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癥及粒細胞缺乏癥診療常規(guī)_第1頁
白細胞減少癥及粒細胞缺乏癥診療常規(guī)_第2頁
白細胞減少癥及粒細胞缺乏癥診療常規(guī)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細胞減少癥及粒細胞缺乏癥診療常規(guī)【病史采集】1.有無發(fā)熱、極度乏力、咽痛以及肺部、口腔、皮膚、陰道和腸道的感染癥狀;2.用藥情況(尤其是抗癌藥、氯霉素、磺胺、硫氧嘧啶類、巴比妥類、氯丙嗪、苯妥英鈉、安乃近和消炎痛等);3.理化因素X線、放射性物質、苯、二甲苯等接觸情況;4.有無傷寒、副傷寒、敗血癥、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瘧疾等疾病的表現(xiàn);5.白細胞減少的家族史?!鞠嚓P檢查項目】體格檢查:全身體格檢查;特別是口咽部、呼吸道、肛周、皮膚的潛在病灶;全身淋巴結和肝脾腫大情況。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guī)和粒細胞計數(shù)、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骨髓檢查;2.中性粒細胞缺乏癥伴發(fā)熱應做血細菌培養(yǎng)和咽、肛門以及可疑感染部位的細菌學檢查;3.腎上腺素試驗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1~0.3ml后,注射前和注射后20min各測白細胞計數(shù)1次,粒細胞增加至原來水平的2倍或達到正常范圍,提示“假性粒細胞減少癥”?!驹\斷及鑒別診斷】診斷:1.外周血白細胞數(shù)成人低于4.0×109/L時,稱為白細胞減少癥。2.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數(shù)低于0.5×109/L,稱為粒細胞缺乏癥。鑒別診斷:1.高熱病人須分辨感染與粒細胞缺乏癥的因果關系;2.粒細胞缺乏癥恢復期注意與急性白血病鑒別?!局委熢瓌t】1.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2.急性粒細胞缺乏癥:(1)住院治療,采取嚴密消毒隔離措施,有條件者應住入層流無菌室。加強皮膚、口腔鼻咽部清潔護理;(2)選用氟哌酸、SMZco、慶大霉素等一至二種口服進行消化道滅菌;(3)基因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M-CSF)皮下注射;可經(jīng)驗性使用廣譜抗菌素;若病原菌明確再行調整方案;(4)體溫超過38.5℃應查找感染灶和送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并開始抗生素經(jīng)驗治療,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單藥應用,或氨基糖甙類+抗假單胞菌(5)由于濃縮粒細胞輸注不良反應多,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只有當粒細胞<0.5×109/L,有明顯感染病灶,多種強有力的抗菌素治療后無效,才考慮使用粒細胞輸注。3.白細胞減少癥:(1)注意預防感染;(2)再生障礙型可選用VitB6、VitB4、葉酸、鯊肝醇、利血生、碳酸鋰、康力龍等藥物中的2~3種,治療4~6周無效改用另一組,或改用能提升白細胞的中草藥治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