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二氧化碳學習課件_第1頁
碳酸鈣二氧化碳學習課件_第2頁
碳酸鈣二氧化碳學習課件_第3頁
碳酸鈣二氧化碳學習課件_第4頁
碳酸鈣二氧化碳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3碳酸鈣二氧化碳一、碳酸鈣學生實驗1:安P108圖5-20做試驗注意實驗的現(xiàn)象。實驗中大理石與鹽酸反應有氣泡產(chǎn)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判斷產(chǎn)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CO3H2CO3CO2+H2O總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CaCO3CaO+CO2酚酞溶液變紅色,該溶液呈什么性(酸性或堿性)

CaO+H2OCa(OH)2工業(yè)上用這種方法來制取生石灰,同時得到副產(chǎn)品二氧化碳。高溫討論:怎樣檢驗汽水中

有二氧化碳(請設計實驗方案)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如何來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約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增加壓強時,可溶解的更多一些。當打開汽水瓶蓋,降低了壓強,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二氧化碳從汽水中逸出,故有大量的泡沫產(chǎn)生。打開汽水瓶蓋時為什么有大量的泡沫產(chǎn)生?知道嗎?思考:二氧化碳溶于水時,還會不會與水發(fā)生反應?學生實驗2:有兩只裝有水的試管,往其中一個試管中吹氣,再分別往兩只試管中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觀察反應現(xiàn)象:用方程式解釋現(xiàn)象:吹氣的試管中,紫色石蕊變紅色顯酸性學生實驗3:加熱變色的試管觀察反應現(xiàn)象:用方程式解釋現(xiàn)象:變紅色的石蕊又變成紫色思考:學生實驗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時,還會不會與石灰水發(fā)生反應呢?往裝有澄清石灰水試管中吹氣,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瘜W方程式如下:為什么墻壁用熟石灰粉刷后過一段時間會變硬?你知道嗎?因熟石灰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堅硬的碳酸鈣的緣故。化學方程式如下:3、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4、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你知道嗎?用什么來滅火?泡沫滅火器:著火了!快快快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注意觀察滅火器噴出的物質它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而且密度比空氣大,能覆蓋在燃燒物體表面,隔絕了空氣就能使物體停止了燃燒。干冰的用途人工降雨干冰人造云霧冷藏食品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的。CaCO3+2HClCaCl2+H2O+CO2你學會了嗎?小結碳酸鈣的物理性質1、白色固體2、不溶于水碳酸鈣的化學性質1、碳酸鈣與鹽酸反應2、碳酸鈣高溫分解用途:石灰石:制水泥和生石灰大理石:做建筑材料或裝飾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常溫下)2、密度比空氣大3、固體“干冰”4、可溶于水3、不能供給呼吸4、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2、和石灰水反應1、和水反應二氧化碳的用途:滅火器、制汽水致冷劑、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詠石灰—于謙(明代)作者通過詩抒發(fā)自己不畏艱難,剛正不阿的崇高精神。你能用學過的化學知識,分析這首詩描寫什么物質?討論:1、溫室效應有什么影響?2、溫室效應的防治方法?溫室效應對氣候的影響隨著工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氣燃燒后放出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漸漸增加,產(chǎn)生溫室效應,使地球的氣溫不斷上升。會使極地的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大片沿海土地;有些地區(qū)熱得無法居住,使跟多的水蒸氣進入大氣,一些富饒的土地將會變成沙漠。例如: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森林;控制煤油、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的燃燒;充分發(fā)展其他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風能和核能等。溫室效應的防止方法:應用:怎樣進入一個久未開啟的菜窖較為妥當?(討論)一定要證明菜窖的確安全后,方可進入!1、工業(yè)制法:高溫煅燒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同時得到副產(chǎn)品二氧化碳。CaCO3

CaO+CO2高溫工業(yè)上和實驗室里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知道嗎CaCO3+CO2+H2OCa(HCO3)2桂林的地下巖石,其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碳酸鈣)。當碳酸鈣遇上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時,就會慢慢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溶液如果受熱或壓強突然變小的時候,所含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而積沉下來,石灰?guī)r逐漸變成碳酸氫鈣而溶解掉,形成了溶洞。桂林溶洞是怎樣形成的Ca(HCO3)2CaCO3

+CO2

+H2O5、CaO+()Ca(OH)26、CO2+

()H2

CO37、H2CO3

()+()1、C+()CO22、CO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