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答題模式例說_第1頁
詩歌鑒賞答題模式例說_第2頁
詩歌鑒賞答題模式例說_第3頁
詩歌鑒賞答題模式例說_第4頁
詩歌鑒賞答題模式例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答題模式例說第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詩歌閱讀鑒賞與考試一、讀詩“五必看(想)”(題目、作者、注釋、主旨句、關鍵詞)二、讀詩“四了解”(寫什么、怎么寫、有何表達效果、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三、術語“三大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四、考試“兩要求”(一是鑒賞;二是評價)第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回答詩歌鑒賞分析題:基本要求:1、用完整句子答題

2、用專用術語

3、作答完整有序要做到完整有序至少要從詩的“形式”和“內容”兩方面考慮即:先說形式特點,后說思想內容(先說藝術手法,后說表達效果、內涵)。第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意象類

詩歌中,事物以特定的情和意構成固定的關系,于是便生成了意象。理解和分析意象歷來就是詩歌鑒賞的重點。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等,都是詩歌的意象。詩歌的意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設問方式:(1)這首詩塑造了什么樣的意象?(2)說一說這首詩中意象的特點。(3)詩人通過詩中塑造的意象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第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思路解析:分析詩歌意象要根據詩歌描繪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并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意象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

答題步驟:(1)回答是什么意象;(2)回答意象的具體特征是什么(以二字詞語或四字詞語為佳);(3)回答意象包含的意義(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第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07年廣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芽落葉,閑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2分)(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這兩個意象,表現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表現作者孤獨寂寞的情感。第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出塞馬戴金帶連環(huán)束戰(zhàn)袍,馬頭沖雪過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邊塞詩那種激越的詩情和那種奔騰的氣勢外,還很注意語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壯的場面中插入細節(jié)的描寫,醞釀詩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夠神完氣足,含蓄不盡,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其中的“金帶連環(huán)束戰(zhàn)袍,馬頭沖雪過臨洮。”“金帶連環(huán)”四字,極為精美。“金”字雖是“帶”字的裝飾詞,但又不僅限于裝飾“帶”字??此茖憫?zhàn)袍,目的卻在傳達將士的那種風神俊逸的豐姿?!榜R頭沖雪”的“沖”字,也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動詞。作者不用帶雪、披雪,而用沖雪,是要用這個動詞,傳出人物一往無前的氣概和內心的壯烈感情?!敖稹弊趾汀皼_”字,都極簡煉而又很含蓄,都為激揚的詩情涂上了一層莊嚴壯麗的色彩。在著重外形描寫時用一兩字透露人物內心的美,使人讀后感到詩情的既激揚又精致,沒有那種簡單粗獷,一覽無余的缺點。第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還有“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薄熬砥臁?,避免驚動敵人,的是夜間劫營景象。因風疾所以卷旗,一以見戰(zhàn)事之緊急,再以見邊塞戰(zhàn)場之滾滾風塵。這不只為景物描寫,作者正以戰(zhàn)旗之卷,寫出勇士夜赴戰(zhàn)場的決心與行動。

卷旗夜戰(zhàn),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實際上只是雷聲前的閃電,為下句作鋪墊?!皝y斫胡兵缺寶刀”,才是全詩中最壯烈最動人的一幕。這場“亂斫胡兵”的血戰(zhàn),場面是很激烈的?!叭睂毜丁钡摹叭薄庇玫煤谩Q詫毜犊车饺绷巳锌?,其肉搏拼殺之烈,戰(zhàn)斗時間之長,最后勝利之奪得,都在此一字中傳出。作者在全詩二十八字中,極為精彩地處理了選材、順序與如何運用并積聚力量等重要問題。前三句,只是引臂掄錘,到第二十六字“缺”時,奮力一擊,流火紛飛。

第8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塑造了雄姿英發(fā)、不畏艱險、奮勇殺敵的戍邊將士的形象2。詩歌首先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用“金帶連環(huán)”束“戰(zhàn)袍”,刻畫出了戍邊將士們全副武裝、神采奕奕的風姿1;“馬頭沖雪”是環(huán)境描寫,以天氣惡劣、行軍艱難來突出戍邊將士們勇往直前的精神1;“卷旗夜劫單于帳”以“卷旗”的動作細節(jié),寫出勇士們夜赴戰(zhàn)場的行動與驚險,“亂斫胡兵”和“缺寶刀”既表現了戰(zhàn)斗場面的激烈,更表現了將士們拼死搏殺的無畏精神1。第9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意境類

意境是意與境的和諧統(tǒng)一。詩歌中,意是詩人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人描繪的藝術圖景。

設問方式:(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5)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第10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思路解析:所謂意境,是由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意象)構建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1)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描繪詩歌展現的圖景或畫面;(2)準確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或特點,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以四字詞語為佳);(3)具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1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次石湖書扇韻姜夔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1)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答: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幽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解析:分析詩歌“意境”,答題步驟: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第1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新晴山月

(宋)文同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畫地。徘徊愛其下,及久不能寐。怯風池荷卷,病雨山果墜。誰伴余苦吟,滿林啼絡緯①第1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題為《新晴山月》,首句就點出“月”字:從高大的松樹枝葉的間隙中,漏出幾絲稀疏的月光,“漏”字用得極細。因為巨松的枝葉十分茁壯繁茂,所以月光大部被遮住,只能透出淡淡的幾絲,故曰“疏”。這句詩和唐人常建“松際露微月”境界略同。第二句申述第一句的余意,那些沒有透到地上,而照在松樹上的月光呢,將婆娑的樹影投落到地上,象一幅斑駁的水墨青松圖一樣。這就是用畫家的眼光來精細地觀照眼前的景物了。而把此意化為詩句,也的確十分生動、形象。這兩句詩,都是寫月,第一句寫月光的形,第二句寫月光的神。第一句有很強的立體感,株株高聳入云的青松,瑟瑟作響的層層針葉,絲絲閃爍的月光,層次分明,動靜結合。第二句則呈平面的圖畫,松影搖曳朦朧一片。兩句僅十個字,但境界卻很優(yōu)美。這良辰美景,真令人陶醉,無怪乎詩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離去,更不愿匆匆入睡了。他要充分領略和細細咀嚼這天然圖畫的風光。第1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上半首是一片光和影的世界,下半首的情景驟然一變,頸聯說:池塘里的荷花似乎因為怕風吹,所以將葉子卷了起來;山上的果子因遭到了雨打,所以紛紛墜落下來。第六句寫的是雨后之景,照應題目上的“新晴”,又直接點山題中的“山”字。詩人最后再來個自問自答:誰伴著我在此苦吟呢?只有啼聲滿林的絡絲娘。末句的“絡緯”,一名絡絲娘,俗稱紡織娘的一種草蟲。這下半首詩真是風聲,蟲聲和吟詩聲所交織成的月光曲。整首詩其實就是一片關然和諧的妙曲。詩人所以“夜久不能寐”,是因為他發(fā)現,此時此景,確是畫中有詩,于是徘徊不能去,吟出了好詩;他獨有會心,在詩中充分攝入大自然生機盎然之美,做到了詩中有畫。所以此詩可說是詩、畫、樂交融的一個藝術珍品,值得細細吟味。第1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這首詩借高松、月影、蟲唱、風荷、果落等景象1,描繪了一幅雨后初晴幽美、寂靜、清爽的山中月夜圖1。表達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靜、愉悅之情1。第1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第1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陸游晚年退居山陰,而志氣不衰,鐵馬冰河,時時入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對中原淪喪的無限憤慨,對廣大民眾命運的無限關切,對南宋統(tǒng)治集團茍安誤國的無限痛恨,在這首七絕四句中盡情地傾吐出來?!昂印?,指黃河,哺育中華民族的母親;岳,指東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華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兩句一橫一縱,北方中原半個中國的形勝,鮮明突兀、蒼莽無垠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奇?zhèn)邀惖纳胶?,標志著祖國的可愛,象征著民眾的堅強不屈,已給讀者以豐富的聯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卻長期以來淪陷在金朝貴族鐵蹄蹂躪之下,下兩句筆鋒一轉,頓覺風云突起,詩境向更深遠的方向開拓?!皽I盡”一詞,千回萬轉,中原廣大人民受到壓迫的沉重,經受折磨歷程的長久,期望恢復信念的堅定不移與迫切,都充分表達出來了。他們年年歲歲盼望著南宋能夠出師北伐,可是歲歲年年此愿落空。當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后,可謂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嘆!后一層意思,在詩中雖未明言點破,強烈的批判精神則躍然可見。第18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答案:(1)“入”字表現出黃河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

第19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宮詞武衍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①。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注】①建章:宮殿名。第20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詩從描寫宮苑春色起筆.春天是萬紫千紅的季節(jié),可是宮苑里卻"春色沉沉",一片沉寂;只有那雪白的梨花飄舞于闌干階砌,更顯宮禁之凄涼."春色",是妙語雙關,既是指自然美,也是喻宮女的青春."鎖",則是詩眼.滿庭春色,閉鎖于高墻之內,無由泄漏;宮女的年華也鎖于重門之內,白白消逝.由這"鎖"字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出宮墻",這是宮女的愿望,因此那落花"飛舞出宮墻"的眼前之景,特別觸動她們的心,她們恨不得立即變成落花,飛舞而出.落花在這里不僅起了引情作用,也起了對比襯托作用:落花飛出,無從禁止,而自己身鎖重門,插翅也難飛,人不如花."唯有"一句,更暗示宮禁森嚴,無處不戒備."禁"字與上句的"鎖"字相呼應,更烘托出宮女的不自由.第2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答案:(1)“鎖”字是詩眼1?!版i”字形象地表明了滿庭春色閉鎖在高墻之內,無法泄露1;而宮女的年華,也鎖于重門之內,白白消逝1。第2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閱讀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語言有何特點?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敘:本詩語言清新自然、樸實無華。

析:這首小詩,無華麗的詞藻,以平常用語入詩,不著一色,寓問于答,簡煉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評:全詩景中寓情,表現了詩人對隱者欽慕而不遇的惆悵之情。第2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早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第2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句,不說“雞唱”,不說“晨起”,不說“開門”,不說“整車”或“動征鐸”,而說主人公已在旅途行進?!靶小钡锰貏e“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類的語言說出,又不是用“流螢”、“棲禽”、“漁燈”、“戍火”、“殘月”之類來烘托,而是通過詩人的感覺準確地表現出來。“駝褐”,是一種用獸毛(不一定是駝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濕透;詩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見。而“露侵駝褐”,以至于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第二句,詩人不寫“月”而寫“星斗”?!靶嵌逢@干分外明”,這是頗有特征性的景象?!瓣@干”,縱橫貌。古人往往用“闌干”形容星斗,如“月沒參橫,北斗闌干”之類。月明則星稀,“星斗闌干”,而且“分外明”,說明這是陰歷月終(即所謂“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無風的情況下才有的。晴朗無風而沒有月,“星斗”自然就“闌干”、就“明”,寫景頗為確切、細致。此其二。更重要的還在于寫“明”是為了寫“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襯得“分外”明。第2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句寫感覺,第二句寫視覺;三四兩句,則視覺、觸覺、聽覺并寫。先聽見蹄聲響亮,才略開睡眼;“小”橋和“稻”田,當然是看見的。而“稻田深處草蟲鳴”,則是“和夢”過“小橋”時聽見的。正像從響亮的馬蹄聲意識到過“橋”一樣,“草蟲”的鳴聲不在橋邊、而在“稻田深處”,也是從聽覺判斷出來的。詩人在這里也用了反襯手法?!凹拍蚝蛪暨^”,靜中有動;“稻田深處草蟲鳴”,寂中有聲。四野無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夢”過橋,這靜中之動更反襯出深夜的沉靜,只有夢魂伴隨著自己孤零零地過橋,才會感到“寂寞”?!凹拍彼囊粚右馑?,就是因身外“無人”而引起的孤獨感。而“無人”,在這里又表現天色尚“早”?!凹拍彼挠忠粚右馑?,就是因四周“無聲”而引起的寂寥感。而“無聲”,在這里也表現天色尚“早”,比齊己《江行曉發(fā)》所寫的“鳥亂村林迥,人喧水柵橫”要“早”得多。這首詩的最突出的藝術特色,就表現在詩人通過觸覺、視覺和聽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說是“夜行”)圖。第2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答案】

(步驟一)主要用了反襯手法。1(步驟二)天未放亮,以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1(步驟三)借用反襯手法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1第2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風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第28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答案】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1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1寄寓了對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1第29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情感主旨類

設問方式:(1)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3)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趣?(4)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思路解析:這類題通常是結合某一詩句或意境提問,因此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才能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

答題步驟:(1)回答塑造的形象;(2)回答作者的情感;(3)回答作品的思想意義。第30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月晦日偶題秦觀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點絳唇元好問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1)元詞多富情趣,而宋詩多理趣。請從作品中作者對春逝態(tài)度的角度,分析秦詩之理趣、元詞之情趣是如何表現的。(5分)秦詩之理趣______________元詞之情趣______________第3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答案](1)秦詩之理趣作者闡述了季節(jié)更替,風物變化乃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癡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

元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對春逝的悵惘意緒。第3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表達技巧類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大致有修辭方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三個層面的內容。

設問方式:(1)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2)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3)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這樣做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3)這種手法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第3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舱龑m〕塞鴻秋·潯陽即景周德清①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沧ⅰ尝僦艿虑澹?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②淀:即藍靛,藍色染料。(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第3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①比喻,如將長江比作白練,將江帆比作疾箭,將下泄的山泉比作閃電,將天上一字排開的飛鴻比作一條線等。②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長江萬里”對“淮山數點”,“白如練”對“青如淀”,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③比擬,如說新月“學”扇,將新月擬人化。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美景的贊嘆之情。(2)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第3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從寫景的順序看:一、二兩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三、四兩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五、六兩句則是從前四句的白天轉到傍晚,又由地面轉到天空。從動靜的角度看:一、二句側重寫江、山的雄偉,是靜態(tài)的;三、四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飛流,是動態(tài)的。

第3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語言類

1.詩眼類。

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tài)度和詩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和情趣性的可以統(tǒng)領全詩的字詞。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

設問方式:(1)×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么?(2)×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在詩中有什么作用?(3)你認為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思路解析:答題時不能孤立地談“詩眼”,而是要將“詩眼”放在詩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和情感進行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詩眼”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詩眼”放入原句描述并分析;(3)點出“詩眼”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第3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關鍵字詞類。

古人寫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是全詩的線索、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