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常用知識_第1頁
食品安全常用知識_第2頁
食品安全常用知識_第3頁
食品安全常用知識_第4頁
食品安全常用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品安全講解主要內(nèi)容1.我國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2.如何防范不安全食品3.日常生活小常識4.注意個人衛(wèi)生5.安全事故報告程序我國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01三鹿奶粉事件自2008年7月開始,全國各地陸續(xù)收治嬰兒泌尿系統(tǒng)結(jié)石患者多達1000余人,2008年9月11日,衛(wèi)生部調(diào)查證實這是由于三鹿集團生產(chǎn)嬰幼兒配方奶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地溝油事件2010年3月19日,調(diào)查負責人武漢工業(yè)學院教授何東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建議政府相關(guān)部門加緊規(guī)范廢棄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據(jù)報道,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至300萬噸。醫(yī)學研究稱地溝油中的黃曲霉素強烈致癌,度過砒霜100倍。中央電視臺2011年7月26日的《消費主張》欄目強勢報道了老堂客回收顧客食剩的火鍋底料,制售火鍋老油的消息。地溝油問題再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瘦肉精事件2011年3?15特別行動中,央視曝光了雙匯“瘦肉精”養(yǎng)豬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動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著較強的毒性,長期使用有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誘發(fā)惡性腫瘤。塑化劑事件2012年11月,有記者將酒鬼酒送第三方檢測后發(fā)現(xiàn),酒鬼酒塑化劑超標高達260%,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勾兌酒事件2012年8月,古井貢酒中報披露了一項4551.49萬元的酒精采購,有媒體懷疑其勾兌酒。該公司回應稱古井貢酒并非所有產(chǎn)品都是使用酒精勾兌而成,只有少量的低端產(chǎn)品是用食用酒精勾兌生產(chǎn)?!盃€果門”事件2013年9月23日,匯源、安德利和海升三大果汁巨頭被報道透過廠房所處的水果購銷中心或水果行作為中間人,向果農(nóng)大量購買“瞎果”,再用來制成果汁或濃縮果汁,自此,該三大上市公司陷入“爛果門”事件。食品安全危機感網(wǎng)上流傳的一個段子:一早起床用高露潔致癌牙膏刷一刷牙;給兒子沖一瓶碘超標的雀巢奶粉;自己喝杯過期光明牛奶;吃幾個超標面粉做的饅頭,夾點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頓蘇丹紅炸雞;下午給女友打電話,約她到新開的菜館吃頓地溝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盤避孕藥催大的香辣鱔魚絲,一個牛肉毒粉絲,老板上了一杯重金屬超標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點含甲醛的啤酒……,這日子過的,安逸!晚上叮囑老婆別忘了做摻入白蠟油大米的米飯;再做一份敵敵畏泡過的金華火腿小菜……如何防范不安全食品021)冰箱中的致病菌許多家庭都有冰箱,并習慣性地把食品放到冰箱中粗藏。大多數(shù)人認為放在冰箱里的食品都可以長期保存,經(jīng)久不腐,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地球上的細菌體中,按生長、繁殖所需的溫度不同可分成三大類,一是常見的“嗜溫菌”,它可以在10℃-45℃中生長,最是溫度是37℃-38℃;而是“嗜熱菌”,可在40℃-70℃中生長;最適溫度是50℃-55℃;三是“嗜冷菌”,它可在0℃-20℃中生長,最適溫度是10℃-15℃。安全細則:要盡量吃新鮮的食品。冰箱中食物不可生熟混放,以保持衛(wèi)生食品放在冰箱里(包括冬季在自然環(huán)境下)冷藏的時間不能太久冰箱中取出的熟食必須回鍋,因為冰箱內(nèi)溫度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不能徹底殺死它們。2)菜板上的細菌:廚房里一年四季的溫度都比較高,適合細菌滋生,菜板更是細菌的溫床。家庭中的菜板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而且要經(jīng)常消毒。1.物理殺菌法:現(xiàn)在清水下用應刷子講菜板的表面和每一個縫隙洗刷干凈,然后用剛燒開的誰將菜板沖幾遍,這樣基本上就可以殺死病菌了。、2.生物滅菌法:大蔥切成段,生姜切成片,用剖面擦菜板,最后再用熱水將菜板沖洗幾遍。大蔥和生姜里面含有植物抗生素,不但有殺菌的作用,還有除怪味的效果。3.化學滅菌法:在菜板上撒點醋,吧醋均勻涂抹開,放在陽光下曬干,然后邊用清水沖邊用硬刷刷,可除菌,除異味。4.撒鹽殺菌法:用刀刮一刮菜板,吧上面的殘渣刮干凈,然后每隔六七天在菜板上撒一層鹽,可以防止細菌的滋生,還可以防止菜板干裂。5.陽光曝曬發(fā):吧菜板直接拿到太陽底下進行曝曬,不僅可以殺滅菜板上的細菌,還可以保持菜板的干燥。6.側(cè)立法:菜板不用時應側(cè)立這放,讓菜板保持干燥,是防止細菌滋生的好方法。3)保鮮膜的安全隱患保鮮膜是廚房常用物品,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保鮮膜分為三大類:聚乙烯,簡稱PE,這種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裝,超市的水果蔬菜大多用的是這類膜。聚氯乙烯,簡稱PVC,這種材料也可以用于食品的包裝,但它對人體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響聚偏二氯乙烯,簡稱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食品的包裝。這三類保鮮膜中,PE和PVDC這兩種材料的保鮮膜對人體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而PVC保鮮膜中的增塑劑DEHA對人體危害比較大,這種物質(zhì)容易析出,隨著食物進入人體,造成內(nèi)分泌、荷爾蒙的紊亂,甚至對人體有致癌作用。辨別方法看標簽:在選購保鮮膜的時候,看標簽上寫著PVC或沒有寫材質(zhì)的保鮮膜盡量不要選購。看用途:保鮮膜有多種用途,如果想再微波爐中使用,必須購買外包裝上寫著“微波爐適用”字樣的保鮮膜。正確適用:用微波爐烹調(diào)或加熱時,絕對不能讓食物碰到保鮮膜;加熱完畢取出食物前,將保鮮膜刺破,以免粘到食物上。3)慎食野生菌嚴防毒蘑菇野生蘑菇中毒原因(1)誤食有毒的菌類。有關(guān)部門曾做過統(tǒng)計,常見的野生菌有上百種,但能適用的菌只有三四十種。(2)加工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食物。如果沒有炒熟或者炒菌的鍋鏟沾上了沒有炒熟的菌類,誰吃到這些菌,就可能發(fā)生中毒。(3)野生菌受到污染。一些野生菌雖屬無毒菌類,但其所生長的地方發(fā)生了污染(農(nóng)藥殘留)或者地下含有磷之類有毒的礦物,誤食這種地方采來的菌,很容易導致中毒。食用蘑菇中毒類型(1)腸胃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癥狀是強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毒粉褶菌、臭黃菇和毛頭乳菇,黃粘蓋牛桿菌和粉紅支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類型中毒,已知有80余種。神經(jīng)精神型:已知有60余種。中毒癥狀精神興奮,精神錯亂或精神抑制等神經(jīng)性癥狀。如毒蠅鵝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覺反應。溶血型:主要癥狀是在1-2天內(nèi)發(fā)生溶血性貧血,癥狀是突然寒戰(zhàn),發(fā)熱,腹痛頭疼,腰背肢體疼,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全身虛弱無力,煩躁不安和氣促。此類中毒癥狀主要由鹿花菌引起。肝臟損害型:引起這類中毒有關(guān)的種類約20余種。如環(huán)柄菇屬的某些種類。呼吸與循環(huán)衰竭型:引起這種類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亞稀褶黑菇。死亡率較高。光過敏性皮炎型: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引起此類癥狀的是葉狀耳盤菌3.吃蘑菇中毒如何急救吃了野生菌后如感到不適,有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癥狀,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撥打120、110急救電話,爭取及時前往醫(yī)院治療;(2)萬一來不及就醫(yī),應立即采用簡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藥物,進行催吐、導瀉,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后用湯勺等刺激喉部,盡快排出體內(nèi)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減緩有毒物質(zhì)的幾首,從而減輕中毒程度。(3)讓患者飲用少量白糖水,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中毒或者脫水休克。(4)對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nèi)灌水,防止窒息,應加蓋毛毯保溫。(5)肝炎性患者在假愈期扔應采取保肝等一系列促使。(6)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yè)人員救治參考。如何預防蘑菇中毒預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才是毒蘑菇。為最大限度降低食物中毒風險,專家提醒廣大市民:預防適用野生菌中毒要嚴把“三關(guān)”一是采購關(guān):采摘或選購野生菌時,必須學會食用菌和有毒菌的識別方法。有毒的野生菌色彩特別艷麗,形狀奇特,根部長有菌托,菌柄上有菌環(huán)圈及斑點,頂部有肉瘤或肉刺,從外形特征上就可初步判斷,特別注意自己不認識的野生菌不要采摘或購買。二是加工制作關(guān):采購回來的野生菌要認真刷洗干凈,切成薄片或細絲,炒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盡量延長翻炒時間,減少野生菌中的毒素。三是使用關(guān):最好每次只吃一個品種,食量要控制,也不要連續(xù)幾天食用,炒熟的菌一次吃完;及時不中毒,多是野生菌也會出現(xiàn)全身無力的現(xiàn)象,且食菌時不宜喝酒,以免加速毒素吸收。四是不要輕信一些不可靠的鑒別毒蘑菇的方法。有些說法,如顏色鮮艷、樣子好看或蘑菇蓋上長疣子的有毒,不生蛆、不長蟲子的有毒,有腥、辣、苦、臭味的有毒,碰壞后容易變色或流乳狀汁液的有毒,以及煮時使銀器或大蒜變黑的有毒等等。這些說法是有局限性或是有無的。如白毒傘的菌蓋純白色、毒傘的菌蓋暗灰綠色,顏色并不鮮艷,樣子也不怎么好看,碰壞后又不變色,也不使銀器或大蒜變黑,沒有苦味,卻鮮味宜人,然而是極毒的毒蘑菇。據(jù)試驗研究表明,尚無一種常見的毒蘑菇可使銀器變黑。4)切勿生食預防寄生蟲我國少數(shù)民族歷來有生吃豬肉(血)、牛肉的習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模式的多樣化,群眾攝食生鮮和未徹底加熱食品的也越來越多,殊不知這些不良飲食習慣正在損害者自己的身體,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使寄生蟲有了可趁之機,引起多種食源性寄生蟲病。什么事食源性寄生蟲病食源性寄生蟲病是指進食生鮮的或未經(jīng)徹底加熱的含有寄生蟲蟲卵或幼蟲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種病癥的總稱。食源性寄生蟲按寄生蟲污染食品的種類不同分為:肉原型寄生蟲、水生生物源性寄生蟲、水生植物性寄生蟲和瓜果蔬菜源性寄生蟲等。怎么判斷體內(nèi)有寄生蟲體內(nèi)有寄生蟲,一般會引起肚痛,消瘦,嘔吐,食欲不振等。如果體內(nèi)寄生蟲數(shù)量不多,癥狀會很輕微,甚至感覺不出來。但不論寄生蟲數(shù)量多與少,手指甲上都會有小塊片狀白斑,白眼珠上會有黑斑。中醫(yī)稱之為蟲斑。一般有寄生蟲不一定有癥狀。這個一般要去作檢查才能確診??赡軙邢x斑肚子痛這些癥狀。檢查后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吃一些腸蟲清之類的驅(qū)蟲藥。日常生活小常識03青西紅柿未成熟的西紅柿含生物堿,人使用后可導致中毒據(jù)其介紹,青西紅柿含有龍葵堿,未成熟的青西紅柿吃了常感不適,輕則口腔感到苦澀,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特別是當青西紅柿開始腐爛時,其龍葵堿就會被破壞。而青西紅柿變紅后,就不含龍葵堿了。不宜多吃焦糊食品焦糊的食物,如熏肝、熏魚、熏腸、熏豆腐干、燒臘腸、烙餅、飯鍋巴、燒焦的魚、肉、烤羊肉串和在爐灶或柴火堆火苗上烤的饅頭、土豆、玉米以及用食用油反復久炸的油條、魚肉,以及用熏、烤、炸方法制作的各種焦糊的食品。笨并芘是世界公認的致癌性最強的毒物之一。焦糊食物中的苯并芘要比普通食物增加10-20倍。經(jīng)常食用熏、烤、炸方法制作的各種焦糊食品的人,比一般的人更易患癌癥。食用油不宜久存油脂會發(fā)生自動氧化作用,通過形成過氧化物而造成的酸敗。當聞到不正常的氣味時,油脂的過氧化物含量大約在0.4%,已經(jīng)大大超過國家標準的數(shù)值了。油脂氧化會產(chǎn)生很多的有毒氧化分解產(chǎn)物。如果長期攝入劣質(zhì)的油脂,會誘發(fā)多種疾病。人們至今還無法避免油脂的自動催化反應所造成的變質(zhì)問題。采用在冷、暗、避免水分進入的環(huán)境用可以延長油脂保存期。購買市場上的油炸食品時,許特別注意食品的顏色和氣味。易受農(nóng)藥污染的蔬菜有哪些一般來講,葉菜類容易出現(xiàn)農(nóng)藥殘留超標現(xiàn)象,如韭菜、油菜,南方的青菜、雞毛菜、芥菜等。農(nóng)藥殘留容易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