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4單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及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0講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4單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及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0講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4單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及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0講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4單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及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0講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4單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及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第10講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講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考點1eq\a\vs4\al(|)民主民權的制度保障——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知識整合·厘清史實]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背景: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發(fā)展,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被推翻。2.籌備: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籌建新中國事宜。3.成立: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4.意義(1)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2)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3)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二、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1)初步形成: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①內容: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②作用: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作了準備。(2)職能轉變:1954年全國人大召開后,主要職能轉變?yōu)檎螀f(xié)商和民主監(jiān)督。(3)新階段: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標志: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體現(xiàn)了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兩大原則。(2)意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1)目的:為了實現(xiàn)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2)確立:“共同綱領”明確規(guī)定,1954年憲法正式確認其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實施: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之后相繼建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1965年,西藏自治區(qū)正式成立。(4)意義:滿足了少數(shù)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實現(xiàn)了民族平等,也保證了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三、“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1.法律制度:大批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學者慘遭迫害;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一紙空文。2.社會秩序:各“造反派”之間激烈斗爭,許多地方發(fā)生武斗,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從中央到地方掀起奪權風暴。3.民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續(xù)十年沒有召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也不能實行。4.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中斷了。四、新時期民主法制的重建與完善1.法制建設(1)措施①法制建設方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方針。②平反冤假錯案:對包括劉少奇冤假錯案在內的各種冤假錯案平反。③加緊全面立法: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成就: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制度化、法律化。2.民主制度(1)重新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2)1982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3)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頒布,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4)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1998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素養(yǎng)對接·融會貫通][素養(yǎng)1—時空觀念][素養(yǎng)2—史料實證]?探究現(xiàn)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及實質史料一第二條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料二自1953年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對于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③均按照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shù)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shù)的原則分配。——根據(jù)1953-2009年我國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eq\a\vs4\al([問題])(1)根據(jù)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什么特點。(2)根據(jù)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促進史料三中選舉比例規(guī)定的時代背景。eq\a\vs4\al([解讀])(1)史料一①反映了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國家政權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權性,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廣泛的代表性,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2)史料二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全國人大代表城鄉(xiāng)的比例。解讀史料注意關鍵信息③“按照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shù)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shù)的原則分配”,人大代表農村與城市的比例為1∶4,從此時的選舉法對農村和城市選舉代表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工人階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和工業(yè)化發(fā)展方向。eq\a\vs4\al([試答])(1)①全權性:人民代表大會在國家政權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權性。②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③代表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廣泛的代表性。(2)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一五”計劃的建設;工人階級居于主導地位。[素養(yǎng)3—歷史解釋]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特點(1)政黨地位:在多黨合作關系中,中國共產黨是處于政治領導地位的唯一政黨,這種領導地位是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而為全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所公認的,各民主黨派彼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組織上是獨立的。(2)政黨關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關系,中國共產黨不是獨攬政權,各民主黨派也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在野黨,二者是政治合作,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各民主黨派共同參政的關系。(3)合作基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4)合作方式: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最重要的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場所。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特色(1)本質: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當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這是中國民主政治的本質。(2)特色①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其根本特點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②三大政治制度構成了中國民主政治的基本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政黨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③民主政治建設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設必須以民主化、法制化為保障,依法治國成為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素養(yǎng)4—家國情懷]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教訓1.民主一定要制度化、法律化。這是建國前三十年最主要的教訓。2.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但黨必須善于領導,也就是要正確處理好黨政關系,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3.切實加強黨內民主建設,以黨內民主推進人民民主進程。4.只有集中力量把經濟搞上去,才能為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2018·濟寧期末)美國史學家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寫道,新中國成立之初,“所謂民主黨派也被吸進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政協(xié)”,“在24名新政府部長中,有11人是這些小黨或無黨派‘民主人士’”。其記述在客觀上體現(xiàn)出()A.新中國政權具有鮮明的民主性B.新中國各政黨共同執(zhí)政C.人民政協(xié)代行全國人大的職權D.民主人士擁有政治特權A[材料中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之初有許多民主黨派人士和無黨派人士被吸納進新政權中,而且甚至擔任了部長級的職位,這反映了新中國的政權代表了更廣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具有鮮明的民主性,故A項正確。]2.(2018·常州期末)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被稱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會”。這次大會的主要功績是()A.確立人民代表由海選產生的制度B.中國人民開始成為真正的國家主人C.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權力的唯一機關C[人大代表是由“普選”產生的,故A項錯誤;中國人民開始成為真正的國家主人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故B項錯誤;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通過了1954年憲法,故C項正確;“唯一”兩字不對,還有民族區(qū)域自治機關、政協(xié)會議、特別行政區(qū)等等,故D項錯誤。]3.(2019·安徽皖江名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家中的領導地位,以及中國和蘇聯(lián)牢不可破的友誼,但卻沒有關于政協(xié)組織的規(guī)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A.政協(xié)代行人大職權的職能即將結束B.政協(xié)是中共領導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已基本形成D.政協(xié)組織的職能已被人大完全取代B[《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規(guī)定國家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方針,我國的政協(xié)是在中共領導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因此服從于中共的領導,所以沒有其規(guī)定,故B項正確。]4.(2018·濟南期末)“革委會”是“文革”期間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其領導成員采取“三結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沒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眾代表和“工宣隊”“農宣隊”或軍管代表。這個機構()A.發(fā)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是民主建設遭破壞的產物C.消滅了多黨合作政治協(xié)商制度D.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的表現(xiàn)B[根據(jù)材料“采取‘三結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沒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眾代表和‘工宣隊’‘農宣隊’或軍管代表”得出政權組織形式缺乏民主色彩,違背社會主義民主原則,是民主建設遭到破壞的產物,故B項正確。]考點2eq\a\vs4\al(|)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整合·厘清史實]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1.背景(1)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后,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隔絕的敵對狀態(tài)。(2)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tǒng)一祖國的方針。2.提出: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3.含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4.意義:“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二、“一國兩制”的實踐1.背景: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有了極大發(fā)展。2.香港回歸(1)概況:1984年12月,中英雙方正式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2)意義: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為澳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3.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三、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1.打破兩岸隔絕狀態(tài)(20世紀80年代)(1)1979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停止炮擊金門,實現(xiàn)了兩岸間30年來的真正?;稹?2)中央人民政府倡議兩岸直接實行通郵、通航、通商。(3)1987年開始,臺灣當局允許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2.海峽兩岸關系的新突破(20世紀90年代)(1)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次年,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2)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這是兩岸關系發(fā)展的一次歷史性突破。3.兩岸關系的新發(fā)展(2000年以來)(1)2005年,胡錦濤會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領的“和平之旅”訪問團,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fā)展。(2)2008年,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終于實現(xiàn)。[素養(yǎng)對接·融會貫通][素養(yǎng)1—時空觀念][素養(yǎng)2—史料實證]?探究“一國兩制”的內涵與實踐史料一孫先生手創(chuàng)之中國國民黨,歷盡艱辛,無數(shù)先烈前仆后繼,終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光輝業(yè)跡,已成定論。國共兩度合作,均對國家民族做出巨大貢獻。首次合作,孫先生領導,吾輩雖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事雖經緯萬端,但縱觀全局,合則對國家有利,分則必傷民族元氣。今日吾弟在臺主政,①三次合作,大責難謝?!u價歷史,展望未來,應天下為公,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準則,何發(fā)黨私之論!——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節(jié)選)史料二中央人民政府決定,西方國家如果要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就得②按平等原則。……保留香港作為大陸的國際通道?!瓰檫M一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鄧小平提出,③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作為特別行政區(qū)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獡?jù)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等整理eq\a\vs4\al([問題])(1)書信往往帶有濃厚的親情、鄉(xiāng)情,反映寫信者的誠摯愿望。根據(jù)史料一,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2)結合上述史料和所學知識,歸納有利于海峽兩岸關系發(fā)展的積極因素。(3)根據(jù)史料二和所學知識,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中共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采取了怎樣的政策。請簡析這一政策產生的影響。eq\a\vs4\al([解讀])(1)史料一反映了寫信者的誠摯愿望。解讀史料的關鍵是對①“三次合作,大責難謝”的理解,可以看出寫信者渴望實現(xiàn)國共兩黨的第三次合作,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史料二反映了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而采取的政策。解讀史料注意結合關鍵信息②“平等原則”③“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作為特別行政區(qū)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來分析歸納,表明中國為解決殖民主義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實行“一國兩制”的構想。eq\a\vs4\al([試答])(1)國共再度合作,實現(xiàn)民族復興。(2)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國共合作的歷史傳統(tǒng);海峽兩岸交流日趨頻繁(或“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等。(3)政策:“一國兩制”。影響:促使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徹底結束外國列強的占領,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范例。1.(2018·天津十二區(qū)縣一模)1961年6月,毛澤東在與印尼總統(tǒng)蘇加諾會談時,指出“如果臺灣不作為一個國家,沒有中央政府,它歸還祖國,那么臺灣的社會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談。我們容許臺灣保持原來的社會制度,等臺灣人民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由此說明()A.“一國兩制”思想的雛形已經出現(xiàn)B.海峽兩岸關系的堅冰得以打破C.和平統(tǒng)一祖國是建國以來的一貫方針D.“一國兩制”的方針正式提出A[題干是說在1961年時,毛澤東已經就臺灣問題提出臺灣回歸祖國可以保留社會制度不變,這就說明此時“一國兩制”這一思想已經萌芽,雛形已經初現(xiàn),故A項正確。]2.(2018·天津河東區(qū)二模)讀圖——《告臺灣同胞書》。解決臺灣問題、實現(xiàn)祖國完全統(tǒng)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為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此舉的主要背景是()A.中國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B.一個中國的原則獲得兩岸認可C.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D.運用“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tǒng)一C[中國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是中國統(tǒng)一政策的特點,不是背景,故A項錯誤;一個中國原則是在1992年達成的,即九二共識,故B項錯誤;《告臺灣同胞書》是在1979年元旦,內容是中國宣布用和平方針解決臺灣問題,與中國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關系密切,故C項正確;“一國兩制”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紀80年代,而《告臺灣同胞書》是在1979年元旦,故D項錯誤。]3.(2019·山西六校聯(lián)考)2001年,海峽兩岸達成使用兩岸資本并在兩岸注冊的船舶,各自不懸掛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懸掛各自公司旗,開通了兩地直航航線。這反映出()A.大陸提出“一國兩制”理論B.通過協(xié)商解決了香港問題C.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臺灣當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根據(jù)材料“兩岸資本并在兩岸注冊的船舶,各自不懸掛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懸掛各自公司旗,開通了兩地直航航線”,屬于兩岸達成的經貿往來,故C項正確。]4.(2019·貴陽普通高中摸底)據(jù)統(tǒng)計,從1992年到1997年臺商在祖國大陸的投資項目合計約20000個,投資額約110億美元,年平均項目約3000個,金額約18億美元。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放棄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承諾 B.對“一國兩制”構想達成共識C.解除了臺胞赴大陸探親的限制 D.對“堅持一個中國”達成共識D[中國對于臺灣問題的解決辦法沒有放棄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承諾,故A項錯誤;“一國兩制”構想是大陸解決統(tǒng)一問題的措施,兩岸對“一國兩制”構想達成共識與史實不符,故B項錯誤;解除了臺胞赴大陸探親的限制是1987年,故C項錯誤;1992年海峽兩岸對“堅持一個中國”達成共識,兩岸關系有了進一步發(fā)展,故D項正確。]2014-2018年全國卷考情統(tǒng)計與分析考綱(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3)“文化大革命”(4)改革開放以來的民主與法制建設(5)“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全國卷一直未命題[模擬精選·直擊考法]1.考查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政權的民眾認同(2019·重慶調研)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開國大典及以后的國慶等節(jié)日中,“新中國”的標志——五星紅旗、北京天安門、《義勇軍進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構成的國家形象符號體系,在儀式的操演中實現(xiàn)了合法化、神圣化。這些措施()A.強化了新政權的民眾認同感B.標志著中華民族獨立自主站了起來C.提升了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D.意味著人民當家作主新時代的到來A[材料在重大節(jié)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構成的國家形象符號體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強化了新政權的民眾認同感,故A項正確。]2.考查點:新中國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20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