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10523_第1頁
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10523_第2頁
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10523_第3頁
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10523_第4頁
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105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的使用第一節(jié):心理測驗基本知識第二節(jié):常用心理測驗第一節(jié):心理測驗的基本知識一、什么是心理測驗所謂心理測驗,就是依據(jù)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過觀察人的少數(shù)有代表性的行為,對于貫穿在人的全部行為活動中的心理特點做出推論和數(shù)量化分析的一種科學手段。心理測驗是判定個別差異的工具,個別差異包括很多方面,并可在不同的目的與不同的情境下去研究,這就使測驗具有了不同的類別和功用。二、心理測驗的種類心理測驗的分類隨采用的標準不同而有所不同。(一)按測驗的功能分類1.能力測驗能力一詞,其含義頗為籠統(tǒng)。從心理測驗的觀點看,可將其分為實際能力與潛在能力。實際能力是指個人當前“所能為者”,即代表個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與技能,是正式與非正式學習或訓練的結果。潛在能力指個人將來,嚴可能為者”,是在給予一定的學習機會時,某種行為可能達到的水平。有人只把測量實際能力的測驗稱作能力測驗,而把測量潛在能力的測驗稱作能力傾向測驗。實際上二者很難分清。能力測驗又可進一步分為普通能力測驗與特殊能力測驗。前者即通常說的智力測驗,后者多用于測量個人在音樂、美術、體育、機械、飛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2.學績測驗主要用于測量個人(或團體)經(jīng)過某種正式教育或訓練之后對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為所測得的主要是學習成績,所以稱作學績測驗。最常見的是學校中的學科測驗。無論學績測驗還是能力測驗(包括能力傾向測驗),所測得的都是個人在其先天條件下經(jīng)由后天學習的結果。不過學習成績測驗多是測量有計劃的或比較確知的情境(如學校)下學習的結果,而能力測驗,特別是能力傾向測驗則是測量較少控制的或不大確知的情境中學得的結果,也就是在個人生活中經(jīng)驗累積的結果。3.人格測驗人格測驗主要用于測量性可知、氣質、興趣、態(tài)度、品德、情緒、動機、信念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亦即個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二)按測驗的對象分類1.個別測驗個別測驗每次僅以一位受測者為對象,通常是由一位主測者與一位受測者在面對面的情形下舉行。此類測驗的優(yōu)點在于主測者對受測者的行為反應有較多的觀察與控制機會尤其對某些人(如幼兒及文盲)不能使用文字而只能由主試者記錄其反應時,就非采用面對面的個別測驗不可。個別測驗的主要缺點是時間不經(jīng)濟,不能在短時間內經(jīng)由測驗收集到大量的資料,而且個別測驗手續(xù)復雜,主持者需要較高的訓練與素養(yǎng),一般人不易掌握。2.團體測驗團體測驗是在同一時間內由一位主測者(必要時可配幾名助手)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資料,因此在教育上被廣泛采用。團體測驗的缺點是是受測者的行為不易控制,容易產(chǎn)生測量誤差。(三)按測驗材料分類1.文字測驗文字測驗所用的是文字材料,受測者用文字作答,所以也稱其缺點是容易受被測者文化的影響,因而對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人使用時,其有效性將降低,甚至無法使用。2.非文字測驗非文字測驗也稱操作測驗。測驗題目屬于對圖形、實物、工具、摸型的辨認和操作,無需使用文字作答,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學前兒童和不識字的成人。此種測驗的缺點是大多不宜團體實施,在時間上不經(jīng)濟。(四),按測驗的目的分類1.描述性測驗測驗的目的在于對個人或團體的能力、性格、興趣、知識水平等進行描述。2.診斷性測驗目的在于對個人或團體的某種行為問題進行診斷。3.預示性測驗目的在于從測驗分數(shù)預示一個人將來的表現(xiàn)和所能達到的水平。(五)按測驗的難度和時限分類1.速度測驗題目數(shù)量多,并嚴格限制時間,主要測量反應速度。此種測驗題目較為容易,一般都沒有超出被試的能力水平,但因時限較短,幾乎每個被試都不能做完所有題目。在純粹的速度測驗中,分數(shù)完全依賴于工作的速度。2.難度測驗包含各種不同難度的題目,由易到難排列,其中有一些極難的題目,幾乎所有被試都解答不了。但作答時間較為充裕,使每個受測者都有機會做所有的題目,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完會做的題目,因此測量的是解答難題的最高能力。(六)按測驗的要求分類1.最高行為測驗此種測驗要求受測者盡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主要與認知過程有關,有正確答案。能力測驗、學績測驗均屬最高行為測驗。2.典型行為測驗此種測驗要求受測者按通常的習慣方式做出反應,沒有正確答案。一般說來,人格測驗測量的均屬典型行為。三、心理測驗的功能心理測驗的基本功能是測量個體差異或同一個體在不同場合下的反應。測驗在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一)測驗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1.選材在教育、工業(yè)、軍事、藝術、體育等部門,人們經(jīng)常面臨著選材問題,根據(jù)對各種活動的分析,找出各種活動所要求的心理模式,然后根據(jù)這些特征設計出各種能力、人格和學績測驗,預測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適宜性,可以提高人才選拔和職業(yè)訓練的效率。2.安置在學校對學生如何按能力分班以做到因材施教、早出人才;在工廠和部隊如何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長分配工作和兵種,以做到人盡其才,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和部隊戰(zhàn)斗力。借助于心理測驗,可以使我們在人和工作之間做出較好的匹配。3.診斷對于智力落后者的鑒別是促進心理測驗發(fā)展的原動力之一,直到今天,在臨床上對各種智能缺陷、精神疾病和腦功能障礙的診斷仍是某些心理測驗的主要用途。測驗的診斷功能不只限于臨床,在教育工作中還可以用測驗來發(fā)現(xiàn)學生適應不良的原因和學習困難之所在,搞清是缺乏某種特殊能力,還是某方面的知識沒有掌握,亦或是性格不良,從而采取適當?shù)膸椭脱a救措施。專門為某一學科編制的診斷測驗還可以確定學生所犯錯誤的類型,找出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的弱點,以決定采用什么方法彌補。4.評價測驗可以評價人們在學習和能力上的差異,人格的特點以及相對長處和弱點,評價兒童已達到的發(fā)展階段等。既可用于評價5.咨詢各種學業(yè),能力,興趣、性格測驗可以服務于升學,就業(yè)指導,還可探察人的情緒困擾和人格障礙,為當事人的自我決策和行為矯正提供參考意見。用測驗來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注意測驗資料只是作決定時要考慮的一個因素,而不是充分的條件,要作出一個好的決策還必須考慮其它方面的信息。四、心理測驗的相關知識(一)標準化—套好的題目并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測驗。對于測驗的基本要求是準確、可靠。為了減少誤差,就要控制無關因素對測驗目的的影響,這個控制的過程,稱作標準化。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標準化的首要條件,是對所有受測者施測相同的或等值的題目。測驗的內容不同,所得的結果便無法比較。施測盡管對于所有的受測者使用了相同的題目,但如果在施測時各行其是,所得的分數(shù)也不能進行比較。為了使測驗條件相同,必須有統(tǒng)一的指導語和時間限制。給受測者的指導語屬于測驗刺激的一部分,它的內容通常包括對測驗目的說明和受測者應該如何作答的指示(包括如何選擇反應、記錄反應、以及時限等)。對于紙筆測驗來說,這些指示一般印在測驗的開始部分,也可以印在另外一張紙上。要求簡單明確,不引起誤解。如果題目形式對被試是生疏的,還應該有一些例題。為了保證測驗情境的一致,還要有對主試者的指導語,主要是對測驗細節(jié)作進一步解釋,以及其它一些有關事項,包括測驗房間場地的安排(照明、桌掎、隔音、溫度等),測驗材料的分發(fā),如何計時、記分,對被試的各種提問如何回答,以及在測驗中途發(fā)生意外情況(如停電,有人遲到,生?。蛔鞅椎葢撊绾翁幚?。由于主試者的一言一行,甚至表情動作都會對受測者產(chǎn)生影響,所以主試者一定要嚴格遵守施測指導,不要任意發(fā)揮和解釋??偟囊笫?,無論什么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使用同一測驗,都必須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對主試者的指導語與測驗是分開的。確定測驗的時限,要考慮施測條件和實際情況的限制(如一節(jié)課時間的長度),以及被試的特點(如對兒童、老人、病人施測時間不宜過長),不過更重要的是考慮測量目標的要求。對于人格測驗來說,反應速度是不重要的,可不必規(guī)定嚴格的時限,但是在測量能力和學績成就時,速度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依據(jù)速度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測驗分成速度測驗和難度測驗。純速度測驗時間應當嚴格限制,使被試中沒有人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完全部題目。純難度測驗只考察被試解決難題的水平而不考慮完成時間。實際上,大多數(shù)能力和學績測驗介于上述二者之間,既考察反應的速度也考察解決難題的能力。通常所用的時限是使大約90%的受訓者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全部測驗,如果題目由易到難排列,應使大多人在規(guī)定對間內完成他會答的問題。確定時限一般采用嘗試法,即通過預測來決定。假設根據(jù)第一次試測的經(jīng)驗,我們估計大部分被試可以在25分鐘內做完,在第二次試測時,可以先叫被試用黑鉛筆做20分鐘,然后換成紅鉛筆,再過5分鐘換成藍鉛筆,這樣便可了解被試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題目的數(shù)量。另一種方法是在施測現(xiàn)場掛一只鐘,每個被試做完后即將當時時間寫在試卷末尾。試卷收齊之后再根據(jù)被試完成情況規(guī)定合適的時限。評分標準化的第三個要素是客觀評分??陀^性意味著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受過訓練的評分者之間有一致性。只有當評分是客觀的時候才能夠把分數(shù)的差異完全歸諸受測者的差異。一般說來,自由反應的題目(如問答題、論文題等)評分者之間很難取得完全一致,而選擇題的評分較為客觀,因此有人將選擇題組成的測驗叫客觀性測驗。無論哪種測驗,為使評分盡可能客觀,有三點要求:常模一個標準化測驗,不但內容、施測和評分要標準化,對分數(shù)的解釋也必須標準化,如果同一個分數(shù)可做出不同的推論,測量便失去了客觀性。多數(shù)測驗用常模作解釋分數(shù)的依據(jù)。測驗分數(shù)必須與某種標準比較,方能顯出它所代表的意義。例如。某學生成績單上寫著:物理——85分。我們僅從這個分數(shù)很難斷定他學得如何,因為沒有一個比較的標準。在傳統(tǒng)心理測驗中,是把個人所得的分數(shù)與代表一般人同類行為的分數(shù)相比較,以判別其所得分數(shù)的高低。此處所指的“代表一般人同類行為的分數(shù)”,即為“常?!?。例如,以攝氏溫度計,便可確診為發(fā)燒,因為一般人的正常體溫是37°C,這就是成人體溫的常模。建立常模的方法是,在將來要使用測驗的全體對象中,選擇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稱標準化樣本),對此樣本施測并將所得的分數(shù)加以統(tǒng)計整體,得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分數(shù)分布。標準化樣本的平均數(shù),即為該測驗的常模。常??梢驑藴驶瘯r選取樣本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類別。常見的有年齡常模、年級常模、性別常模、地域常模、民族常模、職業(yè)常模等。(二)對測驗的鑒定測驗編好后,必須對其測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進行考驗,為此就要進行測量學方面的分析,搜集信度和效度資料。信度信度指的是測量的可靠性或一致性。我們用鋼片卷尺去量黑板的長度,所得的結果是可靠的,因為無論是由一個人量數(shù)次還是分別由幾個人去量,所得的結果都是一致的。如果我們改用橡皮筋做的軟尺去測量黑板的長度時,因為拉力大小不同,多次或多人測量所得的結果就難得一致。因此,用橡皮筋做的軟尺測量長度是不可靠的,也就是說,這樣的測量工具是缺乏信度的。一個測驗在標準化的時候,必須確定它的信度。確定信度多采用相關法。以相關系數(shù)的大小表示信度的高低。效度效度指的是測量的有效性或正確性,這是測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衡量一個測量工具有沒有效,就是看它所測量的是不是它所要測的東西。例如,以磅秤量體重是有效的,但如果用它量身高,雖然多次測量結果一致(信度高),但所得的數(shù)量并不能代表個人的身高,因此對量身高來說,磅秤是個無效或效度極低的工具。在編制心理測驗時,如何提高效度,無疑是個首要的問題。效度的確定方法,視測量的性質和目的而定。區(qū)分度和難度難度是指測驗題目的難易程度。定義為被試在某個題目上的通過率或得分率。區(qū)分度是指測驗題目對被試實際能力或心理特質水平的區(qū)分能力或鑒別能力。五、正確地對待和使用測驗(—)對測驗的錯誤看法自測驗問世以來,人們對其毀譽不一。對測驗的效能存在兩種極端看法:1.測驗完美無缺有的人高估測驗的效能,對測驗奉若神明,單純依靠測驗做各種決定,而不考慮從其他方面來的信息。他們迷信分數(shù),把測驗分數(shù)絕對化,甚至把測驗分數(shù)的微小差異也看作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特別是在20年代,隨著團體測驗的興起,測驗在西方風靡一時、泛濫成災,忽略了測驗還只是個粗糙的工具。當測驗結果與那些毫無根據(jù)的期望大相徑庭的時候,對測驗的失望、懷疑,乃致敵視情緒便油然而生。這一狂熱運動實際上反而延宕了心理測驗的進一步發(fā)展。2.測驗無用且有害心理測驗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受到人們的批評。測驗的反對者認為測驗是根本無用的,依靠測驗往往會做出許多錯誤的決定。在西方對測驗的另一種批評是,某些人格測驗侵犯了個人秘密,違背民主原則。他們認為人的個性和態(tài)度是自己的事,與學習或工作的成功無關,不應該在作實際決定時加以考慮。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立法機關通過的一條法令規(guī)定:凡涉及學生“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個人信仰、私生活、家庭生活、品格或宗教方面的問題,禁止施行任何測驗,問卷,調查或檢查……除非書面通知學生的家長或保護人,說明需要施行這樣的測驗、問卷、調查或檢查,并得到他們以書面形式所表示的同意……”人們對測驗批評最強烈的問題是:測驗為宿命論和種族歧視、階級壓迫提供心理學依據(jù)。近年來對此問題國際上已取得漸趨一致的看法。人們普遍認為,這不是測驗本身的過錯,測驗是一個工具,測的是人的心理的差異,至于這個差異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這要看使用者持哪種心理學理論,而與測量工具無關?,F(xiàn)在大多數(shù)人認為測驗測量的是教育成就和現(xiàn)有能力,是遺傳與環(huán)境,成熟與學習相互作用的結果。至于測驗為少數(shù)種族主義者和統(tǒng)治者所利用,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早期的智力測驗由于內容多是白人和城市中產(chǎn)階級所熟悉的材料,黑人和勞動人民在測驗上得分較低。于是有人便得出了黑人和勞動人民天生愚笨的結論。但此種觀點很快就受到正直的心理學家的批判。對文化背影影響測驗分數(shù)的問題已經(jīng)研究了很多年,最初,有些研究者企圖發(fā)展排除文化影響的測驗,可是人們很快就認識到這是行不通的,于是又轉向編制所謂文化公平的測驗。還有人根據(jù)亞文化群的特點,為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體編出不同的量表。所有這些努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們認為所謂公平只是相對的,更重要的是找出造成各個團體文化差異的因素,然后再去設法消除它。過去,某些人腦子里有這樣一個公式:心理測驗=智力測驗=智商=遺傳決定論,這實在是對測驗的一種誤解,正是這種誤解,使心理測驗蒙受了長期的不白之冤。(二)對測驗的正確態(tài)度1.測驗是研究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和作決策的輔助工具。測驗不是鑒別個別差異的唯一方法,更不是萬能方法。任何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測驗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把各種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對人的心理現(xiàn)象做出全面的考察。當現(xiàn)實需要我們做出決定時,我們應當采用最有效的信息,如果它能從測驗分數(shù)得到,那就使用測驗,如果別的方法能提供更好的信息,那就不用測驗,重要的是對各種方法的功效做出評價,權衡利弊,盡可能公正地客觀地采用最理想的程序。2.測驗作為一個研究手段和測量工具尚不完善心理測驗無論在理論上和方法上都存在不少問題,絕不能認為測驗分數(shù)對于人們的能力和人格提供了非常準確可靠的指標,在對測驗分數(shù)作解釋,尤其是對個別人做預測時必須十分小心。在某些情況下,測驗使人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測驗能為我們提供用其他方法得不到的有用信息。我們不應該重犯倒洗澡水把孩子也潑掉的錯誤。(三)為了更好發(fā)揮測驗的效能,必須防止測驗的亂編濫用測驗是個有用的工具,但對測驗的使用必須加以控制。測驗之所以遭到一些人的反對,除了測驗本身的問題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測驗的誤用帶來嚴重的社會后果,敗壞了測驗的信譽。為此,美國心理學會于1954年制訂了《心理學家的道德準則》和《心理測驗與診斷方法的技術建議》兩個文件,對測驗的發(fā)行和實施原則做了明確規(guī)定,對使用者的資格也做了嚴格的限制。前車之覆,后車之鑒。目前,測驗在我國剛剛興起,我們應該一開始就強調它的科學性、嚴肅性,使之沿著正確方向發(fā)展。為了防止測驗的亂編濫用,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測驗的編制和修訂要注意科學性編制和修訂心理測驗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必須由有關領域的專家來主持。他們不但要對該領域(如智力、人格等)的心理學理論有較深造詣,而且要通曉測驗的基本原理和編制技術。對心理學和測量學一竅不通或一知半解就來編制或修訂測驗是應該禁止的。測驗的首要條件是標準化。標準化測驗在編制時要遵循特定的程序,不但要有統(tǒng)一的內容、施測程序和評分方法,而且要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還要有解釋分數(shù)的常模資料或其他參照標準。即使國外廣為流行的測驗,在引進時也必須根據(jù)試測結果修訂常模和某些不合適的題目,簡單照搬或僅憑主觀經(jīng)驗稍加更改就拿來應用,是很危險的。2.測驗的出版和發(fā)行要嚴加控制對于大多數(shù)心理測驗來說,泄露測驗內容,可能會使測驗失效。因此,對測驗的出版發(fā)行必須嚴加控制。不應在科普讀物上發(fā)表測驗題目,在一般公開發(fā)行的書籍上,(包括某些教科書)介紹能力或教育測驗需要舉例時,最好用模擬題目。編制和修訂一個測驗需要很長時間,有的測驗經(jīng)過幾十年的使用和反復修訂已漸趨完善,一旦公開發(fā)表,便整個報廢。某些人格測驗對題目的保密要求雖然不象能力測驗那樣強,但廣為散發(fā)也會增加誤用的可能性,造成不良的社會后果。為了保護測驗,防止測驗失密,不讓一般人熟悉測驗內容,需要有相應的出版法來保證。正式發(fā)行的測驗,必須備有詳細的測驗手冊或說明書,不僅要講清施測和計分方法,而且應提供足夠的信息以使得人們能對測驗本身做出評價,沒有效度和信度資料的測驗是不能發(fā)行的。目前在一些科普刊物上登載的測驗多半是游藝性的,不能正式拿來使用。在宣傳和介紹測驗時要實事求是地講清測驗適用范圍,指出其不足和局限,不要夸大測驗的功能。3.測驗使用者要具備一定的資格測驗的選擇、施測、計分和解釋都必須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或醫(yī)生來進行。一般說來,個別施測的智力測驗和大部分人格測驗對使用者的要求較高,而學績測驗的使用者只要受過初步訓練即可。測驗的使用者既要有能力,又要恪守一定的職業(yè)道德。在宣傳和分析測驗結果時要謹慎行事,要考慮對當事人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告訴當事人的應是對結果的解釋,而不是簡單宣布一個分數(shù),要保護受測者的利益,如對測驗結果保密等,如果發(fā)現(xiàn)受測者在能力、人格或學習上存在某種問題,要給以輔導和幫助,并盡可能提供相應的教育和治療上的措施,把診斷與矯正結合起來。4.要學習和宣傳測量理論亂編濫用測驗的根源在于不懂測量理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提倡心理學和教育學工作者學點測量學對廣大教師宣傳和普及測量理論,促進考試科學化,亦屬當務之急。對國外測量理論和測驗一樣,也要加以適當改造,使之適合我國國情。第二節(jié):常用心理測驗一、瑞文圖形推理測驗(一)測驗材料本測驗為非文字智力測驗,測驗材料是60幅圖案構成的60個測題構成的一本圖冊,內分六個單元(A、B、C、D、E),每單元12題。測驗的實施(2)(二)適用范圍6歲到成人被試均可使用,一般團體進行。此測驗可用于有言語障礙的智力測量,亦可為不同民族、不同語種間的跨文化研究工具。(三)測驗的實施施測步驟團體施測示范測試方法;本測驗40分鐘內交卷,測驗進行到20分鐘及30分鐘各報一次時間;(四)測驗的記分(五)結果的解釋(六)相關知識關于瑞文測驗瑞文測驗共包括標準型、彩色型和高級漸進方陣三套測驗。標準型(SPM)是瑞文測驗的基本型,于1938年問世,適用于6歲到成人被試,有5個黑白系列,共計60個項目組成;彩色型(CPM)編制于1947年,適用于5.5歲到11.5歲的兒童及智力落后的成人,分為三個系列,共計36個測驗項目組成。高級型(APM)包括漸進矩陣I型(12題)及II型(36題),類似于瑞文標準漸進測驗,但難度更大,可對在標準型測驗上得分高于55分的被試進行更精細的區(qū)分評價。瑞文測驗的理論基礎Raven(1927)認為籠統(tǒng)地用智力一詞還不足以描繪人的多種認識能力,指出存在著兩種既對立又有內在聯(lián)系的行為,即再生性能力(回憶已獲得信息并進行言語交流的能力)和推斷性能力(個體作出理性判斷的能力)。Raven用編制的一套詞語量表評估再生性能力,用他自己創(chuàng)制的另一套全部由圖片組成的非言語測驗測量推斷性能力,這就是著名的瑞文測驗。(七)注意事項主試逐字照讀指導語,對被試提問可以重復指導語,不應擅自補充或修改。團體施測時特別要防止相互抄襲或交談,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座位分開。團體施測對象如超過30人,除主試外應增加主試助理1~2人。每次施測團體應不超過50人。主試和主試助理在被試進行前5題時,應進行巡視,對不能理解解題方式或前5題不能正確回答者,單獨重復指導語。二、艾森克人格問卷(一)測驗材料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是由英國艾森克(H.G.Eysenck)教授和其夫人根據(jù)因素分析法編制的,最早于1975年出版°EPQ分為成人和幼年兩套問卷,各包括精神質(P)、內外向(E)、神經(jīng)質(N)和說謊(L)四個量表。(二)測驗的實施EPQ成人問卷用于調查16歲以上成人的個性類型,幼年問卷用于調查7至15歲幼年的個性類型。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試均可以使用。(三)測驗的實施發(fā)卷后向被試者說明方法,便由他自己逐條回答??梢詡€別進行,也可以團體進行。每一個項目一定要作一回答,而且只能回答是或否。(四)測驗的記分記分時,首先統(tǒng)計出被試者在各量表上獲得的粗分,然后按年齡和性別常模換算出標準T分。剖析圖分析結果的解釋各量表的T分在43.3?56.7分之間為中間型,各量表的T分在38.5?43.3分或56.7?61.5分之間為傾向型,而T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為典型型。以內外向為例,T分在43.3?56.7分之間為中間型,T分在38.5?43.3分之間為傾向內向,T分在56.7?61.5分之間為傾向外向,T分在38.5分以下為典型內向,T分在61.5分以上為典型外向。P、N、L量表類推。另外,根據(jù)被試者得分的所在象限還可了解其氣質特點。。(五)相關知識關于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按E(內向-外向)、N(神經(jīng)質)、P(精神質)和L(掩飾性)四個量表記分,前三者分別代表艾森克人格結構的三個維度,L是后來加進的一個效度量表,但也代表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功能,即反映被試的社會樸實或幼稚水平。一般結果認為,此量表的項目較少,易于測查,項目內容較適合我國的情況,被認為是較好的人格測定方法之一。艾森克認為正常人也具有神經(jīng)質和精神質,高級神經(jīng)的活動如果在不利因素影響下向病理方面發(fā)展,神經(jīng)質可發(fā)展成為神經(jīng)癥,精神質可發(fā)展成為精神病。因此,神經(jīng)質和精神質并不是病理的,不過有些精神病和罪犯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各量表的高低分意義E(內向-外向):分數(shù)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際,渴望刺激和冒險,情感易于沖動。分數(shù)低表示人格內向,可能是好靜,富于內省,除了親密的朋友之外,對一般人緘默冷淡,不喜歡刺激,喜歡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緒比較穩(wěn)定。N(神經(jīng)質):分數(shù)高者常常焦慮、擔憂、郁郁不樂、憂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以至出現(xiàn)不夠理智的行為。分數(shù)低者情緒反應緩慢且輕微,很容易恢復平靜,他們通常是穩(wěn)重、性情溫和、善于自我控制。P(精神質):高分者可能是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不近人情,感覺遲鈍,與他人不友好,喜歡尋釁攪擾,喜歡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顧危險。低分者能與人相處,能較好地適應環(huán)境,態(tài)度溫和、不粗暴、善從人意。(六)注意事項每一項目只要求被試者回答一個“是”或“否”,而且只能回答“是”或“否”,不可遺漏任何一題的回答。在問卷上印有指導語,在實施時必須讓被試者讀懂指導語。附艾森克人格問卷常模:三、癥狀評定量表一一CL-90一)測驗材料90項癥狀清單,又名癥狀自評量表,由德若伽提斯()編制于1975年。本量表共有90個項目,包含有較廣泛的精神癥狀學內容,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9個因子分別反映9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二)測驗的實施適用范圍: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詢門診中,作為了解就診者或受咨詢者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一種評定工具。在綜合性醫(yī)院中,常以SCL-90了解軀體疾病患者的精神癥狀,并認為結果滿意。應用SCL-90調查不同職業(yè)群體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從不同側面反映各種職業(yè)群體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三)施測步驟在開始評定前,先由工作人員把總的評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檢者交代清楚,然后讓其作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它的每一個項目均采取5級評分制。對于文化程度低的自評者,可由工作人員逐項念給他聽,并以中性的、不帶任何暗示和偏向方式把問題本身的意思告訴他。評定的時間范圍是“現(xiàn)在”或者是“最近一個星期”的實際感覺。評定結束時,由本人或臨床醫(yī)生逐一查核,凡有漏評或者重復評定的,均應提醒自評者再考慮評定,以免影響分析的準確性。(四)測驗的記分總分:90個項目單項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嚴重程度。因子分:共包括10個因子,即所有90項目分為10大類。每一因子反映受檢者某一方面的情況,因而通過因子分可以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