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與糖尿病_第1頁
牙周病與糖尿病_第2頁
牙周病與糖尿病_第3頁
牙周病與糖尿病_第4頁
牙周病與糖尿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牙周病與糖尿病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什么是牙周?。?/p>

所謂的牙周病是指發(fā)生在牙周支持組織的各種疾病,是人類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目前,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前者只發(fā)生在牙齦組織,而后者則是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牙周病的警示:刷牙時牙齦會流血牙齦紅腫或觸痛牙齦萎縮觸壓牙齦時牙齒與牙齦間有膿流出牙齒松動或逐漸分開咬合時,牙齒會因牙周病而產生對咬異位部分假牙會因牙周病而難以裝戴持續(xù)性口臭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健康者:

牙齦呈健康的粉紅色

牙齦邊緣與牙齒緊貼

刷牙時牙齦不會流血

牙齦炎:

刷牙或牙周探針檢查輕觸時,容易流血

牙齦發(fā)炎,而且接觸時會敏感

口臭或不良氣味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早期牙周炎:牙齦開始萎縮流血、腫脹及發(fā)炎更明顯口臭或不良氣味X光檢查可見輕微的水平性骨缺損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中度牙周炎:

可能產生牙苞或牙周膿腫

牙齦開始萎縮,使得牙齒看起來變長

前牙可能開始移動,出現縫隙

口臭或不良氣味

X光檢查可見水平或垂直性骨缺損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重度牙周炎:

牙齒可能開始動搖或松動、移位等

口臭或不良氣味更明顯

牙根可能暴露,對冷熱敏感

X光檢查可見更嚴重的水平或垂直性骨缺損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牙周病對全身的影響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牙周炎是我國成年人喪失牙齒的首位原因。

1、心腦血管病

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發(fā)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0%。50歲以下男性牙周炎患者或無牙者冠心病發(fā)病率高出普通人群70%。牙槽骨吸收嚴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臟驟停發(fā)生率分別是正常人群的2和3倍。牙周炎、牙齦炎患者患中風的概率高出3倍。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2、糖尿病

牙周炎、牙齦炎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7倍。牙周病和糖尿病有雙向關系。科學證明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牙周病對糖尿病也會產生影響。目前已有報告,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經牙周治療后糖化血紅素水平下降,糖尿病用藥量減少。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須考慮控制牙周感染,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感染將減少血清糖化終末產物。反之,糖尿病的控制也是牙周炎得到改善的重要前提。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3、呼吸系統(tǒng)病

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指數值明顯高于無疾病者。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口腔衛(wèi)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病率是口腔衛(wèi)生良好者的1.77倍。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4、妊娠

許多研究證實,早產低體重兒與母親患牙周炎有關。一些研究者在羊水和羊膜中檢出口腔微生物,分離最多的一種菌是口腔常見的核梭形菌。來自口腔的暫時性菌血癥通過血液傳播和胎盤感染羊水??谇粰C遇性致病菌和/或炎癥產物可以通過血液對早產起作用。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牙周病的原因

牙菌斑是在牙齒表面形成黏性、無色的細菌薄膜,其中某些細菌是形成牙周病的主因。這些細菌會產生毒素來刺激牙齦,造成牙齦附著于牙齒的組織破壞,一段時間后,這些毒素便可以破壞到牙齦下齒槽骨,造成骨頭的喪失。

此外,如果牙菌斑沒有去除,可能變成牙結石,因為牙結石表面粗糙及多孔性,容易附著牙菌斑及細菌,可能會導致牙周疾病的產生。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血糖增高引起全身的急、慢性并發(fā)癥累及多個器官,已成為致殘率、病死率僅次于腫瘤和心血管病的第3大疾病。

近幾年牙周??凭驮\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不斷上升,有些患者因為牙周炎、牙周膿腫而就診,經檢查才發(fā)現患有糖尿病。

國際醫(yī)學界已公認,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6并發(fā)癥,糖尿病患者群中牙周病的發(fā)病率高達60%,病變損害嚴重且進展更迅速。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1糖尿病易伴發(fā)牙周病的主要原因

1.1血糖對牙周血管的影響

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增高,其末梢或微細血管壁的基底膜變厚,減少了局部的供血及供氧,造成組織缺氧、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血管壁內、外物質的代謝異常,使得有害牙周組織毒物無法排出,最終導致組織修復和再生效率的降低,使牙周病更加嚴重。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1.2白細胞功能降低

糖尿病患者的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黏附功能、吞噬功能明顯下降,總體抗感染能力降低。

高血糖是白細胞黏附功能減低的主要原因。人類白細胞是用以對抗外來細菌、病毒的自我防衛(wèi)細胞,也是維護牙周組織健康的關卡。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1.3膠原代謝異常

糖尿病的高血糖癥可抑制牙周韌帶中成纖維細胞和成骨細胞的活性,使膠原精氨多糖和骨基質合成減少,

而膠原蛋白是合成牙槽骨及牙周組織最主要的物質,膠原的溶解和破壞是牙周病加劇的重要原因。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1.4糖尿病患者的唾液成分改變

糖尿病患者的唾液中組胺含量升高,組胺含量升高使唾液分泌減少,菌斑容易堆積。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牙周炎的伴發(fā)病變

牙周-牙髓聯合性病變

(1)牙髓病引起牙周病。

(2)牙周病引起牙髓病。

(3)牙周病和牙髓病共存,相互影響。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一)牙髓病引起牙周病

[途徑]

1沿牙周膜間隙向齦袋排膿。

2穿透骨密質到骨膜下,向齦溝排膿。

3牙髓治療中或治療后,如封烈性藥、根管壁側穿等。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二)牙周病引起牙髓病

[途徑]

1逆行性感染(臨床常見)

2長期存在的牙周病變

3牙周治療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二根分叉病變

[病因]

1根分叉區(qū)菌斑控制困難

2解剖形態(tài)復雜

3牙合創(chuàng)傷

Ⅰ°根分叉病變

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Ⅱ°根分叉病變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Ⅲ°根分叉病變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牙周病的治療[治療目的]1、控制菌斑,消除炎癥。2、恢復牙周組織的生理形態(tài)。3、恢復牙周組織的功能。4、自身維持長期療效,防止復發(fā)。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基礎治療1、菌斑控制。2、齦上潔治術,齦下刮治術,根面平整術。3、食物嵌塞的治療。4、咬合調整。5、松牙固定術。5、拔除無保留價值的牙。6、藥物治療。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一菌斑控制的方法1機械方法刷牙、使用鄰面清潔措施(牙線、牙簽、牙縫刷)。2化學法3生物法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二菌斑顯示菌斑無色、質軟,粘附于牙面,肉眼無法觀察菌斑附著的部位。菌斑顯示劑可使菌斑著色,便于觀察。菌斑面積:<20%,理想菌斑面積:<40%,接受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刷側面時,以兩至三顆牙齒為一組用適中力度來回移動牙刷。刷咀嚼面,把牙刷放在咀嚼面前后移動。本文檔共31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一\17點36分

刷門牙內側面的時候,牙刷要直立放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