗桿正午日影將逐漸縮短
D.日溫差將逐漸減小38.若圖中A地開始出現極夜時,不可能出現(
)A.長江口附近海域同值等鹽度線向海外移動
B.大批游客前往青海湖觀候鳥C.勃朗峰南坡雪線增高
D.北冰洋沿岸多冰山漂浮參考答案:36.A
37.D
38.B本題考查地球的運動,世界自然地理,旨在考察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6題當上圖中A地所在緯線圈出現極晝,且A(70°S)太陽高度角為O,故太陽此時直射南半球的20°S,西澳大利亞寒流,位于太陽直射附件,A對,世界最大的錫礦帶在東南亞,B不符,世界著名的大漁場:秘魯漁場南緯20度、西經75度;北海道漁場北緯40度、東經150度;紐芬蘭漁場北緯45度、西經60度;北海漁場北緯55度、0度;C不符,世界電子工業(yè)中心在美國硅谷,D不符。7題2月24日,日溫差將逐漸增大,A不符,極光一般在北半球,B不符,太陽向北移動,故旗桿正午日影將逐漸增長,C不符,仍處在極晝時期,D正確。9題圖中A地開始出現極夜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天,故長江口附近海域同值等鹽度線向海內移動,溫度溫度高,蒸發(fā)旺盛,A錯,北冰洋沿岸多冰山漂浮,夏季融冰漂浮,B正確,夏季勃朗峰南坡雪線降低,C錯,候鳥遷徙不在夏季,故D錯,選B。19.在同樣大小的兩張紙上,分別畫一幅中國地圖和一幅世界地圖。則兩幅地圖A.中國地圖的比例尺大于世界地圖的比例尺B.中國地圖的內容比世界地圖的內容更簡略C.長春與北京在中國圖上的距離比在世界圖上的距離小D.兩圖沒有可比性參考答案:A20.20世紀70年代,半導體產業(yè)從美國轉移到了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東芝、NEC等世界頂級的半導體企業(y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韓國、中國臺灣成為集成電路產業(yè)的主力軍,三星、臺積電等企業(yè)誕生。如今,中國已成為半導體產業(yè)第三次轉移的核心地區(qū)。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型半導體公司均在中國有布局,并在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經過十幾年的技術積累,中國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yè)鏈條,并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huán)渤海與中西部四大半導體產業(yè)聚落。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yè)主要依賴進口,國產化率僅1/3。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目前中國已具備應對第三次半導體產業(yè)轉移浪潮的主要實力是①海運發(fā)達,對外出口運費低
②政策大力支持,匯集雄厚資本③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人力成本極低
④科技發(fā)展迅速,有一定的產業(yè)基礎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2.針對第三次半導體產業(yè)轉移浪潮,今后中國半導體產業(yè)應A.提高核心產品自給率 B.大力鼓勵進口C.加快前期投資回收 D.加快向國外轉移參考答案:1.B
2.A【1題詳解】半導體產業(yè)屬于技術指向型產業(yè),據材料可知,我國四大半導體產業(yè)聚落主要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huán)渤海與中西部,經濟發(fā)達,科技迅速發(fā)展,同時國家政策的支持,②④正確;半導體產業(yè)零部件主要是航空運輸,①錯誤;人力成本高,③錯誤。故選B?!?題詳解】針對第三次半導體產業(yè)轉移浪潮,今后中國半導體產業(yè)應提高核心產品的自給率,降低對外的依賴,提高自身的研發(fā)技術。故選A?!军c睛】(1)產業(yè)轉移的影響因素有: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市場因素、國家政策的調整、生產地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huán)境污染、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等因素。(2)對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響分別是:移出地:有利---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環(huán)境污染得到改善;不利---就業(yè)人口減少,失業(yè)人口增加。移入地:有利---當地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增加就業(yè)機會、提高收入;不利---環(huán)境污染問題、社會治安變差。21.讀2009年2月2日國家氣候中心發(fā)布的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回答造成華北地區(qū)干旱的天氣系統(tǒng)是A.氣旋
B.準靜止鋒
C.高氣壓
D.暖鋒參考答案:C22.按照我國集中供暖有關設計規(guī)范,當每年的連續(xù)5天平均氣溫≤5℃時,第一天作為供暖開始日期,稱作供暖初日。下圖示意1961-2015年我國三個地區(qū)平均集中供暖初日日序(年內第n日)變化。根據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6.甲乙丙三個區(qū)域最有可能是A.東北、西北、華北 B.西北、華北、東北C.華北、東北、西北 D.東北、華北、西北7.甲乙兩地年際間供暖初日變化高度相關,導致這一現象的因素是A.地形 B.植被 C.大氣環(huán)流 D.海陸位置8.從圖中可以看出A.冬季氣溫年際間的變幅較小 B.集中供暖時間呈現下降趨勢C.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 D.集中供暖用能呈現增長趨勢參考答案:6.D
7.C
8.B6.華北在三個地區(qū)中氣溫較高,開始集中供暖的時間較晚,初日日序最晚,乙代表華北地區(qū),與東北相比,內陸的西北地區(qū),距冬季風源地更近,降溫更快,開始集中供暖的時間更早,丙為西北地區(qū),D正確。7.地形、植被和海陸位置不會發(fā)生變化,對甲乙兩地年際間供暖初日變化沒有影響,冬季風的強弱影響兩地的降溫早晚,C正確。8.三地年際間供暖初日變化,說明冬季氣溫年際間的變幅較大,A錯誤。讀圖可知,供暖初日日序呈波動推遲,集中供暖時間呈現下降趨勢,集中供暖用能呈現增長趨勢,B正確,D錯誤。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在圖中沒顯示,無法判斷。23.下表為2002年我國四個地區(qū)的相關數據,由此判斷四個地區(qū)中經濟發(fā)展水平最高的是地區(qū)總人口(萬人)自然增長率(%)國內生產總值(億元)①96130.6036163.2②1625-0.0545408.8③38371.0751180.0④2671.276159.7
A.①B.②C.③ D.④參考答案:B【考點】本題皆在考查衡量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因素和學生讀圖能力,考查學生調用和運用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根據圖中數據,可計算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越高,經濟發(fā)展水平最高,可知②最高,一般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自然增長率也低,故選擇B?!靖形驁@】衡量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因素有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費、自然增長率、農村人口比重等。24.讀甲、乙兩類企業(yè)的投入構成變化折線圖,回答現階段,乙類企業(yè)最適宜布局在我國的A.環(huán)渤海地區(qū)
B.中西部地區(qū)
C.珠江三角洲地區(qū)
D.滬寧杭地區(qū)參考答案:B25.下圖為“世界海陸輪廓圖”,讀圖完成關于甲乙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的形成與盛行風有關,乙與盛行風無關
B.甲乙兩洋流的流向無季節(jié)變化
C.甲乙兩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漁場
D.甲乙兩洋流的形成均與盛行風有關參考答案:D26.下圖是某地6月22日太陽高度變化曲線,回答13~14題。13.該地的經緯度是(
)
A.53°N,120°W
B.80°S,90°E
C.76.5°N,120°E
D.80°N,90°W14.圖中M至N時段的太陽方位和P至Q時段該地的日影朝向分別位于(
)
A.東南方向,西南方向
B.東北方向,西南方向C.東北方向,東北方向
D.東南方向,西北方向參考答案:D
C二、判斷題(共10分)27.城市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地的風土民情以及經濟發(fā)展水平。參考答案:A28.為發(fā)展旅游業(yè),某地政府在9月20日至24日隆重推出“雙龍戲珠”節(jié),該地每年都有幾天,在太陽下山時候,可見到太陽徐徐從鞍部落下,形成“雙龍戲珠”的地理奇觀.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31—32題:31.該山脈的走向是(
)
A.東西走向
B.東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32.下列時段,還可以觀賞到“雙龍戲珠”的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參考答案:C
A29.“四處無人煙,風吹石頭跑”描寫我國西部的戈壁灘景色。參考答案:A30.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qū)域干旱季節(jié)分布及其對農業(yè)的影響?;卮饐栴}。(10分)53.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qū)(寫序號)并說明依據。(3分)54.分析②、③兩區(qū)旱災季節(jié)差異的原因。(5分)55.說明①區(qū)春旱引發(fā)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其監(jiān)測手段。(2分)參考答案:53.②區(qū)。
依據:②區(qū)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或B)、旱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②區(qū):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fā)旺盛。(3分)
③區(qū):夏秋季受高氣壓(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災;遙感技術。(2分)
三、綜合題(共38分)31.閱讀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面為世界某地氣溫和降水資料統(tǒng)計表。月份123456789101112氣溫(℃)20.123.027.630.230.730.329.229.129.128.224.920.8降水量(mm)113035601422884113492881432617
(1)說出該地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2)分析該地最高月均溫出現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3)闡釋該地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特點對農業(yè)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參考答案:(1)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降水豐沛,旱雨兩季明顯。(2)地處熱帶,緯度較低,5月太陽高度已經很大,且雨季未到,天氣晴朗,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太陽輻射多,氣溫偏高。(或7月正值雨季,云雨天氣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故而7月氣溫不如5月高。)(3)旱季降水極少,雨水滿足不了農作物需求,形成旱災;雨季降水豐富,易形成澇災,淹沒農田,使農作物減產或絕收?!驹斀狻浚?)根據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思路進行分析,該地最冷月均溫大于150C,全年高溫,說明為熱帶氣候;分明顯的旱雨兩季,故判斷為熱帶季風氣候。(2)從太陽高度和天氣狀況等方面分析:據材料可知,該地地處熱帶,緯度低,5月太陽高度已經很大,而且雨季未到,降水少,太陽輻射強烈,所以氣溫偏高。而7月降水多,大氣的削弱作用強,所以最高月均溫出現在5月,而不是在7月。(3)從降水少和多的季節(jié)變化兩個方面闡釋該地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特點對農業(yè)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據材料可知,該地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大,旱雨兩季明顯,旱季降水極少,雨水無法滿足農作物需求,造成旱災;雨季降水過多,淹沒農田,造成洪澇災害,影響農作物的收成。32.(16分)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二年級上冊乘法口算150道
- 五年級數學小數除法口算練習
-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復習口算練習題三
- 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個人工作計劃范文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口算練習題
- 房屋租賃長期合同范本
- 2025年美發(fā)店專業(yè)技術培訓及人才引進轉讓協(xié)議
- 2025年度住宅轉租合同協(xié)議自行成交版
- 商場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診所專業(yè)護理團隊聘用合作協(xié)議
- 加油站復工復產方案
- 2025-2030年中國增韌劑(MBS高膠粉)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新題速遞之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2024年9月)
- 2025年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限公司面向高校畢業(yè)生專項招聘14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蘇州市區(qū)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試題一(有答案)
- 暑期預習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
- 醫(yī)院人體器官捐獻及獲取流程
- 醫(yī)藥高等數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