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匯編_第1頁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匯編_第2頁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匯編_第3頁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匯編_第4頁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匯編目錄TOC\o"1-2"\h\u17443第一節(jié)耳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 43521一、耳科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 48474二、鼓室成型術護理常規(guī) 922882第二節(jié)鼻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 1120671一、鼻內鏡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 1125723二、鼻出血護理常規(guī) 1827772三、鼻內鏡下顱底腫瘤(垂體瘤、脊索瘤)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2114545四、鼻內鏡下視神經管減壓術護理常規(guī) 2623801五、真菌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護理常規(guī) 3029304第三節(jié)喉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 335065一、喉科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 334957二、CO2激光術護理常規(guī) 383899三、扁桃體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4031812四、喉乳頭狀瘤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4325068五、甲狀舌管囊腫及瘺管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4532408六、腮裂瘺管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47985七、腺樣體切除+鼓膜打孔術護理常規(guī) 4921941第四節(jié)頭頸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 528440一、頭頸科疾病一般護理常規(guī) 522970二、CO2激光喉腫物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5431140三、喉部腫瘤(全喉、半喉)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5911305四、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護理常規(guī) 6619295五、全喉切除+胸大肌皮瓣修復術護理常規(guī) 70859六、甲狀腺腫物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 7711452七、咽旁腫物切除+下頜骨劈開術護理常規(guī) 8217935第五節(jié)化療患者護理常規(guī) 8823910一、化療前護理 8816992二、化療時護理 9021413三、出院宣教 9223465第六節(jié)光動力學治療術護理常規(guī) 9223253一、術前護理 9230618二、術后護理 9429341三、出院宣教 9627919第七節(jié)粒子植入術后的防護 96第一節(jié)耳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一、耳科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一)術前護理1.評估和觀察要點病情評估:評估患者外耳、中耳、內耳的情況,包括聽力下降、耳鳴、流膿、頭暈、頭痛、耳部畸形等癥狀;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原發(fā)病治療用藥情況、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無合并癥等;了解患者飲食、二便及睡眠情況。安全評估:評估患者的聽力下降、頭暈等癥狀,以及年齡、精神狀況、神經損傷及自理能力。疾病認知: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程度,評估其的配合程度。心理狀況:了解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2.護理要點(1)術前檢查:常規(guī)檢查:血、尿常規(guī),生化全項,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體,心電圖,胸部X光片。??茩z查:聽力學檢查(純音測聽、鼓膜貼補試驗等)、咽鼓管功能檢查、聲阻抗測聽、蓋萊試驗、聽覺腦干誘發(fā)電位(ABR)、畸變耳聲發(fā)射(DPOAE)、40Hz相關電位、前庭功能、面肌電圖、頻閃喉鏡、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及栓塞、頸動脈壓迫訓練(Matas訓練)顳骨高分辨CT、核磁等。注意事項: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前檢查的目的、方法,積極協(xié)助其完成各項檢查;告知患者靜脈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時以上;留取尿標本時,應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前庭功能檢查前一周禁止服用止暈藥物。做DSA檢查及栓塞的患者,備會陰及大腿皮膚,做泛影普安過敏試驗,及術前12小時禁食水。(2)術前準備:呼吸道:保暖,預防感冒,必要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胃腸道:全麻手術需禁食、水6-8小時,防止全身麻醉所導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過敏試驗:詢問過敏史,遵醫(yī)囑做抗生素皮膚過敏試驗,記錄結果。皮敏試驗陽性者,應在病歷、床頭卡和患者一覽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時通知醫(yī)生。皮膚準備:術前一日責任護士根據醫(yī)囑為患者備皮,備皮范圍為耳后四指,特殊需要時備全頭。需耳道植皮者應首選左側大腿皮膚,范圍是上起腹股溝,下至膝關節(jié)。個人衛(wèi)生:保持口腔清潔,術前一日給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潔,男性患者剃凈胡須。睡眠: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保證充足的睡眠,必要時,遵醫(yī)囑于術前晚給予口服鎮(zhèn)靜劑。術晨準備:囑患者取下假牙、眼鏡、角膜接觸鏡,將首飾及貴重物品交予家屬妥善保存,入手術室前應排空二便。手術前遵醫(yī)囑給予術前針,并將病歷、術中用藥等用物帶入手術室;檢查患者腕帶的信息是否清楚、準確、齊全,以便術中進行患者身份識別。床單位準備:備全麻床、輸液架、血壓表、聽診器、氧氣、污物袋等。心理護理:合理運用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介紹手術名稱及簡單過程、麻醉方式、術前準備的目的及內容、術前用藥的作用,并向患者講解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及需要的醫(yī)療處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解除顧慮,消除緊張情緒,增強信心,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3.宣教和指導要點病種宣教:就所患疾病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原則、預后、預防等。用藥宣教:向患者講解使用抗炎藥、營養(yǎng)神經藥、改善循環(huán)藥、滴耳劑、粘液促排劑的主要目的、方法及不良反應,為手術做好準備。術后不適癥狀宣教:告知患者術后耳部加壓包扎的目的,以及帶來的不適癥狀,如自覺聽力下降、敷料包扎過緊、耳悶等;告知患者術后有輕微的頭暈、頭痛是正常現(xiàn)象,與麻醉用藥和術式有關,不要驚慌,使患者對術后的癥狀有一定的了解,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增進醫(yī)護配合。體位指導:告知患者全麻術后回病房2-4小時內,采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患耳朝上。不需要臥床的患者清醒后自由體位;需要臥床患者,頭部避免加速度活動,目的是避免植入體移位。告知患者術前需練習床上排便。飲食指導:告知患者術后進清淡易消化的軟食,減少咀嚼,保證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素、果汁及水果的攝入,以增強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避免進食過硬、酸、辣、刺激性飲食。4.注意事項手術禁忌:注意患者有無發(fā)熱、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術前監(jiān)測生命體征,若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yī)生予以處理;女性患者月經來潮時及時通知醫(yī)生。服藥禁忌:入院后及時詢問患者是否長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藥物,及時通知醫(yī)生,術前應停藥一周,以免引起術中出血或麻醉意外。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耳科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醫(yī)患配合效果;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和精神狀態(tài)的掌握程度。(二)術后護理1.評估和觀察要點了解術中情況:患者安返病房后,責任護士與麻醉護士嚴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術中病情變化、生命體征、出血量、意識恢復狀態(tài)及皮膚完整性。病情評估: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生命體征、意識、呼吸道通暢情況;觀察傷口疼痛、滲血、滲液情況及滲出物的顏色、性質和量;植入人工聽骨后聽力恢復的情況;觀察藥物作用及用藥后的反應,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并發(fā)癥的觀察:觀察患者有無面癱、眩暈、出血、感染、顱內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不適癥狀評估:觀察患者有無頭暈、發(fā)熱、惡心、嘔吐、腹脹等常見術后反應,并遵醫(yī)囑給予處理。2.護理要點體位護理:全麻術后回病房2-4小時內,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采取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患耳朝上,以免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發(fā)生窒息;無需臥床的患者清醒后自由體位;需要臥床患者,頭部制動3天,避免植入體移位。協(xié)助患者床上翻身,定時觀察皮膚情況,以防發(fā)生褥瘡。第3天先取半臥位,之后漸進下床活動,以免因突然起床頭暈而摔倒。耳部敷料的護理:保持耳部敷料固定牢固,清潔干燥;如有滲血,應觀察滲血的顏色、性質和量。少量陳舊性滲血,囑患者勿緊張,同時觀察滲血面積是否擴大,如持續(xù)擴大且為新鮮滲血應立即通知醫(yī)生給予處理。疼痛護理:患者術后頭部輕微疼痛或耳部脹痛屬正?,F(xiàn)象,可讓患者聽音樂、聊天等轉移注意力;疼痛不可耐受,通知醫(yī)生根據病情使用止痛藥或鎮(zhèn)痛泵。口腔清潔:護士協(xié)助患者按時用漱口水漱口,臥床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每日一次口腔護理?;A護理:輸液及臥床期間,協(xié)助患者進食、如廁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動;關注患者的需求,隨時詢問,積極提供相應的幫助,并按等級護理的要求及專科特點完成患者的基礎護理內容。心理護理:患者對于術后耳部滲血及愈后會有焦慮的表現(xiàn),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傾聽患者主訴,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解釋和幫助。并發(fā)癥觀察護理:周圍性面癱:術后讓患者做抬眉,齜牙,閉眼動作,觀察患者有無口角歪斜、眼瞼閉合不全,發(fā)現(xiàn)異常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改善微循環(huán)及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治療,并進行眼部保護,給予滴眼液、涂抗生素眼藥膏、睡眠時加眼罩覆蓋等護理措施。眩暈:詢問患者有無眩暈、頭痛,有無感到物體旋轉或平衡失調等癥狀,如出現(xiàn)眩暈可適當延長臥床時間,減少下床活動,活動時必須有護士或家屬陪伴,防止患者跌倒。遵醫(yī)囑給予止暈藥物。出血:術后密切觀察患者耳部敷料滲血面積情況,少量滲血為正?,F(xiàn)象,當耳部敷料滲血面積持續(xù)擴大且為新鮮滲血,應給予床頭抬高并及時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止血藥,準備好搶救物品及藥品,并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填塞,必要時準備急診手術探查止血。感染:監(jiān)測患者體溫,若體溫升至38.5℃,或患者主訴傷口突然異常疼痛,且切口周圍皮膚出現(xiàn)紅腫或滲出,應及時通知醫(yī)生予以處理,查血常規(guī)或血培養(yǎng)、全身用藥。顱內并發(fā)癥:包括顱內血腫、腦脊液耳漏或鼻漏、腦膜膨出及腦實質損傷等。護士要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腦膜刺激征、有無顱內壓增高癥、體溫有無變化、耳部及鼻腔滲出物的性狀,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是否等大等圓、對光反射是否存在,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做相應的化驗(腦脊液糖定量)、檢查(CT、MRI)。3.宣教和指導要點用藥宣教:遵醫(yī)囑給予抗炎、改善循環(huán)、抗水腫藥物輸液治療;營養(yǎng)耳神經,促進耳部神經的功能恢復;應用黏液促排劑:抗炎、促進分泌物排出。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患者進食,以清淡易消化軟食為主,保證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素、果汁及水果的攝入,以增強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避免進食硬、酸、辣、刺激性飲食。注意飲食衛(wèi)生,以免發(fā)生腹瀉、腹脹的不適。排便指導:臥床患者因體位的改變而造成排尿困難,責任護士應誘導患者排尿,可用輕柔小腹;讓患者聽流水聲;做會陰沖洗等方法,同時指導患者放松,以促進患者排尿。如仍不能排尿,可遵醫(yī)囑保留導尿。安全指導:全麻術后觀察患者有無乏力、頭暈等癥狀,指導其首次下床時應漸進下床活動,防止摔倒;患者如出現(xiàn)胸悶、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時應及時按呼叫器通知醫(yī)務人員;老年人活動時應注意地面濕滑,防止摔倒,患兒注意不要隨處跑動,以免撞傷。4.注意事項耳部加壓包扎:注意觀察患者耳部傷口敷料包扎的松緊度。如敷料松動,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重新包扎;如敷料包扎過緊,局部血流不暢,會引起患者患側的眼部及顏面部水腫,應通知醫(yī)生給予處理。面癱的觀察:術后對面癱的觀察十分重要,讓患者做抬眉,齜牙,閉眼動作,觀察患者有無口角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以便盡早治療。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手術及健康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評價患者住院期間醫(yī)患配合程度。(三)出院指導耳部護理:保持外耳道清潔干燥,耳道內填塞物不要自行取出,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囑患者注意保暖,禁止擤鼻,打噴嚏,必要時張口呼吸,以免影響鼓膜的成活。避免擠壓、碰撞耳部,改掉挖耳的不良習慣。治療指導:遵醫(yī)囑按時服用消炎藥、促分泌物排出藥;門診復查時攜帶滴耳劑,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滴耳。禁忌項目:患者半年內禁止游泳,鼓膜及中耳、內耳手術患者半年內勿乘坐飛機。聽骨鏈重建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復查:按時復查,(一般出院一周后到門診復查,以后根據恢復情況由醫(yī)生告之復查時間)以便醫(yī)生了解中耳恢復情況,并及時對術腔進行處置。如出現(xiàn)聽力下降、耳痛、耳部流膿、面癱等癥狀,應及時就診。飲食:恢復期應禁煙酒、禁辛辣刺激性食物,選擇含有豐富維生素、蛋白質的飲食(如新鮮水果、蔬菜、魚、瘦肉),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環(huán)境:安靜舒適,保持溫濕度適宜,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避免情緒激動,有利于疾病的康復。二、鼓室成型術護理常規(guī)(一)術前護理參見耳科疾病手術術前一般護理常規(guī)。1.護理評估和觀察要點病情評估:評估患者的聽力下降、耳鳴、流膿、頭暈、頭痛等癥狀及干耳時間。2.護理要點(1)術前檢查:??茩z查:純音測聽、聲阻抗測聽、聽覺腦干誘發(fā)電位(ABR)、顳骨CT、核磁。(2)術前準備:皮膚準備:術前一日備耳后四指。3.宣教和指導要點體位指導:告知患者全麻術后回病房2-4小時內,采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患耳朝上。不需要臥床的患者清醒后自由體位;需要臥床患者,頭部避免加速度活動,目的是避免植入體移位,告知患者術前需練習床上排便。(二)術后護理參見耳科疾病手術術后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病情的評估:評估患者所用的術式、聽骨植入情況、觀察傷口敷料包扎固定及滲血情況。面癱的評估:讓患者做抬眉、閉眼、鼓氣、齜牙等動作,觀察有無異常。評估患者的認知程度:評估患者對疾病了解程度、宣教理解及掌握情況,提高醫(yī)患配合度。2.護理要點傷口的觀察與護理:保持耳部敷料固定牢固,清潔干燥;如有滲血,應觀察滲血的顏色、性質和量。少量陳舊性滲血,囑患者勿緊張,同時觀察滲血面積是否擴大,如持續(xù)擴大且為新鮮滲血應立即通知醫(yī)生給予處理?;A護理:不需要臥床的患者,清醒后自由體位。需要臥床的患者,臥床期間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護理人員給予照顧,將水杯、手紙、手機等物品及呼叫器放在患者伸手可觸及之處,方便患者拿??;做好晨晚間護理,例如口腔護理,泡腳,會陰沖洗等;協(xié)助患者用餐、如廁,滿足基本需要。定時巡視病房,保持床單位清潔,協(xié)助患者翻身。觀察并發(fā)癥周圍性面癱:術后讓患者做抬眉,齜牙,閉眼動作,觀察患者有無口角歪斜、眼瞼閉合不全,發(fā)現(xiàn)異常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改善微循環(huán)及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治療并進行眼部保護,給予滴眼液、涂抗生素眼藥膏、睡眠時加眼罩覆蓋等護理措施。注意飲食溫度,防止燙傷。每次進食后漱口,以防食物殘留發(fā)生口腔炎。眩暈:詢問患者有無眩暈、頭痛,有無感到物體旋轉或平衡失調等癥狀,如出現(xiàn)眩暈可適當延長臥床時間,減少下床活動,活動時必須有護士或家屬陪伴,防止患者跌倒??勺襻t(yī)囑給予止暈藥物。傷口感染: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以及滲出物的顏色、性質和滲出面積;觀察有無耳部異常疼痛,或有耳部流水的癥狀;醫(yī)生換藥時觀察傷口有無紅腫及滲出,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體溫,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3.宣教和指導要點用藥宣教:遵醫(yī)囑給予消炎藥、消腫藥、改善循環(huán)藥進行治療,告知患者各種藥物的作用,并觀察用藥后的反應。飲食指導:術后給予普通軟食,勿食過硬及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過度咀嚼牽拉傷口,影響傷口愈合,減輕疼痛。同時要保證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強抵抗力,利于傷口愈合。排便指導:臥床患者因體位的改變而造成排尿困難,責任護士應誘導患者排尿,可用輕柔小腹;讓患者聽流水聲;做會陰沖洗等方法,同時指導患者放松,以促進患者排尿。如仍不能排便,可遵醫(yī)囑保留導尿。活動指導:聽小骨植入的患者,告知其頭部應避免加速度活動,以免聽骨移位,影響術后聽力效果。指導患者床上翻身,避免發(fā)生壓瘡。3天后,可半臥位休息并適當活動。起床初期在床旁活動,沒有頭暈等不適時,可在病區(qū)內活動,促進傷口愈合。4.注意事項防止聽骨鏈移位:聽小骨植入的患者,三個月內避免頭部劇烈活動;禁擤鼻、打噴嚏,必要時張口呼吸,以免影響鼓膜成活及氣流把未長好的聽骨鏈吹脫。安全管理:臥床期間加床檔,3天后首次下床,先給予半臥位→床旁活動→病區(qū)活動,循序漸進,避免頭暈跌倒。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保持咽鼓管通暢。(三)出院指導參見耳科疾病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出院指導。第二節(jié)鼻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一、鼻內鏡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一)術前護理1.評估和觀察要點病情評估:評估患者的鼻腔及鼻竇的情況,包括鼻堵、流涕、頭痛等癥狀;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原發(fā)病治療用藥情況、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無合并癥等;了解患者飲食、二便及睡眠情況。安全評估:評估患者有無嗅覺障礙、頭暈等癥狀,評估患者年齡、精神狀況及自理能力。疾病認知: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程度,評估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程度。心理狀況:了解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2.護理要點(1)術前檢查:1)常規(guī)檢查:血、尿常規(guī),生化全項,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體,心電圖,胸部X光片。2)專科檢查:影像學檢查:鼻竇CT、鼻竇MRI鼻??茩z查:包括皮膚過敏試驗、過敏原總IgE檢測和過篩試驗、鼻腔分泌物細胞涂片、血清Th1和Th2檢測、呼吸道NO檢測鼻功能檢查:包括鼻阻力、鼻聲反射、嗅功能3)注意事項: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前檢查的目的、方法,積極協(xié)助其完成各項檢查;告知患者靜脈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時以上;留取尿標本時,應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做鼻專科檢查前要告知患者檢查前兩天禁止使用抗過敏及抗組胺類鼻噴藥物,以免影響檢查結果。(2)術前準備:1)呼吸道:保暖,預防感冒,必要時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胃腸道:全麻手術需禁食、水6-8小時,防止全身麻醉所導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3)過敏試驗:詢問患者過敏史,遵醫(yī)囑做抗生素皮膚過敏試驗,記錄結果。皮敏試驗陽性者,應在病歷、床頭卡和患者一覽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時通知醫(yī)生。4)皮膚準備:術前一日由責任護士應根據醫(yī)囑為患者備鼻毛,備皮范圍為雙側鼻腔,為手術做準備。4)個人衛(wèi)生:保持口腔清潔,術前一日給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潔,男性患者剃凈胡須。5)睡眠: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保證充足的睡眠,必要時,遵醫(yī)囑于術前晚給予口服鎮(zhèn)靜劑。6)術晨準備:囑患者取下假牙、眼鏡、角膜接觸鏡,將首飾及貴重物品交予家屬妥善保存,入手術室前應排空二便。手術前遵醫(yī)囑給予術前針,并將病歷、術中用藥等用物帶入手術室;檢查患者腕帶的信息是否清楚、準確、齊全,以便術中進行患者身份識別。7)床單位準備:備全麻床、輸液架、血壓表、聽診器、氧氣、冰袋、污物袋等。8)心理護理:合理運用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介紹手術名稱及簡單過程、麻醉方式、術前準備的目的及內容、術前用藥的作用,并向患者講解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及需要的醫(yī)療處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解除顧慮,消除緊張情緒,增強信心,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3.宣教和指導要點(1)病種宣教:就所患疾病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原則、預后、預防等。(2)用藥宣教:對術前使用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粘液促排劑及噴鼻藥物的患者,向患者講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為手術做好準備。(3)鼻腔填塞:告知患者術后鼻腔填塞的目的以及因此給患者帶來的不適癥狀,如鼻堵、呼吸方式改變、口唇干燥、眼睛畏光流淚等,使患者對術后的癥狀有一定的了解,增進護患配合。(4)飲食指導:告知患者術后進溫涼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進食酸、辣、刺激性飲食,以免因進食不善引起出血。(5)體位指導:告知患者全麻術后回病房2-4小時內,采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術后常規(guī)給予半臥位,目的是避免嘔吐發(fā)生窒息及促進分泌物引流。4.注意事項(1)手術禁忌:注意患者有無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術前監(jiān)測生命體征,注意有無發(fā)熱,若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yī)生予以處理;女性患者月經來潮時及時通知醫(yī)生。(2)服藥禁忌:入院后及時詢問患者是否長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藥物,服用者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術前應停藥一周,以免引起術中出血或麻醉意外。(3)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鼻科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醫(yī)患配合效果;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和精神狀態(tài)的掌握程度。(二)術后護理1.評估和觀察要點手術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責任護士與麻醉護士嚴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術中病情變化、生命體征、出血量、意識恢復狀態(tài)及皮膚完整性。病情評估: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生命體征、意識、呼吸道通暢情況;觀察局部傷口疼痛、滲血情況;鼻腔填塞物的類型、位置及固定情況,留置鼻導管的患者觀察導管通暢情況,觀察分泌物的顏色、性質和量;觀察藥物作用及用藥后的反應。并發(fā)癥的觀察:觀察患者有無鼻部、顱內、眼部、鼻腔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不適癥狀評估:觀察患者有無鼻堵、發(fā)熱、惡心、嘔吐、腹脹等術后反應。2.護理要點(1)體位護理:全麻術后回病房2-4小時內,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采取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發(fā)生窒息;術后常規(guī)給予半臥位,以利于呼吸、促進鼻腔分泌物引流、緩解頭痛及眼部腫脹。(2)生命體征監(jiān)測: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每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4次,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患者心電監(jiān)護。(2)鼻腔填塞的護理:觀察鼻腔填塞物固定是否牢固,如有紗條脫出,不可隨意抽出,通知醫(yī)生及時進行處理;鼻腔留置硅膠管的患者,應及時吸出導管內分泌物,保持導管通暢,防止結痂;鼻腔填塞周圍的皮膚給予擦拭保持清潔,增進患者的舒適感,并給予紅霉素軟膏涂抹,避免皮膚破潰。(4)鼻腔滲血護理:患者術后鼻腔及口腔會有少量滲血,密切觀察滲血的顏色、性質和量,囑患者勿緊張,給予冰袋冷敷前額,以減輕癥狀。(5)并發(fā)癥觀察與護理:1)眶及眶周并發(fā)癥:視神經損傷:患者術后出現(xiàn)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癥狀時可能為視神經損傷,要及時通知醫(yī)生。中央眼動脈痙攣:引起視網膜血液灌注不足、蒼白,術后患者視力下降。內直肌損傷:患者出現(xiàn)眼球運動障礙??艏埌寤蚩艄悄p傷:可以出現(xiàn)眶內血腫或氣腫,表現(xiàn)為“熊貓眼”。淚道損傷:患者可有少許出血、眼瞼腫脹,溢淚癥狀較明顯。2)鼻部并發(fā)癥:術腔粘連閉塞:鼻內窺鏡檢查,可見術腔粘連、大量干痂,患者表現(xiàn)為鼻堵、通氣不暢。竇口閉鎖:患者會再次出現(xiàn),頭痛、鼻堵、流涕等。3)顱內并發(fā)癥:包括顱內血腫、氣腦、腦脊液鼻漏、腦膜膨出及腦實質損傷等。護士要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腦膜刺激征、有無顱內壓增高癥、體溫有無變化、鼻腔滲出物的性狀,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是否等大等圓,對光反射是否存在,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做相應的化驗和檢查如腦脊液糖定量、CT、MRI等。4)感染:監(jiān)測患者體溫,若體溫升高,或患者主訴傷口突然異常疼痛,鼻腔分泌物性質發(fā)生改變應及時通知醫(yī)生予以處理,如局部冷敷、查血常規(guī)或血培養(yǎng)、全身用藥。5)出血:術后患者如出現(xiàn)鼻腔滲血情況,應密切觀察出血量,少量滲血為正?,F(xiàn)象,當鼻腔不停有鮮血流出和/或伴有鮮血從口中大口吐出時即為大量活動性出血,應安撫患者、給予床頭抬高及冰袋冷敷前額并及時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止血藥,準備好搶救物品及藥品,并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填塞,必要時準備急診手術探查止血。(6)疼痛護理:鼻腔填塞期間,患者術后有頭部輕微疼痛或鼻部脹痛屬正常現(xiàn)象,可讓患者聽音樂、聊天等轉移注意力;疼痛較重時,可使用冰袋局部冷敷;疼痛不可耐受的患者,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止痛藥或鎮(zhèn)痛泵。對留置鎮(zhèn)痛泵的患者觀察患者有無頭暈、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反應較重時,可適當關閉鎮(zhèn)痛泵。(7)口腔清潔:護士協(xié)助患者按時用漱口水漱口,必要時根據患者病情為患者行口腔護理。(8)舒適度護理:保持口鼻濕潤,為了防止口腔干燥、濕潤呼吸道,增加鼻腔舒適感,術后用雙層濕紗布遮蓋口鼻,冬春氣候干燥,可采用加濕器等措施增加空氣濕度;保持鼻面部清潔,讓患者感到舒適;有畏光流淚不適癥狀的患者,為其拉上窗簾遮擋強光,囑其少看書報,減少對眼的刺激,注意用眼休息。(9)基礎護理:輸液期間,協(xié)助患者進食、如廁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動;關注患者的需求,隨時詢問,積極提供相應的幫助,并按等級護理的要求及??铺攸c完成患者的基礎護理內容。(10)心理護理:患者對于術后鼻腔滲血會有緊張、恐懼等表現(xiàn)應向患者做好解釋不工作,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對一些易復發(fā)的鼻部疾病,如鼻息肉、鼻內翻性乳頭狀瘤等,患者常會擔心預后,應傾聽患者主訴,多鼓勵患者,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解釋和幫助,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3.宣教和指導要點用藥宣教:告知患者術后給予抗炎、抗水腫、止血輸液治療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感染、減輕粘膜水腫、減少出血;應用糖皮質激素的目的:是為了收縮腫脹的黏膜、抗炎、消腫,利于鼻腔通氣和引流;應用黏液促排劑目的:具有抗炎、促進漿液腺分泌和纖毛擺動作用。鼻腔沖洗:教會患者鼻腔沖洗器的調節(jié)和使用方法,并教會患者正確的鼻腔沖洗方法,上身前傾略低頭、張口呼吸、勿做吞咽和咳嗽。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患者進食,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進食酸、辣、刺激性飲食。注意飲食衛(wèi)生,以免發(fā)生腹瀉、腹脹的不適。鼻腔填塞的指導:1)填塞物固定:告知患者鼻腔填塞物一般于術后24-48小時抽出,填塞期間囑患者避免劇烈活動、情緒激動,盡量避免打噴嚏、用力擤鼻涕、咳嗽等,以免脫出引起出血。2)呼吸方式改變:術后鼻腔填塞會出現(xiàn)鼻堵癥狀,應做好安撫工作,告知患者鼻堵只是暫時癥狀,待鼻腔填塞物撤出后會有此癥狀會有明顯改善解,指導患者逐漸適應張口呼吸方式??山o予床頭抬高改善通氣(5)安全指導:術后觀察患者有無乏力、頭暈等癥狀,指導患者首次下床時應漸進下床活動,防止虛脫摔倒;教會患者使用床旁呼叫系統(tǒng),如出現(xiàn)胸悶、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時應及時通知醫(yī)務人員;老年人活動時應注意地面濕滑,防止摔倒,兒童患者注意不要隨處跑動,以免撞傷。4.注意事項:(1)鼻腔引流:充分的鼻腔引流對術區(qū)粘膜的恢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術后常規(guī)給予半臥位,引流鼻腔分泌物,以改善鼻腔引流狀況。(2)鼻腔沖洗時間:鼻腔填塞敷料取出后次日鼻腔傷口無滲血,遵醫(yī)囑可進行鼻腔沖洗。如行鼻中隔矯正的患者一般沖洗時間需要延后。(3)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手術及健康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評價患者住院期間醫(yī)患配合程度。(三)出院指導1.鼻部護理:避免擠壓、碰撞鼻部,改掉挖鼻、大力擤鼻等不良習慣。冬春季外出時應戴口罩,減少花粉、冷空氣對鼻粘膜的刺激。窺鏡手術后短期內盡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減少對鼻腔的強烈刺激。2.治療指導:指導患者遵醫(yī)囑按時正確做鼻腔沖洗,以清理鼻腔鼻竇內的干痂,防止感染。3.正確使用噴鼻藥,如雷諾考特,內舒拿等,告知患者應在鼻腔沖洗后噴鼻,每日1-2次,如行鼻中隔矯正術的患者應在第一次復查后遵醫(yī)囑用噴鼻藥。遵醫(yī)囑按時使用口服藥物。4.復查:按時復查,術后進行鼻內鏡檢查,以便醫(yī)生了解手術創(chuàng)面恢復情況,并及時對術腔進行處置。一般出院一周后到門診復查,以后根據恢復情況由醫(yī)生告之復查時間。5.飲食:恢復期應禁煙酒、禁辛辣刺激性食物,選擇含有豐富維生素、蛋白質的飲食如新鮮水果、蔬菜、魚、瘦肉等,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6.禁忌項目:適當參加鍛煉,勿劇烈活動,2個月內避免游泳,遠離過敏原。7.環(huán)境:環(huán)境應安靜舒適,保持溫濕度適宜,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8.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避免情緒激動,有利于疾病的康復。二、鼻出血護理常規(guī)(一)護理1.評估和觀察要點病情評估:詳細詢問患者現(xiàn)病史和既往史,了解患者鼻部開始出血的時間、頻率、出血量,有無鼻部外傷、手術等局部因素;有無高血壓、凝功能障礙等全身性疾病因素;有無出血傾向的家族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鼻出血,此次出血是否有自覺病因、有無便秘等其他伴隨癥狀等。出血狀況的評估:評估患者出血量,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生命體征變化等,以輔助評估患者的已出血量:少量出血,患者表現(xiàn)為鼻腔滴血、流血,可無其他體征變化。出血量較多,患者表現(xiàn)為鼻腔不停流出鮮血或反復出血,可有新鮮滲血從口中吐出。出血達500毫升時,可出現(xiàn)頭昏、口渴、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大量出血,患者可表現(xiàn)為從口鼻涌出大量鮮血,當出血達500-1000毫升時,可出現(xiàn)出汗、血壓下降、脈速無力等,若收縮壓低于80mmHg,提示血容量已損失約1/4。安全評估:評估患者有無頭暈、四肢活動無力等安全隱患。心理評估:患者因鼻腔出血多有恐懼、緊張等情緒,護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評估,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2.護理要點常規(guī)檢查:入院常規(guī)同鼻內鏡手術術前常規(guī)檢查,注意血常規(guī)及凝血功能有無異常。交叉配血試驗:對出血過多的患者,遵醫(yī)囑完善交叉配血試驗及相關血液檢查,完成輸血申請,必要時輸血。注意事項:如出血量大的患者,應考慮緊急手術,術前檢查應盡快完善,對活動不便的患者行床旁胸片、心電圖檢查。保守治療的護理:局部止血的護理:常見的方法有鼻腔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生命體征的觀察與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患者有無脈搏細弱、心率過快、血壓下降等表現(xiàn),每日測血壓4次?;颊哂蓄^痛、頭暈等不適主訴時需及時測量血壓,必要時遵醫(yī)囑行心電監(jiān)護,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臥位護理:填塞止血后囑患者適當臥床休息,協(xié)助患者取半坐位,如患者虛弱,為防止休克發(fā)生可給予平臥位;有活動性出血時,應絕對臥床休息。局部冷敷:冷療可使患者局部血管收縮,給予患者冰袋頭部冷敷以減少出血。鼻腔填塞的觀察:加強鼻腔填塞物的觀察,注意有無松動、脫落,避免意外脫落導致出血或患者窒息。觀察患者鼻腔是否仍有活動性出血,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患者呼吸道是否通暢,及時解除呼吸道梗阻,必要時給予吸氧。準備搶救物品及藥品:準備負壓吸引器、鼻內窺鏡及光源、止血藥及填塞敷料。安全護理和基礎護理:大量出血的患者常有頭暈、四肢乏力等癥狀,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容易發(fā)生跌倒、碰撞。護士要勤巡視病房,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生活需求,協(xié)助患者如廁、活動等,確保安全。對大量出血需要臥床的患者,注意保持床單位清潔,觀察患者皮膚情況,做好皮膚清潔、口腔護理等。衣服、被褥等被血漬污染時要及時更換,保證患者的舒適。心理護理:護士應將強與患者的溝通,耐心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懼、焦慮等情緒,防止因情緒波動加重出血。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做好家屬的解釋工作。全身治療的護理:開放靜脈通路,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靜脈輸液,補充血容量,糾正電解質紊亂,應用止血藥物止血治療。對失血量過多的患者,遵醫(yī)囑給予患者輸血。高血壓的患者應用降壓藥物。告知患者各種藥物的作用,觀察用藥后反應。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行鼻內鏡下鼻腔探查止血術。術前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前護理常規(guī),但一般不需行皮膚準備。術后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后護理常規(guī)。術后評估注意了解術中是否發(fā)現(xiàn)明確出血點、出血量和止血情況。術后護理重點觀察患者有無鼻腔活動性出血。3.宣教和指導要點觀察出血的指導:囑患者口腔如有滲血時,要吐出勿咽下,以利于出血量的觀察,同時也避免刺激胃粘膜引起惡心嘔吐。有血液從前鼻孔流出時要及時用柔軟的紙巾擦拭,囑患者將擦拭后的紙巾放入指定的醫(yī)療垃圾袋內,以便正確評估出血量。鼻腔填塞指導:告知患者鼻腔填塞期間可能會有溢淚、畏光、頭疼等癥狀,在撤出紗條后可逐漸緩解。指導患者鼻腔填塞期間盡量避免打噴嚏,以免鼻腔填塞物的松動脫落,告知患者不要隨意抽出鼻腔填塞物。填塞期間指導患者張口呼吸,協(xié)助和指導患者用濕紗布覆蓋口鼻、多飲水,以緩解不適。飲食和排便指導:指導患者進食冷流食或溫涼半流食,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適當多吃富含鐵、葉酸等造血食物,如豬肝、蛋黃等,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患者補充鐵劑。指導患者適當攝入高纖維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3天無大便的患者可給予緩瀉劑或開塞露,以避免用力排便加重鼻出血?;顒又笇В褐笇Щ颊呦麓不顒拥姆椒ǎ菏紫葟拇采献?分鐘,無頭暈、乏力等不適,可在床邊站立1分鐘,若無不適,可以在病房內適當活動,囑患者勿劇烈運動。4.注意事項手術原則:對出血量較少、出血部位明確的患者無須進行手術,可用1%麻黃堿棉片收縮鼻腔暫時止血,或行局部填塞止血配合全身用藥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或病情緊急的患者可行鼻內鏡下鼻腔探查止血術。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鼻出血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醫(yī)療護理的配合效果;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的掌握程度。(二)出院指導參見鼻內鏡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出院指導。飲食指導:指導患者注意合理的飲食搭配,選擇富含鐵、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適當進食高纖維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服用鐵劑的患者避免飯后飲茶水,以免影響鐵吸收?;顒又笇В夯颊叱鲈汉笞⒁膺m當活動,4-6周內應盡量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劇烈活動等。出血的指導:教會患者鼻腔有少量出血時簡易止血的方法:冷敷前額部、頸部及枕部,同時手指捏緊兩側鼻翼10-15分鐘,配合局部冷敷,如用毛巾蘸冰水敷于鼻梁處,2~3分鐘換1次毛巾。如有反復出血或一次出血量較多時,應立即到醫(yī)院就診。治療原發(fā)?。悍e極治療原發(fā)疾病,高血壓患者定時監(jiān)測血壓,指導患者堅持長期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三、鼻內鏡下顱底腫瘤(垂體瘤、脊索瘤)切除術護理常規(guī)(一)術前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前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1)病情評估:健康史評估:注意了解患者有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內科病史,了解患者有無多飲多尿、食欲異常、睡眠型態(tài)紊亂。局部壓迫癥狀的評估:評估患者有無因腫瘤局部壓迫引起的癥狀,包括頭痛、鼻堵、視力下降、視野改變、眼球運動障礙、顱面部疼痛等。內分泌異常的評估:評估患者有無內分泌異常的癥狀,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肢端肥大、向心性肥胖,女性患者月經紊亂或閉經、溢乳等,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礙等。(2)安全評估:注意評估患者有無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等安全隱患。(3)心理評估:顱底腫瘤伴內分泌功能異常的患者常存在外在形象的改變,患者會出現(xiàn)自我形象紊亂,由于視力減退、視野缺失、性功能障礙等,也會給患者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壓力。對于脊索瘤的患者,由于脊索瘤是一種起源于原始胚胎脊索組織殘余物的罕見腫瘤,患者對疾病治療及預后的擔心而造成緊張焦慮等情緒。在術前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2.護理要點(1)術前檢查:①實驗室檢查: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催乳素等激素水平檢查。②影像學檢查:CT、MRI檢查可以確定腫瘤位置、范圍、性質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③視力、視野檢查:了解患者視力、視野受損的狀況。(2)術前準備:特殊藥物:垂體功能低下者給予適量激素替代治療,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有無惡心、嘔吐、眩暈、直立性低血壓等癥狀,注意患者的不適主訴,不良反應較重時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術前遵醫(yī)囑做抗生素皮膚過敏試驗,使用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的廣譜抗生素藥物如羅氏芬,以控制顱內感染。皮膚準備:術前一日由責任護士備鼻毛,需顱面聯(lián)合手術者或手術特殊需要者需備全頭。備血:顱底腫瘤切除的手術部位有重要且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如術中出血量較大,需及時給予輸入懸浮紅細胞補充血容量治療。因此術前一日需完善交叉配血試驗及相關血液檢查,完成輸血申請。安全護理:有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的患者有發(fā)生跌倒、碰撞等安全隱患,外出檢查時要有醫(yī)護人員陪伴,防止意外發(fā)生。床頭桌、椅子定位放置,病房及洗手間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滑倒。疼痛護理:多數垂體瘤患者有頭痛癥狀,護士要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xù)時間,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保持室內環(huán)境安靜,盡可能減少不良因素的刺激。指導患者分散注意力緩解疼痛的方法,頭痛不可耐受時,立即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止疼藥物治療。基礎護理:有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的患者有活動受限,護士要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生活需求,協(xié)助患者進食、排便等。女性患者因泌乳素異常有溢乳癥狀者,可使用柔軟紗布或棉墊墊在胸罩內部并及時更換。心理護理:術前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向患者系統(tǒng)的講解顱底腫瘤的相關知識,詳細講述手術目的及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介紹成功病例,增強患者信心。告訴患者通過手術和有效的治療,內分泌功能紊亂、視力狀況等狀況有可能得到改善,多鼓勵安慰患者,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穩(wěn)定的情緒,積極配合手術。3.宣教和指導要點(1)用藥指導:對垂體功能低下者需要給予適量激素替代治療的患者,要告知患者術前使用激素替代治療,不僅可以改善內分泌紊亂的癥狀,也可使垂體瘤縮小,為手術做好充分準備。告知患者用藥后的副作用。(2)飲食指導:術前要加強營養(yǎng),指導患者進食含充足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飲食,有利于術后傷口愈合,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對于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應遵醫(yī)囑指導患者進食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4.注意事項(1)垂體卒中:當垂體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起腫瘤的梗死或出血時,可造成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當患者出現(xiàn)突然的劇烈頭痛伴視力急劇下降及腦膜刺激征時,警惕垂體卒中的發(fā)生,要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搶救。(2)手術禁忌:伴有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的患者要遵醫(yī)囑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血糖狀況,對血壓、血糖異常的患者需請內科會診進行調節(jié),將血壓血糖控制平穩(wěn)后,方可進行手術。(3)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顱底腫瘤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醫(yī)療護理的配合效果;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的掌握程度。(二)術后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后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了解術中情況:注意了解患者術中腫瘤切除范圍、出血情況。(1)病情評估:顱內狀況評估: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瞳孔大小、對光反射狀況,密切觀察患者頭痛的性質、血壓、脈搏、視力變化以及是否存在惡心、嘔吐等癥狀。眼部狀況的評估:觀察患者視力和視野狀況的變化,觀察患者的眼球活動狀況。出入量的評估:評估患者24小時出入量,注意觀察患者尿量變化。并發(fā)癥的觀察:觀察患者有無顱內并發(fā)癥、尿崩癥。2.護理要點(1)體位護理:術后以臥床休息為主,常規(guī)給予半臥位。如術中切除范圍較大或有特殊病情變化的患者,遵醫(yī)囑給予絕對臥床。(2)視力視野的觀察:視力下降乃至失明是術后病情惡化的首發(fā)癥狀。垂體周圍血運豐富,如術中腫瘤切除不徹底,術后極易出現(xiàn)殘留組織出血壞死。術后要嚴密觀察患者視力和視野狀況,注意同術前進行比較,若患者突然出現(xiàn)視力下降或瞳孔散大伴意識障礙,應高度警惕繼發(fā)鞍區(qū)血腫,應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相應處理。(3)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顱內壓增高與感染: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神志、意識、瞳孔大小,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觀察患者有無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有無腦膜刺激征(頸抵抗、克氏征、布氏征陽性)等,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腦脊液鼻漏:觀察患者鼻腔滲出物的情況,包括鼻腔滲出物的量、顏色及性質,患者術后鼻腔會有少量血性分泌物,隨時間推移會逐漸減少,若分泌物過多,在低頭或用力時流速加快,或患者自覺平臥時有咸味液體流經咽部,伴反復嗆咳時,應警惕腦脊液鼻漏發(fā)生。如發(fā)生腦脊液鼻漏,要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指導患者避免患者增加顱內壓的因素。尿崩癥:遵醫(yī)囑準確記錄患者24小時出入量。觀察患者有無多飲、煩渴、多尿、尿色變淡、夜尿顯著及精神狀態(tài)等癥狀。主動詢問有無肌無力等不適,遵醫(yī)囑定期抽血檢查離子全項,了解患者電解質水平情況。根據患者的出量指導患者的入量,遵醫(yī)囑及時補充水、電解質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下丘腦損傷:手術部位靠近丘腦下部體溫調節(jié)中樞,一旦損傷可引起體溫調節(jié)障礙,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中樞性高熱,無血象升高及腦膜刺激癥。應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采用物理及藥物降溫,運用恢復神經細胞的藥物。垂體功能低下:垂體受損可能出現(xiàn)功能低下,表現(xiàn)為畏寒、乏力、精神弱、食欲不振,脈搏細弱,血壓低,非凹陷性水腫等,應加強護理,注意保暖,避免感染與精神刺激,嚴重時遵醫(yī)囑進行激素替代治療。(4)特殊用藥:術后需要應用甘露醇降顱壓治療,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頭痛、頭暈、惡心、胸悶等一過性顱壓增高或高血壓的表現(xiàn);觀察患者有無隨體位改變而出現(xiàn)的頭痛、眩暈、脈搏細弱等低顱壓綜合征的表現(xiàn)。應用甘露醇時間較長時,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急性腎功能損害癥狀。尿崩癥的患者遵醫(yī)囑正確使用抗利尿的藥物如彌寧片,以控制尿量治療,注意用藥后尿量的變化情況。(5)基礎護理:患者臥床期間,生活自理能力受限,護士要勤巡視病房,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生活需求,協(xié)助患者進食、床上大小便,保持床單位清潔,觀察患者皮膚情況,做好皮膚清潔、口腔護理等。(6)心理護理:并發(fā)尿崩癥的患者常伴有緊張焦慮等情緒,護士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由于脊索瘤屬于惡性腫瘤且易復發(fā),患者常會表現(xiàn)出悲觀、失望等情緒,術后應鼓勵患者適當宣泄,鼓勵家屬多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3.宣教和指導要點鼻腔填塞指導:告知患者鼻腔填塞物一般于術后第5天開始,由醫(yī)生逐漸抽出。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在2周之內全部取出,必要時可延長填塞物滯留時間。責任護士應向患者講解長時間鼻腔填塞的原因,告知患者取出鼻腔填塞物后溢淚、畏光、頭疼等癥狀可逐漸緩解,指導患者盡量避免打噴嚏,以免鼻腔填塞物松動脫落,告知患者不要隨意抽出鼻腔填塞物。用藥宣教:告知患者各種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在輸注甘露醇時告知患者輸液速度應快,不可隨意調節(jié)滴速。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適當攝入高纖維性食物如玉米、蕎麥、燕麥、番薯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活動指導:指導患者下地活動時應注意循序漸進,活動適量,勿劇烈活動,避免體力勞動,避免過度彎腰低頭動作,以免引起創(chuàng)面出血。記出入量的指導:告知患者記24小時出入量的重要性,護士不僅要詳細記錄患者輸液量,同時要指導患者用帶刻度的水杯、餐具來進食、飲水,做好詳細記錄。為患者準備量筒,指導患者將尿液排在量筒內,以便準確記錄排尿量。4.注意事項避免顱內壓增高:告知患者勿做過度低頭動作,屏氣,用力排便,避免情緒激動等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注意為患者保暖,避免受涼感冒,盡量減少用力咳嗽、打噴嚏、擤鼻涕等增加顱內壓的動作,指導患者在打噴嚏的時候可以用舌尖抵住上腭,以緩沖壓力。感染的預防:指導患者保持鼻腔局部清潔,有分泌物滲出時及時擦拭,禁止自行用棉球等堵塞鼻腔;告知患者勿挖鼻,以防止逆行感染。鼻腔填塞物在鼻腔滯留時間較長,應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分泌物的顏色和氣味、疼痛的性質,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鼻腔沖洗:患者鼻腔填塞期間禁止鼻腔沖洗,取出鼻腔填塞敷料后,在確認手術部位愈合良好后,可遵醫(yī)囑進行鼻腔沖洗。鼻腔沖洗時間不可過早,以免影響創(chuàng)面的愈合。(三)出院指導參見鼻內鏡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出院指導。術后放療:為了徹底根治病灶,部分患者依據病情需要術后放療,以預防腫瘤復發(fā)。介紹放療相關知識及有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如惡心、嘔吐等指導患者正確面對放療的反應。隨訪復查:建立良好的通訊方式,定期隨訪、復查。包括:專科復查、內分泌激素水平監(jiān)測,影像學檢查以及觀察術后恢復情況判斷治療效果。囑患者如有不適,應及時來院就診,以早期診治。預防逆行感染:指導患者不要挖鼻,勿讓不潔物體、液體進入鼻腔,防止逆行感染。四、鼻內鏡下視神經管減壓術護理常規(guī)(一)術前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前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1)病情評估:病史評估:重點評估患者的頭部外傷,注意觀察有無額部、眉弓部的挫裂傷及皮膚情況,評估患者外傷時是否昏迷、鼻出血、腦脊液鼻漏。眼部癥狀評估:評估患者有無眼部腫脹、淤血或結膜下出血。觀察患者的瞳孔狀況,是否存在Marcus-Gunn氏瞳孔:即患側瞳孔散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而間接光反應良好;了解患者視力狀況、有無視野缺損。安全評估:評估患者視力下降程度、有無視野缺損等安全隱患。心理評估:視力下降會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在術前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2.護理要點(1)術前檢查:??茩z查:影像學檢查:CT檢查可顯示骨折部位和視神經管周圍狀況。眼部檢查:行視力、視野檢查、眼底檢查、視覺誘發(fā)電位(VEP)檢查。注意事項:術前檢查應盡快完善,盡早安排手術治療,以挽回患者的視力。(2)術前準備:特殊藥物:為減輕視神經水腫,改善患者視力,術前需遵醫(yī)囑應用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和營養(yǎng)神經的藥物,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有無面部及胸背部痤瘡,有無頭暈、頭痛等一過性高血壓的表現(xiàn);有無心慌、心悸等心律失常的表現(xiàn);有無腹痛、嘔血及黑便等應激性潰瘍的表現(xiàn)等。監(jiān)測視力:每日測量患者視力,并做好記錄,對無法用視力測量表測量的患者,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光感、是否能看清眼前手動,眼前數指情況根據患者看到的視標距離計算視力,注意觀察用藥后視力變化。眼部護理:對眶周有外傷的患者注意保持傷口清潔,結膜充血的患者遵醫(yī)囑應用滴眼液或眼膏以控制感染,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膏等。安全護理:有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的患者有發(fā)生跌倒、碰撞等危險,外出檢查要有醫(yī)護人員陪伴,防止意外發(fā)生。床頭桌、椅子定位放置,病房及洗手間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滑倒?;A護理:有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的患者有活動受限,護士要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生活需求,協(xié)助患者進食、排便等。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向患者系統(tǒng)的講解視神經管骨折的相關知識,介紹成功病例,增強患者信心。告訴患者通過手術和有效的治療,視力狀況有可能得到改善,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穩(wěn)定的情緒,積極配合手術。另一方面,也要客觀告知患者視力的恢復需要一段較長時間,讓患者保持合理的期望值,以免對手術的期望值過高,認為術后視力即可恢復。3.宣教和指導要點用藥指導:向患者講解應用大劑量激素和營養(yǎng)神經的藥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輕局部水腫和改善視力。告知患者應用大劑量激素可能產生的不適。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滴眼液方法,滴藥后閉上眼睛約五分鐘,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時,應間隔5-10分鐘,不可同時滴入。眼藥膏要在使用滴眼液后用,一般在睡前使用。指導患者注意休息,盡量不要看書刊雜志,以保證眼部肌肉的充分休息。預防感染:指導患者注意保持面部清潔,勿用毛巾擦拭面部傷口,勿讓污水進入眼部,切忌隨意用手揉眼睛等,以避免感染的發(fā)生。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進食富含谷氨酰胺、支鏈氨基酸以及?;撬岬氖称?,如:動物的肝、土豆、魚、牡蠣、蝦、牛奶等,以減少激素的副作用。4.注意事項(1)伴隨癥狀的處理:對有鼻腔出血或腦脊液鼻漏的患者參照鼻出血及腦脊液鼻漏修復術術前護理常規(guī)。(2)手術時間:視神經管骨折的患者及早進行手術,視力恢復的可能性大,最好在傷后7天內治療,對視力急劇下降的患者,為搶救視力,需做好緊急手術的準備。(3)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視神經管骨折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醫(yī)療護理的配合效果;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的掌握程度。(二)術后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后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了解術中情況:注意了解患者術中視神經管減壓的狀況,了解有無損傷顱底。病情評估:評估患者視力、視野、瞳孔大小、對光反射等,注意同術前對比。并發(fā)癥的觀察:觀察患者有無眼動脈、神經損傷及眶內感染等并發(fā)癥。2.護理要點(1)監(jiān)測視力:術后詢問患者有無自覺視力改善,有無光感、是否能看清眼前指數、眼前手動等。術后第1天起,每天檢查傷眼視力恢復情況,對無法用視力測量表測量的患者,要注意觀察有無光感、是否能看清眼前手動,眼前數指情況根據患者看到的視標距離計算患者的視力,并做好記錄,注意同手術前視力進比較。(2)眼部護理:術后加強眼部狀況的觀察,包括瞳孔大小、直接或間接對光反射、眼球活動度,遵醫(yī)囑繼續(xù)應用滴眼液或眼膏以控制眼部感染,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膏、紅霉素眼膏等。(3)并發(fā)癥觀察與護理:1)眼動脈及神經損傷:觀察患者眼球活動情況,有無球結膜出血、復視,觀察患者視力、視野、瞳孔對光反射等,注意同術前對比,如患者較術前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加重,提示可能有眼動脈及神經損傷損傷,應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2)眶內感染:是由于術中損傷眶內筋膜,或患者原有鼻炎或鼻竇炎導致。術后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眶周及內眥處瘀血,眼眶局部有無紅、腫、熱、痛等,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如發(fā)現(xiàn)體溫異常,應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4)特殊用藥:術后繼續(xù)應用糖皮質激素和營養(yǎng)神經的藥物,以減輕損傷性水腫、避免炎癥及出血對組織的破壞,恢復視神經的血液供應,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及時通知醫(yī)生,給予處理。(5)基礎護理:患者術后視力恢復需要一段時間,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仍受限,護士要勤巡視病房,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生活需求,協(xié)助患者進食、活動、大小便等。(6)心理護理:對術后視力恢復不夠理想的患者,容易產生悲觀情緒,要告知患者視力恢復一般需要一段較長時間,而只有調整心態(tài),配合治療,才利于恢復視力,做好心理疏導,多鼓勵患者,使患者從心理上得到安慰,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3.宣教和指導要點(1)用藥指導:向患者講解術后繼續(xù)應用激素和營養(yǎng)神經藥物、滴眼液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局部水腫改善視力,控制眼部感染。告知患者應用大劑量激素可能產生的不適。(2)指導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服用糖皮質激素,逐量遞減直至停藥,不可擅自停藥。指導患者正確應用滴眼液。(3)預防感染:指導患者注意保持面部清潔,勿讓污水進入眼部,切忌隨意用手揉眼睛等,以避免眼部感染的發(fā)生。指導患者保持鼻腔局部清潔,有分泌物滲出時應及時擦拭,禁止自行用棉球等堵塞鼻腔;告知患者勿挖鼻,以防止逆行感染。(4)飲食指導:術后3日,適當限制飲水量,以減輕視神經水腫。指導患者繼續(xù)進食富含谷氨酰胺、支鏈氨基酸以及?;撬岬氖称?,如:動物的肝、土豆、魚、牡蠣等,以減少激素的副作用。4.注意事項(1)鼻腔沖洗:患者鼻腔填塞期間禁止鼻腔沖洗,鼻腔填塞敷料取出后,確認手術部位愈合良好,可遵醫(yī)囑進行鼻腔沖洗。(2)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視神經管減壓手術及健康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評價患者住院期間醫(yī)患配合程度。(三)出院指導參見鼻內鏡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出院指導。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后繼續(xù)遵醫(yī)囑應用口服消炎藥物及營養(yǎng)神經藥物,告知患者繼續(xù)用藥的目的是有利于視力恢復,告知患者藥物使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定期復診:向患者講解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每周1次進行門診鼻內鏡下清理術腔,同時定期行眼部檢查,隨訪3月~1年。安全指導:指導患者提高安全意識,特別是在視力未恢復期間,外出盡量有人陪伴,房間里的床椅定位放置,地面保持干燥等,避免再次受傷。五、真菌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護理常規(guī)(一)術前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前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1)病情評估:病史評估:了解患者有無糖尿病、高血壓等內科病史,了解患者是否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經常接觸土壤、家禽等。局部癥狀的評估:評估患者有無頭痛、鼻堵、涕中帶血等癥狀;對侵犯范圍大的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注意評估患者有無眶部腫脹、視力下降、眼球突出、眼球活動受限等癥狀。(2)安全評估:評估患者有無劇烈頭痛、視力下降等安全隱患。(3)心理評估: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常伴頭痛癥狀,特別是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常伴劇烈頭痛,會使患者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在術前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2.護理要點(1)術前檢查:專科檢查:實驗室檢查:取鼻腔分泌物進行涂片檢查和真菌培養(yǎng)。影像學檢查:CT檢查可顯示病變特征和范圍,提示鼻竇的骨質有無破壞。(2)術前準備:1)特殊藥物: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一般不應用廣譜抗生素,可應用糖皮質激素控制鼻竇黏膜反應狀態(tài)。對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術前需全身和局部應用抗真菌藥物,如兩性霉素B是一種多烯類抗真菌藥物,該藥品毒性大,不良反應多見。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惡心、嘔吐、眩暈等。遵醫(yī)囑復查血、尿常規(guī)及生化,對不良反應較重或化驗有異常的患者,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2)藥物準備:患者術中需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沖洗,術前一日準備術中所需的抗真菌藥物。3)安全護理:視力下降的患者有發(fā)生跌倒、碰撞等安全隱患,外出檢查時要有醫(yī)護人員陪伴,防止意外情況發(fā)生。病房床頭桌、椅子定位放置,病房及洗手間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滑倒。4)基礎護理:有視力下降、劇烈頭痛的患者有活動受限,護士要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生活需求,協(xié)助患者進食、排便等。5)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向患者系統(tǒng)的講解真菌性鼻竇炎的相關知識,詳細講述手術目的及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介紹成功病例,增強患者信心。對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由于預后較差,患者心理負擔重,要注意鼓勵和安慰患者,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穩(wěn)定的情緒,積極配合手術。3.宣教和指導要點用藥指導:對應用兩性霉素B的患者,要告知患者用藥的主要目的是抗真菌治療。告知患者用藥后的出現(xiàn)惡心、嘔吐、眩暈等是藥物副作用導致飲食指導:術前要加強營養(yǎng),指導患者進食含充足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飲食,有利于術后傷口愈合,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對有糖尿病的患者,應遵醫(yī)囑指導患者進食糖尿病飲食。4.注意事項手術禁忌:真菌性鼻竇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遵囑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狀況,對血糖異常的患者需請內科會診進行調節(jié),將血糖控制平穩(wěn)后,方可進行手術。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真菌性鼻竇炎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醫(yī)療護理的配合效果;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的掌握程度。(二)術后護理參見鼻內鏡手術術后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了解術中情況:注意了解患者術中病變的范圍和病灶清除的情況。病情評估:對術前有視力下降或眼球活動障礙的患者,注意視力的變化,觀察患者的眼球活動狀況。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侵犯顱內的患者,注意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瞳孔大小、對光反射狀況等。2.護理要點(1)視力的觀察:對有視力下降的患者,注意視力的變化,每日測量患者視力,并做好記錄,注意和術前視力進行對比。(2)疼痛護理: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術后常仍有頭痛癥狀,護士要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xù)時間,注意同術前進行對比。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保持室內環(huán)境安靜,盡可能減少不良因素的刺激。指導患者分散注意力緩解疼痛的方法,頭痛不可耐受時,要立即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止痛藥物治療。(3)特殊藥物: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患者術后一般不應用廣譜抗生素,應用糖皮質激素鼻噴劑控制鼻竇黏膜反應狀態(tài)即可。對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術后仍需全身和局部應用抗真菌藥物,應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藥物不良反應。特殊藥物兩性霉素B在保存時注意嚴格避光,在靜脈輸液時應使用避光輸液器。(4)基礎護理:對術后仍有視力下降、劇烈頭痛的患者,護士要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生活需求,協(xié)助患者進食、排便等。(5)心理護理:真菌性鼻竇炎術后的患者常會擔心預后,要告知患者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通過手術及后續(xù)治療,一般預后較好。對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由于預后較差,患者心理負擔重,要注意鼓勵和安慰患者,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3.術后宣教和指導要點:參見術前。4.注意事項鼻腔沖洗:患者鼻腔填塞期間禁止鼻腔沖洗,取出鼻腔填塞敷料后,可遵醫(yī)囑進行鼻腔沖洗,沖洗液用0.05%兩性霉素B溶液,有助于抑制遺留在竇腔內的真菌生長繁殖,利于病情恢復。配制的兩性霉素B的原液需低溫保存,并嚴格避光。(三)出院指導參見鼻內鏡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出院指導。1.用藥指導: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的患者,出院后需繼續(xù)遵醫(yī)囑使用口服抗真菌藥,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指導患者按時用藥,告知患者用藥的副作用。2.隨訪復查:告知患者復查的重要性。囑患者定期復查,如有不適,應及時來院就診。第三節(jié)喉科疾病護理常規(guī)一、喉科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一)術前護理1.評估和觀察要點病情評估:評估患者的咽喉部情況,包括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咽部疼痛及不適癥狀;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原發(fā)病治療用藥情況、既往病史及全身有無合并癥等;了解患者睡眠、飲食及二便情況。安全評估:評估患者的呼吸、睡眠情況及年齡、精神狀態(tài)及自理能力。疾病認知: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程度,評估其配合程度。心理狀況:了解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2.護理要點(1)術前檢查常規(guī)檢查:血、尿常規(guī),生化全項,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體,心電圖,胸部X光片。??茩z查:纖維喉鏡檢查及頻閃喉鏡檢查。注意事項: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前檢查的目的、方法,積極協(xié)助其完成各項檢查;告知患者靜脈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時以上;留取尿標本時,應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2)術前準備呼吸道:保暖,預防感冒,必要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胃腸道:全麻手術需禁食、水6-8小時,防止全身麻醉所導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過敏試驗:詢問過敏史,遵醫(yī)囑做抗生素皮膚過敏試驗,記錄結果。皮敏試驗陽性者,應在病歷、床頭卡和患者一覽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時通知醫(yī)生。個人衛(wèi)生:保持口腔清潔,術前一日給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潔,男性患者剃凈胡須。睡眠: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保證充足睡眠,必要時,遵醫(yī)囑于術前晚給予口服鎮(zhèn)靜劑。術晨準備:囑患者取下假牙、眼鏡、角膜接觸鏡,將首飾及貴重物品交予家屬妥善保存,入手術室前排空二便。手術前遵醫(yī)囑給予術前針,并將病歷、術中用藥等用物帶入手術室;檢查患者腕帶的信息是否清楚、準確、齊全,以便術中進行患者的身份識別。床單位準備:備全麻床、輸液架、血壓計、聽診器、氧氣、污物袋等。心理護理:合理運用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介紹手術名稱及簡單過程、麻醉方式、術前準備的目的及內容、術前用藥的作用,并向患者講解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及需要的醫(yī)療處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解除顧慮,消除緊張情緒,增強信心,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3.宣教和指導要點病種宣教:就所患疾病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原則、預后、預防等。呼吸道:告知患者術后觀察呼吸道是否通暢、觀察口腔傷口滲血及有無出血是術后護理的重點,并指導患者正確排痰,并及時將口腔內分泌物吐出,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同時,利于觀察出血情況。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患者進食,以清淡易消化溫、涼軟食為主,避免進食酸、辣、刺激性飲食。注意飲食衛(wèi)生,以免發(fā)生腹瀉、腹脹等不適,影響手術。用藥宣教:術前遵醫(yī)囑使用抗炎藥,主要是為了減輕炎癥,為手術做好準備;術前應用霧化吸入,目的是為了局部抗炎、減輕黏膜的充血和水腫,稀釋痰液利于分泌物排出。告知患者用藥的名稱、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體位指導:告知患者全麻術后回病房2-4小時內,需采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引起窒息。4.注意事項手術禁忌:注意患者有無發(fā)熱、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術前監(jiān)測生命體征,若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yī)生予以處理;女性患者月經來潮時及時通知醫(yī)生。服藥禁忌:入院后及時詢問患者是否長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藥物,服用者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術前應停藥一周,以免引起術中出血或麻醉意外。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所患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醫(yī)患配合效果;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和精神狀態(tài)的掌握程度。(二)術后護理1.評估和觀察要點手術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責任護士與麻醉護士嚴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術中病情變化、生命體征、出血量、意識恢復狀態(tài)及皮膚完整性。病情評估: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生命體征、意識、呼吸道通暢情況;觀察局部傷口有無滲血情況;觀察口腔分泌物的顏色、量和性質;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和程度;觀察藥物作用及用藥后反應,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并發(fā)癥的觀察:觀察患者有無咳血、憋氣、呼吸困難等癥狀。術后不適癥狀的評估:觀察患者有無咽喉部疼痛、咽干、發(fā)熱等不適癥狀,并遵醫(yī)囑給予處理。2.護理要點(1)生命體征: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每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4次,血壓異常的患者監(jiān)測血壓每日1-2次,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心電監(jiān)測。(2)體位護理:全麻術后回病房2-4小時內,采取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發(fā)生窒息。喉科疾病術后,常規(guī)給予自由體位。(3)傷口滲血:告知患者術后將口腔內分泌物吐出,密切觀察滲血的顏色、性質和量,若僅為唾液中帶血絲,屬少量滲血,囑患者勿慌張,為正?,F(xiàn)象。(4)疼痛:觀察患者疼痛的性質和部位,正確指導飲食。(5)口腔清潔:口腔清潔對于增進患者食欲、預防局部感染、促進疾病的恢復有重要作用。告知患者早晚刷牙,三餐后及每日睡前用漱口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感染。(6)基礎護理:輸液期間,協(xié)助患者進食、如廁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動;關注患者的需求,隨時詢問,積極提供相應的幫助,并按等級護理的要求及專科特點完成患者的基礎護理內容。(7)心理護理:傾聽患者主訴,及時了解患者的不適癥狀及心理變化,針對患者對手術產生的緊張和畏懼感及時給予解釋和幫助,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8)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1)呼吸困難:咽喉部手術切除術后,手術局部損傷、全麻插管造成的水腫、出血及血凝塊阻塞是發(fā)生急性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原因。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易發(fā)生氣道痙攣;應密切觀察患者意識恢復狀態(tài),觀察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及深淺度;觀察患者呼吸道內分泌物的顏色、性質和量;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給氧,同時通知醫(yī)生給予處理。2)出血:觀察患者口腔分泌物的顏色、量及性質,若出現(xiàn)有鮮血從口中大口吐出時即為大量活動性出血。安撫患者,給予床頭抬高及冰袋冷敷頸部并及時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止血藥,準備好搶救物品及藥品,必要時協(xié)助醫(yī)生準備急診手術探查止血。加強巡視病房,尤其在患者睡眠狀態(tài)下,有無頻繁的吞咽動作,一旦發(fā)現(xiàn),需叫醒患者,囑其將口腔內分泌物吐出,觀察分泌物的性質。3)感染:觀察患者的今年精神狀態(tài),監(jiān)測體溫變化,若體溫升高或患者主訴傷口突然異常疼痛,且切口周圍皮膚紅、腫等異常表現(xiàn),應及時通知醫(yī)生予以處理,局部冷敷、查血常規(guī)或血培養(yǎng)、全身用藥。3.宣教和指導要點(1)用藥宣教:遵醫(yī)囑給予患者抗炎、抗水腫、止血輸液治療,告知患者用藥目的:是為了預防感染、減輕粘膜水腫、減少出血;并告知患者用藥的名稱、使用方法,觀察用藥后反應。(2)霧化吸入:告知患者應用霧化吸入治療:是為了收縮腫脹的黏膜、抗炎、消腫、濕潤呼吸道、減輕傷口疼痛,促進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并告知患者用藥的名稱、使用方法,觀察用藥后反應及效果。(3)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患者進食,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進食酸、辣、刺激性飲食。注意飲食衛(wèi)生,以免發(fā)生腹瀉、腹脹等不適。(4)安全指導:全麻術后觀察患者有無乏力、頭暈等癥狀,指導患者首次下床時應漸進下床,防止虛脫摔倒;教會患者使用床旁呼叫系統(tǒng),一旦出現(xiàn)憋氣、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時,應即刻采取安全措施:手扶固定物體、及時臥床,并通知醫(yī)務人員;老年人活動時應注意地面濕滑,防止摔倒,兒童患者注意不要隨處跑動,以免撞傷。4.注意事項:(1)氣道護理:全麻術后至麻醉未完全清醒前,易發(fā)生氣道閉合,應給予密切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因素如體位、痰液粘稠及量多、出血等,及時給予處理,防止呼吸道梗阻的發(fā)生。(2)口腔清潔:保持口腔清潔對增加患者術后的舒適感及促進傷口愈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責任護士應每日好督促和指導工作,保證患者按時完成。(3)效果評價:評價患者對手術及健康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評價患者住院期間醫(yī)患配合程度。(三)出院指導上呼吸道保護:囑患者注意保暖,多飲水,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免影響傷口愈合。治療指導:囑患者遵醫(yī)囑按時正確使用霧化吸入藥物,預防傷口感染,減輕局部粘膜腫脹,利于傷口愈合;口服化痰、抗炎藥物的患者,告知其藥物名稱、使用方法和時間、藥物的副作用;并告知患者遵醫(yī)囑使用藥物的重要性。飲食:恢復期應禁煙禁酒、禁辛辣刺激性食物,選擇含有豐富維生素、蛋白質的飲食(如新鮮水果、蔬菜、魚、瘦肉),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谇磺鍧崳簢诨颊叱鲈汉笞⒁饪谇恍l(wèi)生,按時刷牙,養(yǎng)成餐后漱口的習慣,保持口腔清潔。復查:按時復查,術后進行喉鏡檢查,(一般出院2周后到門診復查,以后根據恢復情況由醫(yī)生告之復查時間)以便醫(yī)生了解手術創(chuàng)面恢復情況,并及時對癥進行處置。期間如出現(xiàn)出血、疼痛加劇等不適應及時就診。環(huán)境:環(huán)境應安靜舒適,保持溫濕度適宜,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疾病的康復。二、CO2激光術護理常規(guī)(一)手術適應癥聲門型癌,T1a,T1b,病變局限者。呼吸道乳頭狀瘤。聲帶息肉、角化、聲帶白斑及淀粉樣變。部分喉先天性疾病,如喉噗。聲門狹窄。喉臨近器官如舌根病變,下咽病變如會厭囊腫、舌扁桃體肥大。(二)術前護理參見咽喉科疾病手術一般護理常規(guī)。宣教和指導要點:病情指導:根據患者術式、病情,告知患者術后需要用聲休息,囑其做好準備,安排好時間,必要時準備好紙和筆,方便用聲休息期間進行交流。(三)術后護理參見咽喉科疾病手術后一般護理常規(guī)。1.評估和觀察要點呼吸道評估:評估患者的自主呼吸、意識恢復情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憋氣、咳血,有異常變化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出血的評估:評估患者口腔內分泌物的顏色、性質、量及出血的部位。2.護理要點呼吸道:密切觀察患者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深淺度,觀察口腔內分泌物的性質,分泌物粘稠且量多時,指導患者及時咳出,教會患者正確咳痰。出血的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注意有無憋氣、咳血,觀察口腔內分泌物的顏色、量和性質,有少量血絲屬正?,F(xiàn)象,有鮮血從口腔吐出時,應觀察出血的部位,疼痛的護理:術后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傷口疼痛,觀察患者疼痛的性質、部位、持續(xù)時間,若為輕度疼痛,告知患者屬正?,F(xiàn)象,囑患者做好口腔清潔、合理飲食,指導患者可通過看電視、聽音樂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如出現(xiàn)異常疼痛,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3.宣教和指導要點用藥宣教:有胃酸返流者,遵醫(yī)囑指導其正確使用抑制胃酸類藥物,并向患者講解用藥名稱、作用和使用方法。合理用聲:聲帶息肉切除術后患者用聲2周,休聲期間向患者強調不要耳語說話,做好患者休聲的監(jiān)督工作;聲帶白斑、角化、淀粉樣變等患者術后可適當說話或遵醫(yī)囑,目的是為了防止術后聲帶粘連;聲帶小結術后禁聲時間不宜過長,以一周左右為宜,因早期開始非張力性發(fā)聲,能使覆蓋在聲韌帶上的殘留粘膜發(fā)生自由振動,促進聲帶運動性愈合,防止粘連;喉乳頭狀瘤、舌根淋巴組織增生等手術范圍不涉及聲帶的患者手術無須禁聲。4.注意事項合理用聲:患者術后康復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