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1_第1頁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1_第2頁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1_第3頁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1_第4頁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與社會穩(wěn)定渤海鉆井二公司2011年10月第一講社會治安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由來與發(fā)展治安一詞,在我國古代漢語中,可追溯至上古時代,但起初是分開而用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周易·系辭下》論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君子安而不忘危”?!爸巍笔窍鄬y而言;“安”是與危相對?!爸伟病笔侵刚吻迕?,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

戰(zhàn)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最早把“治”與“安”連起來作為一個詞使用,他在《顯學》中寫道:“今上急耕田墾草以厚民產也,而以上為酷;修刑重罰以為禁邪也,而以上為嚴;征賦錢粟以實倉庫,且以救饑饉、備軍旅也、而以上為貪;境內必知介而無所解,并力疾斗所以禽虜也、而以上為暴。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不知悅也?!崩^韓非之后,西漢時期的賈誼,也將“治”與“安”連起來使用,他在其《陳政事疏》中闡述:“臣以為事勢可謂痛哭流涕長太息,而進言者曰天下已安已治,非愚則諛。因陳治安之策。”至此,治安一詞,沿襲至今。

現(xiàn)代意義上的治安,即指社會治安,一般是指由具有社會安定和公共安全內容的國家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范,并由國家強制力與之相應的思想,道德、文化等維護和建立的穩(wěn)定安寧的社會秩序。通常有三方面含義:一是指社會治安秩序、二是指社會治安問題、三是指社會治安工作。目前,“社會治安”一詞,已不單指刑事與治安規(guī)范下的社會治安,而又將安全生產、消防、藥品、食品、教育、鐵路等等,有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范疇。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一個具有時代性的,中國特色的政治、法律概念,其含義是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協(xié)調一致、齊抓共管、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整治社會治安,打擊和防范犯罪,完善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維護人民權益,保障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深入發(fā)展。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發(fā)展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初始階段。也可以說是思想理念的形成初始探索階段(1979—1989年)(二)規(guī)范階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自1990年以后在全國普遍開展并逐步加以規(guī)范(1990—1999年)(三)發(fā)展階段(2000—2010年)。(一)初始階段。也可以說是思想理念的形成初始探索階段(1979—1989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思想,最早產生于1979年,針對改革開放之初青少年違法犯罪比較突出的問題,中共中央轉發(fā)了中宣部等8個單位《關于提請全黨重視解決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的報告》,要求全黨動員,書記動手,依靠學校、工廠、機關、部隊、街道、農村等城鄉(xiāng)基層組織以及全社會的力量,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但這時還沒有提到綜合治理一詞。

(一)初始階段。也可以說是思想理念的形成初始探索階段(1979—1989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思想,最早產生于1979年,針對改革開放之初青少年違法犯罪比較突出的問題,中共中央轉發(fā)了中宣部等8個單位《關于提請全黨重視解決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的報告》,要求全黨動員,書記動手,依靠學校、工廠、機關、部隊、街道、農村等城鄉(xiāng)基層組織以及全社會的力量,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但這時還沒有提到綜合治理一詞。

1981年,中共中央批轉的中央政法委《京、津、滬、穗、漢五大城市治安座談會紀要》,強調“爭取社會治安根本好轉,必須各級黨委來抓,全黨動手,實行全面綜合治理”。這里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綜合治理”一詞來概括我國社會治安工作的總方針。1982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政法工作的指示》更加明確地提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基本內容。1983年,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明確了把打擊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首要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思路,確立了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嚴打”方針。

1984年,中共中央批轉的中央政法委《關于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第一戰(zhàn)役總結和第二戰(zhàn)役部署的報告》,提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要抓住打擊、預防、改造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思想的、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各種手段,達到控制犯罪,預防犯罪,減少犯罪,并把犯罪分子中的絕大多數(shù)改造成為新人的目的。1989年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提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由各級黨委統(tǒng)一負責,黨委、政府都要有一位負責同志分管這項工作,可以建立由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聯(lián)席會議制度或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綜合治理的組織領導工作。(二)規(guī)范階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自1990年以后在全國普遍開展并逐步加以規(guī)范(1990—1999年)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在全國逐步走上了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在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每年圍繞一兩個影響社會治安的突出問題,作為工作主題,層層部署抓落實。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保障、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逐步建立健全。1991年2月19日和3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分別作出《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自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有了全國統(tǒng)一的組織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逐步走上了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1991年12月,中央綜治委制定下發(fā)《關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屬地管理”原則的規(guī)定》、《關于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權制的規(guī)定》;

1993年11月,中央綜治委會同中央紀委、中組部、人事部和監(jiān)察部聯(lián)合制定下發(fā)《關于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的若干規(guī)定》,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社會長期穩(wěn)定”寫入了新修改的《黨章》總綱,進一步明確了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作為全黨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二是組織開展重點治亂。在中央綜治委的統(tǒng)一組織領導下,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兩個《決定》”精神,開展了一系列重點治亂工作和活動。如,1991年至1993年,中央綜治委先后部署開展了反盜竊專項斗爭,重點治亂活動,打擊取締賣淫嫖娼和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活動,圍殲車匪路霸、整頓鐵路治安等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集中解決突出治安問題。特別是針對農村治安混亂狀況,

1994年11月,中央綜治委、公安部、民政部、農業(yè)部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加強農村治保會工作的意見》。這次農村治安整治工作充分體現(xiàn)了各部門齊抓共管、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綜合治理特征。

三是大力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專門工作。針對流動人口管理、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學校及周邊治安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重點、難點問題,中央綜治委分別會同公安部、勞動部、司法部、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先后研究制定了《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見》、《中央綜治委、教育部、公安部關于深化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

四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中央綜治委會同有關部門分別于1996年6月在河北承德市召開全國深入持久開展“嚴打”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會議。

1997年9月在山東威海市召開全國基層安全創(chuàng)建活動經驗交流會。

1999年7月在山東東營市召開全國企地共建安全社區(qū)工作現(xiàn)場會,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和全面部署,并先后制定下發(fā)了中央綜治委《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開展基層安全創(chuàng)建活動的意見》。

五是部署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針對社會轉型、經濟轉軌條件下社會矛盾糾紛突出的新情況,中央綜治委于2000年8月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對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提出了具體措施和要求。

(三)發(fā)展階段(2000—2010年)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適應新世紀我國開始向現(xiàn)代化建設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邁進的新形勢,按照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圍繞加強社會治安防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深化平安建設三大方面,進一步拓寬領域、充實內容、提高層次、完善機制。

一是全面部署新時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2001年9月,在總結近十年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本經驗的基礎上,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這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

二是大力加強社會治安防范工作,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2002年4月,中央綜治委在上海市召開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加強社會治安防范工作。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見》。2003年9月,中央綜治委在江西南昌市召開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對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作出部署。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點、線、面結合,專、群結合,管理、教育、服務相結合,打擊、防范、控制相結合,全時空、多手段、立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預防和減少各種違法犯罪,保持社會治安秩序持續(xù)穩(wěn)定。

三是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著力維護社會穩(wěn)定。2003年11月,中央綜治委與浙江省委聯(lián)合召開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40周年暨創(chuàng)新“楓橋經驗”大會;2004年6月,中央綜治委在浙江杭州市召開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總結推廣“楓橋經驗”,研究部署進一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切實維護社會穩(wěn)定。各地、各部門堅持以人為本、源頭預防,建立健全利益協(xié)調機制,進一步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網(wǎng)絡和工作制度,探索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四是深入開展平安建設。自2003年9月中央綜治委“南昌會議”總結交流了“平安江蘇”建設的經驗后,全國不少地方先后開展了平安建設活動。中央政法委、中央綜治委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各部門的工作經驗,研究制定了《關于深入開展平安建設的意見》,并于2005年10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該意見,對廣泛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2006年4月、2007年4月和2008年4月,中央綜治委圍繞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活動,先后召開了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總結交流開展平安建設工作的經驗,進一步部署深化平安建設。二、綜合治理的任務、要求和目標

1、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任務是: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各部門、各單位協(xié)調一致、齊抓共管,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解決社會治安問題,打擊和預防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穩(wěn)定,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2、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1)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把綜合治理擺上重要議程,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定期研究部署工作;(2)各部門、各單位齊抓共管,形成“誰主管誰負責”的局面;(3)各項綜治工作措施落實到城鄉(xiāng)基層單位,群防群治形成網(wǎng)絡,廣大群眾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方針。根據(j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第2條的規(guī)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方針是“打擊和防范并舉,治標和治本兼顧,重在治本”。簡稱為“打防并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4、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主要目標是:社會穩(wěn)定,重大惡性案件和多發(fā)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會丑惡現(xiàn)象大大減少,治安混亂的地區(qū)和單位的面貌徹底改觀,治安秩序良好,群眾有安全感。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范圍,主要包括“打擊、防范、教育、管理、建設、改造”六個方面:(1)“打擊”。打擊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落實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條件。必須長期堅持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活動,建立“嚴打”經常性工作機制,始終保持“嚴打”工作力度和高壓態(tài)勢,認真研究解決突出的治安問題,有效遏制刑事案件發(fā)案的上升勢頭。

(2)“防范”。防范是有效減少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積極措施。要大力加強社會治安防范工作,全面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實效;加強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及時疏導調處各種社會矛盾和民間糾紛,避免矛盾激化引發(fā)治安問題;加強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內部的安全保衛(wèi)和技術防范措施;加強城鎮(zhèn)居民樓院的安全防范設施建設;廣泛發(fā)動和組織群眾開展群防群治工作,健全和創(chuàng)新群防群治機制,并充分發(fā)揮民兵維護社會治安的作用。

(3)“教育”。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戰(zhàn)略性措施。要在廣大群眾中廣泛深入地開展普法教育和各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識和思想道德水平。特別是要加強對未成年人和流動人口等違法犯罪高發(fā)人群的教育疏導,做好輕微違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和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4)“管理”。要突出抓好各項社會治安管理工作,堵塞治安防范漏洞。特別是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特種行業(yè)、文化市場及出版物、集貿市場和重點要害部位的管理,努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

(5)“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和制度建設,是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關鍵。要建立健全各種治安防范制度,特別是要堅持各種形式的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制定和逐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和法規(guī)。

(6)“改造”。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預防工作。一方面要動員全社會都來參與,進一步提高監(jiān)所內教育改造質量,同時要積極妥善地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預防和減少其重新違法犯罪。三、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與制度

(一)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黨政統(tǒng)一領導,綜治機構組織協(xié)調,各部門各方面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要適應新的形勢,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這一工作格局。

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辦好自己的事

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

(二)綜合治理的工作制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權制等各項制度。落實責任制聯(lián)席會議制度。要把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實績,列為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并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升降獎懲的重要依據(jù),與晉職晉級、獎懲直接掛鉤。第二講社會治安和社會穩(wěn)定面臨的形勢傳統(tǒng)性犯罪出現(xiàn)新特點涉眾性經濟犯罪將會增多網(wǎng)絡犯罪需引起高度關注群體性事件多發(fā)2008年3月14日,拉薩市區(qū)發(fā)生了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這是由達賴集團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煽動,境內外“藏獨”分裂勢力相互勾結制造的。在這次拉薩發(fā)生的打砸搶燒暴力事件中,暴徒共砸爛、燒毀車輛56輛,燒死或砍死無辜群眾13人,有數(shù)十名執(zhí)勤公安民警受傷,其中重傷4人;有61名武警受傷,其中重傷6人。暴徒縱火300余處,焚燒民宅、店鋪214間。前來滅火的消防車遭到暴徒焚燒極少數(shù)暴徒在拉薩打砸搶燒,拉薩上空濃煙滾滾被不法分子焚燒的汽車和商鋪沖擊新華社西藏分社,并焚燒房屋2009年7月5日晚,新疆烏魯木齊發(fā)生一起典型境外指揮、境內行動,有預謀、有組織的打砸搶事件,導致192人死亡,1721人受傷

貴州甕安事件

該縣女學生李樹芬溺水身亡,其家人對公安機關的“自殺”鑒定結果不服。6月28日,死者家屬在甕安縣城游行,大量群眾聚集圍堵縣政府,后轉變?yōu)橥话l(fā)群體性暴力事件。甕安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等160多間辦公室、42輛警車等交通工具被燒毀,150余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600多萬元。被縱火燒毀的貴州甕安縣公安局大樓甕安縣委政府大樓前被縱火燒毀的車輛被縱火燒毀的貴州甕安縣委政府大樓正門云南孟連事件

該縣勐馬鎮(zhèn)膠農因橡膠林產權歸屬一事多次與當?shù)叵鹉z公司發(fā)生爭執(zhí)和沖突。7月19日,勐啊村5位膠農被警察強行帶走,數(shù)百名村民手持器械,與警察發(fā)生激烈沖突。警察被圍困達11個小時,2名群眾死亡,41名民警和19名群眾受傷,9輛執(zhí)行任務車輛不同程度損毀。陜西府谷縣7·5警民搶尸事件7月3日,府谷縣王家墩鄉(xiāng)賀家堡村村民賀立旗駕駛自家農用貨車去府谷縣城,路途被府谷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攔住檢查,賀棄車離開,交警隨后追趕。賀沿黃河岸邊向上游跑,突然跳入黃河。7月5日,尸體打撈上岸。晚9時,在尸體運往殯儀館途中,少數(shù)不法分子借機煽動不明真相群眾,兩次阻斷交通、對抗執(zhí)法機關。廣東惠州7.17騷亂事件

惠州博羅縣園洲鎮(zhèn)一名經營摩托車載客生意的湖南籍男子,被當?shù)刂伟矄T攔截,但該男子不肯停下,試圖強行沖過,后被帶到治安隊內,該男子17日凌晨死在治安隊,死者數(shù)以百計的同鄉(xiāng)及同行因不滿當局的處理,發(fā)生群體性事件,導致多輛警車被砸。

云南麗江8·4環(huán)保糾紛事件

8月4日,云南麗江市華坪縣興泉鎮(zhèn)興泉村8組至13組村民因環(huán)境、水源污染等問題與該縣興泉鎮(zhèn)境內的高源建材公司發(fā)生群體性突發(fā)事件,雙方約300余人發(fā)生沖突,造成6村民受傷和13輛汽車受損。湖南吉首9.3非法集資事件

從2004年至2005年,湖南吉首市開始出現(xiàn)一些在民間高息融資的房地產、礦業(yè)和旅游業(yè)企業(yè)。2008年年8月開始,一些集資公司出現(xiàn)不能按時還本付息的現(xiàn)象。集資公司與集資戶之間的矛盾開始逐步升溫。9月3日,湖南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因福大房地產公司未能按承諾兌現(xiàn)付息,導致該公司部分集資者到州政府上訪,引發(fā)群眾圍觀,部分群眾向火車站聚集。出租車罷運事件2008年11月3日,重慶市主城區(qū)8000多輛出租汽車全城罷工。7日,湖北省荊州市數(shù)百輛的士集體停駛。10日,上百名海南省三亞市出租車司機停止營運。同一天,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上百輛出租汽車集體罷運。18日,部分“掛靠”在云南大理交通運輸集團的個體客車司機集體罷運,造成大量乘客滯留,全州的縣際客運秩序一度瀕臨癱瘓。20日,廣東汕頭1000多輛出租車罷運。深圳寶安區(qū)117對講機砸人事件2008年11月7日上午,寶安區(qū)石巖街道辦組織對轄區(qū)內非法營運車輛進行清理整治,約9時20分,李國超(男,31歲,廣東梅州人,無有效駕駛證件)駕駛一輛無號牌兩輪摩托車,搭載1人,由西往東行駛經過該路段。檢查人員發(fā)現(xiàn)該無號牌摩托車后,將其攔停讓其接受檢查,摩托車停下后座上的乘客下了車,但李國超突然啟動摩托車加油沖過攔車點,行至該路段前方的一紅綠燈口時,李國超又掉頭沿該路由東往西行駛回來,街道辦工作人員賴XX見狀便翻過護欄(該路段的中間設有護欄)進行攔阻,但李國超沒停車;此時賴XX將手中的對講機砸向李國超頭部,李國超駕駛的摩托車失控,人和車一同撞上路邊的路燈柱,李國超受重傷,其駕駛的無號牌兩輪摩托車損壞。事發(fā)后,石巖街道辦現(xiàn)場工作人員立即報警,將傷者送往石巖人民醫(yī)院搶救。當日12時30分,李國超經搶救無效死亡。深圳寶安區(qū)117對講機砸人事件

經核實,發(fā)生事件時,該檢查點沒有派出所民警,僅在距離此處約300米處有交通民警執(zhí)勤。但李國超家屬誤認為此次查車行動是石巖交警中隊組織的,于13時許召集30余人來到石巖交警中隊,要求交出帶隊查車的民警及街道辦檢查人員,并堵住交警中隊大門,致使人員無法進出,工作無法開展。14時30分,死者家屬將死者尸體抬到石巖交警中隊,并在中隊大院內打砸物品、燃放鞭炮,至17時許,聚集在石巖交警中隊的人群增至400余人,在外圍圍觀人員達2000余人。后來,少數(shù)不法人員在現(xiàn)場扔石頭并掀翻、點燃警車。家屬抬尸到交警中隊,群眾圍觀被砸警車海南東方市千人械斗3月23日因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zhèn)感城村一名初中學生被打,導致村民打砸燒感城鎮(zhèn)政府和邊防派出所,引發(fā)了感城鎮(zhèn)感城村和寶上村數(shù)千群眾大規(guī)模械斗,釀成1死6傷的慘劇第三講群體性事件的類型和特點

群體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會矛盾引發(fā),特定群體或不特定多數(shù)人聚合臨時形成的偶合群體,以人民內部矛盾的形式,通過沒有合法依據(jù)的規(guī)模性聚集、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群體活動、發(fā)生多數(shù)人間語言行為或肢體行為上的沖突等群體行為的方式,或表達訴求和主張,或直接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或發(fā)泄不滿、制造影響,因而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造成負面重大影響的各種事件。

同時,群體性事件,也是指社會群體為實現(xiàn)既定的目標而從事的活動及其表現(xiàn)。如集體沖擊黨政機關駐地,攔截交通工具,罷工、罷課、罷市以及違反規(guī)定的集會、游行、集體上訪等活動。

土地征收

河北省定州市繩油村事件廣東省汕尾市紅海灣事件臺州市椒江區(qū)“柏加王事件”房屋拆遷重慶市“最牛”釘子戶環(huán)境污染

東陽市“畫水事件”長興縣“天能事件”

勞資糾紛

慈溪市“橫河”事件社會保障村級財務2008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涉農職務犯罪11712人中,農村基層組織4968人,占42.4%,其中村黨支部書記1739人,村委員會主任1111人。蘭溪市“大阜張事件”非法集資2009年1月—11月,全國公安機關共受理此類案件1590起,立案偵查是1416起。涉案的金額100億元以上。通過偵辦挽回經濟損失是近20億元。

原全國人大代表謝冰被刑拘涉嫌非法集資數(shù)億元物價收費

江西九江學院“6.25”事件湖南永州汽車票漲價引發(fā)群體性事件.企業(yè)改制長廣集團公司“8.4”群體事件醫(yī)患糾紛歷史遺留問題社會泄憤事件

浙江省瑞安市戴××墜樓案四川省大竹縣酒店女員工死亡事件貴州省甕安縣6.28打砸搶燒事件

湖北石首事件

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發(fā)生了酒店廚師蹊蹺墜樓亡事件。6月19日,不明真相的群眾在該市東岳路和東方大道設置路障,阻礙交通,圍觀起哄,現(xiàn)場秩序出現(xiàn)混亂。6月20日凌晨,少數(shù)不法分子借機制造事端,在停放尸體的酒店內縱火滋事,并煽動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襲擊前來滅火的消防戰(zhàn)士和公安民警,造成多名警察受傷,消防車被掀翻砸壞。泄憤事件”有以下特征

第一,偶然事件成為誘因,事件升級到一定規(guī)模沖突的過程非常短,突發(fā)性極強。第二,沒有證據(jù)表明有組織在策劃,絕大多數(shù)參與者與最初誘因性事件并沒有直接利益關系,參與只為表達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第三,短信和網(wǎng)絡傳播著各種信息,對事件發(fā)生和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伴隨有打、砸、搶、燒等違法犯罪行為,不僅給國家、集體和個人造成財產方面的損失,而且會產生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二)群體性事件的特點

爆發(fā)升級快公眾參與度高利益訴求明顯合法與非法并存處理難度大

(三)如何看待當前的維穩(wěn)(信訪)問題

北京大學教授孫東東表示,“對那些老上訪專業(yè)戶,我負責任地說,不說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問題——都是偏執(zhí)型精神障礙”

2009年3月14--15日,由中國政法大學和京鼎律師事務所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社會敵意事件與調控·犯罪學高層論壇”在北京中國社會主義大學文華大廈舉行。在這次會議上,中國政法大學皮藝軍教授提出了“社會敵意事件”這一概念,并認為甕安事件、德江舞龍、學生聚會、楊佳這些事件都是“社會敵意事件”。

2003年11月20日,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在接受《半月談》雜志采訪時指出:在當前群眾信訪特別是群眾集體上訪反映的問題中,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實際困難和問題應予解決;80%以上是可以通過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決的;80%以上是基層應該解決也可以解決的問題?!吨袊嗄陥蟆房l(fā)了一篇關于信訪工作的稿件。其中,公安部信訪辦副主任李竹紅說到一個情況發(fā)人深?。汗膊坑幸晃活I導曾經做過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信訪群體中沒有一個是科級以上干部親屬,包括村主任的親屬都沒有。李竹紅在這篇專訪中說,上訪群體80%都是農民變“截訪”為“接訪2009年4月20日人民日報

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群眾在當?shù)刂鸺壏从硢栴},常因干部敷衍了事被置之不理,或者因為錯綜復雜的關系網(wǎng)而不了了之。筆者曾和一位越級上訪者聊天,他說中央的政策是部“好經”,可下面的干部有些卻“念歪了經”。有時候基層的干部也接訪,但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是一拖再拖、不給答復,就是推來推去、不予解決。群眾為了討個“說法”,就不得不越級上訪??墒?群眾的越級上訪,常常被基層干部視為“影響穩(wěn)定”。有的地方甚至用“越級上訪就是違法”的標語來“震懾”上訪者,致使群眾積怨越來越深,干群關系非常緊張。變“截訪”為“接訪2009年4月20日人民日報

有媒體曾報道,近年來,有的村鎮(zhèn)會派出干部跟隨“越級上訪者”,一次耗時半個多月。每年單是穩(wěn)住一個上訪戶的費用就花不少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寧愿為了“截訪”而不惜血本,也不愿對上訪者的訴求正面回應,這一現(xiàn)象讓人深思。

官方人民網(wǎng)下屬的《人民論壇》近日一項調查顯示,造成“維穩(wěn)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這一怪現(xiàn)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維穩(wěn)目的和方式出現(xiàn)了異化,70%的受調查者認為一些官員維穩(wěn)“只保自己官帽,不管群眾疾苦”,79%的受調查者認為一些地方政府借維穩(wěn)名義不作為或亂作為現(xiàn)象較嚴重。

在維穩(wěn)“最大的難點是什么”的選項中,69%的受調查者“總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缺乏維穩(wěn)系統(tǒng)策略”;44%的受調查者認為“一票否決”機制使地方不少工作常常圍著維穩(wěn)轉;39%的受調查者認為“因體制、機制問題,地方官員常常兩頭受氣”,分列前三位。

報道指出,當前個別地方政府維穩(wěn)思維的一個最大誤區(qū),就是將民眾的利益表達與社會穩(wěn)定對立起來,把公民正當?shù)睦嬖V求與表達視為不穩(wěn)定因素。同時,一些地方政府的維穩(wěn)是治標不治本,常動用警力等專政工具來壓制和犧牲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以實現(xiàn)一時的社會穩(wěn)定。報道引述專家說,社會沖突并不必然導致社會不穩(wěn)定。中國日益開放和民主化,社會穩(wěn)定也必將過渡到動態(tài)平衡型。在社會沖突敏感期,不僅需要執(zhí)政智慧,更需要和社會發(fā)展階段相吻合的新的穩(wěn)定思維。四川省綿竹市富新二小的教學樓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坍塌,造成127名小學生不幸遇難。當遇難學生家長組隊前往綿竹向上級德陽市委反映問題時,綿竹市委書記蔣國華面對行進的人群,好言相勸、極力挽留,但家長們就是不聽。當隊伍行進到綿竹中心廣場時,蔣國華突然跪下:“請相信綿竹市委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然而,家長們依舊不予理睬。

1、上級機關→←信訪群眾→縣以下單位

2、黨政機關→普通群眾↑↖↓新聞媒體←頭面人物

3、信訪問題→群體性事件→穩(wěn)定問題

全社會需要理智執(zhí)政者需要智慧研究者需要品德第四講群體性事件多發(fā)原因分析

從根本上看: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是新時期、新階段社會基本矛盾的集中體現(xiàn)

一、經濟發(fā)展引發(fā)人民群眾對物質利益的新要求、新期待。過去是“有”和“無”的矛盾,現(xiàn)在是“多”與“少”的矛盾,盼望分配公平已成為經濟領域的熱點問題。

二、是社會發(fā)展引發(fā)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新要求、新期待。住房、醫(yī)療、教育、社會保障這些問題,在溫飽沒有解決的時候,矛盾相對顯得不突出,那時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飽穿暖等基本的物質生存條件上。在基本實現(xiàn)小康以后,這些矛盾凸現(xiàn)起來。這時主要矛盾是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有財產,就對安全提出新要求、新期待,人民群眾希望政府提供“方便、快捷、優(yōu)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三是政治發(fā)展引發(fā)人民群眾對人權保障的新要求、新期待。隨著民主法治建設的推進,人民當家作主的愿望日益強烈,要求享有對社會政治生活、國家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要求落實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法定權利。

四是文化發(fā)展引發(fā)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人們不僅需要傳統(tǒng)文化,也需要外來文化。不僅需要高雅文化,也需要娛樂文化。不僅需要平面文化,還需要普及網(wǎng)絡文化。不僅信仰本土宗教,而且信奉外來宗教,不僅有傳統(tǒng)的主流價值觀,而且有外來的多元的價值觀。這不僅是一種利益的沖突。而且是一種價值的、觀念的、文化的沖突。

從我們所處的發(fā)展環(huán)境看

一、從國際環(huán)境看,中國直接面臨著跨國性的“三股勢力”(宗教極端主義、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危害。

二、從體制環(huán)境看,我們正經歷著“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處于“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會倫理需要調整,核心價值觀需要重建”的關鍵時期。

三、從社會環(huán)境看,我們的社會矛盾和穩(wěn)定問題具有多層次性、多元性和復合交織的特點。天下可憂在民窮天下可畏在民怨

四、從人口環(huán)境看,我國人口眾多,落實“以人為本”和“人的安全”任務比較艱巨,相應的穩(wěn)定問題解決的難度也很大。公共健康問題、公共衛(wèi)生問題、就業(yè)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