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傷與急救課件-參考_第1頁
創(chuàng)傷與急救課件-參考_第2頁
創(chuàng)傷與急救課件-參考_第3頁
創(chuàng)傷與急救課件-參考_第4頁
創(chuàng)傷與急救課件-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raumaaid創(chuàng)

救1

Traumaaid創(chuàng)傷急救1概述

隨著工業(yè)交通的現代化,創(chuàng)傷對人類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在美國,創(chuàng)傷死亡是35歲以下首位死因。在我國城市,創(chuàng)傷是第五位死因,在農村則為第四位死因,可見創(chuàng)傷對人類的生存和健康已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傷后盡快開始處理傷員對傷員的存活至關重要。2概述隨著工業(yè)交通的現代化,創(chuàng)傷對人類提出了巨3350米腳手架突倒塌450米腳手架突倒塌455南寧頂棚坍塌1死4傷2005.2.286南寧頂棚坍塌1死4傷2005.2.286廣東梅州民房倒塌2人死亡2005.3.27廣東梅州民房倒塌2人死亡2005.3.27廣州大學城塔吊墜落4死2傷2005.1.27中新網1月27日:2004年全國共發(fā)生建筑施工事故1086起、死亡1264人。8廣州大學城塔吊墜落4死2傷2005.1.27中新網1月27日印度踩踏事件300多人死亡2005.1.25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薩塔拉市郊一座神廟。20萬人舉行大型宗教集會。商店電線短路著火引起恐慌,導致踩踏事故發(fā)生。9印度踩踏事件300多人死亡2005.1.25印度西部馬哈拉火災2004年春節(jié)期間(1.21-28),全國共發(fā)生火災17265起,死141人,傷100人,直接損失4047.7萬元。10火災2004年春節(jié)期間(1.21-28),全國共發(fā)生火11112004年超載4554人死亡122004年超載4554人死亡12公安部:2003年我國個人轎車新增146萬余輛13公安部:2003年我國個人轎車新增146萬余輛1314142004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情況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共567753起107077人死亡480864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23.9億元152004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情況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共567753廣西南丹礦井透水事故2001.7.17死80人吞噬礦工的“鬼門關”武警戰(zhàn)士巡邏把守16廣西南丹礦井透水事故2001.7.17死80人吞噬礦工的“鬼遼寧鐵嶺煙花爆炸2003.12.30死38人17遼寧鐵嶺煙花爆炸2003.12.30死38人17陜西銅川煤礦特大瓦斯爆炸166人2004.11.28陜西銅川陳家山煤礦特大瓦斯爆炸。井下作業(yè)239名礦工,127人安全出井,166人被困井下。18陜西銅川煤礦特大瓦斯爆炸166人2004.11.28陜西銅川2004年中國的警鐘2005/01/1716:42新華北京電: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數據:2004年,全國共發(fā)生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一次死亡30人以上14起,死亡860人。

全國平均每天370多人死于事故370÷24=15(每4分鐘1人死于事故)192004年中國的警鐘2005/01/1716:42新華北戰(zhàn)爭的代價20戰(zhàn)爭的代價20戰(zhàn)地救護21戰(zhàn)地救護21現代戰(zhàn)爭救護22現代戰(zhàn)爭救護22一、創(chuàng)傷的概念

創(chuàng)傷(trauma)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機體遭受外界某些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等致傷因素作用后引起的人體結構與功能的破壞。

狹義是指機械能量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機體完整性破壞。嚴重者涉及心、肺、腦、肝、腎等重要臟器而危及生命。本章主要介紹狹義的創(chuàng)傷。23一、創(chuàng)傷的概念創(chuàng)傷(trauma)有廣義和狹義之二、創(chuàng)傷分類(一)按致傷原因分類

1.刺傷:因銳器所致的組織損傷。刺傷的特點是傷口小而深,可刺到深部體腔,而只有很小的皮膚損傷。刺傷內臟,可引起體腔內大量出血、穿孔;刺人心臟,可立即致死。刺傷一般污染輕,如不傷及重要血管與內臟,治愈較快。24二、創(chuàng)傷分類(一)按致傷原因分類24(一)按致傷原因分類

2.火器傷:由槍、炮、火箭等用火藥作動力的武器發(fā)射的投射物所致的損傷,包括彈丸傷和彈片傷。25(一)按致傷原因分類2526262727

被老虎咬傷的右手28被老虎咬傷的右手28(一)按致傷原因分類

3.擠壓傷:人體肌肉豐富的肢體,受重物長時間擠壓(一般>1~6小時)造成一種以肌肉為主的軟組織創(chuàng)傷。受擠壓的肌肉因缺血壞死,有的因肌肉壞死逐漸由結締組織代替而發(fā)生攣縮。29(一)按致傷原因分類29擠壓傷特點:在受到嚴重擠壓的傷員中,除局部病變外,還可發(fā)生擠壓綜合征,即以肌紅蛋白尿和高血鉀為特征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休克。擠壓傷和擠壓綜合征是同一種傷因的嚴重度不同的表現。30擠壓傷特點:30(一)按致傷原因分類

4.玻璃碎片傷(glassfragmentinjury)簡稱“玻片傷”。因飛散的碎玻璃擊中人體而造成的損傷。其傷情和發(fā)生率與玻璃片質量、撞擊速度和撞擊部位有關。31(一)按致傷原因分類

4.玻璃碎片傷(glassfra(一)按致傷原因分類

5.鈍挫傷(contusion)

因鈍性暴力作用而引起的軟組織閉合性損傷。當鈍器作用于體表的面積較大時,其力的強度不足以造成皮膚破裂,但卻能造成其下的皮下組織、肌肉和小血管甚至內臟損傷,表現為受傷部位腫脹、疼痛和皮下瘀血,嚴重者可發(fā)生肌纖維撕裂和深部血腫。如致傷暴力螺旋方向,則引起捻挫傷,損傷程度將更重。

32(一)按致傷原因分類32(二)按創(chuàng)傷有無傷口分類

1.閉合傷(closedinjury)

皮膚保持完整性,表面無傷口者。

如挫傷、擠壓傷、扭傷、震蕩傷、關節(jié)脫位和半脫位、閉合性骨折和閉合性內臟傷等。33(二)按創(chuàng)傷有無傷口分類33

閉合傷的特點:

傷情并不一定很輕,其難點在于確定有無體腔臟器損傷。如腹部閉合傷,可能引起腹內空腔或實質性臟器損傷。閉合性胸部傷,可引起胸腔內器官損傷,如肺破裂、血胸、氣胸。閉合性顱腦傷,可發(fā)生腦挫裂傷、顱內血腫。34閉合傷的特點:34(二)按創(chuàng)傷有無傷口分類

2.開放傷

有皮膚完整性遭到破壞,甚至可引起深部器官損傷者,如擦傷、撕裂傷、切割傷、砍傷、刺傷、火器傷等。開放傷有外出血,受傷時細菌侵人,感染機會增多。35(二)按創(chuàng)傷有無傷口分類

35(二)按創(chuàng)傷有無傷口分類

2.開放傷

按有無穿透體腔分:

(1)非穿透傷:投射物穿入體壁而未穿透體腔的損傷。

(2)穿透傷:投射物穿透體腔(顱腔、胸腔、腹腔、盆腔、脊髓腔、關節(jié)腔等)而造成的臟器和組織損傷。多為重傷。

36(二)按創(chuàng)傷有無傷口分類

36(三)按受傷部位分類

根據損傷的解剖部位可分為:頭部傷、頜面部傷、頸部傷、胸部傷、骨盆部(或泌尿生殖系)傷、上肢傷和下肢傷。37(三)按受傷部位分類

37(四)按傷情分類

1.輕傷

無生命危險,現場無需特殊處理的傷情。2.重傷

暫時無生命危險,生命體征穩(wěn)定的傷情,可嚴密觀察,力爭在傷后12小時內處理。3.危重傷指有生命危險,需緊急救命

處理的傷情。38(四)按傷情分類

38(五)按受傷組織器官多少分類

單發(fā)傷受傷組織器官為一個。多發(fā)傷受傷組織器官為多個。39(五)按受傷組織器官多少分類

單發(fā)傷受傷組織器官為一創(chuàng)傷評分能以量化標準判斷創(chuàng)傷嚴重程度、指導救護、預測創(chuàng)傷結局和評估救治質量。按病情評估作用量化系統預后/比較系統按數據依據來源生理評分解剖評分綜合評分按使用場合醫(yī)院前評分醫(yī)院內評分40創(chuàng)傷評分能以量化標準判斷創(chuàng)傷嚴重程度、指導救護、常用創(chuàng)傷評分法1.修正的創(chuàng)傷記分RTS2.簡明創(chuàng)傷分級法AIS3.損傷嚴重度評分ISS4.新損傷嚴重評分NISS5.創(chuàng)傷嚴重度ASCOT與TRISS計量法6.急性生理學及既往健康評分APACHE41常用創(chuàng)傷評分法1.修正的創(chuàng)傷記分RTS41修訂創(chuàng)傷記分(RTS)毛細血管再充盈和呼吸狀態(tài)在現場不易測定,僅保留3個變量,組成了RTS(見表)。編碼值GCS收縮壓mmHg

呼吸次/分4321013~159~126~84~53>8976~8950~751~4910~29>296~91~542修訂創(chuàng)傷記分(RTS)毛細血管再充盈和呼吸狀態(tài)在現場不易測定損傷嚴重度分級(AIS-ISS)1971年美國醫(yī)學會提出簡化損傷分級(AbbreviatedInjuryScale,AIS)AIS編碼以解剖為基礎,用數字表示。AIS-90版,九區(qū)法。創(chuàng)傷診斷2000多條。穿通傷與鈍性傷合并。腦傷細化。AIS-90診斷編碼

AIS-90由診斷編碼和損傷評分兩部分組成,記為小數形式:XXXXXX.X。小數點前的6位數為損傷的診斷編碼,小數點后的1位數為傷情評分(有效值1~6分)。43損傷嚴重度分級(AIS-ISS)1971年美國醫(yī)學會提出4AIS-90的編碼首起左位數表示身體區(qū)域:1~9代表頭、面、頸、胸、腹部和盆腔、脊柱、上肢、下肢、體表第二位代表解剖類型:用1~6分別代表:全區(qū)域、血管、神經、器官(包括肌肉/韌帶)、骨骼、LOS(頭傷者意識喪失

Lossofconsciousness)。例如:前兩位為41表示胸部皮膚損傷,42表示胸部血管損傷。第三四位數:具體受傷器官代碼。各個器官按照英文名詞的第一個字母排序,序號為02~99。如肝臟排為第18位故編碼為“5418XX”第五六位數:表示具體的損傷類型、性質或程度。從02開始,用二位數字順序編排以表示具體的損傷。小數點后1位數表示多發(fā)傷傷員傷情嚴重性代碼。分六級:1輕度、2中度、3較嚴重、4嚴重、5危重、6致死性。以上編碼應用較難掌握,實際編碼應用評分工具。44AIS-90的編碼首起左位數表示身體區(qū)域:1~9代表頭、面、AIS-90的評分原則分數意義舉例標記1輕度傷一般區(qū)域皮膚傷(10cm或100cm2)AIS12中度傷脾傷NFS或淺表的挫傷AIS23較重傷包膜下脾破裂AIS34嚴重傷,但無生命危險脾段破裂,組織丟失AIS45危重傷,具有死亡可能脾門破裂,大快毀損AIS56極重傷,基本無法搶救腦干傷、頭頸離斷、軀干橫斷、肝撕脫AIS69有無傷不詳資料不詳無法評分者AIS945AIS-90的評分原則分數意義舉例標記1輕度傷一般區(qū)域皮膚傷損傷嚴重度記分(injurysevertyscore,ISS)由JohnsHopkins大學Bakes等于1974年創(chuàng)用廣泛用于創(chuàng)傷臨床和研究工作ISS為身體3個最嚴重損傷區(qū)域的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ISS<16輕傷,ISS≥16重傷,

ISS≥25嚴重傷ISS有效范圍為1~75。而ISS=75只見于兩種情況:有三個體區(qū)都含有AIS5的損害(52+52+52=75);只要全身任何一個損傷達到AIS6,ISS自動升值為75。注意:當AIS評分為9不能用來計算ISS值。46損傷嚴重度記分(injurysevertyscore,ISS分六區(qū)頭頸:包括顱、腦、頸部、頸椎和頸脊髓。面部:包括五官和頜面軟組織與骨骼。胸部:胸壁軟組織和骨性胸廓、胸內臟器、膈肌、胸椎和胸段脊髓。腹部和盆內臟器:腹壁、腹腔和盆腔臟器、腰椎和腰部脊髓與馬尾。四肢、骨盆和肩胛帶的損傷:包括扭傷、骨折、脫位和斷肢,但不包括顱骨、脊柱、肋骨架損傷。體表傷:包括體表任何部位的皮膚撕裂傷、挫傷、擦傷、燒傷等。注意:ISS分區(qū)與AIS-90不一致(與AIS-85版本一致)。47ISS分六區(qū)頭頸:包括顱、腦、頸部、頸椎和頸脊髓。47ISS評分舉例ISS區(qū)域損傷AIS編碼最高AISAIS平方頭頸部大腦挫傷140602.3頸內動脈完全橫斷320212.4416面部耳撕裂傷210600.11胸部左3、4肋骨骨折450420.22腹部腹膜后血腫543800.339四肢股骨干骨折851800.339體表多部位擦傷ISS=3448ISS評分舉例ISS區(qū)域損傷AIS編碼最高AISAIS平方頭急性生理學及既往健康評分(APACHEⅡ)A.病理生理變化+4+3+2+10+1+2+3+4直腸溫度℃≥4139~40.938.5~38.936~38.434~35.932~33.930`31.9≤29.9平均動脈壓mmHg≥160130~159110~12970~10950~69≤49心率次/分≥180140~179110`13970~10955~69≤39呼吸次/分≥5035~4925~3412~2410-116~9≤5FiO2≥0.5時A-aDO2≥500350~499200~349<200FiO2<0.5時PaO2≥7061~7055~60<55動脈血pH≥7.77.6~7.697.5~7.597.33~7.497.25~7.327.15~7.24<7.15血鈉mmol/L≥180160~179155~159150~154130~149120~129111~119≤110血鉀mmol/L≥76~6.95.5~5.93.5~5.43~3.42.5~2.9<2.5血肌酐mg/dl(腎衰×2)≥3.52~3.41.5~1.90.6~1.4<0.6血細胞壓積%≥6050~59.946~49.930~45.920~29.9<20WBC×109/L≥4020~39.915~19.93~14.91~2.9<1B.年齡分分數C.既往健康評分有嚴重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抑制史,且為:FiO2為吸氧濃度A-aDO2為肺泡動脈血氧差≤4445~5455~6465~74≥7502356APACHEⅡ適用于ICU病人評分非手術或急診術后擇期術后5分2分APACHEⅡ=A+B+C,

APACHEⅡ>20時死亡50%,為重癥49急性生理學及既往健康評分(APACHEⅡ)A.病理生理變化+致傷因子結構破壞、細胞失活局部炎癥反應全身反應并發(fā)癥炎癥介質細胞因子體溫神經內分泌代謝免疫功能感染休克三、創(chuàng)傷后病理生理變化50致傷因子結構破壞、細胞失活局部炎癥反應全身反應并發(fā)癥炎癥介三、創(chuàng)傷后的病理生理變化創(chuàng)傷直接造成的組織破壞和功能障礙,主要是創(chuàng)傷性炎癥、全身反應。局部反應(創(chuàng)傷炎癥反應):包括組織水腫、變性、壞死、溶解及清除等。局部腫脹

—充血滲出疼痛—組織內壓增高、緩激肽釋放

臨床癥狀多在48~72h達到高峰創(chuàng)傷性炎癥有利于創(chuàng)傷修復。有許多介質參與炎癥反應。

51三、創(chuàng)傷后的病理生理變化創(chuàng)傷直接造成的組織破壞和功能障礙,(一)創(chuàng)傷炎癥反應創(chuàng)傷性炎癥有利于創(chuàng)傷修復:滲入傷口間隙內的纖維蛋白原變?yōu)槔w維蛋白,可充填裂隙和作為細胞增生的網架WBC、補體、抗體吞噬和殺滅細菌巨噬細胞清除組織碎片、死菌、異物顆粒局部血流灌注增加,提供細胞增生的營養(yǎng)成分創(chuàng)傷性炎癥對組織修復的不利作用:大量血漿滲出→血容量縮減閉合性創(chuàng)傷的嚴重炎癥→組織內壓過高,阻礙局部血循環(huán)大量組織細胞的裂解產物→損壞其他器官52(一)創(chuàng)傷炎癥反應創(chuàng)傷性炎癥有利于創(chuàng)傷修復:52(二)創(chuàng)傷后全身反應1.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是機體創(chuàng)傷后對有害刺激所做出的維護機體內環(huán)境的綜合反應。包括:精神刺激、組織損傷、血液重新分布、器官功能不全、創(chuàng)傷并發(fā)癥等。2.創(chuàng)傷后代謝改變:

1)能量消耗增加,代謝率升高;

2)高血糖伴胰島素抵抗;

3)脂肪分解加速;

4)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3.創(chuàng)傷后免疫功能變化:免疫功能抑制過度的炎癥反應

53(二)創(chuàng)傷后全身反應1.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534.易發(fā)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直接損害內皮細胞的結構及功能、缺血和再灌注損傷、激活炎癥細胞和體液因子,引起過度的應激和炎癥反應,消弱或破壞機體的局部屏障和全身防御系統,導致感染和膿毒血癥。5.體溫變化創(chuàng)傷后發(fā)熱是炎性介質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所致。若體溫中樞直接受損,可致中樞性高熱或體溫過低。創(chuàng)傷休克時可見體溫過低。創(chuàng)傷后3-5天內可因大量壞死組織產生吸收熱,一般體溫在38.5℃以下。合并感染時,體溫明顯升高。544.易發(fā)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54創(chuàng)傷后組織修復的病理過程

創(chuàng)傷后(3~5日)以變質滲出為主創(chuàng)傷后(5~8日)以肉芽組織增生為主

9日~數周或數月)以纖維組織增生為主,傷口愈合。早期炎癥反應

肉芽組織增生

瘢痕形成二、創(chuàng)傷后的病理生理變化*5555創(chuàng)傷后組織修復的病理過程

創(chuàng)傷后(3~5日)以變質滲出為主創(chuàng)四、創(chuàng)傷氣道的評估與建立低氧血癥和失血是創(chuàng)傷患者早期死亡的最常見原因。氣道損傷或梗阻與創(chuàng)傷患者低氧血癥的發(fā)生密切相關。(一)評估氣道1.初期評估:問、視、聽、觸、測2.輔助檢查:根據致傷的部位和機制選擇相關檢查。(二)創(chuàng)傷氣道的建立首要措施(頸椎)1.頜面部損傷的氣道處理2.喉及氣管損傷的氣道建立*5656四、創(chuàng)傷氣道的評估與建立低氧血癥和失血是創(chuàng)傷患者早期死亡的最多發(fā)傷

1.

多發(fā)傷:指同一致傷因子引起的兩處或兩處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臟器的創(chuàng)傷,且至少有一處損傷是危及生命的。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嚴重的生理功能紊亂,從而危及生命。診斷時必須作全面檢查,以免漏診。治療上,首先是保全生命,其次是保全肢體。

57多發(fā)傷1.多發(fā)傷:指同一致傷因子引起的兩處或兩多發(fā)傷的特點不同器官可以相互影響,加重損傷反應;傷情較單一損傷嚴重、復雜;傷情變化快,死亡率高;休克發(fā)生率高;低氧血癥發(fā)生率高;容易漏診和誤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在搶救時各部位傷的治療方法往往發(fā)生矛盾。58多發(fā)傷的特點不同器官可以相互影響,加重損傷反應;58不同器官相互影響DIC肝功不全肝腹部骨盆心功不全心ARDS肺換氣不足胸部敗血癥腦疝腦高顱壓頭部腎功不全合

癥出血性休克主要病理變化腎臟器損害四肢損傷部位59不同器官相互影響DIC肝功不全肝腹部骨盆心功不全心ARDS肺易混淆的概念

1.多處傷: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臟器有兩處以上的損傷。如一個肢體有兩處以上的骨折,一個臟器有兩處以上的裂傷。包括腹部肝脾損傷、小腸多處穿孔、上肢多處彈片傷、體表多處裂傷等。戰(zhàn)傷統計時,常將多發(fā)傷與多處傷合稱為多處傷。此時主要指某傷員同時有兩處以上部位受傷。60易混淆的概念60易混淆的概念

2.復合傷

(combinedinjuries):兩種以上致傷因素同時或相繼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損傷。如原子彈爆炸產生物理、化學、高溫、放射等因子所引起的創(chuàng)傷是一個典型的復合傷。61易混淆的概念2.復合傷(combinedinjur易混淆的概念

3.聯合傷:指同一致傷因素所引起的兩個相鄰部位的連續(xù)性損傷。常見的有胸腹聯合傷、眶顱聯合傷等。聯合傷從狹義上講是指胸腹聯合傷,因為胸腹兩個解剖位置僅以膈肌相隔,有時腹部傷是否累及胸部或胸部傷是否累及腹部在診斷上很困難,因此,往往把此兩處傷稱為聯合傷從廣義上講聯合傷亦稱多發(fā)傷。62易混淆的概念3.聯合傷:指同一致傷因素所引起的兩個相鄰部易混淆的概念

4.多系統傷:多個重要生命系統(如神經、呼吸、循環(huán)、消化、泌尿、內分泌等系統)同時發(fā)生損傷。嚴重創(chuàng)傷,特別是多發(fā)傷,常表現為多系統傷,如嚴重肺損傷合并大血管傷,創(chuàng)傷分類統計時,一般不作為專門的分類詞應用。63易混淆的概念4.多系統傷:多個重要生命系統(如神經易混淆的概念

5.合并傷:

兩處以上損傷時,除主要較重的損傷外的其他部位較輕的損傷。如嚴重顱腦傷合并肋骨骨折,肋骨骨折為合并傷;肝破裂合并脾臟被膜下血腫,脾臟被膜下血腫為合并傷等。通常不作為分類詞應用。64易混淆的概念5.合并傷:兩處以上損傷時,除主要較重傷情評估與判斷(一)初級評估

1.首階段評估氣道A、呼吸B、循環(huán)C、能力喪失D、暴露E2.次階段評估跟進F、關懷措施G、病史H、檢查I。65傷情評估與判斷(一)初級評估65傷情評估與判斷(二)重點評估1.顱腦外傷:意識狀態(tài)、瞳孔、頭面部體征、肢體運動感覺、輔助檢查2.頸部外傷外形與活動,有無損傷、出血、血腫,頸動脈損傷、頸強直、頸后部壓痛、頸椎損傷。頸動脈搏動的強弱和節(jié)律,氣管是否局中。3.胸部外傷體檢—鎖骨有無隆起、變形、壓痛體檢—胸廓外形,有無傷口、出血或畸形,胸廓起伏是否對稱,胸廓擠壓痛判斷有無肋骨骨折。胸壁反常運動判斷有無連枷胸。胸部X線、CT檢查、胸腔穿刺。66傷情評估與判斷(二)重點評估66傷情評估與判斷(二)重點評估4.腹部外傷有無腹內臟器損傷;實質臟器、空腔臟器。評估外力作用于腹部損傷的位置,腹痛、腹脹和腹膜炎的范圍和程度。腹腔穿刺,直腸指檢,腹部X片,CT,超聲檢查。是否需要剖腹探查,凡有腹膜炎一般需要。5.泌尿系統外傷出血、排尿困難、尿外滲,血尿程度與泌尿系統損傷嚴重程度并非一致。導尿,超聲,CT,膀胱鏡6.骨盆骨折骨盆變形、骨盆分離實驗、骨盆擠壓征陽性骨盆骨折本身易致低血壓、失血性休克、伴有腹內臟器損傷、膀胱破裂、尿道直腸損傷等更加重了休克。67傷情評估與判斷(二)重點評估67傷情評估與判斷(二)重點評估7.脊柱骨折與脊髓損傷懷疑有脊柱損傷,不能隨意改變體位,不要盲目搬動患者。檢查脊柱用軸線翻身法側臥傷員,自上而下觸診脊椎和整個背部及測試肛門反射。脊髓損傷8.四肢損傷的評估局部情況—疼痛、功能障礙、畸形血管損傷—檢查遠端動脈搏動和缺血體征周圍神經損傷—肱骨中下段骨折、腓骨頸骨折易致橈神經、腓總神經損傷。筋膜間隔綜合征—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內肌肉和神經因畸形缺血而產生的一系列早期綜合征。多見于前臂掌側和小腿。脂肪栓塞綜合征—骨髓破壞脂滴加入靜脈竇,使肺腦脂肪栓塞—呼吸功能不全、發(fā)紺、腦梗死。68傷情評估與判斷(二)重點評估68(三)診斷多發(fā)傷同一傷因兩條以上①顱腦外傷:顱骨骨折、顱內血腫、腦挫傷或裂傷、頜面部骨折②頸部損傷:大血管損傷或頸椎損傷③胸部損傷:多發(fā)肋骨骨折、血氣胸、心肺、氣管、縱膈、橫膈和大血管損傷④腹部損傷:腹腔內臟損傷、出血、后腹膜血腫⑤泌尿生殖損傷:腎、膀胱、尿道、子宮、陰道破裂。⑥骨盆骨折伴有休克⑦脊柱骨折伴有神經損傷⑧上肢長骨干、肩胛骨骨折⑨下肢長骨干骨折⑩四肢廣泛撕脫傷69(三)診斷多發(fā)傷同一傷因兩條以上①顱腦外傷:顱骨骨折、顱內(四)持續(xù)評估

氣道、呼吸情況、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血氧飽和度、清醒程度、皮膚溫度、顏色及濕度、脈搏速率及強度、血壓和尿量等。7070評估時的注意點

不易注意到的傷勢往往比容易注意到的傷勢更加嚴重或危及生命。不要把注意力僅放在明顯的傷勢上,如下肢骨折。71評估時的注意點不易注意到的傷勢往往比容易注意到的傷勢更加救治與護理(一)救治原則和程序

優(yōu)先解除危及傷員生命的情況,使傷情得到初步控制,再進行后續(xù)處理。初級評估之首階段評估ABCDE,同時或然后按VIPCO程序進行搶救再進行次階段FGHI評估判斷,決定安全轉運救護方案。72救治與護理(一)救治原則和程序72急救護理現場急救:脫離危險環(huán)境,放置合適體位現場心肺復蘇解除呼吸道梗阻處理活動性出血處理創(chuàng)傷性血氣胸保存離斷肢體傷口處理抗休克現場觀察,記錄傷情73急救護理現場急救:73轉送和途中護理運送條件傷員體位搬送方法途中注意觀察病情做好交接74轉送和途中護理運送條件74急診室救護盡快傷情判斷和分類---以采取針對性救治措施手術原則---搶救生命、保存臟器和肢體基礎上盡可能維持功能。傷情判斷分3類:致命性創(chuàng)傷—緊急復蘇后立即手術;生命體征尚平穩(wěn)—密切觀察1-2h,做好配血和檢查,同時手術準備;潛在性創(chuàng)傷—密切觀察,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75急診室救護盡快傷情判斷和分類---以采取針對性救治措施75急診科救護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暢循環(huán)支持—抗休克控制出血—包扎止血鎮(zhèn)靜止痛和心理治療防治感染—無菌操作,抗生素,破傷風抗毒素密切觀察傷情支持治療—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保護臟器重要功能配合醫(yī)生對各臟器損傷的治療76急診科救護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暢76謝謝!77謝謝!77

嚴重的胸部創(chuàng)傷可導致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因肋骨前后端均失去骨性連接,受累胸壁不穩(wěn)定造成胸壁軟化,稱為連枷胸。連枷胸時胸痛和胸廓穩(wěn)定性破壞嚴重,浮動胸壁下方的肺實質遭受挫傷,引起動靜脈分流和低氧血癥,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78嚴重的胸部創(chuàng)傷可導致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因肋骨前

自由浮動的胸壁部分隨自主呼吸發(fā)生反向運動。當吸氣時胸腔內負壓加大,軟化部份胸壁向內凹陷;呼氣時胸腔內壓力增高,損傷的胸壁浮動凸出,這與其他胸壁的運動方向相反,稱為“反常呼吸運動”

“反常呼吸運動”使呼吸運動嚴重紊亂,導致通氣不足和CO2潴留;還可引起“縱隔擺動”,造成循環(huán)功能紊亂,是導致和加重休克的重要因素之一。79自由浮動的胸壁部分隨自主呼吸發(fā)生反向運動。當吸氣時胸8080開放性氣胸時,外界空氣經胸壁傷口或軟組織缺損處,隨呼吸自由進出胸膜腔。傷側胸壁可見伴有氣體進出胸腔發(fā)出吸吮樣聲音的傷口,稱為胸部吸吮傷口??砂榭v隔擺動。張力性氣胸為氣管、支氣管或肺損傷處形成活瓣,氣體隨每次吸氣進入胸膜腔并積累增多,導致胸膜腔壓力高于大氣壓,又稱為高壓性氣胸。張力性氣胸是可迅速致死的危急重癥。81開放性氣胸時,外界空氣經胸壁傷口或軟組織缺損處,隨呼吸自由進82828383評估傷者雙側瞳孔的大小、是否等大及對光的反應。瞳孔的變化是判斷損傷后顱內壓增高和腦疝形成的簡單、迅速而可靠的指標之一。

意識障礙的程度代表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如果傷者的清醒程度較低,瞳孔大小不一、對光反應遲鈍,提示傷者出現腦部傷患,如腦出血或腦水腫。

84評估傷者雙側瞳孔的大小、是否等大及對光的反應。瞳孔的變化是判急診室救護抗休克、控制出血、處理胸部、顱腦、腹腔內臟、呼吸道傷及骨折一個中心以糾正組織氧供,改善微循環(huán)灌注為中心。簡單判定休克:血壓脈率差=收縮壓-脈率,正常30~50;0為休克臨界點,負數為休克。0~-30為輕度休克,-30~-50為中度休克,<-50為重度休克??剐菘藥讉€問題:認識不清、

補液速度不夠、補液成份欠妥、

補鹼不宜過量

。兩個重點原發(fā)傷的早期手術處理:原則救命第一、保肢第二、維護功能第三。充分合理的氧供。三個環(huán)節(jié)各臟器功能監(jiān)測。營養(yǎng)支持。防感染

。85急診室救護抗休克、控制出血、處理胸部、顱腦、腹腔內臟、呼吸道多發(fā)傷急救護理措施一給氧、二通道、三配血、四置管、五皮試、六包扎保持呼吸道通暢,充分給氧:頭面部傷、胸部傷患者,常出現呼吸道阻塞,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中等流量吸氧或呼吸機輔助呼吸。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快速擴容:立即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穿刺困難者應進行靜脈切開或深靜脈置管。首選平衡鹽液1000~2000ml,40~60ml/min。配血:立即抽血配血,盡快補充全血。置管:置胃管、尿管,記錄每小時尿量;血氣胸者及時進行胸膜腔閉式引流,并觀察有無進行性血胸。皮試:青霉素、普魯卡因、TAT皮試。包扎:開放性骨折及出血傷口均采用加壓包扎。86多發(fā)傷急救護理措施一給氧、二通道、三配血、四置管、五皮試、六復合傷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致傷因素同時或相繼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損傷稱為復合傷。特點:常以一傷為主傷情可被掩蓋多有復合效應評估病情:包括呼吸、血壓、脈搏、四肢溫度、傷口出血、四肢活動情況等。87復合傷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致傷因素同時或相繼作用于人體復合傷的急救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腔血液、分泌物及泥土等,將病人的頭偏向一邊,以防止誤吸。對舌后墜者用拉舌鉗拉出并固定。必要時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維持有效的循環(huán)血量:用動、靜脈套管針迅速建立通道2~3條,必要時可加壓輸液或輸血,專人負責,防止加壓空氣輸入??刂苹顒有猿鲅?閉合性損傷,如腹穿抽出不凝血可剖腹探查。開放性損傷有明顯外出血,應壓迫止血。嚴密觀察病情并記錄:意識、瞳孔、呼吸、脈搏、血壓、尿量、出血量等。88復合傷的急救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88放射復合傷以放射損傷為主,常合并燒傷、創(chuàng)傷、沖擊傷傷情判斷:臨床特點是各傷相互加重整體損傷重、休克加重、感染加重造血損傷加重、創(chuàng)面?zhèn)谟涎舆t。急救護理:現場救護:抗感染、抗休克:早期抗輻射處理:創(chuàng)面?zhèn)诘奶幚?89放射復合傷以放射損傷為主,常合并燒傷、創(chuàng)傷、沖擊傷89燒沖復合傷以熱燒傷為主,常合并沖擊傷傷情判斷:體表傷易發(fā)現,重要的是判斷有無內臟沖擊傷整體損傷加重(休克、感染率高)、心肺損傷腎功能損傷、造血功能損害、聽器等沖擊傷急救護理:防治肺損傷:補液抗休克:抗感染:保護心、腦、肺、腎功能:創(chuàng)面處理90燒沖復合傷以熱燒傷為主,常合并沖擊傷90沖擊傷沖擊傷又稱爆震傷,為炸彈、氣浪彈、魚雷、核武器等超高能武器產生的沖擊波所致。沖擊波具有高壓和高速,從中心向四周擴展。聽器、肺腦、胃腸和膀胱等損傷,體表無傷口。人體被推動或被拋擲,可致其他機械性創(chuàng)傷。防護措施:進入防御工事、山嶺背面、堅固的戰(zhàn)車(坦克等)、堅固地下室等。暴露人員采取俯臥位、足向爆炸中心并掩耳張口,可減輕超壓所致的損傷程度。

91沖擊傷沖擊傷又稱爆震傷,為炸彈、氣浪彈、魚雷、核武器等超高聽器沖擊傷超壓沖擊鼓膜、中耳鼓室與外耳道之間有明顯的壓力差,導致鼓膜破裂、鼓室積血、聽骨鏈離斷等。內耳也可能有滲血、出血、耳蝸結構紊亂等。臨床表現:有耳聾、耳鳴、耳痛、眩暈、頭痛等。耳聾多為傳導性,也可為混合性。外耳道可流出漿液或血性液體等。治療:主要是防止感染。用消毒的干棉球和小鑷清除外耳道血液、污物,禁用藥液滴入或沖洗。清潔后以酒精棉球消毒,需要時以干紗條引流(但勿填塞)。全身抗生素。鼓膜穿孔待中耳炎癥治愈后作修復術。92聽器沖擊傷超壓沖擊鼓膜、中耳鼓室與外耳道之間有明顯的壓力差,核武器復合傷

指原子彈、氫彈、中子彈或氫鈾的爆炸對人體的損傷。光輻射、沖擊波、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核沾染。防護

構筑工事借用大型坦克、艦艇等有屏蔽厚度和密閉性能。個人防護:進入工事。利用土丘、彈坑等進行掩蔽。在開闊地面,應迅速足向爆心俯臥,盡量以衣物遮蓋頭面部,閉緊眼睛,暫時屏氣和用手指堵耳。穿戴防護衣和面具。迅速撤離殺傷區(qū)。防護放射性沾染93核武器復合傷指原子彈、氫彈、中子彈或氫鈾的爆炸對人體的損傷化學復合傷以軍用毒劑為主,平時化學毒物排放或泄漏傷情評估:毒物經呼吸、消化道、皮膚粘膜進入人體神經毒劑,如沙林、梭曼、VX。糜爛性毒劑,如硫芥、路易氣。全身中毒劑,如氫氰酸、氯化氰。窒息性毒劑,如光氣、雙光氣。刺激性毒劑,如CS、苯氯乙酮、亞當劑。失能性毒劑,如BZ。94化學復合傷以軍用毒劑為主,平時化學毒物排放或泄漏94化學復合傷急救護理

處理原則:首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創(chuàng)傷,再處理毒物中毒特效抗毒與綜合療法相結合局部處理與全身治療相結合急救防護:毒劑偵檢、工事防毒、穿戴防毒面具、防毒衣消除毒物:脫去染毒衣服,大量清水或鹼性液沖洗、浸泡,脂溶性毒劑可用白陶土、棉花、手巾等吸附。眼染毒沖洗10分鐘。口服毒物可催吐、洗胃、導瀉。傷口染毒應沖洗、早期清創(chuàng),沖洗時防止洗液沾染周圍組織。

抗毒療法、保護重要器官功能、預防并發(fā)癥95化學復合傷急救護理處理原則:95顱腦創(chuàng)傷按損傷部位分類:頭皮損傷:頭皮血腫、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顱骨損傷:顱蓋骨、顱底骨(前、中、后)骨折腦損傷:腦震蕩、腦挫裂傷、原發(fā)性腦干損傷顱內血腫:硬腦膜外、硬腦膜下、腦內血腫意識障礙、患側瞳孔散大、對側肢體癱瘓生命體征紊亂(兩慢一高)按傷情分類:GCS評分:13-15分為輕度傷,9-12為中度傷,5-8為重度傷。3-4分為特重傷96顱腦創(chuàng)傷按損傷部位分類:96Glasgow昏迷分級(GCS)首先由Glasgow大學Teasdale等于1974年定量評估腦外傷的程度。采取運動反應、言語反應和睜眼反應分別反映了中樞神經功能、綜合能力和腦干功能(見表)。入院時GCS≤9分與死亡率密切相關。現場搶救時GCS評分不能正確判斷傷員的預后,因為初步復蘇可明顯改善現場GCS評分。GCS缺點:未考慮局灶性或偏側性、廣泛代謝過程或毒性反應。Ross近期提出單用運動反應一項來判斷腦外傷的嚴重性,與GCS評分一樣正確。

97Glasgow昏迷分級(GCS)首先由Glasgow大學T傷情評估受傷史:了解受傷時間、原因及暴力性質、受傷時頭部著力點及范圍、受傷時及受傷后情況。臨床表現:

1)意識障礙

2)頭痛、嘔吐

3)眼球變化

4)肢體偏癱

5)生命體征變化

6)腦疝輔助檢查:CT、X線98傷情評估受傷史:了解受傷時間、原因及暴力性質、受傷時頭部著力救治原則緊急處理:

正確判斷傷情、嚴密觀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給氧;控制出血與糾正休克;優(yōu)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合并傷。手術治療開放傷力爭6小時內清創(chuàng),最遲不過72小時,硬膜外可置管引流。閉合傷嚴重者力爭1小時內開顱血腫清除、去肌瓣減壓或鉆孔引流。非手術處理頭位與體位、氣道管理、嚴密觀察病情顱內壓(ICP)監(jiān)測:對抗腦水腫:脫水、激素、過度換氣、對抗高熱、支持治療、預防并發(fā)癥。99救治原則緊急處理:99急救護理氣道管理---保持氣道通暢,確保供氧生命體征的觀察---及時檢查和記錄基本癥狀和體征明確有顱內血腫,應盡早開顱減壓,清除血腫腦室引流液的觀察顱內壓監(jiān)護重癥監(jiān)護加強基礎護理營養(yǎng)支持---開通靜脈補液

100急救護理氣道管理---保持氣道通暢,確保供氧100胸部創(chuàng)傷分類:根據暴力性質不同:

鈍性傷、穿透傷根據損傷是否造成胸膜腔與外界溝通:

開放性損傷、閉合性損傷傷情評估:病史:受傷方式及受力點。臨床表現:胸痛、呼吸困難、呼吸運動異常(反常呼吸、縱隔擺動)、咯血、休克。輔助檢查:X線、胸腔穿刺、心包穿刺等。101胸部創(chuàng)傷分類:101救治原則:糾正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紊亂

維持呼吸通暢、給氧;控制外出血、補充血容量;鎮(zhèn)痛、固定骨折、保護脊柱(尤其是頸椎)。緊急處理:開放性氣胸張力性氣胸連枷胸血氣胸心臟大血管損傷102救治原則:102急救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病情觀察吸氧胸腔閉式引流的監(jiān)護鎮(zhèn)靜止痛保持輸液通暢體位飲食103急救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103急救護理現場急救:保持呼吸道通暢、變開放性氣胸為閉合性氣胸、張力性氣胸應傷側鎖中線2肋間粗針頭排氣、加壓包扎浮動胸壁、胸骨骨折過伸仰臥搬運、擴容抗休克、傷情未明禁食禁水。血氣胸救護:胸穿、胸膜腔閉式引流、進行性血胸剖胸探查止血、凝固性血胸開胸清除血塊。104急救護理現場急救:保持呼吸道通暢、變開放性氣胸為閉合性氣胸、急救護理連枷胸救護:迅速糾正反常呼吸:胸壁加壓包扎固定、牽引固定、切開復位內固定、控制性機械通氣(呼吸機內固定)適用于雙側反常呼吸伴嚴重肺挫傷、低氧血癥、肺分流≥25%的病人。止痛:肋間神經阻滯、藥物、硬膜外麻保持氣道通暢:超聲霧化、持續(xù)給氧限制輸液量:≤1000ml/d,多用膠體心包填塞救護:靜脈壓升高、動脈壓降低,死亡主因抗休克、心包穿刺、緊急手術、術后監(jiān)測及對癥。105急救護理連枷胸救護:105腹部創(chuàng)傷特點:多臟器、多休克、多漏診、多誤診、死亡20-30%分類:根據傷口是否與外界相通:

開放性損傷、閉合性損傷開放性損傷傷口有無與腹腔相通:

穿透傷、非穿透傷傷情評估:受傷史臨床表現:生命體征、腹痛、惡心嘔吐、腹脹、胃腸出血。實驗室檢查、腹穿、腹腔灌洗、X線、B超、CT、腹腔鏡。106腹部創(chuàng)傷特點:多臟器、多休克、多漏診、多誤診、死救治原則術前準備:維持呼吸循環(huán)、抗休克、半臥位、密觀病情、胃腸減壓、留置導尿、

“四禁”、抗生素。剖腹探查:適用于腹痛和腹膜刺激征進行性加重、凝內出血或穿孔、腹穿或灌洗陽性。原則是“先查出血,后探穿孔”,“先止血后修補,先重后輕”。術后護理:半臥位;觀察TPRBP、出血情況、腸蠕動;靜脈輸液;引流監(jiān)護;鎮(zhèn)靜止痛;預防感染。107救治原則107骨關節(jié)損傷傷情評估:外傷史局部表現:一般疼痛與壓痛、腫脹與瘀斑、功能障礙;特有畸形、反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彈性固定、骨端移位關節(jié)空虛、患肢長度異常。輔助檢查:X線、CT傷情特點:傷情危重,死亡率高并發(fā)癥多:休克

、截癱、感染、血管損傷、周圍神經損傷、ARDS、缺血肌攣縮、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108骨關節(jié)損傷傷情評估:108急救護理傷情觀察:立即觀察生命體征、全身情況及意識。觀察傷部血運、感覺、肌力?,F場救護:搶救生命:脫離現場、心肺復蘇、處理威脅生命的合并傷、搶救休克、昏迷頭偏一側。創(chuàng)口處理:加壓包扎、止血帶、開放骨折骨端外露應包蓋傷口醫(yī)院清創(chuàng)復位、抗生素TAT。妥善固定:臨時固定是急救重要措施。目的是止痛、避免加重損傷、便于運輸。109急救護理傷情觀察:109急救護理傷員的轉送:脊柱骨折正確的搬運是手托法、滾動法,頸椎骨折須固定牽引頸部。開放性骨關節(jié)傷清創(chuàng)術:術前準備:備血、抗生素、大出血者備止血帶清創(chuàng)術:創(chuàng)緣切除、擴大創(chuàng)口、徹底切除異物和失活組織、反復止血、保護神經肌腱、沖洗創(chuàng)腔(脈沖)、一期或二期縫合。術后:患肢功能位或持續(xù)牽引??股?、早期活動、2-3周后功能鍛煉。110急救護理傷員的轉送:110急救護理骨折復位:手法復位、切開復位骨折固定及護理:外固定:小夾板固定:抬高患肢、觀察血運石膏繃帶固定:未干石膏搬運用手掌不用手指、用軟枕、通風或電烤促干、抬高患肢觀察血運、保持清潔、防止褥瘡、早期鍛煉骨外支架固定內固定:螺絲釘、接骨鋼板、髓內針111急救護理骨折復位:111急救護理持續(xù)牽引及護理:有牽引和復位的雙重作用。用于不穩(wěn)定骨折。牽引方法:皮牽引用于小兒、骨牽引用于成人。護理:臥硬板床、患肢置功能位、保持牽引有效注意皮牽水皰、骨牽針眼感染預防褥瘡和呼吸、泌尿感染、預防血栓性靜脈炎指導功能鍛煉功能鍛煉:講解意義、制定計劃、指導方法112急救護理持續(xù)牽引及護理:112113113八、急救護理1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供氧2迅速止血

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

4配血

5尿管、胃管與胸腔引流管的留置

6術前準備

7重要臟器的功能監(jiān)測

8心理護理

114八、急救護理1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供氧1141.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供氧

在開放氣道的基礎之上,保證傷員有充足的氧氣吸入,以改善氣體交換,必要時上呼吸機輔助通氣。吸除口腔異物。如病人呼吸頻率大于每分鐘30次,或有呼吸困難,應盡快行氣管內插管的準備。如氣管插管后呼吸困難仍不緩解,則可能有嚴重氣胸、血胸、或血氣胸,應做好胸腔穿刺的準備與配合。1151.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供氧在開放2.迅速止血開放性出血傷口:無菌敷料敷蓋,加壓包扎,壓迫止血,變開放傷口為閉合傷口。

骨盆骨折出血、軟組織廣泛出血,可使用抗休克方案,壓迫止血,固定骨折,提高血壓,提高全身血液供應。1162.迅速止血開放性出血傷口:無菌敷料敷蓋,加壓包扎2.迅速止血

抬高傷肢,增加回心血量。

體內臟器大出血,在抗休克的同時,做好術前準備。

備好各種夾板,固定骨折,控制休克,防止繼發(fā)性損傷,如血管損傷。

1172.迅速止血抬高傷肢,增加回心血量。117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

(1)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道,以防傷員休克失代償后血壓下降,靜脈萎縮,而導致穿刺困難。

118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1)迅速建立有效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

(1)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靜脈通道應選擇上肢靜脈、頸外靜脈、鎖骨下靜脈等較大的靜脈,以利于提高靜脈輸液速度。疑有骨盆骨折、腹部內臟出血損傷時不能從下肢靜脈輸液;不能在受傷肢體的遠端輸液。

119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1)迅速建立有效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16~18號靜脈套管針進行靜脈穿刺,此法操作簡單,穿刺速度快,容易固定,管徑粗,能迅速達到補充血容量的目的。

Lucas主張對嚴重創(chuàng)傷休克的傷員,在來診的第一個15~30min內輸入平衡液2000ml,保證重要器官重新得到充足的血液灌注。但對合并顱腦或胸部損傷者、老年患者、兒童傷員搶救時要適當控制輸液速度,一旦休克得到糾正,要嚴格控制輸液量,以防循環(huán)負擔過重造成腦水腫及心肺功能衰竭等。120目前臨床上多采用16~18號靜脈套管針進行靜脈穿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

(2)選擇液體:晶體液和膠體液兼補為宜。

晶體液:葡萄糖、生理鹽水、平衡鹽液、高滲氯化鈉

膠體溶液:可分兩大組:第一組為全血、血漿、血漿蛋白液;第二組是化學合成的膠體液。121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2)選擇液體:晶體液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平衡鹽液又稱乳酸林格液。因其電解質濃度、酸堿滲透壓及緩沖堿均與細胞外液相近,故又稱平衡鹽液,是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治療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一種有效的電解質溶液。122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平衡鹽液又稱乳酸林格液。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平衡鹽液主要作用是擴張細胞外液,對維持有效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滯度、增加血流流速、改善微循環(huán)、預防和糾正酸中毒以及預防不可逆性休克等,都具有主要作用。其成分有1000ml液體中含氯化鈉6g、KCl0.3g、CaCl20.2g、乳酸鈉3.1g。1233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平衡鹽液主要作用是擴張細生理鹽水

所謂“生理鹽水”并不“生理”。0.9%NaCl溶液中所含的鈉比正常的細胞間液高10mmol/L。而所含的Cl則要高40mmol/L。若腎功能正常,此多余的Na+、Cl-可以經腎臟排泄加以調節(jié),若腎功能發(fā)生障礙,則將導致高氯血癥。同時0.9%NaCl溶液是酸性pH5.0。當大量輸入時,則將加重酸中毒。124生理鹽水所謂“生理鹽水”并不“生理”。0.9葡萄糖溶液:不能作為擴溶劑

葡萄糖分子可以進入細胞內,隨之輸入的水分僅1/12留在血漿中,其它大部分進入細胞內,至于它維持滲透壓的作用亦隨其氧化而消失。因此,大量輸入葡萄糖液可致細胞水腫、腦和肺水腫等水中毒并發(fā)癥。

創(chuàng)傷傷員胰島素分泌減少,因而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輸入的葡萄糖,易于促成高血糖癥。

若腎功能正常,葡萄糖所致的大量利尿亦帶來鈉鉀的喪失,產生低鉀低鈉血癥,對休克治療不利。

125葡萄糖溶液:不能作為擴溶劑葡萄糖分子可以進入細胞內,隨

高滲氯化鈉溶液(7.5%NaCl)

對休克時間較長,對輸液、升壓藥、激素治療均無反應,可選用7.5%NaCl少量應用,4小時內注入總量不超過400毫升。

作用機理是:靜脈注入高滲鹽水后,使液體滲透壓升高,從而能把組織間隙及腫脹細胞內的部分水分吸出,擴大了血容量,回心血量增加,周圍血管阻力下降,微循環(huán)改善,提高了臟器血液灌注,增進心臟的效能。同時亦增加了堿儲備,糾正酸中毒。危險性:血鈉、血氯化物和細胞外液滲透壓均會提高,從而引起神經癥狀。

126高滲氯化鈉溶液(7.5%NaCl)對休克時全血

最好的膠體液,可以提供紅細胞、白細胞、白蛋白及其它的血漿蛋白等,但血液交叉配血需時間長,40~60分鐘,可輸新鮮血;如為2周以上,會有RBC破壞,血液pH下降,血清鉀升高,血小板下降,組織獲氧下降。大量快速輸血時,可致消化性凝血病;低鈣血癥;低溫;酸血癥及高血鉀。

127全血最好的膠體液,可以提供紅細胞、白細胞、血漿、人體蛋白擴充血容量,較長時間地保留在血管內。右旋糖酐

較長時間地維持膠體滲透壓但影響凝血功能,應限量,少于1500毫升/2小時。128血漿、人體蛋白128輸液輸血的晶、膠體比例

抗休克首先要迅速擴容,故一般均先用晶體復蘇。血源困難時,晶膠比例可以為4:1。有條件,晶膠比例為2:1。嚴重大失血1:1。

129輸液輸血的晶、膠體比例抗休克首先要迅速擴容,故一般均先用晶130130131131創(chuàng)傷早期液體復蘇利弊WHO資助Cochrane創(chuàng)傷調查組系統回顧幾個重要的復蘇治療對策的有效性,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