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庫房八防標準要求和控制措施_第1頁
檔案庫房八防標準要求和控制措施_第2頁
檔案庫房八防標準要求和控制措施_第3頁
檔案庫房八防標準要求和控制措施_第4頁
檔案庫房八防標準要求和控制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d......wd......wd...檔案庫房八防標準要求和控制措施檔案庫房八防要求,標準檔案庫八防標準

根據國家檔案業(yè)務標準的規(guī)定,檔案庫房的“八防〞要求是:防盜、防光、防高溫、防火、防潮、防塵、防鼠、防蟲等。

⑴檔案庫房應遠離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空氣污染等不安全的場所,不適宜設置在地下樓層或頂層。檔案庫樓面負荷應為5kN/m2。采用密集架時,不應小于12kN/m2,或按實際需要確定。

⑵檔案庫房應有防盜措施,一般庫房要加設防盜門窗,有條件的單位應配置電子監(jiān)控系統。

⑶檔案庫房窗子要配掛防光窗簾,防止陽光直射庫內;同時庫房照明裝置應以使用白熾燈為宜,防止日光燈中紫外線對檔案紙張的破壞。

⑷庫房應配備去濕機及放置吸潮劑。

⑸庫房可通過機械通風、自然通風等方法減緩庫內溫度過高現象。通常應配備空調設備,以到達庫房理想的溫度。

(6)檔案庫房周圍要滅絕火源跡象,庫內嚴禁吸煙,要建設嚴密的防火制度并配備適合檔案保管的消防滅火系統或器材。

(7)檔案柜架應放置防蟲、霉藥品,以防霉菌、害蟲損壞檔案。為防止檔案發(fā)生鼠害,庫房應定期檢查并投放滅鼠藥。

(8)為防止灰塵對檔案的損害,庫房最好加雙層窗,同時利用吸塵器及時吸除檔案柜架上的灰塵。檔案庫標準各檔案庫的建筑及技術參數:1、各館室的最小面積應能容納目前各資料存放,還必須考慮一定的開展空間。2、地面承重最大容量為1240公斤/平米,不得小于800公斤/平米,采用密集架時應不大于1200公斤/平米。3、密集架每組分為六層擱板,每層擱板承重為80公斤,柜體自重為80公斤。4、每組柜體存放檔案盒的多少根據檔案盒子尺寸來計算。5、一般檔案室門高2m,寬1m,特殊檔案室可加高,加寬門。要求門窗必須加防塵橡膠條密封,窗戶建議采用防盜窗,門采用防火、防盜門。6、給水管、排水管、雨水管不宜穿越檔案室(庫),消防栓不應設在檔案室(庫)內,應設在明顯而又易于取用的走廊內或樓梯間附近。7、空調安裝位置應防止空調出風直接吹向文件資料。8、館室內應防止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防止嚙齒類動物(如老鼠等)的存在。管道通過墻壁或樓、地面處均應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實,其他墻身孔洞也應采取防護措施,底層地面應采用堅實地坪。二、檔案室的采光、通風要求1、采光度(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采用自然光照射,但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和人造光來照明。2、檔案室、查閱檔案及其他技術用戶應防日光直射,并均應消除紫外線對檔案、資料的危害。3、檔案庫和查閱檔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時,應選用防爆燈,防止用電時間過長發(fā)生失火。燈光,當采用熒光燈時,應有過濾紫外線和安全防火措施。4、檔案室通風也應采用自然風,如果采用不方便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使用空調進展通風。三、檔案室溫濕度要求1、不管氣候條件如何,有條件的情況下均應設置常年的溫控裝置,溫度相對濕度要求如下表。溫濕度范圍14℃~24℃不小于14℃不大于24℃,有溫度調節(jié)設備的,溫度的變化幅度不得超過溫度±2℃,相對濕度45%RH不大于60%RH,有濕度調節(jié)設備的相對濕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得超過±5%。注意:溫、濕度的測量點,是指在地面以上1.5m和距書架柜前0.4m處測量的數值。2、對于枯燥的地區(qū)可采用加濕機,定期用濕拖把拖地來保證環(huán)境濕度。3、濕度過大的地區(qū),如南方地區(qū)可采用抽濕機。4、檔案庫不宜采用以水、汽為熱媒的采暖系統。確需采用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嚴防漏水、漏氣,且采暖系統不應有過熱現象。四、檔案室干凈度要求1、地面、墻面、頂棚面采用不起塵的材料。2、開向室外的門窗宜設置紗門,紗窗,外窗應具有較好的防塵功能。3、定期清掃室內衛(wèi)生,清洗防塵網。五、檔案室防雷接地要求1、機房建筑以鋼筋混凝土構造為宜:計算機機房的保護接地應與建筑的防雷接地共用一組接地體。2、接地引入線的長度不應該超過30m,其材料宜采用截面積40mm×40mm或者50mm×50mm的鍍鋅扁鋼。接地線不得使用鋁材,不同金屬互連時,應防止電化腐蝕。六、檔案室電源要求1、如果電壓穩(wěn)定性不能滿足要求,應采用調壓或穩(wěn)壓設備滿足電壓波動范圍要求。2、計算機機房或數據機房要求交流電不連續(xù)或無瞬變的通信負荷,應采用UPS供電系統或逆變器供電系統。3、蓄電池一般設計兩組并聯,UPS蓄電池一般只設計一組UPS設計需要設計冗余備份,可以采用串聯或并聯方式。采用逆變器/UPS時,主要敦變器按最大功率確定,有條件最好配備一臺備用。4、檔案館室內照明的照度標準應符合標準要求。七、檔案庫房要求1、檔案庫房(含膠片庫、磁帶庫)的溫度應控制在14℃~24℃,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幅度不超過±2℃,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5%~60%,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幅度不超過±5%。保存母片的膠片庫溫度應控制在13℃~15℃,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5%~45%。2、各庫房及庫外應科學地安設溫濕度記錄儀表,潮濕地區(qū)應配備去濕機,專門庫房應安裝空調設備。3、庫房內外溫濕度應定時測記,一般每天兩次,掌握溫濕度變化情況,隨時予以控制調節(jié),注意積累庫房溫濕度變化的資料,每年進展一次綜合分析,以便掌握庫內外溫濕度變化規(guī)律,制定綜合管理方案。4、空調、去濕或增濕設備應定期檢修、保養(yǎng)。溫濕度記錄儀表應按設備要求定期校驗。5、檔案柜密集回應與墻壁保持一定距離(一般柜背與墻不小于10cm,柜側間距不小于60cm),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墻面擺設,便于通風降溫。檔案館建設標準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展和改革委員會施行日期:2008年7月1日第一章

第一條

為加強和標準我國的檔案館建設,提高工程工程投資決策和建設管理水平,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便于社會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

本標準是檔案館建設的全國統一標準,是編制、評估和審批檔案館建設工程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的依據,也是有關部門對檔案館工程工程建設全過程監(jiān)管檢查的依據。

第三條

本標準適用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方案單列市、副省級市)、市(地、州、盟)、縣(市、區(qū)、旗)三級綜合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工程。

城市建設檔案館等專門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工程,依照本標準執(zhí)行。

第四條

檔案館建設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方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建設規(guī)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經濟實用,滿足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第五條

檔案館建設應滿足檔案館作為安全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信息服務中心、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閱的法定場所的設置要求,同時要滿足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

第六條

政府投資的檔案館建設應納入當地的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規(guī)劃,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政府投資方案。

第七條

檔案館建設應統籌規(guī)劃,立足長遠。資金投入確有困難的,可一次規(guī)劃,分期建設。

第八條

檔案館建設除遵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其他有關標準、標準和定額、指標的規(guī)定。第二章

建設規(guī)模和工程構成

第九條

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按行政區(qū)劃分級,以應保存的館藏檔案數量為基本依據分類,參照轄區(qū)人口數量并綜合轄區(qū)經濟、地理等因素合理確定。

館藏檔案數量是指現存和今后30年應進館檔案、資料的數量之和。

第十條

檔案館建設按照省、市、縣三級作如下分類:級別類次館藏檔案數量

一類90萬卷以上省級二類70~90萬卷

三類70萬卷以下

一類40萬卷以上市級二類30~40萬卷

三類30萬卷以下

一類20萬卷以上縣級二類10~20萬卷

三類10萬卷以下

第十一條

檔案館建設工程由房屋建筑、場地和檔案館專用設施組成。

第十二條

檔案館房屋建筑由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組成。

第十三條

檔案庫房由紙質檔案庫、音像檔案庫、光盤庫、縮微拷貝片庫、母片庫、珍藏庫、實物檔案庫、圖書資料庫、其他特殊載體檔案庫和過渡間組成。

省級檔案館需設置異地備份庫時,應根據備份檔案數量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其建筑面積不計人本標準。

第十四條

對外服務用房由服務大廳(含門廳、存放處、飲水處等)、接待室、查閱登記室、目錄室、開放檔案閱覽室、未開放檔案閱覽室、縮微檔案閱覽室、音像檔案閱覽室、現行文件閱覽室、現行文件保管室、展覽廳、報告廳、對外利用復印室和利用者休息室、餐廳、公共衛(wèi)生間組成。

第十五條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由中心控制室、接收檔案用房、整理編目用房、保護技術用房、翻拍洗印用房、縮微技術用房、信息化技術用房組成。

接收檔案用房由接收室、除塵室、消毒室組成。

整理編目用房由整理室、編目室、修史編志室、展覽加工制作室、出版發(fā)行室組成。

保護技術用房由去酸室、理化試驗室、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室、檔案保護靜電復印室、裱糊修復室、裝訂室、仿真復制室、音像檔案處理室組成。

翻拍洗印用房由翻拍室、沖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翻版膠印室組成。

縮微技術用房由資料編排室、縮微攝影室(分大型機室和小型機室)、沖洗處理室、配藥和化驗室、質量檢測室、校對編目室、拷貝復印室、放大復原室和備品庫組成。

信息化技術用房由服務器機房、計算機房、電子檔案接收室、電子文件采集室、數字化用房組成。數字化用房由檔案前期處理室、紙質檔案掃描室、其他載體檔案數字化室、數字化質量檢測室、檔案中轉室組成。

第十六條

檔案館辦公室用房和與檔案館并建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辦公室用房的組成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

第十七條

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包括警衛(wèi)室、車庫、衛(wèi)生間、浴室、醫(yī)務室和變配電室、水泵房、水箱間、鍋爐房、電梯機房、制冷機房、通信機房、消防用房、安防用房等各類設備用房及相應的建筑設備。

第十八條

檔案館場地主要由人員集散場地、道路、停車場和綠化用地等組成。

第十九條

檔案館專用設施主要包括檔案專用運輸設備、檔案裝具、檔案保護技術設備、縮微設備、專用信息化設備。第三章

房屋建筑面積指標

第二十條

檔案館房屋建筑面積指標按照不同級別和類型予以確定。

第二十一條

省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應符合表一的規(guī)定。表一

省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

單位:平方米

面積指標

工程

一類二類三類

檔案庫房5500~68004300~55003000~4300

對外服務用房5500~65004600~55003700~4600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6500~74005500~65004600~5500

辦公室用房1500~17001200~1500900~1200

附屬用房1900~22001600~19001200~1600

總計20900~2460017200~2090013400~17200注:表列各類用房指標分配見附錄一,使用系數為0.7。

館藏檔案數量超過110萬卷的省級檔案館,檔案庫房面積指標可在省級一類的根基上,按照本標準的計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的總面積指標可以在原來根基上增加4﹪~6﹪。第二十二條

市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應符合表二的規(guī)定。表二

市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

單位:平方米

面積指標

工程一類二類三類

檔案庫房3100~38002300~31001500~2300

對外服務用房2800~32002300~28001800~2300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3200~37002800~32002300~2800

辦公室用房700~900600~700400~600

附屬用房1000~1200800~1000600~800

總計10800~128008800~108006600~8800注:表列各類用房指標分配見附錄二,使用系數為0.7。

館藏檔案數量超過50萬卷的市級檔案館,檔案庫房面積指標可在市級一類的根基上,按照本標準的計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的總面積指標可以在原來根基上增加4﹪~6﹪。

第二十三條

縣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應符合表三的規(guī)定。表三

縣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

單位:平方米

面積指標

工程

一類二類三類

檔案庫房1800~2800900~1800500~900

對外服務用房1100~1400800~1100300~800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900~1400500~900200~500

辦公室用房400~600200~400100~200

附屬用房400~600200~400100~200

總計4600~68002600~46001200~2600注:表列各類用房指標分配見附錄三,使用系數為O.7。

館藏檔案數量超過25萬卷的縣級檔案館,檔案庫房面積指標可在縣級一類的根基上,按照本標準的計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的總面積指標可以在原來根基上增加4﹪~6﹪。

第二十四條

檔案館辦公室用房面積應按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執(zhí)行。

第二十五條

附屬用房按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總面積的10﹪計算。第四章

選址與規(guī)劃布局

第二十六條

檔案館的選址應符合以下要求:

1.應選擇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較好地區(qū);

2.應遠離易燃、易爆場所,不應設在有污染腐蝕性氣體源的下風向;

3.應選擇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設施比較完備的地區(qū);

4.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通暢、空氣流通和環(huán)境安靜的地段。

第二十七條

檔案館建設用地應根據建筑要求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確定用地面積及技術指標。

檔案館建筑用地覆蓋率宜為30﹪~40﹪,綠地率宜為30﹪,或遵照當地規(guī)劃部門的規(guī)定執(zhí)行。

停車場用地面積根據工作人員和外來利用檔案人員數量合理確定并符合當地規(guī)劃部門的規(guī)定。

第二十八條

檔案館總平面應滿足以下規(guī)劃要點:

1.檔案館宜獨立建設??h級檔案館可與其他功能相近的文化工程聯合建設,但應有獨立的管理區(qū)域;

2.檔案館建筑應根據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做到基本功能完備、流程便捷;

3.檔案館建筑用地應根據建筑要求,合理確定總平面規(guī)劃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應節(jié)約使用土地,并優(yōu)先利用社會公共資源;

4.檔案館建筑按照功能分為庫房區(qū)、對外服務區(qū)、業(yè)務技術區(qū)、辦公區(qū)和附屬用房區(qū)。庫房區(qū)應相對獨立。對外服務區(qū)宜設置專用出入口;

5.檔案館對外服務區(qū)、業(yè)務技術區(qū)、辦公區(qū)應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

6.鍋爐房、變配電室等可能危及檔案安全的用房,在布局中應與庫房區(qū)保持安全距離;

7.人員集散場地、道路、停車場和綠化用地等室外用地應統籌安排;

8.館區(qū)內的道路應與城市道路或公路連接,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并便于檔案的運送、裝卸;

9.檔案館室內外均應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標準》(JGJ50一2001)要求進展無障礙設計,標識指示系統清晰明確;

lO.檔案館對外服務的車庫(場)建設應符合當地規(guī)劃條件的要求,宜將車庫(場)設置于地下。本標準未包括這局部用房的構成、建筑面積指標;

11.本標準未包括人防設施的工程構成、建筑面積,其標準和等級應符合當地人防部門的要求。第五章

建筑設計

第二十九條

檔案庫房與其他各類用房之間應有分隔,各部門間的檔案傳送線路應安全順暢,內外聯系應防止穿插。

第三十條

四層及四層以上的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應設電梯,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檔案庫房應單獨設置垂直運輸設備。

第三十一條

檔案館圍護構造應滿足保溫、隔熱、溫濕度控制、防潮、防水、防日光、防紫外線照射、防塵、防污染、防有害生物和防盜等防護要求。

第三十二條

檔案庫房設計應符合以下原則:

1.庫區(qū)應根據檔案類別、保管要求和經濟性,設置不同類型的庫房和確定柱網、層高與載荷,珍貴檔案存儲應設珍藏庫。檔案庫房層高應滿足排架高度、管道安裝維修的要求;

2.庫區(qū)內應設工作人員更衣室,其余附屬用房不應設在庫區(qū)內;

3.庫區(qū)或庫房人口處應設過渡間;

4.檔案庫設于地下時,必須采取防潮、防水措施。

第三十三條

檔案館重要電子檔案保管和利用場所應滿足安全屏蔽要求。

第三十四條

檔案館建筑應嚴格執(zhí)行現行防火標準,檔案庫等重要用房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設施,并采用相應的滅火系統。

第三十五條

各級檔案館要適應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根據辦公自動化及安全、保密等要求綜合布線、預留接口,通訊與計算機網絡設施應滿足工作需要。

第三十六條

檔案館建筑應符合國家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并采用節(jié)能設備。

第三十七條

檔案館建筑應設置門禁、報警、監(jiān)視監(jiān)控等安防系統。

第三十八條

檔案館供電應滿足設備和照明的需要,省級和市級檔案館應實行雙路供電,如不能雙路供電,可自備發(fā)電機組。

第三十九條

檔案館建筑外觀設計應符合城市規(guī)劃要求,與周圍環(huán)境協調,做到實用、經濟、美觀。室內裝修設計首先應滿足各類用房使用功能的要求。附錄一

省級檔案館各類用房指標分類表表1—1

省級檔案館檔案庫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萬卷(檔案數量)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名稱

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檔案數量使用面積檔案數量使用面積檔案數量使用面積

檔案庫房

90~1lO

3600~4400

70~90

2800~3600

50~70

2000~2800按40㎡/頁卷計算使用面積小計

3600~4400

2800~3600

2000~2800

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表1—2省級檔案館對外服務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

服務大廳1300~3501250~3001200~250

接待室1150~1801120~150190~120

查閱登記室1150~1801120~150190~120

目錄室l150~1801120~150190~120

開放檔案閱覽室1350~4001300~3501250~300按3.5㎡/人計算未開放檔案閱覽室1150~1801120~150190~120按4㎡/人計算縮微檔案閱覽室1100~120180~100160~80

音像檔案閱覽室1150~1801120~150190~120

現行文件閱覽室1150~1801120~150190~120按4㎡/人計算現行文件保管室1150~1801120~150190~120

展覽廳21200~140021000~12002800~1000

報告廳l280~300l250~2801220~250

對外利用復印室

1

80~90

1

70~80

1

60~70復印檔案、裝訂檔案復印件利用者休息室180~100170~80160~70利用者休息場所餐廳180~90170~80l60~70利用者就餐場所

公共衛(wèi)生間180~90170~80160~70

使用面積小計

3600~4200

3000~3600

2400~3000

注:表中所列各項功能用房的個數、面積指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總面積指標范圍內作適當調整。表1—3

省級檔案館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

中心控制室1150~1601120~150190~120

接收室l150~160l120~150190~120

除塵室1100~120190~100l80~90

消毒室1100~120180~100160~80

整理室l100~120180~100160~80

編目室1300~320l280~300l250~280

修史編志室1140~1601120~1401100~120

展覽加工制作室1100~120l90~100l80~90

出版發(fā)行室1200~2201180~2001160~180

去酸室1100~120190~100l80~90

理化試驗室1140~1601120~1401100~120

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室1100~120190~100180~90

檔案保護靜電復印室1100~120180~100160~80

裱糊修復室1200~2201180~2001160~180

裝訂室1100~120190~100180~90

仿真復制室1100~120l90~100180~90

音像檔案處理室1140~1601120~1401100~120

印像放大室1100~120l80~100160~80

水洗烘干室1100~120180~100160~80

翻版膠印室1100~120l80~100160~80

資料編排室l100~120l80~100160~80

縮微攝影室(大型機)l180~2001140~180l120~140

縮微攝影室(小型機)/翻拍室1100~120180~100160~80

沖洗處理室/沖洗室160~70150~60140~50

配藥和化驗室160~70150~60140~50

質量檢測室160~70150~60l40~50

校對編目室160~70150~60l40~50

拷貝復印室160~70150~60140~50

放大復原室160~70150~60140~50

備品庫l50~60140~50130~40

服務器機房1140~1601120~1401100~120

計算機房1150~1601120~150190~120

電子檔案接收室l100~120l90~100180~90

電子文件采集室1100~120190~100180~90

數字化用房1300~3201280~3001250~280

使用面積小計

4200~4800

3600~4200

3000~3600

注:(1)表中所列各項功能用房的個數、面積指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總面積指標范圍內作適當調整。

(2)數字化用房按照正文第十五條合理劃分房屋類型。表l一4省級檔案館辦公室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人(人數)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人數使用面積人數使用面積人數使用面積

辦公室用房158~188948~1128128~158768~94898~128588~768按6㎡/人計算使用面積小計

950~1130

770~950

590~770取整數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表l一5省級檔案館附屬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使用面積使用面積使用面積

附屬用房

1240~1450

1020~1240

800~1020

按照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四類用房總面積10﹪計算使用面積小計1240~14501020~1240800~1020

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附錄二

市級檔案館各類用房指標分類表表2—1

市級檔案館檔案庫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萬卷(檔案數量)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檔案數量面積檔案數量面積檔案數量面積

檔案庫房

40~50

2000~2500

30~40

1500~2000

20~30

1000~1500按50㎡/萬卷計算使用面積小計

2000~2500

1500~2000

1000~1500

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

表2—2市級檔案館對外服務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個數面積個數面積個數面積

服務大廳l120~1401100~120180~100

接待室170~80l60~70150~60

查閱登記室170~80160~70150~60

目錄室l70~80160~70150~60

開放檔案閱覽室1200~2501150~2001100~150按3.5㎡/人計算未開放檔案閱覽室170~80160~70150~60按4㎡/人計算縮微檔案閱覽室130~40120~30110~20

音像檔案閱覽室170~80160~70150~60

現行文件閱覽室l70~80160~70150~60按4㎡/人計算現行文件保管室170~80l60~70150~60

展覽廳2600~7002500~6002400~500

報告廳1180~2101160~1801120~160

對外利用復印室

l

45~50

1

40~45

1

35~40復印檔案、裝訂檔案復印件利用者休息室145~50140~45135~40利用者休息場所

餐廳145~50140~45135~40利用者就餐場所

公共衛(wèi)生問145~50l40~45l35~40

使用面積小計

1800~2100

1500~1800

1200~1500

注:表中所列各項功能用房的個數、面積指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總面積指標范圍內作適當調整。表2—3市級檔案館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

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

中心控制室l75~80170~75165~70

接收室175~80l70~75l65~70

除塵室155~60150~55145~50

消毒室l45~50140~45135~40

整理室145~50140~45l30~40

編目室1230~2401220~230l200~220

修史編志室175~80170~75165~70

展覽加工制作室155~60150~55145~50

出版發(fā)行室l90~120j80~90160~80

去酸室155~60150~55145~50

理化試驗室175~80170~75l65~70

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室155~60150~55145~50

檔案保護靜電復印室140~50130~40l20~30

裱糊修復室1100~120190~100180~90

裝訂室155~60150~55145~50

仿真復制室l55~60150~55l45~50

音像檔案處理室175~80170~75165~70

印像放大室140~50130~40120~30

水洗烘干室140~50130~40120~30

翻版膠印室140~50130~40120~30

資料編排室140~50130~40120~30

縮微攝影室(大型機)190~100180~90120~80

縮微攝影室(小型機)/翻拍室140~50l30~40120~30

沖洗處理室/沖洗室l20~30115~2010~15

配藥和化驗室120~30115~2010~15

質量檢測室120~301O~20

校對編目室120~3010~20

拷貝復印室120~3010~20

放大復原室120~3010~20

備品庫115~2010~15

服務器機房175~80170~75165~70

計算機房175~80170~75165~70

電子檔案接收室155~60150~55145~50

電子文件采集室155~60150~55145~50

-

數字化用房1160~1801150~1601140~150

使用面積小計

2100~2400

1800~2100

1500~1800

注:(1)表中所列各項功能用房的個數、面積指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總面積指標范圍內作適當調整。(2)數字化用房按照正文第十五條合理劃分房屋類型。表2—4市級檔案館辦公室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人(人數)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人數使用面積人數使用面積人數使用面積

辦公室用房80~95480~57065~80390~48045~65270~390按6㎡/人計算使用面積小計

480~570

390~480

270~390

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表2—5市級檔案館附屬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

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使用面積使用面積使用面積

附屬用房

640~760

520~640

400~520

按照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四類用房總面積10﹪計算(取整數)使用面積小計640~760520~640400~520

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附錄三

縣級檔案館各類用房指標分類表表3一l

縣級檔案館檔案庫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萬卷(檔案數量)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檔案數量面積檔案數量面積檔案數量面積

檔案庫房

20~30

1200~1800

10~20

600~1200

5~10

300~600按60㎡/萬卷計算使用面積小計

1200~1800

600~1200

300~600

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表3—2

縣級檔案館對外服務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

個數面積個數面積個數面積

服務大廳160~80140~6010~40

接待室130~40120~3010~20

查閱登記室130~40120~30110~20

目錄室130~40120~30110~20

開放檔案閱覽室180~90170~80160~70按3.5㎡/人計算

未開放檔案閱覽室130~40120~30110~20按4㎡/人計算

縮微檔案閱覽室

音像檔案閱覽室130~40l20~30l0~20

現行文件閱覽室130~40120~30l0~20按4㎡/人計算

現行文件保管室140~50130~40120~30

展覽廳2160~2002120~160180~120

報告廳l60~80l40~6010~40

對外利用復印室

1

30~40

1

20~30

l

O~20復印檔案、裝訂檔案復印件

利用者休息室l30~40120~30110~20利用者休息場所餐廳130~40120~301O~20利用者就餐場所

公共衛(wèi)生間l30~40120~30l0~20

使用面積小計

700~900

500~700

200~500

注:表中所列各項功能用房的個數、面積指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總面積指標范圍內作適當調整。表3—3縣級檔案館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個數使用面積

中心控制室l30~5010~30

接收室130~50120~30110~20

除塵室125~35120~2510~20

消毒室l15~2510~15

整理室10~20

編目室190~120160~90140~60

修史編志室130~50120~30110~20

展覽加工制作室125~351O~25

出版發(fā)行室120~4010~20

去酸室l25~3510~25

理化試驗室

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室125~35120~25110~20

檔案保護靜電復印室l0~10

裱糊修復室145~55140~45130~40

裝訂室l25~3510~25

仿真復制室125~3510~25

音像檔案處理室

印像放大室

水洗烘干室

翻版膠印室

資料編排室

縮微攝影室(大型機)

縮微攝影室(小型機)/翻拍室

沖洗處理室/沖洗室

配藥和化驗室

質量檢測室

校對編目室

拷貝復印室

放大復原室

備品庫

服務器機房130~50120~30l10~20

計算機房130~50120~30110~20

電子檔案接收室125~35l20~2510~20

電子文件采集室l25~35120~2510~20

數字化用房180~100l40~80130~40

使用面積小計

600~900

300~600

150~300

注:(1)表中所列各項功能用房的個數、面積指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總面積指標范圍內作適當調整。(2)數字化用房按照正文第十五條合理劃分房屋類型。表3—4縣級檔案館辦公室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人(人數)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人數使用面積人數使用面積人數使用面積

辦公室用房43~63258~37823~43138~25813~2378~138按6㎡/人計算使用面積小計

260~380

140~260

80~140

取整數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表3—5縣級檔案館附屬用房使用面積指標分類表

單位:

平方米(面積)

面積指標

用房名稱一類二類三類

備注使用面積使用面積使用面積

附屬用房

280~400

150~280

70~150

按照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四類用房總面積10%計算(取整數)使用面積小計280~400150~28070~150

注: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表中所列用房總面積范圍內按照標準正文分類要求合理確定各類用房面積。附錄四檔案館建設標準用詞用語說明

一、為便于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相區(qū)別,對于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

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這樣的詞:

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

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詞,采用“可〞。

二、本標準中指定按有關標準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要求〞;非必須按所制定的標準和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可參照……執(zhí)行〞。檔案館建設標準條文說明第一章

第一條

本條說明了本標準的編制目的。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檔案事業(yè)的開展源遠流長。檔案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guī)律的重要依據。借助檔案,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過去、把握現在、預見未來。檔案工作是一項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檔案事業(y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開展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

根據《全國檔案館設置原則和布局方案》,國家檔案館包括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國家專門檔案館。檔案館是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是進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是依法為公眾提供檔案信息服務的中心,同時又是公眾了解政府信息、利用已公開現行文件的法定場所。檔案館建設作為檔案事業(yè)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檔案事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開展的根基和保證。

建國以來,檔案館的建設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先后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進展標準和調整,檔案館從無到有,不斷開展并逐步形成網絡。全國現建有各級各類檔案館近4000個,保存紙質檔案近1.6億卷、2000萬件,還有大量錄音、錄像、影片、照片等檔案,平均每年接待利用檔案資料者1300萬人次,利用檔案資料3600萬卷i件、冊),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社會群眾服務,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檔案事業(yè)迅猛開展,但檔案館的建設現狀卻不容樂觀:全國現有縣以上行政建制3401個(不含港澳臺),其中已建有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3142個,城市建設檔案館700多個,尚有近300個沒有檔案館。在現有的檔案館中,大多數檔案館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標準低,設施簡陋,庫房空間狹小,許多檔案館已經多年未依法接收檔案進館。有些已經成為危房,亟需新建、改擴建。這一方面嚴重影響了檔案館依法履行安全保管檔案、有效利用檔案的職責,另一方面在檔案館建設工程的立項和審批中,由于沒有可以作為依據的建設標準,一些新建檔案館在建設規(guī)模、建設用地等方面存在著決策的盲目性,工程的合理性不能充分表達。因此,編制科學、合理的檔案館建設標準,實現建設資金的合理利用,促進不同地區(qū)檔案館建設的共同開展,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條

本條規(guī)定了本建設標準的作用及其權威性。

本建設標準是依據檔案工作的有關規(guī)定,在充分調查研究的根基上,聽取各方意見,組織專家論證后制定的,兼顧了地域、經濟開展水平的差異和不同級別檔案館的需要。因此,本標準是全國統一標準,不僅為檔案館的建設提供了所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也為國家建設和方案主管部門審批檔案館工程、合理確定建設水平、控制投資規(guī)模、進展工程設計和監(jiān)視、檢查檔案館建設的全過程提供了依據。

第三條

本條明確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八條規(guī)定,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yè)機構,負責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圍的檔案。國家檔案館是按照我國行政區(qū)劃分級設置的,分為中央、省(含方案單列市、副省級市)、市、縣四級,考慮到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中央級檔案館的建設規(guī)模由國家另行審批,本標準適用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方案單列市、副省級市)、市(地、州、盟)、縣(市、區(qū)、旗)三級綜合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工程。城市建設檔案館等專門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工程,依照本標準執(zhí)行。

第四條

本條明確了檔案館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及應把握的建設方針和必須遵循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

檔案館的建設工作要增強科學性、防止盲目性、隨意性,必須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定的要求,充分考慮經濟開展的因素和檔案館現實需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fā),正確處理好需要與可能,現狀與開展的關系,堅持科學、合理、適用、節(jié)約的建設原則,在保證基本設施建設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的根基上,應充分考慮工藝的合理性和適用性,考慮檔案館的特點和功能拓展的需要,同時應充分考慮節(jié)約投資和降低運行能耗的因素,滿足檔案館事業(yè)長遠開展的需求。

第五條

本條規(guī)定了檔案館建設的總體功能要求。

檔案館建設必須著眼于檔案業(yè)務流程的需要,滿足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檔案的功能要求,滿足國家檔案館作為安全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信息服務中心、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閱的法定場所的功能設置的要求。據統計,全國已有一半左右的檔案館被黨委和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國家檔案局公布了行業(yè)標準《國家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標準》。絕大多數檔案館已開展了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工作,社會反響極大,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工作做過屢次重要批示。在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明確將檔案館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定場所。而且,檔案在編史修志、科學研究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檔案館建設應充分表達作為文化事業(yè)機構的特點,表達作為本地區(qū)文化設施和公共文化場所的特點,滿足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表達社會性、文化性、開放性。

第六條

本條規(guī)定了檔案館建設規(guī)劃、投資、征地等要求。

檔案館建設在規(guī)劃、投資、征地等方面應充分表達作為文化事業(yè)機構的特點,政府投資的檔案館建設應納人當地的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規(guī)劃,納入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政府投資方案。

第七條

本條規(guī)定了檔案館建設原則。

從全國現有的檔案館建設看,整體水平較其他館舍建筑存在明顯差距,且建設年代較長,歷史欠賬很多。近些年來,隨著經濟開展水平的提高和社會檔案意識的增強,檔案館建設已有很大改觀,但東部、中部、西部開展極度不均衡。從檔案事業(yè)的長遠開展考慮,檔案館建設應實行統籌規(guī)劃,立足長遠。經濟較興旺的地區(qū)可以一次規(guī)劃和投入,建設滿足長遠開展需要的檔案館。資金投入確有困難的,可以一次規(guī)劃,分期建設,并留有改造和擴建的余地,以免建成的檔案館不能滿足檔案管理實際需求,短時間內再行新建或改、擴建,給國家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第八條

本條明確了執(zhí)行本建設標準與執(zhí)行國家現行的其他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標準、定額、指標的關系。

國家已公布了假設干有關建筑工程的標準,而且隨著國家標準化、標準化工作的進展,必將有更多的標準、標準、定額、指標陸續(xù)發(fā)布。凡與檔案館建設工作有關的,除執(zhí)行本標準外,對國家公布的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所規(guī)定的內容同樣必須認真貫徹執(zhí)行。第二章

建設規(guī)模和工程構成

第九條

本條規(guī)定了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確定的依據。

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確實定,世界各地通行的做法是以應保存的館藏檔案數量、檔案館的業(yè)務流程以及為公眾提供服務等因素來確定建設標準的??紤]到我國國家檔案館是按照行政區(qū)劃分級設置的情況,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按行政區(qū)劃分級,以應保存的館藏檔案數量為基本依據。

當然,轄區(qū)人口數量、經濟、地理等因素對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也有重要影響,綜合上述因素合理確定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既確保檔案的安全保管,又表達了以人為本的科學開展觀。

應保存的館藏檔案數量是指現存檔案、資料的數量和今后30年依照《檔案法》的規(guī)定應進館的檔案、資料的數量之和。隨著國家各項建設事業(yè)的快速開展,檔案數量也較以前迅速增加,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包括國有企業(yè)的應進館檔案數量陡增,先前許多以20年為設計標準的檔案館已不敷使用,很多地區(qū)已經或正在考慮擴建或改建。

經過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普遍認為確定30年為設計標準既能滿足較長一段時間的需要,又可以防止短時間內再另擇用地、重新建設造成的浪費,是比較合理的。

第十條

本條確定了檔案館建設分類標準。

檔案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各地經濟和社會開展極度不平衡,不同地域之間差距巨大,即使在同一地域,也會因為經濟開展水平不同而差距明顯。為保證本標準的廣泛適用,將省、市、縣級國家檔案館各分為三個類次,各類次的數量基本相當。

根據統計資料和調研數據,以類次各占1/3確定館藏檔案數量分界。

需要說明的是,本條中的館藏檔案數量僅指現存和今后30年應進館紙質檔案、資料的數量之和,不包含其他類型的檔案、資料。這一方面是為了便于計算,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標準的使用。當然,隨著進館電子檔案的快速增加,勢必會給庫房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需要在實際確定檔案館面積,尤其是確定檔案庫房時充分考慮。

第十一條

本條確定了檔案館建設工程的三個組成局部。這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建設中均應列入其中,統籌安排。

房屋建筑,是檔案館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功能得以實現的各類用房的總稱。

場地,是在滿足檔案館工作人員日常工作需要,以及照顧利用者實際需求的根基上提出的。

檔案館專用設施,是檔案館實現各項職能而必須具備的各種裝備和設施。

第十二條

本條說明了檔案館房屋建筑由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五局部組成。這是根據《檔案館建筑設計標準》(JGJ25—2000)4.1.1條以及《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計投資[1999]2250號),結合檔案工作的實際需要確定的。

檔案庫房,是檔案館專門用于保管各種類型檔案的用房。

對外服務用房,是檔案館用于利用閱覽、展覽等提供利用檔案的用房。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是檔案館用于接收、收集、整理、保護、數字化加工等檔案根基業(yè)務、技術的用房。

辦公室用房,是按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標準規(guī)定所配備的檔案館工作人員的辦公室用房。

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是實現檔案館各項職能必須具備的配套用房以及相應的建筑設備。

第十三條

根據現有檔案館建筑設計實踐,結合檔案工作的實際需要,本條明確檔案庫房的組成。

為保護重要檔案的安全,要求省級檔案館設置異地備份庫。實際上,現有大多數省級檔案館存在后庫等形式的異地備份庫,實踐證明,這種傳統做法是適應新形勢下對重要檔案安全保管要求的。異地備份庫的建筑面積未計人本標準。

第十四條

根據檔案工作的實際需要,參照《檔案館建筑設計標準》(JGJ25—2000)4.3規(guī)定,本條明確對外服務用房的組成。

第十五條

根據檔案工作的實際需要,參照《檔案館建筑設計標準》(JGJ25—2000)4.4規(guī)定,本條明確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的組成。

第十六條

本條要求檔案館辦公室用房組成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計投資[1999]2250號)執(zhí)行。

與檔案館并建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辦公室用房的組成同樣應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計投資[1999]2250號)執(zhí)行。

第十七條

本條明確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的組成。

第十八條

本條明確檔案館場地的組成。

檔案館建設應按當地的規(guī)定,根據工程的建設規(guī)模,增加人員集散場地、道路、停車場的建設用地,以滿足利用者以及工作人員的需要。

檔案館應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保證足夠的綠化用地,為利用者和工作人員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同時,綠地對檔案館的功能分隔、空氣凈化、減少污染和改善用地周圍的小氣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十九條

本條明確了檔案館專用設施所包含的主要內容。這里所列的是檔案館開展業(yè)務工作中應當配備的裝備,目前在很多檔案館中已經配備,有些地區(qū)由于受經濟條件限制沒有配備其中的一些設備,影響了工作的開展。第三章

房屋建筑面積指標第二十條

本條規(guī)定了檔案館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積的總體確定標準,即按照不同級別、不同類型予以確定。

第二十一條

本條規(guī)定了省級三類檔案館應遵循的面積指標。

1.根據本條文說明第十條確定的劃分方法,三類檔案館以20萬卷為間隔,確定計算值為:

一類90~110萬卷二類70~90萬卷三類50~70萬卷

本標準將省級檔案館一類最高計算值確定為110萬卷,是由省級檔案館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省級檔案館之間館藏檔案數量也存在嚴重的不均衡的現象,一些省級檔案的館藏量已經超過或在未來30年內必然超過110萬卷,這些檔案館獨有的歷史背景或現實背景使之與其他一般的省級檔案館無論在館藏量上還是在館藏構造上都不能相提并論,要在一個范圍內予以規(guī)定十分困難。故本條特別設立一款,要求這些館藏檔案數量超過110萬卷以上的省級檔案館,可以在省級一類檔案館面積指標的根基上,按照本標準的計算方法相應增加庫房面積。

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的建筑由于在墻體厚度等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總面積指標可以在原來根基上增加4﹪~6﹪。

關于使用系數,本標準以現存檔案館兩種最為常見的建筑模型進展推算,分別計算出的使用系數分別為70﹪和65﹪,結合調研結果以及反響的意見,本標準將使用系數確定為70﹪,即0.7。

2.各類用房的計算方法

(1)庫房面積計算方法

根據《檔案館建筑設計標準》(JGJ25—2000)第4.2.13條的規(guī)定,各類裝具的檔案存儲定額的計算指標,應符合五節(jié)檔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不得小于2.70m(排架長度)或180卷;密集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不得小于7.20m(排架長度)或480卷的規(guī)定。

由此可以推算,密集架庫房使用面積指標為20.83㎡/萬卷;五節(jié)檔案架庫房使用面積指標為55.56㎡/萬卷。

由于在省、市、縣各級檔案館中,不但存在紙質檔案,還存在大量的音像、光盤、縮微拷貝片、母片、實物等檔案類型,上文所推算的密集架庫房和五節(jié)檔案架庫房面積公式都是以紙質檔案為前提測定的,因此只能作為實際工作的一個參考指標。

實際上,經過多年來的實踐以及近年來大量的檔案館的改、擴建工程經歷的總結,加之針對本標準進展的調研,一般認為省級檔案庫的面積以密集架、五節(jié)檔案架各占50﹪推算的指標是比較貼近實際的,即:使用面積40㎡/萬卷;

市級檔案庫的面積以密集架、五節(jié)檔案架各占20﹪、80﹪推算的指標是比較貼近實際的,即:使用面積50㎡/萬卷;

由于縣級財政一般無法承擔縣級檔案館建設密集架庫房所帶來的高額成本,以及購置密集架的成本,主要以五節(jié)檔案架為標準設定相應指標,即:使用面積60㎡/萬卷。

(2)對外服務用房和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面積計算方法

兩類用房存在設備的,根據設備占地面積推算,不存在設備的,依據調研數據給出相應指標。

(3)辦公室用房面積計算方法

辦公室用房中面積指標按每人平均使用面積6平方米計算。關于辦公室用房中人數確實定,依據《勞動人事部、國家檔案局關于公布(地方各級檔案館人員編制標準)(試行)的通知》執(zhí)行。根據上述通知的規(guī)定,參照本條確定的檔案館的計算值,可以測算省級三類檔案館案卷數與編制人數對應關系為:館藏量(萬卷)507090110人數(人)98128158188

(4)附屬用房面積計算方法

按照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四類用房總面積10﹪計算。

同省級檔案館建設現狀相比,同時充分考慮省級檔案館未來的開展,本條確定的面積指標基本是中等適度的。

第二十二條

本條規(guī)定了市級三類檔案館應遵循的面積指標。根據本條文說明第十條確定的劃分方法,三類檔案館以10萬卷為間隔,確定計算值為:

一類40~50萬卷二類30~40萬卷三類20~30萬卷

本條中確定市級檔案館館藏檔案數量最多為50萬卷也是計算需要,實際上,一些市級檔案館完全可能在30年后突破此最高值,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規(guī)定可以在市級一類檔案館面積指標的根基上相應增加庫房面積是符合實際的。由此,市級三類檔案館案卷數與編制人數對應關系為:館藏量(萬卷)20304050人數(人)45658095

各類用房的計算方法同本條文說明第二十一條。

同市級檔案館建設現狀相比,同時充分考慮市級檔案館未來的開展,本條確定的面積指標基本是中等適度的。

第二十三條

本條規(guī)定了縣級三類檔案館應遵循的面積指標。

根據本條文說明第十條確定的劃分方法,三類檔案館確定計算值為:一類20~30萬卷二類10~20萬卷三類5~10萬卷

本標準將縣級檔案館三類最低計算值確定為5萬卷,一方面是將建國以來依法應承受進館的但至今仍散存在立檔單位的檔案數量計算在內,另一方面也是參考縣級檔案館30年后預計館藏量確定的。

同市級檔案館一樣,縣級檔案館確定館藏檔案數量最多為20萬卷,也是計算需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規(guī)定可以在縣級一類檔案館面積指標的根基上相應增加庫房面積是符合實際的。由此,縣級三類檔案館案卷數與編制人數對應關系為:館藏量(萬卷)5102030人數(人)13234363

各類用房的計算方法同本條文說明第二十一條。

同縣級檔案館建設現狀相比,同時充分考慮縣級檔案館未來的開展,本條確定的面積指標基本是中等適度的。

第二十四條

本條規(guī)定檔案館辦公室用房的計算方法。

檔案館辦公室用房面積應按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執(zhí)行。

第二十五條

本條規(guī)定附屬用房面積指標的計算方法。

根據調研結果,結合檔案館建設的實際情況,本標準確定附屬用房按照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四類用房總面積10﹪計算。第四章

選址與規(guī)劃布局第二十六條

本條規(guī)定檔案館的選址要求。

第二十七條

本條規(guī)定檔案館建設用地確定用地面積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建筑用地覆蓋率、容積率、綠地率的要求。

1993年11月國家建設部根據《城市綠化條例》第九條授權制定的《城市綠化規(guī)劃建設指標的規(guī)定》(建城[1993]784號)明確了公共文化設施的綠地率不低于35﹪。根據這一規(guī)定并結合全國各地檔案館的現狀調查結果,在廣泛征求了有關方面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的意見以后,本建設標準規(guī)定,在擴建預留地未計算在內的情況下,綠地率宜為30﹪或遵照當地規(guī)劃部門的規(guī)定執(zhí)行。

檔案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