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兒童情緒的發(fā)展與其所需要的關鍵幫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1.gif)
![2兒童情緒的發(fā)展與其所需要的關鍵幫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2.gif)
![2兒童情緒的發(fā)展與其所需要的關鍵幫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3.gif)
![2兒童情緒的發(fā)展與其所需要的關鍵幫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4.gif)
![2兒童情緒的發(fā)展與其所需要的關鍵幫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586c683a7c67be54e7e0431fc8004509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情緒的發(fā)展
與其所需要的關鍵幫助引言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注意情緒的問題。很多家長更希望孩子有比較好的情商??墒?,怎樣才能讓孩子有比較好的情商?情商意味著什么?情商高的表現(xiàn)大致有:遇到困難不會發(fā)愁;不會被困難壓垮;臨危不懼;遇到別人情緒不好的時候自己不會被感染;心里沒有很多的不舒服;不容易焦慮;高興的時候多,不高興的時候少;挨了罵、挨了批評也不會傷心和生氣。內(nèi)容提要什么是情緒兒童情緒的發(fā)展兒童情緒情感發(fā)展的一般趨勢情緒能力一、什么是情緒情緒是對一個特殊事件的主觀反應,可以從生理的、經(jīng)驗的和外在行為的變化幾個方面加以描述。
(Sroufe,1996)總是與某一個情緒相關的誘發(fā)事件有關。比如:驚奇是由意想不到善意的事件引發(fā)的,憤怒是因為目標被干擾,恐懼是危險的場景引發(fā)的,恥辱是因為自尊受到打擊。生理成分。比如:變化的心跳頻率和脈搏、加速的呼吸、出汗以及其他一些由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的功能。經(jīng)驗成分。與我們對誘發(fā)情景及其影響方式的認知評價相聯(lián)系。(小一點的孩子和大一點的孩子面對打針的反應)外在行為的變化。這是在觀察他人情緒狀態(tài)時認識到的東西。比如:面部表情的變化;聲音的變化(尖聲表示恐懼);特殊姿勢的變化(憤怒時會晃動拳頭)等。二、兒童情緒的發(fā)展情緒發(fā)展的特點面部表情及其識別依戀1.情緒發(fā)展的特點實驗目的:探討3個月大的嬰兒的微笑是否具有社會性。實驗對象:3個月大的嬰兒12名,含6名女嬰,6名男嬰。實驗過程:使用46cm*56cm的屏幕向嬰兒呈現(xiàn)四種不同的刺激:1個陌生人和3個不同程度像人臉的木偶。每個刺激呈現(xiàn)90秒,觀察孩子對這些刺激的反應。1.情緒發(fā)展的特點實驗結(jié)論:3個月大的嬰兒對人臉和木偶的反應是不同的,嬰兒更喜歡對著人臉笑而很少對著木偶笑。這說明他們已經(jīng)清楚地知道了人的獨特性和社會性。1.情緒發(fā)展的特點嬰兒一出生就會笑,就像嬰兒一出生就會哭一樣。1.情緒發(fā)展的特點但嬰兒一開始的微笑并不具備社會意義。嬰兒的情緒發(fā)展一般要經(jīng)歷以下幾個階段:自發(fā)的笑(0~5周),又被心理學家稱為“嘴的微笑”。翹起口角,嘴周圍的肌肉運動。當他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時,例如:吃飽了,喝足了,溫暖的環(huán)境,柔和的光線,悅耳的音樂,他都會發(fā)出自發(fā)的笑。這反應了嬰兒自身感到了舒適,而不是一種社會性的微笑。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周~3個半月)。這個時候最容易引起嬰兒微笑的是人的聲音和面孔,尤其是看到大人的點頭、微笑和聽到愉悅的聲音。到了第8周時,嬰兒可以對一張不移動的臉發(fā)出持久的微笑。3個月時,嬰兒對正面面向自己的臉微笑,無論這個人的臉的表情是生氣的還是高興的。但對側(cè)面面對自己的人臉沒有反應。1.情緒發(fā)展的特點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3個半月~6個月)。嬰兒越來越有能力分辨熟悉的臉和其他的東西,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笑容更加無拘無束。能夠出聲的笑,喜悅而積極的微笑。對不同的人報以不同的微笑,他們對主要撫養(yǎng)著(通常是母親)笑得最多、最頻繁,其次是對其他家庭成員和熟人,對陌生人笑得少。積極的情緒交往加強了父母與嬰兒間的情感聯(lián)系。1.情緒發(fā)展的特點7~9個月,是社會性繼續(xù)表現(xiàn)的事情,嬰兒開始參與社會性游戲,主動進行與他人之間的交流。這個時期開始產(chǎn)生分離焦慮,即認生,害怕與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發(fā)生分離。當面對陌生人也會表現(xiàn)出恐懼和焦慮。9~12個月,是依戀階段。嬰兒在這個時期,仍然表現(xiàn)出高度的積極情緒,但對主要照顧者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而對陌生人更加警惕。1.情緒發(fā)展的特點愛笑的寶寶大多比較聰明,研究發(fā)現(xiàn),較早開始社會性微笑,發(fā)笑次數(shù)越多,孩子越聰明。如何讓寶寶多笑呢?第一階段寶寶的微笑是生理性的,只要生理條件得到滿足,寶寶就會效。因此,合理的喂養(yǎng),良好的護理是重點。在細心照料孩子的同時,給予積極的情緒與表情,用眼神、笑容和聲音來和寶寶交流,這樣即可使寶寶更多地產(chǎn)生自發(fā)性微笑,又可促使嬰兒向下一階段發(fā)展。過了第一個階段以后最重要的是要及時對寶寶的微笑做出應答,并采用各種方法誘導寶寶笑,笑出聲。開始讓寶寶接觸更多的人,讓周圍人逗逗他,他會向周圍人“奉獻”更多的笑容,也為以后的社交打下基礎。2.面部表情及其識別克林勒特和坎培斯等指出兒童運用面部表情和分辨他人的情緒表情的能力是逐步遞進發(fā)展的,并區(qū)分出四個發(fā)展水平:無面部知覺(0~2個月):此時,嬰兒的自發(fā)表情和成人對他們發(fā)出的表情之間還沒有什么聯(lián)系。不具備情緒理解的面部知覺(2~5個月):此時,無論成人向孩子呈現(xiàn)什么面部表情,他們一律報以微笑。對表情意義的情緒反應(5~7個月):半歲左右的孩子對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可做出不同的反應。在因果關系參照中運用表情符號(7~10個月):此時的嬰兒不僅能夠分辨他人的情緒表情,而且已能善于運用這些情緒表情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來調(diào)節(jié)、指導自己的行為反應。2.面部表情及其識別對情緒的識別,提高了嬰兒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適應性,如當嬰兒做了某個行為時,他看到了父母臉上愉悅的表情,就會得到自我肯定的經(jīng)驗。這加強了母嬰聯(lián)系,促進雙方的相互交流。每當兒童遇到不能確定的情境時,他們需要從母親面孔上尋找信息,以理解、評價情景,并確定自己的反應。例如:母親對陌生人的反應例如:孩子對危險情景的判斷再比如:當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了的時候面部表情與聲音相結(jié)合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當母親的聲音與面部表情不一致時,嬰兒就會出現(xiàn)困惑的表情。3.依戀依戀,是兒童情緒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性的課題。近十幾年,心理學家對兒童早期依戀發(fā)展的課題研究的非常多。動物的幼仔一出生對母親就產(chǎn)生了依戀,表現(xiàn)出尾隨母親的行為。而人類嬰兒對母親與照顧者之間產(chǎn)生依戀進展的要緩慢地多,一般到了6、7個月的時候才出現(xiàn)明顯的依戀:試圖保持與照顧者親密聯(lián)系,對母親或照顧者的離去感到不安和焦慮。嬰兒與某一特定對象(母親或其他照顧者)之間建立的親密的情緒關系,就是依戀關系。3.依戀3.1依戀的發(fā)展3.2依戀的類型3.3依戀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3.4關于依戀的實驗3.5關于依戀的真實案例3.1依戀的發(fā)展鮑爾貝把嬰兒依戀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并詳細地描述了嬰兒依戀的發(fā)展過程:1.無差別的社會反應時期:出生到8~12周。嬰兒從出生起開始使用哭泣這種有效的信號來發(fā)動與他人的聯(lián)系。第2個月開始,他又用微笑來進行這種聯(lián)系。由于這個時候,嬰兒還缺乏辨別不同個體的能力,還沒有表現(xiàn)出對任何人的偏愛,而只是在物體和人中表現(xiàn)得更喜歡人,并表現(xiàn)特有的興奮。2.選擇性的社會性反應時期:3~6個月。嬰兒形成分辨與他們接觸的成人的能力。他們更頻繁地對熟悉的面孔微笑和發(fā)聲,而對陌生人的微笑則相對減少,甚至消失。熟悉的人更能安慰孩子,更能迅速、頻繁地引出孩子的微笑和發(fā)聲。但這個時期,嬰兒并不拒絕熟悉的人離開。3.1依戀的發(fā)展鮑爾貝把嬰兒依戀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并詳細地描述了嬰兒依戀的發(fā)展過程:3.特定依戀期:6個月~2、3歲。嬰兒對不同對象的反應出現(xiàn)了巨大的差別,對依戀對象的存在極為注意。當依戀對象離開時,開始通過哭泣表示抗議。這時,依戀對象成為嬰兒探索外在事物的安全基地。他們對陌生人表現(xiàn)出更為明顯的警惕、戒備和退縮。開始出現(xiàn)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4.目標調(diào)整的參與期:2、3歲以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社交能力的不斷提高,他們開始理解依戀對象的情感特點,并據(jù)此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他們也能容忍與依戀對象之間的距離的逐漸加大,并且開始與同伴和不熟悉的人進行交往。3.2依戀的類型判斷兒童的依戀類型:艾斯沃絲的“陌生情境”實驗。一、實驗目的:用陌生情境法來對兒童的依戀性進行測量二、實驗過程:將嬰兒與其母親和一陌生人安置在實驗室里,通過母親離去、返回及陌生人出現(xiàn)等一系列的程序,考察嬰兒分別與母親在一起、與陌生人在一起、與母親和陌生人在一起、獨自一人、母親離開和回來時及陌生人出現(xiàn)和離開時的情緒和行為。3.2依戀的類型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艾斯沃絲認為,由于父母行為的影響,可能使嬰兒形成三種形式的依戀:安全依戀矛盾依戀躲避依戀安全依戀大約70%的嬰兒屬于這一類。這類寶寶與媽媽在一起時,能安心地玩弄玩具,積極探索,并不總是依偎在母親身旁。當母親離開時,寶寶的玩耍、探索行為會受到影響,還會表現(xiàn)出不安。但是,當母親回來時,寶寶會立即尋找與母親的接觸,并且很容易撫慰。安全依戀兒的母親對孩子的信號、情緒的表達非常敏感,鼓勵孩子探索而且她們喜歡與孩子有親密接觸。孩子在與這樣的母親交往中得到安慰和快樂,從而建立安全依戀。
矛盾依戀大約10%的嬰兒屬于這種類型。這個類型的嬰兒表現(xiàn)出很高的分離焦慮。由于同母親分離,他們感到強烈不安;當再次同母親團聚時,他們一方面試圖主動接近母親,另一方面又對來自母親的安慰進行反抗。矛盾依戀兒的母親也對孩子很感興趣,并愿意進行緊密的身體接觸。矛盾依戀兒的母親的照顧行為不是一致的——有時候?qū)⒆訜崆椋袝r候?qū)⒆颖┰昊蛘呃涞?,對孩子的反應更多地依賴于自己當時的心境,而不是孩的行為,因此,孩子了解到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安慰時,就會變得焦慮而懷恨不滿。當然,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有時候要歸結(jié)于兒童的“困難氣質(zhì)”。躲避依戀約20%的嬰兒屬于這種類型。他們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候似乎對探索不感興趣,與母親分離后也沒有多少憂傷,母親重新返回時,常常避免與母親接觸。他們對陌生人沒有特別的警惕,但常常采用回避和忽視的態(tài)度。躲避依戀兒的母親對孩子非常缺乏耐心,當孩子打亂她們的計劃和活動時,常常表示憤怒和不滿,對孩子的信號也非常不負責任,常常表示消極情緒。在對孩子積極反應時,也傾向于克制自己的感情表達。這類母親是嚴厲的、自我中心的,常常對孩子采取拒絕的
態(tài)度。3.2依戀的類型研究發(fā)現(xiàn),以上三種依戀的類型是可以變化的。當母親面臨著生活的重壓,諸如健康和婚姻的問題、經(jīng)濟困難等問題時,常常忽略對兒童的照顧。而當照顧者的生活發(fā)生了變化,生活壓力減小,對兒童的照顧質(zhì)量提高,兒童的依戀類型將從不安全的依戀轉(zhuǎn)化為安全依戀。反之亦然。在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父母的關系也影響兒童的依戀。當父母都非常滿足于自己的婚姻狀態(tài),則容易使孩子形成安全性依戀。反之,容易產(chǎn)生不安全的依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己也可以對依戀類型進行測試。3.3依戀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1.缺乏正常依戀關系的后果鮑爾貝早就提出撫養(yǎng)者與兒童正常依戀關系的缺乏可能會導致兒童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果兒童早期缺乏社會性刺激,缺乏關心、愛撫,兒童就難以建立對任何人的依戀,這種早期情緒生活的缺乏將對兒童今后的生活帶來重要的影響。支持性證據(jù)1:動物早期社會性剝奪實驗如果在出生前3個月或者更長時間隔離喂養(yǎng)的猴子表現(xiàn)出極期異常的行為模式。把它們放在猴子群體中,常常表現(xiàn)出不安的情緒,躲避其他猴子,抓咬自己,不停地搖擺、撤撕自己的毛發(fā),或者蜷縮成一團,或用胳膊遮住自己的頭。3.3依戀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支持性證據(jù)2:對人類自身的研究在孤兒院里長大的孩子,其生活環(huán)境近似于受到了社會剝奪。這些兒童除了洗澡、喂奶或者換尿布的時候與照顧者有短暫的接觸,其他時間很少受到社會或感覺刺激。他們表現(xiàn)為發(fā)育遲緩、反應遲鈍、表現(xiàn)孤獨,對照顧者沒有興趣,或因情感不能得到滿足而表現(xiàn)情感饑渴。3.3依戀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2.依戀性質(zhì)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影響(1)影響認知和社會性的發(fā)展。研究發(fā)現(xiàn),在12或18個月是安全依戀的兒童,到了2歲時比那些非安全依戀的兒童能以更高的熱情和更大的興趣解決提供給他們的問題。當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時,較少發(fā)脾氣,更多地接受母親的幫助。(2)影響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安全依戀的兒童比較自重,熱情高,積極性情感較多,而消極性情感較少,他們較少發(fā)牢騷,攻擊性也較弱。3.3依戀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根據(jù)以上研究,父母要盡力使孩子形成安全性依戀。為此,父母應注意:(1)父母親要多與孩子相處,保持良好的依戀關系。(2)對孩子發(fā)出的各種信息能敏感地及時做出反應。(3)與孩子相互作用時,尤其在指導兒童時,要充滿熱情,要多鼓勵,態(tài)度要溫和。(4)撫養(yǎng)者要盡量避免自己負面、消極的情緒影響到孩子,避免向孩子發(fā)泄自己的負面情緒。(5)通過各種途徑,調(diào)節(jié)不安全的依戀關系。3.4關于依戀的實驗實驗一:美國心理學家哈羅的幼猴實驗1.實驗目的:通過觀察和研究幼猴對鐵絲母猴和布母猴的依戀活動與關系,探究嬰兒與母親之間的親密接觸和依戀情緒,及其對嬰兒成長的意義。2.實驗設計:8只幼猴,隨機分成兩組。哈羅和其助手設計兩只代理母猴:一只用鐵絲編成的,胸前安裝了用來哺乳的奶瓶,體內(nèi)安裝了用來提供熱量的燈泡;另外一只是布母猴,它的身體用木頭做成的,身上裹了厚厚的海綿和毛織物,體內(nèi)裝了一個供暖的燈泡,它能為幼猴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其胸前同樣也安裝了一個奶瓶,能給幼猴哺乳。3.4關于依戀的實驗實驗一:美國心理學家哈羅的幼猴實驗3.研究發(fā)現(xiàn):幼猴與布母猴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鐵絲母猴。如果兩只代理母猴同時在場,所有幼猴都喜歡在布母猴身邊。出現(xiàn)令幼猴害怕的東西時,所有幼猴都跑向布母猴,緊緊的拽住它,尋求安慰和保護。布置一個有許多物品的房間,安排了三種不同的情境。一是布母猴在場,二是鐵絲母猴在場,三是兩者都不在。研究發(fā)現(xiàn),當布母猴在時,幼猴會立刻撲到布母猴的身上,用身體磨蹭它。過了一會兒,它們開始嘗試觸碰這些物品,然后又迅速返回布母猴身邊,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但是,當鐵絲母猴在場或者兩者都不在時,幼猴變得焦躁不安,非常害怕和恐懼,與布母猴在場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3.4關于依戀的實驗實驗一:美國心理學家哈羅的幼猴實驗4.研究結(jié)論:對幼猴來說,雖然鐵絲母猴和布母猴一樣能夠喂養(yǎng),但卻無法提供幼猴成長所需要的安全、溫暖的環(huán)境,無法給予幼猴觸摸與安撫。當幼猴緊張害怕時,它會第一時間撲向布母猴尋求保護。當遇到陌生環(huán)境時,它也會把布母猴當成安全基地,以布母猴為中心向外探索環(huán)境。由此可見,對幼猴來說,接觸安慰才是形成依戀的主要因素。對人來說,在嬰兒早期,經(jīng)常給予擁抱、撫觸等接觸,同樣也會幫助形成安全依戀。3.4關于依戀的實驗實驗二:瑞典醫(yī)學工作者唐.沙桐的母子接觸實驗1.實驗目的:探究母子最早接觸時間的不同帶來的差異。2.實驗過程:對產(chǎn)婦分成兩組。一組按醫(yī)院常規(guī)的程序進行生產(chǎn):嬰兒生下來后就給他量體重,進行一系列的處理(30分鐘),然后把嬰兒抱給母親看一眼,之后抱走,放到新生嬰兒室,使母嬰分開。另一組設定了母子接觸時間。嬰兒出生后,進行了6分鐘的一系列必要的處理,然后讓他趴在母親的肚子上,之后用毯子蓋住嬰兒和母親的腹部。母嬰接觸15分鐘后,按照醫(yī)院通常的程序進行處理,把嬰兒放到新生嬰兒室。之后的情況與條件與第一組一樣。3.4關于依戀的實驗實驗二:瑞典醫(yī)學工作者唐.沙桐的母子接觸實驗3.實驗結(jié)論:這兩組母嬰在兩年后因這15分鐘而存在差距。有這15分鐘接觸的母親經(jīng)常愛撫嬰兒,抱嬰兒,親嬰兒,對嬰兒說話等。而沒有15分鐘的接觸就分離的母親則很少愛撫嬰兒,對嬰兒的清潔過分敏感。而且在抱怨帶孩子煩人、帶孩子辛苦的問題上,兩者也有差別。3.4關于依戀的實驗實驗三:日本兒童心理學家森永良子的小狗實驗1.實驗目的:探究早期母子親密接觸對母親心理成長的作用。2.實驗過程:母狗蒂羅一共生下12只小狗,最后成活下來5只。到了第12天的時候,實驗者把一直叫做“小甜餅”的小狗從蒂羅身邊抱走,放在家里養(yǎng)了三個星期。三周后,小甜餅被送回母親蒂羅身邊。當其他小狗在蒂羅身上吸奶時,小甜餅只是在一旁看著。過了好一會兒,它才過來。但是母狗蒂羅拒絕它,并用吼叫威嚇它,不許它過來喝自己的奶。第四天,小甜餅趁蒂羅不注意,吸上了媽媽的乳汁。蒂羅發(fā)現(xiàn)后,對小甜餅進行了威嚇。不過后來還是勉強默認了小甜餅,允許它吸奶。3.4關于依戀的實驗實驗三:日本兒童心理學家森永良子的小狗實驗3.實驗結(jié)論:與其他在母親身邊長大的兄弟姐妹相比,小甜餅明顯受到了歧視。三周的分離導致了母犬的心理變化,同時也使小甜餅有別于其他的兄弟姐妹。什么樣的依戀關系有利于母子身心的發(fā)展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觸到的是自己的父母,早期親子關系是孩子降臨人間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通常表現(xiàn)為:孩子將其多種行為,如微笑、哭叫、注視、依偎、追蹤、擁抱等都指向母親;喜歡與母親在一起,在母親身邊感到放松,與母親分離感到焦慮、緊張不安;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尋找母親,當遇到恐懼、焦慮時,母親的出現(xiàn)會使其感到安全。孩子出生后,不僅要給予物質(zhì)的滿足,還要及時給予愛的撫慰與觸摸。什么樣的依戀關系有利于母子身心的發(fā)展從上述三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注意事項:重視“母子敏感期”中的母子接觸。出生后盡快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能喚醒和激發(fā)母親對孩子的關注和愛,盡快進入母親角色。經(jīng)常保持母子親密的身體接觸。母親要承擔起養(yǎng)育子女的主要責任。與母親的早期分離不僅讓母親難以在心理上接納和適應孩子,也使孩子因這種心理卻失造成心理上的障礙。(3歲前與孩子分離的父母,可能一輩子難以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為什么爸爸必須愛媽媽孩子從出生一直到長大,都由母愛養(yǎng)育,因此母親在家庭中一直要受到重視,被認可,否則孩子未來的關系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母愛的重要性就在于跟媽媽之間的關系是未來所有關系的基礎。因此,爸爸要愛媽媽,原因就在于此。兒童情感世界的發(fā)展完全來自于家庭,家庭教育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產(chǎn)生最早的人際關系,這是關系的雛形,其后的一切的發(fā)展都是有賴于這個關系。
用形象的方法來表達家庭關系,最合適的關系,是爸爸媽媽站在一起,孩子在前面。這樣的關系中,孩子的成長背后有兩個非常堅實的東西,這個東西不是錢,不是房子,是愛和支持,那么孩子的成長就會很好。因為后方是安全的,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前方。
為什么爸爸必須愛媽媽如果夫妻之間不和諧了,媽媽的“伴侶“變成了孩子了,會發(fā)生什么?孩子和媽媽立刻會形成一種相依為命的關系,這就叫錯位。這樣的關系中,孩子不會幸福,因為他認為他媽媽的幸福是由他來承擔的。當他未來要面對自己的婚姻時,只要放開了媽媽的手,和自己的伴侶在一起,就會有罪惡感。而他的伴侶也極可能成為他父親的角色,因為他和媽媽的相依為命就是由父親導致的。失衡的關系就這樣輪回下去。
為什么爸爸必須愛媽媽再換一種方式,如果媽媽非常強勢,站在最前面,而孩子和爸爸在一起,那么孩子就充當了“妻子”的角色。孩子的肩上永遠背負著一個責任,因為他覺得媽媽太糟糕了,照顧爸爸的責任應該由他來擔負。當我們的孩子又有了孩子時,這個孩子也會同樣復制上一輩的關系,因為他從小已經(jīng)形成了模式,不會回頭去反思。所以家庭關系往往是跟所有人關系相處的雛形,這就是為什么夫妻兩個人一定要相愛?;橐錾钐貏e重要的是為孩子建造了一個可靠的靠山,孩子可以依靠家庭勇往直前。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小詩)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責;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斗;譏諷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疚;暴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粗暴;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贊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賞;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關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關愛。3.5關于依戀的真實案例案例1:送孩子“全托”,你想好了嗎?2歲多的小雨,其父母因忙于工作,平時無法騰出更多的時間照顧小雨,于是便考慮將小雨送去上“全托”。而全托的機構(gòu)是一個有名氣的幼兒園,但離家較遠。對此,小雨的爺爺奶奶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孩子太小,不如就近入園,他們天天接送。可小雨的父母看到那么多人都將孩子送去全托了,更加堅定送孩子寄宿的想法。3.5關于依戀的真實案例案例2:是否抱著孩子睡覺10個月大的俊俊總喜歡讓人抱著睡覺,只要一離開大人的懷抱,他就不停地哭。為了不讓孫子哭,奶奶每次都心疼地將俊俊抱在懷里睡??】〉膵寢寘s認為孩子獨立性差、太粘人,總覺得奶奶寵壞了孫子。于是,下定決心不去抱他,讓他改掉這個習慣??山?jīng)過一番實踐,俊俊反倒越來越粘人了。3.5關于依戀的真實案例案例3:我們的孩子從小不在我們身邊長大有對夫妻在事業(yè)上表現(xiàn)不俗,結(jié)婚生子后,雙雙到國外讀博士學位。臨走之前,將孩子托付給了爺爺奶奶看管。4年后,他們回國將孩子接回到自己身邊。孩子剛被接回來的時候還挺乖,可是沒多久就開始跟爸爸媽媽較勁,不服管教。爸爸媽媽覺得孩子身上有很多老人慣出來的毛病,急于矯正。結(jié)果,父母和孩子之間矛盾不斷,大人犯愁,孩子鬧心,一家人整天都在生氣。3.5關于依戀的真實案例案例4:為什么在家的時候她吃東西吃到吐還要吃?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被父母送去全托機構(gòu),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但是,小女孩的父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家的時候拼命吃東西,各種零食和飲料都要吃,眼看著肚子圓圓的,鼓鼓的,已經(jīng)很飽了可以她還要吃。由于經(jīng)常攝入過量食物,她經(jīng)常會吐。吐完后,又開始吃。而托兒所的老師卻反映她在學校的時候吃飯很有規(guī)律、不挑食,生活自理能力很強。為什么會這樣?三、兒童情緒情感發(fā)展的一般趨勢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情緒情感的社會化1.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0~3個月
初生的寶寶或哭鬧、或安靜,其實就是最原始的情緒反應。基本上新生寶寶至少已有愉快及不愉快兩種情緒,會以笑表示舒服、愉快,以哭或皺眉表示不舒服、不愉快,主要都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有關。新生寶寶并不會對特定對象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反應,但到三個月大時,在看見他人的時候,會露出微笑,這是建立人際關系的最初方式。
當寶寶約兩個月大時,我們可能會突然發(fā)現(xiàn),寶寶對待我們的方式和對待其它人有些不同。那種感覺就好像自己當初看到喜歡的人一樣,兩個眼睛都亮了起來,臉上漾開眩目的笑容,全身細胞都不斷地吶喊著,期待對方的靠近。沒有錯!寶寶此刻正以相同的方式對待我們,讓我們深深地明白了,自己在寶寶的心中是占有相當?shù)姆萘俊?/p>
1.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4~6個月
開始出現(xiàn)憤怒及悲傷的情緒,并會害怕某些事物,如害怕巨大聲音或害怕從高處摔下。寶寶開始能區(qū)分熟人與陌生人,對陌生人有恐懼及逃避的反應。五、六個月時,寶寶與媽媽的感情漸漸建立,媽媽出現(xiàn)時,會以手舞足蹈表示高興,媽媽離開時,則會哭泣。寶寶六個月大時,高興、生氣、害怕、厭惡、苦惱等情緒都已能明顯表現(xiàn)。
當我們對寶寶微笑時,他會回以最熱烈的反應;當我們在寶寶周圍移動時,寶寶也會發(fā)出聲音,或動動手臂及雙腿來配合我們;甚至,寶寶也會充滿興趣地凝視著我們的臉龐,注意我們各種表情的變化,并且咯咯地笑出聲。對于寶寶的這些舉動,做父母的哪個不是更賣力表演,以求取寶寶的歡心。這些互動不僅能增強我們和寶寶的關系,也可以促進寶寶各種能力的發(fā)展。視頻
1.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7~9個月
出現(xiàn)害羞及焦慮的情緒,遇到陌生人時,會轉(zhuǎn)頭將臉埋在父母肩上。不喜歡獨處,與熟人分離時會表現(xiàn)出焦慮或悲傷。會模仿他人的臉部表情。
1.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10~12個月
情緒的表達更細膩、更多樣。在熟人的幫助下坐起或站起時,會顯得很高興。十二個月大的寶寶,會看媽媽的表情來作為行動的指標,知道媽媽微笑時代表鼓勵,皺眉時代表制止。
想想看,假如我們到了一個完全語文不通的國家,在走了好長一段路之后,實在是又餓又渴。好不容易碰到一個人,我們很興奮地向他比手畫腳,詢問哪里有販賣食物或水?他卻搞不清楚我們在比些什么,甚至很不耐煩地離開了。當時我們會有怎么樣的情緒反應?搞不好心里都已經(jīng)把僅知的臟話罵過兩、三遍了!相反的,假使對方表現(xiàn)得極有耐心,并且試圖了解我們在表達什么,當我們終于買到食物時,想必對那位幫助我們的人十分感激,只差沒當天神來膜拜了!
同樣的道理,當寶寶試圖以各種肢體語言,或是情緒反應來表達他的需求時,我們立即而正確地響應,不僅可以維護寶寶的自尊心,也可以促進寶寶解讀他人非語言行為的能力,這對寶寶日后人際關系的開拓十分重要。因為,一個熟于接收與傳送非語言訊息的寶寶,比較容易察覺到別人聲調(diào)或手勢的快速改變,進而判斷、解讀,了解別人情緒的變化,并適時做出正確的回應。
1.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1~2歲
會明顯表達各種情緒,如高興時大笑大叫,生氣時大哭大鬧等。身體不舒服或受委屈時,會發(fā)脾氣。開始有自豪、羞愧等情緒,并開始出現(xiàn)罪惡感,當自知做了不對的事情,會感到內(nèi)疚不安。另外,會以擁抱或親吻,來表達對爸媽的感情。
1.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2~3歲
兩歲大的寶寶,恐懼的反應增加,怕黑、怕獨處。并開始會嫉妒新生的弟弟妹妹。兩歲半以后,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了解并說明自己或他人產(chǎn)生某種情緒的原因,例如﹕「我不乖,媽媽生氣」。三歲大時,會向熟人表達同情心。開始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即:情緒語言開始出現(xiàn)。例如:
“天黑了,我害怕?!薄拔以趬ι蠈懽?,奶奶生氣?!薄氨П?,寶寶高興?!?/p>
多和寶寶談論他的情緒孩子:“媽媽,媽媽?!眿寢專骸俺隽耸裁词??”孩子:“怕,我害怕!”媽媽:“書里的怪物?”孩子:“是。”媽媽:“書里的怪物嚇到你了,是不是?”孩子:“是?!薄徽勄榫w的作用:交談使孩子能夠直面自己的情緒;幫助解釋別人的行為;加深孩子對范圍不斷擴大的情緒的理解;洞察人際關系的實質(zhì)和背景;使孩子能夠與他人分享情緒經(jīng)歷,將之納入人際關系之中。在兒童早期,孩子和父母之間這種對話頻率的增加,這有助于孩子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有助于孩子很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緒,更好地理解他人。2.情緒情感的社會化兒童情緒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經(jīng)驗的影響。例如:永不生氣的愛斯基摩人生氣是不被社會接納的,父母不斷地教導孩子這樣的情緒是不允許的。在社會中獲得情緒表現(xiàn)規(guī)則比如,在某種社會文化氛圍下,孩子要習得這樣的情緒表現(xiàn)規(guī)則:“在一個人給你一件他認為你會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哪怕你不喜歡),你也要看上去高興”兒童情緒情感正日益擺脫同生理需要的聯(lián)系,而逐漸社會化,符合社會交往的規(guī)則。而其與成人(包括教師、家長)和同伴的交往密切聯(lián)系,社會性交往、人際關系對兒童情緒影響很大,是左右其情緒情感產(chǎn)生的最主要動因。父母的影響父母的指導。也就是父母的直接命令:“男孩不許哭”、“奶奶給你禮物的時候要笑”、“不要害怕狗”。榜樣的作用。成人怎樣表現(xiàn)情緒的,孩子很可能用同樣方式表現(xiàn)情緒。條件-反射作用。比如:孩子表現(xiàn)高興了,父母也會高興;害怕之后,媽媽會給以安撫;發(fā)脾氣哭鬧時,媽媽會打屁股等等。孩子因此學習到自己的情緒所帶來的反應和后果,也因此學習到他人的行為是可預測的。當一種情緒得到了關注,孩子就會重復那種表現(xiàn);當一種情緒表現(xiàn)沒有得到關注,或者得到了消極的反應,孩子就不愿意再出現(xiàn)那種行為。在極端情況下,媽媽(特別是產(chǎn)后憂郁癥的媽媽)不回應孩子的情緒是一件讓孩子感到非常痛苦的事情。四.情緒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韋鈺曾經(jīng)用五點來歸納“情緒能力”的具體內(nèi)涵:①正確估價自己的能力。能覺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感情。②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能恰當分析自己情感的起因,找到辦法來處理自己恐懼、焦慮、憤怒和悲傷等情緒。③激勵自己的能力。能克服自滿和遲疑,調(diào)動自己的情緒去達到某個目的,還能較持久地保持這種動力。④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對他人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別人的觀點,欣賞不同人對事物不同的認識和感情。。⑤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嬰幼兒具備三大情緒能力第一,情緒表達能力。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會表現(xiàn)出對事物的喜歡與厭惡;3—4個月時他們已懂得表達憤怒;而到5—7個月時,他們開始能夠表露出悲傷和恐懼;隨后是羞恥和害羞;發(fā)展到1歲后,他們就能夠表達內(nèi)疚和蔑視等復雜的情緒了。這些情緒反應都是在進化中獲得的,并在外部世界的各種刺激誘發(fā)下發(fā)生、展現(xiàn)。
第二,情緒識別能力。許多研究還發(fā)現(xiàn),1歲甚至更早的嬰兒已能“察言觀色”,這意味著他們此時已經(jīng)能夠?qū)Ω改负湍吧说那榫w做出反應,他們能夠識別和理解別人的情緒,并懂得如何得到你的關注等等。例如,如果一個陌生人能夠和媽媽親密交談,他們對這個陌生人接近自己的緊張程度就會明顯小于媽媽排斥的人。毫無疑問,這一能力對嬰兒來說,有重要的生存價值和社會適應意義。
第三,情緒學習能力。即他們和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一個情緒學習的過程。他們從經(jīng)常接觸的人那里學習他們對各種事物所表達的情緒,由于和父母親交往最多,他們最多的還是“潛移默化”地接受著父母的熏陶。如果父母總是忙亂急躁地應付各種事情,嬰幼兒也會模仿父母的那種急躁情緒。孩子情緒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孩子學會等待多和孩子談論他的情緒用幽默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批評要針對事,而不要針對人和孩子共情不要給孩子“貼標簽”幫助孩子學會等待——糖果實驗實驗者將一群4歲的孩子留在一個房間里,發(fā)給他們每人一顆軟糖,然后告訴他們:“我有事情要出去一會兒,你們可以馬上吃掉軟糖,但如果誰能堅持到我回來的時候再吃,就能夠得到兩塊軟糖?!庇械暮⒆悠炔患按爻缘糗浱?;有的孩子一再猶豫,但還是忍不住塞進了嘴里;另外一部分孩子卻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甚至假裝睡覺等方法堅持下來。20分鐘以后,實驗者回到房間,堅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塊軟糖。幫助孩子學會等待——糖果實驗實驗之后,研究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追蹤。他們發(fā)現(xiàn),到中學時,這些孩子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差異:那些堅持到最后的孩子在學校里表現(xiàn)出很強的適應能力和進取精神,而沒有堅持到最后的孩子則比較固執(zhí)、孤僻,很難承受挫折與壓力。這個實驗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那些更善于調(diào)控自己情緒和行為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未來成功的希望。這樣看來,培養(yǎng)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幫助孩子學會等待——延遲滿足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你知道用什么辦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那就是:百依百順?!碧枪麑嶒灡砻鳎耗切┥朴谡{(diào)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能延遲滿足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成功機會。延遲滿足不但是讓孩子學會等待或壓制欲望,而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離不開父母的鼓勵。當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自己的紀錄時,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給予一些小獎勵,從而讓他們獲得堅持的動力?!皩殞?,等一等,好嗎?”,“寶寶,請等一等?!倍嗪秃⒆诱務撍那榫w交談使孩子能夠直面自己的情緒;幫助解釋別人的行為;加深孩子對范圍不斷擴大的情緒的理解;洞察人際關系的實質(zhì)和背景;使孩子能夠與他人分享情緒經(jīng)歷,將之納入人際關系之中。在兒童早期,孩子和父母之間這種對話頻率的增加,這有助于孩子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有助于孩子很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緒,更好地理解他人。用幽默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一天晚上,我在電腦前備課。寶寶走過來了,很想玩電腦。而我,再有一段文字輸入進去然后保存就完工了,于是,我想法支開他?!皩殞?,媽媽渴了,你幫我拿杯水好嗎?”寶寶就去客廳拿水去了,捧著水杯的他由于走路不平衡,水灑在地板上了。而他又踩到地板上那些水,人又滑倒了。這下好了,水全灑了,人也摔了。于是,寶寶坐在地板上哭了起來。
我聞聲跑過去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那天,我抱起哭哭啼啼的他,看著地上的一灘水,忽然想到開個玩笑:“怎么地板也要喝水的?寶寶怎么把水給地板喝了?”聽我這么一說,寶寶破涕為笑,完全忘了疼痛了。用幽默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2)后來,我想了想。面對挫折,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如果能夠讓自己很快地從糟糕的情緒中走出來,這應該是一種可貴的品質(zhì)和能力。對于孩子,走路摔跤應該是目前面臨的最大的挫折了,也是需要經(jīng)常面對的。一般這個時候,他要求媽媽抱抱他,再親一下疼的地方。不過,有時候,明明摔得不疼,他也要求媽媽那樣做。如果能夠幫助他把注意力從消極的情緒上引開,那么孩子學到的是什么?用幽默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3)首先,我覺得孩子再次面對這樣挫折的時候就不會很緊張。不緊張,其實負面的情緒也不會高漲。
其次,我想,這幫助孩子用幽默化解自己的挫折。孩子如果學會了,那么,當他獨自面對挫折的時候,他能夠想辦法轉(zhuǎn)移自己注意力,以便從消極情緒中走出來。
用幽默對付孩子的小挫折,其實也是培養(yǎng)孩子面對挫折時情緒的調(diào)控。思考:如果用這樣的方法處理這件事行不行,“地板碰疼你了,我們打它,你看媽媽打了地板了,寶寶不哭。”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討論:孩子活潑可愛,笑聲不斷,大人當然開心。但是,當孩子表達憤怒、哭鬧、生氣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大人會有什么表現(xiàn)?在電梯里看見一個男孩哭,媽媽很兇地訓斥他:“行了,別哭了,沒完沒了了你!”孩子一邊抽搭著,一邊咕噥著辯解,好像還有很多委屈,但顯然屈服于媽媽的強勢,不敢出聲了。一個問題:“假如人生能夠倒轉(zhuǎn),在你小時候感到害怕、擔心或緊張時,你希望周圍的大人怎么對待?”很希望父母在那時把我抱起來,輕輕拍著我的背,說:“不要怕,爸爸媽媽在這里。”這就是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活潑、好學、懂事、乖順。當孩子情緒低落、大哭大鬧、發(fā)脾氣、不上學時,我們常常感到無計可施,自己的情緒也變得惡劣,只能拿出做父母的權(quán)威,采取“高壓政策”,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孩子難過了,大人說:“哭,哭,有什么好哭的?!睉赜谕?,孩子表面上聽話了,但情緒卻被壓抑了,甚至在心里埋下逆反的種子。同時,在長大成人后變得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緒,難以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難以和父母敞開心扉的交流。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是人對環(huán)境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和正面、積極的情緒一樣,對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表現(xiàn)出負面情緒時,我們大人如果表現(xiàn)得很煩躁,很著急,我們大人如果使用哄騙、誘惑、恐嚇、打罵等方式想盡快結(jié)束孩子的負面情緒。那么,對孩子來講,所造成的感覺是爸爸媽媽不喜歡我表現(xiàn)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是不好的,負面情緒是不對的。這樣以來,孩子的情緒發(fā)展就受到了外界的阻礙,長大后也不會適當?shù)乇憩F(xiàn)自己的負面情緒,很難通過合理的途徑盡快排解掉負面情緒。特別是,使用恐嚇的方式,企圖使孩子把負面情緒壓抑回去,那么在這種壓抑下長大的孩子,心理會有很多沖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表現(xiàn)負面情緒時,如果我們大人能像對待孩子的正面情緒一樣,給與接納和肯定,且在接納的基礎上能夠冷靜地對待孩子。幫助孩子分析負面情緒是怎么產(chǎn)生的,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這也許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如果,家長這么做了,孩子仍然沒有擺脫負面情緒,那么就讓孩子發(fā)泄好了。我們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疇,不是我們應該負責的,所以不要因為孩子不高興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失敗。”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重要,孩子每一次情緒體驗都是寶貴的經(jīng)驗。批評要針對事,而不要針對人“你這么做,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你再哭,再哭媽媽就不愛你了”這些批評有什么特點?批評要針對事,而不要針對人“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剛才做的事?!薄拔铱吹侥惆扬埮隽?,我很生氣?!边@些批評有什么特點?批評要針對事,而不要針對人本應該針對事的批評,如果家長針對人了,就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被拒絕被否定的感覺;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不是無條件的,而是有條件的:“沒準哪天我做錯了什么事,他們就不愛我了”。和孩子共情和寶寶玩了一暑假的小表姐要走了,寶寶感到很難過。作為媽媽你看到孩子難過的表情,你會怎么處理?寶寶(眼里含著淚水):姐姐要走了,我又要獨自一個人了。媽媽:你會找到別的朋友的。寶寶:我會很孤獨。媽媽:你會好起來的。寶寶:不會的(啜泣)媽媽:你都這么大了,還這么愛哭。和孩子共情“沒有姐姐你會很孤單的。”“你已經(jīng)開始想她了。”“當你們習慣在一起的時候,分開是很痛苦的?!薄皼]有姐姐在,這房子對你來說大概看上去空蕩蕩的?!鄙厦娴脑挘闳握f一句都效果非凡。這樣的回答會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產(chǎn)生親密之感。當孩子感到被理解時,他們的孤獨和傷痛就會減少。當孩子被理解時,他們對父母的愛也更深了。對孩子受傷的情感來說,父母的共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藥。幫助孩子開發(fā)良好的情商,我們要牢記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情緒依據(jù)個人秉性而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我們需要接受孩子天生而來的個性;接納孩子的情緒,需要我們首先做到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要給孩子“貼標簽”他是一個“脾氣很壞的孩子”他是一個“害羞的孩子”他是一個“容易生氣的孩子”給7歲以前的孩子貼上不良標簽,實在是一種心理上的虐待,會傷了他們的自尊,讓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樣,于是,將來的他也很有可能成為“標簽”上的哪種人。經(jīng)典文獻分享:家庭中的情緒虐待——循序漸進地發(fā)展摘自《家庭會傷人》(作者[美國]約翰·布雷蕭)分享:怎樣把孩子毀掉的七條秘訣讓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干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經(jīng)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chǎn)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jīng)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yè)上有大發(fā)展了.
和孩子說話時口氣決不能和藹,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還能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漢語詞組,則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沒見過你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這么個東西”等等。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切不可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fā)上進的。
要學會遷怒的本事.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后要想方設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無論什么事都歸功于孩子的過錯然后教訓他,并制止他流眼淚.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同樣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當眾出孩子的丑.前6條都是在家庭里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掉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锏.你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能使一個人產(chǎn)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chǎn)生自慚形穢的念頭.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是很難立足于社會的.ThankYou!第三節(jié)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2大考點書法大家啟功自傳賞析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偏‘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后。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起臭。【賞析】寓幽默于“三字經(jīng)”,名利淡薄,人生灑脫,真乃大師心態(tài)。1.實用類文本都有其鮮明的文體特征,傳記的文體特征體現(xiàn)為作品的真實性和生動性。傳記的表現(xiàn)手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人物表現(xiàn)的手法、結(jié)構(gòu)技巧、語言藝術和修辭手法。2.在實際考查中,對傳記中段落作用、細節(jié)描寫、人物陪襯以及環(huán)境描寫設題較多,對于材料的選擇與組織也常有涉及。3.考生復習時要善于借鑒小說和散文的知識和經(jīng)驗,同時抓住傳記的主旨、構(gòu)思以及語言特征來解答問題。傳記的文體特點是真實性和文學性。其中,真實性是傳記的第一特征,寫作時不允許任意虛構(gòu)。但傳記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歷史記錄,它具有文學性,它通過作者的選擇、剪輯、組接,傾注了愛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xiàn),以達到傳神的目的??键c一分析文體特征從哪些方面分析傳記的文體特征?一、選材方面1.人物的時代性和代表性。傳記里的人物都是某時代某領域較
突出的人物。2.選材的真實性和典型性。傳記的材料比較翔實,作者從傳主
的繁雜經(jīng)歷中選取典型的事例,來表現(xiàn)傳主的人格特點,有
較強的說服力。3.傳記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知能構(gòu)建]二、組材方面1.從時序角度思考。通過抓時間詞語,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脈絡,
把握人物的生活經(jīng)歷及思想演變過程。2.從詳略方面思考。組材是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對中心有用的,
與主題特別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內(nèi)容,則需濃墨重彩地渲染,
要詳細寫;與主題關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內(nèi)容,則輕
描淡寫,甚至一筆帶過。三、句段作用和標題效果類別作用或效果開頭段內(nèi)容: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奠定基調(diào),表明情感。結(jié)構(gòu):總領下文,統(tǒng)攝全篇;與下文某處文字呼應,為下文做鋪墊或埋下伏筆;與結(jié)尾呼應。中間段內(nèi)容:如果比較短,它的作用一般是總結(jié)上文,照應下文;如果比較長,它的作用一般是擴展思路,豐富內(nèi)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結(jié)構(gòu):過渡,承上啟下,為下文埋下伏筆、鋪墊蓄勢。結(jié)尾段內(nèi)容: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升華感情、卒章顯志,啟發(fā)思考。結(jié)構(gòu):照應開頭;呼應前文;使結(jié)構(gòu)首尾圓合。標題①突出了敘述評議的對象。②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③表現(xiàn)了傳主的精神或品質(zhì)。④點明了主旨,表達了作者的情感。⑤運用修辭,使文章內(nèi)涵豐富,意蘊深刻,增加了文章的厚度與深度。四、語言特色角度分析鑒賞傳記的類別自傳采用第一人稱,語言或幽默調(diào)侃或自然親切;他傳采用第三人稱,語言或樸實自然或文采斐然。語意和句式句子中的關鍵詞所包含的情感、態(tài)度等,整句與散句、推測與肯定、議論與抒情、祈使與反問等特殊句式,往往有著不同一般的表現(xiàn)力。這些都是分析語言的切入點。修辭的角度修辭一般是用來加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的。抓住修辭特點,就能從語言的表達效果上加以體味。語言風格含蓄與明快、文雅與通俗、生動與樸實、富麗與素淡、簡潔與繁復等。1.(2015·新課標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即學即練]朱東潤自傳1896年我出生在江蘇泰興一個失業(yè)店員的家庭,早年生活艱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著一定的波折。21歲我到梧州擔任廣西第二中學的外語教師,23歲調(diào)任南通師范學校教師。1929年4月間,我到武漢大學擔任外語講師,從此我就成為大學教師。那時武漢大學的文學院長是聞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師實在太復雜,總想來一些變動。用近年的說法,這叫作摻沙子。我的命運是作為沙子而到中文系開課的。大約是1939年吧,一所內(nèi)遷的大學的中文系在學年開始,出現(xiàn)了傳記研究這一個課,其下注明本年開韓柳文。傳記文學也好,韓柳文學也不妨,但是怎么會在傳記研究這個總題下面開韓柳文呢?在當時的大學里,出現(xiàn)的怪事不少,可是這一項多少和我的興趣有關,這就決定了我對于傳記文學獻身的意圖?!端膸烊珪偰俊酚袀饔涱悾赋觥蛾套哟呵铩窞閭髦?,《孔子三朝記》為記之祖,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現(xiàn)在用不上了。有人說《史記》《漢書》為傳記之祖,這個也用不上?!妒贰贰稘h》有互見法,對于一個人的評價,常常需要通讀全書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墒窃趥饔浳膶W里,一個傳主只有一本書,必須在這本書里把對他的評價全部交代。是不是古人所作的傳、行狀、神道碑這一類的作品對于近代傳記文學的寫作有什么幫助呢?也不盡然。古代文人的這類作品,主要是對于死者的歌頌,對于近代傳記文學是沒有什么用處的。這些作品,畢竟不是傳記文學。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還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這便是所謂別傳。別傳的名稱,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稱而是后人認為有別于正史,因此稱為“別傳”。有些簡單一些,也可稱為傳敘。這類作品寫得都很生動,沒有那些阿諛奉承之辭,而且是信筆直書,對于傳主的錯誤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陳。是不是可以從國外吸收傳記文學的寫作方法呢?當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沒有一個抉擇。羅馬時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時代和我們相去太遠,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著重的是相互比較而很少對于傳主的刻畫,因此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細致的分析。英國的《約翰遜博士傳》是傳記文學中的不朽名作,英國人把它推重到極高的地位。這部書的細致是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位,但是的確也難免有些瑣碎。而且由于約翰遜并不處于當時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國的一般人物,所以這部作品不是我們必須模仿的范本。是不是我國已經(jīng)翻譯過來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可以作為范本呢?應當說是可以,由于作者著墨無多,處處顯得“頰上三毫”的風神??墒侵袊娜讼鄠鞯淖龇?,正是走的一樣的道路,所以無論近代人怎么推崇這部作品,總還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國內(nèi)外的作品讀過一些,也讀過法國評論家莫洛亞的傳記文學理論,是不是對于傳記文學就算有些認識呢?不算,在自己沒有動手創(chuàng)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認識。這時是1940年左右,中國正在艱苦抗戰(zhàn),我只身獨處,住在四川樂山的郊區(qū),每周得進城到學校上課,生活也很艱苦。家鄉(xiāng)已經(jīng)陷落了,妻室兒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線上掙扎。我決心把研讀的各種傳記作為范本,自己也寫出一本來。我寫誰呢?我考慮了好久,最后決定寫明代的張居正。第一,因為他能把一個充滿內(nèi)憂外患的國家拯救出來,為垂亡的明王朝延長了七十年的壽命。第二,因為他不顧個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罵,終于完成歷史賦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沒有缺點的,但是無論他有多大的缺點,他是唯一能夠拯救那個時代的人物。(有刪改)【相關鏈接】①自傳和傳人,本是性質(zhì)類似的著述,除了因為作者立場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區(qū)別以外,原來沒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在西洋文學里,常會發(fā)生分類的麻煩。我們則傳敘二字連用指明同類的文學。同時因為古代的用法,傳人曰傳,自敘曰敘,這種分別的觀念,是一種原有的觀念,所以傳敘文學,包括敘、傳在內(nèi),絲毫不感覺牽強。(朱東潤《關于傳敘文學的幾個名詞》)②朱先生確是有儒家風度的學者,一身正氣,因此他所選擇的傳主對象,差不多都是關心國計民生的有為之士。他強調(diào)關切現(xiàn)實,拯救危亡,尊崇氣節(jié)與品格。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傾注——讀朱東潤先生史傳文學隨想》)★作為帶有學術性質(zhì)的自傳,本文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語言特色。解答時,要在閱讀的基礎上,了解文章的文體特征、內(nèi)容的側(cè)重點、內(nèi)容表達的特征。本文作為一篇帶有學術性質(zhì)的自傳,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偏重學術經(jīng)歷,介紹了自己的傳記文學觀及其形成過程。文章的開頭與結(jié)尾,將自己的生平與學術結(jié)合起來,尤其是為張居正寫傳原因的解說,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自己家庭的情況,更是呈現(xiàn)出學術背后的家國情懷。在行文方面,語言平易自然,穿插“怎么會在傳記研究這個總題下面開韓柳文呢?”“我寫誰呢?”等口語,語言平白如話,就像面對面閑談一樣。答案①偏重學術經(jīng)歷,主要寫自己的傳記文學觀及其形成過程;②寫生平與寫學術二者交融,呈現(xiàn)學術背后的家國情懷;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語,就像和老朋友閑談一樣。1.一般和具體結(jié)合我們在對文本的一般性特征進行分析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富有個性的“具體”的特征。[思維建模]分析文體特征2要領2.注意效果解讀
分析文體特征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辨別認知的層面上,而必須懂得去對它們做“效果”分析。對“效果”的分析不外乎從這樣的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從表達者的表達這個方面去考慮,看他采用這樣的方式會給他的表達帶來怎樣的好處;二是從閱讀者這個方面考慮,看他這樣做可以對讀者的閱讀產(chǎn)生什么樣的積極的效果。分析傳記的文體特征?咀嚼經(jīng)典高考題目提升審題答題技能高考曾經(jīng)這樣考品答案,悟技巧,不丟分1.(2014·遼寧卷)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侯仁之:城市的知音》)①交代侯仁之選擇歷史專業(yè)的原因;②寫出了侯仁之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使傳主形象更加豐滿;③體現(xiàn)了傳記的真實性;④為下文介紹侯仁之的學術研究及成就做鋪墊。(答出1點給1分,2點給3分,3點給5分,4點給6分)2.(2013·福建卷)文章已有“《夢里京華》”一例,為何還要例舉“委曲求全”?請簡要分析。(4分)(《那一種遙遠的幽默》)①增強說服力,進一步突出王文顯劇作別有一番幽默,肯定他喜劇創(chuàng)作的能力和影響。②引出下文對王文顯任代理校長時行事風格的敘寫,形成對比,以突出王文顯治校的持重務實,一絲不茍。(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3.(2012·新課標全國卷)12(1)選項E:本文擷取謝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斷,描寫她熱愛祖國、獻身科學、關愛親人的事跡,表現(xiàn)了一位杰出女性的偉大人格。(√)(《謝希德的誠與真》)本選項考查對文體特征的理解,涉及文章的選材、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與主題等內(nèi)容。(正確選項,3分)因傳記是記載人物生平或事跡的一類記敘文體,它的表達技巧比較接近于小說和散文,可以說文學類文本的表現(xiàn)手法都與傳記相通。由于傳記的文體特征,需要格外注意其他人物對傳主的映襯、細節(jié)描寫、引用和議論等方面??键c二分析表現(xiàn)手法3題型(一)敘述1.順敘的作用(效果):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條理。2.倒敘的作用(效果)[知能構(gòu)建](1)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chǎn)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2)強調(diào)作用,這一段主要寫了……放到開頭強調(diào)了傳主的……(與傳主精神、品質(zhì)等的關系)。(3)表達了作者對傳主怎樣的情感(與作者情感的關系)。(4)深化了主旨(與主旨的關系)。(5)使文章結(jié)構(gòu)富于變化,避免了敘述的平淡和結(jié)構(gòu)的單調(diào)。3.插敘的作用(效果)(1)內(nèi)容上:①(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話,或是傳主自己的話、書信等)突出了傳記的真實性,使文章內(nèi)容更充實。②深化了文章主題。③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④(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話等就屬于側(cè)面描寫)側(cè)面烘托了傳主的……⑤(如果插敘的語段拿傳主和其他人對比)通過對比,襯托出了傳主的……(2)結(jié)構(gòu)上:①避免了結(jié)構(gòu)的平鋪直敘,使行文起伏多變,使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集中。②對……做了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二)描寫(主要是細節(jié)描寫)1.描寫的三種作用(1)讓傳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體化。傳主形象是由多個側(cè)面組成的,只表現(xiàn)其偉大的一面,而不展現(xiàn)其普通的一面,人物就不能立體化。
(2)讓人物真實可信。要把人物寫好,就要寫其普通的一面,因為讀者是普通的公民,他愿意接受偉人身上普通的一面。這樣的人物會讓讀者覺得真實親切,易于接受。(3)符合讀者心理需要。對于大人物諸如政治家、藝術家、影視明星等,讀者已經(jīng)從媒體中了解了一些他們在本行業(yè)內(nèi)的成就、事跡。對于傳記作品,讀者更渴望了解一些花絮。因此,一些細節(jié)正能解決這一問題。2.兩種答題方式(1)如果是寫人物的細節(jié),可以這樣:①思維趨向:寫人物的細節(jié)=細節(jié)內(nèi)容+獨特形象+表現(xiàn)主題+讀者心理。②答題方式:通過描寫……細節(jié),……刻畫出一個……形象,突出……(主題思想),給讀者……感受。(2)如果是場面細節(jié),可以這樣:①思維趨向:場面細節(jié)=細節(jié)內(nèi)容+讀者感受+表現(xiàn)主題。②答題方式:通過對……的描寫,傳神地寫出在場人……的心情,烘托了……的現(xiàn)場氣氛,使讀者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之中,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真實性和感染力都很強。真實地反映了……表達了……的情感傾向。(三)議論的作用1.內(nèi)容上:對主題表達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評論性文字既是對
事實的闡釋,也是作者自我態(tài)度的呈現(xiàn)。2.結(jié)構(gòu)上:①用在開頭,起統(tǒng)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
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題思想得到鮮明的表達;②用在文章
的結(jié)尾,一般是為了加深對所寫人物的認識,深化文章的主
題思想,凸顯所寫人物的品格意義,起畫龍點睛的作用;③用在文章的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事與事之間緊密
地連接起來,使文章結(jié)構(gòu)顯得嚴謹。1.從側(cè)面表現(xiàn)傳主通過寫與傳主相關的人、事、物,從側(cè)面表現(xiàn)傳主的道德性格、特點、品性等??梢允箓饔浘哂懈鼮檎鎸嵏腥说牧α?,可以塑造豐滿的傳主形象,突出傳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強作品歷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和可讀性。2.內(nèi)容和情節(jié)的需要不交代其他相關的人、事、物,內(nèi)容情節(jié)就不完整,就無法更好地表現(xiàn)傳主。只有把傳主放到一定的環(huán)境中,他的行為、性格才顯現(xiàn)其合理性。這樣寫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意圖,豐富文章內(nèi)容,增強文章內(nèi)涵,增強文章文化底蘊等。3.由點及面,深化主題作者要揭示某種社會道理或者一個大的群體,比如整個民族的某種品質(zhì),光憑傳主一個人無法全面地展現(xiàn),就必須拓展,傳主再加上其他的人、事、物,點面結(jié)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現(xiàn)主題。4.增強表達效果增強文章的文學色彩;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等等。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點,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對人物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在傳記中,引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引用內(nèi)容引用效果直接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實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點,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對人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引用詩詞可以從側(cè)面烘托和豐富傳主的思想精神,使傳記顯現(xiàn)出一種古樸文雅的風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強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以及傳主的話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引用他人的話使文章對人物的評述更加全面客觀、真實可信,也能從側(cè)面烘托傳主的形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即學即練]朱啟鈐:“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場大雨過后,正陽門箭樓被帶著水霧的腳手架包裹得嚴嚴實實。北京舊城中軸線上的這座標志性建筑,正經(jīng)歷著新中國成立后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修繕。②由正陽門箭樓北望,長安街車水馬龍,它與城樓左右兩側(cè)的南北長街、南北池街,一同構(gòu)成了北京舊城東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③我問同行的一個記者:“你知道改造北京舊城,使其具有現(xiàn)代城市雛形的第一人是誰?”“梁思成?”她答道。④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卻并不讓人意外。隨著北京舊城改造不斷進入媒體視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學家已被大眾熟知。但少有人知曉的是,從1915年起,北京已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市政工程建設,正陽門箭樓、東西長安街、南北長街與南北池街,都是在時任內(nèi)務部總長朱啟鈐的主持之下改造與打通的。⑤同樣少有人知曉的是,1925年,25歲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生梁思成,收到父親梁啟超從國內(nèi)寄來北宋匠人李誡撰寫的《營造法式》一書,興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國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在那里撰寫了《中國建筑史》,成為建筑學一代宗師。而《營造法式》一書的發(fā)現(xiàn)者與中國營造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正是朱啟鈐。⑥“朱啟鈐是中國古建筑研究工作的開拓者與奠基人,沒有他,就不可能在上個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像梁思成這樣的建筑學領軍人物,我們讀到《中國建筑史》的年份,還不知要推遲多少年?!敝袊奈镅芯克逞芯咳藛T曾這樣評價。但是,“由于歷史原因,他被研究者們有意無意地抹掉了”。⑦朱啟鈐于1930年創(chuàng)辦的中國營造學社,將他的籌劃與組織才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為學社請來當時最為優(yōu)秀的學術精英:東北大學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學建筑系教授劉敦楨,著名建筑師楊廷寶、趙深,史學家陳垣,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考古學家李濟……他還以其社會人脈,動員許多財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學社,直接從經(jīng)費上支持營造學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這樣評價朱啟鈐:“人力、物力、財力,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條件,能把這方方面面的人事統(tǒng)籌起來,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啟鈐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個研究所行政部門做的事?!雹嘤袛?shù)據(jù)顯示,截至1937年,營造學社野外實地測繪重要古建筑達206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國古建筑的科學方法,為撰寫中國建筑史構(gòu)建了扎實的科學體系。⑨假若沒有朱啟鈐,中國的古建筑研究,又會是怎樣的圖景?如今,斯人已逝,營造學社停辦也已整整60周年。⑩6月13日的那場大雨,將故宮端門外西朝房沖洗得干干凈凈。游人如織,屋宇間卻依舊透著落寞,此處正是營造學社舊址。而位于東城區(qū)趙堂子胡同3號的朱啟鈐故居,住著數(shù)十戶人家,雜亂之中,依稀可辨當年氣魄。(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國青年報》,有刪改)【注】朱啟鈐(1872—1962),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2.文章多處提到梁思成,這對寫朱啟鈐有什么作用?請選一例作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結(jié)合文章第③⑤⑥段進行分析,寫梁思成主要是從側(cè)面表現(xiàn)朱啟鈐,讓讀者對傳主有一個全面的、立體的了解。答案文章通過對梁思成有關事跡的敘述,或直接或間接地寫出了朱啟鈐對我國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貢獻。所選事例及分析:第③段,文章寫記者認為改造北京舊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間接說明朱啟鈐不為人所熟知,點明題意,引出下文。第⑤段,梁思成因《營造法式》一書而走上中國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在中國建筑學界有很高的地位;而《營造法式》一書的發(fā)現(xiàn)者與中國營造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就是朱啟鈐,這間接反映出朱啟鈐鮮為人知的貢獻,照應題目。第⑥段,點明如果沒有朱啟鈐,就不可能在上個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像梁思成這樣的建筑學領軍人物,直接突出朱啟鈐的貢獻?!?.作者為什么兩次提到6月13日那場大雨?請談談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章兩次提到大雨分別在第①段和最后一段。應注意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和表現(xiàn)人物主題等角度進行分析。開篇寫雨是為了引出人物,結(jié)尾寫雨是為了營造落寞氛圍,首尾照應,使文章渾然一體,有力地表現(xiàn)了傳主。答案①文章開頭寫雨中正陽門箭樓的修繕,引出朱啟鈐1915年就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設(或:現(xiàn)代北京舊城仍保留了朱啟鈐當年規(guī)劃的格局)。②結(jié)尾的雨引出營造學社舊址的落寞和朱啟鈐故居成為大雜院的情況,照應文題,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感慨。③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完整。開頭寫正陽門箭樓的修繕,結(jié)尾寫營造學社的舊址故宮端門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啟鈐故居的雜亂,兩者通過“雨”聯(lián)系在一起,撫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記這位奠基人”的主題。[思維建模]分析傳記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4角度1.傳主角度: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突出傳主的精神面貌,增強作品的歷史深度和情感力度。2.文本角度:豐富文章內(nèi)容,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可讀性、典雅性、文化底蘊。3.結(jié)構(gòu)角度:照應標題,設置懸念,埋下伏筆,對比映襯,總結(jié)上文,深化主旨,彰顯品格。4.讀者角度:有助于讀者全面深刻地了解傳主的精神和影響,提升傳記的閱讀價值。答題模板:特點+作用①+作用②+作用③分析傳記的表現(xiàn)手法?咀嚼經(jīng)典高考題目提升審題答題技能高考曾經(jīng)這樣考品答案,悟技巧,不丟分1.(2013·福建卷)13題D項:文章最后一段描寫了王文顯舊居周邊的環(huán)境與情景,營造了肅殺悲涼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王文顯的深切懷念與沉痛哀悼。(×)(《那一種遙遠的幽默》)本選項考查傳記中的描寫手法及其作用。文中的描寫意在表現(xiàn)王文顯當年的住處如今已發(fā)生巨大變化,并非“肅殺悲涼”,表達的情感是“深切懷念”而非“沉痛哀悼”。(錯誤選項,2分)2.(2011·廣東卷)請分別指出文中③④段畫線部分所用的修辭手法,并具體說明這些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1)他走路比汽車或者比飛機還快。(2分)(2)對于他,辯論簡直是練武術,手、腿、頭、眼、身一齊參加。(2分)(《梁宗岱先生》)(1)夸張手法。(1分)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強健的體格。(1分)(2)比喻。(1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梁宗岱擅長且喜歡辯論,辯論的技巧出眾,辯論時激情洋溢的性格特點。(1分)3.(2011·湖北卷)本文細節(jié)描寫十分精彩,請舉兩例加以評析。(6分)(《才子趙樹理》)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頁邊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對同志請注意,文內(nèi)所有‘你’字,一律不準改為‘妳’,否則要負法律責任?!壁w樹理在一個尋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從,并鄭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強調(diào),凸顯趙樹理較真、堅持己見的性格。②老趙劃拳與眾不同,兩只手出拳,左右開弓,一會兒用左手,一會兒用右手。趙樹理不循常規(guī),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劃拳,別具一格,意趣橫生。這個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趙樹理幽默風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間的深厚感情。(每點3分)一、品悟經(jīng)典課文:《貝多芬:握住命運的咽喉》以本為本,知能遷移——從教材中尋求解題突破[經(jīng)典聚焦]手法運用作用及效果精雕細刻肖像烘托傳主個性,為寫命運做鋪墊。大量的內(nèi)心獨白細膩地展示傳主內(nèi)心情感,直接體現(xiàn)人物精神,使文章具有真實感。引用傳主書信直接展示傳主精神,增強感染力。他人的話從側(cè)面突出傳主性格,使作者的評述更加客觀全面、真實可信。對比以傳主一生的種種不幸突出其性格的堅忍執(zhí)著。以與歌德交往相處不和諧突出傳主倔強的個性。敘述中插入議論抒情表明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深化作品的主題,使作品更加真實深刻、更具表現(xiàn)力。細節(jié)描寫:陌生的手替他闔上眼睛暗示不認識他的人也無比崇敬,表現(xiàn)貝多芬的偉大。二、重溫經(jīng)典手法1.本文是一篇由傳主本人口述的自傳,文章的語言有什么特點?請舉例說明?!睹珴蓶|: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跨學科視角下的小學生綜合計算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總結(jié)
- DB6528T 210-2024板椒聯(lián)合收獲機作業(yè)技術規(guī)程
- DB6103T 82-2025夏大豆擴行縮株栽培技術規(guī)范
- 專業(yè)常年法律顧問聘任合同模板
- 個人投資入股合作合同協(xié)議
- 專利許可合同
- 買賣合同終止及賠償協(xié)議
- 專兼職律師服務合同格式范本
- 個人咖啡店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產(chǎn)品設計與制造合同范本
- 法醫(yī)病理學課件
- 職代會提案征集表
- 介紹uppc技術特點
- 物業(yè)工程工作分配及人員調(diào)配方案
- 《諫逐客書》理解性默寫(帶答案)最詳細
- 《黑駿馬》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2023年物理會考真題貴州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試卷
- 盤扣式懸挑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 勞動防護用品知識考試試題(含答案)
- 高中教師業(yè)務知識考試 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GB/T 9290-2008表面活性劑工業(yè)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